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

更新时间:2024-10-28 15:53

京津冀地区(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是中国的“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更囊括了河北省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河北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更使保定市下辖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备受瞩目。

战略定位

习近平: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迎来实质发展期,河北各地开始积极承接北京外迁产业。

会议要求,要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形成新增长极;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脉”,轨道“一小时交通圈”经过5年发展,已初步成形。据北京铁路局统计,“轨道上的京津冀”红利5年来已惠及12亿多人次、近6万家企业、200多个县市地区。

围绕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先行,北京铁路局5年来推行了三项举措:一是增加开行环形列车。大环行列车单程运行最长距离达2898公里;二是开行10对潮汐通勤动车,满足了潮汐通勤客流需求;三是开行县域和区域旅游列车,加强了县城与首都北京、天津的联系。

5年来,随着铁路网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北京铁路局客运能力不断加强。截至2017年,每日图定始发终到旅客列车615.5对,较2013年增加118.5对,增幅达23.8%。旅客发送量从2013年的2.4亿人次,攀升至2016年的2.9亿人次,5年来累计发送旅客高达12.55亿人次。

助力京津冀打造物流枢纽。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也是交通物流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5年来,北京铁路局先后开行了京津冀货物快运列车、特快、快速和电商班列。通过打造现代物流基地,提升改造集装化设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运力支撑和物流保障。截至目前,已建成开通货物快运作业站76个,办理站185个,无轨站35个,覆盖京津冀区域内200多个县市地区。客户累计达到近6万家,发送货物366.34万吨。

进一步完善京津冀轨道路网。5年来,京津冀建成了京沪高铁天津西站联络线京津城际延伸线天津至于家堡站、津保铁路张唐铁路、天津集装箱中心站等12项重要工程。预计2017年还将完成石济客专等4项工程。在建的京张高铁崇礼铁路京雄铁路京沈客专以及京唐、京滨铁路等重点工程项目,也将加快在京津冀地区形成放射状轨道网络。

多个项目入驻

为了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新公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除了交通一体化外,三地还应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由保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北京中关村合作建设,“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着力打造保定市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引擎”,重点汇集中关村创新要素,着力提升区域创新发展带动力,打造创新意识活跃、创新能力强劲、创新环境优越的增长极,逐步建成中关村“飞地经济”示范园和引领我市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科技中心、创新中心、辐射中心和服务中心

保定清华同方智谷,2016年1月14日上午,保定市政府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举行合作项目签约活动,清华同方正式入驻保定。市长马誉峰致辞并鉴签,副市长蒋栋代表市政府与同方投资国际有限公司签署了《保定同方智慧谷投资项目协议》。政府秘书长刘峰主持签约仪式。清华同方副总裁周侠、同方投资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宗让等集团领导,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局长刘铁英,市工信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主要负责人,高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及所属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签约仪式。

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印发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于2016年2月印发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对于打破三省市“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进一步增强发展整体性协同性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以规划为指导,审议通过了各自的“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发展模式

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全方位对接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联系,支持中关村科技创新资源有序转移、共享聚集,推动部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合作。与河北共同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促进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提升。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区域交通体系,推进交通互联互通,疏解过境交通;建设好北京新机场,打造区域世界级机场群;深化联防联控机制,加大区域环境治理力度;加强产业协作和转移,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强与天津、河北交界地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严控人口规模和城镇开发强度,防止城镇贴边连片发展

所辖城市

北京

北京,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中国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

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2015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70.5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8.9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2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9%。2015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68.6亿元,比2014年增长6.9%。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北京由此成为全球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即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天津

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天津滨海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天津是夏季达沃斯论坛常驻举办城市。

2016年4月25日,《第一财经周刊》发布了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排名榜单,这份榜单里天津被定义为“新一线城市”。

2014年12月12日,位于天津正市滨海新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式获得国家批准设立。2015年4月21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北方第一个自贸区。

石家庄

石家庄,简称“石”,旧称石门,是河北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8个区、1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446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03.12万人,城镇人口710.55万人,城镇化率64.41%。石家庄地处中国华北地区、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是河北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中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 ,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北方重要的大商埠 、全国性商贸会展中心城市之一 、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永久举办地 、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

石家庄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市,时名“石门市”,1947年更名为石家庄市。1968年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市。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之一,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 石家庄是国家首批科技创新示范城市、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石家庄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西柏坡是国家5A级景区,被称为“晋察冀边区乌克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2019年,当选“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

