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比例

更新时间:2024-10-25 11:00

肩臀比腰臀比男性远大于女性,人体重心更高。

身高体重比例

BMI指数=体重(kg)/[身高(m)]2:亚洲男性平均为21.55,亚洲女性平均为20.77;欧美男性平均为25.46,欧美女性平均为23.39。

女性倾向于高估男性对女性身体瘦弱的喜爱程度,而男性则倾向于高估女性对男性身体肌肉发达的喜爱程度。由于媒体在理想身材流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样就会更加大了男女对异性理想身材喜爱之间存在的误解。

三围比例

定义

胸围:经乳头点(th)的胸部水平围长。

腰围:经脐部中心的水平围长,或最低点与髂嵴上缘两水平线间中点线的围长,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

注①:前者大于后者,后者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腰围,又称腰节围,是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严格定义的腰围,近似于最小腰围。男性腰部最细处略高于肚脐,女性则高出更多。

注②:以下身高腰围指数(腰围指数)、腰臀比皆采用腰节围或最小腰围,不采用腰围(脐点)。

臀围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长。

身高三围指数

身高胸围指数=(胸围/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51.76,亚洲女性平均为52.35;欧美男性平均为56.46,欧美女性平均为55.67。

身高腰围指数=(腰围/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42.79,亚洲女性平均为41.34;欧美男性平均为47.84,欧美女性平均为44.53。

身高臀围指数=(臀围/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52.07,亚洲女性平均为57.78;欧美男性平均为56.03,欧美女性平均为59.34。

标准三围

我国健美专家曾根据一般女性国人曲线体型的“三围”,结合健身运动对人体形态,归纳出计算女性标准三围的方法:

胸围=身高×0.535,腰围=身高×0.365,臀围=身高×0.565。根据统计结果得出“三围”小于5厘米,说明过于苗条(偏瘦);大于5厘米,说明过于丰满(偏胖)的结论。

职业女模特的三围标准与此不同,由于职业需要,她们的三围标准与正常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针对中国人种特点,三围尺寸的标准一般为胸围84厘米,腰围61厘米,臀围90厘米。

男女换算

同一民族的男性和女性在身高体重等参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相互换算。日本学者大岛正光得出的由男性数据求女性人体尺寸的换算系数(节选):胸围系数为90%,腰围系数为89%,臀围系数为102%。

腰臀比

腰臀比腰围臀围的比值,对于评价女性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男性认为低腰臀比的女性很有吸引力(Singh,1993)。

腰臀比=腰围/臀围:亚洲男性平均为0.81.,亚洲女性平均为0.73;欧美男性平均为0.85,欧美女性平均为0.75。

由此可见,腰臀比平均值女性远小于男性,两性差异极为显著。

而且,腰臀比平均值成熟女性远小于少女,腰臀比小的女性发育也较早(De Ridder al.,1990)。

头身比例

头长和头全高

与普通人想象与认识中的头不一样,在科学上讲的头指的是头颅,不包括下颌在内的结构,它的形态虽然仍然是椭圆形,却是横卧在颈上,而不是一般图片所见竖立在肩上。头长指的是眉间到枕骨突起(即后脑勺)的直线距离。画家所使用的“头长“指的是头全高

头身比=身高/头全高:亚洲男性平均为7.18头身,亚洲女性平均为6.95头身;欧美男性平均为7.57头身,欧美女性平均为7.49头身

《日本人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各身高段头全高数值如表、图册所示,以供参考: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男性(n=3189)头身均值为7.23,标准差为0.30,标准误为0.01;女性(n=3221)头身均值为7.18,标准差为0.31,标准误为0.01。男女均值相差0.05,尽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22,p<0.00001),但效应量小(d=0.16)。

注:一般将d=0.2定义为小效应量,d=0.5为中效应量,d=0.8为大效应量。两性身材比例均值差异如图所示:肩臀比为大效应量腿身比为中效应量头身比为小效应量

头身比各百分位数值如表所示:

容貌面高Ⅰ

容貌面长Ⅰ/容貌面高Ⅰ:发缘点(tr)至颏下点(gn)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

要求被测者牙齿咬合。仅对头发生长正常的个体进行测量,头顶无发际痕迹者可不测量。

身高/容貌面高Ⅰ:欧美男性平均为9.20,欧美女性平均为9.23。

九头身

古希腊雕像中大量表现出的8头身比例,是公认的身体最美的比例。实际上,除欧洲部分地区外,在生活中很难找到8头身的人,一般人为7.5头身,而亚洲许多地区的人则只有7头身

平常我们所说的“九头身”,其实是“九脸身” (即身高/容貌面高Ⅰ=9)。

腿长头小与显高

(1)实验测试

不同的身材比例与身高相关性有所不同。如图所示,它们与身高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头全高/身高、会阴高/身高、肩宽/身高、掌宽/身高(注:“会阴高/身高”与身高正相关,其余为负相关)。虽然身高越大,头全高倾向于越大;但相对于身高而言,头全高变化很小;因此,身高越大,头全高/身高比值倾向于越小。

