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里级护卫舰

更新时间:2024-09-19 09:35

佩里级护卫舰(英语:Oliver Hazard Perry class frigate,全称为奥利弗·哈泽德·佩里级护卫舰,其命名源自1812年战争的美国海军英雄少校奥利弗·哈泽德·佩里)。

发展沿革

起源

佩里级起源于70年代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小埃尔莫·R·朱姆沃尔特的Project-60高低混合舰队计划中低档部分的舰艇,最初划分为巡逻护卫舰(Patrol Frigate,PF),这是二次大战时代一种低档次的巡逻舰艇,吨位多在一千吨上下。这个计划预定大量生产一种便宜的次等护航舰来替代大批二次大战时代建造、届龄退役的老旧护航舰艇,主要功能是在低威胁环境下为次要舰队(包括两栖舰队、勤务舰队等)与民用船团进行反潜和防空护卫工作,或者是担负主战舰队的外围护航以及某些巡逻任务。与护航驱逐舰(DE)类似,佩里级被视为一种次等护航舰艇,战力与功能有限,但成本较低,能建造较多的数量弥补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等舰队主力舰艇的不足。因此,本级舰在造价、排水量、人力上都有严格限制,当然也不能采用较高档或完整的装备。

建造

佩里级从1970年9月展开可行性研究,1971年5月完成概念设计,1971年12月完成初步设计。在1972年4月,美国海军确认由Gibbs&Cox公司进行细部设计,并在同年10月将首舰佩里号(USS Oliver Hazard Perry FFG-7 ex-PF-109)的建造合约颁给贝斯钢铁造船厂(Bath Iron Work,BIW),价值9440万美元。BIW厂在1973年5月展开首舰的施工设计,同年12月开始切割钢板。

首舰佩里号最初预定的编号为PF-109,接续在二次大战时代建造的96艘塔科马级护卫舰(Takoma class,PF-3~108)之后;然而1975年6月30日美国海军颁布新分类标准之际,PF与护航驱逐舰(DE)一并改列为护卫舰(FF) ,因此佩里级遂改成导弹护卫舰(FFG),佩里号的舷号也改成接续在布鲁克级(Brooke class DEG-1~6)护航驱逐舰之后。首舰佩里号(USS Perry FFG-7)在1975年6月安放龙骨,1976年9月下水,1977年11月交付美国海军,然后在12月17日成军。第二艘佩里级的服役于1980年4月2日成军,与首舰相差两年多,这是吸收空军原型机试飞的概念,原型舰先行操作一段时间, 然后由海军参与造船厂的作业,将需要修正的地方增加到后续舰的工程中。

命名

首艘本级舰以美国海军史上的民族英雄──奥利弗·哈泽德·佩里(Oliver Hazard Perry,1785~1819)之名来命名。奥利弗·佩里出身罗得岛,他的成名作是1812年第二次英美战争中的伊利湖战役,该役中他统率美国舰队击溃英国舰队并将其俘获(为了纪念该次战役,倒数第四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CG-70)便命名为伊利湖号);接着,奥力佛率领运兵舰队驰援底特律,击溃当地的英军并收复该城。随后他担任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rry Harrison)将军的副官出兵加拿大,在泰晤士河战役中击败英军, 使美国在第二次英美战争中获得决定性的胜利。由于在此役中的出色表现,奥利弗成了美国的民族英雄。

值得一提的是,奥力弗·佩里的弟弟──同样投身美国海军的马休·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在19世纪中叶率领几艘近代化蒸汽铁甲军舰直抵东京湾 ,敲开日本德川幕府长年锁国的大门,日本人称之为“黑船事件”。本级舰共建造51艘,一度是二次大战后美国海军建造最多的作战舰艇,此纪录后来被伯克级驱逐舰打破。以项目管理的如期(on schedule)、质量(meet requirements)、预算(under budget)的标准,佩里级整个项目执行在当时缔造美国海军造舰史上最佳纪录。

