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5 18:30
《熟年》是2013年11月作家伊北推出的长篇小说,探讨中国式养老问题。2013年是中国的养老元年。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中国养老现状的复杂性,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不但让独生子女一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让当今中国的养老问题更加凸显。伊北的《熟年》聚焦中国式养老,以工笔细描的耐心,惊人的洞察力,完整展现人老三代的养老困境和现实悲欢,力透纸背。熟年一词,最初来自日本,泛指年龄介于45岁至64岁之间的族群。他们拥有自主消费的能力,勇于追求新鲜时尚,但又面临工作、退休、身体健康、家庭婚姻、性生活等问题或危机,因而颇受社会瞩目的群体。
这是一部关于倪家三代人之间亲情与养老的长篇小说。里面讲述着房子、疾病、孤独、丧偶、婚变、养老、依靠,如何应对生活压力下的工作与家庭,如何担当起照顾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支柱,如何让自己面对老去而带着一颗随遇而安的心去享受幸福。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是上升的太阳,拼命地散发光芒,觉得自己无穷无尽。即将熟年,我们要学会将自己的光芒收拢回来,学会珍惜与节制,用那些光照亮自己,温暖家人。
这本书就是写给晚年的自己和现已“鎏银岁月”的父母。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不能不顾一切地等到我们老了的时候再去哀叹人生不中用了。而是从现在起,尽到孝道,尽到责任。让晚年时光流逝变得甜美。能够享受老年生活的人是幸福的。
第一章
多功能女人
第二章
不回家男人
第三章
危险动物
第四章
老树花开
第五章
红白玫瑰
第六章
黑色幸福
第七章
活在当下
第八章
婚姻罪人
第九章
最初的温情
第十章
情感的延续
伊北,男,1983年生于安徽,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毕业,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被结婚》《北京浮生记》《熟年》,短篇小说集《臭伉俪》,传记 “民国三部曲”《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半生素衣》等。
在中国,30岁以上即称熟年。文化上提供了容忍度,经济上提供了可能性,使得饱蘸时代光影的中国“熟年”单身群落日益壮大,并在公众的视野里由另类变为正常。这一代人经历了贫穷到富裕的过程,受过良好的教育,经济条件不错,却一直单身,很懂得享受生活,在自己身上很舍得花钱。台湾早有“熟男熟女”的说法,比如“熟女”,就是指30岁以上的单身女性。
“和同性恋的性取向一样,单身其实也是因为喜欢所以选择。”35岁的单亲妈妈孔翎说。
已离异的孔翎是北京一家民营机构的部门经理。跟她工作很久的人,总认为她是一个幸福的贤妻良母。“他们只觉得我从来不提我先生,却从来没有想过我其实身边根本没有这个人。”孔翎感觉,主动选择单身生活的人,一般比较自我,个性鲜明,而且大多是性情中人。
陕西人孙怀义是个“钻石王老五”,做过证券、酒店,如今在北京与人合伙做贸易,身边从来不缺漂亮女孩,但没有人能够将他吸引入婚姻。孙怀义困惑于“现在的女孩只看重三点,第一是钱,第二是钱,第三还是钱”。他告诉记者,北京有包括“海龟”在内的高级单身一大把,有未婚的,有离异独居的,有单亲家庭的,“谁都希望有个好的爱人,但是越大的城市越难找老婆。”孙怀义说。
“中国人对婚姻的依赖性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但如果这条鱼可以从水里爬到岸上,在陆地上爬一爬,再找别的水塘,这条鱼对水的依赖性就不是那么强了,它就是一只两栖动物,可能是一条鳄鱼,也可能是别的;比如蜻蜓,出了水以后再也不用到水里去了。”中国性学会官方网站总编辑李扁如此描摹单身的渐变路线。
单身正在中国呈上升趋势。据调查,仅北京地区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而选择单身的就有100万人,其中不乏成熟男女。
令蓝怀恩惊讶的是,如今整个大陆的“单身革命”浓缩了这个过程,几年前她还常常听见大龄未婚青年忧心忡忡,而眼下从容单身的大陆“熟男熟女”们已经越来越放松,越来越享受。
不过,几乎所有的“熟年单身”都更缺乏安全感,拼命储蓄、购买保险成为本能。他们在恋爱过程中似乎都特别谨慎,对于对方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的表现特别在意,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已经到了这么大岁数,既然从最初就没凑合,干脆就不要凑合了。也有人尝试一夜情,非婚同居,乃至“同志”的方式来缓解性渴望,真是各有各的弥补方式,各有各的快乐准则。
“因贫富分化,中国单身现在出现了剧烈的分层,高层单身出于主动选择,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正常’生活方式;底层单身则主要是迫于物质和身份限制,比如疾病、贫穷,这是永远沉淀在社会底部的现象。”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都市的单身群落》作者葛红兵这样总结。
“熟年单身”现象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更为突出,其中单身女性远远超过男性。葛红兵调查了上海的高级俱乐部和婚姻介绍所,发现30岁以上女单身的比例要超过男单身5成左右。
