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3 08:0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中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纵向来看,在中国区域发展板块上,成渝地区一直举足轻重:2011年,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2030年,成渝城市群完成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
横向来看,《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将成渝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并列。
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6万亿元。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分别占川渝两地总和的90%左右。2014年,成渝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49%,2018年这一比例已经提升至6.6%左右。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自此开启。
2020年4月15日,重庆市委五届八次全会通过了《重庆市委关于立足“四个优势”发挥“三个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要素,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将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2020年7月16日,四川日报刊发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全文。《决定》明确,培育壮大四川七大区域中心城市,分别是四川宜宾、达州、绵阳、德阳、乐山、泸州、南充。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当前中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重庆城市群、成都城市群、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成渝经济区东北部城市群、川南城市群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规划纲要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有助于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助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利于吸收生态功能区人口向城市群集中,保护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
规划纲要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根据规划纲要,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特色进一步彰显,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到2035年,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规划纲要共12章,提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9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
2021年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根据《规划》,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着力构建对外运输“一张网”,打造1小时交通圈、通勤圈,推动出行“同城待遇”、安检一体化票制多样化等。到2025年,成渝地区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21年1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形成重庆、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1小时通达。
2021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的通知,目标到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到2035年,西部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
2022年02月22日,民航局印发《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5方面的任务举措,将着力打造中国民航发展第四级。
2022年5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四川省42个市(区、县),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重庆市和四川省全域范围。推动重庆市、四川省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2023年2月,据四川省政府网站,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区域内市场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商品要素资源流动更加顺畅,市场制度规则基本统一,市场监管协作更加有力,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明显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基本实现,为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2023年5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改革开放专项工作组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2023年重点任务》。
2023年6月8日,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泸州)党工委、管委会成立大会举行。
截至2023年5月底,2023年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已开工230个,累计完成投资8417.7亿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项目等。
2023年6月26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举行成果发布会在重庆市璧山区召开。
2023年以来,成渝双城经济圈加快推进一体化建设,重庆、四川两地共同推动“一网通办、一码就诊、一卡畅行”。截至2023年6月,包括养老保险转接、公积金互认互贷等311项政务服务事项,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实现跨省市“全域通办”。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綦江、大足、黔江、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璧山、铜梁、潼南、荣昌、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平武县、北川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近6.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9%、6.9%、6.3%。
内江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域内西汉首设资中县,东汉划出资中县以南地域设汉安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辖市中区、东兴区、隆昌市、资中县、威远县、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幅员面积5384.8平方公里,总人口402.8万。
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处于川、滇、黔三省接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汇流地带。地跨北纬27°50′~29°16′、东经103°36′~105°20′。市境东邻泸州市,南接云南昭通市,西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乐山市,北靠自贡市,东西最大横距153.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50.4千米,全市辖区面积13283平方千米。
泸州位于四川省东南,东与重庆市和贵州省接壤,南与贵州省连界,西与云南省和四川省宜宾市、自贡市相连,北接四川省内江市和重庆市。1983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成立省辖泸州市,下辖市中区和泸县、纳溪县、合江县。
2021年,四川、重庆两省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地区生产总值达7.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和西部地区比重分别提高到6.5%、30.8%,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从工业看,2021年双城经济圈工业增加值达到2.13万亿元、增长10%,增速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4.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89.6亿元、增长35.8%。从服务业看,服务业增加值达3.95万亿元、增长9.3%,增速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1.9%;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恢复发展,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1%、12.4%。