设计特点

设计概念

与过去美国海军护航驱逐舰相同,佩里级以反潜作战任务为重心,同时加装标准SM-1区域防空导弹系统。舰上搭载两架LAMPS轻型空载反潜直升机(LAMPS MK I即SH-2海妖直升机,LAMPS MK III即SH-60直升机,以往的美国护航舰只搭载一架),能维持更久的空中反潜巡逻。依照朱姆沃尔特的原始构想,佩里级将与Project 60另一种重要的低档舰艇──制海舰形成反潜搭配,由四艘佩里级与一艘制海舰组成一个小型的反潜特遣舰队,平时部署在前线担任监视巡逻主力,开战之后撤回后方并改由主力的航空母舰战斗群进入前线,而制海舰/佩里级的编组则担负船团反潜护航或者主动在大西洋上寻找并列杀苏联潜艇,其角色可说是二次大战大西洋上英美以护航航空母舰与护航驱逐舰运用的翻版。

舰体设计

与同时期各国水面舰艇相同,佩里级的上层结构由铝合金制造;虽然此种材料拥有重量轻、延展性好的优点,但却有着燃点低的致命缺陷 ,这种问题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之后开始被各国海军注意。除了耐火性差之外,佩里级这类采用钢质舰体与铝合金上层结构的舰艇,由于两种材料应力传导特性不同,在长年操作使用后容易会发生结构强度方面的问题,如果船舰运动普遍比较激烈或者服勤海况较差,结构承受的应力破坏就会更为明显 。

佩里级的舰体配重并不理想,呈现舰艏、舰尾受力过大,但舰体中段相对较轻的情况,这是因为舰艏有MK-13导弹发射器,舰尾有RAST辅助降落系统的钢缆绞盘以及两架反潜直升机,但位于舰舯的LM-2500燃气涡轮机偏偏又是重量最轻的舰用主机(相较于蒸汽动力与柴油机);于是,佩里级的舰体经常出现“舯拱”现象,也就是舰艏与舰尾下沉,中央拱起,而“舯拱”的后果就是舰体中段底部受力扭曲过大,导致较上层的舱壁裂开进水。美国与澳大利亚的佩里级,都曾遇到这样的问题。

虽说是“可损耗”的低档舰艇,但佩里级也是美国海军第一种在舰上重要部位敷设凯夫拉(Kevlar)装甲板以强化防护能力的舰艇,指挥与电子设备舱室配备19mm厚的凯夫拉装甲板,弹药库与主机舱则以19mm厚的凯夫拉装甲板与16mm厚的钢质装甲保护。凯夫拉装甲板乃是在两片钢板之间加入由聚酰脂合成物制成的复合材料防弹夹层,此种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韧性佳与耐腐蚀等特性。凯夫勒碳纤维的比重只有1.44,强度是同重量钢板的5倍,自由震动衰减性能为钢板的8倍,最高防弹能力可达钢板的10倍。

作战系统

佩里级的作战系统是“小型战术资料系统”(Junior Tactical Data System,JTDS),是美国海军第一代舰载作战系统──“海军战术资料系统”(Nava Tatical Data System,NTDS)的简化版,以两部UYK-7主计算机(一具整合于MK-92负责处理目标追踪,一具用于火控管制)为核心,战情中心(CIC)设有一具MK-106与一具MK-107显控台, 功能包括搜索追踪、作战控制、发射器指示、武器发射和发射后评估,其中MK-106专门负责操作CAS组合天线系统,MK-l07负责操作STIR雷达,两台显控台均能显示舰上搜索雷达的讯号。

JTDS与NTDS 在完成之初都属于集中构型的舰载战斗系统,所有的处理能力都集中于少数几台主计算机上 。JTDS与MK-92的组合是美国海军第一种具备自动接战能力的自战系统,从目标侦测、威胁判断分类与火控锁定都可自动完成,人员只需监视其运作,并在最后决定是否要加以攻击 ,而接战过程则完全交给MK-92火控系统负责。JTDS只预设了Link-14单向电报打字数据链,而标准的Lnk-11双向自动数据链则列为客户选择配备。 较早建造的佩里级一开始配备只具接收功能的Link-14数据链,而非当时美国海军制式、收发功能兼备的Link-11,使之无法协同舰队进行长距离整合防空作战,后来这些早期的佩里级才以Link-11取代Link-14。

