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子

更新时间:2024-10-30 21:40

毽子,又称毽球,古称抛足戏具,用鸡毛插在圆形的底座上制成的游戏器具。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之一,毽子起源于汉代,古代蹴鞠发展而来。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

毽子简介

古代文人也称为“燕子”,并有诗句“踢碎香风抛玉燕”的描述。

毽子古称“抛足戏具”,是一种用鸡毛插在圆形的底座上做成的游戏器具。踢毽子中国民间体育游戏。是一项良好的全身性运动,它不需要任何专门的场地和设备运动量,可大可小,老幼皆宜,尤其有助于培养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有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健康。由于踢毽运动的娱乐性和灵活性,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所喜爱。欧洲、亚洲的许多国家都开展了中国的毽球运动。

毽子玩法

毽子有鸡毛毽、皮毛毽、纸条毽 、绒线毽等。起源于汉代,由古代蹴鞠发展而来。

20世纪,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东等许多省市都举行过规模较大的踢毽子比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国各地踢毽子活动开展得更为广泛,不仅在青少年中开展,而且成为中老年喜爱的健身项目。各地还经常举行各种规模、各种形式的比赛。踢毽子比赛有的比踢的次数,有的比踢毽子的花样和难度 。比赛的方式有单人踢和两人对踢 ,也有集体踢或传踢(即传到某人处,毽落地者算输)。踢毽子的基本动作有盘、磕、拐、蹦4种。盘,主要指用两脚内侧交替踢 。磕,主要指用膝盖将毽子弹起。拐,主要指用脚外侧反踢。蹦,主要指用脚尖踢。踢毽子的花样繁多,如旋转踢、脚尖和膝盖交替踢、毽穿圆环(即从两手围成的圆圈中穿过)、远吊、近吊、高吊、前踢和后勾,还可用头、肩、背、胸、腹代足接毽或毽绕身不堕等。

踢毽子是中国古代较为盛行的一种游戏。

毽球历史

毽球俗称“毽子”,古代文人也称为“燕子”,并有诗句“踢碎香风抛玉燕”的描述。中国的毽球运动历史久远。相传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人们就有一种边跳边踢的舞蹈,这可能就是踢毽子的雏形。1913年山东济宁喻北屯城南张村一个东汉墓中出土了23块石画,上绘八人在表演踢毽子,他们动作和谐舒展、潇洒自然。

明、清时期

踢毽子在此时期进一步发展。明代进士、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散文学家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 “杨柳儿青放空锺,杨柳儿死踢毽子。”可见踢毽子已成为民谚的内容,而且发展到数人同踢的技巧运动。至清未踢毽子已达到鼎盛时期,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不仅用来锻炼身体,作养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并提,一些人以会踢毽子为荣。因此,踢毽子的活动更加广泛,特别是青少年参加者更为普遍,当时就有这样的童谣:“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说明踢毽子已经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中国民间踢毽爱好者更是用功苦练,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

上世纪三十年代

涌现了一批全国闻名的踢毽子能手。如北京的谭俊川、金幼申、溥子衡、林少庵,上海的周柱国、陈鸿泰,河北的杨介人,浙江的谢叔安,河南的路锦城等等,数不胜数。

踢毽技术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各种踢法丰富多彩,高难翻新的动作层出不穷,不同风格争奇斗胜,使观者眼花缭乱,惊叹不已。我国传统的踢毽运动,日趋完善。

毽球制作

毽球首先用一块布片裹住一枚铜钱,装布头从铜钱中间的孔中翻上来,再拿鸡毛穿在钱孔中,然后用线扎好即可。但已经有商品化的毽球,很少再有人扎制这样的毽球。

制作毽子:

就是包毛线或绑东西的红塑料绳剪成段。还要找个铜板当中有窟窿眼的,用细铁丝把毛线或绳子从中间扎起来穿过铜板固定。然后就基本OK了。毛线粗的用大头针,塑料绳也要用针弄细弄成一丝一丝越蓬松越好。铜板轻绳就少点不然太轻没分量不好踢,很简单哦!

