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06:28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本巴、渝一带民歌。唐代刘禹锡作为把民歌变成诗体的文人,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之后人们对竹枝词越来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
竹枝词,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对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竹枝词“志土风而详习尚”,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故与地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常于状摹世态民情中,洋溢着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这对于许多学科特别是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领域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随着近十数年来地域文化热的升温,竹枝词也愈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各类竹枝词资料集陆续编纂出版,其中,既有分地域编纂的,又有按年代汇辑者。前者以《中华竹枝词》(雷梦水等编,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为代表,后者则有2003年出版的《历代竹枝词》(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竹枝词,包含有多方面的历史资料,可供学术研究采撷。譬如,“豫楚滇黔粤陕川,山眠水宿动经年。总因地窄民贫甚,安土虽知不重迁”。这是说江西地狭人稠,百姓背井离乡四处迁徙,无论是河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还是陕西、四川,到处都有江西人的身影。“漫说玉山无玉剖,近闻梅岭有梅探。舟车经过数千里,东北浙西西粤南”。玉山是赣东北的一个县份,当地同样是因生计问题,清代前期有大批百姓或是南下广东,或东进浙西。由此可见,江西的确是移民的主要输出地,这造成了明清史上“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关于这一点,在四川的省会成都,有一首竹枝词这样写道:“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这是说一家中的女人,或嫁与陕西人,或嫁与江苏人,而娶来的媳妇亦或是江西人,或是湖广人,家庭成员的原籍可谓五湖四海,当时已没有超过十世的“老成都”了。这说明当时的成都,真是五方杂处,各地的人们相互通婚。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不仅及于城市,在广大乡村也影响深远。“分别乡音不一般,五方杂处应声难。楚歌那得多如许,半是湖南宝老官”——这是《旌阳竹枝词》的描摹,诗中的宝老官,是指湖南宝庆府人。从中可见,旌阳一带虽然是五方杂处,但以湖南宝庆人为数最多。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绵竹县令陆箕永《绵州竹枝词十二首》:“村墟零落旧遗民,课雨占晴半楚人。几处青林茅作屋,相离一坝即比邻。”“诗注:川地多楚民,绵邑为最。地少村市,每一家即傍林盘一座,相隔或半里或里许,谓之一坝。”这首诗字面上是说,绵竹当地的村落非常稀疏,稀稀拉拉,里面住着一些兵燹战乱劫后余生的百姓,在当地务农的人中,有一半是湖南和湖北人。当地的聚落景观通常是,茅草屋及其背后的一片树林,每个茅草屋之间相隔半里或者是一里,这就算是邻居了。由此可见,18世纪初期的四川绵州一带,还是一派地广人稀的景致,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外来移民。而在四川达县,道光时人王正谊写道:“广东湖广与江西,客籍人多未易稽。吾处土音听不得,一乡风俗最难齐。”达县在四川东部,这首诗写道:当地有广东、湖南、湖北和江西人,这些客籍的人很多,移民来自各个地方,这种五方杂处的局面,使得这一乡的风俗参差不齐,各不相同。可见,此时的川东达县,可谓五方杂处,方言各异。
