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瓷

更新时间:2024-10-04 08:38

耀州瓷,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综述

耀州,设立于五代后唐时期。北宋称耀州为华原郡,金元时称为耀州,因此考古工作者称黄堡镇唐代遗址为“黄堡窑”,而宋、金、元时的黄堡窑才依照习惯称为“耀州窑”。

耀州窑为北方青瓷的主要产地,宋朝时被列为贡品,并远销世界各地,在陶瓷发展史上影响深远。被称为“十里窑场”的黄堡窑在元代衰落,但遗址内涵丰富,保存完整,文化层叠关系清晰,是中国古陶瓷艺术的一笔珍贵遗产。而只有陈炉镇继黄堡窑之后成为西北地区的制瓷重镇。

耀州窑址以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为代表,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等处,宋代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唐代已开始烧黑釉、白釉和青釉瓷,曾使用化妆土。玉璧底碗及堆酱彩朵花小盖盒是其典型器。北宋时以青瓷为主,兼烧酱色釉器。北宋中、晚期是耀州窑的鼎盛时代。器型以碗、盘、碟、罐、瓶、盒、炉为主,也有渣斗和各式小杯。胎质灰白而薄,釉色匀净。由于胎中含铁,在煤窑自然氧化气氛下烧成,使青釉或圈足周围呈现姜黄色,形成了耀州窑青瓷的独有特征。装饰以刻花为主,线条刚劲流畅,北宋中期以后,出现印花装饰。1953年北京广安门外曾发现大批刻有龙凤及花卉图案的耀州青瓷,证实耀州窑确曾烧过贡瓷。金、元时期继续烧造。元代胎釉渐趋粗糙,花纹图案较简单,亦烧白地黑花器。宋代耀州窑对各地制瓷业有很大影响,河南临汝、宜阳、宝丰、新安、禹县及广东、广西等地均烧制类似的刻印花青瓷。

陈炉耀州青瓷黑釉剔花瓷、白釉及剔花瓷、兰花瓷、铁锈花瓷、花釉等六大系列陶瓷,成为铜川市的支柱产业。但近20年来,在现代化工业产品的冲击下,陈炉镇的陶瓷业一度萧条,加之年轻人纷纷出外打工,年纪大的“匠人”相继去世,使得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传统陶瓷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急需抢救。

品质特性

陕西陶瓷以耀州瓷为佳,耀州瓷创烧于唐代,北宋时与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齐名并著。以瓷质细腻,色泽青翠晶莹、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著称于世。

唐和五代时,耀州瓷胎质稍松,呈灰色,釉质失透,有乳浊感;宋代青瓷胎体较坚簿,胎色灰褐或灰紫,釉质莹润透明,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金、元时胎质稍粗,胎色呈浅灰或灰色,釉面多数姜黄,青色者少。釉质稀簿而不润。

宋代时,耀州瓷窑具有相当规模,号称“十里窑场”,所产青瓷式样雅致朴素,质地坚实耐用,釉色青润宜人,冰裂纹样美观,尤其刻花产品流畅奔放,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之感,享誉全国。现耀州窑生产的餐具、茶具、酒具和点缀装饰品等各种工艺品,其装饰保持了宋代耀州青瓷富于变化的特点,图案以动植物为主,绘画丰富多彩,新颖雅致。

工艺装饰

耀州青瓷烧制工艺十分讲究,须经原料加工、成型、刻花、素烧、施釉等工序烧成。其成品刻花装饰独特,是耀州青瓷最大的特点。

装饰手法上以刻花和印花为主,刻花尤为精美,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

装饰艺术上,纹饰丰富多彩。纹样有动物、人物、花卉和图案等。纹样中的动物有龙、凤、狮、犀牛、马、羊、狗、鹤、鹅、鸭、鱼、鸳鸯等。人物有婴戏、佛象、力士等。花卉有莲花、牡丹、菊花、梅花、水草等。图案纹有:八桂纹、三角纹回纹等。在纹饰上,五代以前古朴大方;宋时丰富多样,且技艺精湛,出类拔萃;金元时日趋简单。

耀州窑的烧造工艺和装饰技法,对全国各地的影响较大,除陕西境内的一大批窑仿烧外,它的技艺还传到河南省的临汝、禹县、宝丰、内乡等窑,传到广东的西村窑、广西的永福窑,形成了以黄堡镇窑为首的一个庞大的窑系。

