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30 16:18
沃洲山真君殿,在沃洲湖畔。沃洲山是历史上的道教名山,道籍称之为第十五福地。东 、沃洲又是佛教传入新昌最早的圣地,在历史积淀如此深厚的沃洲山文化大背景下,在这福地灵山中,元、明之际崛起了一座在浙东颇有名气的道、儒、佛合揉的世俗庙宇——沃洲山真君殿,主殿崇奉真君大帝,据《沃洲山志》,真君大帝由宗泽神化而来。
真君殿旧称石真人庙,位于沃洲山之阳,前临明湖,为清光绪三十年重建。
真君殿在大殿正中供奉着一尊红脸黑须炯炯有神的真君大帝——宗泽。殿堂五十余楹,构筑精致,气度恢宏,是一座佛道合揉的庙宇建筑,为古建筑工艺之典范,近几年来对真君殿内的戏台、中殿、等进行了修复,又建成六十甲子殿、财神殿、千佛殿、夫人殿、观音殿等。
真君殿历经沧桑,整座大殿的木雕、砖雕、石雕艺术精湛,大殿后门门额上方砖雕篆书“对越”,两侧墙壁上12幅三国、水浒等人物故事及花卉图案,为瓦灰色堆塑,古朴高雅,造型极为生动。大殿墙上还有不少“封神榜”、“三国演义”等精湛的壁画,无不显现了民间艺人的才华。
真君殿历经沧桑,保存最为完好的大殿为风火山式,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檐有一对西坑石悬雕的蟠龙石住,令人瞩目,柱高4.3米,直径0.5米,在龙身间隙悬雕八仙过海,刻画细腻,形象逼真,乃石雕艺术上品。整座大殿的木雕、砖雕、石雕艺术精湛,有地方特色。
在大殿正中供奉着一尊红脸黑须炯炯有神的真君大帝——宗泽。宗泽是宋朝的抗金元帅,曾十三次与金兵作战,连连告捷,金人畏之,称其为宗爷爷。正当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时,被王善潜等主和派所抑,郁愤成疾,疽发于背,病死在扬州。那他为何会到新昌呢?
元大德三年(1299),长诏溪东村有一位石奕朝,在扬州任职,仕至将仕郎朝议大夫,因朝廷腐败,奸臣当道,不愿为官,辞职回家隐居。一天,奕朝公带领家小,坐船从扬州返乡途中,始终有一赤石浮江附船而行。奕朝公觉得奇怪,捞上来一看,原来是个有手有脚五官端正的石像,又很轻,奕朝公就把它带回家乡,放在沃洲山真觉寺。真觉寺的小和尚看到这石头蛮奇怪,想来想去没有用场,就将它用来拄大门。可是,夜里明明拄在大门上,第二天一早,大门敞开,它威武地立在门外。小和尚越觉奇怪煞了,第三天又试试,还是这样。当家和尚不相信,夜里偷偷地到楼窗口去看。半夜时,忽听大门“吱”的一声开了,接着赤石跳出大门。老和尚见到,嘴里不住念着“阿弥陀佛,神石头”,就再也不敢用它拄大门了。
消息很快传开,周围百姓正愁蝴蝶山上玉米被野兽糟蹋,便不约而同地赶到真觉寺,把赤石背到蝴蝶山上,这天夜里野兽就没有来了。
百姓感谢这块赤石,搬来砖、瓦、木头,要在山上造庙祭祀他。可是,这些材料放在那里,不到天亮,全部搬到对屏山的刺蓬窝里去了。溪东溪西的青壮年,第二天都喊吃力,都说昨夜梦中搬砖石去了,料定是赤石显灵,要把庙基造在刺蓬里。于是大家七脚八手砟刺蓬造庙,就是如今的真君殿。从此,山地里的庄稼,再也不受野兽糟蹋,为百姓做好事,保一方平安。
宗泽是爱国将领,身后仍不忘爱国忠君。一次京城失火,皇帝在烟雾迷漫中看到一位红脸大汉,用竹篮挑水灭火,水到火灭。皇帝问他何方人士?答住会稽沃洲山。皇帝派人到沃洲山了解,是宗泽,皇帝恩赐宗泽,追封为“九天司命”,并称“石老将军”。“将军”并不姓石,为避元军追究,而托名姓石。明洪武十五年改为“真觉禅寺。”清康熙庚午赐为“真君大帝”。明清两朝威灵显赫,三次受朝廷敕赐。这“真君”就是宗泽元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员,得到百姓世代传颂。
中殿的建筑为三开间,风火山式,木石结构,上面刻有飞禽走兽、岳传故事以及古代战争场面,工艺精致。两侧诗廊上陈列有从晋代到当代的名家诗歌15首,而这些只是描写沃洲的众多山水诗歌当中的一部分。
夫人殿内供奉真君夫人,殿内木雕构件基本上从新昌城关的一些清代祠堂、古民居拆迁时征集而来的,极有品位。新版《射雕英雄传
宗泽——火腿业的祖师爷:浙江金华火腿驰名中外,当时出生在婺州义乌县的抗金英雄宗泽,就是火腿业的“祖师爷”。他从抗金前线回到家乡,经常买些猪肉请乡亲们腌制起来,带出去作为行军餐之用,同时馈赠亲友和自己的部下。这种腌制后的猪肉,嫣红似火,鲜美可口,将士们吃了赞不绝口,都问宗泽这叫什么肉?宗泽回答说:这叫“家乡肉”。据说宗泽曾挑选一些特别好的“家乡肉”献给宋高宗,宋高宗见色泽鲜红似火,就命名为“火腿”,由此传开,人们就认为这是金华火腿的由来。因此,过去有些火腿店开业,要在堂前挂一幅“宗泽公”画像,表示崇敬。
戏台正对正殿,歇山顶石木结构,藻井为16层16组尾昂,顶部又装饰着团龙,这种藻井称为鸡笼顶。戏台雕刻称之一绝,且外观均为贴金,更显富丽堂皇。
(1059----1128)字汝霖,南宋抗金名将,浙江义乌人。在北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北宋元祐六年中进士,从此宗泽踏上了仕途。先是任河北绾陶县县令,宋金开战后,不久调浙江龙游当县令。因宗泽极力主战,遭到排挤,后被委派到失陷过的磁州任知县,在磁州期间他就招募了大量人马进行训练,用来抵抗金兵。但是耿直和忠诚使他到六十七岁还没得到国家的重用,他出于华夏民族利益的痛切,连上二十四疏请求高宗还都且收复失地,未果,郁愤吐血、三呼过河而死,去世时无一言语及家事。岳飞扶柩守葬镇江(又一说归葬于家乡义乌)。遗著《忠简集》。
(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他投军报国,大闹武科场,枪挑小梁王,奸相张邦昌要拿他问罪,被宗泽将军所救。后来 岳飞辗转归属了宗泽,来到了开封城外。岳飞之遇宗泽,犹“千里马”之遇伯乐,从此得到了施展政治抱负和军事才能的机会。宗泽也十分赞赏岳飞的才能与勇敢,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相识之初,宗泽就举岳飞为“踏白使”,率领500骑兵去抵抗汜水关(今河南汜水镇西)的敌人,宋军夜战金军,金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