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1 15:07
鞍山市,简称鞍,别称钢都、玉都,辽宁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截至2022年,鞍山下辖4个区、1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9255.4平方千米。2023年末,鞍山市户籍总人口326.4万人。
鞍山市情简介
鞍山因钢而立、因钢而兴,是辽宁省下辖的第三大城市,素有“祖国钢都、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等美誉,总面积9255平方公里,人口326.4万,下辖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3个县(市)和铁东、铁西、立山、千山4个城区,以及1个国家级高新区、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东北振兴民营经济发展示范市。
区位优势明显。鞍山地处辽东半岛的几何中心,东部属长白山余脉形成的丘陵地带,西部系辽河、浑河、太子河冲积平原,是辽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沈大经济走廊的支点城市。铁路、公路网络完善,距最近的出海通道营口港100公里,距大连港270公里,长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鞍山机场已开通上海、成都等地直飞航线,实现对内对外互联互通。
资源禀赋雄厚。鞍山钢铁、菱镁、滑石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其中,铁矿储量占全省的32.28%、占全国的7.8%; 菱镁储量居全国首位,占比 61.46%;滑石、玉石、方解石矿保有资源储量均居全省首位。另外,我市地热资源丰富,拥有汤岗子等五大地热田蕴含着巨大的综合开发空间。
农业特色突出。有设施农业、食用菌、南果梨、君子兰、观赏鱼、宠物、畜禽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8个国内领先的特色农业产业,是中国北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发源地之一、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君子兰生产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蔬菜育苗产业集群和东北最大的观赏鱼繁育基地。
工业基础扎实。矿山开发、钢铁冶炼、菱镁产品制造是鞍山的主导产业。世界第三、全国第二的综合性钢铁企业鞍钢集团坐落于鞍山,是中国钢铁制造的重要基地。钢铁和菱镁产业体系完备,冶金、矿山成套装备、直流输配电、大功率变频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一批细分行业领军企业,正在打造国家级综合性钢铁产业基地、世界级菱镁产业基地、东北地区重要制造业基地。
商贸市场发达。鞍山是全国闻名的犬猫宠物养殖和交易基地,是全国三大观赏鱼市场之一,是东北唯一的水族器材集散地,也是中国观赏鸟的重要繁育和交易地区之一。拥有东北最大的服装交易市场和辽宁唯一的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西柳服装市场,年交易额近千亿元。中国(鞍山)跨境电商综试区、西柳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西柳消费品进出口平台和鞍山陆港大宗商品进出口平台构架起鞍山对外开放的体系。
旅游资源丰富。鞍山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千山素有“辽东第一山”之美誉,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天然氧吧。由重达260.76吨的岫岩“玉石王”雕刻而成的玉佛,荣膺吉尼斯世界之最。汤岗子温泉疗养院是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汤岗子天然热矿泥被誉为“亚洲第一泥”。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主题的鞍钢工业旅游,是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岫岩素有“中国玉都·生态水乡”美誉,是中国最大的玉石产地和玉雕工艺品集散地,被中国矿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玉都”。
生态环境优美。鞍山是一座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有“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天然景色,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66%,城市绿地率达到40.15%,空气优良天数最高达到329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最低达到32微克/立方米,绿色已经成为鞍山发展的鲜明底色。
文化底蕴深厚。鞍山最早的文明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从考古发现的海城小孤山古人类遗址证明,在距今约2万年前,人类就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有确切文献记载始于战国时期的燕国,隶属于辽东郡。汉代开始土法冶铁,辽金进入极盛时期,冶铁文化历史久远。鞍山英雄辈出,千古功臣张学良、老英雄孟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当代雷锋”郭明义、“时代楷模”李超等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成为鞍山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鞍山敢为人先,《鞍钢宪法》在我国企业管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鞍山人杰地灵,孕育了鞍山评书、海城高跷、岫岩玉雕、满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了刘兰芳、单田芳等享誉海内外的文化艺术家,培养了马龙、李晓霞、刘洋、李雯雯、徐梦桃等11位奥运冠军,中国奥委会授予鞍山“奥运冠军之城”称号。
鞍山地区有多处古人类文化遗址,规模最大时间最久远者乃是海城市小孤山古人类文化遗址(海城小孤山遗址)。经1981年和1993年中国著名考古专家的两次发掘考证,小孤山古人类文化遗址距今有一万年到十万年左右,即旧石器时期的古人类洞穴遗址。
鞍山虽是远古时代人类发祥地之一,从考古发现的海城市小孤山古人类遗址证明,在距今约2万年前,人类就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此外,在海城市境内的析木、牌楼、岔沟、腾鳌等地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棚、石器;在鞍山千山区发现有战国晚期的青铜戈、铜镞等,进一步证明,在这里同中原一样,很早就进入了人类文明的行列,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远在战国秦汉之际,今鞍山市境域大部一直受辽东郡首县襄平县等县的管辖。今海城市境域则为西汉辽东郡新会县、辽阳县、台安县辖地。今台安县境域则为西汉险渎县辖地。今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域亦属燕国辽东郡襄平县辖。此后延续2000多年,或属于郡辖,或属于国辖(如西晋设辽东国),或属于道辖、路辖、卫辖、府辖、州辖,以至于省辖、县辖,其建置依代相续。
战国时,属于燕国辽东郡。秦时期,隶属于辽东郡。
三国两晋时,隶属于幽州辽东郡襄平县、新昌县、辽阳县、安市县、昌黎郡昌黎县。
南北朝时,为高句丽所割据。
隋朝时,今鞍山市城区和海城市境域及台安县部分境域为高句丽所割据。今台安县境域辽河以西部分为隋朝直接管辖,属燕郡怀远镇。
唐朝时,今鞍山市大部境域,唐初为高句丽所割,唐高宗总章元年(668)收归唐朝统割。在今东北地区实行道、府、州制。分属河北道安东都护府辽城州都督府、安市州和河北道燕州辽两县,巫闾守捉城。
辽时,属东京道辽阳府。金时,隶属于东京路、北京路、易苏馆路。
元朝时,属于辽阳路辽阳县,台安县境域隶属于广宁府路望平县。岫岩满族自治县隶属盖州路。
清朝时,分别隶属于奉天府辽阳州、海城县、锦州府镇安县和盖平县、奉天行省东边道。
中华民国,隶属辽阳县、海城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12月1日,鞍山正式建市。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在解放战争期间,鞍山市曾先后隶属于安东省政府、辽南一专署、辽宁省政府管辖。
民国三十七年(1948)2月19日,鞍山解放。
1953年3月,鞍山市为中央直辖市。
1954年6月19日,鞍山市改为省辖市隶属辽宁省。
下辖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和铁东、铁西、立山、千山4个城区,以及1个国家级高新区、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共有52个镇、3个乡、40个街道、830个村、362个社区。1949年,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东北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改为东北行政委员会)。
1953年3月,海城县、岫岩县隶属辽东省政府。台安县隶属辽西省政府。
1959年,管辖辽阳市和海城县;同时撤消辽阳县建制,并入辽阳市。台安县为沈阳市所辖。岫岩县隶属安东市(1965年改名丹东市)。