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学者陈慧平认为,倘若把农村的男性单身者考虑在内,从全国来看,男性单身人数略大于女性。事实上,无论在中国城市还是农村,下岗工人、进城民工等正在遭遇新一轮被迫的“单身”危机,远远超过婚龄的青年,却因无法找到愿嫁娶的人而导致了其生活质量的恶化,这部分人的生存状况不容忽视。
“她们在找寻爱情和婚姻的路上游荡,仿佛坚强但内心彷徨;她们在繁华的都市和人群一再擦肩而过,仿佛拥挤但最终落单。单身女人正在越来越多,她们在空旷而巨大的城市里独自坚持。”曾经热播的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一度在“熟年单身”中口口传播,该剧描述了四个大龄女贵族,都有不菲的收入,都对爱情将信将疑,都对男人挑三拣四,却始终在婚姻路上苦苦求索。
《绝对隐私》作者安顿说,在她采访的很多单身人士中,其实生活并不完全是快乐的,而且如果有可能,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有家庭。安顿发现虽然单身的经历因人而异,但是有很多心态却是惊人的相似。比如说挑剔,“熟年单身”在恋爱过程中似乎都特别谨慎,对于对方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的表现特别在意,而“熟年单身”的理由更简单:已经到了这么大岁数,既然从最初就没凑合,干脆就不要凑合了。
单亲妈妈孔翎不拒绝再次走入婚姻,但是她承认自己是一个对伴侣的精神世界要求很高的人,而单身时间越久,单身生活越舒适,这种可能性越降低:“走过10年之后,才发现你原来你最想要的是‘单身’,同时也按照这种感觉,找到了你生活中的平衡,得是怎样一位伴侣才能让你放弃这么多你热爱的东西呢?” 孔翎坦承,远离了束缚的生活并非没有缺憾,比如缺乏两性身心交流,“这不像买米买面的烦恼,可以轻易解决。”孔翎曾经担心自己会因此变老,皮肤会干,不过她找到了一个替补途径,就是用心经营亲情,“和男女之情一样的道理。”
中国性学会官方网站总编辑李扁认为,中国需要一部《性教育促进法》来保障单身质量,因为中国单身缺乏性的解决之道,在性信息、性道德、性操作等方面缺乏促进,而“活着就要有活着的幸福”。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葛红兵介绍,中国高层单身的进程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渐进的。计划经济时代,个人生活的自由度很低,单身成为了众矢之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单身分不到房子,一些人为此被迫结婚。而随着社会的逐步开放,社会对单身生活的容忍度在增加,经济上的逐步宽裕也为“熟年单身”提供了可能。特别是1995年的上海,一些在大公司工作的白领女性单独拿到了房屋补贴,成为单身族的标志性事件,这意味着“一个人也可以组成一个家庭”。
“熟年单身”从一种另类变成一种常态。事实上,单位情结的瓦解,人口流动的频繁,导致熟人圈子的缩小,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等都在加剧“熟年单身”群体的壮大。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学者陈慧平则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看待“熟年单身”的成因。她认为随着高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当生育不再与婚姻的传统模式紧密结合时,原本息息相关的人类繁衍、生活、爱情、性爱和亲子关系被打破,‘父将不父、母将不母、子将不子’的局面将可能出现。”其直接结果是传宗接代的概念被时代弱化,而曾因此备受道德压力的中国单身族将越来越轻松。
葛红兵认为,需要从“制度设计上”保护单身者的利益,乃至由国家对此进行经济援助。虽然单身正在中国逐步成为常态,但是社会宽容度还远远不够。包括我们人生过程中填写的数不清的表格,均要标注“婚否”,就是一种明显的单身社会歧视。至于单亲家庭更是没有得到必要的扶助和社会接纳。家长对“熟年”子女仍然施以巨大压力;社会的福利措施又往往和家庭联系在一起,对于单身实施的其实是“惩罚性福利”。以北京一些国家机关为例,至今不给单身女性相应的房屋补贴,“熟年单身”还必须与众人一起栖息集体宿舍的例子不在少数。
而在新加坡,“熟年单身”逐步增多,迫使政府不得不改变政策,比如政府组屋,即公家津贴盖的廉价房,原本只能够由夫妇或家庭(如父母子女)购买,如今超过35岁的“熟年单身”也可以购买。
葛红兵说,只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达,社会宽容度进一步增加,且社会福利、相应法规完备下的单身,才能够真正称作是达到了自由境界。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观念开放的过程。他预计,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单身将会越来越多,也许能达到三三开,即三分之一的人结婚,三分之一的人非婚同居,三分之一的人单身,但是有多性伴侣或者是无性伴侣。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学者陈慧平认为,从被科学技术所决定的社会发展趋势来说,“像许多社会现象一样,单身现象的规模、程度及趋势最终符合的将是自然历史规律,而不是以个人或群体的意志为转移。对单身者没必要推崇,但也不应该歧视。”
中国单身现象被一些媒体称为“危机”。有一点指向不明,究竟是谁的危机?单身者自己?老爸老妈?纲常伦理?国家?中华民族?