反潜系统

反潜方面,作为一种舰队护航舰艇,佩里级在许多方面与过去美国护航驱逐舰不同。首先,佩里级配备音鼓尺寸较小、侦测距离较低的SQS-56中频舰首声纳, 而不是先前美国惯用的SQS-26大型低频声纳。SQS-56虽然具有抑制杂波的特性,十分适合在浅海作业,但是在大洋上的侦测距离比SQS-26逊色不少。佩里级也是第一种没有装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的护航 舰艇。对照先前的护航舰,佩里级在反潜方面唯一的改进,就是能够收容/操作两架反潜直升机。舍弃低频声纳与阿斯洛克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基于舰上已经配备标准SM-1区域防空导弹和两架直升机,为了压低成本而不得不做出牺牲;先前美国海军建造的布鲁克级护卫舰同时有阿斯洛克、SQS-26大型声纳、一架反潜直升机与区域防空导弹系统,结果造价过于昂贵,原订10艘的数量只好减为6艘。

此外,ASROC的操作模式系根据舰首声纳的直线探测结果来进行射击,最大有效射程在10公里 以内;首艘佩里级建造之后,美国海军决定在后续舰纳入拖曳阵列声纳,其侦测距离成长数倍,势必只能派遣直升机飞到声纳接触区域,利用声纳浮标或沉浸声纳进行精确标定,再投掷鱼雷攻击 。因此,新一代SQR-19拖曳阵列声纳(可达第三汇声区)与LAMPS-3反潜直升机的出现,直接导致阿斯洛克的重要性下降。可惜佩里级服役之后,由于预算因素,只有部分舰艇才装备SQR-18/19拖曳阵列声纳。 佩里级的反潜火控系统是AN/SQQ-89(V)2,由于佩里级没有ASROC,因此AN/SQQ-89(V)2省略了MK-116火控计算机,并且只有两个OJ-452显控台。

舰载武装

佩里级配备一具AN/SPS-49(V)长程2D对空搜索雷达,能实施船团外围的远程对空监视。佩里级配备标准SM-1防空导弹系统,舰首装有一座能容纳40枚导弹的MK-13单臂发射器,主要用于装填标准SM-1防空导弹,此外也能容纳至多9枚鱼叉导弹 (标准的配置为36枚标准SM-1导弹与4枚鱼叉导弹),使佩里级毋须装置鱼叉导弹专用的MK-141四联装发射器 。相较于上一代的鞑靼(Tartar)防空导弹,SM-1采用全固态电子组件以及电动驱动装置,因此暖机备便的时间大幅缩短。

佩里级是美国海军第一种采用MK-75 76mm舰炮(意大利奥托·梅莱拉76mm舰炮授权美国生产的型号)的军舰,由于舰首装置了MK-13导弹发射器,使得MK-75被挤到上层结构机库前方。负责导控MK-75舰炮与标准SM-1防空导弹的是一套MK-92火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组位于舰桥上方的组合天线系统(Combined Antenna System,CAS)以及一具为标准SM-1提供照明导引的“分离标定与照明雷达”(Separate Target Illumination Radar,STIR,由SPG-60照明雷达的天线与荷兰STIR后端组成);CAS将一 具高转速(每分钟60转)搜索天线与一具火控照明天线整合在一起(共享发射机),当搜索天线发现目标后,便能立刻将照明天线转向目标并展开照射,加快反应时间,这是佩里级因应苏联潜射反舰导弹威胁的重要措施。

通过CAS与STIR,佩里级上一次能导控两枚标准SM-1进行接战,分别由STIR与CAS天线各负责一枚 (一般而言,佩里级接战短程目标时使用CAS进行照明,接战远程目标时则使用STIR照明雷达)。到了80年代,所有的佩里级都装置了一门MK-15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CIWS),位于机库顶端。

