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7 11:00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是一所有着120年办学历史,具有优良传统、丰富积淀和深厚底蕴的沪上名校。前身为华童公学,创办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是租界工部局在上海最早开设的华人子弟学校之一。1943年易名为上海市立模范中学。1945年抗战胜利,上海光复,为了纪念抗日民族英雄谢晋元将军,学校更名市立晋元中学。1956年更名为陕北中学。1984年恢复晋元中学校名。1999年学校新校舍建成,初高中脱钩,高中部迁至现校址,更名为晋元高级中学。2005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学校继承光荣传统,秉承历史文化,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彰显办学特色。晋元办学目标的实现,关键是有一支充满职业自豪感与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56人。现任校长季洪旭为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3名,其中陈大波、李惠军2名特级教师主持了普陀区名师工作室,陈大波老师还担任了上海市普教系统名师基地主持人;先后有100余名教师获得各级“园丁奖”,其中20余名教师获得上海市园丁奖、全国或上海市优秀教师、劳动模范称号。学校的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博士、硕士研究生、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等学历层次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8%。教师平均年龄为35周岁,结构配比合理,是一支道德素养高、学历层次高、业务水平高,及社会责任感强、时代精神强、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团队;另有多位资深外籍教师在校任教。
季洪旭,男,1966年9月出生,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高级教师;曾担任江苏省阜宁中学校长,上海市奉贤中学校长。现任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校长。
曾被评为江苏省盐城市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阜宁县十大杰出青年、盐城市首届名校长,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奉贤区名校长、奉贤区十大杰出青年、奉贤区拔尖人才,并多次获得行政奖励。季洪旭主持的多项课题获省、市级教育科研二等奖,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于省、市级各类刊物,主编出版了两本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季洪旭带领上海市奉贤中学创建成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第十二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第三次蝉联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
晋元高级中学前身为华童公学,创办于1904年。曾易名为模范中学、陕北中学,为纪念爱国将领谢晋元将军而命名为“晋元中学”。学校一贯以教学严谨、质量居先称世。历史上胡适、李怀霜、余槐青、郑逸梅等名人都曾在校任过教师。丁关根、张承宗、唐弢、余秋雨和院士蒋锡蘷、翁史烈、何友声、项海帆等曾在校就读。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晋元高级中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继续发展的能力;坚持“学会选择、主动学习、卓越发展”的办学思想。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学校现有特、高级教师4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学校完善教学管理,以“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和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促进了教育改革的全面进行,学校与大学、科研机构和现代企业建立合作发展的共同体,实现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同时,学校积极开展与国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为使学生成为面向世界的新型人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晋元高级中学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如叔苹奖、仰梅奖、白玉兰奖、张明为奖等,用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此外,由学校筹措资金设立的综合素质奖,奖励综合素质优异的学生,每年奖励面可达10%以上,奖金最高可达2000元。学校每年面向全市以及外省市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
晋元中学以学会选择,主动学习,卓越发展为主旨。在高二上开展走班制,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分为ABC班。高一有拓展课,选修课,社团活动。平时学校大型活动较多,给人学生开阔眼界的机会,如校园祭,校庆,成人仪式。成人仪式上学生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还有不能不提的科技节,高空落蛋。
谢晋元(1905—1941),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第五二四团上校团长,追晋陆军少将。