毽球教学

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是运动员在场上未接球时身体的一种等待状态,保持良好的姿势,是使身体能随时在瞬间由静变动,由被动的状态变主动状态的关键。准备姿势一般分两种:

左右开位站势。这种站势使运动员能从静止状态快速转向左右的移动的状态,尤其用在比赛的防守过程的站势当中。

前后开位站势。这种站势使运动员能从静止状态快速转向前后的移动状态,较多应用在比赛过程中的接发球和防守当中。注意后脚跟离地,身体重心要向前移,随时保持静中带动的状态。

步法移动

步法是移动的灵魂,没有纯熟的步法移动技巧,在比赛中就不能变被动为主动。步法移动一般有八种。分别为前上步,后撤步,滑步,交叉步,并步,跨步,转体上步,跑动步。只有熟悉各种步法的移动运用,在比赛中才能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

基本脚法

脚内侧踢球 膝关节向外张,大腿向外转动,稍有上摆,不要过大,髋和膝关节放松,小腿向上摆,踢毽时踝关节发力,脚放平,用内足弓部位踢球。在运用上主要多用在传接球方面,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球员,无论是一传手、二传手或是攻球手,都必须熟练,稳定地掌握好脚内侧球。

脚外侧踢球 要稍侧身,向体侧甩踢小腿,勾脚尖,用脚外侧踢球。注意要想获得较底的托球点,必须要使支撑脚做适当的弯曲。还要注意身体重心应放在支撑脚上。

脚背踢球 用脚背踢球,一般用正脚背,要注意绷脚尖和抖动脚腕发力击球。此踢球的技术是相对其他基本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种,主要动作要求不但要快,还要求有一定的准度,一旦抖动脚腕发力击球的节奏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完成踢球的质量。

触球在身体膝关节以上部位的踢球都叫触球。但又可以分为大腿触踢球,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大腿触踢球时,要注意抬大腿迎球,放松小腿,用大腿正面前段击球。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都要注意触球时将腹部、胸部或头部要稍微向前去主动迎接球,并控制球落在自己的前方,然后用脚将球踢出。

发球技巧

发球发球动作一般有三种:脚内侧发球,脚正背发球,脚外侧发球。脚内侧发球的时候要抬大腿带小腿,用内足弓部位向前上方送髋推踢。奇特点是既稳又准,破坏性强。脚正背发球时要注意绷脚尖,用正脚背向前上方发力挑踢,它的特点是平、快、准。脚外侧发球时要注意稍侧身站位,绷脚尖,用脚外侧发力扫踢,其发球的特点是既快又狠,攻击力强。发球是比赛的开始又是一项进攻技术,发球的时候可以采用盯人、找空、压后、吊前等手段发出各种战术球,以达到破坏对方组织进攻或直接得分的目的。

柔韧素质

有人很奇怪会问:为什么“柔韧性”也算是踢毽球的基本功?其实有踢过毽球的人都知道,没有一定的柔韧素质是不可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的。因此,毽球不同与其他球类运动,踢毽球缺少柔韧素质就好比身高1.6米的篮球运动员,不是不能踢,而是踢不好。但柔韧素质又不同与其他技术,不是说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平时刻苦训练就能练好的,要想把它练好,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毽球是一种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体育项目。由于网上激烈地争夺及“两米线”对头部的限制,使得脚部进攻成为极其重要的手段。所以对身体柔韧性素质要求特别高。因此在日常教学与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柔韧性素质的练习。 柔韧素质是运动员完成大幅度动作的能力,也是肌肉、肌腱、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柔韧性好,有利于运动员正确掌握技术动作,大幅度完成进攻技术动作,并可防止运动员损伤。

怎样有效地进行柔韧素质练习

借助外界力量发展柔韧素质 关节的活动幅度由人体解剖结构所决定。越接近解剖极限,柔韧性越好。要想到到止目的,必须借助外界力量来实现。 借助外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有肩部的压、拉,腰部的甩、压,腿部的压、板等。但在进行被动的静力拉伸后,一般都要再进行主动的动力拉伸练习。其方法主要有踢、摆、蹦、环绕等。

通过体操发展柔韧素质毽球运动员所要求的柔韧性不是软而无力的柔轻,而是要求在做大幅度动作时,肌肉仍能快速有力地收缩。要达到此目的,在日常练习中就要把静力性拉伸与动力性拉伸结合起来进行。而体操(徒手操轻器械体操)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体操按照人体解剖结构特点,分为头部、肩部、胸部、腰部、髋部、上下肢等部位的运动;不但可以改变关节软骨关节囊、韧带的弹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而且可提高对抗肌之间的协调性。体操的形式活泼,融运动、韵律与一体,简单易行,学生乐于接受,所以效果比较好。

