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更新时间:2024-08-15 17:12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JiangSu XinHai Senior High School)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学校是连云港市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首批江苏省重点中学、首批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首批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

历史沿革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是由五所学校(普爱中学、东海县立初级中学、新民中学、江苏省立连云中学(含山东省立连云中学)、启新中学)合并成的山东省立新海中学(后改名为江苏省新海中学)与原连云港市新浦中学于2001年合并而成。

其中,建校时间最早的是普爱学校中学部,即普爱中学。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的源头就是1924年成立的新浦普爱平民义务学校在1930年秋建立的初中班,即诞生于此时的普爱中学。它是从新浦往东直至海边广大地区唯一的一个初中班,是该地区中等教育的起点。

私立普爱中学(1924-1948)

1924年建立的“私立普爱学校”,全名“新浦普爱平民义务学校”,建立初期只有小学部,1930年普爱学校增设初中班,普爱中学诞生(即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的前身)。成为新浦地区中学教育的起点。抗战胜利后,颜振流任普爱中学校长。校址即今天的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

江苏省立连云中学(1942-1948)

原江苏省立连云中学前身为1942年3月抗战时期在安徽太和县创建的苏鲁豫皖四省边区临时中学。9月,奉民国教育部令,更名为国立第21中学。日本投降后,1946年6月,国立第21中学迁回徐州,由于时任江苏省民政厅长王公玙墟沟,利用其厂址建校招生办学。1947年夏高、初中同时招生,校长李简斋。1948年继续招生。解放前夕,全校已有9个班,约400名学生,是一所省属完全中学。

解放后,新海连特区政府任命连云市委书记李葵元兼连云中学校长。1949年春,因革命形势需要,高中部学生全部入新海连特区建国学校学习。

东海县立初级中学(1943-1948)

原东海县立初级中学建于1943年(1944年初,日伪曾设立海州市,校名一度改为海州市立初级中学)是一所公办学校。首任校长为东北人蔡玉隆(后一度为周恒进、胡小山)。1945年日本投降,校名复为东海县立初级中学,校长为倪爱棠,半年后,校长为杨维衡。校址即老新海中学大院,为原连云港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私立新民、启新中学(1947-1948)

私立新民中学建于1947年,名义是私立学校,实际是本地党政军官吏把持校务,没有地方人士参加。校长朱祥符(1948年5月任连云市市长,10月任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学校经费部分来自学生的敬师金。解放前夕,有三个班,学生170余名。校址即原教育局大院。

私立启新中学建于1947年,由当地士绅联络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组成校董会集资开办,王公玛先生为名誉董事长,曾任两淮盐运使的缪秋杰先生为董事长,张体元先生为校长。1947年秋招收初一新生50名,9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1948年秋,学校又招收第二届初一新生50名。校址即今朝阳中学所在地。

山东省立新海中学(1948-1953)

1948年11月7日,新浦海州连云港地区解放,新海连特区行政专员公署成立。特区政府即时部署中小学复校复课工作,派杨文雄同志接管东海县中,同时决定将“东海县中”、“普爱中学”、 “新民中学”三校合并,成立“山东省立新海中学”三校学生返校复课;与之同时,特区政府派徐杰同志接管江苏省立连云中学,校名改为“山东省立连云中学”并复课。启新中学也很快复课。1949年1月,特区政府任命文教科长曹伯衡、连云市委书记李葵元兼任新海中学、连云中学校长。1949年春,新海连特区政府决定启新中学并入连云中学,8月,连云中学并入新海中学。

江苏省新海中学(1953-2001)

1953年1月,新海连市由山东省划归江苏省管辖,山东省立新海中学改名为江苏省新海中学,为省直属中学。省政府任命新海连市市长杨祖彤兼任校长,副市长季士杰兼任副校长。1955年,学校第一届高中生毕业。1957年反右,1958年大跃进,使学校教学秩序受到影响,而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学校遭受重创,元气大伤。

在1976年-2001年这25年问,是学校历史上教学秩序稳定、教改不断深化、各方面工作蓬勃开展的时期,也是校容校貌变化巨大的时期,也是教学成果丰厚、屡屡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种奖励的时期。1978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18所重点中学(江苏省教育厅确定的大改单位)之一。1980年学校正式列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95所重点中学之一。1990年通过省重点中学验收。1998年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

原连云港市新浦中学(1957-2001)

