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

更新时间:2024-10-17 14:07

萧山区,浙江省杭州市辖区,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南岸,东邻绍兴市柯桥区,南接诸暨市,西连杭州市富阳区,西北界杭州市滨江区,北濒钱塘江,与西湖区上城区钱塘区隔江相望,总面积931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萧山区下辖10个街道、1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北干街道金城路685号。截至2023年末,萧山区常住人口为214万人。

历史沿革

2001年跨湖桥遗址考古发现,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萧山已有人类活动。

春秋至战国初期,现境属越国;战国中期,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灭,遂为楚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会稽郡,现境属之。

西汉初至元始二年(2年)间,始建余暨县,属会稽郡。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县名为余衍。东汉建武年间(25一56年),复名余暨,郡属未变。永建四年(129年),会稽郡分设为吴郡、会稽两郡,余暨属会稽郡。

三国吴黄武年间(222一229年),改县名为永兴,郡属未变。

西晋,属会稽郡。东晋太宁二年(324年),改会稽郡为会稽国,永兴属会稽国。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会稽国复为郡,至南朝终,永兴均属会稽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永兴县建制,并入会稽县

唐仪凤二年(677年),复设永兴县,属越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县名永兴为萧山,越州改称会稽郡。乾元元年(758年),会稽郡复称越州。中和三年(883年),改越州为义胜军。乾宁三年(896年),又改名为镇东军。或郡,或州,或军,萧山均为其属县。

五代,萧山属吴越国镇东军。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除,镇东军复名越州。绍兴元年(1131年),改越州为绍兴府。萧山均为其属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绍兴府为绍兴路,萧山属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绍兴路废,复名绍兴府,萧山属之。

明,萧山隶属未变。

清承明制,萧山仍隶属绍兴府。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占领萧山,改县名为莦珊县。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军撤离县境,复名萧山。

民国成立,废府,实行省、县两级制。民国3年(1914年),省下设道,萧山属会稽道。16年(1927年),废道,复行省、县两级制。24年(1935年)6月,省下设行政督察区,萧山属绍兴行政督察区。25年(1936年)4月,改名为第三行政督察区,萧山隶属未变。36年(1947年)6月,萧山改为省直辖县。1949年5月,萧山解放,为省直属县。6月,划归绍兴专区

1952年,绍兴专区撤销,萧山由省直辖。

1957年,划归宁波专区

1959年,改属杭州市

1988年,撤销萧山县,设立萧山市(县级)。

2001年,撤销县级萧山市,成立杭州市萧山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清嘉庆十八年(1813),海宁南沙划归萧山县,只分字号,不编都因。

1950年10月,绍兴县进化区所属青化、进化、城山等15个乡及临浦镇原属绍兴县部分划归萧山县。萧山县钱清镇划归绍兴县。

1956年2月,绍兴县安昌区所属东湾、夹灶、塘北等11个乡划归萧山县,萧山县进化区的莲东、莲西、夏履3个乡划归绍兴县;萧山县河上区的安山、桃源、径游3个乡和尖山乡的谢家、新河口2村划归诸暨县(1957年3月又划归萧山);诸暨县岳驻乡的小山头、方山前、兰头角、岳驻4村和莫家的半个村划归萧山县。

1985年4月,撤销义桥乡、闻堰乡、长河乡、西兴乡、坎山乡、戴村乡、所前乡、衙前乡、浦沿乡、义盛乡、靖江乡和党山乡,设立义桥镇、闻堰镇、长河镇、西兴镇、坎山镇、戴村镇所前镇衙前镇、浦沿镇、义盛镇、靖江镇和党山镇。8月,撤销河上乡、长山乡、南阳乡、头蓬乡、新街乡、新湾乡、赭山乡、楼塔乡和浦阳乡,设立河上镇、长山镇、南阳镇、头蓬镇、新街镇、新湾镇、赭山镇、楼塔镇、尖山镇。

1989年,撤销党湾乡,设立党湾镇

1992年,新塘、来苏、石岩3乡并入城厢镇。

1996年5月9日,萧山市的西兴镇、长河镇、浦沿镇划入杭州市西湖区;5月24日,西湖区西兴镇的东湘、杜湖、湖头陈3个行政村划归萧山市城厢镇。12月12日,西兴、长河、浦沿三镇,成立杭州市滨江区