1961年,恢复辽阳县建制,辽阳市、县分置,均隶属鞍山市。
1965年,辽阳县、海城县划归辽宁省辽南专区管辖。
1973年1月1日,海城县划归鞍山市管辖。
1976年1月1日,台安县由盘锦垦区改为鞍山市管辖。
1985年1月17日,海城县改为县级海城市。
1992年1月23日,将丹东市管辖的岫岩满族自治县划归为鞍山市管辖。
截至2022年,鞍山市下辖4个区、1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55个乡镇、40个街道、830个村、348个社区。除正式行政区划外,鞍山还设立鞍山经济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和千山风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个开发园区。鞍山市政府驻铁东区胜利南路36号。
鞍山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地处辽东半岛几何中心,是沈大黄金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是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连接带,辽东半岛南北与东西交通大通道在此交汇。距大连港270千米,距桃仙国际空港90千米,距营口港100千米,地理坐标位于北纬40°27′~41°34′,东经122°10′~123°41′。全境南北最长175千米,东西最宽133千米。总面积为9255.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792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鞍山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58余种,具有不同勘查程度的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4种。可分为能源矿产、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化工非金属矿产、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等7大种类。
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炭、地热水。
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矿。
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铜矿、铅矿、锌矿、钨矿。
贵金属矿产主要有:金矿、银矿。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主要有:菱镁矿、熔剂用灰岩、萤石(普通)、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冶金用脉石英。
化工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硫化铁。
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主要有:滑石、玉石、方解石、石棉(温石棉)、长石、透辉石、石墨、云母、水泥用大理岩、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石灰岩、饰面用大理岩、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辉长岩、建筑用白云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大理岩、建筑用砂岩。
【土地资源】 鞍山总面积9255平方公里,占辽宁省全部陆域国土总面积14.87万平方公里的6.22%。其中市辖区792平方公里。鞍山市地势地貌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属东南属长白山余脉千山山脉,西部系辽河、浑河、太子河冲积平原。
【水资源】 鞍山市境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中、小型河流现有65条,其中:流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河流5条,为辽河(中国七大江河之一,也是流经鞍山市境内的最大河流)、浑河、太子河、绕阳河、大洋河;流域面积1000-5000平方公里的中型河流2条,为海城河、哨子河;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型河流58条。按流域水资源分为浑河、太子河、大辽河、辽河柳河口以下区间、绕阳河、大清河、大洋河、大洋河—碧流河8个四级区。境内河道总长1421.6公里,其中,大河长度248.7公里,中小河流长度1172.9公里。
【生物资源】 鞍山森林资源比较丰富,野生植物11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繁多,已知的木本植物有47科,102属,252种。
水生物,境内水域资源较丰富,域内河流鱼类品种繁多,有鲢、鳙、鲤、鲫等常规品种外还有黑鱼、马口鱼、麦穗鱼、棒花鱼、泥鳅等20多种野生河鱼品种。另外全市水库、坑、塘可养殖的水面4745余公顷。养殖的淡水鱼种有鲤、鲫、草、青、鲢、鳙、武昌鱼以及河蟹、南美白对虾等。
动物,鞍山市有野生保护动物370余种。随着人口的增加,矿山的开采以及旅游业的兴旺,岫岩、海城山区和台安县自然保护区——西平林场偶有所见,现有动物多为小型、个体。兽类常见的有狍子、狐狸、獾子、山猫、貉、黄鼬、山兔、刺猬等。禽类常见的有啄木鸟、布谷鸟、沼泽山雀、翠鸟、黄鹂、云雀等180余种。其中国家和省规定一类保护的有黑鹳、白鹳、白鹤、大天鹅。
植物,鞍山境内药材蕴藏量较大,品种较多。主要分布在海城东部山区和岫岩境内,共有700余种。其中辽五味子和细辛是地道药材,驰名全国。蕴藏量最多的有玉竹、白藓皮、翻白草、赤勺、合欢、白头翁、苍术、威灵仙、苦参、北豆根、穿山龙、茵陈、车前草等60余种。
鞍山市地势地貌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属千山山脉延伸部分的山区,一般海拔300~600米,最高为岫岩的帽盔山,海拔1141米,海城一棵树岭次之,主峰海拔931米。山区面积约为5271.44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56.97%。中部为千山山脉向西部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属低山坡岗丘陵区,一般海拔100~200米,面积约为1232.56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3.32%。长(春)大(连)铁路以西系辽河、浑河、太子河冲积平原,一般海拔5~20米,全市海拔最低的是台安县韭菜台乡镇杨塘村,海拔仅2米;平原面积约为2748.4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29.71%。
【公用事业】:2023年全年供水总量13607万吨,比上年增长1.8%;城市用水普及率为100%。煤气供气总量13274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1%;天然气供气总量9612万立方米,增长20.8%。
【城市建设】:2023年末城市实有道路长度1610.8公里,比上年增加0.03%;实有城市道路面积3032.1万平方米,下降6.5%;城市人行道面积438.8万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面积7375.3公顷,绿化覆盖率41.3%。
【环境保护】: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为1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1%;二氧化氮年均值为27微克/立方米,增长3.8%;一氧化碳年均值为1.6毫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可吸入颗粒PM2.5年均值为34.6微克/立方米,增长8.1%;PM10年均值为64微克/立方米,增长10.3%。市区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5.2分贝。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5.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仍保持为100%。
鞍山市地处中纬度的松辽平原东南部边缘,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降水充沛,温度适宜,光照丰富,大风、冰雹、旱涝、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在不同年份和季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春季(3至5月)大风多,降水少,日照长,回暖快,蒸发大,湿度小;夏季(6至8月)降水多且集中,暴雨多发生在此季,气温高而少酷热;秋季(9至11月)天高气爽,雨量骤减,气温急降;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雪少北风多,干燥寒冷。鞍山所辖区域虽属同一个气候带,但因地理环境(地形、地貌、距海远近)不同而有差异。年均降水量为640~88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次减少;年平均气温平原地区为8.0℃~9.0℃,而东部和东南部山区为6.3℃~7.0℃;日照小时数年平均为2350小时~2700小时,西北部多于东南部。