随着移民的大批迁徙,经历明清鼎革兵燹战乱的四川,经济元气逐渐恢复,各地商人纷至沓来。在成都,字号放帐的都是山西、陕西人,当地人称“老西”、“老陕”,所谓“放帐三分利逼催,老西老陕气如雷。城乡字号盈千万,日见佗银向北回”。从这首竹枝词所述可见,晋、陕商人在成都的势力如日中天,一般民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将本地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运回老家。作为商帮势力繁盛的标志,四川各地的会馆相当发达,“秦人会馆铁桅杆,福建山西少者般。更有堂哉难及处,千余台戏一年看”,“会馆虽多数陕西,秦腔梆子响高低。观场人多坐板凳,炮响酬神散一齐”。这两首竹枝词是说,成都当地有陕西、福建和山西的会馆,其中尤其是陕西的会馆为数最多,势力也最为显赫。每年人们都能看到在会馆里上演的许多戏,其中的秦腔梆子响彻于成都平原。这些,都生动描摹了成都一地各地会馆运作的具体细节。而在鳞次栉比的各地会馆中,陕西会馆更显得鹤立鸡群。除了大商帮外,钱铺基本上为江西人所垄断,“江西老表惯营求,兑换银钱到处搜。倒帐潜逃讲帐出,蝇头鼠尾作狐谋”。诗注曰:“钱铺俱江西人,谓之‘老表’。”看来,近世闻名遐迩的“江西老表”,显然就是指来自江西的钱商。
随着移民的迁徙,商品的流通交易,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接触空前频繁,极大地凸显了各地人群的性格特征。清代前期,绍兴师爷就受到成都人的极大瞩目:“安排摆设总求工,古董诸般样不同。美服更兼穷美味,师爷气派与门公。”这首竹枝词,描写了绍兴师爷在衣食家居日用方面的与众不同。这是说四川一带绍兴师爷的家里日常摆设比较讲究,如古董等都相当精致,穿着华丽,吃的又是美食,这是一种师爷气派。这一点很有意思,让人联想到在北方的绍兴师爷。明清以来,绍兴人持续不断地迁居北京,尤其是那些在中央六部中充当胥吏的绍兴人,财大气粗,生活极为优裕,所以起居服饰都相当奢侈。这些人为了壮其门面,在家门口总要摆一个大鱼缸,栽两棵石榴树,夏天一定要搭一个天棚,门口再蹲一只大肥狗。上街买零食,又一定要用一个丫头。此外,还要请一位先生,教书还在其次,主要也是为了装点门面。所以有“天棚鱼缸石榴树,老师肥狗胖丫头”的谚语。这种师爷气派,在北京和保定都是如此。从南北的情况来看,绍兴师爷无论是身处何方,都是引人瞩目、相当特别的一群人。由于成都的师爷都来自浙江,所以有一首竹枝词这样写道:“幕宾半是浙西东,帽盖矜夸律例通。漫说救生莫救死,箧中存案本相同。”诗注曰:“幕友初出手,谓‘帽盖子’。”
根据文献记载,四川省的刑名和钱谷师爷,十有八九都是浙江人,而在浙江省籍中,又可分为绍兴帮和湖州帮,两帮各自拉帮结派,相互推荐。由于刑名师爷主要学习的是法律和例案,所以从业者必须跟随老师学习办案的技巧,当时称为“学幕”。民间称呼学幕者为“帽辫子”或“帽盖子”,也就是帽子上的辫子或盖子,是比喻他们与老师不能分离。在“无绍不成衙”的时代,绍兴酒和绍兴师爷、绍兴方言一样通行全国,清代中叶人称“绍兴三通行”。这种情形,也在竹枝词中得到了生动的反映。在成都,“绍酒新从江上来,几家官客喜相抬”,这说的是绍兴酒从长江上运来,衙门里的一些人很高兴地出来将它们抬进去。这些绍兴酒往往是由绍兴师爷和胥吏负责推销(或者是由他们的亲戚朋友兼营),所以竹枝词有曰:“居然利薮轧官场,南货携来入署忙。笑问师爷生意好,回言件件出苏杭。”这是说绍兴师爷在衙门中贩卖绍兴酒,这是官场上的一大利薮,人们笑着问师爷生意可好,师爷回答说,这些东西都是从苏杭一带运来的。这首竹枝词的注解说:南货称“师爷”。当时,绍兴人以南货业为生,所以南货竟然也被直接用来称为“师爷”。