1998年,复设来苏乡、新塘乡和石岩乡。

2001年,撤销义盛镇、头蓬镇,设立义蓬镇。撤销云石乡,并入戴村镇。撤销许贤乡,并入义桥镇。撤销欢潭乡,并入进化镇。撤销前进乡,并入新湾镇。撤销来苏乡,并入所前镇。撤销城厢镇、石岩乡、新塘乡,其行政区域由萧山区政府直辖。

2009年,撤销靖江镇、南阳镇、河庄镇、义蓬镇、新湾镇。设立靖江街道南阳街道河庄街道义蓬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前进街道

2013年,撤销坎山镇、党山镇,并入瓜沥镇

2014年,撤销闻堰镇、宁围镇、新街镇,设立闻堰街道宁围街道新街街道

2020年6月,撤销宁围街道,设立宁围街道、盈丰街道。以杭甬铁路客运专线(北段)—南沙大堤—盈二村与二桥村土地边界—利群河(北段)—沪昆铁路(南段)—新中村与宁东社区土地边界—振宁路—利群河(南段)—前解放河为界,以北、以东、以南地区划归宁围街道。其余地区划归盈丰街道。

2021年,设立杭州市钱塘区,原江干区的下沙街道、白杨街道和萧山区的河庄街道、义蓬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前进街道为钱塘区的行政区域。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萧山区下辖10个街道、12个镇: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靖江街道南阳街道闻堰街道宁围街道新街街道盈丰街道楼塔镇河上镇戴村镇浦阳镇进化镇临浦镇义桥镇所前镇衙前镇瓜沥镇益农镇党湾镇。另辖: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商业城、围垦区、红山农场、萧山钱江世纪城。区政府驻北干街道金城路68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萧山区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南岸,东邻绍兴市柯桥区,南接诸暨市,西连杭州市富阳区,西北界杭州市滨江区,北濒钱塘江。与西湖区上城区钱塘区

地质

在大地构造上,萧山地处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北东端,闽浙火山活动带向北延伸部分,隶属东南沿海造山褶皱带和俯冲带的活动性大陆边缘,具有长期活动特点的球川一萧山深断裂,昌化一普陀大断裂、孝丰一三门大断裂通过境内,并在闻堰镇北东至杭州市滨江区西兴镇南面地区交切,致使境内地质构造格局复杂化;

地形地貌

萧山区地处浙东低山丘陵区北部、浙北平原区南部。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略呈低洼。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原;中部和北部为平原,中部间有丘陵。全区平原约占66%,山地占17%,水面占17%。

气候

萧山区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气候特征为: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冷空气易进难出,灾害性天气较多;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地面温度17.7℃。年平均降雨量1440.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804.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63天。风向随季节转换,11月到次年2月多西北偏北风,2月起东北偏北风和西北偏北风渐盛,3一6月和8月以偏东风为主,7月多西南风,9一10月多西北风。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寒潮、低温、暴雨、台风、冰雹和飑等。

水文

萧绍运河东西横贯并沟通钱塘江、曹娥江等。按地形和流向,可分为3个自成一体又互有联系的小水系,统属钱塘江水系。钱塘江自富阳长岭头附近进人本区,境内全为感潮河段。潮位最高纪录为9.58米,最低2.31米。含砂量平均为5‰。;含盐度平均为2‰左右,最高达11.3‰。(1)南部水系。处于南部、西南部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地区,系以浦阳江为干流呈树枝状展布的河网系统。主要河流有浦阳江、永兴河、凌溪、凰桐江、径游江等。(2)中部水系。西江塘以东、北海塘以南中部平原地区呈网状展布的河流湖泊水系,为萧绍平原水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河流(湖)有进化溪、西小江、萧绍运河、南门江、湘湖、白马湖等。(3)北部水系。为北海塘以北的南沙地区和围垦区人工河网系统,呈格子状展布。主要河流有北塘河、前解放河、后解放河、先锋河、七甲直河、五堡河、长山直河、九号坝直河、大治河、永丰直河、方迁褛河、生产湾、三官埠直湾等。

