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7 18:12
旁遮普人(旁遮普语:پنجابی لوک),南亚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印度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北方邦与克什米尔西部。 为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有部分人位于沙特、美国、肯尼亚、阿曼、日本、新加坡等地区。使用旁遮普语,通用印地语、乌尔都语、英语。旁遮普人所居的地方相继被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塞种人、贵霜人、匈奴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入侵。更分别主要受到雅利安人、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伊斯兰帝国、英国的统治。旁遮普人的社会系统,与宗教信仰相关性很大。主食为小麦,大米和乳制品。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锡克教、印度教。许多节庆为季节性或为庆丰收而举办。彭戈拉舞为旁遮普人农民庆丰收的舞蹈,也是旁遮普人的最爱;最古老的舞蹈为格塔舞。
有种说法旁遮普人约略以4种人组成:
旁遮普,这个印度河流域的地区,相继被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塞种人、贵霜人、匈奴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入侵。更分别主要受到雅利安人、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伊斯兰帝国、英国的统治。正因为不断的有入侵者,以及不同的统治者,也塑造了强悍勇猛、刚毅果敢的民族性格。在巴基斯坦,大部分旁遮普人的肤色为橄榄色,只有少数和白皮肤的欧洲人体貌相似,是欧罗巴人种雅利安人的嫡传子孙。并且有三个分支,为拉其普特人(Rajputs)、贾特人(Jats)和阿伦人(Awan),地位最高的是拉奇普特人,在军队中是多数的人,并担任大部分高阶职务。贾特人地位次之,阿伦人地位最低。
雅利安时期进入
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由兴都库什山脉的山口进入印度河流域,侵占土地肥沃的旁遮普地区。一些雅利安人在旁遮普定居,形成了旁遮普人。而后进入了吠陀时代,他们使用肤色来进行种姓制度的分配,但因低种姓者不喜欢一直遭到驱使,在公元前7世纪之后,吠陀时代后期,北印度陷入混乱。
孔雀王朝统治
公元前325年到323年,旁遮普的旃陀罗笈多起义反抗摩揭陀国,并驱逐了犍陀罗的希腊统治者,建立印度次大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孔雀王朝。公元前273年旃陀罗笈多的孙子,庇耶托西即阿育王,弘扬佛教,但也不排斥其它宗教。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孔雀王朝分裂成小国家。北印度陷入混乱,希腊人、塞种人、贵霜人等外族入侵印度西北部,建立各个地方政权。
笈多王朝统治
公元4世纪早期,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统一的王朝,笈多王朝,保护了印度教,更使印度文化趋于成熟与定型。公元5世纪末,印度又进入了分裂状态。公元8世纪初年,阿拉伯人远征印度次大陆,占领信德地区,并且持续扩张。公元1001年至1024年,伽色尼王朝国王马茂德入侵印度达12次之多,吞并以拉合尔为中心的旁遮普地区,旁遮普成了穆斯林的地区。
伊斯兰帝国统治
公元12世纪后,伊斯兰古尔王朝控制西北印度以及旁遮普地区,建立阿富汗突厥人德里苏丹国的统治时期。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穆斯林入主印度,之前入侵的外族如拉杰普特人、塞种人等都没有建立中央政权。于15世纪解体后,独立王国林立。1526年至1858年,莫卧儿帝国,是印度历史上第三个统一的帝国时期。阿克巴统治将帝国推入顶峰,达到全印度的统一,并宽容的宗教政策,提供了宗教融合的契机。例如锡克教就是由外来的文化和本土宗教所结合。但因阿克巴去世后,宗教政策趋于严格,使得帝国不再被非穆斯林支持。1858年,莫卧儿帝国遭英国所灭。
英国统治