加快建设成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光电与集成电路天府实验室成功组建,成都超算中心、中新(重庆)国际超算中心纳入国家超算中心体系。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揭牌运行。深入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联合举行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工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1054.5亿元。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5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5%;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4.2%。
从投资看,双城经济圈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渝中线高铁启动建设,建成和在建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20条;2021年民间投资增长9.9%。从消费看,加快推进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建设,着力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加快培育消费中心城市和一批知名商圈;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6万亿元、增长17.0%,增速比全国高4.5个百分点。从外贸看,全年中欧班列(成渝)共计开行超4800列,开行量占全国比例超过30%;进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74万亿元、增长19.7%。
多领域合作纵深推进,区域协同共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深化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区域协同共兴稳步推进,川南渝西融合发展、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川渝高竹新区等“2+8”合作平台建设成效初显。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扎实推进,协同开展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加强污染跨界协同治理,持续开展蓝天保卫战联动帮扶;建立长江流域川渝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设立川渝流域保护治理资金。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进,开展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6个方面便捷生活行动,同步建立便捷生活事项清单化管理制度和更新机制;协同深化“放管服”改革,210项“川渝通办”事项全面实施;成渝城际动车日均开行78.5对,率先在成渝客专沿线各车站间推行“公交化”票制,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主城公共交通实现“一卡通”“一码通乘”。(四川省、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2024年3月5日,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986.7亿元,在2021年突破7万亿后,用2年时间再上一个万亿台阶;占全国、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为6.5%、30.4%,分别比上年提高0.1个、0.3个百分点,区域位势能级稳步提升;比上年增长6.1%,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0.5个百分点,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2023年,川渝两省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川渝一盘棋,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效,经济运行呈现回升向好发展态势。
双核韧性持续彰显。成都经济总量达到22074.7亿元,占全省比重为36.7%,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达27845.3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46.3%;重庆都市圈经济总量达24632.6亿元,其中,重庆主城都市区经济总量达23120.1亿元,占重庆市的比重为76.7%。
追赶发展步伐加快。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增速比京津冀、长三角分别高1个、0.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相当于京津冀、长三角的78.5%、26.9%,分别比上年提高1.1个、0.3个百分点,与其他经济区的差距持续缩小。
产业发展支撑有力。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8.4:37.5:54.1调整为8.0:36.9:55.1;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8%、5.6%、6.8%,其中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全国高0.9个、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5.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7%,增速均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以上。接触型服务业加快恢复,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8%、9.1%,分别比全国高3.8个、2.9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8%、7.7%。
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投资回升向好,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3.4%,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增速优势比前三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9.6%、13%。消费市场加快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增长8.9%,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其中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限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9.5%。
区域合作纵深推进。改革创新成效明显,出台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进方案,发布首批川渝“一件事一次办”和“免证办”事项清单,“川渝通办”事项全面落地;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启动建设,第二批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获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扎实推进;启动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大项目提速增量,248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138.4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20.1%,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开放合作持续推进,成渝中线、成达万、西渝等高铁加快建设,川渝省际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达到21条;全年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超过5300列,运输箱量超43万标箱,均位居全国第一,运行线路近50条,覆盖欧亚超100个城市站点。
2024年上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365.7亿元,占全国的6.5%、西部地区的30.7%,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0.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8%,增速比全国、西部地区均高0.8个百分点。其中,重庆部分14098.2亿元、增长6.1%,四川部分26267.5亿元、增长5.6%,增速均高于全国、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上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相当于京津冀、大湾区(不含港澳)、长三角的78.4%、75.8%、26.8%,均高于上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与三大经济区的差距持续缩小;经济增速比大湾区(不含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分别高1.7个、0.6个、0.3个百分点。
从产业发展来看,农业经济稳中略升,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6.3%,增速比全国高0.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5%,增速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服务业贡献突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9%,增速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2%。其中,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7.3%,相比全国增速优势从一季度的4.2个百分点扩大至7.5个百分点;接触型服务业恢复向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7.6%、7.5%,增速分别比全国高1.9个、1.9个、0.9个百分点。
2024年10月22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1—9月,30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699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84.7%,超时序进度9.7个百分点。