在清代,与绍兴师爷同样著名的还有凤阳乞丐,从竹枝词来看,他们的活动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在北京,“赛会时光趁踏青,记来妾住凤阳城。秧歌争道鲜花好,肠断冬冬打鼓声”。诗注曰:“打花鼓:风阳妇人多工者,又名‘秧歌’,盖农人赛会之戏。其曲有《好朵鲜花》套数。鼓形细腰,若古之搏拊然。”对此,孔尚任的《燕九竹枝词》:“秧歌忽被金吾禁,袖手游春真可惜。留得凤阳旧乞婆,漫锣紧鼓拦游客。”不仅在北京,卖艺乞讨的凤阳婆还远达山西,“凤阳少女踏春阳,踏到平阳胜故乡。舞袖弓腰都未忘,街西勾断路人肠”。而在南方,“弹弦卖唱都庐橦,多半邻村逐此邦。还有逃荒好身手,生涯花鼓凤阳腔”,凤阳花鼓也成为各地人群逃荒乞讨的重要道具。
除此之外,竹枝词还可为历史交通地理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佐证。譬如,从杨载彤的《大理赴乡试竹枝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勾勒出从大理到云南昆明的路程,经过赵州、红岩、云南县、普淜堡、沙桥驿、吕河、禄丰、老雅关和碧鸡关等地一路到昆明。以往的《一统路程图记》中尽管有“云南布政司至所属府”的“本省由各府至金齿卫”,但所述远没有这组竹枝词来得具体、生动。而在明清时代,江南一些地区编纂的路程图记中,往往也包括竹枝词,这些竹枝词常常有对地形、地貌、名胜等周遭景观的描摹,颇具自然及人文地理色彩。事实上,如明代宁波府鄞县人张得中的大本《北京水路歌》,便是七言的诗歌,这首《北京水路歌》记载了沿途“所经之处三十六,所历之程两月矣。共经水闸七十二,约程三千七百里”,诗歌细致描述了从宁波赴北京沿途所经地名、名胜古迹。类似的路程歌,实际上也可以称之为竹枝词。何以见得?笔者收藏有《杭州上水路程歌、徽州下水路程歌》抄件,这是明清徽商编纂的路程歌,后来又收集到《徽歙南浦口至杭路程竹枝词》,发现其内容实际上就是《徽州下水路程歌》。由此看来,《大理赴乡试竹枝词》显然也可以作为从大理至昆明的路程歌来看待。
不少竹枝词的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在地文人,他们熟谙乡邦掌故及当地的风俗民情;而另一些作者则是外来的观察者,这些人对于异地的风俗更是充满了好奇,“沿途据所见闻,兼用方言联成绝句,随地理风物以纪游踪”,故而竹枝词对于一地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对于小社区的研究,有着极为特殊的学术价值。有的竹枝词也就相当于一地的风土志,譬如,稍早于《历代竹枝词》出版的《中国风土志丛刊》(张智主编,广陵书社2003年5月版),就收录了大批的竹枝词,显然,这些竹枝词几乎是被直接当成为风土志的。
事实上,一些竹枝词,也有的就是以风土志的名目出现。如《西山渔唱》(亦作《西山樵唱》),又名《扬州西山小志》,该书分为“形势”、“沿革”、“古迹”、“名胜”、“人物”、“轶事”、“异闻”、“农事”、“岁时”、“市肆”和“嘲俗”十几个部分,这对于研究清乾嘉时代扬州近郊的社区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笔者在从事苏北历史经济地理研究中,曾在扬州、淮安等地收集到一批竹枝词,如《扬州风土词萃》、《邗江三百吟》和《西山樵唱》等,其中就包含了大批反映盐政制度及社会风尚的史料。这些资料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为我们考证明清时代两淮的盐政制度、徽商活动以及淮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正是一场太阳雨后,两岸杨柳摇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涨,平静如镜。少女心情抑郁地漫步在岸边,忽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江上随风飘来,仔细一听,原来是久无音讯的情郎思恋自己的情歌。东边阳光灿烂西边雨绵绵,原以为是无情实则还有情。
江边杨柳,树叶青青,江水平缓地流动,一叶轻舟在江上行驶。岸上少女忽然听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她从歌声获得的印象是,对方虽没有更明确的表示,却似乎有些情意。这真好象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边还出着太阳,令人捉摸不定,是无“情“(晴)还是有“情”(晴)呢?