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人控制了大部分的印度次大陆地区,但巴基斯坦内的信德、旁遮普和俾路支斯坦保持了形式或实质上的独立。而在19世纪初,10多个锡克教武装集团瓜分旁遮普,后因力量最强大的西旁遮普苏卡尔恰基亚的锡克教首领兰吉特.辛格去世,当地陷入混乱,1845年英国向旁遮普宣战,1849年宣布吞并旁遮普地区。1857年以穆斯林为主的印度殖民军队发动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英起义失败,使英国对印度殖民政策的转变但也对印度穆斯林报复。直到1947年英国才不对印度殖民。
印度分裂
1883年穆斯林启蒙运动先驱赛义德.阿赫迈德汗谈到印度次大陆“两个民族”的问题,1930年伊克巴尔提出在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建立独立国家。1940年《拉合尔决议》正式要求建立独立国家。1947年提出《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教占多数的印度和穆斯林占多数的巴基斯坦。西旁遮普、信德、英属俾路支斯坦、西北边省决定加入西巴基斯坦,而东部的孟加拉和阿萨姆的锡尔赫特成为巴基斯坦的东部领土。但因为旁遮埔人居住的地区在国界的交界移居的问题造成了动乱,自巴基斯坦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的移入,也有穆斯林从印度迁入。严重动乱时,不同教的教徒彼此集体屠杀,造成数十万人丧生。印度的旁遮普人住在旁遮普邦以锡克教为多数,住在哈里亚那邦以印度教为多数。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则以信奉伊斯兰教为多数。
旁遮普人中有一支原信仰印度教,但在旁遮普高僧那那克师尊创立锡克教派后,出现了锡克人的称呼。锡克教派是个有组织的武装集团,曾和莫卧儿帝国进行长期武装斗争。19世纪初曾建独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从萨特累季河到开伯尔山口和从信度河到克什米尔的广大地区。1845和1848年曾英勇抵抗英军入侵。
旁遮普人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印度的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等地区,有部分人位于沙特、美国、肯尼亚、阿曼、日本、新加坡等地区。
印度旁遮普人
信仰印度教的柯德利(即刹帝利)种姓多从事商业的工作。农民通常穿无领长袖布衫,缠围裤,包长头巾。逢年过节和婚嫁喜庆时,则穿丝绸衣服,头巾的一端或两端垂在耳上。城市妇女穿肥腿长裤﹑单衫,披披巾。妇女擅长绣花,披巾上常绣各式花色图案。面食为主食,喜欢食用大量酥油和奶酪。
住在旁遮普邦的锡克教男子习惯蓄发﹑挽髻﹑插梳﹑戴臂镯﹑佩匕首﹑穿围裤﹑留大胡子﹑缠头巾。女性也会缠头巾,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颜色。蓝色、黑色、橘色及白色为较受欢迎的颜色,红色则多出现在婚礼及商业场合。青年人尤爱将头巾缠成船形。大多数人以农业为生,少数人从事放牧。
现今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主要从事农业、纺织业与制陶业。
旁遮普人所居住的地方——旁遮普省位于印度河中游平原,水土资源丰富, 开发历史久,为当地经济最发达地区。当地集中巴基斯坦全国近60%的耕地,其中3/4为灌溉区。当地盛产小麦﹑棉花﹑甘蔗和稻米,有“巴基斯坦粮仓”之称。 当巴基斯坦独立后,兴建大量水利工程,扩大灌溉事业发展,目前灌溉面积已占总播种面积3/4以上,为世界灌溉面积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1960年代为治理印度河流域,实施““印度河河谷发展计划””,兴建大型的德尔贝拉水库和门格拉水库。印度河、杰赫勒姆河、杰纳布河上游的水东调至旁遮普东部平原,不仅扩大耕地面积,更达到防洪、发电、蓄水调节下游灌溉区用水的效用。粮食作物占总耕地面积的80%。小麦和水稻分别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44%和13%。1960年代开展“绿色革命”以来,由于水利条件改善,推广高产良种和增施化肥,产量稳步增长。小麦主要分布在印度河平原,而以旁遮普平原最集中,占全国产量的76%,其中费萨拉巴德、萨希瓦尔以及运河垦殖区是主要产区,不仅种植面积大,单位面积也产量高。 经济作物—棉花,3/4产于旁遮普平原南部,1/4产于印度河下游东岸一带,总共是巴基斯坦全国播种面积14%,为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旁遮普省当地工业产值约占全国1/2,以棉纺织业为主,机械、电器、金属加工和石油开采也较发达。旁遮普省中以拉合尔、费萨拉巴德、木尔坦和拉瓦尔品第为主要工业中心。
