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5 09:41
元至正四年(1345年),沐英出生在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凤阳县)一户穷苦人家。父亲早逝,随母度日,家境贫寒。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江淮地区爆发红巾军起义,元朝对于红巾军的起事随即展开镇压。由于战事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沐英跟随母亲躲避兵乱,可是不久母亲就死在逃难的路上。
至正十二年(1352年),八岁的沐英流浪到濠州城,被当时的义军将领朱元璋发现并收留。当时朱元璋与马氏(即后来的马皇后)夫妇膝下无子,就认沐英为义子,沐英改姓朱,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朱元璋夫妇待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教他识字读书,还教他如何带兵打仗。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今江苏省南京市),沐英随军出征,侍奉朱元璋,不辞辛劳。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年仅十八岁的沐英开始担当军事要任。先是被朱元璋封为帐前都尉,参与镇守镇江(今江苏省镇江市)。后被提拔为指挥使,守江西重镇广信(今江西省上饶市)。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派水军和陆军取福建,沐英领兵自西进攻,攻破江西、福建交界处的分水关,占领崇安(今属福建省武夷山市),又攻破闵溪十八寨,俘虏陈友定部将冯谷保。朱元璋命他恢复沐姓。之后,沐英奉命移师镇守建宁(今属福建省三明市),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皆属福建省)。
洪武三年(1370年),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佥事,次年(1371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当时府中积务繁积。沐英年纪虽轻,聪明敏悟,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解决问题明快,毫无遗漏。马皇后多次称赞他的才干,朱元璋也十分器重他。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命沐英乘传前往关陕,体察民情,布施恩惠;又命他练兵准备征战。同年十一月,沐英担任征西副将军,跟随卫国公邓愈出征吐蕃。
洪武十年(1377年)四月,邓愈、沐英领兵至甘肃、青藏,分三路前进,进攻川藏,一直打到昆仑山,“俘斩万计,获马牛羊十余万”。在留下士卒戍守险要之处后,明军凯旋而回。回师途中,邓愈在寿春去世,于是由沐英领军返回。此役后,沐英因军功加号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进勋阶为荣禄大夫、柱国,获封西平侯,岁禄二千五百石,并被授世袭诰券。
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沐英被授为征西将军,与蓝玉等统兵征伐西番。沐英等在土门峡取得胜利,再攻至洮州(今甘肃省临潭县),俘虏西番十八族头领阿昌失纳;又在东笼山筑城,擒获其首领三副使瘿嗉子等,平定朵甘纳儿七站,拓地数千里,俘获男女二万口与各种牲畜二十余万头(只)。
此时,北元国公脱火赤等驻军和林,屡次骚扰北部边境。洪武十三年(1380年),沐英奉命总领陕西军队出塞,由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渡过黄河,翻越贺兰山,经过流沙,仅用七天时间便抵达和林附近。沐英分兵四路,连夜前进,一路从后面偷袭敌人,两路左右夹击,沐英亲率精骑正面冲击,四面合围,一举战胜,俘虏脱火赤与知院爱足及其全部北元军队。
洪武十四年(1381年),沐英领兵出古北口,随大将军徐达北征,分道出塞。沐英独当一面,攻取公主山长寨,攻克全宁四部,然后渡过胪朐河,俘虏北元知院李宣及部众。
(沐英立像图册参考资料)
主词条:明平云南之战
平定云南和治理云南,是沐英一生中最重要的功绩。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分别为征南副将军,率军三十万征讨盘踞云南的北元势力。
朱元璋亲自安排进军路线,沐英随傅友德等率主力先进逼曲靖。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闻讯,派平章达里麻率十万军队前去抵御。沐英等乘着大雾率军直趋白石江,迅速到达曲靖。雾散之后,两军相望,达里麻大惊。当时达里麻军列阵白石江一岸,明军在另一岸。傅友德想要即刻渡江,沐英不同意,说敌方已兵陈对岸,扼制水面,这样渡江对自己不利。于是只摆出渡江的样子,临江而立,另派几十人从下游潜渡,到达对岸后鸣金吹角,大造声势,致使达里麻军阵势开始动乱。达里麻军陷入混乱后,沐英迅速指挥明军渡江。他让善于潜水者在前,用长刀直击敌军。达里麻军退却,与相继登岸的明军鏖战许久,最终在明军铁骑的攻击下溃败,达里麻被俘,所部士卒尸体蔓延十余里。沐英将二万被俘士兵都放还故乡,明朝军队声威大振,把匝剌瓦尔密闻讯逃离昆明,途中自杀。沐英、蓝玉率兵直逼昆明,右丞观音保献城投降,昆明不攻自破。盘踞云南的残元势力被消灭。