土壤

萧山区土壤分为红壤、黄壤,岩性土,潮土,盐土和水稻土6个土类,计16个亚类、32个土属、58个土种。

植被

萧山区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植物区系的温带、亚热带东亚区系成分特征显著。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大,原始植被逐渐被砍役或垦殖,境内已无原始林。植被以次生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交替过度区的特点。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萧山区耕地29728.49公顷(445927.35亩),园地8124.88公顷(121873.2亩)。林地28118.76公顷(421781.4亩),草地515.21公顷(7728.15亩)。均为其他草地。湿地9.95公顷(149.25亩),均为内陆滩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0196.8公顷(602952亩),交通运输用地7584.45公顷(113766.7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6469.78公顷(397046.7亩)。

矿产资源

萧山区位于钦杭成矿带东段,区内金属矿产较贫乏,以非金属产为主。截至2020年底,全区已知矿产23种,产地62处,其中矿床8处,矿点22处,矿化点32处,主要矿种有:建筑石料、石英砂岩、瓷石、叶蜡石、明矾石、砖瓦粘土(砂岩、页岩)、浅层天然气、氦泉水、地热等。普通建筑石料矿及明矾石为区内主要优势矿产。除普通建筑石料矿外主要查明明矾石矿和玻璃用砂岩矿,岩山明矾石硫铁矿矿区查明明矾石矿物量15325.69千吨,共(伴生)硫矿物量1396.28千吨、铜金属量1883.40吨,金金属量329.85千克,银金属量2215.29千克;石岩山矿区和长河张家村矿区分别查明玻璃用砂岩矿8160千吨、5913千吨,均已被全压覆。

人口

截至2023年末,萧山区公安部门户籍登记总人口128.86万人。全年人口出生10893人,死亡8565人,出生率为8.54‰,死亡率为6.72‰,自然增长率为1.82‰,比上年下降1个千分点。年末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135.42万人。根据杭州市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截止2023年末,萧山区常住人口为214.0万人,比上年增加3.0万人;城镇化率为81.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经济

综合

2023年,萧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0.69亿元,比上年增长5.8%(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05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823.95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1349.68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结构为2.6:36.9:60.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4974元。

数字经济

2023年,萧山区全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74.4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占GDP的比重为12.3%。

截至2023年末,萧山区拥有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32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7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49家。

财政收支

2023年,萧山区完成财政总收入566.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2.00亿元,增长4.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8.16亿元,比上年下降4.4%,其中用于民生支出238.08亿元,下降7.2%,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2.6%;教育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卫生健康支出等民生项目支出为68.90亿元、39.43亿元和22.93亿元,分别下降1.8%、34.4%和31.3%。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9.25亿元,比上年增长5.2%。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60.05亿元,增长16.3%,其中完成工业技改投资81.08亿元,下降3.1%;完成第三产业投资1429.14亿元,增长4.1%。

第一产业

2023年,萧山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农业60.97亿元,下降1.0%;林业1.41亿元,增长12.2%;畜牧业11.09亿元,增长20.0%;渔业11.23亿元,增长4.8%;农林牧渔服务业7.90亿元,增长5.4%。蔬菜、花木、畜牧、水产和茶果五大特色产业产值81.0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7.5%。全年瓜果类产量6.10万吨,下降12.0%;水产品产量3.94万吨,增长4.4%。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近1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稳定在15.61万亩以上,收购总量创历史新高;获评省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萧山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30.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597.28亿元,增长4.0%。规上制造业数字经济增加值96.68亿元,增长16.3%;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24.82亿元,增长5.7%;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87.78亿元,增长15.9%;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57.73亿元,增长8.7%。按企业大小类型分类看,大型企业增加值127.44亿元,增长5.2%;中型企业增加值191.06亿元,增长0.5%;小微企业增加值278.77亿元,增长5.9%。

2023年,萧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62.06亿元,其中利润总额191.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7.2%;亏损企业391家,亏损面为23.6%,亏损总额25.74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94%,增长0.4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6.1万元/人。