著名诗词和西湖竹枝词二首
侬家住在涌金门,青见高峰白见云。岭上已无丞相宅,湖边犹有岳王坟。
杨柳树头双鹁鸪,雨来逐妇晴来呼。鸳鸯到死不相背,双飞日日在西湖。
过沙湖赋竹枝诗
白沙湖头月色新,白沙湖里水如银。可是吴宫双玉管,听得一声愁杀人。
竹枝词三首
千夫万夫皑作堆,什什五五鱼贯腮。长兴步头候粮去,红阑街里买薪来。
臙支山头雨雪飞,臙支山前人苦饥。山下斧斤夜达旦,山上闲云长自归。
十八里冈云有无,炎风扫地雪模糊。山川通塞奚能问,闲看清波入太湖。
竹枝歌六首寄胡定安
上思下思十万山,左海右江如月弯。江边神女长留佩,天上仙人早赐环。
铜柱山前铜鼓声,野花蛮果不知名。却喜土人能爱客,蒌蔕槟榔相送行。
云开沙净水洄洄,越鸟啼边朱槿开。峒里蛮丁不畏瘴,朝朝冲雾趁虚来。
客棹愁行湘水波,凭郎莫唱《竹枝》歌。好山好水春更好,不见闲人载酒过。
春云好墨瘴烟中,鹦鹉群飞荔子红。男儿守家妇当戍,粤俗古来成土风。
春草湖头春日晖,苎萝山上白云飞。行人莫听鹧鸪怨,陌上花开缓缓归。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
山下有湖湖有湾,山上有山郎未还。记得解侬金络索,系郎腰下玉连环。
郎别心绪乱如麻,孤山山角有梅花。折得梅花赠郎别,梅子熟时郎到家。
和西湖竹枝词
鸳鸯蝴蝶尽双飞,杨柳青青郎未归。第六桥边寒食雨,催郎白苎作春衣。
承玉山主人遗竹枝辄赋近体以寄
草堂只在玉山西,未识风流顾恺之。鸳冷绣衾春病酒,蜡销银烛夜敲棋。
每怀凤鸟栖梧树,辄倚乌几唱《竹枝》。昨夜阑干明月上,恼人箫管不胜吹。
姑苏竹枝词
长洲宫苑草离离,中有吴王旧沼池。至今二八吴中女,为人歌舞学西施。
馆娃宫中花似云,馆娃宫外酒如春。花前把酒花下醉,莫遣春愁恼杀人。
姑苏城边杨柳丝,千丝万丝垂参差。柳丝虽长不禁手,难织回文锦字诗。
棠梨花开郎出门,宜男草生妾思君。如何宜男草上露,不湿棠梨花底云。
白日欲暮入空房,手把银烛照西窗。绣帏芙蓉开两两,金屏翡翠立双双。
和铁厓西湖竹枝词二首
采莲湖上一双舟,白縠风生易觉秋。浅浅溪流齐鹤膝,青青荷叶过人头。
四月南风海岸深,青旗高高柳阴阴。三江潮发来如马,五两风摇密似林。
竹枝歌
道士庄前秋事多,东家西家收晚禾。船头把酒对明月,听打夜场人唱歌。
竹枝词十首
居庸山前涧水多,白榆林下石坡陀。后来纔度枪竿岭,前车昨日到滦河。
宫装騕褭锦障泥,百两毡车一字齐。夜宿岩前觅泉水,林中还有子规啼。
新雨霏霏绿罽匀,马蹄何处有沙尘?阿谁能剪山前草,赠与佳人作舞茵。
车帘都卷锦流苏,自控金鞍捻仆姑。草【一作山】间白雀能言语,莫【一作试】学江南唱鹧鸪。
山前马陈烂如云,九夏如秋不是春。昨夜玄冥剪飞雪,云州山里尽堆银。
山上去采芍药花,山前来寻地椒芽。土屋青帘留买酒,石泉老衲唤供茶。
风高白海陇云黄,寒雁来时天路长。山上逢山不归去,何人马蹄生得方。
山前闻说有神龙,百脉流泉灌水舂。道与年年往来客,六月惊湍莫得逢。
天上瑶宫是吾居,三年犹恨往来疏。滦阳侍臣骑马去,金烛朝天拟献书。
龙冈积翠护新宫,滦水秋波太液风。要使《竹枝》传上国,正是皇家四海同。
竹枝词
湖上美人弹玉筝,小莺飞度绿窗楞。沈郎虽病多情在,倦倚屏山不厌听。
西湖竹枝词二首
葛岭东家是相门,当年甲第入青云。楼船撑入里湖去,可曾望见岳王坟。
芙蓉叶底双鸳鸯,飞来飞去在横塘。人生多少不如意,水远山长难见郎。
归州竹枝歌二首
东邻男儿得湘累,西舍女儿生汉妃。城郭如村莫相笑,人家伐阅似渠稀!
东岸艬船抛石门,西山炊烟连白云。竹篱茅舍作晚市,青盖黄旗称使君。
过白沙竹枝歌
东沿西溯浙江津,去去来来暮复晨。上岸牵樯推稚子,隔船招手认乡人。
峡山寺竹枝词
峡里撑船更不行,棹郎相语改行程。却从西岸抛东岸,依旧船头不可撑。
潘荣陛竹枝词
新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