原连云港市新浦中学前身为1957年9月成立的新海连市新浦初级中学,校址为连云港市新浦区海连中路17号(今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为四轨制初级中学,1960年开始招收高中,成为初中四轨、高中二轨的完全中学。“文革”以后至1995年一直稳定在初中六轨、高中四轨的规模,“文革”以后至1995年一直稳定在初中六轨、高中四轨的规模,1995年经市教委验收成为连云港市重点中学,1996年秋经省教委经收后于1997年春被确认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99年7月市政府决定将新浦中学由新浦区属中学划归为市管中学。至2000年学校规模为42个教学班(初中18个班、高中24个班)。

注:今连云港市新浦中学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陇东中学,2001年与浦东中学合并,2004年改名连云港市新浦中学。

原连云港市东方中学(1956-2004)

原连云港市东方中学始建于1956年8月,校名为“新海连市墟沟初级中学”;1961年新海连市易名为连云港市,该校 随之改名为“连云港市墟沟初级中学”;1963年开设高中部,成为当时四所市属完全中学之一,校名为 “连云港市墟沟中学”;1977年9月更名为“连云港市第十中学”;1980年9月又恢复为“连云港市墟沟中学”;1992年迁址重建,更名为“连云港市东方中学”。2004年5月,并入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更名 为“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东方分校”。1995年被确定为市重点中学,1997年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9 年成立高中,2004年被评为省三星级学校。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2001-)

2001年初、高中分离,分别成立了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和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原连云港市新浦中学并入新海高中,易地重建为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2004年 ,原连云港市东方中学并入,成立新海高中东方分校;当年学校被省教育厅首批转评为“四星级学校”。2004年苏北地区首个“南京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在该校挂牌以来,截止2015年1月,该校先后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一流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0年,原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东方分校与新海高级中学分离,并入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

2011年10月22日,该校入选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成为江苏省19所获得此项计划生源基地称号的学校之一。

2024年5月16日,新海高级中学开发区分校合作共建四方签约仪式举行。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校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升级校园网络系统,建成信息查询系统,实现了办公无纸化;校图书馆藏书10多万册并引入计算机图书管理借阅系统;在各班级、教师办公室设立图书角;装备了录播室、探究性实验室。

办学规模

截止2015年1月,学校共有75个教学班,学生4050人。2011年,在江苏省承担的国家普通高中“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改革试点项目中,该校成为江苏省14所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之一。

师资力量

截止2015年1月,学校在岗教师294名,其中特级教师8人,教授级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81人,占全体教师的52.2%。硕士研究生89人,硕士研究生比例达30.2%。另有2名外籍教师常年在校任教。

(资料来源:2015年01月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官网)

对外交流

截止2015年1月,新中已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仅2003~2004年该校就有43名师生到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荷兰等国家学习交流。2009年,学校在承办中国教育部和新西兰教育部自中新建交以来最大的教育合作项目———中新友好实验班六年的基础上,与江苏省省教育厅联合开办了江苏省内首家“苏教国际班”,与美国俄克拉荷马东南州立大学和澳大利亚施福德学院等多所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

截止2015年1月,学校加大与省内外兄弟学校的教育教学研讨力度,与辽宁省大连二十高中、河北省唐山开滦一中开展三省三校同课异构活动,与上海市金山中学、浙江省绍兴一中组成长三角网络结对学校关系。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学科竞赛

2008年,50人次获得国家、省奥赛一等奖;

2009年,63人次获得国家、省奥赛一等奖。解轶伦同学入选江苏代表队,获得第3届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赛(APIO2009)比赛国际银牌和全国信息学奥赛金牌。

2010年,袁文正同学获生物奥赛全国银牌,孟潇潇、殷其昊分别取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江苏文、理科第一名。

2011年,宋飏同学获物理奥赛全国一等奖,贺璨获高中学生化学奥赛全国银牌,王书言、李剑分别取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江苏文、理科第一、二名。李冰洁同学获得复旦大学“博雅”自主选拔录取资格。

2013年,周忠鹏同学获数学奥赛全国金牌,获得北京大学预录取资格;张鹏飞同学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铜牌。

2014年,在“领航杯·2014年江苏省第十三届中学生英语口语电视比赛(高中组)”比赛中,申妤同学获得省一等奖。

素质教育

教师成绩

学校荣誉

截止2015年1月,该校先后获得连云港市第一所省属重点中学,市第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省首批四星级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文明单位标兵、省德育先进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数十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0日,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2020年6月17日,获得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称号。