人们通常以为腿身比是显高最重要的因素,其实不然。通过科学家用于测试观察者对人体的判断的图片,就会发现,即使是图片中三人腿身比一致,只有头的大小不一样,我们对他们身体的印象大为不同。我们不仅仅觉得最左侧的更高,也更壮实,而最右侧的几乎给人一种儿童一般的感觉,身体瘦弱。

综上所述,同身高前提下,头小比腿长更显高。

(2)数据支撑

一、2015年16-69岁韩国男性人体尺寸与身高的相关系数r从大到小依次为:会阴高与身高0.83、头全高与身高0.37、头围与身高0.28。因此,腿长通常个高、头大未必个高。

注:样本相关系数显著性水平p小于0.01,可代表总体相关系数

二、根据身材比例与身高的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可知,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 (头围/身高)×100与身高-0.71、(头全高/身高)×100与身高-0.48、(会阴高/身高)×100与身高0.25。因此,头身比例好通常个高、腿身比例好未必个高。

腿身比例

狭义与广义腿长

体质人类学人体测量学上严格定义的腿长学名为全腿长,是狭义的腿长、真正的腿长下肢全长是狭义的下肢长、真正的下肢长全腿长等于大腿长小腿长,或下肢全长内踝高。但由于股骨头深嵌于髋臼内,其顶端不能扪及,故大腿的上端无法准确确定。

由于狭义的下肢长下肢全长)、狭义的腿长全腿长)活体不易测量,实际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测量的数据表示腿长最小腰围处以下、臀沟最下缘以上,体部各测量点至地面或内外踝的垂距,即广义的腿长

从大到小依次为腰围高髂嵴高(或脐高)、髂后上棘高髂前上棘点高下肢全长大转子点高耻骨联合高臀峰点高会阴高(或身高坐高)、臀沟高。也有用上述各种立姿高度减去内踝高外踝高表示腿长的,如脐高内踝高髂前上棘点高内踝高大转子点高外踝高会阴高内踝高等。

学术上一般采用身高坐高表示腿长,即英文文献中的坐骨下肢长(Subischial Leg Length (SLL));采用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反映上下半身比例。

会阴高与身高比

(会阴高/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45.70,亚洲女性平均为44.90;欧美男性平均为47.68,欧美女性平均为47.34。

会阴高数据是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至地面的垂距,等于身高减坐高,略小于耻骨联合下缘高。

《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不同身高段的会阴高、(会阴高/身高)×100如表(单位:cm)所示,以供参考:

如图所示:同身高段,女性会阴高略大于男性;但由于(会阴高/身高)×100与身高呈弱正相关身高越大,(会阴高/身高)×100也倾向于越大;因此,(会阴高/身高)×100平均值男性大于女性。

如图所示,(会阴高/身高)×100极端值男性大于女性。

(会阴高/身高)×100虽然可以反映出被测者的腿身比,但它在反映身体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方面不如马氏躯干腿长指数明确和敏感。因此,学术上广泛使用马氏指数。

马氏指数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是检测身体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即躯干与腿的比例)的最可靠和最具有参照价值的量化指标。

注:狭义、真正的下肢长下肢全长)和狭义、真正的腿长全腿长)在活体中不易测量,实际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测量的数据表示腿长,即广义的腿长,身高减坐高只是其一。但必须注意的是,马氏指数中的腿长严格定义为身高减坐高,绝不能将腰围高脐高髂嵴高(俗语中的“腿长” 通常指这前三种)、髂前上棘点高等其他腿长代入公式中,导致马氏指数过大。

由于坐高存在早晚差异,即晨起测量值大于睡前测量值,所以马氏指数晨起测量值小于睡前测量值。

(一)《GB/T10000-2023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节选,以供参考 :

2023年和1988年数据对比如下:

结论:(1)两性身高均为增长;(2)两性坐高增长值均大于腿长增长值;(3)男性腿长略有增长,女性腿长略有缩短;(4)两性马氏指数均为下降。

(二)亚洲男性平均为85.10(中腿型),亚洲女性平均为83.41(亚短腿型);欧美男性平均为90.77(亚长腿型),欧美女性平均为89.16(中腿型)。

(三)《武汉市某高校大学生体型调查研究》(年龄17-21岁),如表所示,以供参考:

(四)《The coast of giants: an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high schoolers on the Adriatic coast of Croatia》中,克罗地亚亚得里亚海岸(不包含达尔马提亚地区)高中生马氏指数平均值男性为91.68,女性为87.32,具体分布如下:

注:受测个体为17-20岁的高中生,18-20岁为主。

(五)韩国、日本、美国学生马氏躯干腿长指数随年龄的变化,如图册所示:

(六)2009年7月,在山东省寿光市调查了汉族778例(男为428例,女为350例),腿身比平均值和极端值数据如下:

身高坐高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可用回归方程(男:身高=1.504×坐高+319.370;女:身高=1.293×坐高+463.751)由坐高来推测身高。也可用回归方程(男:坐高=0.444×身高+159.933;女:坐高=0.442×身高+162.867)由身高推测坐高

注:回归分析是借助函数关系式反映自变量的变动对因变量的影响,必须明确自变量因变量,当自变量因变量位置互换时所得的回归方程不同。给定自变量的数值时,只能推算因变量的可能取值,不能逆推。

由此可见,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长,同坐高段男性腿明显更长。

因此,所谓的“同等条件”,其实完全取决于如何干扰和限制抽取样本,使得抽取样本不具有代表性、遍历性,不能覆盖全体样本空间。既可以定义“同等条件”为“同身高段”,也可以定义为“同坐高段”,导致结论刚好相反。

(七)《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relationships between sitting height and leg length in adults》中,澳大利亚国防军马氏指数平均值男性(n=938)为91.7,女性(n=715)为90.1,具体数据如三线表所示:

如图册所示,由线性拟合可以得出——同坐高段男性腿明显更长。

(八)《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男性(n=3189)马氏指数均值85.93,标准差3.95,标准误0.07;女性(n=3221)马氏指数均值83.38,标准差3.86,标准误0.07。男女均值相差2.5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26.07,p=0.00000),效应量中等(d=0.65)。各百分位数值如表所示:

马氏指数分布如下 :

加入前提条件进行限制,统计数据如表所示: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长,同坐高段男性腿明显更长,同腿长段男性身高明显更高:

备注

以上表述皆采用“同身高段”,而非“同身高”:

(一)在很多文献资料中,“同身高”指的是采用分母为身高的指数进行比较,其样本具有代表性、遍历性,覆盖全体样本空间,包含身高没有交集的高个子男性和矮个子女性。之所以得出“同身高男性腿略长”的结论,实际上指的是全体样本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于女性。

(二)而“同身高段”这种表述可以避免全体样本参与,限制在某个身高段(如165-170cm),两个群体的腿长平均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长”。正是由于腿身比身高呈弱正相关(0.3<r<0.5),身高越大,腿身比倾向于越大;所以才有“全体样本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于女性”的结果。

因此,“同身高段”比“同身高”表述更为准确。

结论

身高坐高表示腿长,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长,同坐高段男性腿明显更长,同腿长段男性身高明显更高;由于腿身比身高呈弱正相关(0.3<r<0.5),身高越大,腿身比倾向于越大;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极其显著(p<0.01)、效应量中等(0.5<d<0.8);腿身比极端值也是男性大于女性。而且,雌激素对骨质的成骨细胞有特殊的刺激作用,并影响长骨的成骨中心骨骺的愈合。月经初潮早的女生腿身比较小,来潮后,女生躯干的突增越来越明显,导致马氏指数平均值成熟女性远小于少女。而遗精较早对男性腿身比的影响却没有那么充分。因此,长腿绝非女性第二性征,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长是身高性别二态性的“副产品”, 是“田忌赛马”的结果。

受社会文化态度、审美偏好、服装修饰影响,人们更愿意、也更倾向于用小样本甚至个例,去印证“腿身比性别二态性特征、女性腿身比更大”的错误想法。

粗略判断腿身比

双膝过肩与否、腕线过臀线与否、腕线过会阴与否皆可粗略地判断腿身比,而一字马高举过头例外。

显腿长

人们通常以为女性显腿长,其实不然:

(一)髋部最宽点的位置:阔筋膜张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体中髋部的最宽点。

女性通常在股骨大转子下方和大腿外侧面的上部有大量的脂肪堆积,向前与大腿前面的脂肪相连,向后与臀部脂肪相接。在女性人体中,大转子下侧的脂肪部位才是髋部的最宽点,与臀部的臀褶相对应。因此,髋部最宽点高近似于臀沟高。女性的髋部最宽点一般略低于男性。

从背面看,女性由于臀下弧线低于男性,视觉上大腿的比例减短。再加上大腿脂肪丰富、根部粗大,导致女性臀部宽度增加,所以女性的大腿看上去似乎比男性的短些,整个下肢也都显得更短些。

(二)髋最大宽大转子点间宽平均值女性略大于男性,大腿围平均值两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身高或同体重女性髋最大宽大转子点间宽大腿围女性远大于男性,差异极其显著(p<0.01),效应量大(d>0.8)。因此,人体重心女性低于男性。