宋代耀州窑刻、印花装饰对同时期其他窑业影响极广,考古资料表明,宋时河南临汝、宜阳、宝丰、新安、禹县、内乡窑,广州西村窑与广西永福窑,都烧制与耀州青釉刻、印花装饰风格相类的产品,形成了耀州窑系。

产品分类

耀州窑产品以生活日用品为大宗,饮食具、寝具、照明用具、妆具、供器等无所不备。品种以青瓷为主,兼有酱釉、黑釉、窑变黑釉及白瓷。青瓷胎质细,色灰白,釉色以艾青为上,青中闪黄者居多;彩釉瓷胎色灰白,釉质光亮度强;黑釉瓷胎色灰,釉色漆黑光亮;窑变黑釉的胎色土白,黑釉上有油滴状与兔毫状结晶斑纹。器类有碗、盘、带、盏、盏托、瓶、罐、壶、盒、炉、香薰、钵、洗、盆、灯、注、注碗、枕等。器形丰富,有荷叶式、花瓣式、瓜棱式、六方式等,在宋代同期瓷窑中品类之多居上。如瓶,就有10多种样式,瓶体或硕长秀丽,或丰满端庄,皆具优雅之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耀州窑青釉刻花长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耀州窑青釉刻花盘口瓶最为典型。另有一种卷口、短颈、折肩,瓶身垂直细长,形似莱菔,俗称“萝卜瓶”,为耀州窑特有瓶式。此外,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釉刻花兽足瓶、青釉荷叶式盘,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青釉刻花倒流壶,1972年河北滦县出土的青釉刻花葫芦式执壶,1973年陕西渭南出土的青釉刻花瓶等都是新颖精工之作。

产地环境

耀州窑场广泛分布于今陕西省铜川市漆水河畔的黄堡镇、陈炉镇、立地坡、上店、玉华宫等地,位于陇西省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交界之地,铜川市陶瓷生产所需的高岭土、陶瓷粘土、焦宝石、紫砂土等储量丰富,据地矿部门踏勘,耐火粘土探明储量3400万吨,位居陕西省第一位,陶瓷粘土探明储量11.3亿吨,位居陕西省第二位,紫砂土2.65亿吨,且品位高、杂质少、工业利用率高。陶土中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稳定,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高强的黏结性、优良的电绝缘性能。

陶瓷生产对燃料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铜川有29亿吨煤炭储藏量和8.8亿吨可开采储量,煤层气储量386亿立方米,靖西天然气管线过境,用气方便。铜川境内漆水河流域雨量充沛,气候温润,有着发展陶瓷业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相自然资源”。

历史渊源

耀州窑为中国宋代北方重要产瓷区,以陕西省铜川黄堡镇窑为中心。因铜川旧称铜官,宋时属耀州,故名。它的烧瓷时间始于唐,下迄明代。宋《清异录》、《老学庵笔记》、《清波杂志》、《元丰九域志》,元《辍耕录》,明《耀州志》,清《耀州续志》、《大清一统志》与《乾隆府厅州县图志》都对耀州窑有所记载。

耀州窑始烧于唐代,繁荣于五代及宋金,特别是发展到后周时期,已达整个耀州窑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此期无论是胎的质量还是釉色质量都堪称耀州窑历史之冠。正如《事物绀珠》所载:“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

大量史料及考古资料证明,耀州窑至少在唐末就已经成为贡瓷的烧造窑场。五代时期,耀州窑成功烧制出至少三个品种以上的贡瓷,并长期供应当时的宫廷及权贵阶层。从现有的出土实物资料看,耀州窑产品无论是装饰制作技术还是釉彩技术,不亚于中国任何一个青瓷窑口,在当时堪称一流。

柴窑是后世称呼,其性质为贡瓷。“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是柴荣对柴窑的颜色要求。“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则是后世对五代耀州官用瓷一个品种的叙述。最早记载柴窑的明代洪武年间曹昭的《格古要论》中提到:“柴窑出北地,世传柴世宗时烧制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多足粗黄土。近世少见。”而大量文献中记载的“多黄土足”与五代时期耀州一个瓷器品种相符合。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院长、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李彦君所著的《柴窑与耀州窑——揭开柴窑神秘的面纱》一书中这样描写:“这个品种以碗为多见,颜色多呈淡青或接近天青,釉色较纯净,釉面多为开片形,绞片细碎且均匀,玻璃质感强,透亮。其最大特征是‘多粗黄土足’。此类器除足部粗糙外,余皆精整,无论是修胚还是施釉,而且是满釉垫烧,其风格在五代耀州独树一帜,完全符合多部文献记载。”