基本数据

实战记录

斯塔克号

1987年5月17日夜里,时值两伊战争期间,佩里级舰斯塔克号(USS Stark FFG-31)正独自在波斯湾进行巡逻任务;晚上九时,一架伊拉克空军幻影F-1战斗机EQ自伊国巴斯拉的空军基地起飞,并且先后被美军E-3预警机与斯塔克号的雷达发现。美军认为这只是伊拉克空军悉松平常的例行巡逻任务,但这架战机随后便左转向东朝着斯塔克号飞去。斯塔克号的舰长曾在22时5分对伊拉克战机发出询问,不过并未得到回应;随后伊拉克战机便对斯塔克号发射两枚飞鱼反舰导弹,并突然转向北方返航。但斯塔克号与E-3预警机都未对这个显而易见的攻击动作有所防备,也没发现掠海飞行的飞鱼导弹;虽然斯塔克号的SLQ-32(V)2电子支援系统在敌机发射导弹前截获幻影F-1EQ的Cyras-4雷达的锁定信号,但由于舰上人员太过疏忽,始终不认为伊拉克军机会对其开火,所以没有启动电子对抗措施。最后率先发现飞鱼导弹的并不是斯塔克号的雷达,而是舰上值班的了望员;斯塔克号虽然开始加速并转向,企图以舰尾密集阵迎击,但已经来不及了。

第一枚飞鱼导弹在被美军发现后的10秒钟穿入斯塔克号左舷,虽然没有引爆,但其燃料仍造成火灾;第二枚飞鱼导弹则命中第一枚导弹落点不远处、位于舰首舰桥附近,制造一个3×4米的大洞,最后在士兵住舱引爆。被导弹命中后,斯塔克号左舷进水倾斜,火灾铝合金制造的上层结构剧烈燃烧并融化变形 ,数个舱室被破坏,舰上指挥通讯设施悉数被摧毁,暴露在甲板上的消防主管线也被破坏,全舰共有35名船员炸死、烧死或被燃烧的有毒气体呛死,另有二人失踪。幸好两枚导弹并非击中舰上的油料、动力系统或损管中枢所在之处,主机仍正常运作,故斯塔克号并未像马岛战争中英国谢菲尔德号(HMS Sheffield D-80)一样中弹后立刻陷入瘫痪并完全丧失损管能力 ;此外,如同前述,佩里级还是有若干强化生存能利的措施,这也是斯塔克号能够存活的原因之一。斯塔克号控制住灾情之后,自力前往巴林水域;经过美国海军在当地的驱逐舰黄石级驱逐舰支援舰(Yellowstone-class destroyer tender)阿克狄亚号(USS Acadia,AD-42)的紧急整修之后, 斯塔克号自力返回美国佛罗里达母港,随后的修复工程总共花费1.42亿美元。斯塔克号进行修复时,采用了一种新型耐火绝热材料来弥补铝合金上层结构易燃易融的问题,此种涂料在火灾时不易发烟、融化或滴流,并且不含有毒物质,不会产生毒烟。在此次修复中,斯塔克号的几个重要部位也经过特别强化。

罗伯斯号

在1988年4月14日两伊战争末期,本级舰罗伯斯号(USS Roberts FFG-58)号在波斯湾进行护航作业时,发现伊朗布放的M-08水雷阵;虽然该舰发现三枚,然而在排雷作业中却误触其他的M-08水雷,在舰体水线以下5m处炸出一个长8m的大洞,爆炸的震动导致舰上两具LM-2500燃气涡轮飞离基座撞上舱顶,船舰当场失去动力,舰上的龙骨也受到损害。经过7个小时的灭火与堵漏之后,罗伯斯号的人员控制住了灾情, 舰上总共有10人受到轻重伤,其中四名伤势较重的烧伤伤员被转送至西德的医院。在6月27日,罗伯斯号被装载上Mighty Servant 2号半潜举升船,于同年10月6日返回美国本土波特兰的巴斯钢铁(BIW)造船厂进行整修;在整修中,整个装载燃气涡轮的船段被切除,换上一段重达315吨的新造船段,整修计划耗资8950万美元。

为了报复罗伯斯受创,美国海军在4月18日对伊朗发起名为螳螂行动(Operation Praying Mantis) 的报复性攻击。在螳螂行动中,佩里级的辛普森号(USS Simpson FFG-56)与友军温赖特号导弹巡洋舰(USS Sainwright CG-28)用舰炮摧毁了一座伊朗的海上钻井平台,随后与一艘伊朗战士-II级导弹快艇约珊号(Joshan)交战,两艘美舰发射总共四枚标准防空导弹,将该艇击沉。

