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新时间:2024-08-07 17:17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硅酸盐工程系,1991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1年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应用技术系合并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以传统的建筑材料为特色,开展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子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材料物理、应用化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学院介绍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1983年成立的四川建材学院硅酸盐工程系,学院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三大学科领域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两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应用化学、功能材料和能源化学工程5个重点批次招生的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9人;正高职称43人,副高职称4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0人。有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3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团队1支,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绵阳市优秀教师5人。

学院秉承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 的人才培养宗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列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并进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被列为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学院有四川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西南科技大学化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化学综合设计实验》课程列入国家精品课程重点建设、《材料工程基础》等7门课程遴选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实施了多项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混凝土设计大赛等大型科技竞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如学生刘锋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黄通昀被授予“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与发展,依托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实验室(共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等科学研究平台,学院形成了建筑材料与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材料、生物质材料、特种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功能材料、碳纳米及纳米复合材料、金属材料防护、电化学与表面处理、有机合成、精细化工等特色研究方向。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是四川省重点学科。近三年,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军工等国家级项目38项,立项项目经费累计近6500余万元、到校经费41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6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7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2项,授权8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各级成果鉴定5项。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联合办学,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聘任外聘教师90人,其中29人担任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实施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历史沿革

1982年成立由教务处领导下的建材专业筹备组,1983年成立硅酸盐工程系,1991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1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装饰材料与工程两个新的专业方向,2001年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升为一级学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无机非金属材料(即以前的硅酸盐工程)、电子信息材料、装饰材料与工程三个专业方向,2002年该专业增设高分子及复合材料专业方向。2003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重点专业以重点线招生。 2000年招收第一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

1993年招收第一届工业分析专科生,2001年原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应用技术系的商品检验、环境检测、工业分析三个专科专业合并到材料学院,2001年以应用化学专科专业招生。2003年招收第一届应用化学本科生。 1989年招收第一届矿物(岩石)材料专科生,1994年招收第一届矿物(岩石)材料本科生,1998年该专业归类调整为材料物理专业。2002年原属于城建学院的材料物理本科专业划归材料学院。

1999年招收第一届材料学硕士生。2000年招收第一届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专业,2002年原属于城建学院的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专业划归材料学院。2003年招收第一届应用化学硕士生。2004年招收第一届分析化学硕士生。2005年申报成功材料加工工程、无机化学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及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

2003年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建材料学博士专业

办学成就

近三年,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97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军工项目等40余项,累计立项科研经费1亿余元。共发表学术论文469篇,其中SCI、EI收录170余篇,授权专利50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6项,各级成果鉴定22项。

学院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师资和专业学习环节。学院实施的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班”、“创新人才班”为试点的人才培养工程,运用学院雄厚的师资和科研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创新教育、社会实践、文体等特色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视野,充分挖掘同学的潜能,造就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创新人才。近年来,我院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大型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若干,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混凝土设计大赛中摘得桂冠,学生创业团队在省级创业经营大赛中荣获季军,学生刘锋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学生黄通昀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团队荣获学校“青年文明号”称号。学院荣获2011年度“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优胜杯”荣誉称号及社会实践先进组织单位。

特聘院士

学院目前有特聘院士6人

经福谦院士

涂铭旌院士

武胜院士

傅依备院士

董海山院士

左铁镛院士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先进建筑材料

研究方向之二:生态协调功能材料

研究方向之三:极限条件下材料的合成与物性

研究方向之四:低维功能材料与器件

研究成果

近三年,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97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军工项目等40余项,累计立项科研经费1亿余元。共发表学术论文469篇,其中SCI、EI收录170余篇,授权专利50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6项,各级成果鉴定22项。

合作交流

在开展教学与科研的同时,材料学科还十分注重学术交流,已和国内外的大学、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如加拿大劳伦丁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德国耐驰公司、东方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江油艺精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江油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在科研、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专业方向

特色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该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是在原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硅酸盐工程专业基础上整合和拓展而形成的。下设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四个方向。从1999年以来,我校对本专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改革。2002年结合我校在2002级实行完善学分制的改革,对2003级的培养方案又做了较为科学和系统的修订,新制订的20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凝练和优化了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厚实基础、突出特色、加强能力和素质训练”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工科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方向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方向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重要的分支学科,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方向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历史悠久。

该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水泥与混凝土、陶瓷、玻璃等各类无机非金属材料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具有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操作、工程设计、分析测试、质量评价、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除较强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外,还开设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热工过程与设备、机械设备,粉体工程、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纳米材料与技术、功能材料等课程及相关实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论文与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建材、化工、建筑、新材料及相关部门的设计研究院所、大专院校或工厂企业,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教学与生产过程管理、技术革新、质量检测、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电子信息材料方向

本专业属于材料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领域,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电介质物理、半导体物理、电子材料工艺学、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电子材料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现代理论和先进科技手段,具有解决电子材料及器件生产中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并能够进行新型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开发与研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