旁遮普人总人口数大约153,052,000人。
旁遮普人是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主要居在旁遮普省。有三个主要分支,分别为拉其普特人(Rajput)、贾特人(Jat)和阿伦人(Awan)。
印地语
印地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为从古梵语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印度-雅利安语言,为印度国内最为通行的语言之一。使用天城体字母,即一种音节拼音文字,由古代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由左而右书写。
乌尔都语
乌尔都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书写,自右向左横写。
旁遮普语
以下为旁遮普语的语系分类:
旁遮普语是巴基斯坦的国语。旁遮普语源自古梵语,是在普拉克利特语的一支白夏基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有使用旁遮普语,但有些微的差异。
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旁遮普语称为拉亨达语或拉亨迪语,或称西旁遮普语,用阿拉伯字母书写,以穆斯林为多数使用者,印度教徒则用伦达体文字书写。
在印度境内的旁遮普语,或称东旁遮普语,受印地语影响较大,标准语为阿姆利则的语言,使用人口中锡克教徒占多数,文字为师说体字母。
旁遮普在波斯语的意思是“五河之地”。旁遮普平原,土地肥沃,面积大约104,200平方英里(270,000平方公里)的区域,是由印度河五条支流,杰赫勒姆河、杰纳布河、比亚斯河、拉维河和萨特莱杰河冲积而成。旁遮普人居住的旁遮普地区为农业区。西部边缘沿着巴基斯坦苏莱曼范围是基础所在。该Shiwaliks,喜马拉雅山山麓外,定义了旁遮普省的东部边界。在东北方的平原位于海平面以上不到1000英尺(约300米),但它在南沿印度河海拔下降到下250英尺(75米)。 旁遮普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凉爽。对于六月的平均温度为93˚F (34˚C ),在六月拉合尔平均最高温度为115˚F (46˚C),沙尘暴在当地很常见。一月平均温度为55°F(13℃),最低下降接近冻结和硬霜冻是常见的。降雨从东北丘陵约49英寸(125厘米)变化在西南干旱不超过8英寸(20厘米),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
旁遮普人的主要居住地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
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面积二十余万平方公里是巴基斯坦的粮仓,拥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灌溉系统。旁遮普平原的北部是喜马拉雅山的余脉穆累丘陵、卡拉塔丘陵和普比丘陵,西南部是苏莱曼山余脉,西北部是波特瓦尔高原(巴基斯坦第二大高原),南部为盐岭山脉,东南部为塔尔沙。
印度旁遮普邦
印度旁遮普邦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只有比亚斯河和萨特莱杰河流经该邦。其边界西至巴基斯坦,北至查谟和克什米尔,东北部接喜马偕尔邦,南接哈里亚那邦和拉贾斯坦邦。气候季节分布明显,夏季为四月中旬至六月底,雨季从七月初到九月底,冬季十月开始。
西装(Suthan)
Suthan是一种男性和女性都可以穿的服饰,是Svasthana的改良。
Bahawalpuri shalwar 西装
Bahawapuri shalwar suit源自于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的巴哈瓦尔布尔。Bahawapuri shalvar 十分的宽松和宽大,并且有许多盘绕的皱褶。传统上,大多数用于制作Bahawalpuri shalvar还有suthan的材料是Sufi,而Sufi是用棉花经纱搭配丝纬以及金线制作而成的。另一种称呼这种混和布料的名称是shuja khani.。Bahawalpur shalvar 通常搭配有Bahawalpur 风格的kameez即旁遮普的kurta和chola.