鞍山市境内共有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中小河流66条,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35条。其中,大型河流6条,为辽河、浑河、太子河、绕阳河、大辽河、大洋河;中型河流2条,为海城河和哨子河;小型河流27条。按流域水资源分为浑河、太子河、大辽河、辽河柳河口以下区间、绕阳河、大清河、大洋河、大洋河—碧流河8个四级区。境内河道总长1421.6千米,其中,大河长度248.7千米,中小河流长度1172.9千米。
辽河系中国七大江河之一,也是流经鞍山市境内的最大河流。
鞍山市自然资源丰富,市区周围铁矿石储量逾百亿吨,是全国储量的1/4。滑石矿是全国三大产地之一,储量居世界之首;岫岩地区素有“玉石之乡”的美誉;同时,土地资源、地热资源、旅游资源等均相当丰富。
矿产资源 鞍山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1种,开发的有37种。可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稀有矿产、宝玉石矿产和矿泉水等6大种类。
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地热水。
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钨、钻、镍等有色金属矿产;岩金、砂金、银等贵金属矿产。
冶金辅助原料矿产主要有:菱镁矿、红柱石、萤石、黏土等非金属矿产;硫铁矿、硼矿、磷矿等化工非金属矿产;滑石、水泥大理岩、水泥灰岩、硅石、长石、白云母、石墨、方解石、水镁石、膨润土、石棉、理石、硅灰石、白云岩、花岗岩、蛇纹岩、闪长岩、水晶、蛭石、制砖黏土、河道沙、建筑石、磨石等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
稀有矿产主要有:镉、铈、铍、独居石等。
宝玉石矿产主要有:玉石、绿柱石。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底,鞍山市土地总面积925536.41公顷,其中,农用地77.4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66%;建设用地13.2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27%;未利用地的1.9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1%。农用地中,耕地30.03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21.03万公顷)、园地3.89万公顷、林地41.1万公顷、草地12.48公顷、其他农用地2.4万公顷;建设用地中,含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88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8191.5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51万公顷。
水资源 2020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1.12亿立方米,比上年多53.5%,比多年平均值多8.7%。其中,鞍山市区水资源总量1.11亿立方米,海城市4.08亿立方米,台安县2.62亿立方米,岫岩县23.31亿立方米。全市年平均降水量849.5毫米,折合水量78.59亿立方米,比上年多20.1%,比多年平均值少9.8%。地表水资源量27.59亿立方米,比上年多71.2%,比多年平均值多11.0%。地下水资源量10.82亿立方米,比上年少2.0%,比多年平均值少1.0%。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5.01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6.05亿立方米,山丘区与平原区重复计算量0.24亿立方米。2020年,全市总供水量9.2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43.2%,地下水源供水量占56.8%。全市总用水量9.2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4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占57.9%,林牧渔畜用水占4.8%,工业用水占15.7%,居民生活用水占17.4%,城镇公共用水占3.9%,生态用水占0.2%。
热泉,鞍山市是全省地热资源较多的区域之一。有地热反应的达40多处,其中,鞍山市区及海城市有30余处,台安县1处,岫岩满族自治县8处。鞍山市的汤岗子温泉和千山温泉成为全国康复和疗养中心。海城市东四镇西荒地利用温泉水生产冬季蔬菜。岫岩部分自流温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很有医疗价值。
冷泉,虽未正式勘探,但千山、大孤山、汤岗子、沙河等乡(镇)均有发现,并正式开发利用生产矿泉啤酒和矿泉汽水。
生物资源 鞍山森林资源比较丰富,野生植物11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繁多,已知的木本植物有47科,102属,252种。
牧草地,全市共有牧草地4274.1公顷。岫岩和海城的牧草质量较好,西部台安多为风沙碱地,土质薄,草场退化,产量质量较低。岫岩、海城、台安均大力发展养殖业,分别被国家和省列为黄牛生产基地。岫岩饲养的绒山羊被省定为绒山羊育种基地。
水生物,境内水域资源较丰富,除大小河流可捕捞鲶、黑、马口、鳌条、麦穗、棒花、泥鳅等20多种河鱼外,水库和星罗棋布的坑、塘、泡、沼可养殖的水面5000余公顷。养殖的淡水鱼种有鲤、鲫、草、青、鲢、鳙、黄鳝、非洲鲫鱼、武昌鱼以及螃蟹、虾、龟和河蚌、水獭等。水生植物常见的有芦苇、蒲草、藕、菱角及各种藻类。
动物,鞍山市有野生保护动物370余种。随着人口的增加,矿山的开采以及旅游业的兴旺,岫岩、海城山区和台安县自然保护区——西平林场偶有所见,现有动物多为小型、个体。兽类常见的有狍子、狐狸、獾子、山猫、貉、黄鼬、山兔、刺猬等。禽类常见的有啄木鸟、布谷鸟、沼泽山雀、翠鸟、黄鹂、云雀等180余种。其中国家和省规定一类保护的有黑鹳、白鹳、白鹤、大天鹅。
植物,鞍山境内药材蕴藏量较大,品种较多。主要分布在海城东部山区和岫岩境内,共有700余种。其中辽五味子和细辛是地道药材,驰名全国。蕴藏量最多的有玉竹、白藓皮、翻白草、赤勺、合欢、白头翁、苍术、威灵仙、苦参、北豆根、穿山龙、茵陈、车前草等60余种。其中,北豆根和翻白草分别是鞍山中医药工业生产治疗咽喉炎“北豆根片”和治疗肠炎“利特敏”的主要原料。
旅游资源 鞍山市的旅游资源具有数量较多,类型较全,分布较广,知名度较高及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全市有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4726.5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83%。已建立龙潭湾、大麦科、白云山、三岔河、老平顶、西平、九龙川、清凉山等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8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县级自然保护区3个。建立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千山)、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千山仙人台)、一个省级森林公园(白云山),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包括岫岩清凉山、龙潭湾;海城九龙川、白云山;台安大麦科湿地。有6个国营林场和6个国营苗圃。国营林场包括岫岩县龙潭林场、东风林场、清凉山林场;海城市上英林场;台安县西平林场和鞍山市实验林场。 已开发利用的景区有:
千山风景区,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素有东北明珠之称。千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市区东南部17公里处,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按自然地形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和东部四大景区,最高峰仙人台海拔708.3米。千山集历代古刹、自然风光和现代园林艺术于一体,有九宫、八观、十二茅庵、五大禅林,是辽东佛、道教寺庙的集中地。它以“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和植被繁茂而驰名中外。千山不仅有秀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近年陆续新建小黄山、唐代古城、大佛、桃花溪谷、空中索道等300余个景点,每年都吸引百余万中外游客观光游览。千山物产丰富,有百年以上的古松万余株;各类动物60余种,特产水果10余种。千山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地热水资源占鞍山地区已查明地热水资源50%以上,现建有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千山交通十分方便,有专线公共汽车直通市中心。
汤岗子温泉,是全国四大康复理疗中心之一,位于市区西南部15公里处,面积为65万平方米。汤岗子温泉是国家正式命名的 AAAA 级风景旅游度假区,同时是国内唯一一家温泉医养型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温泉泉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温度达72℃,并含有钾、镁、氡、钠等30余种微量元素。用温泉水和热矿泥配合按摩、针灸、蜡疗及光电疗法,对三瘫一截、风湿、类风湿、腰间盘脱出、颈肩病、糖尿病、皮肤病等70多种慢性病有明显疗效。疗养院内环境优雅,风格独特。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居住过的“龙宫温泉”和东北军阀张作霖修建的“龙泉别墅”均保存完好。有着“千年温泉,百年理疗”之称的汤岗子温泉,已经发展成为集康复、疗养、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温泉医养型旅游景区,是鞍山市五大旅游品牌之一。