因此,从最初关于柴窑地点记载的文献记载地区,五代耀州窑符合且具有唯一性;五代耀州窑产品完全符合诸多文献记载的诸多特征;五代晚期考古地层出土及五代后周和相关贵族墓出土物符合文献的诸多特征;五代晚期的天青釉为中国陶瓷史上首创:柴窑烧造的窑口就是五代的耀州窑,而柴窑就是耀州窑的前身。

耀州窑曾于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至徽宗崇宁(1102—1106)约30年间烧制宫廷贡瓷。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三记“耀州华原郡上贡瓷器五十事”,《宋史》卷八十七《地理志》也有耀州贡瓷的记载。在发掘耀州窑址获得的大量瓷器标本中,有刻龙纹、刻“龙”字的“贡瓷”残件。1953年北京广安门基建工地也出土很多耀州窑青釉刻龙凤纹盘、碗的“贡瓷”碎片。这类“贡瓷”的完整器物,所知有南京博物院收藏的青釉贴蟠龙纹刻花瓶,在瓶的颈肩处塑贴有两条矫健的蟠龙。还有青釉刻花凤纹枕、青釉龙柄壶、青釉凤头壶,都早已流失国外。耀州窑址发掘资料表明,宋代是耀州青瓷的大发展时期,中期以后达到鼎盛,早、中、晚期不同阶段的青瓷制品风格不一。

耀州窑铜川黄堡镇

五代该窑以烧青瓷为主,青瓷烧制工艺已经成熟,青釉有灰绿、青绿、天青、淡天青等色调。还兼烧少量黑、酱釉瓷。造型秀丽华美,多仿金银器。往往采用剔花青瓷窑场的系统陶瓷考古资料。

唐代烧制了黑、白、青、褐、黄、茶叶沫、花釉瓷,及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素胎黑花、青釉下绘白彩等彩绘瓷。器物造型丰满大器,反映出大唐帝国的兴盛。此外,还烧制唐三彩和琉璃瓦,是当时中国烧制陶瓷品种最为丰富的一个窑场。

宋代是该窑烧造青瓷的鼎盛期。入宋后,窑场为了保持和发展它在晚唐五代时期北方青瓷的领先地位,保持原有销售市场和争夺占领新市场,在制瓷工艺上有了很大的革新和创造。耀州瓷在宋代形成了完整的生产工艺,宋代刻立的“德应侯”碑上对这一生产工艺这样描述:“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煅炼累日,赫然乃成。”

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宋神宗钦赐给现在的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一块《德应侯碑》,碑中形容耀州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

据史书记载,耀州瓷从宋神宗元丰至徽宗崇宁年间,一直为朝廷烧制贡瓷。北宋年间,黄堡镇“十里窑场红透天”“居人以整个镇陶器为利,赖之谋生”。在耀州瓷博物馆一尊青釉胡人头像前,瓷器专家董小兰说,在非洲一些国家出土了不少耀州瓷文物,这些都是耀州瓷通过古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的明证。

在金代,耀州青瓷依然是皇宫的御用瓷品。经历了金末的战乱,从元代开始,黄堡镇的瓷器工匠们开始向位于群山怀抱中的陈炉镇迁徙。制作瓷器用的坩子土,是大自然给予陈炉镇的馈赠。从公元618年到当代,整整1400年了,耀州窑炉火从未熄灭。耀州瓷中的湿坯刻花等绝技,至今依然是中国陶瓷行业中的一朵奇葩。

金代前期该窑延续了宋代青瓷的烧造,又突出了月白釉青瓷的创新。其后期,姜黄釉青瓷的烧造重点面向中下层民众,烧成上突出了可以增加数量的无釉圈叠烧工艺,装饰纹样也趋于简练。

元明两代该窑发展趋于衰落,一方面继续烧造姜黄釉青瓷,另一方面逐渐加强了黑、白、酱、茶叶沫釉瓷和白地黑花瓷的烧造。在多品种色釉瓷的烧制中,白地黑花瓷是此一时期该窑的代表作品。至此,该窑青瓷的烧制已明显衰落。不久,窑场亦终烧,从此以后就在其原有的历史舞台上消失了。经过金元兵灾及各朝代的动荡变迁,各陶场均已停烧,惟有陈炉镇延续至今,成为西北地区的制瓷重镇。