建筑业

2023年,萧山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4.16亿元,比上年增长0.9%。年末,拥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405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82.56亿元,比上年增长9.3%;建筑业竣工产值471.26亿元,增长8.4%。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萧山区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2.30亿元,比上年增长3.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6.21亿元,增长11.1%;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1.46亿元,增长14.6%。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24.5%,化妆品类增长13.0%,石油及制品类下降0.2%。

对外贸易

2023年,萧山区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137.72亿元,增长3.0%。其中进口总额227.53亿元,增长2.0%;出口总额910.19亿元,增长3.3%。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297.93亿元,增长11.6%;纺织品216.03亿元,下降2.1%;羽绒及其制品33.86亿元,下降21.2%;服装35.66亿元,下降10.5%;家具38.33亿元,增长1.8%;化学品31.66亿元,下降1.0%。出口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34.48亿元,增长24.9%。

2023年,萧山区合同利用外资53.16亿美元,同比增长584.7%,其中,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4家,新批项目合同利用外资53.09亿美元;全区实际利用外资35.16亿美元。

金融业

2023年,萧山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5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年末银行金融机构36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326.06亿元,增长12.2%;贷款余额7293.01亿元,增长13.8%,其中住户贷款2298.64亿元,比年初增加134.3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943.81亿元,比年初增加717.90亿元。

房地产业

2023年,萧山区房地产开发投资940.25亿元,比上年增长9.0%。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2608.89万平方米,增长3.7%;房地产新开工面积293.08万平方米,增长8.8%;房地产开发竣工面积250.49万平方米,下降8.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50.25万平方米,下降9.5%。

邮电通讯业

2023年,萧山区全年共完成快递业务量20.28亿件,比上年增长39.4%;实现快递业务收入163.87亿元,增长17.7%。

交通运输

截止2023年末,萧山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02.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9.59公里,一、二级等级公路565.25公里。全区机动车保有量74.5万辆,其中汽车68万辆。

浙赣铁路萧甬铁路104国道、03省道、沪杭甬高速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杭长高铁杭黄高铁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苏州—台州高速公路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杭州机场高速、235国道329国道穿越境内,杭甬运河和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在境内汇流。

航空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东部,是中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对外开放的一类航空口岸和国际航班备降机场。2000年12月28日建成通航,截至2017年,杭州机场共有运营的航空公司62家,其中国内31家、地区6家、国际25家;通航点162个,其中内地113个、地区6个、国际43个。

2021年,萧山国际机场开通航线268条,其中国际航线30条。航空旅客吞吐量2816.3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0.2%,其中出港旅客1431.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货邮吞吐量91.41万吨,比上年增长14.0%。

地铁

杭州地铁1号线杭州地铁2号线杭州地铁5号线杭州地铁6号线杭州地铁7号线杭州地铁4号线杭州地铁15号线杭州地铁18号线杭州地铁19号线途经萧山区。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止2023年末,萧山区共有小学84所,在校学生122241人;初中56所,在校学生45022人;普通高中13所,在校学生21184人。学前三年幼儿园净入园率99.25%,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100%。打响“尚学萧山”品牌,建立“1+N”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高考一段上线比例创历史新高,完成学校建设项目24个,新增学位1.2万个,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级验收。在全省率先实现“家门口青少年宫”镇街全覆盖。

萧山区驻有: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技术

2023年,萧山区新增专利授权量1372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390件。落户全国首个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推广中心。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组建“北斗七星”科创联盟,举办百场“萧创汇”创新创业活动,新布局概念验证中心1家。新增省级“未来工厂”1家、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数字化改造项目170个。

2023年,萧山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累计41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4家,累计492家。新增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企业50家。2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4家企业入选省首批雄鹰企业。

2023年,萧山区新增国高企44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46家。1家企业获中国专利奖银奖,3家企业入围全省创造力百强企业。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5家。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06家。

文化事业

2023年,萧山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98.1亿元,比上年增长8.6%。年末图书馆藏书331.24万册。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成功举办。成功创建钱塘江诗路(钱塘潮涌)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入选省级首批“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世界旅游博览馆开馆,省油画院落成开放。大运河萧山火车西站段成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五七公社、粮仓艺术公园等一批文创街区建成开放。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00个。