柔韧素质练习应注意的问题:

柔韧素质通过训练可获得很好的发展,但在停止练习后消退得也比较快。所以柔韧素质训练应保持经常性。

年龄与柔韧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儿童时期最好,女生又优于男生。所以在日常练习中应掌握自然规律,切忌盲目。

在练习中要将静力性训练与动力性训练、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结合起来,这样肌肉才会柔而不软、韧而不僵。

要注意与相连关节结合,并采用与专项动作相似的伸展练习。一般的动作不仅是一个关节,而是几个相联的关节和部位共同作用产生的。所以在进行专项柔韧素质练习时要注意做与专项动作相似的动作,动作幅度应比技术动作大,这样才能加大动作幅度,并能保持动作的结构。

注意训练的安排。柔韧练习应放在早操训练课的准备部分进行。在练习之前要做一般性准备活动,使身体发热;练习时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身体疲劳时不宜做柔韧练习,以免受伤。

基本踢法

盘踢

用足内侧互换踢毽,膝关节向外张,大腿向外转动,稍有上摆,不要过大,髋和膝关节放松,小腿向上摆,踢毽时踝关节发力。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过下颏。

练习方法:一般人的左足没有右足灵活,没有踢过毽子的人,右足也能踢一两次,所以,练习时左足先开始为宜,即先用左足踢起一次,要求垂直,用手接住,右足再踢一次用手接住,较熟练后,连续踢。左右足都可连续踢后,改为左右两足各踢一次接住、各踢两次接住、各踢三次、各踢四次......接住,灵活熟练后就不用再接, 踢的次数越多越好。

磕踢

用两腿膝盖互换将毽子磕起(撞起)的踢法。髋关节、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下垂,膝关节发力,将毽子磕起,大腿不要外张或里扣,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过下颏。

练习方法:练习时,用手抛起不超过下颏的毽子,用膝盖磕起(撞起),然后用手接住,同盘踢的练习方法一样,形成一磕一接,熟练后不用手抛毽,改用盘踢,形成一磕一盘,协调后两膝互换,踢的次数越多越好。

拐踢

用两足外侧互换踢毽,大腿放松,小腿发力向体后斜上方摆动,勾足尖,踢毽时大腿不得摆到体前,小腿向体后斜上方摆动不要过高,毽子和足外侧相碰的一刹间,踢毽脚的内侧离地面一般不越过三十厘米,踢起的毽子高度随意。

练习方法:练习时,可象盘踢一样,采用一踢一接的练习方法。为了避免动作出错误,练习时,踢毽脚一侧可向墙或树木等,身体与墙距离约与体宽相同,如果踢毽脚踢时碰到墙或树木,便是错误动作。

绷踢

有的地方叫做“绷尖”,是用两足尖外三趾部分互换踢毽,单足踢毽也可以。绷踢能踢起即将落地的毽子,毽子被踝关节的发力一绷而起,所以叫绷踢。其动作是,大腿向前抬起,和身体成为150º——160º夹角,小腿向前摆动,髋关节、膝关节要放松,踝关节的发力,要在踢毽子的一刹间,足尖外三趾向上猛地用力,将毽勾起。踢起的毽子高低都可,但应避免忽高忽低,为以后的花样踢法打下基础。

练习方法:练习时,可采用盘踢的一踢一接的练习方法,但在开始练习时要踢得低一些,一般不超过腰部,再低一些更好,这样能踢的次数多一些。为了避免动作出错误,练习时可面向墙壁或树木,距离约与体同宽,如练习时踢毽脚碰到了墙或树木,便是错误动作,原因是膝关节没有放松,大腿抬得过高。

起源发展

踢毽子,是中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踢毽与蹴鞠同宗、同源,是蹴鞠的一个分支。据文物考证,蹴鞠起源于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其原始形态为用脚在地面蹭蹴石球相撞击。

在古代,它是所谓“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毽子,在古籍里又写作鞬、子、蹀。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鞬子”条载: “《吴氏字汇补》:‘毽,抛足之戏具也。’”毽子分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翎毛。《燕京岁时记》上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

