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9 15:07
金刚台风景区集雄、险、奇、峻、秀于一体,群峰林立。亿万年前的地质变迁造就这里峰岔叠嶂、高崖深谷、河溪纵横、飞瀑深潭、洞幽石奇的独特自然景观。自神谷突兀而出,直抵云端的猫耳石,酷似金塔可观日出的太阳尖;倚卧天地间欣赏西斜之月的月亮口;长桥卧波、祥云飞溅的仙人桥,千年相守、忠贞不渝的情侣石、母子石、千年龟、豹子石、一个个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奇特的火山地貌、典型的同源岩浆演化,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考价值。三岭两河纵横大别山腹地,共同构绘了青山与绿水一色,奇松与怪石同在的神奇景观。
金刚台地处我国南北分界地带,楚头豫尾,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是南北动植物资源的交汇处,景区内共有野生动物260余种,珍稀植物2800余种,如大别山五针松、香果树、天麻、桔梗等,还有国家保护动物金钱豹、商城肥鲵、恨虎鹰等广泛分布,这里所产的生态茶——“金刚碧绿”是茶中的上品。是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型保护区,被誉为“天然生物宝库”。
主要景点有:红军棚、红军潭、红军洞群、红军墓群、红色革命纪念馆、红歌纪念碑、地质博物馆、奇石馆、大别山诗书碑廊、响龙潭、飞龙瀑、水帘洞、金刚竹海、猫耳峰、观音洞、金刚禅寺、杜鹃园、桂花园、乌桕园、猫耳峰等几十处,走进这里,既可以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瑰丽美景,游览生态茶园,又能瞻仰红色革命遗址,遥想“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火红年代。登临金刚台,其日出胜泰山,云涛似黄山,险峻如华山,秀比雁荡山,冬俏长白山……故有诗赞曰:“鬼斧神工金刚台,云遮雾绕天上来,登高临绝归来后,游人不向五岳迈”。
是金刚台景区著名景观之一,因山顶形似猫耳,高高耸立众峰之间,百里之外可见,故而得名“猫耳石”。传说金刚台曾为内海,孽龙兴风作浪,秦王挥鞭三次,只削得猫头山一耳,最后请来八大金刚方才镇压孽龙。魏巍大别八百里,雄起豫南第一峰。但山高路陡,难以行走,故以吸引登山爱好者为主。
猫耳峰景区的核心景点,山溪落入深潭中形成瀑布,两岸怪石嶙峋。瀑布高低落差20米,丰水期瀑布宽3米,瀑如银帘,形如长龙,飞舞天地之间,气势雄伟壮观。
潭面长7米、宽4米、深4米,潭水清澈,雨季山水下冲,如玉龙天降,接地连天,山谷轰鸣,远望犹如飞龙引涧,其声响数里之外都可听见,故名“响龙潭”。
水帘洞悬于金刚台半山腰,宽7米,最深处5米多,高6米,水从岩头处流下,形成一边雨帘,雾光弥漫,水声喧喧。
红色革命纪念馆通过展示图片和部门文物,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信阳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三年游击战期间,花厚名、汪华英二位女红军先辈曾在此住宿,坚持对敌斗争。为让后人记住这段革命史,故名“红军棚”。
据说当年红军行进至此,身心俱疲,饮罢潭水,精神抖擞,故而得名“红军潭”。
瀑布位于半山腰,由两峰夹石巨壁之中飞泄悬空而下,下有一潭,潭水清澈见底,水中常常可见野生娃娃鱼。当年红军常常于此处洗衣洗菜。
红军洞也叫“朝阳洞”,位于金刚台主峰的西南,海拔1145米,是天然岩洞构造,洞深12米,宽8米,高5米,能容纳百人,洞口草木掩映,仅有一小路可以接近。曾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商(城)南县委、金刚台妇女排和游击队的驻地,1979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的“女人洞”曾是当年红军战士的医院。1932年至1935年红军三年游击战期间,红军连长何进修先辈曾在此养伤八个月,后随二十八军长征,途中壮烈牺牲,后世称之为“红军洞”。1935年至1937年,工农红军曾在此坚持了艰苦游击战争
每年金秋时节,丹桂香飘沁满园。这里也是著名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地,同时也是其同名电影主要拍摄取景地。
原为黄龙寺,始建于五代后唐(公元939年),因相传有一条黄龙在夜空中在此盘旋而得名。
相传嘉庆期间,有一位陈姓聋哑人,以打柴为生,赡养父母,帮助相邻,终身助人。孝心感动天地。乡绅张姓名士,在梦中见一位神态慈祥老妪,手持净瓶,以柳枝点水化金刚山石为洞府。一条清泉从天而降,用观音池水治好了陈姓聋哑人,救治了无数当地气病之人。
大别山诗书碑廊
全国108位著名书法家题写的关于大别山的诗词歌赋,刻字建成诗书碑廊,供游客欣赏拜读。
金刚台山高势险,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的苏秦,曾来金刚台实地考察,并向魏王陈述强调了金刚台的重要战略位置;楚汉和宋元,这里是拼搏厮杀的古战场;元代和明代,统治者在这里建衙设治;元朝末年,这里是反抗元朝统治的起义军的根据地;民国三年,白朗义军在这里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稳固后方,金刚台上的朝阳洞,曾是中共赤城县委、县苏维埃政府的驻扎地;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里是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大反攻序幕的前沿阵地。金刚台的重峦叠嶂,犹如一页页巨大的史书,记载着社会的演变和兴衰。