培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利于引领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有利于发挥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区位优势,推动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有利于探索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引导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2011年4月
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2015年5月21日
重庆和四川签署《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备忘录》,决定将推动交通、信息和市场三个“一体化”。
2015年12月26日
成渝高铁正式通车运营,这是连接成渝的第一条高铁。
2016年5月4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赋予成渝两地的发展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美丽中国的先行区。
2018年6月6日至7日
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市学习考察。其间,川渝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和12个专项合作协议。
2019年7月9日至10日
重庆市党政代表团来川考察,双方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方案》。
2020年10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2021年10月2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2021年11月
成都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印发《发挥区(市)县改革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
2021年12月27日
川渝高竹新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高竹新区2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地,这一全国唯一实体化运行的跨省域共建新区步入发展快车道。
2023年3月1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向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印发了《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
2023年4月2日,四川省统计局和重庆市统计局联合发布《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监测报告》。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587.9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6.4%,占西部地区的比重为30.2%;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0%,与全国持平。
2023年4月11日,第三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创业活动周将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就创周以“唱好新时代发展双城记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为主题,由重庆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四川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主办,致力于推动川渝两地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2023年6月26日,在生态环境部和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共同见证下,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在成都联合签署了《关于建立川渝新污染物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协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事项
第一批
2021年1月,第一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事项正式发布,明确在2021年底前,推动实施以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为重点的便捷生活行动,同步建立便捷生活事项清单化管理制度和更新机制。
第二批
2021年11月消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第二批)征求意见稿》日前发布,涉及交通、身份认证、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九大方面29项具体举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二批便捷生活行动事项计划在2022年底前实施到位。其中:
交通通信方面,包括推进川渝高铁动车乘车证件电子化、推进公交客运便利化、推进通信一体化等;
身份认证方面,包括推进居住证互通互认等;
就业社保方面,包括推进参保证明互查互认、推进社保卡跨区域服务等。
教育文化方面,包括推进建设教育共享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川渝阅读一卡通等;医疗健康方面,包括扩大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
住房保障方面,包括推进公积金跨区域异地缴存使用、推进公租房共建共享等;
生产经营方面,包括推进车辆转入地直接办理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手续等;
绿色低碳方面,包括推进共享低碳生活方式等;
应急救援便捷行动方面,包括推进毗邻地区报警一体化处置机制建立等。
取消长途费
2021年12月1日零时起,四川、重庆正式取消川渝两地间座机通话长途费,实现全国首例跨省级行政区域固定电话通信资费一体化。
202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总结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的18条经验做法,面向全国推广。
在促进产业共建共兴方面,两地共建优势产业链、共建联合招商机制、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其中,两地联合出台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领域高质量协同共建实施方案,推动补链、延链、强链,2022年,川渝共生产汽车318万辆,同比增长17%,川渝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共同建设统一市场方面,两地推进市场准入“异地同标”,实现营业执照异地互办互发、立等可取;实现企业通过电子税务局申请跨省市线上迁移,为企业在川渝自由流动提供便利;共建跨省公平竞争审查协作机制,共同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在协同推动对外开放方面,两地共创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合作品牌“中欧班列(成渝)”,开行班列数、货值均为全国第一,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量近30%;推进跨省市“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监管模式,首次实现“电子口岸卡”跨海关关区通办,自实施以来,川渝两地已设置39个受理点,服务企业1万余家,累计办理业务逾2万次,办理时长压缩2/3。
在深化生态环境共治方面,开展生态环境协同立法司法协作,设立川渝环境资源司法协作巡回法庭,开展跨区域案件巡回审判;开展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2022年川渝跨界河流25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共建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机制,2020年以来完成“白名单”跨省转移审批14.4万吨。
在推动社会共建互融方面,联合发布3批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共同实施2批43项便捷生活行动举措,推动居民身份证等34类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推动小学入学、员工录用、创业服务等7个“一件事”川渝通办、34项服务“免证办”,20项证明事项在两地实行告知承诺制;推进跨省通信一体化,取消川渝地区座机通话长途费,实现全国首例跨省级行政区域固定电话通信资费一体化,推出两省市亲情号互设、跨省缴费等8项跨省通信服务;推进毗邻地区警情处置一体化,建立突出治安问题联合整治机制。
在完善协调协商机制方面,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联合办公室及专项工作组常态化工作机制。重大项目联合调度服务机制持续健全,建立省市领导联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工作机制,按年度滚动实施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300余个、总投资超3.56万亿元。建立协同立法机制,实现立法项目协商确定、立法文本协商起草、立法程序同步推进、立法成果共同运用、法规实施联动监督。建立干部互派挂职机制,已有3批次301名年轻干部互派锻炼,推动两地信息互通、经验共享。
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这一当务之急。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表示,长期以来各地均按照行政区域进行生产资料布局。而成渝经济区实际上打破了行政“樊篱”,探索按照生产要素流动规律来进行生产布局,这必然对现有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权限提出新课题。“当前政府部门的一个重点,是在有条件地区开展统一政策、统一公共服务、统一道路建设等探索。”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认为,成渝发展的大框架仍然建立在四川、重庆两个省级行政区的协调基础之上。因此,“双城经济圈”本质意义上是两大行政区之间加强联合并谋求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