对古代耀瓷的仿制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版的《同官县志》载:“民国二十四年,中委张继、省主席邵力子褐黄帝陵过同,察阅故瓷,惜共久废,檄县实验恢复,付资本六千元,聘工仿制,颇有成效。旋因抗战军兴,资款不继,遂罢。”同官即今陕西省铜川市,民国时这里的仿制品有极少量存世,釉色不温润,刻花工艺亦差。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三年困难时期进行了试验.产品存世很少,且带有实验品的原始性.

1973年,为配合铜川市灯饱厂基建,耀州窑遗址被再次发掘,铜川借此进行宋代耀州青瓷的复仿制工作。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仿宋青瓷在陈炉陶瓷厂初步取得成功,仿品造型丰富,但在釉色滋润度和胎泥方面都与真品有所差异。产品在底足上很少刻意仿古,注浆产品也较多见。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耀州窑黄堡窑址大规模考古发掘,耀州窑的复制品销增大。

1984年,中国古陶瓷专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禚振西在铜川耀州窑遗发掘中找到了五代时期的地层,出土有精美的天青釉瓷标本,还发现有“官”字款和龙凤纹饰的瓷标本。经过查阅文献,她发现其天青釉瓷片“多足粗黄土、有细纹”等特征与曹昭《格古要论》中对柴窑的描述相符。

1985年,禚振西率先提出柴窑就是耀州窑的观点。她认为,“耀州窑在五代首创天青釉色”,为官窑汝窑开辟了先河。耀州窑是五代中央朝廷管辖范围内唯一的青瓷窑厂,天青釉颜色静雅、温润如玉的质感与北宋天子所倡导的美学意识非常接近。五代天青瓷器在造型、纹饰、装饰方法等方面,以仿制唐以来的金银器为主,推动制瓷工艺不断进步。此外,还可通过科技检测,断源断代证明,辽国东北古墓出土大量的天青釉瓷和耀州窑出土的一致,证明五代末耀州窑就是柴窑。

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铜川陈炉等地大量民营瓷坊投入烧造,采用手工拉坯成型,自行调配釉料,产品亦多样,仿宋代青瓷最多,亦有黑釉、普釉、黑釉告斑、月白釉茶叶末釉白釉黑彩等品种。制作时往往与真品标本进行对比,高仿精品多注意底足处理,有意模仿出当时的手工制作痕迹。在河南等地也有仿造招州窑或临汝窑的青瓷产品,但在造型把握、配釉和刻印花制作工艺上不及铜川的仿制水平。

2002年,禚振西带队先后5年主持了铜川上店、陈炉、立地坡等耀州窑址考古,理清了每个时期耀州窑的烧瓷史,构筑了耀州窑学术体系,填补了中国古陶瓷史空白。

2007年,耀州瓷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耀州窑陈护烧瓷技艺成为北方三种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铜川当地也加强了振兴当地陶瓷行业的举措。陈炉、黄堡约30家民营瓷坊生产活跃,很多复仿制带有研究性,产品也日趋多样。铜川市制定了《铜川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耀州瓷产业被列入铜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8年,铜川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陶瓷产业的决定》。此外,印台区制定了《陶瓷工业园区规划》,提出旅游兴区战略,实施一镇、两带、三线工程,全力打造耀州瓷品牌。

2012年,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主任吕成龙在“第二届中国柴窑文化高层论坛”学术研讨会的总结发言中说:“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众多柴窑说法中,唯有五代末北宋初耀州窑天青釉瓷器中的精品与文献中有关柴窑瓷器特征的描述相符合。”

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到西安访问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将铜川生产的耀瓷珍品——倒流壶作为国礼相赠。

2017年,铜川市委市政府将陶瓷产业作为全市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陶瓷产业的意见》等文件。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提出了“学习陶溪川、实现新跨越、推进“耀瓷小镇”项目建设”的目标,邀请陶溪川文化产业园的主创团队,为铜川量身定做“耀瓷小镇”的概念性规划和业态设计。