(三)人们通常以为腿长是显高最重要的因素,其实不然。女性只是头小显高,并非腿长显高。

(四)女性上衣设计较短,穿高腰裙、高腰裤高跟鞋,整体显腿长;而男性上衣设计较长,生理因素导致裤子穿得低,整体显腿短。服装修饰的差异导致男女腿长在视觉上造成错觉。

综上所述,从身材比例和体形角度看,女性更显腿短。但是,受社会文化态度、审美偏好等影响,女性心理上更倾向于显腿长,并通过服装修饰服装修饰 、拍摄技巧等手段实现。

大小腿长比例

大腿长比例

大腿长股骨长股骨是人体最粗最长的长骨。小腿有两长骨,即胫骨腓骨,通常小腿长指胫骨长,也有文献指腓骨长。国人股骨长于胫骨7-10cm,只有胫骨长加上足高后(即胫骨点高),才能接近或超过股骨的长度。而人类的(胫骨长/股骨长)×100平均只有80多。也就是说,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员、模特或某些人“小腿比大腿长”,一般情况下,只是(胫骨长/股骨长)×100指数比普通人高而已,并不能得出他们胫骨比股骨长。

由于大腿顶端难以找到确定的测点,所以不易进行精确的测量,股骨头顶端虽是一个较好的起点,但探寻困难且不易准确。在《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中,大腿长用“髂前上棘点(is)至胫骨点(ti)的垂直距离”表示,该长度大于真正的大腿长(股骨长)。在体育测量中,大腿长大转子点高(下肢长B)减去胫骨点高小腿长A)表示,该长度小于真正的大腿长(股骨长)。在《服装用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中,大腿长用“腿内侧自会阴点胫骨点(膝部)的垂直距离”表示,该长度小于真正的大腿长股骨长)。

而网传大腿小腿长度比理想应为3:5,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非常不严谨的。图中所谓的“大腿长”实际等于臀沟高膝高,远小于真正的大腿长股骨长)。所谓的“小腿长”实际等于膝高,远大于真正的小腿长(胫骨长)。

[(大转子点高-胫骨点高)/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5.30,亚洲女性平均为25.75;欧美男性平均为24.88,欧美女性平均为25.13。

[(大转子点高-胫骨点高)/大转子点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49.53,亚洲女性平均为50.30;欧美男性平均为47.70,欧美女性平均为48.00。

[(大转子点高-胫骨点高)/胫骨点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98.12,亚洲女性平均为101.21;欧美男性平均为91.20,欧美女性平均为92.31。

胫骨点高比例

(胫骨点高/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5.79,亚洲女性平均为25.44;欧美男性平均为27.28,欧美女性平均为27.23。

(胫骨点高/大转子点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50.47,亚洲女性平均为49.70;欧美男性平均为52.30,欧美女性平均为52.00。

小腿长比例

小腿长即胫骨长,是从胫骨点(ti)至内踝点(sph)的垂直距离;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等于胫骨点高减去内踝高

身高小腿长指数=(小腿长/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1.85,亚洲女性平均为21.30。

(小腿长/大转子点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42.77,亚洲女性平均为41.61。

Crural指数=(胫骨长/股骨长)×100,指数高的人更适于参加跳的运动,几乎所有跳跃的动物都有非常高的Crural指数,如跳兔、袋鼠、跳鼠等。大腿短、小腿长可谓之羚羊腿

Crural指数可作为人或动物生活地区年均气温的衡量指标,低纬度地区的人或动物类群该指数大于高纬度地区的人或动物类群。

不同地区的人Crural指数如图册所示:

身高腿围比例

身高大腿围指数

(一)大腿围是经臀股沟点的大腿水平围长,又称为大腿最大围,绝非大腿中部围。正确和错误测量方法如图册所示:

《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节选,如表所示,以供参考:

由此可见,女性大腿更厚,同身高女性大腿更宽、更粗。

身高大腿围指数=(大腿围/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30.86,亚洲女性平均为33.17;欧美男性平均为33.97,欧美女性平均为35.61。

1979年,山东省城市男女7-25岁的大腿围、(大腿围/身高)×100数据如图册所示。由此可见:各年龄组大腿围数据女性均略大于男性;(大腿围/身高)×100指数女性明显大于男性,差异极其显著。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不同体重范围的大腿围平均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见,同等体重,大腿围平均值女性远大于男性。

男性(n=3189)(大腿围/身高)×100均值32.88,标准差2.89,标准误0.05;女性(n=3221)(大腿围/身高)×100均值34.67,标准差2.76,标准误0.05。男女均值相差-1.7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25.30,p=0.00000) 。各百分位数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见,(大腿围/身高)×100同一百分位数女性远大于男性:

(二)身高大腿围指数、大腿长围度指数女性均大于男性,差异显著。也就是说,同身高女性大腿更粗;女性腿相对粗短,男性相对细长。这与体脂分布的性别差异有关,雌激素抑制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积,增加脂肪在臀部大腿的囤积。