玉佛山风景区,由玉佛寺、二一九公园、游乐园等景点组成。总占地面积17.42平方公里,旅游从业人员800余人。玉佛寺于2015年11月由玉佛苑更名而来。
玉佛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鞍山市二一九公园东侧、东山风景区脚下,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玉佛寺主体建筑高33米,宽66米,纵深58米,红墙碧瓦。2001年,在西南角和西北角分别增建仿清建筑钟楼和鼓楼,更显其气势恢宏。殿内有重达260.76吨的“玉石王”雕刻成的玉佛。玉佛正面为高5.23米的释迦牟尼佛,背面为高2.66米的渡海观音,堪称世界玉佛之最。2002年,玉佛寺的玉佛荣膺“吉尼斯世界纪录”,并荣获“全国知名旅游品牌”称号。2004年,进行较大规模的建设改造。先后完成占地面积207平方米的景区大山门建设、53946平方米的景区主干道建设、24309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建设及23.27万平方米的绿地建设。建设天王殿、方丈楼、山门及天王殿内的玉雕弥勒菩萨、四大天王等的造像。玉佛寺总面积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一倍以上。全部工程于2006年10月1日竣工并向游人开放。
二一九公园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真山真水公园之一。位于市中心东部,建于1950年,为纪念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日而命名。公园总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60万平方米。有儿童活动区、花卉观赏培育区、安静休息区、动物观赏区、水上活动区和东山游乐园。
白云山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海城市孤山满族镇松坨子村、蟒沟村、秦家堡村和孤山村山林交界处,距海城市内约45公里。景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峰400余座。海城境内最高山——唐帽山,海拔876米,坐落在景区东部。传说中的白猿洞居于唐帽山顶,洞上方有人工凿琢成的白猿打坐三级。人坐其上,顿生凌空欲飞之感,仿佛置身于仙境。山上珍稀动、植物种类较多,已被列为海城市的自然保护区。
西平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台安县西北部,距县城19公里。总面积4333公顷,包括森林、植物园、果园和人工湖等,植被覆盖率为85%,有100多种木本植物和近百种动物及禽鸟类。林区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源丰富,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均低于国家一级疗养区标准。全区分为狩猎区、花卉区、滨湖区、娱乐区、林浴区等,可开展日光浴、水浴、林浴、狩猎、垂钓、采集等多项健身、游乐活动。
药山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药山是千山余脉,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北部韭菜沟乡、三家子镇、石庙子镇交界处,距县城60公里,因盛产药材而得名。药山为清代奉天省的四大名山之一,与千山、凤凰山、医巫闾山齐名。药山山势高峻,由东北向西南起伏绵延10余公里,有大小奇峰40多座,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最高峰石花顶海拔889.7米。分为古城顶景区、清华观景区、梨花坞景区、石花顶景区和古战场景区等五大景区,有景点80余处。正在分步开发建设,部分对外接待。
鞍山市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受时空限制,分布不均匀。春季偏旱,夏季多雨;岫岩满族自治县及西部沿河平原水资源大有开发潜力,而海城市的沈大铁路以东地区,特别是鞍山市城区又严重缺水。
热泉,鞍山市是辽宁省地热资源较多的区域之一。有地热反应的达40多处,其中鞍山市区及海城市有30余处,台安县1处,岫岩满族自治县8处。鞍山市的汤岗子温泉和千山温泉早已成为中国康复和疗养中心。海城市东四街道西荒地已利用温泉水生产冬季蔬莱。岫岩有的自流温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很有医疗价值。
冷泉,虽未正式勘探,但千山、大孤山、汤岗子、沙河等乡(镇)均有发现,并已正式开发利用生产矿泉啤酒和矿泉汽水。
鞍山市土地总面积925536.41公顷,其中,农用地77.4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66%;建设用地13.2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27%;未利用地的1.9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1%。农用地中,耕地30.03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21.03万公顷)、园地3.89万公顷、林地41.1万公顷、草地12.48公顷、其他农用地2.4万公顷;建设用地中,含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88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8191.5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51万公顷。
鞍山市森林资源比较丰富,野生植物11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繁多,已知的木本植物有47科,102属,252种。
鞍山市境内药材蕴藏量较大,品种较多。主要分布在海城市东部山区和岫岩境内,共有700余种。其中辽五味子和细辛是地道药材,驰名全国。蕴藏量最多的有玉竹、白藓皮、翻白草、赤勺、合欢、白头翁、苍术、威灵仙、苦参、北豆根、穿山龙、茵陈、车前草等60余种。其中,北豆根和翻白草分别是鞍山中医药工业生产治疗咽喉炎北豆根片和治疗肠炎利特敏的主要原料。鞍山市有牧草地4274.1公顷。岫岩和海城的牧草质量较好,西部台安多为风沙碱地,土质薄,草场退化,产量质量较低。岫岩、海城、台安均大力发展养殖业,分别被国家和省列为黄牛生产基地。岫岩饲养的绒山羊被省定为绒山羊育种基地。
鞍山市有野生保护动物370余种。随着人口的增加,矿山的开采以及旅游业的兴旺,岫岩、海城市山区和台安县自然保护区——西平林场偶有所见,现有动物多为小型、个体。兽类常见的有狍子、狐狸、獾子、山猫、貉、黄鼬、山兔、刺猬等。禽类常见的有啄木鸟、布谷鸟、沼泽山雀、翠鸟、黄鹂、云雀等180余种。其中国家和省规定一类保护的有黑鹳、白鹳、白鹤、大天鹅。鞍山境内水域资源较丰富,除大小河流可捕捞鲶、黑、马口、鳌条、麦穗、棒花、泥鳅等20多种河鱼外,水库和星罗棋布的坑、塘、泡、沼可养殖的水面5000余公顷。养殖的淡水鱼种有鲤、鲫、草、青、鲢、鳙、黄鳝、非洲鲫鱼、武昌鱼以及螃蟹、虾、龟和河蚌、水獭等。水生植物常见的有芦苇、蒲草、藕、菱角及各种藻类。
鞍山市矿产资源丰富,市区周围铁矿石储量逾百亿吨,是全国储量的1/4。滑石矿是全国三大产地之一,储量居世界之首;岫岩地区素有玉石之乡的美誉。
鞍山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1种,开发的有37种。可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稀有矿产、宝玉石矿产和矿泉水等6大种类。铁矿,探明储量为100亿吨,居中国之首。主要分布在鞍山市区周围及辽阳弓长岭。
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地热水。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钨、钻、镍等有色金属矿产;岩金、砂金、银等贵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主要有:菱镁矿、红柱石、萤石、黏土等非金属矿产;硫铁矿、硼矿、磷矿等化工非金属矿产;滑石、水泥大理岩、水泥灰岩、硅石、长石、白云母、石墨、方解石、水镁石、膨润土、石棉、理石、硅灰石、白云岩、花岗岩、蛇纹岩、闪长岩、水晶、蛭石、制砖黏土、河道沙、建筑石、磨石等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稀有矿产主要有:镉、铈、铍、独居石等。宝玉石矿产主要有:玉石、绿柱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鞍山市常住人口为3325372人。其中:铁东区(含风景区)511574人、铁西区309397人、立山区406680人、千山区94729人、海城市1067905人,台安县300764人,岫岩县413007人、高新区122595人和开发区98721人。全市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45884人相比,10年共减少320512人,减少8.79%。年平均增长率为-0.92%。全市共有家庭户1411251户,集体户38026户,家庭户人口为3177319人,集体户人口为14805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2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88人减少0.63人。