chola
现代男性的chola
是一个长的衣服,类似礼服,男女皆可穿,是遮旁普人另一中上衣的选项。现代的chola在脖子下面的前侧用钮扣打开,可能会有侧缝,像kurta一样穿着。而传统的chola倾向没有侧缝。
旁遮普的phulkari kurta
有刺绣图案的kurta,常用在旁遮普的宗教仪式上。
Phulkari
旁遮普的bandhani kurta
Muktsari kurta
传统的旁遮普kurta是宽大、及膝、剪裁利落的特色。印度旁遮普邦的穆克特萨尔为Muktsari kurta的发源地。其特色为以纤巧的剪裁和巧妙的设计,是年轻政治家的喜爱。
Tamba
旁遮普人的缠腰布,称为Techmat/Tambac或laacha。Techmat/Tambac为一种颜色;laacha有多种颜色。
旁遮普舞者穿着Kurta和Tehmat
旁遮普人有很多的社会阶层,在现代从事的职业很广泛,并没有一个特定的生活方式。移民到他国的旁遮普人生活条件大多比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富足。不过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是能占有统治地位的。
旁遮普人没有整体划一的社会系统,但有强烈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意识。每个组织单位,如商业、家居、民事行政、宗教组织或政治组织有属于自己的法律和纪律。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仍然保留很多传统文化。有句俗谚:“土地、妇女和水是所有冲突的根源”,显示家庭和财产的控制权对旁遮普人很重要,因此旁遮普人会追求婚姻。传统旁遮普人的年轻夫妇居于丈夫的村庄中,住在丈夫的父母附近。然而现今散居的旁遮普人已经没有这个习俗,不过婚姻仍会由父母安排,但也会先得到家庭各成员的同意。
旁遮普人中有信仰印度教、锡克教的社会与家庭。
印度教
信仰印度教的旁遮普人会依循阶级制度。有4种种姓,各种姓之间不能通婚,身份及职业世袭,以及一种最低阶级的贱民。
印度教是民俗宗教,虽有轮回思想等深奥哲学,但没统一的教义。印度教的教义包含一神教甚至是万物有灵论。印度教的三大神梵天、湿婆神、毗湿奴及印度诸神皆源自多种神话,具多样的性格。以农村为中心,许多下层阶级的人民改信伊斯兰教。
锡克教
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为提倡一夫一妻制,接受离婚,但并不鼓励。女性地位与男性相当,能一起读经,也可担任宗教圣职。女性在结婚后,可以不改姓。
在古代,以奴隶制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当旁遮普人的祖先—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与各部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产生了被称为“达萨”的战俘奴隶。至公元前6~前4世纪,小国林立,奴隶数量增多,这时奴隶制始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发展起来。孔雀帝国统治时是古代印度奴隶制经济的兴盛阶段。
古代印度各地区的奴隶制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北印度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发展较快,尤其是孔雀帝国的中心摩揭陀地区,奴隶制经济已达到很高水平。而在其他地区,特别是周边地区则较为落后,有的部落还停留在原始社会的状态。
旁遮普人烹饪风格多样。在村中,仍然有用传统的基础设施进行烹饪,例如用:木柴和砖石炉。过去曾使用燃木炉,但这种方法正在消失。Tandoor使用的技术,是让热量直接从木炭上升,一种类似烤肉的过程。烘烤炉的热粘土墙烤面包,类似于格栅或煎锅焙烧;底部的辐射热产生类似于对流烘烤的结果。而腌料和肉汁滴在热煤上时就会发出烟雾,增添香味和香味,一般用来烤肉和制作馕。传统是在公共场合制作,此外tandoor也用于制作诸如tandoori鸡的菜肴。