虽然男性的肌肉含量比女性多得多。但199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的下肢肌肉力量达到了男性的60%~70%,而上肢只有男性50%~60%,女性的肌肉更倾向分布于下肢。与男性相比,女性下肢肌肉质量占全身的比例更高。在相同的体重下,女性的下肢肌肉力量和男性几乎相同,但是上半身的肌肉力量低于男性。因此,女性大腿围指数大于男性,不仅仅涉及脂肪分布,还涉及肌肉分布。

跳高、长跑运动员等大腿围大腿围指数较小,因此,男人腿细肾虚的说法是不妥的。

身高小腿围指数

身高小腿围指数=(腿肚围/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1.14,亚洲女性平均为21.25;欧美男性平均为21.53,欧美女性平均为21.63。

肩臀比例

定义

(1)最大肩宽/肩最大宽:在三角肌部位上,上臂向外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

(2)臀宽/立位臀宽/髋最大宽:左右侧大腿部最向外侧突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用圆杆直脚规测量。此项测量不必考虑大转子,只采用大腿部向外侧最突出之点。

注:阔筋膜张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体中髋部的最宽点。在女性人体中,大转子下侧的脂肪部位才是髋部的最宽点,与臀部的臀褶相对应。因此,髋部最宽点高近似于臀沟高。女性的髋部最宽点一般略低于男性。

标准数据

(最大肩宽/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6.62,亚洲女性平均为25.63;欧美男性平均为28.01,欧美女性平均为26.55。

(髋最大宽/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19.12,亚洲女性平均为20.78;欧美男性平均为19.47,欧美女性平均为21.03。

(髋最大宽/最大肩宽)×100:亚洲男性平均为71.85,亚洲女性平均为81.09;欧美男性平均为69.50,欧美女性平均为79.22。

由此可见,男性肩宽臀窄,女性肩窄臀宽,两性差异显著。

百分位数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男性(n=3189)(肩最大宽/身高)×100均值26.86,标准差1.68,标准误0.03;女性(n=3221)(肩最大宽/身高)×100均值26.14,标准差1.85,标准误0.03。男女均值相差0.72,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16.33,p=0.00000),效应量中等(d=0.41)。各百分位数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见,(肩最大宽/身高)×100同一百分位数男性大于女性,极端值女性大于男性: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男性(n=3189)(髋最大宽/身高)×100均值19.00,标准差0.95,标准误0.02;女性(n=3221)(髋最大宽/身高)×100均值20.53,标准差1.15,标准误0.02。男女均值相差-1.53,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58.30,p=0.00000),效应量大(d=-1.45)。各百分位数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见,(髋最大宽/身高)×100同一百分位数女性远大于男性:

男性(n=3189)(髋最大宽/肩最大宽)×100均值70.86,标准差3.25,标准误0.06;女性(n=3221)(髋最大宽/肩最大宽)×100均值78.73,标准差4.12,标准误0.07。男女均值相差-7.87,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84.90,p=0.00000),效应量大(d=-2.12)。各百分位数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见,(髋最大宽/肩最大宽)×100同一百分位数女性远大于男性:

肩髂髋比例

定义

(1)肩宽/肩峰宽:左、右肩峰点(a)之间的直线距离。

(2)髂嵴间宽/髂结节间径/髂宽/骨盆宽/腹宽:左、右髂嵴点(ic)之间的直线距离。

注:该点是髂嵴向外最突出的点,髂嵴高近似于脐高

(3)大转子间宽/大粗隆间径/髋宽:左右侧大转子最向外侧突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注:大转子在凹窝附近,侧卧时股骨大转子内旋可导致假性凸起。大转子外突点高接近于臀峰点高,远大于会阴高、臀沟高。

男女差异

肩宽(肩峰宽)、髂宽(骨盆宽)、髋宽(大转子间宽)这三个宽度正好将人体躯干分成两个梯形,如图所示:

一般正常儿童少年,(髂宽/肩宽)×100和(髂宽/髋宽)×100两指数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髂宽/肩宽)×100指数,男性从小到大无显著差异,有一定稳定性,易于预测。而女性随着进入青春发育期,由于骨盆宽度增加,(髂宽/肩宽)×100指数从12岁后逐渐增大,到16岁后才能稳定下来。从12岁到16岁的4年间,该指数平均增大6.8%。由于12岁以后骨盆向横向增长明显,女性肩本身又比男性窄,所以女性(髂宽/肩宽)×100指数高于男性。

(髂宽/髋宽)×100指数,一般男少年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变化相对稳定,易于预测。女少年在8岁以前趋向男性,随着青春发育期的到来,女性化逐渐明显,髋部的增宽使指数下降与男性有明显的差别。