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形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宋朝高承在《事物记源》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较详细的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

踢毽子的历史很悠久,但究竟始于何时,并无确切记载。古代的名物考据家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而“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史记· 苏秦列传》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如此说来,踢毽子的历史就要追溯到战国以至遥远的黄帝时代了。黄帝时代,史事渺远不可求,说踢毽为黄帝所作,是把黄帝当作垛子,即把一切发明创造的功绩都归之于黄帝一人的结果,并不可靠。说起于战国之时,或许有些根据,但因踢毽子乃细物中之细物,要找到确凿的起源时间的证据,几乎不可能,故姑以前人成说为据,断为起于战国好了。虽然这仍属于传统中的史影,但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纠结为之”(《初学记》),与毽羽类同,且也是“抛足之戏具”,所以鞠与毽还的确有点血缘关系。据文物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断,踢毽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到了南北朝,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记载:“沙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小儿世戏有工。”(卷二《习禅·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蹀就是毽子,反踢就是用脚外侧踢,也叫“拐”,反踢五百下,可见脚上功夫。踢毽子甚至影响了少林寺武功,少林寺僧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时踢毽子有边跑边踢之法,且不光用脚踢,还用膝、腹、头耍弄毽子,“耸膝”、“突肚”、“佛顶珠”即是。宋代,由于踢毽子的人多,还产生了以卖毽子为生的小商业。南宋词人周密写的笔记《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列举了首都临安城(杭州)里经营各种玩具的小商业,如风筝、粘竿、毽子、鹁鸽铃、象棋、弹弓等等,并指明: “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

明清时代,踢毽子更为普及,技艺也大为长进。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通俗编》“踢毽”条说:“今京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由于踢毽子趣味盎然,观之赏心悦目,故成为艺术家,尤其是民间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花瓶上出现了匠人们绘的踢毽图,画家也把踢毽子的场面画下来,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里的踢毽图,就是现存的一幅。

踢毽子既有趣,运动量又可大可小,故踢毽者男女老少都有。尤其清代妇女踢毽子更为引人注目。一首北京竹枝词唱道:“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清代北京竹枝词》)当时女孩们爱玩名曰“攒花”,即“数人更翻踢之”的踢毽游戏,为了玩得痛快,她们脱掉裙裳,身着短衣,她们踢着,笑着,常常日落不归。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作了一阕《沁园春》,咏闺人踢毽子,词云:“娇困腾腾,深院清清,百无一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养娘箧底,检出朱提。裹用绡轻,制同 转,簸尽墙阴一线儿。盈盈态,讶妙逾蹴鞠,巧甚弹棋。鞋帮只一些些,况滑腻纤松不自持。为频夸狷捷,立依金井,惯矜波悄,碍怕花枝。忽忆春郊,回头昨日,扶上栏杆剔鬓丝。垂杨外,有儿郎此伎,真惹人思。”(见陈乃乾辑《清名家词》)我们好像看到一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里踢毽子的盈盈姿态,那精心制成的毽子上下翻舞,变化多端,简直比踢球还巧妙,比弹棋更有趣味。

踢毽子踢毽子

清朝光绪皇帝的瑾妃非常喜欢踢毽子,她的侄子唐海回忆瑾妃踢毽子的情景:午休后,“吃完加餐,喝完茶,瑾妃亲自带我们到御花园里走走,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前殿踢毽子玩。踢毽时瑾妃要把大衣襟的下摆拉起来塞到腰搭上,和我赛着踢,对着踢。当她自己踢时,越踢越带劲,有时把毽子踢到前殿挂匾后边,这时宫女便传来小太监用竹杆弄下毽子再接着踢。姑母踢毽子的姿势很好看,前踢后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鸡毛毽子,在姑母脚下来回旋转。太监和宫女们在旁边喝彩叫好,‘瑾主妃踢得妙!’就这样,一直踢到进晚膳才算罢休”(《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八辑,政协北京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第177页)。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城乡有踢毽子的风俗,以至成为年节“岁时”活动。如清代北京人踢毽子多在秋冬之季,以此为“天寒时消遣之一法”。《燕京岁时记》上说踢毽子“足以活血御寒”。《帝京岁时纪胜》里有一首童谣:“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 清·前因居士《日下新讴》里有一首诗:“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每当杨柳凋零,天气寒冷的时候,踢毽子就热闹起来了。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乡”的美誉,旧时,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一到新年,人们结伴成群,上街踢毽,一时彩蝶纷飞,似闻春讯。清代广州正月十五有踢毽子会,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记载,每逢元宵节,“昼则踢五仙观,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贵子”(《广东新语》卷九,《事语·广州时序》)。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元宵佳节锦上添花。