据考证,早在亿万年前的金刚台地区真的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巨大的地质变迁和海底火山多次的喷发,才形成现在独特的地质地貌。火山的类型有很多种,而金刚台则属于一座死火山。河南省中原崛起的标志性图标——猫耳石,曾经三年游击战争中共商南县委的办公驻地——朝阳洞、女人洞和海拔800米的大石门等等,都是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自然景观。
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原产地茶树生长在海拔300——800米之间,金刚台层峦叠翠、去雾缭绕,光照适宜、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植被茂密,具备了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自然生态环境。这里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之一。
商城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早在1925年就有了自己的党团组织,发展学生运动,开办书社传播革命思想。
1927年成立了中共商南县委。
1929年5月6日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商城起义
1929年5月9日成立了河南省第一支工农武装第十一军三十二师。
1929年12月25日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为了庆祝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商城红色艺人王霁初根据商城小调《小小鲤鱼压红鳃》创作了《八月桂花遍地开》从此唱响全国,同时景区还是同名电影的拍摄地。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从此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里留下了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直到1948年12月1日商城解放。
金刚台景区是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其三年游击战争曾赢得“金刚台三年红旗不倒”的崇高美誉。朝阳洞、女人洞、观音洞......或宽敞幽深,或珠帘垂挂,或曲径通,见证者着第二次大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
茶叶(信阳毛尖:金刚台野生茶、金刚春芽、金刚雀舌、金刚碧绿、龙山碧芽……)、茶油、板栗、花儿菜、蕨菜、板鸭、黑木耳、竹笋、青梅酒、腊肉、筒鲜鱼、葛根粉、茯苓、野生天麻、山羊肉、天然蜂蜜、野生猕猴桃米酒、野生拐枣米酒等。
张敏的故事
1936年的冬天,大别山区下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雪,金刚台成了白雪和冰凌的世界。敌人认为这是消灭金刚台上游击队的大好时机。于是调兵遣将加紧对金刚台的“清剿”,扬言要“冻死、饿死、困死‘红军婆’”。环境越来越险恶。妇女排的同志们身穿破烂的单衣,脚着草鞋,靠从雪地里挖些草根维持生命。
妇女排里,年龄最大的是张敏,同志们都非常敬重和爱戴这位老大姐。在那粮断盐绝的日子里,她那瘦弱的身体却始终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微微上翘的嘴角,总是带着笑意。她到哪里,哪里便充满了生气和欢乐。“天生的乐天派”——同志们总是爱昵地称呼她。没有粮食,她们就趁敌人“围剿”的间隙采野菜、摘野果、挖草根充饥。张敏就是在吃东西的时候也闲不住,一边吃还一边手舞足蹈的说:“野果子,吃不光,充饥解渴味道香,胜过大米和肉汤。”那幽默风趣的表演,是提神的灵丹妙药,使饥饿、疲劳的战士们顿觉精神振奋。
一个风雪交加的上午,水帘洞内传来一阵清脆的婴儿的啼哭声,妇女排增加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张敏同志的小女儿出世了。同志们争相抱着、逗着,评论孩子长得是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她们从身上撕下衣服片,为孩子做宝宝装,小生命为妇女排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张敏躺在用树枝、枯草铺就的地铺上,盖着全排仅有的破棉被,望着襁褓中的女儿,望着喜气洋洋的姐妹们,她那极度苍白的脸上是那么安谧,充满了幸福。
但是,在那极端恶劣的环境里,母亲没有吃的,哪来的乳汁喂养孩子?孩子整日整夜的哭着,把同志的心都哭碎了。没别的办法,只能烧点白开水哄哄孩子,日夜轮换着抱孩子。
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做母亲的面前,雪一停敌人就要搜山,在敌人眼皮底下兜转,稍微有一点过大的响动,就会葬送全排。望着孩子圆圆的脸蛋,听着孩子哇哇的哭声,母亲的心火烧火燎:眼下大雪封山,敌人又封锁的这样严密,根本就没办法送到山外去。留在这里,孩子的一声啼哭,就会连累几十个姐妹的生命,她们是革命的火种啊!