自2017年起,铜川市就提出了陶瓷行业“百千万”人才工程。即利用五年时间,引进陶瓷工业高级人才和陶瓷大师100名,新增市级以上陶瓷工艺美术大师50名。支持省级以上陶瓷大师各带10名学徒,共1000名;对学徒取得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按职称分别一次性给予大师和学徒各奖补1000元、2000元、3000元。带动全市从事陶瓷产业熟练技术工人10000人以上。在市陶瓷研究所增设“创新岗位”“流动岗位”,柔性引进中高级人才。

2018年10月21日,为期九天的“纪念耀州窑创烧1400周年系列活动”在刚刚落成的耀瓷文化创意园拉开帷幕。围绕耀瓷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开展了儿童塑作展、陶瓷手工艺集市、陶瓷文化论坛、乐烧、音乐等19场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9万人次参观。耀瓷小镇坐落于漆水河西岸,规划占地2.8平方千米,包括耀州窑博物馆、大师创意园、窑神庙、游客服务中心、耀瓷坊中小企业孵化基地、耀瓷印象街区、耀瓷绿园健身公园、十里窑场遗址9个板块。耀瓷小镇对辖区内11户国有企业留下的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升级,成为一个集耀瓷遗址观光、研发生产、工艺体验、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2018年12月,耀瓷小镇与土耳其阿瓦诺斯陶瓷小镇建立“中土友好特色小镇”,阿瓦诺斯小镇将给耀瓷提供占地4亩的建设用地,作为交换,耀瓷小镇也将开辟出四亩地作为阿瓦诺斯在中国的交流基地。

2019年12月6日,“揭开柴窑千古之谜·助推耀瓷产业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铜川耀瓷小镇。

2019年12月23日,以“耀瓷华章·‘窑’望世界”为主题的耀州窑陶瓷文化艺术展在铜川市王益区耀瓷小镇大师创意园拉开帷幕。

2021年1月5日,铜川市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遗产群包括铜川市电瓷厂、铜川市建筑陶瓷厂、陕西铜川中国耀州窑陈炉陶瓷总厂,以铜川市黄堡镇中心区域和陈炉陶瓷总厂所在地为轴心,涵盖耀州窑遗址和陈炉两镇保护区范围,总面积约260公顷。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是古代耀州窑遗址与近代现代化工业遗产叠加生成的、以陶瓷工业文化为核心的遗产群聚集地,遗迹数量众多,遗存分布集中,体现不同时期耀州窑工业产业特色和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根基。

2020年6月26日,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学创作基地暨孟树锋陶瓷研究工作室研习创作基地在耀州区唐宋耀瓷文化产业园揭牌。标志着全国唯一的陶瓷大学教学创作基地落户铜川。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全国人大代表宁钢,市委常委、副市长何尚民,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建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孟树锋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授牌仪式。

2020年8月25日,为期两个月的TXC@SundayMorning耀州窑国际陶艺邀请展启幕。来自中国、西班牙、英国、德国等8个国家21名陶瓷艺术家的51件陶艺精品亮相。

2020年10月11日,在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2018首届丝路陕茶文化节举办期间,由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主办的“丝路明珠 青瓷典范”——中国·耀州窑专场推介会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20年10月21日,纪念耀州窑创烧1400周年活动在陕西铜川举行。系列活动为期9天,以“历史的邀约”为核心,由大展+市集+论坛等19场活动组成华。9天内,耀瓷小镇共接待游客19万人次。其中,在校学生2.8万人。

2020年12月23日,由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耀州窑博物馆、陈炉古镇景区管委会承办的“耀瓷华章·窑望世界”——耀州窑陶瓷文化艺术展开展。主展馆设在耀瓷小镇大师创意园,展馆约2400平方米,分7个展厅,共展示陶瓷作品500余件。

2023年3月6日,铜川市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铜川市陶瓷研究所召开。

生产情况

2008年,铜川市耀州瓷生产企业有30多家,品种上千个,年产量200多万件,年产值6000多万元。

2010年,铜川市30多家耀州瓷生产企业的年产瓷量为1500多万件,产品出口海外达20万件。

截至2012年末,铜川市拥有耀州瓷生产、研究企业30余家,品种逾千,年产量450多万件,年产值达1.2亿元。

2017年,铜川市共有陶瓷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45家,从业人员2800人;16户规上陶瓷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23%。全市共有各类陶瓷工艺美术大师96人,其中国家级3人、省级22人、市级71人。