虽然踢毽子在历史上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但由于它有益健康而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根植于中国民间,所以获得了很强的生命力,千年不衰,仍然是人们喜欢的一种体育游戏

现代毽类运动的诞生和发展

起步于二十世纪中期,包括毽球和花样踢毽两个项目。现代毽类运动从初兴就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

v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代毽类运动得到迅速普及,广泛开展于工厂、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当中。随着毽类运动的蓬勃兴旺,全国和地方性毽球组织相继成立。

踢毽子——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运动

夏传寿

首先,毽子制作简便。只需用一小块布,包上一枚铜钱和一小截下端剪成十字形开口的鹅毛管子,用针线缝牢,成为底座;再在未剪开的鹅毛管子上端里,插上七八根鸡毛就做成了。鸡毛最好是雄鸡的,又长又好看,也好踢些。商店里或地摊上有现成的毽子卖,不过,其底座往往是橡皮的,弹性大,踢重了稳定性差。

其次,活动便于开展。它对场地要求不高,只需一小块比较平坦的空地,五六平方米,三四平方米均可,越是技艺高的对场地要求越宽。本人只需一平方米甚或站在板凳上,也能踢上好几十下。

再其次,踢法多种多样。既可以比次数,也可以比连踢的时间,还可以比踢的花样……。这里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的踢法——

一、单纯比踢的技术

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踢。着地的脚可以移动,也可以不准移动(俗称“定桩”);踢的脚可以着地,也可以不着地(俗称“悬”,比赛正式开始前,常用此法定参赛人员出场次序。)参加者可以依次轮换踢,连续踢得多者或先完成任务者为胜方。也可以“加宝塔”,即第一人踢一下,第二人踢两下……依此类推,周而复始,直往上加,到其中一人踢“死”为止。“死者”可向“生者”“抛毛”,即将毽子用手抛给人家踢,直到人家没踢到或你接到踢来的毽子为止。比赛再重新开始。

二、兼比踢的花样

最常见的是“打跳”,即毽子一抛,双脚同时跳起,用一只脚踢它。可以连续跳,也可以跳了踢,踢了跳。还有“打偷”,即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从背后“偷偷”去踢;“打环”,双脚跳起,一只腿弯曲起来,另一只脚踢;“打翘”,双脚跳起,一只腿向前伸直,另一只腿踢;“打剪”,双脚跳起,两腿向前作剪剪子动作,用其中一只脚踢毽子。此外,还可以故意用反脚踢,(注意:有人是左撇子,右脚则是反脚),或双脚轮换踢……

最后,介绍两种儿歌伴唱踢法。

1、里和,外拐,飘洋,过海

吟唱八个字,依次踢八下。其中唱“里、外、飘、洋、过”五个音节时用正脚各踢一下,唱“和”时用反脚向内踢一下,唱“拐”时用反脚向外踢一下,唱“海”时打一个跳。循环反复,看谁踢得多。

2、一锅底,二锅盖,三酒盅,四牙筷,五钉锤,六烧卖,七兰花,八把抓,九上脸,十打花

唱一句,踢一下,做一个动作。让踢起的毽子依次落在:一、伸直的手心里;二、伸直的手背上;三、五指窝成的“酒盅”里;四、伸直的两指(中、食)上;五、握紧的拳头上;六、撮起的手掌中;七、手指有曲有伸的“兰花瓣”上;八、抓取的手心中;九、仰着的脸颊上;十、跳起的一脚上。也是踢得多者为胜利者。

辞海》上说,踢毽子“对活动关节,加强韧带、发展灵敏和平衡有良好的作用”。希望有兴趣的朋友来玩一玩,更欢迎男女爱好者来找笔者切磋切磋。

(原载1996年6月28日《中国体育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