2023年末,鞍山市户籍总人口326.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2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140.1万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74.4万人,农村人口152万人;男性162.6万人,女性163.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49.82%和50.18%。全年出生人口1.17万人,其中,男性0.59万人,女性0.58万人,出生率为3.56‰;死亡人口4.4万人,死亡率为13.39‰;自然增长率-9.83‰。
参考资料来源
鞍山是一个多民族城市,全市有41个少数民族,59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18%,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
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市统计局召开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51.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
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51.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8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636.3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843.3亿元,增长4.9%。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水果产量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19.3亿元,同比增长5%,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水果产量41.5万吨,增长25.1%,其中,梨产量31万吨,增长33.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10.3万吨,增长2%。
工业生产形势向好,菱镁、铁矿行业拉动较强。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比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2.9%。菱镁和铁矿行业拉动作用较强。菱镁行业平稳快速增长,铁矿行业增加值增速持续提升。1-9月,菱镁和铁矿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和2.3%,分别上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和0.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2%,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0.5个百分点。
营利性服务业高速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9%。1-8月,全市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201.2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1.3%、26.4%和10.6%。
固定资产投资加速提升,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较快。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较上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从投资领域看,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明显,分别增长72%和23.4%,分别拉动全市投资提高2.8和4.8个百分点。从投资规模看,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1.8%,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1.4%,10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2.2%。
消费市场小幅增长,政策助力效果显著。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73.9亿元,同比增长2.7%。从城乡消费情况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7亿元,增长2.8%;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1亿元,增长2.1%。政府推出“以旧换新”政策以来,限额以上家电音像和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快速提升,分别增长6.4%和3.2%,增幅较1-8月分别提高7.4和1.6个百分点。从主要商品分类情况看,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粮油食品类和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势较好,零售额分别增长57.2%、25.4%和6.3%。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财政支出持续提高。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2.7亿元,同比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8.4亿元,增长3.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2023年,鞍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2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807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1079.7亿元,增长7%。三次产业结构为6.2:40.1:53.7。
2023年,鞍山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4%。其中,食品烟酒类下降1.1%,衣着类与上年持平,居住类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6%,医疗保健类下降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7%。
2023年,鞍山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4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115.2亿元,增长8.3%;非税收收入45.2亿元,增长7.2%。在各项税收中,国内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46.3亿元,比上年增长35.3%;企业所得税11.2亿元,下降15.9%;个人所得税4.6亿元,增长43.7%;房产税7亿元,下降3.3%。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0.9亿元,教育支出37.6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3.8亿元,城乡社区支出33亿元,卫生健康支出29.4亿元,节能环保支出7.1亿元,公共安全支出17亿元。
2023年,鞍山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504公顷。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4万公顷,玉米播种面积17.2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86公顷。其中,油料播种面积0.85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2.69万公顷,瓜果播种面积0.14万公顷,药材播种面积0.42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39.4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稻谷产量23.0万吨,玉米产量114.1万吨。全年蔬菜产量203.0万吨,油料作物产量3.6万吨,瓜果产量7.0万吨。
2023年,鞍山市生猪饲养量209.6万头,其中,生猪出栏量142.0万头。牛饲养量21.7万头,其中,牛出栏量5.3万头。羊饲养量59.8万只,其中,羊出栏量22.2万只。家禽饲养量27732万只,其中,家禽出栏量21442万只。全年主要畜禽产品肉类总产量53.4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1.8万吨,牛肉产量0.9万吨,羊肉产量0.39万吨,禽肉产量40.3万吨。禽蛋产量41.6万吨。牛奶产量0.63万吨。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23.6万吨,比上年下降0.1%。农用薄膜使用量0.74万吨,比上年增长2.5%。农用柴油使用量2.4万吨,比上年增长0.3%。农药使用量0.28万吨,比上年下降1.5%。