旁遮普人的主食是小麦,大米和乳制品,旁遮普人的主要居住地旁遮普邦是印度乳制品人均使用量最高的地区之一。可知,乳制品对旁遮普人饮食的重要。
伊斯兰教
信仰伊斯兰教的旁遮普人按伊斯兰教习惯通婚,死后土葬。居住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主要为伊斯兰教逊尼派的信徒,其中又可分为奥本德教派、巴雷尔维教派、圣训教派,三个分支是19世纪产生于印度次大陆本土。一般遵循哈乃菲学派教法,部分遵循主体教法学派,与阿拉伯半岛的逊尼派不同。
锡克教
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崇拜Gobind Singh,锡克教第十位教长。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主张一神论,认为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是神的表现、崇拜十位教长,并且遵守锡克教的圣经。 (锡克教信徒)“Sikh”一词源自梵语“Shishya”意思是弟子或学生,产生于16世纪初莫卧儿帝国统治时期。锡克教相信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种姓分立与歧视妇女是违背神意的。当个人灵魂和神结合才获得最后解脱。反对祭司制度﹑偶像崇拜﹑烦琐的祭祀礼仪、苦行和消极遁世。圣典为《阿底格兰特》,意为原初圣典,表示这部经典早于另一经典《十祖圣典》。《阿底格兰特》又称《古鲁‧格兰特‧辛格》,即崇拜这部经典就像崇拜古鲁(祖师)和神一样。为第五代祖师阿尔琼在位时编纂的,共收3384首赞歌﹑15575诗节。主要使用旁遮普语写成,也有少数用梵语﹑印地语﹑波斯语写的章节。阐述锡克教的基本信仰和哲学思想,宣扬历代祖师的生平事迹以及对他们的颂扬。公元1469年,锡克教创始人纳那克(Nanak)就在印度西北部旁遮普(Panjab)创教,他的追随者就称作“锡克”。在当地旁遮普人锡克教徒占约60%,其他依序为印度教,穆斯林及其他各教。纳那克属于印度种姓制度阿拉神加以融会调和,衍生成锡克教。锡克教外表行事偏向印度教,内涵偏向伊斯兰教。
印度教
信仰印度教的旁遮普人实行种姓内婚,死后火葬。
印度教是以婆罗门教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民间信仰的思想,例如:佛教、耆那教。信仰印度教的旁遮普人在各社会等级、集团与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相异的信仰和实践。印度教并没有统一的经典与公认的教祖。印度教把人们分成不同的种姓,渗入当地人的社会生活,种姓为职业世袭、内部通婚和不准外人参加的社会等级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印度全国曾有3500个种性,支配75%的居民,属于低种性—不可接触者的人达8500万。即便在印度宪法废除种族歧视与种姓压迫,但种性制度的影响并没有消除。1971年的人口调查,仍有8000万人还在受种姓压迫,占当时人口14.6%。
种姓可分为四种﹕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贵族)、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奴隶),以及被排斥在种姓以外的旃陀罗(贱民、不可接触者)。
旁遮普人的印度教徒相信轮回无始无终、周而复始,唯有通过艰苦的修行,才能获得解脱。
旁遮普人在具有社会功能的活动后,例如:第一次理发、婚礼等仪式,亲属会依据他的社会地位或亲密关系给予现金或实物。他们相信这样有助于保持朋友和家人在社会上的良好关系。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成年礼──剑礼,即用双锋剑搅匀的水洒身。经过剑礼后,男教徒的名字加辛格(狮子),女教徒名字加考儿(公主)。并形成了“五K”(五种行事,因为每件事印地文起首字母为K)的习俗,即蓄长发、加发梳、短衫至膝、戴铁手镯、佩剑。男子婚前集体居住,以练习刀剑武功。