截至2018年末,铜川市共有陶瓷生产企业、陶瓷研究机构和陶瓷作坊48户,从业人员3000余人。按产品划分,工艺瓷生产企业29户,日用瓷企业4户,陶瓷研究机构5户,建筑瓷生产企业8户,特种瓷生产企业2户。拥有孟树锋、孙若鹏等国家级陶瓷大师3人,省级大师22人,市级大师71人共96人。其中,市级陶瓷大师评选工作已经开展了三届,2017年底评定了30位市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2020年,在第三届丝博会期间的“一带一路”铜川陶瓷产业推介会上,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现场签约56个项目,涉及金额408.3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0个,涉及金额56.1亿元;协议项目46个,涉及金额352.2亿元。

产品荣誉

2006年5月20日,耀州窑陶瓷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陕西省铜川市孟树锋为耀州窑陶瓷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17年10月20日至23日,第18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在杭州举行,铜川市参展的耀州瓷作品获得“5金4银5铜11个优秀”的好成绩。

2021年1月5日,铜川市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2020年10月10日,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铜川市共有12件陶瓷大师作品参展。由孙若鹏设计并制作的“耀州瓷—春意大盘”、梁亚萍设计并制作的“耀州瓷—春韵”、吕艳艳设计并制作的“耀州瓷-捷报富贵”分别获得百花杯艺术精品奖金奖。此次展会耀州瓷共摘得金奖三件,银奖三件,铜奖四件。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耀州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王益区黄堡镇,耀州区董家河镇、坡头镇、寺沟镇,铜川新区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坯料:保护范围内瓷土资源配制,用量80%以上,选用原料执行国家标准的规定,特殊艺术瓷品种不做特别要求。

2.釉料:保护范围内原生态黄土,Fe2O3含量要求在3.5%至4.6%之间,K2O、Na2O、CaO、MgO总含量18.5%以上,经水簸后使用。

(二)加工技术

1.工艺流程:原料加工→成型→素烧→装饰→烧成。

2.原料加工:

(1)坯泥:球磨或耙泥法,细度要求过180目筛。

(2)釉料:球磨法,细度要求过250目筛。

3.成型:

(1)手拉坯成型:手工揉泥,泥料含水量要求20%至25%之间。

(2)注浆成型手工装饰:泥浆含水量控制在30%左右,比重(密度)为1.4至1.5。

4.素烧:强氧化焰焙烧,温度850℃至900℃。

5.装饰:采用刻、划、剔、印、镂等。

6.烧成:烧成温度1290℃至1310℃。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采天之青,釉呈橄榄,青中泛绿,绿中闪黄,通体刻花,线条流畅,图案清晰。

2.理化指标:

(1)物理指标:

(2)化学指标(%):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耀州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陕西省铜川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耀州瓷的法定检测机构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相关人物

孟树锋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津贴专家。出生于陕西陶瓷世家,从业50余年,随李国桢研究恢复了失传八百年的耀州青瓷,后又独立研究恢复了陕西民间瓷,让断代的铜川蓝花瓷和铁锈花瓷重现光彩。由其新创的黑釉剔花瓷、白釉剔花瓷和花釉瓷等丰富了陕西民间瓷制作工艺,给传统瓷艺注入了新鲜血液。

2007年,孟树锋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耀瓷名品

在众多耀瓷产品中,倒流壶、良心壶、凤鸣壶、公道杯被称为“耀瓷四绝”,成为耀州青瓷的代表,其雅致朴素的样式,坚实耐用的质地,青润宜人的釉色受到世人的青睐。此外,其使用方法也令人惊叹。

五代·耀州窑青瓷提梁倒注瓷壶(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流壶)

1968年出土于陕西彬县,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耀州窑青瓷提梁倒注瓷壶是一种可以把液体从壶底注入,并从壶嘴正常倒出的壶。壶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伏凤式提梁,以花蒂象征壶盖。盖、壶衔接处堆塑哺乳母子狮,母狮张口为流。球形壶腹刻饰缠枝牡丹。底部中心有梅花形注水孔,造型奇巧。