此时,云南大部分属郡已被攻下,唯独西部大理一带的段氏割据势力倚靠点苍山、洱海,扼守点苍山的龙首、龙尾两关,抗拒明军。洪武十五年(1382年)闰二月,沐英和蓝玉领兵西攻大理。段氏家族的领袖段世聚众守在龙尾关。沐英、蓝玉派将军王弼攻龙首关,二人则亲自率兵进攻龙尾关,形成犄角之势。此外,沐英等另派一队人马攀援点苍山背后而上,居高临下作为策应。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水没马腹,将士随之,莫敢后”,斩关而入,山上军队也奔驰而下。段世不知背后虚实,阵势溃乱,兵败被俘,于是大理被攻占。攻克大理后,沐英、蓝玉或分兵其他地区,或下谕招降,云南西部大部归附明朝。沐英、蓝玉又取得平定云南西部的胜利。
洪武十五年(1382年)七月,沐英率师返回滇池,和傅友德合兵,分道平定乌撒、东川、建昌、芒部诸蛮,设立乌撒卫、毕节卫。
洪武十五年(1382年)九月,当傅友德、沐英再次领兵征服一些地区时,土官杨苴散布明朝大军已经班师回朝,纠集了二十万叛军攻打昆明。当时昆明城中缺粮,多数士兵生病,形势危急。沐英闻讯,率兵返回昆明,和守将冯诚合力,打败叛军,斩首六万,守住昆明,稳定了局势。
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回朝,而留下沐英镇守云南。
洪武十七年(1384年),曲靖亦佐土官作乱,沐英出兵征讨,将其降服,并借机平定普定、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打通田州粮道。
洪武十九年(1386年)九月,沐英上疏朱元璋,请求让军队屯田开垦。朱元璋同意了沐英建议。洪武二十年(1387年),沐英平定浪穹诏人,并在自永宁至大理的一线,每六十里设置一座堡垒,留下军队屯田。
主词条:定边之战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此前接受明廷册封的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思伦法(一译思伦发)举兵反叛,煽动各族入侵摩沙勒寨。沐英得报,派遣都督宁正率军将其击败,斩首一千五百余级。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思伦发再次侵犯定边府,军队号称三十万。沐英挑选骑兵三万奔往援救,设置三行火炮劲弩。思伦发驱赶一百头大象,身披甲衣,肩扛栏盾,左右挟着大竹筒,筒中装设标枪,锐气十足。沐英将军队分成三路,都督冯诚率领前军,宁正率领左军,都指挥同知汤昭率领右军。
即将开战时,沐英下令道:“今日之战,有进无退。”于是乘风大呼,炮弩齐发,象都掉头而跑。昔剌亦是麓川军中枭将,殊死而战,使左军稍有退却。沐英登高望见此情形,抽出佩刀,命令左右将左帅首级砍来。左帅见一人握刀奔下,心中恐惧,奋力大呼而突入阵中。大军乘机冲杀,斩首四万余人,生获三十七头象,其余的象全被射死。麓川将帅各遭百余箭,伏在象背死去。
定边之战,明军大获全胜,思伦发逃走,诸蛮深受震慑,麓川从此不再被阻塞。不久,沐英会合傅友德讨平东川少数民族,又平息越州彝族酋长阿资及广西阿赤部。
底定西南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冬,沐英回到南京朝见朱元璋。他抵达南京后,朱元璋在奉天殿赐宴,赏赐他黄金二百两、白金五千两、钞五百锭、彩帛百匹。朱元璋高兴地说:“使我对南方能高枕无忧的人,是你沐英啊。”云南各族官吏士民则“无老幼,惟恐其不来(调走)也,咸戚然东向”,在听到沐英回滇的消息后,“各相率远迓数百里之外”,“弧蛮夷酋长越境款迎,军民室家相庆”。沐英返回云南后,在景东再败麓川,思伦发乞降,进贡土产。阿资又反叛,沐英率军将其击败。至此,云南全部平定。沐英又派遣使者以兵威谕降诸番,番部有通过翻译辗转前来进贡者。
早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病逝时,沐英便三日不进食,因悲伤过度而咳血,几近昏厥。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沐英获悉皇太子朱标去世后,哭得十分伤心,自此患病。同年六月十七日晨,沐英在官邸视事时,突然中风倒地,双足麻痹,在被抬回家中后病逝,年仅四十八岁。沐英早逝的消息传出后,云南“官僚、士庶、胥吏、卒伍、缁黄、髫白,莫不奔号其门,泣语于路”。当沐英长子沐春奉诏护送其父灵柩还葬京师,柩出云南金马山时,云南人“送者数万人”。其时尚在云南或曾经到过云南的远游词客、谪宦墨卿等也“多以诗挽之(沐英)者”。