外销记录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是佩里级的第一个客户,共操作六艘, 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称之为阿德莱德级(Adelaide class)。前四艘阿德莱德级在美国建造,于1980~1984年间交舰;后两艘则授权澳大利亚川斯费德(Transfield)造船厂建造,于1990年代初期完成。美国海军也把通过军售管道(FMS)而在美国建造的外销舰 ,比照自用舰艇的建造顺序排入序号,而澳大利亚这些佩里级订单也就安插在美国本身订购的佩里级生产工作之间,因此四艘在美国建造的阿德莱德级便依照整个佩里级的建造顺序,占用了FFG-17、18、35、44四个号码,而这四个号码也成为美国本身佩里级舰群中的空号。

中国台湾

2艘由美国海军转卖给台湾。台湾海军为了寻求现役济阳级护卫舰(原美国海军诺克斯级护卫舰)的替代舰艇,预计以热舰移交方式向美国购买即将退役的2艘佩里级,分别是泰勒号(USS Taylor FFG-50)、盖瑞号(USS Gary FFG-51)。2015年12月美国宣布这两艘佩里级护卫舰的军售案;两舰于2017年3月签约移交台湾,并从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离港启航,于2017年5月抵达台湾。后更名为“铭传(原泰勒号)(PFG-1112)”、“逢甲(原盖瑞号)(PFG-1115)”。经过一年半的整修与恢复作战系统的相关安装与测试后,于2018年11月8日上午在高雄左营军港东码头举行成军典礼。

巴基斯坦

在2006年,巴基斯坦向美国要求购入6艘二手佩里级,以取代六艘日渐老旧的英制21型护卫舰。在2008年10月17日,美国国会批准将佩里级的麦金尼号(USS Mcinerney FFG-8)售予巴基斯坦,并在2010年2月18日由美国国防安全局(DSCA)正式宣布此项交易 ;此一舰艇移交相关费用计入美国对巴基斯坦年度军事援助的额度内,因此巴基斯坦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在2010年8月31日,麦金尼号从美国海军除役,并立刻移交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海军则将之命名为阿拉姆吉尔号(PNS Al AAmgheer,F-260)。

2011年1月21日,阿拉姆吉尔号在训练作业时舰首不慎冲撞码头而受损,使其服役时间延误,该舰在2011年7月19日正式成军 。麦金尼号移交时尚未进行任何改装,舰上的防空导弹系统并未复原;由于巴基斯坦海军对区域防空能力的需求极为殷切,因此可能会进一步针对购入的佩里级护卫舰进行必要的翻修与升级工程。

2019年,巴基斯坦海军阿拉姆吉尔号军舰参加在地中海举行的DOGUAKDENIZ多国海上军演。

西班牙

佩里级的第二个外国客户是西班牙,美国在1980年代初期授权西班牙Ferrol造船厂建造六艘,西班牙海军称之为圣塔玛莉级(Stnta Maria class)。圣塔玛莉级与原版佩里级的主要不同,在于使用被称为IPN-10“行动资料自动化系统”(Action Data Automation,ADA)的战斗系统,以及改采西班牙自制的马洛卡型(Meroka)近迫武器系统取代美制密集阵系统。前四艘圣塔玛莉级采用MK-92 Mod2火控雷达,最后2艘则升级为MK-92 Mod 6。

土耳其

共8艘,由美国海军移交给土耳其,8艘分成2批进行称为GENESIS(创世纪)的延寿计划,并在改装完后改称为G级护卫舰(G class)。G级护卫舰是全世界服役中的佩里级与其衍生舰种中,改装与升级程度最为现代化的一款,其中第二批GENESIS计划舰甚至加装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级护卫舰类似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及ESSM防空导弹,与配合升级的火控系统及新型土耳其制声纳。

墨西哥

共2艘。美国政府预计于2013年至2014年之间转移柯兹号(USS Curts FFG-38)和麦克拉斯基号(USS McClusky FFG-41)至墨西哥海军。