字中民,1905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1925年,广东大学预科肄业,同年12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1926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排长,参加北伐战争。后任第十九路军蔡廷锴部连长。后任营长、中校团副及旅部参谋主任等职。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屡受重挫,不断增调援兵。当时谢晋元任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参谋主任,参加闸北八字桥战斗。后任五二四团团副,团长牺牲后接任团长,率部驻防北火车站,与日军对峙两个多月。10月26日,日军攻占了大场、江湾、闸北、庙行地区,企图切断闸北、江湾中国军队的后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主力撤至苏州河以南阵地。谢晋元受命率该团第一营官兵四百余人向南推移,留守闸北,掩护大部队撤退。27日凌晨2时,谢晋元率部进驻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此时的四行仓库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为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
从部队进入仓库时起,谢晋元就开始进行周密的部署,士兵将底层门窗全部用仓库内部装大豆、小麦的麻包堵死,二楼以上窗口堵塞一半,以便于射击,每个窗口派两名战士,昼夜执勤,随时打击日军的进攻,二楼架设机枪警戒,并保持与对面桥头堡的英军通话。谢晋元还组织了敢死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他激励全体官兵说:“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随后两日,日军动用飞机、坦克,连续向四行仓库发动猛烈进攻。谢晋元率部凭借坚固工事,顽强抵抗,屡创日军。经过三昼夜浴血奋战,将士们仍士气高昂。谢晋元在阵地上赋诗一首激励将士:“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30日,日军向仓库发起总攻。几天没合眼的谢晋元仍然站在第一线指挥战斗,再次遏制了日军的攻势。四行仓库在战火中巍然屹立。
谢晋元率军死守危楼,誓不投降的消息,迅速传遍上海,为国内外瞩目,赞誉他们为“八百壮士”。每天从早到晚,数以万计的群众,不顾北岸日军的流弹四射,纷纷聚集在苏州河南岸,表示对“八百壮士”的尊敬和关心。10月28日黎明,女童子军杨慧敏把一面国旗裹在身上,冒着生命危险,冲过火线,献给“八百壮士”,表示全市人民的崇高敬意。“八百壮士”将国旗在仓库大楼楼顶高高升起,隔河观望的群众无不拍手欢呼。不久,《歌八百壮士》的歌曲响遍上海:“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同胞们起来,快快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
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激励着谢晋元和他的士兵们。29日,谢晋元写下遗书:“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30日,谢晋元接到蒋介石“珍重退入租界,继续为国努力”的手令。31日,日军又以飞机、大炮攻击四行仓库,谢晋元以三挺机枪掩护,率部冲出重围,退入租界。短短4天时间,他们在四行仓库这块弹丸之地,击退敌军数十次进攻,毙敌二百多人,伤者无数,自己仅阵亡九人,伤二十余人。他受到上级通令嘉奖,升任为上校团长。
10月30日晚9时,八百壮士奉命撤入租界,原商定经沪西返回部队参加战斗。不料租界工部局屈服于日军压力,违背诺言,将八百壮士解除武装,羁留在胶州路一块空地里,四周用铁丝网围困,派万国商团的白俄兵看守,上海市民称为“孤军营”。在艰苦的环境里,谢晋元严格督促孤军励精图治,每天按教育、体育、生产三项内容,安排得井井有条。官兵编组学习文化,逐步开办制皂、织袜、毛巾、藤器等工场,还积极开展文娱体育活动,教拳、打球、唱歌、演戏,组织运动会。谢晋元每日清晨带领孤军唱国歌,举行精神升旗仪式,以抒发将士们满腔报国悲愤,并教育部属勿忘爱国军人的人格和国格。
1938年8月11日晨,为纪念“八一三”抗战一周年,率部升起国旗。当天下午遭到万国商团外籍军队包围、冲击,并夺去了国旗。他指挥壮士展开搏斗,4名壮士牺牲,百余人负伤。孤军被送往外滩中央银行大楼幽禁。他下令开展绝食斗争。工部局被迫让步,将他们送回孤军营,奉还国旗,抚恤死难壮士,并对此事件表示歉意。1940年3月,汉奸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派人以陆军总司令的高官诱降,谢晋元严词斥道:“尔等行为,良心丧尽,认贼作父,愿作张邦昌,甘作亡国奴。我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以保国为民为天职,余志已决,决非任何甘言利诱所能动,休以狗彘不如之言来污我,你速去,休胡言。”日伪软硬兼施都被谢晋元严词拒绝,便决定杀害谢晋元。1941年4月24日,被日伪收买的4个叛兵在早操时,乘谢晋元不备,用匕首将其刺死。时年36岁。
谢晋元遇害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晋他为陆军少将。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典型”,蒋中正誉其“精忠贯日”。
抗战胜利后,人们将上海北火车站到四行仓库的那条路更名为晋元路,将与孤军营一墙之隔的胶州公园更名为晋元公园,并在园内修建了谢晋元墓和碑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建立晋元中学(高级)、蕉岭县建立晋元中学作为纪念。1983年春,上海市政府在虹桥万国公墓重建其陵墓,表彰他“参加抗日,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四行仓库作为市级抗日纪念地立碑纪念,设八百壮士纪念室供参观。
地铁:轨道交通11号线;
公交:公交766路、117路、北嘉线、744路、859路、沪唐专线、822路、937路、112路、长征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