国家一级文化馆:杭州市萧山区文化馆(杭州市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一级图书馆:杭州市萧山图书馆。

体育事业

2023年,萧山区新增百姓健身房22家、公共体育场地37.31万平方米,基本形成“10分钟健身圈”。全年新增等级运动员75人,其中健将级运动员4人,一级35人,二级36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萧山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11个,其中医院73个。拥有床位12387张,其中医院床位11960张。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939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22人,注册护士8730人。

人民生活

2023年,萧山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74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04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98万人。最低月工资标准为2280元,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为22元。

2023年,萧山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161元,比上年增长4.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410元,增长7.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55元,比上年增长4.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126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19元,增长7.0%;人均消费支出42501元,增长10.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55.1平方米和79.9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0.8%和0.9%。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萧山区拥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01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4家。拥有各类养老机构36家,养老机构床位3951张。儿童福利机构1家,儿童床位50张。

2023年,萧山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216元调整为1259元;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015 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额1.58亿元;全年共募集善款11101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5104人次,救助支出8434万元。

截止2023年末,萧山区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119.1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161.98万人;参加工伤、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104.38万人和76.49万人。全区各类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53%,基本医疗保险户籍参保率保持在99.8%以上。全年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竣工40.51万平方米,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9台。竣工安置房608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15万户。新开工人才房5.3万平方米。

历史文化

方言

萧山方言属吴语区太湖片临绍小片。在萧山方言内部,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以“北海塘”古堤址一线为界,城区及其以南地区(即余暨和永兴县原县域)的方言基本相同,其中南片个别村受毗邻的诸暨话和富阳话影响较大;东片[“北海塘”以北,清嘉庆(1796一1820年)后形成的钱塘江南岸冲积平原,惯称沙地区]的方言则与绍兴话相近,其中沙地区西北沿江的南阳街道赭山西仓一带,原为海宁县一部分,清嘉庆年间钱塘江改道后其地离北连南,成为萧山一部分,当地居民口语方言保留苏嘉湖片海宁方言的基本特征。

风俗

萧山风俗,具有吴风越俗的一般特征。萧山风俗与绍兴风俗多有相同、相似之处,南阳等地因钱塘江改道,保留对岸海宁的一些风俗,南片则受古睦州、婺州风俗的某些影响。河上板龙等习俗随宋室南迁,从中原传入萧山,保留着北方民俗文化的基因。萧山人民在吸收交融诸多民俗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俗。务本重农,耕织唯勤;尊师重教,不事奢靡:和气诚信,民风敦厚;尚礼仪,笃交亲,重祭祀。有楼塔的过半年、裘江的五月廿二划龙舟、沙地的正月十四迎紫姑烧蝗虫,以及请“赤卵”年菩萨等独特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萧山区新增3个省级非遗项目和6个市级工坊,1个市级传统工艺工作站,25个区级非遗基地,2个非遗专题馆。

元宵节(河上龙灯胜会)

元宵节(河上龙灯胜会),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河上龙灯胜会,流传于萧山区河上镇一带,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是在每年元宵节期间以河上镇溪头村为中心,以板龙表演为主,融合马灯、高照等民间艺术元素,持续时间长达五天的大型民俗表演活动。集中展现了萧山民间手工艺的精华,是萧山民间文化的杰出代表,对于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均具有积极意义。

2014年11月11日,元宵节(河上龙灯胜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X-71。

翻九楼

翻九楼,流行于浙江和福建东北的部分地区的民间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翻九楼,又称吊九楼,多用于求雨、祈福及禳灾等仪式上。表演,行头简单,动作却异常惊险。

2008年6月7日,翻九楼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Ⅵ-53。

风景名胜

截止2023年末,萧山区拥有3A级以上旅游景区11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5个。

葛云飞墓(含葛云飞故居)