鞍山冶铁业有悠久历史,早在汉武帝时就有采矿及冶铁业,唐朝以后更加发达。鞍山钢铁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工业以钢铁为主,还有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建材、电子、纺织、食品、服装、皮革等。经过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多年建设发展,鞍山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工业基础。历经2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鞍山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了青春。
鞍山工业形成了以钢铁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鞍山引进了一批中国外知名企业,已有88%的地方国有企业完成了转制任务,到今地方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将实现全部退出。辽宁金山集团、西洋集团、宝得公司、后英集团、衡业公司、辽宁海诺等一批非公有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
四涨一平三降” 7月份鞍山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据国家统计局鞍山调查队抽样调查数据显示,7月份,鞍山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上涨0.7%。今年前7个月,鞍山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5%,降幅有所收窄。
与2023年7月相比,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呈现“四涨一平三降”态势。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价格分别上涨5.7%和2.9%;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上涨1.4%和0.6%;居住价格持平;食品烟酒、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1.7%、1.0%和0.3%。
与2024年6月份相比,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呈现“四涨一平三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上涨2.0%和1.4%;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均上涨0.8%;居住价格持平;衣着、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1.8%、0.5%和0.1%。
前八个月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
24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1-8月,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
分行业看,1-8月,35个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0.0%。其中10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3.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增长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13.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9.8%;金属制品业同比增长5.1%。
分产品看,1-8月,全市监测的137个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73个品种,增长面为53.3%。主要产品铁矿石原矿产量同比增长13.3%;钢材产量同比下降5.2%;粗钢产量同比下降4.8%;耐火材料制品产量同比下降5.3%。
从企业类型看,1-8月,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高于国有控股企业0.6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高于大中型企业6.1个百分点。
从产销率看,1-8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1.9%,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8月当月的产销率为94.9%,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市化工产业规上增加值同比增长7.3%
年初以来,市工信局积极作为,以推进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依托三个省级化工园区,瞄准精细化工发展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实现产业、园区、企业、项目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全力推动化工产业发展平稳向好。前三季度,全市化工产业规上增加值同比增长7.3%。
为推动我市化工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市工信局深入推进化工园区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重点拓展和发展煤焦油深加工、碳材料、化学助剂、化工新材料等四大板块,着力打造结构合理、特色突出、链条完善的国内重要特色化工产业基地。目前,全市化工产业共有省级化工园区3个、规上企业62户,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企业1家、省级绿色工厂企业3家。
市工信局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加强我市化工产业上下游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企业业务边界,推动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联合鞍山经开区、台安经开区、腾鳌开发区的化工园区分别举办了三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会,在煤焦油深加工及碳材料产业、精细化学助剂及农化产业、精细有机新材料产业方面进行对接,成功促成鞍山七彩化学与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签约等一系列产业技术合作项目,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基于我市化工领域的产业底蕴和行业发展,市工信局将持续推动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布局,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倾听企业心声,主动上门服务,全力推动化工产业实现“由基础化工为主向精细化工为主转型、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转型、由原材料输出向全产业链布局转型”的战略转变。
2023年,鞍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8%。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3%,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2.0%。按隶属关系划分,中省营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2%,市地方工业增加值增长6.2%。按企业规模划分,大中型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0%,小微型工业增加值增长1.2%。按产业集群划分,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6%,钢铁及深加工产业增加值增长6.1%,菱镁产业增加值下降1.7%,铁矿业增加值增长6.4%,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0.7%,建材产业增加值下降23.4%,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下降30.3%,工业辅助产业增加值下降1.9%,消费品产业增加值增长7.8%。
2023年,鞍山市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产品产量中,生铁2012.9万吨,比上年下降2.1%;粗钢2245.6万吨,下降0.5%;钢材2747.8万吨,下降1.6%;铁矿石原矿5466.5万吨,增长3.0%;阀门1432.4吨,下降36.4%;变压器287万伏安,增长23.5%;耐火材料制品1421.3万吨,增长4.9%;自动化仪表35.5万台,增长20.5%;水泥119.8万吨,下降24.7%;布5347万米,增长10.6%;化学纤维1.5万吨,下降40.4%;塑料制品6.4万吨,下降30.6%。
