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13:19
通东人分布于江苏省南通市通东地区,具体由西向东依次为通州的二甲镇、余西镇、三余镇、东社镇、五甲镇及通州湾的一部分等,海门的包场镇、东灶港镇、余东镇、正余镇、四甲镇、货隆镇、王浩镇、刘浩镇、树勋镇、六甲、江心沙农场、大东农场、海门盐场的绝大部分以及常乐镇、万年镇、德胜镇的一部分,启东的吕四镇、天汾镇等。另外,使用金沙话的金沙镇自古以来亦为通东重镇。
约70万。
通东号子调式多样,曲式多样,有的抒情优美,节奏自由,如车水号子;有的雄浑开阔,高亢有力,如挑泥号子;有 的起伏和缓,节奉规整,如拉船号子;有的节奉规整和自由相间,如挑粪号子等。
建国后,有专人对通东号子进行挖掘整理。1979年5月,《海门民歌选》中收录各类通东号子21首,其中拉船号子、拔锚号子和挑粪号子被选编进《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1984年,号子独唱《新嫂嫂领了独生证》在上海电视台播放。
元末明初,余西场先民为避兵火,携家谱、典籍举族自江南群体迁来,夹雄厚财力,同时,也将蓝印花布传统工艺带来南通。城南染坊园蓝印花布染坊最多。
解放后,余西镇区,主要蓝印花布染坊有:王子标染坊,季长春染坊,冯家染坊,衙门口染坊。公私合营时,季长春染坊合营至南通城;冯家染坊合红营至余西区二甲镇,该企业体制几度变迁延续至今,蓝印花布工艺也从余西古镇传至余西区二甲镇,最终成为南通颇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和工艺,再在南通市名扬海内外。
一般认为,通东人是唐代以前古常州人的后代,尽管后来因为土地坍塌,海水倒涌,兵乱等原因古通东人人口曾经一度下降很多,最少时仅数千人,但不断从湖州、常州方向沿着长江下游过来的移民一直在补充着通东人的构成成分,彼时安徽、山东等地的移民亦是通东人一个不小的组成部分。
古东布洲时期
大约公元7世纪初,胡逗洲(壶豆洲)以东和东南长江口黄海上相继出现了南布洲、布洲、东洲等几个较大的沙洲。其中南布洲约当今南通市通州区金沙镇以东至通州区忠义乡一带;布洲则约当今启东市北部吕四港以南一带;东洲在布洲以南,原地已坍没,约今海门区东南部和启东市西南部。到了公元9世纪后期,布洲与东洲涨接,始称东布洲。
唐末,东布洲为东洲镇遏使姚存制割据。五代属吴,姚氏家族继续统治着长江口上诸岛。由于军事地位的重要,东布洲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吴和吴越两国交战,吴越攻占常州东洲镇。不久,吴军救东洲,大破吴越军,收复了东洲。南唐代吴,海门岛成为南唐地。公元956年,后周与南唐交战,周兵大破唐兵于东布洲,这一带成了后周地。显德五年(958年),周师克淮南,据南唐长江以北地,始置海门县,治东洲镇,改隶通州。从《太平寰宇记》胡逗洲“上多流人,以煮盐为业”和《舆地记胜》谓宋初海门岛仍为人犯煎盐苦役之所的记载推测,东布洲当亦为犯人流放之地。由于东布洲的形成与开发较晚,它一开始即属江南常州管辖,因此,最初的流人当主要来源于古代常州一带。最初的东布洲方言基本上是一种古吴方言,与融合古吴方言和古江淮方言而形成的胡逗洲方言当具有一定的差异。
公元10世纪初,胡逗洲(静海岛)与大陆涨接,不久改属海陵郡(治今泰州市)管辖,静海人与江南人的交往日减,而与江北海陵,尤其是与其毗连的如皋县等地的居民交往日渐频繁,最终导致了静海方言由吴语向江淮话的转化。而东布洲(海门岛)直至公元1041-1048年间始与通州东南境涨接,在古代交通相对闭塞的情况下,岛上居民与岛外来往比较地少,因而方言并未受到江淮方言的直接影响,始终保持了吴方言的特色。
白茆抽丁与洪武赶散
公元14世纪中叶,海门曾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壮县。公元14-15世纪间,由于地球气候一度转暖,海面上升,长江主泓曾一度北移,引起了北岸的大坍削。元至正十年(1350年)左右,海门县开始坍削,县治地迁礼安乡。明洪武八年(1375年),大潮泛滥,吕四场被淹,三万余盐丁淹死,盐灶被迫停火,国库收入减少,于是明太祖便将一部分拥戴过张士诚的江南士民强迁至海门吕四,杜、卢、季、周、毛、彭七姓,连同祖宗枯骨,举家迁往吕四,并于常熟白茆集结渡江。这就是民间所说的“白茆抽丁”,同一时期,江南大量移民被迁入江北淮河流域,史称“洪武赶散”。这些江南移民带来了江南地区的方言,使古老的海门方言有了新的发展。明正德七年(1512年)七月,海潮泛滥,溺死千余人。是年,县治地被迫迁通州余中场(今南通市海门区四甲镇余中村)。以后连年海潮侵袭、土地坍塌 ,死亡人数以万计。清朝年间流传的民谣有“九尺皇岸三尺蒿,蒿枝头上浪滔滔”,即潮高一丈五以上。