张先

更新时间:2024-09-01 22:32

张先(990年—1078年),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著名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生平简介

张先之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

张先于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

明道元年(1032年)为宿州掾。

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书丞任吴江知县,次年为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

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

嘉祐四年(1059年),知虢州。嘉佑年间还曾任职于郑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

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此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并与赵抃苏轼蔡襄郑獬李常梅尧臣等名士登山交游,吟唱往还。

元丰元年病逝,年八十八。

宋史》无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著有《张子野词》(一名安陆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

文学创作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一丛花令》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比拟新颖而饶有风趣,可谓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而又生动,从而拥有“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具见阿袁《宋词故事——意中人欲弄花影》)。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他的诗歌在当时也享有盛名。

其词意韵恬淡,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上影响巨大,他是使词由小令转向慢词过渡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张先词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的美。他以善于用“影”字著名。宋祁很赞赏他《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称之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遯斋闲览》)。清末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张子野词云:“才不大而情有余,别于秦、柳、晏、欧诸家,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词坛丛话》)

陈廷焯又称:“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周邦彦)、白石(姜夔),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子野适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苏腻柳。规模虽隘,气格却近古。自子野后一千年来、温、韦之风不作矣。亦令我思子野不置。”(《白雨斋词话》)恰当地指出了张先在词史上的地位。

人物轶事

绰号来历

北宋词人张先,号子野,诗句精工而受人称赞。《古今诗话》中说:“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曰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后来,人们就称呼他“张三影”。

张先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被人称之为“张三中”。张先对人说:“何不称为‘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堕轻絮无影’,都是我的得意之句。”世人遂称之为“张三影”。

私会尼姑

传说张先年轻时, 与一小尼姑相好, 但庵中老尼十分严厉,把小尼姑关在池塘中一小岛的阁楼上。为了相见, 每当夜深人静,张先偷偷划船过去,小尼姑悄悄放下梯子,让张先上楼。后二人被迫分手,临别时, 张先不胜眷恋,于是写下《一丛花》寄意。

老年纳妾

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颇多佳话。好友苏轼赠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为其生活写照。据传张先在八十岁时仍娶十八岁的女子为妾。一次家宴上,张先春风得意赋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苏轼也即兴附上了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后来此小妾八年为他生了两男两女。张先一生共有十子两女,年纪最大的大儿子和年纪最小的小女儿相差六十岁。

歌妓索词

张先老年寓居杭州,多为官妓作词,在宋朝词人给歌妓增词,词人应歌妓之请而作词都是很常见的,但张先却把歌妓龙靓忽略了。于是龙靓给张先写了一首诗索词:“天与群芳千样葩,独无颜色不堪夸。牡丹芍药人题遍,自分身如鼓子花。”张先于是作双调《望江南》回赠: “青楼宴,靓女荐瑶杯。一曲白云江月满,际天拖练夜潮来。人物误瑶台。 醺醺酒,拂拂上双腮。媚脸已非朱淡粉,香红全胜雪笼梅。标格外尘埃。”

欧公赠雅号

张先另有一雅号,即为欧阳修所赠,范公偁《过庭录》记载言:‘子野《一从花令》一时盛传,永叔(欧阳修)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圣都,谒永叔,闻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

诗作

题西溪无相院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词作

相思令·苹满溪

苹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醉垂鞭·赠琵琶娘,年十二】

朱粉不须施,花枝小。春偏好。娇妙近胜衣。轻罗红雾垂。

琵琶金画凤。双条重。倦眉低。啄木细声迟。黄蜂花上飞。

【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

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琢。

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更漏子·锦筵红

锦筵红,罗幕翠。侍宴美人姝丽。十五六,解怜才。劝人深酒杯。

黛眉长,檀口小。耳畔向人轻道。柳阴曲,是儿家。门前红杏花。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菩萨蛮·中吕宫

闻人语著仙卿字。瞋情恨意还须喜。何况草长时。酒前频共伊。

娇香堆宝帐。月到梨花上。心事两人知。掩灯罗幕垂。

【菩萨蛮·中吕宫】

夜深不至春蟾见。令人更更情飞乱,翠幕动风亭。时疑响屟声。

花香闻水榭。几误飘衣麝。不忍下朱扉。绕廊重待伊。

【菩萨蛮·中吕宫】

簟纹衫色娇黄浅。钗头秋叶玲珑翦。轻怯疲腰身。纱窗病起人。

相思魂欲绝。莫话新秋别。何处断离肠。西风昨夜凉。

【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千秋岁·数声鶗鴂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方未白凝残月。(别作:东窗未白孤灯灭)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此词题为“乙卯吴兴寒食”,既是一幅寒食节日的风俗画,又是一曲耄耋者恬静的夕阳颂。词的上片极写节日的欢乐,下片写欢乐后的幽静。上片从一旁观老翁的眼中写出热闹景象,在热闹的景象中仍含有宁静的心情;下片在幽静的月色下特意写了柳絮暗飘,亦可谓静中有动。

开篇写的是吴中健儿驾舞龙舟,在水面飞驶竞渡的壮观场面。舴艋江南水乡常见的一种形体扁窄的轻便小舟,饰以龙头,就是乡民为节日临时装置的简易龙舟,虽无锦缆雕纹,却富乡土特色。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