保定

保定,简称“保”,河北省地级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河北省中部,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保定毗邻北京,是首都南大门。冀中地区即指保定,保定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并互成掎角之势,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有“京畿重地”之称。保定以前为直隶省会,是直隶总督的驻地,从1669年至1968年,保定是河北的政治中心。保定即“永保大都(即元大都北京)安定”之意。

截至2015年末,保定下辖5个市辖区、15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定州省直管市),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常住总人口为1034.9万人(不含定州)。

保定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历史,清代为直隶省省城。新中国成立后曾两度为河北省省会。保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市内拥有众多古迹。

保定市高等院校众多,有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近30万。

保定市是对外开放城市、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WWF低碳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戏曲之乡、游泳之乡、全国乒乓球重点城市、第二批公交都市试点城市,也被称为“长寿之城”“冠军之城”。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涉及保定市下辖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唐山

唐山,简称“唐”,河北省地级市,是河北的经济中心,唐山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唐山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京津唐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

唐山的GDP人均GDP均居河北省首位。

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驻跸而得名,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工业基础雄厚,素有“北方瓷都”之称。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孕育了丰厚的工业文明。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素有“冀东三支花”之称的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享誉全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山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2011年12月唐山成为河北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唐山市再获全国文明城市殊荣,实现“三连冠”)。

唐山曾于1991年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运动会,并于2016年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

廊坊

廊坊市,简称“廊”,河北省地级市,河北省中部偏东,北临首都北京,东与天津交界,西连古城保定,南接沧州,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京津保腹地,享有“京津走廊明珠”和“连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等美誉。

廊坊市现辖广阳区安次区两个区,三河市霸州市两个县级市,大厂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六个县,和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642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4平方公里。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473.9亿元,位列全省第六,人均GDP位列全省第二(仅次于唐山)。

廊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秦皇岛

秦皇岛,简称“秦”,河北省地级市,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世界级汽车轮毂制造基地和中国最大铝制品生产加工基地,北方最大粮油加工基地,中国海滨城市东北亚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秦皇岛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京津冀辐射东北的节点城市、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秦皇岛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秦始皇求仙驻跸而得名,曾协办北京亚运会和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唯一协办过奥运会和亚运会的地级市。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有国民经济晴雨表”之称。

秦皇岛市是低碳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十大最佳休闲城市之一;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全国十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全国首批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创建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秦皇岛入选全国文明城市。

邯郸

邯郸,简称“邯”,河北省地级市,地处河北省南部,西依太行,北望京津,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时期邯郸为赵都,汉代与长安、洛阳、临淄、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邯郸还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太极之乡、第一批国家试点智慧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05年邯郸市进入中国综合实力50强之列。2013年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邯郸市位居全国第59位。2014年又被评为河北省全省“2013年节能先进市”和“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2017年邯郸入选全国文明城市。

邢台

邢台,简称“邢”,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是链接中原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北方门户,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重要节点城市,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距首都北京396公里。邢台市旧称邢州顺德府,有三千五百余年建城史和六百余年建都史,素有“五朝古都”之誉,是京津冀地区最古老的城市,邢台市辖桥东、桥西、邢台沙河内丘临城柏乡宁晋隆尧巨鹿任县南和平乡广宗威县临西清河南宫新河等19个县市区,面积1.25万平方公里,人口730万,是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6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 、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邢东新区积极创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张家口

张家口,简称“张”,隶属于河北省,又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称“张垣”“武城”。2015年张家口与北京获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办权(主办雪上项目)。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曰“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家口”。这里是现行长城最多的地区,素有“长城博物馆”的美称。崇礼赤城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滑雪场。根据中国冰雪旅游竞争力数据报告显示张家口冰雪旅游吸引力全国排名第三同时拥有全国排名前三的万龙滑雪场。张家口被誉为东方达沃斯。

承德

承德,简称“承”,河北省地级市,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过渡地带,西南与南分别挨着北京与天津,背靠蒙辽,省内与秦皇岛、唐山两个沿海城市以及张家口市相邻,是国家甲类开放城市。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国和解放初期为原热河省省会。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也是国家首批世界文化遗产。还是中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中国摄影之乡、中国剪纸之乡。201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沧州

沧州,简称“沧”,河北省地级市,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天津,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距北京200公里,距天津100公里,距济南220公里。沧州市为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石油化工基地和北方重要陆海交通枢纽,是环渤海经济区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沧州已成为西煤东运新通道的出海口和冀中南、鲁西北等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十大“沧州名片”分别是石油之城、管道之都、黄骅港铁狮子大运河(沧州段)、沧州武术吴桥杂技金丝小枣、诗经传承地、纪晓岚