旁遮普人的节日是由整个社会共享的,不论他们的宗教是否相同。许多节庆是为季节性或农作物而举办的。
1.巴桑特风筝节 ,当芥菜类蔬菜变为黄色,表示寒冷天气的结束。 旁遮普人会穿着黄色衣服,去放风筝,和宴饮。
2.锡克教的10大祖师的诞生日
2.Bawan Doadsi 为奎师那重生日后18天。
3.Lohri 举行时间为每年1月。是个有关生育以及崇拜上帝的火(阿尼尼神)的节日。根据印度历法,此庆典是在1月13日,当地球最靠近太阳的时候,标示著冬天的结束,以及Paush的最后一天以及春季的开始。
4.侯丽节(Holi)是印度的春季节日,时间为3-4月,是个欢乐和拜访亲友的时间。
5.霍拉莫哈拉节(Holla Mohalla)为在Phalguna一个月后庆祝的锡克教节日,举行时间在侯丽节的一天后,在旁遮普邦的阿南德普尔萨希布举行,起源于1701年,为戈宾·辛格上师作为锡克教徒军事演习聚会。在节日中有摔跤、武术、模拟剑战、等模拟军事战斗,提醒人们要有勇气以及要有防御准备。 在2017举行的日期:3月11日至14日
6.丰收节(Baisakhi)庆典举行时间约4/13或4/14。意义为标示“新年”的开始。庆祝冬季的丰收,纪念农民辛勤的工作。在这一天,旁遮普人在黎明洗澡,之后参观古德瓦拉祷告。这个节日有附加的宗教意涵,象征了锡克教的原始领导人。在节日中,借由跳舞来展现生活的例行场景:播种、收割、筛选、收集作物。
7.排灯节(Diwari)举行时间约为西元历约10月中旬或11月上旬。一般举行约3-5天。颂祝“以光明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邪恶”,也被视为“内心之光”的庆典。家家户户点蜡烛或油灯,象征光明、繁荣与幸福。
8.Jor Mela 在 Sirhind/Harballabh Sangeet Sammelan举行,时间为每年12月最后一周。
旁遮普的婚礼遵循了旁遮普文化的精致,社会优雅地维护丰富的传统内涵,使仪式更加欢乐。婚礼包括炫耀和奢侈的做法。
婚礼上的旁遮普人
婚礼仪式由Chuda、Vatna、Ghara Ghardoli、Senrabandi、Ghodi Chadna、Milni、Varmala、Kanyadaan和Phere组成。
Chuda仪式是与havan或普亚进行的神父执行系手镯于女子手腕。内容为旋转一套红色和奶油象牙手镯,祝福未来婚姻生活的新娘。
Ghara Ghardoli为访问庙宇,新娘使用圣水沐浴,此两者来庆祝新娘与新郎的家庭。
Senrabandi新郎绑头巾后提供礼品与现金作为好运和爱的标志。
Ghodi Chadna 新郎通过他姐妹的仪式,爬上母马与叶片的婚礼场地。
Milni新郎家庭表达欢迎,之后Varmala新郎领导新娘交换花环与礼品。
高潮在于Kanyadaan和Phere。新娘的父亲把女儿交给新郎,接着新郎与新娘对周围神圣的火采取七轮或Seat Phere。
旁遮普的婚礼极端的活泼和兴奋,习俗与传统的丰富性延续到婚礼中,加强新郎和新娘的喜气。
旁遮普语文学为在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地区人民的文学。旁遮普人所居住的地区在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旁遮普语文学在10世纪左右带有反封建的色彩,先驱者弗里德是苏菲派诗人,描写农村的生活情景和风俗习惯,表达了对穷人的同情。旁遮普语文学中的三大史诗《希尔-郎卡》、《瑟西-布努》和《索赫努-马希瓦尔》,描写恋人在生前终生分离、死后才能团聚的爱情悲剧,显示对宗教的蔑视。锡克教创始人那纳克运用诗歌形式宣传教义,主张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制﹔以及描写农村生活的景色,主要作品有《十二月》、《杰布先生》等。
