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海亭

更新时间:2021-12-30 20:32

袖海亭坐落于长洲岛的西北端,面临新洲河道,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遗迹。亭子匾额为清末民初的广东书法家邓尔疋题字,建这个亭子还有一段传闻。当年陈炯明叛变了孙中山,跑打观音山总统府。孙中山只身逃脱,经历一番周折,逃到停靠在黄埔岛西边的永丰舰上,避开了陈炯明的追捕。

建筑由来

袖海亭不是为添风景而建,它是一段惊心动魄历史的纪念。为了纪念这段国民革命史上刻骨铭心的经历,昭示孙中山临危不乱的领袖风范,陈济棠主粤期间的1934年6月,第一集团军舰队司令部在当年舰队停泊的江面的岸边、当时的海军练营码头建造了这座袖海亭,亭匾上“袖海”两个苍劲的篆字,是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邓尔疋所书。

历史背景

1922年6月l6日凌晨,自诩是孙中山学生的陈炯明发动兵变,炮打孙中山的住所粤秀楼,孙中山在卫队的拼死保护下化妆逃至停泊在珠江天字码头的宝壁舰,次日转驻永丰舰,并带领舰队冲破叛军的封堵到达长洲岛海面固守待援。孙中山将行辕设在岛上鱼雷局,指挥舰队与叛军对峙,并派人北上联络正在筹备北伐的粤军许崇智部回师救援。

叛军用重金收买海军司令温树德,温树德在收取26万元贿款后率海圻、海琛、肇和三舰脱离舰队。叛军一面利用占领的蠏山炮台、鱼珠炮台向舰队及鱼雷局发炮,另一方面派兵渡河攻打长洲要塞炮台,驻守炮台的海军陆战队司令孙祥夫率部扯起白旗投降,长洲炮台陷于敌手。孙中山及舰队立时处于叛军的内外夹攻之中,鱼雷局中弹倒塌,正在里面工作的秘书李禄超手部受伤,情况万分危急。舰队若不早日撒离,只有被动挨打,但若往东或西走,都会受岸上炮台封锁,难以成功。很多人劝孙中山离开险境,但他坚决不应允,他要与舰队共存亡,与叛军抗争到底。

面对着叛军的炮火封锁,舰长们一筹莫展。延至1922年7月8日,孙中山召集各舰长开会,指出只有往南,才有生机。他摊开海图,选定长洲岛与深井岛之间的海心岗河作为舰队的逃生之路,有舰长不解,因为舰队所有舰只均吃水10英尺以上,而海图上所标海心岗河的水深仅为6英尺,如此境况,舰队如何通过?孙中山胸有成竹答道:海图所标只是日常的水位,今天时值初夏,潮水正在当涨之时,经过查勘,明天是农历六月初七,潮水涨至顶时,海心岗河水深可达15英尺以上,舰队通过自如。众舰长听后一片欢腾,叹为天助,更佩服先生神机妙算。7月9日凌晨,各舰悄悄升火,孙中山一声号令,永丰舰领头,楚豫、同安、宝壁等舰尾随其后,各舰鱼贯通过海心岗河,到达鱼珠等海岸炮台射程之外的新造河面,舰队奇迹般地逃出新天。孙中山这次经历被民间神化,说孙中山有神仙打救,得以起死回生。更有史家评论,若没有海心岗河,中国的历史可能会改写。

正是:得意门生起反兵,要逼先生赴幽冥。连天炮火陷绝境,一条小河成救星。深仇大恨刻骨铭,江水长伴袖海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