葛云飞墓,坐落在萧山区所前镇三泉王村西部黄湾寺岗西南麓,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坐北朝南(南偏西45°),圆形坟包,底部条石(增修)砌成,上为封土。墓碑两侧雕有鹿、鹤、麒麟、大鹏等,另有人物、植物、动物石雕数幅。葛云飞故居,由宫保第和葛氏宗祠组成。宫保第位于萧山区进化镇云飞村山头埠老街南侧,建于清代,坐西朝东,重檐两层,合院式院落。葛氏宗祠位于萧山区进化镇云飞村山头埠自然村中部,建于清代,坐西朝东,由门厅、寝堂和厢房组成。

跨湖桥遗址

跨湖桥遗址,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是由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原有面积数万平方米,已发掘1030平方米。碳14测年距今7000-8000年。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木器,出土7500年前的独木舟,堪称“中华第一舟”。是浙江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证据,也再次有力地证实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2006年5月25日,跨湖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茅湾里窑址

茅湾里窑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大汤坞村裘家山茅湾里,包括裘家山、狮子山、蜈蚣腿几处,面积约2万平方米。出土有大量的印纹硬陶器及施青黄色釉的原始青瓷碎片、红烧土块、釉渣等,是专门烧制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的窑址群落,属于春秋战国时期。进化印纹陶原始瓷窑遗址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浓厚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科学价值,对于中国古代陶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5月25日,茅湾里窑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浙东运河

浙东运河,又称官河、西兴运河、萧绍运河、萧曹运河,是中国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西起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西陵社区官河路永兴闸遗址东,向东流经滨江区西兴街道、萧山区北干、城厢、新塘、衙前等4个城镇(街道),至萧山区衙前镇明华村官塘河三号桥止,进入绍兴钱清,全长23.6公里。浙东运河萧山段始建成于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由贺循规划并开凿。此后经历唐、宋时期的数次修建成为当时重要的航运河道,元至清代运河仍发挥重要水运作用。在浙东运河沿线仍保留着古纤道,众多桥梁、寺观庙宇、宅第民居等历史文物古迹。2013年3月14日,浙东运河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浙东运河萧山段作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地方特产

湘湖龙井

湘湖龙井,前身为浙江龙井,产区位于湘湖水系附近的老虎洞山、凌家坞、压乌山、黄山等地。“三山一坞”与钱塘江北的杭州狮子峰对峙,同属天目山脉,气候湿润,盛产名茶。1981年,“浙江龙井”被评为浙江省名茶之一。做工精致,素以形扁、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而享“五绝”之称。2008年,根据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要求,萧山“浙江龙井”改名为“湘湖龙井”,为杭州市十大名茶之一,浙江省区域名牌农产品。

萧山大青梅

萧山大青梅,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萧山大青梅,色青汁多、肉厚核小、皮薄质脆、酸味醇正而驰名,为梅中良种。20世纪80年代,萧山被列为农牧渔业部青梅商品生产基地。1981年后,青梅种植面积扩大,产区集中在进化、所前等镇。

萧山萝卜干

萧山萝卜干,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萧山萝卜干,是江南酱腌技艺的杰出代表。采用传统的“风脱水”加工法,经精细加工而成,以色泽黄亮、条形均匀、肉质厚实、香气浓郁、咸淡适宜、脆嫩爽口、味道鲜美而著称,谓“色、香、甜、脆、鲜”五绝。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

2004年10月2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萧山萝卜干”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萧山白对虾

萧山白对虾,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特产,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萧山甲鱼

萧山甲鱼,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特产,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2020年3月,萧山区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1年4月,萧山区入选畜牧大县和畜禽粪污资源量大县。

2021年7月,萧山区入选浙江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

2021年12月22日,萧山区入选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21年12月23日,萧山区入选浙江省首批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

2022年1月,萧山区入选2021年度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县。

2022年1月24日,萧山区入选2021年度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

2022年3月,萧山区入选第三批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

2022年4月6日,萧山区入选首批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

2022年10月,萧山区入选浙江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打造共富村试点县。

2022年11月,萧山区入选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年12月,中国信通院“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排名第24。

2023年1月,入选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

2023年3月,在2022年度省级专项考核中获评全省“优秀县(市、区)”。

2023年3月,入选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排名第35名。

2023年8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30。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6。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4年8月,入选2024赛迪百强区,排名第26。

2024年9月,入选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