阿尔琼编选了诗集《最初的著作》,宣传对各种宗教信仰一视同仁,人人平等。高文德‧辛赫的诗宣扬英雄主义,名篇是《成功书》,曾组织50多个诗人用梵文、波斯文和旁遮普文写作。17世纪和18世纪,诗人布莱‧夏赫和瓦里斯‧夏赫写带有神秘色彩的浪漫主义诗歌。布莱‧夏赫的“加非”体诗和瓦里斯‧夏赫的“希尔─郎卡”体诗为人民广泛传唱。
在现代文学中,穆罕默德‧夏赫的《锡克教徒与英国人交战的传说》,描述了锡克教徒第一次反对英国入侵者的战争,歌颂他们的勇敢,为反对共同敌人与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团结一致的精神。19世纪末期,开展了复兴旁遮普语文学的运动,帕伊‧维勒‧辛赫的小说《美女》、《维杰‧辛赫》和《巴巴‧瑙特‧辛赫》等,大多描写锡克教徒的武士精神和锡克教的道德观。特尼拉姆‧贾德里克的《犍牛》,诗以一头挨打受饿的犍牛的形象显示贫苦农民的痛苦。他同情农民,对农村的封建制度流露不满的情绪。阿默丽达‧普里德姆,她的诗描写印巴分治前美好的日子和分治时的互相残杀,具有民歌色彩。
旁遮普人的民间音乐使用传统乐器,如Tumbi,Algoze,Dhadd,Sarangi,Chimta等制作的旁遮普人的传统音乐。从出生到死亡的场合都有各种各样的民间歌曲,包括婚姻,节日和宗教仪式。 民间音乐通常为共同作者身份。民俗音乐此类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民谣流派强调英雄主义和爱情类的故事,例如在歌谣中Hir-Ranjha和Sahiba-Mirza的传奇浪漫故事。 民间音乐也常用于旁遮普人各种生命周期活动。在婚礼仪式中,家庭成员,朋友和专业民间音乐家都会演奏出不同的民族歌曲,这些民间歌曲使用怀旧的过去的主题,并在现代传达分离,喜悦,恐惧和希望的主题。歌曲内容大都将父系的家庭描绘成爱与滋养的地方,而母系之家被视为暴虐和折磨的根源。民间音乐被作为现代工具和定位识别方式。
旁遮普民间音乐家过去使用了87种乐器,其中55种仍然使用,而且旁遮普文化有密切相关。例如,dhol继续受欢迎,对婚礼和体育赛事等特殊活动很重要。1980年代后期的恐怖主义威胁了旁遮普民间音乐的存在和有这种风格的乐器。不仅有几位著名的艺术家被杀害,重大节日被取消,几乎没有民间音乐存在的空间。而且技术的成熟,创造出一种称为旁遮普流行音乐的新型音乐,混合了电子和民间音乐。
音乐家和流派
一般来说,旁遮普人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专业音乐制作,并在师傅门徒中接受了培训。专业音乐家是继承祖先他们技术的职业专家。
最著名的群体是Mirasis是一个用于指定所有遗传音乐家的职业标签。Mirasis担任家谱学家,负责记录他们的血统。
Bazigar(Goaar)人:Bazigar表演者以前是以西旁遮普邦为基地,具有独有的传统和当地居民的典型特征,但是他们的邻居和外界人士却很少认同。旁遮普人主流群将这些人分类为社会“杂技团”。他们越来越融入主流社会。他们的表演形式为表现平衡,敏捷性和勇气的各种身体力量,通常受邀于大型节日和场合表演。
Dhadi:是旁遮普音乐的一种类型和演奏者,民谣歌手合奏。民俗dhadi类型受到三种主要的诗意形式,即baint,sadd和kali。有四个主要方面:话语,诗歌,歌唱和音乐。音乐会通常是在一个池塘的村庄外面的村庄外面,还有一些其他的露天场所,在一些大树的浓密树荫下,或是村里的宗教营地。通常dhadis是文盲,必须借由听别人学习,因此他们的记忆力非常好。衣服通常是耀眼的白色,扁平的头巾。白色是智慧,学习和清洁的象征。
另一种民谣风格的音乐形式是位于马尔瓦和马哈伊地区的tumba-algoza类型。
乐器
以下乐器是旁遮普古典音乐中受欢迎的乐器。
Algoza:由两个连接的喙长笛组成,一个用于旋律,另一个用于嗡嗡声。演奏时,需要持续的空气流动,才能吹出声音。
Dhol:类似大部分鼓的构造,为双面的芒果木,长48厘米,宽38厘米,使用两个轻微弯曲的棍子。认为对于铁匠或鹅卵石之类的工匠具有重要的价值。它通常在中立的场合玩耍,大多数为男人演奏。