倒流壶的壶身造型为一倒置的团柿,顶端的双层柿蒂纹与团柿的造型互相呼应、完美结合。壶腹上的缠枝牡丹,刀法犀利、线条圆活,极富表现力。壶身采用多种纹饰,却布局合理,疏密有致,过渡自然,层次分明,有强烈的立体感与空间感。凤形提梁与狮形壶流相呼应,形成立体装饰。整个壶的设计构思与众不同,极富创造性。其造型、结构新颖奇特,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可谓巧夺天工。

2013年8月19日,五代·耀州窑青瓷提梁倒注瓷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良心壶

壶内部包含两个独立的小壶,其一为倒装结构,另一为正常壶式,两小壶不相通,但共用一个流口。小壶内分别灌入酒和水,按住其中一个注口,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该小壶内的液体无法流出,而另外小壶内液体的流出并不受影响。

凤鸣壶

凤鸣壶形似凤凰,壶腹剔刻花纹,飞凤形壶嘴,壶盖下的瓶颈只有一半是中空的,另一半为实体,每每有液体倒入壶中,气体冲击瓶颈,就会有美妙的声响,好似凤凰在歌唱。

公道杯

杯心直立一龙首或老头形状,外底部有漏孔,巧妙运用虹吸原理制造。公道杯里外的两孔之间曲弯管相连,外部一端较内端长,筒形短柱所标小圆突的位置即弯管最上端的部分。当杯中水低于或平齐于小圆突点时,水不能漫过弯管而泄流,当水超过小圆突,水面高出弯管产生压力,于是通过虹吸而使水顺右弯管流到杯外直至流尽。

五代·耀州窑青瓷飞鱼形水盂(耀州窑摩羯形水盂)

1971年出土于辽宁北票辽墓。其制作于北宋(辽)年间,为耀州窑烧制,高9.3厘米,长14厘米,宽7.4厘米,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这件水盂胎体纯白,胎质细致坚硬,器内外均施青釉,釉色清淡,晶莹素洁。通体作龙鱼形,龙首鱼身,鱼腹下为平底圈足,以定器身。龙首口部特大,略显夸张,上唇卷起,塑贴俩小原点作眼,眼上贴勾形独角,对龙首面貌是作了艺术性的简化处理。鱼身雕满鱼鳞,双翅伸展,尾部高扬,尾鳍开张,全身弯作“U”形,于平衡中呈现优美姿态。翅膀和尾部周边塑贴小圆珠,暗示龙鱼正从水中翻飞而起,设计极富匠心。

2013年8月19日,五代·耀州窑青瓷飞鱼形水盂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历史文化

耀州窑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瓷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创烧于唐代,五代成熟,北宋鼎盛,金元续烧,明代以后烧瓷中心由黄堡镇转移到陈炉镇一带。黄堡窑场停烧于明代中叶,陈炉窑场经明、清延续至今,烧造时间长达1400余年。20世纪50年代以来,耀州窑遗址发掘逾万平方米,出土文物300多万件(片),清理作坊、窑炉200余座,发掘规模之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遗迹保留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实属罕见,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时代序列性最强的一处古瓷窑遗址,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陶瓷文化宝库,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和“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6年被列为“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处国家重点大遗址保护专项之一。在该遗址基础上,建立了耀州窑博物馆、耀州窑唐宋遗址保护厅和耀州窑唐三彩遗址保护厅。

耀州窑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古陶瓷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南侧古耀州窑“十里窑场”之上,1994年5月在耀州窑科学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基础上建成开放,占地面积46000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4000平方米,馆藏文物50多万件(片)。博物馆自1994年5月建成并对外开放,2009年10月起对陈列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于2010年7月23日新陈列开展暨对外免费开放。新展览总面积4000平方米,共分15个展示区域,其中文物展厅9个,共展出耀州窑各时代珍贵文物、作坊具、窑具1210多件,其中部分文物是首次公开对外展出,全面展示了耀州窑从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至今1400余年的连续烧瓷历史及其辉煌的历史、文化、艺术成就。