今天看来,或许是海啸,史书上称“海溢”,老百姓叫洪潮。到了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人口只剩下不到5000人。是年八月,县治地不得不西迁至今南通市通州区金沙镇进鲜港村西,借通州部分地与海门坍剩的地,重新建县。以后又连年受灾,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门县大半坍入江中,人口仅剩下2200人,不得不裁县归并通州,成为通州的一个乡,称为海门乡。后又改称静海乡。古海门县废置并入通州后,一直为通州和后来的南通县辖地,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权始析其地分归启东、海门、南通三县管辖 。因此,古海门方言一直受到通州方言(南通方言)的影响,越往西受到的影响越大,最终导致了方言的分化:随县治地西迁和被迫逃亡至金沙场的海门人,因世代与说通州方言(南通方言)的当地人相处交往,方言受到通州方言(南通方言)较大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以金沙镇为分布中心的金沙方言(金沙话);而居住故土的海门人,因距通州城较远,方言受通州方言(南通方言)的影响相对地比较小,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通东方言。
曹顶(1514~1557),南直隶通州余西场(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余西古镇)人,明代抗倭将领。
崔桐(1478~1556),南直隶通州海门县(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余东镇)人,明代进士、大臣。
柳敬亭(1587~1670),南直隶通州余西场(现余西古镇)人,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
丁有煜(1683~1764),江南省通州海门乡人,祖籍海门县(今属江苏省南通市)。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南通州附贡生。
李芸晖(1827~1900),江南通州人,生于静海乡,世居吕四场(今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港镇)。清代诗人。
李磐硕(1850年~1908年),江南通州人,生于静海乡(今为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镇)。李芸晖之子,清代进士、大臣。
张蓁(1880~1932),江南通州人,原住余西古镇,后迁金沙镇十六总桥东首。晚清画家。
朱理治(1907~1978),生于江苏省南通县余西镇的一个中医世家。是大革命时期由清华园中走出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朱佳木(1946~),江苏通州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朱理治之子,学者。
潘兰珍(1908~1949),江苏通州人,生于余西镇大悲殿北(今属二甲镇)。陈独秀的第三位夫人,
卢今元(1932~),生于江苏省南通县吕四镇(今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港镇)。方言专家,教育工作者。
许宝华(1933~),生于江苏省南通县四甲区高山村(今属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四甲镇)。教授,语言学家。
陈达(1937~2016),江苏通州人,生于东社镇。核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凤彬(1939~),江苏通州人,生于东社镇。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将领。
曹建明(1955~),江苏通州余西镇(今二甲镇)人。曾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等职。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
姜博洋,江苏通州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青年编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