标准数据

身高肩宽指数=(肩宽/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3.19,亚洲女性平均为22.55;欧美男性平均为23.31,欧美女性平均为22.06。

身高骨盆宽指数=(骨盆宽/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15.83,亚洲女性平均为16.53;欧美男性平均为15.43,欧美女性平均为16.22。

(大转子间宽/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17.89,亚洲女性平均为20.00。

肩宽骨盆宽指数=(骨盆宽/肩宽)×100:亚洲男性平均为68.48,亚洲女性平均为73.30;欧美男性平均为66.17,欧美女性平均为73.53。

髋宽指数=(骨盆宽/大转子间宽)×100:亚洲男性平均为88.75,亚洲女性平均为82.65。

躯干宽指数=(大转子间宽/肩宽)×100:亚洲男性平均为77.16,亚洲女性平均为88.68。

由此可见:男性肩宽平均值大于女性,(肩宽/身高)×100平均值大于女性。骨盆宽平均值男性略大于女性,(骨盆宽/身高)×100、(骨盆宽/肩宽)×100平均值女性明显大于男性。也就是说,男性肩宽骨盆窄,女性肩窄骨盆宽,两性差异显著。

女性大转子间宽平均值略大于男性,(大转子间宽/身高)×100、(大转子间宽/肩宽)×100平均值明显大于男性,(骨盆宽/大转子间宽)×100平均值明显小于男性。

伪概念假胯宽

简介

胯宽是俗语而非术语,其主要涉及3个人体测量术语:髂嵴间宽<大转子间宽<髋最大宽

(一)在人体测量中,髂宽即骨盆宽、腹宽(席焕久,2010) 。

体育测量中,髋宽指大转子间宽(曾凡辉,1992)。

人体测量的活体测量中,髋最大宽臀宽髋部最宽点为大腿外侧最突出点(邵象清,1985),在大转子下方(size-JPN 2004-2006;艾略特·古德芬格,2015)。

(二)网络名词假胯宽(假髋宽),其理论定义“髂嵴间宽为真胯宽,大转子间宽为假胯宽”。错误认为“髂嵴间宽是髋最大宽,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是股骨内旋所致”。其理论对髂嵴点大转子髋部最宽点的体表具体位置描述错误,试图在髋部最宽点(转子下脂肪处)找出大转子内旋的骨骼解剖特征,从而到达到“体态矫正改善假胯宽,使大转子间宽小于髂嵴间宽”的营销目的。

人体宽度测量值

(一)人们常说“男性骨盆窄,女性骨盆宽”,这其实是相对于身高、肩宽而言,身高骨盆宽指数、肩宽骨盆宽指数女性大于男性。就骨盆宽平均值而言,男性略大于女性。

(二)其次,骨盆宽又称为髂嵴间宽,是腹宽,而不是臀宽髋最大宽);大转子间宽又称髋宽,接近髋最大宽;三者关系为——髂嵴间宽<大转子间宽<髋最大宽

(三)在人体尺寸平均值中,只有大转子间宽和髋最大宽测量值,女性始终略大于男性。同身高,两性差异极其显著。也就是说,女性髋关节更宽,从腹部至髋部的宽度增加得更为明显,构成了女性特有的曲线美。相关数据如下:

测量点的位置

(一)髂嵴点的位置:骨盆的上缘就是髂嵴,两侧髂嵴的最宽处,也即是髂嵴最向外突之点(该处成一结节,叫髂结节)也就是髂嵴点。髂嵴高近似于脐高

(二)大转子的位置:令被测者将大腿外展,体部向外展的大腿侧屈。此时,在大转子部位的皮肤形成一个凹窝,由此处可探得此测点。侧卧时股骨大转子内旋可导致假性凸起。大转子外突点高接近于臀峰点高,远大于会阴高臀沟高

(三)髋部最宽点的位置:

(1)阔筋膜张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体中髋部的最宽点。

女性通常在股骨大转子下方和大腿外侧面的上部有大量的脂肪堆积,向前与大腿前面的脂肪相连,向后与臀部脂肪相接。在女性人体中,大转子下侧的脂肪部位才是髋部的最宽点,与臀部的臀褶相对应。因此,髋部最宽点高近似于臀沟高。女性的髋部最宽点一般略低于男性。

消瘦的病人,因大转子特别明显隆起,覆盖其表面的皮肤受压后容易形成褥疮。

(2)在人体测量中,髂嵴以下、臀沟以上各测量点至地面垂距从高到低依次为:髂嵴高脐高髂前上棘点高大转子点高臀峰点高、大转子外突点高>会阴高臀沟高髋部最宽点高。

《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节选,以供参考:

《AIST/HQL人体寸法・形状データベース2003》中,统计量【青年群】(单位:mm)如下,以供参考:

注:大转子点高臀峰点高、大转子外突点高。

《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节选,以供参考:

(3)因此,正常人髋最大宽测量点不会高于大转子外突点,如图所示。而绝大多数女性髋最大宽测量点还要低于大转子外突点,在大转子下方,与臀褶相对应。

异常比例

从后方观察髂嵴间径与大转子间径的比例,如图所示:

(一)图1为正常人,即所谓的“假胯宽”。其特点为髂嵴间宽<大转子间宽<髋最大宽

女性大腿的脂肪远多于小腿,它形成了大腿外侧脂肪垫(outer thigh fat pad)。该脂肪垫位于大腿外上部的表面,在股骨大转子的下方,覆盖于股外侧肌上。它向上与臀后侧脂肪垫融汇,并绕至大腿后侧、臀部下方,与臀部脂肪的向下延伸部融汇。女性骨盆区域的最宽处,由大腿外侧脂肪垫构成。该点就在紧靠股骨大转子的下方位置,与臀沟同高(男性臀部的最宽处通常位于阔筋膜张肌的远端)。由于大腿脂肪丰富、根部粗大,导致女性臀部宽度增加,所以女性的大腿看上去似乎比男性的短些,整个下肢也都显得更短些。

当该区域有大量脂肪堆积时,常可看到该区域的皮肤上出现许多深深的凹陷,呈麻点状或干酪状。这是由于连接凹陷部位皮肤深面与包裹肌肉的深筋膜之间的条索状纤维束缺乏弹性,导致纤维束之间的脂肪外突造成的。

转子下脂肪过多,导致大腿外侧凸起,俗称骑士臀(saddle bag)、马裤腿。超量的训练使肌纤维变粗、大腿肌肉横断面增粗,也会出现马裤腿。此时髋最大宽远大于大转子间宽,髋部最宽点位置也远低于大转子外突点。这绝不是“股骨内旋导致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形成假胯宽”。

通过整形外科手术等也许可以减少转子下脂肪,使髋最大宽减小,不断接近大转子间宽,髋部最宽点上升,不断接近大转子外突点。然而,正常人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却是不变的,髋部最宽点始终不高于大转子外突点。

(二)图2已有专业术语称之为先天性髋关节后脱位髋内翻髋内翻不是股骨内旋,是颈干角小于正常值。严重髋内翻可导致大转子显著突出、上升,与髂前上棘距离变短,股骨外旋股骨颈缩短,患肢外展、内旋活动受限,出现跛行、鸭步。其特点为髂嵴间宽远小于大转子间宽,大转子间宽就是髋最大宽

正常人大转子外突点高(略小于大转子点高)本来就接近臀峰点高,大于会阴高臀沟高。这类病人的大转子又还上升,所以髋部最宽点(即大转子外突点)高于正常女性的髋部最宽点(即臀沟下缘)。

注:大部分人(大转子点高/身高)×100数值都在50%以上,(大转子外突点高/身高)×100数值接近50%;绝大部分人(会阴高/身高)×100数值远不及50%,(臀沟高/身高)×100数值则更小。

因此,图2与“假胯宽”显腿短、股骨内旋的说法完全不符合。

(三)图3为腰椎滑脱 、极有可能是驼背性骨盆(Kyphotic Pelvis) 等 ,其特点为髂嵴间宽大于大转子间宽。

图6为扁平骨盆,其特点为髂嵴间宽与大转子间宽大致相等。

图3和图6即所谓的“真胯宽”,严重影响正常分娩。其中图3病人腰部以下的身体最宽处位于髂嵴点髂嵴高近似于脐高),最显腿长

原因

(一)在骨盆测量中,正常人一般髂嵴间径髂棘间径长2-3cm,大转子间径比髂嵴间径长2-3cm。如上述各种径线过小,或几条径线之间比例不正常,说明骨盆可能狭窄或畸形 。

佝偻病性扁平骨盆临床特点之一就是髂棘间径等于或大于髂嵴间径

驼背性骨盆临床特点之一就是髂嵴间径等于或大于大转子间径。

骨盆中部横径可用外测股骨大转子间径来间接推测,此法并非直接测量骨盆,不能说明正常骨盆之横径,但大转子间径过小往往标志着骨盆中部横径过小。大转子间宽小于28cm,说明中骨盆狭窄,应剖宫产 。

注:在《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 》中,女性髂嵴间宽测量值范围为222-303mm,平均值为263mm;大转子间宽测量值范围为291-355mm,平均值为318.2mm。

(二)骨骼系统最重要的性别差异表现在骨盆女性骨盆由于适应妊娠的需要,比男性的短且相对较宽。女性骶骨也较宽,骨盆腔宽而圆,便于胎儿的娩出。由于骨盆腔较宽,致使两侧的髋臼(容纳股骨头的关节窝)相距较远,增加了两侧大转子的间距,故使髋部变宽。