耀州窑唐宋窑址保护厅

耀州窑唐宋窑址保护厅位于耀州窑博物馆东北侧,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耀州窑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窑址于1984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科学发掘,1989年建成保护厅并对外开放至今,不仅为国内外民众探索耀州窑的历史及其制瓷技艺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为铜川当地的文物、旅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该遗址保护厅陈列面积1100平方米,展示了唐宋时期的制瓷窑址、作坊,同时,以多样化的辅助陈列手段,生动解读遗址内涵,注重知识与趣味并重。考古地层复原展示,还原了耀州窑遗址不同时期的地层色泽及瓷片、匣钵、窑具、草木灰、煤渣等包含物状况,详细展示了遗址堆积形成的先后顺序;近300片唐宋时期耀瓷标本的展示,为观众创造了零距离观摩、接触标本的机会;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示宋代耀州窑制瓷流程,生动直观,趣味悠长。另外,展览中还适当采用图文资料和人物雕塑及场景解读,并凭借大屏幕介绍耀州窑的相关背景,还原耀州窑唐宋时期陶瓷生产的历史场景,原汁原味展示了遗址原始风貌,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唐宋时期耀州窑精湛的生产工艺及辉煌的成就。

耀州窑唐三彩遗址保护厅

耀州窑唐宋窑址保护厅位于耀州窑博物馆东北侧,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耀州窑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发现于铜川市电瓷厂对面的漆水河畔。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清理出唐代三彩作坊一组(由7孔窑洞组成),焙烧窑炉3座,试烧小窑1座。作坊内遗存丰富,有安装木质转轮的轴坑、成型模具、火炕、陶盆、泥料、器皿坯件等遗迹、遗物。此外,还出土有大量精美的三彩器物和三彩陶片等。它的发现。生动地再现了唐三彩制烧的宏大场景,为研究唐人组织三彩生产的序列、分工和工艺技术,揭开了唐三彩制烧工艺的神秘面纱,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2000年9月,对其进行建厅保护并对外开放,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唐三彩窑址保护大厅。

民间传说

黄堡出土的古代瓷器,经常可以看到冰裂纹,它们纵横不一,非常细密,将瓷器装扮得更加美丽可爱。这种工艺是怎样发明的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很古很古的时候,黄堡有两个瓷匠,一个姓黄,一个姓蒲。黄瓷匠的手艺十分高明,他塑制的瓷坯,不管是瓶、盆、碗、罐,造型都特别优美。他在瓷坯上刻出的花纹,无论花、虫、鸟、鱼,都格外生动逼真。瓷坯烧为成品后,件件都青光闪闪,浑朴晶莹,极惹人爱。因此他的瓷器挑到市场上后,不用吆喝,很快就会被顾客抢购一空。蒲瓷匠又懒又笨,他烧出的瓷器又粗陋又笨重。就是喊破嗓子,也没有多少人来买。

蒲瓷匠的心眼狭窄,他特别嫉妒黄瓷匠。妒火在他心中越烧越旺,烧得他心肝发焦,烧得他两眼发红……

一天黄瓷匠烧窑时因故离开了一会,蒲瓷匠乘机蹿到河边,挑来两大桶水,来到黄瓷匠的窑顶,“哗啦——哗啦——”地灌了下去、窑内随即发出“咝——咝——”的响声,冒出一大片白气。蒲瓷匠以为瓷器都成了碎片片,便挑着水桶洋洋得意地离去了。

数天后,黄瓷匠打开窑门,取出瓷器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每一件瓷器的表面,都裂出了许许多多的小缝缝——显然是被凉水激出来的。黄瓷匠看到整整一窑全部毁了,难受得差点哭出来。

黄瓷匠把这些瓷器装在两只筐里,挑出门,准备倒在垃圾堆里。到了垃圾堆前,他又犹豫起来:因为不卖出几件瓷器,父母亲、妻子、儿女连同自己,就得饿肚子,可是他又担心将这些烂货挑到市场上后,会遭到顾客的耻笑。他想了又想,最后决定去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多少卖几个钱。

他到市场后,顾客们立刻围了上来。顾客们一面欣赏瓷器一面七嘴八舌地议论:

“这些瓷器真漂亮,咦——上面还有许多小缝缝。”

“有了这些小缝缝,瓷器更加漂亮了。这是你新创作的一种花纹吧?”

“它会不会漏水?”

“只要不漏水,我出两倍的价钱买。”

有人拿起一个瓷碗,灌满水,咦!一滴不漏。

顾客们纷纷高价抢购。这些瓷器很快卖完了。有些没有买到的还向黄瓷匠订购了有缝缝的瓷器,黄瓷匠喜出望外,他回去以后,又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总结出了制造有缝瓷器的一整套办法。后来,人们认为,“有缝瓷器”这个名称容易使人发生误会,以为是烂瓷器,就把瓷器上的那种小缝改称“冰裂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