一个念头在张敏的脑海里闪现:妇女排比孩子重要千百倍,为了姐妹们的安全,只有舍去孩子。
哪位母亲愿意抛去自己的亲身骨肉?张敏舍不得呀!她痛苦的思索着,抉择着:几个月来,敌人追剿时,姐妹们总是护在她身旁,露营时最好的地方也总是留给她,又能入口的东西总是首先让她吃,她们说是给胎儿的营养,要她好好的保护好咱妇女排的孩子。张敏记得和丈夫曾少甫分手的时候,他拉着她的手,再三再四的嘱咐,她向他保证过,无论怎样一定要把孩子带好。战争年代有个孩子多不容易啊,现在他可能正计算着孩子出世几天了。他(她)们都在甜蜜的思索着:革命胜利了,送孩子上小学、中学、大学、当科学家或艺术家。老了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可是,孩子你来的多不是时候呀!
一天、两天、三天......,张敏同志的两眼深深的凹陷了下去,再也没听到她的欢声笑语了。她沉默了。
张敏的沉默,揪痛着每个同志的心,更急坏了排长袁明。几天来几次三番派人探路出山,想把孩子送到山外都没成功,而且派出去的同志又带来了令人焦心的消息:守山的敌人正在补充兵力、给养和武器,天一晴就要大规模的搜山了。这金刚台虽有七十二洞,可除非像现在这样大雪封路,敌人无法搜山是才敢住进去。敌人搜山搜洞,平时不管天气怎样恶劣,战士们也只能露营。在这滴水成冰的天气里,敌人即将开始大规模的搜山行动,有什么办法能保护孩子和战友们的安全呢?她焦灼的在风雪中徘徊、权衡、思考。
张敏从排长平静的脸上察觉到了焦虑,猜测出了敌情的严重。
第六天早上,风雪听了,金刚台静极了。战友们都外出侦查敌情去了。张敏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里,亲着孩子可爱的小脸蛋,孩子吸允着干瘪的奶头,吃不到奶水,又哇哇的大哭起来。张敏痛处地、轻轻地拍着女儿。她在心里对孩子说:孩子啊,雪停了,妈妈不能再犹豫了,让我再亲亲你、亲亲你。我的孩子,你哭吧,大声的哭吧,从此我们就要在两个世界了,再也听不到你的哭声了。你来到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吃到一口饱奶就要这样的去了。
她慢慢地抬起右手,随即又像触了电似的放了下来。不,这不行,这怎能对得起孩子的爸爸,这怎能对得起姐妹们的一片好心?她从半掩着的洞口向外望去,多么渴望雪能再继续的下,堵住每一条山路。然而,天地一色苍白,风停了,雪住了。一会姐妹们要回来,我再不能心软了,决不能让几十个姐妹落在敌人手里。张敏的手在颤抖,心在颤栗:孩子,妈妈再也见不到你了,宽恕我吧;少甫,原谅我吧;姐妹们理解我吧......
排长袁明从外面回来,看到张敏目光呆滞的停留在孩子的脸上,孩子一动不动的躺在母亲的怀里,原来那张圆圆的小脸蛋,这是呈现着青紫色。袁明很快明白过来,她扑上去抱住停止呼吸的孩子,对着痛苦中的母亲失声大叫:“张敏,你疯了吗?”同志们闻讯赶来,围着失去孩子的母亲,有的失声痛哭,有的在抱怨......张敏的眼泪像断线的珍珠落了下来,低着头,吃力地说:“妹妹们,你们不要气,孩子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咋不心疼呀?可是,眼下这环境......同志们要紧啊!”
西北风又刮了起来,狂吼着,像是要吞没一切;雪花抱成了团像地上砸来,像是要砸烂一切生灵;青松艰难地、顽强地、不屈不挠地与风雪搏斗着。一个小小的生命掩埋了,几十颗革命的火种在大别山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