朱元璋在得知沐英的死讯后,“哭之恸,辍视朝,亲制文遣祭”,沐英灵柩所过之处的“军、民、官致祭”。十月八日,沐英的灵柩运抵应天府,朱元璋派遣中使致祭。十三日后,他又下诏破格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号“昭靖”;追赠沐英父祖三代“考皆王爵,妣皆王夫人”。朱元璋允许其以王礼葬于江宁县长泰北乡观音山之原。出殡之日,百官送柩至京师郊外。期间,皇太孙朱允炆和其他宗室也曾派人往祭,京师部府诸司官还曾亲往祭奠。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命制作沐英的塑像,供奉于功臣祠,允许其侑享太庙,并应云南父老之请,在昆明城中为其立庙祭祀。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与明王朝相始终。
后世称赞沐英“手定云南之经营,未十年百务具举”。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秋入滇至身死为止,十多年中,沐英一直以政事为务,期间虽曾进京觐见过一次朱元璋,但前后滞留不过十日而已。正因其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才能使云南的政治局势、社会面貌等在短时间内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今简要展示其举措如下:
主词条:三段击
据《明史》所述,沐英在征讨土著首领思伦发的时候,思伦发使用了上百头大象进行攻击。沐英使用火器对付叛军大象等野兽兵种时,有感于火药装填速度太慢,改进了射击方式。
沐英把少量火枪手和弓箭手步兵混编,摆出前后三队火枪手、神箭手。大象临近时,第一队火枪手、神箭手猛烈射击,然后退至队伍后方专心装填弹药;如果象阵不退,第二队再射;仍不退,第三队跟上。明军火枪、强弩齐发。大象有受伤的,有受惊的,惊慌回逃。明军获得胜利。
沐英一生,除奉诏独镇云南外,还与缅甸、泰国有过深入接触。朱元璋即位之初,曾遣使往谕缅甸,“使者不能达而返”。明朝统一云南之初,缅甸仍受制于实力雄厚的麓川思氏,所以直到沐英奉命留镇云南之初,始终不见缅甸与沐英及其家族乃至明朝政府之间有何直接往来。大抵是在沐英于摩沙勒寨之役,特别是定边之役大败麓川思伦法所部叛军之后,缅甸摆脱了麓川的控制,才改变了这种状态。史载“明洪武二十一年,缅叛,沐英讨败之”。同一年,位于今泰国北部的“八百媳妇国遣贡,(朱元璋)遂设宣慰司”。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沐英因八百大甸宣慰司宣慰使刀板冕(即兰纳国王披耶盛孟玛)不肯听命,派遣云南左卫百户杨完前往招抚。同年六月,刀板冕遣使贡献大象及方物于明廷。
朱元璋:“自汝在镇,吾无西南之忧。”(《明太祖实录》引)
潘仁:“大星一夜西南落,万里谁分圣主忧?心到九泉昭日月,名垂千古重山丘。中原父老思羊祜,绝塞羌夷哭武侯;薮泽书生怀德义,清铅满掬泪难收。”(《沐黔宁挽诗》)
沐英死后,云南民谣称:“孰为我父?孰为我母?无母奚居?无父奚附?天梦梦乎,莫恤我穷乎!”
董伦等:“英为人寡言笑,沉毅有智量,好贤礼士,抚御士卒,尤有恩意。初下云南,地方绝远,夷獠顽悍。英宣布恩信,抚而治之,招怀番酋,得其欢心。或时有叛者,必遣人开谕之,不下,然后加兵。及其久也,夷人畏爱,无复叛者。”(《明太祖实录》)
谷应泰:
邵廷采:
张廷玉等:“黔宁以英年膺腹心之寄。汗马宣劳,纯勤不二,旂常炳耀,洵无愧矣。独黔宁威震遐荒,剖符弈世,勋名与明相始终。”(《明史》)
蔡东藩:“梁王之忠,已见细评,若明得云南,全出沐英力,而云南人民,亦戴德不忘,终明世二百七十余年,沐氏子孙守云南,罕闻乱事,黔宁之功,固不在中山开平下也。蓝玉与沐英,同事疆场,为明立勋,不一而足。捕鱼儿海一役,谋虽出于王弼,而从善如流,不为无功。自是残元余孽,陵夷衰微,数十年无边患,谁谓玉不足道者?乃身邀宠眷,志满气溢,既不能急流勇退,复不能恭让自全,遂致兔死狗烹,引颈就戮。明虽负德,蓝亦辜恩。藉非然者,玉氏子孙,亦何至不沐氏若乎?前后相照,一则食报身后,一则族灭生前,后之君子,可以知所处矣。”(《明史演义》)
崔瑞德、牟复礼:“沐英封于云南。实际上是沐氏家族使云南成为明朝的一个省,并使其成为汉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家族的声望一直很高,它的权势是没有争议的,历代黔国公是明朝唯一持续掌握实际领土权力的勋臣。”(《剑桥中国明代史》)
富路特、房兆楹等:“平定云南、治理云南并将其融入明朝版图是沐英一生的最大功绩。”(《明代名人传》)
沐英平时不苟言笑,但礼贤下士,对兵卒爱惜有加,从不滥杀无辜。因此颇得贤名。
关于沐英的本姓,历来成迷。明人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中记载:有一次朱元璋问朱英(当时沐英跟朱氏姓)说:“朱英呀朱英,你到底是谁的孩子呢?“朱英只是一个劲地回答:“我就是陛下的孩子,深沐陛下和皇后的养育之恩。”朱元璋不肯罢休,朱英也只是重复刚刚说过的话。最后,朱元璋只得对朱英说:“你是朕的养子,现在就是不让你恢复原来的姓氏,也不能让你再随我姓朱了。既然你一直口念深沐养育之恩,就赐你姓沐吧,让你可以永沐皇恩。”
冯氏,沐春生母,追封黔宁王夫人。
耿氏,沐晟生母,追封黔宁王夫人。
方氏,沐昂生母,授诰命夫人。
颜氏,沐昕生母,明英宗时受封夫人。