埃及

共4艘,美国海军从1996年后根据盟邦的协助法案陆续移转给埃及,并改名为“穆巴拉克级”(Mubarak class)。

波兰

共2艘,美国海军转卖给波兰,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交予波兰海军。

泰国

共2艘。美国政府预计于2013年至2014年之间转移伦兹号(USS Rentz FFG-46)和范德格里夫号(USS Vandegrift FFG-48)至泰国海军。

巴林

2艘,1996年美国政府赠予巴林海军;原为美国海军的杰克·威廉斯号(USS Jack Williams FFG-24)。2019年,美国国务院已批准向巴林出售一艘导弹护卫舰——美国海军已经退役的“佩里”级导弹护卫舰“罗伯特·布拉德利”号(Robert G. Bradley FFG 49)。

改装升级

从安德伍德号(USS Underwood FFG-36)开始,佩里级进行了一些改良:以LAMPS-3反潜直升机系统取代LAMPS-2,为此并延长舰尾使直升机甲板长度增加,以操作LAMPS-3 SH-60直升机,并加装RAST辅助降落系统,因此安德伍德号也成为第一艘长舰体(long hull)构型的佩里级;加装SLQ-32(V)2电子战系统(不具备主动电子反制能力)以及SQR-19拖曳阵列声纳(由于SQR-19生产进度落后,若干佩里级曾暂时使用SQR-18(V)2。不过只有部分佩里级加装这些拖曳声纳);在两侧增设稳定鳍,增加舰体稳定性与直升机在恶劣海象起降的能力。

此外,战斗系统进行改良,增加第三具UYK-7主计算机以支援LAMPS-3较高的资料处理需求,并整合前述的LAMPS-3、SQR-19以及SLQ-32(V)2电战系统等新装备。这些改良使排水量增加了450吨,舰体也加长至138m。从泰勒号(USS Taylor FFG-50)起的佩里级的战斗系统经过进一步改良,包括加入RVP/ADT雷达影像处理/自动侦测追踪功能、改良Link-11数据链以及LAMPS-3等等。共计有FFG-8,28,29,32,33,36~61等舰曾接受过这些改良, 她们也是佩里级中较晚除役的。至于未经改良、仍操作LAMPS-1反潜直升机的早期短舰身佩里级则率先除役。

在规划建造最后一艘佩里级护卫舰英格拉汉号(USS Ingraham FFG-61)时,美国海军原本打算进行大规模改良,将MK-13发射器移除,原位置改装四组八联装MK-41垂直发射系统来装填标准防空导弹,此外另外装置两组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器,战系也经过大幅改良,而这个方案也打算作为日后改良佩里级的参考。不过由于经费缩减,最后英格拉汉号仍维持与原本相同的舰体与武器硬件设计,只针对侦测与作战系统进行改良。

本级各舰

总体评价

在同时期世界上的三千吨级中/低档舰艇舰艇中,佩里级的作战能力堪称十分齐全,防空有SM-1区域防空导弹系统、长程对空搜索雷达,反潜方面可携带两架10吨级SH-60反潜直升机 、侦测距离远达第三汇聚区的SQR-19拖曳阵列声纳以及鱼雷,还配备反舰导弹,这样的作战能力已经足以作为许多小国的主战舰艇。然而以高强度作战标准而言,佩里级的反潜与防空能力都不算专精; 更重要的是,佩里级的许多重要系统与结构设计都秉持着次等护航舰艇“能省则省”的原则,许多装备没有备援系统,而舰体结构强度与生存设计也打了折扣;因此对其他几个采用佩里级作为第一线主力舰艇的国外客户而言,无论是作战能力、战场存活性或使用寿命都留下了一些缺憾。

虽然如此,整体而言,佩里级在同吨位舰艇中堪称功能齐全,服役期间 的表现也算是十分称职,算得上美国海军史上一种出色的经典设计。她的后继者是多功能濒海战斗舰(LCS),吨位比佩里级稍低,同样是低成本、大量建造的次等护航舰,不过无论在理念以及基本设计上都截然不同;LCS已经不再是以反潜任务为主的传统护航舰艇,而是采取攻势作为、在交战前线滨海区域附近活动的作战舰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