单身的增加,有很多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至少是自作自受的,单身生活对于这些人自己来说,不是什么“危”,而是“机”,是更多机会和机遇。因为单身,有更多的选择和更自由的生活,正因为不愿意失去这些,才坚持这种生活方式,拒绝为结婚而结婚。
至于那些想结婚、却又找不到合适对象的“单身”们,也很难说是完全“被迫”。事实上,择偶标准从来都是相对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准备接受一个不完美的选择。世上怎么可能有“完美”的事呢?那些高素质的未婚男女,绝对具有足够的智商和理性来理解这个道理,但大家还是不愿意接受现实,不愿意将就凑合,宁缺毋滥,这种坚持本身,一方面是结婚的愿望并不真的那么强,另一方面也在于自己有这个独立的基础和本钱,有条件才能如此“任性”。在这个意义上,还是那句老话:艺高人胆大。至于那些真是因为各种客观条件所限,找不到结婚对象的人,确实存在,但这种情况任何时候都有,也不是今天的特殊现象。
单身人数增加,总的来说,跟社会急剧变迁、城市化、现代化、人的个性张扬、生活精致化和注重自我感觉等等都有直接关系。社会的发展,造成人们对自己、对他人都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也造成人们越来越难以接受一些与自己不符合的东西,特别是在私生活领域。我们不能把这种现象简单归结为“西方影响”。事实上,中国今天的婚恋和性别关系的变异和开放程度,在很多方面超过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这固然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总体上伦理道德弱化的一部分,但也具有某种“传统复兴”的成分。在中国的社会传统中,本来就潜伏着这种非主流的、弹性的、开放的生活方式的因素。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盛世”中,都会兴起这种看似“放浪”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和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而今天,形形色色的“新”的生活方式与传统有着深刻的传承关系,只不过今天不一定以男权为中心,女性也要获得这种“权利”,但婚姻和性别关系的开放性,是古已有之的。
单身现象对于单身者,并不是太大的“危”,很多情形下,更意味着“机”。对于社会来说,大规模的单身,确实存在某些“危险”,其中最直接的,是人口结构的危机。中国由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年轻人口本来已经呈现骤降趋势,如果这一代人中结婚率低,不生儿育女,下一代人口又会减少,可能形成人口年龄结构倒置,年轻人口不足。另一方面,这种大量单身的存在,可能导致色情业的泛滥,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造成性病、艾滋病传播等问题。
同时,时至今日,家庭仍然是社会的基础结构,一般来说,有家庭的人,更倾向于稳定的生活,而单身者可能倾向于随意变换生活内容,因此,单身增加,可能意味着基本的家庭制度面临挑战,进而造成基于家庭伦理的社会基本道德秩序的动摇,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但这种“危险”,也不是不可能通过一些制度设计和创新来化解。比如发展各种自发社团、兴趣团体等来满足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需要,又比如可以随着需求增加,发展一些新兴的专门适应单身生活方式的社会服务等等,事实上,这些新的社会生活形态的雏形,已经在民间自发发展出来,只不过由于社会常规习俗和某些伦理的制约,还没有成为主流。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纷繁复杂的微观结构,注定会生成很多全新的观念和社会体系,来适应这种单身人口增加的趋势。
熟年即粮食大熟之年,即丰收之年:
丰年。
出处:宋·朱熹《与江西张漕札子》:“本军地瘠民贫,虽号熟年,不免仰食上流诸郡。”《快心编》第一回:“自古道:‘熟年田地隔邱荒,荒年田地隔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