2023年,鞍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00.1亿元,比上年下降11.2%。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5.4亿元,下降8.5%;钢铁及深加工业完成62.9亿元,下降4%;化工行业完成1.5亿元,下降22.6%;菱镁产业完成10.8亿元,下降20.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产品销售率101.1%,民营企业产品销售率95.1%,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8%,小微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5.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15.0亿元,比上年下降8.2%;税金总额65.7亿元,下降22.5%;实现利润总额96.6亿元,下降41.1%。
2023年末,鞍山市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11个,签订工程合同总额678.8亿元,比上年增长7.9%。
鞍山是辽宁中南部商贸物流中心,辽东半岛最早的对外开放城市,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鞍山市累计利用外资14亿美元,现有外商投资企业660余家。引进了台塑南亚、欧文斯、科宁、台湾中橡、北美集团、青岛啤酒、中油天宝等一批中国外知名企业;海城西柳服装市场是中国三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年交易额200亿元。海城南台箱包市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箱包交易市场。
2023年,鞍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48.7亿元,增长17.2%。分经营地看,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8.5亿元,增长9.3%。分消费类型看,全年商品零售额784.8亿元,比上年增长9.3%;餐饮收入额77.2亿元,增长18.4%。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饮料类零售额增长15.9%,烟酒类零售额增长2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46.1%,化妆品类零售额下降12.5%,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39.1%,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9.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下降52.6%,中西药品类零售额下降0.7%,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下降2.6%,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85.6%,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7.9%,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4.6%。
2023年,鞍山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660亿元,比年初增加324.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640.3亿元,比年初增加327.5亿元,增长6.2%。在人民币各项存款中,非金融企业存款725.5亿元,比年初减少154.4亿元;住户存款4624.1亿元,比年初增加450亿元。202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751.7亿元,比年初增加175.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62亿元,比年初增加149.5亿元,增长5.9%。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221.9亿元,比年初增加109.6亿元;住户贷款425.8亿元,比年初增加25.6亿元。
2023年,鞍山市邮电业务总量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9亿元,增长48.5%;电信业务总量29.2亿元,增长14.7%。邮政业务收入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快递企业业务量27292.1万件,增长73.6%,快递业务收入12.4亿元,增长39.2%。年末电话用户438.5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7.9万户,比上年减少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00.5万户,增加6.8万户。年末4G移动电话用户200.2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为50%。5G终端用户166.2万户。年末移动互联网用户343.9万户,比上年末下降0.5%。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4.7亿G,增长10%。
【交通运输】:2023年全年公路客运量1601万人,比上年增长24.3%;公路货运量15808万吨,增长5.7%。
【邮电】:2023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9亿元,增长48.5%;电信业务总量29.2亿元,增长14.7%。邮政业务收入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快递企业业务量27292.1万件,增长73.6%,快递业务收入12.4亿元,增长39.2%。年末电话用户438.5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7.9万户,比上年减少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00.5万户,增加6.8万户。年末,4G移动电话用户200.2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为50%。5G终端用户166.2万户。年末移动互联网用户343.9万户,比上年末下降0.5%。2023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4.7亿G,增长10%。
2023年鞍山市交通运输及邮电情况
鞍山市境内有沈海高速公路、丹锡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202国道,省道101、102、307、309、312、316、321、322等公路。
鞍山腾鳌机场,位于鞍山市西南11.8千米处,机场航站区总建筑面积2607.13平方米,机场等级4C,跑道长度2600×50米,平行滑行道为2500×25米,停机坪247×90米,机场围界9.8千米,消防等级为5级,属于利用空军机场开展民航包机运输飞行业务。2013年10月27日鞍山到北京的空中航线正式复航,2013年12月22日鞍山至上海的空中航线正式开通。鞍山机场现有直飞北京大兴、上海浦东、广州、南京、成都五条航线。
【科技】:2023年末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95户,比上年增加23户。发明有效量5528件,比上年增长15.4%。签订技术合同265项,比上年增长10%;技术合同登记金额20.4亿元,增长27.4%。
【教育】:2023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15所,普通高中33所,初中125所,普通小学203所,幼儿园712所。
全年幼儿园在园幼儿59085人。普通小学招生22255人,在校生142194人,毕业生22713人。初中学校招生21920人,在校生70584人,毕业生26574人。普通高中招生14262人,在校生42943人,毕业生14251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046人,在校生13393人,毕业生3886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3015人,在校生41811人,毕业生12465人。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433人,在校研究生3689人,毕业生1207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547人。
2019—2023年鞍山市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情况
2023年末,鞍山市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95户,比上年增加23户。发明有效量5528件,比上年增长15.4%。签订技术合同265项,比上年增长10%;技术合同登记金额20.4亿元,增长27.4%。
2023年末,鞍山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艺术馆和文化馆9个,博物馆7个,公共图书馆8个,图书总藏量339.8万册。全年共组织17场大型文化广场演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2项。荣获国家级和省级金银奖作品4部(个)。