寒食是古代女子的一个节日,这一天姑娘们特别高兴,她们可以放下女红,走出闺房,双双对对,打着秋千,尽兴游乐。“笋柱秋千游并”句便说游女荡秋千。“笋柱”指竹制的秋千架。三、四句用一联工整的对句描写姑娘们拾翠、游人们踏青,乐而忘返的情景。“芳洲”、“秀野”使人想见郊野草木竞秀、春光明媚的诱人景色。“拾翠”原指采拾翠鸟的羽毛,语出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后亦泛指妇女水边野外游春之事。“踏青”即春天出城到郊外游览。古代诗词中常以踏青和拾翠并提,如吴融闲居有作》:“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这一联泛写寒食游春的活动,与前面赛龙舟、打秋千相配合,有点有面,主次分明。词之上片着重写人事,通过热闹的场景,描写春光的美好和游人的欢乐。

下片转为写景,通过静谧优美的夜景,反衬白昼游乐的繁盛。一动一静,互相映衬,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由动景换静景,画面跳跃很大,但过片却很自然:“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前句说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上片作结。后句说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此刻显得分外清静,一“静”字又引出下面的景语。

结拍以写景工绝著称。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张子野吴兴寒食词‘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余尝叹其工绝,在世所传‘三影’之上。”月色清明,甚至可以看见点点杨花飞舞;而花过无影,又显得清辉迷蒙,明而不亮,庭中一切景物都蒙上一层轻雾,别具一种朦胧之美。不仅如此,两句还寓情于景,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畅。词人虽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爱游春的热闹场面,又爱月夜的幽静景色。他白昼,与乡民同乐,是一种情趣;夜晚,独坐中庭,欣赏春宵月色,又是一种情趣。

此词是一篇韵味隽永的佳作。整首词从热烈欢快渐趋恬静宁谧,成功地表达出一个有闲的耋耄老人所独有的心理状态。全词情景交融,艺术效果颇佳。有人说其末句堪与使作者闻名于世的“三影”合称“四影”,可谓深得此词之妙。

【木兰花(和孙公素别安陆·般涉调)】

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木兰花(般涉调)】

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草树争春红影乱。一唱鸡声千万怨。任教迟日更添长,能得几时抬眼看。

【木兰花(邠州作·林钟商)】

青钱贴水萍无数。临晓西湖春涨雨。泥新轻燕面前飞,风慢落花衣上住。

红裙空引烟娥聚。云月却能随马去。明朝何处上高台,回认玉峰山下路。

【木兰花(林钟商)】

西湖杨柳风流绝。满楼青春看赠别。墙头簌簌暗飞花,山外阴阴初落月。

秦姬秾丽云梳发。持酒唱歌留晚发。骊驹应解恼人情,欲出重城嘶不歇。

江南柳·隋堤远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惜双双·溪桥寄意

城上层楼天边路,残照里、平芜绿树。伤远更惜春暮,有人还在高高处。

断梦归云经日去,无计使、哀弦寄语。相望恨不相遇,倚桥临水谁家住。

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踏莎行·中吕宫

衾凤犹温,笼鹦尚睡。宿妆稀淡眉成字。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轻垂地。

翠幕成波,新荷贴水。纷纷烟柳低还起。重墙绕院更重门,春风无路通深意。

【南乡子·中吕宫】

何处可魂消。京口终朝两信潮。不管离心千叠恨,滔滔。催促行人动去桡。

记得旧江皋。绿杨轻絮几条条。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

南乡子·中秋不见月

潮上水清浑。棹影轻于水底云。去意徘徊无奈泪,衣巾。犹有当时粉黛痕。

海近古城昏。暮角寒沙雁队分。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露冷依前独掩门。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惜琼花·汀苹白】

汀苹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汴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满江红·飘尽寒梅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

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著。

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南歌子】

蝉抱高高柳,莲开浅浅波。倚风疏叶下庭柯。况是不寒不暖、正清和。

浮世欢会少,劳生怨别多。相逢休惜醉颜酡。赖有西园明月、照笙歌。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

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

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媚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归朝欢(双调)】

声转辘轳闻露井。晓引银瓶牵素绠。西圆人语夜来风,丛英飘坠红成径。宝猊烟未冷。莲台香蜡残痕凝。等身金,谁能得意,买此好光景

粉落轻妆红玉莹。月枕横钗云坠领。有情无物不双栖,文禽只合常交颈。昼长欢岂定。争如翻作春宵永。日曈昽,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

行香子·舞雪歌云

舞雪歌云,闲谈妆匀。蓝淡水深染轻裙。酒香熏脸,粉色生香,更巧谈话,美性情,好精神。

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系裙腰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这是张先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

夜霜满地,明月悬天,月破云影,月影朦胧,栏杆影子纵横如画。人情纵然如月一样长久,算算一年又一年,又能有几次月圆,情圆。想写点书信随风寄西江,可惜流不到那故人所在的五亭前。东池里荷叶刚刚泛新绿,小如铜钱。问问几时才能结藕,何时才能开花?

上片以景起笔,月影朦胧,如诗如画。一个“纵似”由月圆月缺联想到情无长久,不禁令人悲从中来。下片由情及景,欲寄心事而不得,伤感之余又充满了愁思。小荷才新绿,要到结藕开花,尚待时日,也许那就是相见之期。“藕”“莲”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以“藕”和“莲”分别谐音“偶”和“恋”(一说为“怜”,如《采莲曲》;亦有作“联”讲的),从而委婉含蓄地表达爱情的主题及对爱人的思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