Chimta由122厘米长的铁条组成,弯曲成一半并装有铁环套。称为“柴”的小金属盘被夹在钳子的内侧,以便当小胳膊被撞击时像小钹相互撞击。
Dholki:妇女在婚姻和宗教聚会中演奏,很少用流苏装饰。
Kanjari:浅的单面鼓,圆形或八角形,直径为18至28厘米,并在手镯的本质上围绕边缘设置有咔嗒的圆盘。常替歌声,舞蹈和宗教活动伴奏。
Dhad:具有沙漏形状,但稍大一点,是由芒果,桑树或者sheesham木制成的,顶部覆盖着用绳子拉紧的山羊皮。手指用来敲击和发出可能会因琴弦的紧密或松动而变化的声音。
彭戈拉舞是农民庆丰收的舞蹈,也是旁遮普人的最爱。现今彭戈拉舞融合了其他的Jhumar, Luddi, Giddha, Julli, Daankara, Dhamal, Saami, Kikli,等旁遮普各地的地方舞蹈。彭戈拉舞其特色幽默有趣活泼,刚中带柔。流畅的音乐搭配朗朗上口的诗歌,节奏明快的朵拉卡鼓(Dolak)和多种民族乐器。如今在印度不同的节庆,婚礼、新年均少不了彭戈拉舞,更是宝莱坞电影常出现的舞蹈。透过海外印侨和传媒和混音(Remix),甚至打入英美各国邦。彭戈拉舞蹈蔚然成风,风糜世界,成为旁遮普文化的印记。任何人都可参加。只要有块空地,一群人聚在一起,敲起鼓,便可跳起来。开始为沿圆圈跳,可随时加入,不会打断舞蹈连续性。
鼓手站在场地中央,舞者绕着鼓手转圈。当鼓者把鼓槌向上举起,跳舞的人,会加速步伐,随着音乐全身快速抖动,并且一只脚着地,举起双手,不断跳跃转圈。到舞蹈的高潮时,他们双手击掌,不时发出“巴莱!巴莱!”或“嗬!嗬!”的喊叫声。高潮过后,转为慢步舞,随着悦耳的音乐,缓缓地跳。当其中一人突然用手蒙住左耳,唱歌,大家又立刻狂舞起来。如此快慢相间,反复几次,跳的时间可长达几个小时。由于彭戈拉舞没有严格的规则,动作更体现了旁遮普人的男子汉气概。
彭戈拉舞有几种,鲁迪舞、秋莫尔舞、纠格尼舞等等,彼此略有区别。舞者的服饰是头上缠时髦的头巾,下身围美丽的围裤,上身穿丝织宽衣,衣上染著蓝或深红颜色。在脚上系脚铃,舞者足部的舞动,伴随着音乐、手鼓和脚铃响声,表现出勤劳、勇敢的旁遮普人对生活的热爱;那愉快的曲调和灵巧、优美的舞姿,以及那丰富的表情,体现了印度人民战胜自然,获得丰收的决心与乐观精神。
秋莫尔舞(即狂舞),是旁遮普人男子跳的一种舞蹈在旁遮普的广大农村很盛行。因为它是与农业节日有关的舞蹈,不过这种舞蹈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跳。与彭戈拉舞类似,跳时先围成圆圈,在鼓声伴奏下,有时男子各持一短棒,有节奏地敲击,转圈跳舞。头上系一种带缨络的华丽头巾,穿白色圆领长衫,披着各色布单,布单两头系在左腰,色泽鲜艳的宽边下衣长到脚,脚穿软鞋。通常一跳就是三四个小时。
格塔舞
格塔舞,是旁遮普人古老的舞蹈。“格塔”的意思是击掌。昔日跳格塔舞为了取悦天神,当人们结婚等喜庆活动时也跳这种舞蹈。这种舞蹈虽简单,但舞姿动人。舞者先围成一圈,然后随着急促的鼓点,逐步把圆圈扩大。这时,三四个人走到圆圈中央开始起舞。他们边跳边唱,作为领唱。他们唱的歌叫塔拜或巴德,每次唱到最后一句时,其他人一边拍手,一边重复唱一次,不断反复,直到结束。格塔舞一般为妇女跳的舞蹈,男子也可以跳,但是要和妇女分开,只有庆祝结婚时,男女才可以共舞。
印度当局并不承认国内有不同的民族存在,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对民族问题的研究。因为在二战时期,受到经济的影响,旁遮普人锡克教的信徒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例如;英国、北美、澳洲、东南亚与东非。居住在印度旁遮普邦的旁遮普人60%为锡克教,38%印度教,所居住的地方为全国最大商品粮供应邦。此外,因为信仰锡克教而包头巾和蓄胡的遮旁普人很容易在美国被认为是恐怖分子,而遭到歧视。而在旁遮普人主要居住地—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是重要的教育基地,在拉合尔、木尔坦和哈瓦浦尔分别有一所综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