截至2022年,鞍山市有体育场、馆数量50个。全年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3项(次)。举办群众体育活动42项(次)。鞍山市被授予奥运冠军之城称号,全年鞍山运动健儿在各项体育赛事中获得6项世界冠军和4项全国冠军。
2023年末,鞍山市有各类卫生机构(含诊所)1137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75所,妇幼保健机构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所。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达100%。全市医院、卫生院总床位2336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342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794人,注册护士11321人。年末全市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413人。
【公用事业】:2023年全年供水总量13607万吨,比上年增长1.8%;城市用水普及率为100%。煤气供气总量13274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1%;天然气供气总量9612万立方米,增长20.8%。
【城市建设】:2023年末城市实有道路长度1610.8公里,比上年增加0.03%;实有城市道路面积3032.1万平方米,下降6.5%;城市人行道面积438.8万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面积7375.3公顷,绿化覆盖率41.3%。
【环境保护】: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为1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1%;二氧化氮年均值为27微克/立方米,增长3.8%;一氧化碳年均值为1.6毫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可吸入颗粒PM2.5年均值为34.6微克/立方米,增长8.1%;PM10年均值为64微克/立方米,增长10.3%。市区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5.2分贝。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5.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仍保持为100%。
2022年11月2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鞍山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鞍山话属于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虽然从大体上来看都是东北话,实际上鞍山话听起来不论是声调还是词汇都很自己的有特点。
鞍山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
佛教于南北朝时的北魏传入辽东,鞍山随即有了佛教徒的踪迹。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佛教徒长期栖居于深山岩洞或简陋的居室中。如千山大安寺的中峰岩洞和通明峰西峭壁上的古庵遗址等,就是佛教徒最初栖居修行的地方。到了唐初,千山出现了禅室、殿堂等小型禅修殿宇和石室。后来,便逐渐形成了龙泉、祖越、香岩、大安五大寺院。在唐代,千山就初步成为东北地区佛教的聚集地。这时,海城、岫岩也都建有佛寺,如海城的三学寺,岫岩的效圣寺、妙峰寺,都为唐代所建。到了辽金时期,千山寺院相当兴盛,各寺均有扩大,在东北地区的影响也相当广泛。因此,千山寺院的名声就更大了。金国崇尚佛教文化,因此,对千山佛教也就更为重视。到了明代,不仅又建了一些新的寺院,如双峰寺、皈源寺等,同时对原有的龙泉、祖越、中会、香岩、大安几大寺院都有较大规模的扩建。比如明隆庆五年(1571),龙泉寺即建正殿五间、前后殿各三间、藏经阁三间、东西配房各三间、塔院三间等。那时的规模要大。这时的千山已成为东北无与伦比的佛教圣地。到了清代,千山僧人定为九粮僧,由朝廷发粮给各寺院。尤其在康熙、乾隆、道光几朝又进行了修葺,千山各寺院都相当可观。截止到清末的几百年间,千山也产生了一些在东北乃至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名僧,主要有雪庵、宗赟、普庵、惠涌、深文、函可、现住、少明、常和等人。
据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考察,道教传入鞍山地区,当是在清初。康熙六年(1667),沈阳太清宫道长郭守真派其弟子刘太琳、王太祥到千山传道,他们开始栖身于祖越寺罗汉洞,也就是今无量观的罗汉洞。后来他们经过各方面资助艰苦创业,建成无量观,成为千山道教祖庭,也称为老观。从此,千山有了道教,并逐步发展起来。后来在康熙三十四年又建成了南泉庵,于乾隆三年建成颇具规模的五龙宫,于嘉庆十年建成太和宫。此后一批宫观和道庵都建立起来。到清道光年间,千山已是东北道教的聚集地。在历史上道教曾出现过许多教派,如净明派、神霄派、正一派、全真派等等。鞍山地区,特别是最早出现的千山道教,属于全真龙门派,其教主是元代教士邱处机。
从清末到民国初年,鞍山地区在志书上有记载并且居有僧人和道士的寺院和道庙共有241座,在辽宁省列居首位。其中海城市境内有101座,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有104座,台安县境内有8座,千山有28座。至于众多村屯中,所建有的土地庙、山神庙等各种小庙,则无以计数。在上面所说的241座的寺院和道庙,多数是以所处地理位置、供奉对象、建庙者愿望而命名。如中会寺,因居于千山中部而名之;香严寺,因依香岩而建故名之;关帝庙,因崇敬关羽而命名;财神庙,因供奉财神而命名。
伊斯兰教于元代初期首先传入鞍山沙河一带,后来在那里建立了清真寺。清初传入海城和岫岩,乾隆廿一年传入台安。在清代,海城城里、牛庄、腾鳌,在台安的西佛、达牛、富家,在岫岩城里,都建了清真寺。当时岫岩城里西南街所建的清真寺规模最大,院内共有房舍21间,正厅5间,其余16间在东、南、西三面,是教民们礼拜和休息的场所。
鞍山地区的天主教是于清同治八年(1869)由法国神甫传入海城牛庄,并建立天主教堂,规模宏阔,极具观瞻。以后又在海城城内建立天主教堂。台安和岫岩境内也分别建有两三处天主教堂。
基督教最早于光绪元年(1875)由英国基督教牧师约翰携家眷自山东烟台经营口到海城传教。约翰在中国的名字为马钦民,他到海城不久,先后在海城城里以及牛庄、腾鳌、接管堡建立基督教堂,教徒共有几百人。马牧师极为慈善,被教徒称为善人,是寻中国圣贤之道,他在传教的同时,还将中国的《大学》《孟子》《礼记》《尚书》译成英文。民国十年海城成立基督教会,教会设立初级小学四处,高级小学两处,男女学生三百余人。光绪年间,台安县城以及西佛和富家也建有基督教堂。光绪二十四年,岫岩设立基督教会,后来在城西大十字街建基督教堂一座,楼房六间,能容纳数百人。
鞍山的饮食文化底蕴丰厚,南北佳肴汇聚此地,川、粤、辽、鲁等菜系都得以弘扬,比较有特色的要数海城牛庄馅饼,起源于清末,为北方佳肴,具有选料考究、皮薄馅大、外焦里嫩、油而不腻的特点,另外还有云友米线、吸取了云南过桥米线和川菜的优点,并按照鞍山当地人的口味进行了改良。
鞍山地区的民间文化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相当活跃,构成了鞍山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这其中有评书、大鼓、二人转、高跷、落子、皮影戏、秧歌、龙舞、狮舞、年画、剪纸、书法等。
评书,于明末清初首先流行于北京、天津两地,在清代传至河北、辽宁、黑龙江诸地。那时在鞍山地区的海城、台安、岫岩的城乡,都活跃有说书人。在城里主要是在茶馆茶社讲评书,在农村每当夏季挂锄时节,人们成群地坐在柳荫树下,听讲评书。大体上在讲《三国演义》《精忠岳传》《七侠五义》《水浒传》《济公传》等,一讲就是几天,深受群众欢迎。
大鼓,鞍山流行的是“东北大鼓”,旧时称奉天大鼓,后来叫辽宁大鼓,这种艺术在城乡也相当流行。大鼓在流行过程中,形成奉调、东城调、西城调、南城调、北城调等多种流派。鞍山流行的是南城调,就是用辽南口音在唱曲调,演唱大鼓的人,手拿一对小鼓锤,打着架起的小皮鼓,还有三弦伴奏,曲调悠扬,百姓们非常爱听。
二人转,也叫蹦蹦。流行于清中期,在长期流传中,形成以吉林市为重点的东路,以黑山县为重点的西路,以当时的海城县为重点的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的北路。鞍山地区的海城、岫岩自然是南路二人转,尤其是海城演唱二人转的人很多,有不少乡镇村屯都有演唱者。历史上的二人转,只是一旦一丑二人表演,边扭边唱,以唱为主。民国年间,在鞍山市铁西以及岫岩、海城城里都有二人转小剧场。那时的二人转既通俗又文雅,没有脏话淫辞,可谓雅俗共赏。
高跷,在鞍山地区,尤其在海城城乡,广为流行。那时的一个乡镇多数都有两三个高跷队伍,高跷队里,有旦角和丑角,一个队里旦角和丑角有二十多人,高跷跳起来,由锣鼓唢呐伴奏十分热闹。从正月初二开始,高跷队就走村串户,进行表演,一直演到正月末还未停止。当时在海城农村有句流行的话叫跳正月,闹二月,离离拉拉到三月。
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时,有些村镇还表演龙灯舞、狮子舞等。年画和剪纸,历史上岫岩就比较发达,有很多年画和剪纸民间艺人。书法,其历史更为久远。古代的私塾和后来学堂,学生刚一入学就学书法,凡是念书人都会写毛笔字,每至春节,都是村里读书人为各家各户书写春联。在历史上书法的实际用途很广,不像而今主要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
鞍山市因市区南部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