女性大转子间距的发育和月经初潮有一定联系。13-15岁女性大转子间距发育甚为迅速,其均数远超过男性,这一时期也正是月经初潮的高峰时期,所以大转子间距的发育高峰应该是第二性征的重要指征。

所以当双膝并拢时,女性左右两股骨的倾角更大(Q角较男性大,颈干角较男性小),导致腿微呈“X”形,膝外翻程度较大,两侧大转子更为突出。

雌激素促进脂肪在臀部大腿的囤积,抑制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积。对腰围臀围大腿围腰臀比等中央肥胖指数与死亡风险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腰细臀宽大腿粗的女性更健康长寿。她们和后代认知能力较高,臀部和大腿储存的脂肪含有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即DHA),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胎儿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

结论

(一)解剖学术语都有严格的定义,如矢状面冠状轴、胫侧、腓侧、旋内、旋外等。在人体测量中,“宽”,顾名思义,指的是横径。髂宽即骨盆宽、腹宽(席焕久,2010) 。在体育测量中,髋宽指大转子间宽(曾凡辉,1992)。在人体测量的活体测量中,髋最大宽臀宽,髋部最宽点为大腿外侧最突出点(邵象清,1985),在大转子下方(size-JPN 2004-2006;艾略特·古德芬格,2015)。

网络名词假胯宽(假髋宽),其理论定义“髂嵴间宽为真胯宽,大转子间宽为假胯宽”。错误认为“髂嵴间宽是髋最大宽,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是股骨内旋所致”。其理论对髂嵴点大转子髋部最宽点的体表具体位置描述错误,试图在髋部最宽点(转子下脂肪处)找出大转子内旋的骨骼解剖特征,从而到达到“体态矫正改善假胯宽,使大转子间宽小于髂嵴间宽”的营销目的。

内旋是由骨骼的解剖特征引起的,如股骨扭转。那么,髋部内旋的非手术干预治疗的效果是有限的。正常女性髋臼间宽较大,经计算或测量,最大限度的外旋或通过治疗根本不可能使大转子间宽小于髂嵴间宽。而从活体测量层面看,女性髋最大宽还在大转子下方,与臀褶相对应。

如“股骨过度前倾和(或)胫骨过度外旋可以造成代偿性下肢内旋步态,使得髌骨承受过度的外侧牵拉应力,这些患者通常合并代偿性扁平足和足旋前”等现象,这些词语骨科运动医学等自有描述。如果是要依据身体其它部位的特征、而不是身体横径来判断真假胯宽,那么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假胯宽”这一描述身体横径的词逻辑上也显得多余。

(二)骨骼测量:正常人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驼背性骨盆等髂嵴间宽大于大转子间宽,严重影响正常分娩 。 导致大转子间径异常增大的是髋内翻髋关节脱位,非股骨内旋。

活体测量:髂嵴高近似于脐高;大转子在凹窝附近(侧卧可假性凸起),大转子外突点高接近臀峰点高,远大于会阴高臀沟高髋部最宽点高近似于臀沟高,转子下脂肪过多、大腿外侧突出在整形外科称为骑士臀、马裤腿,绝非“股骨内旋导致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形成的假胯宽”。减脂使髋最大宽减小,接近大转子间宽,髋部最宽点上升,接近大转子外突点;绝非体态矫正使大转子间宽小于髂嵴间宽。

学术上无“假胯宽”一词,“假胯宽”是伪概念。

膝外翻角

简介

股骨体长轴线与胫骨体长轴线在膝关节处相交成向外侧开放的交角,该角约170°,其补角即膝外翻角,约10°。

正常情况下,男性此角略小,女性略大。膝外翻角>10°为膝外翻,严重的双膝外翻呈“X”形腿;膝外翻角<10°为膝内翻,严重的双膝内翻呈“O”形腿或弓形腿。

原因

女性由于妊娠的需要,髋臼间宽、大转子间宽、臀宽较大。

当双膝并拢时,左右股骨的倾角更大,导致腿微呈“X”形,膝外翻程度较大,两侧大转子更为突出。

腿型

女性除了腰细臀宽,大腿也非常丰满,到了膝盖后逐渐细下来收拢,双腿略微呈“X”形。

人体重心

站立时,人体重心一般在身体正中面上第三骶椎上缘前方7厘米处。由于性别,年龄,体型不同,人体重心位置略有不同,一般男子重心位置的相对高度比女子高,自然站立时,男子重心高度大约是身高的56%,女子大约是身高的55%(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女子的骨盆带较大之故。

臀线

臀线人体解剖学中称之为臀沟或臀股沟(gluteal sulcus),是指臀肌隆起与股后部上端之间的皮肤沟。站立时更明显。

有的人臀部肌肉紧凑,有的松弛下垂,因肌肉形态不同而对“臀位”高低的观感产生影响,但臀部肌肉形态并不改变臀线高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