沐英在明太祖时受封西平侯。沐英次子、第三代西平侯沐晟在明成祖时因功进封黔国公,遂开建黔国公一系。自沐英起,西平侯共历二世三代;自沐晟起,黔国公共历十世十三代,至南明而爵绝。
另,《明孝宗实录》称第三代黔国公沐琮的从兄沐璘、沐瓒代镇云南时亦袭封黔国公爵位,但此说仅见于此 。今采《明史·功臣世表》说,不将二人列入世系。
第一代:沐英,洪武十年(1377年)封西平侯,允许子孙世袭。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去世,追封黔宁王,谥号“昭靖”。
第二代:沐春,沐英之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袭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去世,谥号“惠襄”。
第三代:沐晟,沐春之弟,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袭爵。其余事迹见下文。
第一代:沐晟,永乐六年(1408年)自西平侯进爵黔国公,允许子孙世袭。正统四年(1439年)去世,追封定远王,谥号“忠敬”。
第二代:沐斌,沐晟之子,正统五年(1440年)袭爵。景泰元年(1450年)去世,追赠太傅,谥号“荣康”。
第三代:沐琮,沐斌之子,成化元年(1465年)袭爵。弘治九年(1496年)去世,追赠太师,谥号“武僖”。
第四代:沐昆,沐琮养子(实为侄孙) ,弘治十年(1497年)袭爵。正德十四年(1519年)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庄襄”。
第五代:沐绍勋,沐昆之子,正德十六年(1521年)袭爵。嘉靖十五年(1536年)去世,追赠太师,谥号“敏靖”。
第六代:沐朝辅,沐绍勋之子,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二月袭爵。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去世,追赠太保,谥号“恭僖”。
第七代:沐融,沐朝辅之子,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袭爵。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去世。
第八代:沐巩,沐融之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袭爵,旋即暴病夭折。
第九代:沐朝弼,沐巩之叔,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袭爵。隆庆四年(1570年)因罪削爵,禁锢至死。
第十代:沐昌祚,沐朝弼之子,隆庆五年(1571年)袭爵。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因病免爵,改由其子沐叡袭爵。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再次袭爵。天启五年(1625年)去世。
第十一代:沐叡,沐昌祚之子,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袭爵。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因罪削爵,死于狱中。
第十二代:沐启元,沐叡之子,天启五年(1625年)袭爵。崇祯元年(1628年)去世。
第十三代:沐天波,沐启元之子,崇祯元年(1628年)十二月袭爵。永历十五年(1661年)随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入缅甸,于咒水之难中力战殉国。
黔国公世系参考资料:
关于沐英的族属问题,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他是回族,官方文献、地方史料及实地调查资料则证明他并非苗族,从《明史》记载和实地调查等证据来看,沭英应为汉族。而地方家族的历史重构、民族地区的话语构建和旅游发展的需要等原因,才导致当前沐英的族属出现“回族说”和“苗族说”。
主词条:“黔宁王遗记”金牌
1974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山沐叡墓出土了“黔宁王遗记”金牌。金质,圆形。上端饰两片蕉叶,穿一孔。正面中间刻“黔宁王遗记”5字,右侧刻“此牌须用”4字,左侧刻“印绶带之”4字。反面刻“凡我子孙,务要忠心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喻。慎之戒之”凡5行,满行10字,共30字,每行字数不等。书写字体除“黔宁王遗记”字体为隶书,且空心字外,其余均为楷书。此牌是自沐英以来,沐氏家族告诫子孙处世之物,迄今为明代考古中仅见。
在评书《大明英烈》和《燕王扫北》里,沐英被描写成第一金锤将朱沐英,手使两把擂鼓瓮金锤。
1996年电视剧《乞丐皇帝朱元璋》:阮明吉饰演沐英。
2006年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周航饰演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