2020年11月20日,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2022年1月,入选2019—2021年度江苏省文明校园(中小学)名单。

学校文化

社团活动

该校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四大节为主,以校庆日系列活动、“行健”远足、英语短剧展演、元旦文艺汇演等活动为辅,开设化学与生活、游戏与数学、汉字文化等百余门校本课程,开展苍梧文学社、模拟联合国、话剧社、街舞社、动漫协会等七十余个社团。

学校校训

普爱·行健

校徽设计

原校徽设计说明:

1.校徽主体采用学校主楼——综合楼正面视图线造型。因为综合楼为学校标志性建筑之一,整体轮廓似展翅欲飞的大鹏,给人一种奋进、向上的力量,寓意学校面向未来的腾飞气势;展开的两翼又似张开的双臂,欢迎着迈进学校的莘莘学子;综合楼造型气势恢弘,沉稳庄重,展现学校博大宽广的胸襟、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人才培养、教学研究的深厚根基;

2.四颗星表明学校为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

3.“since 1930” 标明学校发展的历史起点;

4.类似手掌造型的花草寓意学校教师满怀“普爱”之心,用厚实双手把爱奉献给所有学生,也寓意学校师生的青春活力与奋发向上的“行健”进取精神;

5.外圆中上方“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字样,由原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先生题写,表明学校的名称;

6.下方英文“XINHAI SENIOR HIGH SCHOOL”字样,表明学校是一所面向世界、具有国际化视野,并不断与国际接轨的普通高级中学。

校旗设计

校旗设计说明:

一、色系说明

校旗设计依据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校园文化统一性原则,采用校园主题建筑色——红色和白色。红色和白色是国内外著名标识、旗帜的经典配搭色调。色彩学上,深红色象征喜庆、内敛、丰厚,白色寓意浪漫、典雅、轻盈,这样搭配可使整面旗帜庄重、大方,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特征和学校特色。

二、元素说明

1.四颗星表明学校为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

2.“since 1930” 标明学校发展的历史起点;

3.类似手掌造型的花草寓意学校教师满怀“普爱”之心,用厚实双手把爱奉献给所有学生,也寓意学校师生的青春活力与奋发向上的“行健”进取精神;

4.“新海高级中学”字样,由原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先生题写,英文“XINHAI SENIOR HIGH SCHOOL”字样,表明学校是一所面向世界、具有国际化视野,并不断与国际接轨的普通高级中学。

三、尺寸说明

校旗的设计尺寸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2号国旗(240cm×160cm)。

校服简介

该校此次新校服为正装,上装为西装,裤装为棉质卡其色裤。在西装的配色上,区别于传统的黑色、藏青色,这款校服选用了相对庄重、经典、雅致的枣红(哈佛红),更适合高中学生穿着。枣红又称哈佛红,是世界经典校服色系之一,女装也是哈佛红色系颜色与男装比更为亮丽,男女装均镶以灰白边,西装内搭兰诗品牌校服的经典白衬衫和新式棉质精致校徽,下身搭配兰诗卡其色学院西裤,再配以同色系淑女领花/绅士领带,使得整套校服有庄重、大气又不失灵动、时尚感,彰显新海学子内敛普世的学生特质,这样的设计不仅契合了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也符合校园建筑整体主色调,与校旗、校徽等学校文化元素主色调和谐统一,整套校服给人庄重、经典、大气、时尚的感觉,新海学子内外兼修文化气质得以自然体现,同时学校面向世界、国际化办学目标得以魅力展现。

知名校友

王文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中国大气环境化学的奠基者

刘仁生——中国无线电专家

马秋华——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资深教授

吴伟巍——东南大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涛——中央电视台《天下足球》解说实况足球中文解说、《爆笑体育》主持人、现任北京北半球影视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

张珊珊(笔名:柏邦妮)——网络新生代女作家、著名青年小说家、剧作家

陈建——北京军区副参谋长

王自牧——香港大学体坛人气之星、京港校园文化发展研究会会长

现任领导

校长:顾爱军

纪委书记:马爱元

副校长:程志坚、张团思、陈继敏、潘家永

(资料来源:2015年1月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官网)

所获荣誉

2021年3月,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排球教练团队被授予“2020年度江苏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