衡水

衡水,简称“衡”,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于环渤海经济圈首都经济圈的“1+9+3”计划京南区。京九铁路京九高铁石德铁路石济客专邯黄铁路、衡潢铁路、朔黄支线等铁路或规划铁路途经衡水,被社会经济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黄金十字交叉处”。

定州

定州,简称“定”,河北省直管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是全省重点培育的新兴区域中心城市。连续4年获评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晋级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强市。面积1283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

定州市位于京津冀经济区,是京津冀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河北省十二五规划重点培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境内有京广铁路京广高铁朔黄铁路,形成两纵一横双十字交叉格,现有火车站:定州东站定州站东亭站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G4)纵贯定州市南北,省道定龙线横穿市域东西,定魏线横贯市域南北。

2012年1月19日,石家庄国际机场定州城市候机楼正式启用。1月30日,定州至石家庄机场往返直通车开通,每天5班。

定州是中国古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北方古代地域文明的摇篮之一,历史上曾作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17年12月13日,定州市获评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城市”。2018年2月14日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辛集

辛集,简称“辛”,河北省直管市,位于石家庄市东部,距首都北京市220公里,距天津市220公里,距雄安新区120公里。是全国百家明星县(市)之一。

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2017年12月,“中国最佳运动休闲旅游城市”;2018年,辛集市首次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全国幸福小康百强市,连续跻身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安阳

安阳市是河南省唯一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城市,国务院确定的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历史变迁

一、历史回溯:双城记的由来

1、隋唐以前的沿太行山前地带发展格局

史前时期京津冀所在区域是我国古人类活动和繁衍的重要区域之一。京津冀所在太行山各流域为古人类的生活和狩猎提供了良好环境。桑干河即时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繁衍的重要区域,泥河湾从200多万年前到公元前3000多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共130多处,这在世界上也是极罕见的,形成了如此丰富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叠加文化层。目前发掘的最早出现于潜山-平原过渡地带的则是周口店北京猿人,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70-20万年,其后因外部环境变迁再次迁移。距今约20-12.5万年左右的许家窑人遗址有专家鉴定是北京山顶洞人西迁的重要聚集地。而到了公元前1万至5000年前左右的新时期时代,更多的古人类聚居场所在太行山前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出现。这个时期储藏粮食、食物的陶罐大量出现,拉开了华北地区平原地区的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序幕。到了新时期时代中期,华北地区粮食作物种植处理粟、稻、黍外,还有豆、麦等。因此,从史前文明的发展及空间演替来看,太行山前平原与西部山区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人类活动区域逐步由山区向潜山地区,平原地区过渡。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隋唐时期,京津冀地区的人口、经济与文化中心均分布在太行山前的20公里范围区域;同时军事重镇分布在沿桑干河和汉长城以南地带。商代时期,邢台成为祖乙之都,率先发展成为城市,西周时期,北方的燕国、南边的邢国成为京津冀地区两大诸侯国,战国时期燕国的蓟、赵国的邯郸是该区域范围内的两大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中心,并保持较为稳定发展格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时期黄河入海口在渤海湾处,因此此时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属于水乡泽国,并不适合农业耕作和城镇发展。正是由于黄河在近3000年来频繁改变河道,经常泛滥,给华北平原造成不小危害,因此长期以来华北地区的城镇空间分布较为稳定,并没有大规模向东扩张的趋势。直到金代后,黄河基本上河北省南部以南地区摇摆,才使得华北平原整体上更适宜农耕。此时,随着京杭大运河商贸运输的繁荣,使得天津、沧州得到了空前发展;此外海河流域的诸多支流也借助水运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如河间任丘等城市。

2、金元以来北京在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天津作为北方门户地位逐步确立

金元以后北京逐步奠定了作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的地位,尤其是明朝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在全国的地位空前提升。明清时期首都的管辖范围大许多。不管是明初期的北平府,还是清的顺天府,被誉为“东环沧海之波,西枕太行之麓”。明初的北平府辖区东到遵化,南达霸州,北到密云等地区;清朝也基本延续这个管理范围,只是后来天津升格为知府后得以脱离北京。在传统农耕经济主导时期,城市多受到辖区政府的统一管理,官阶比区域政府小了许多。天津作为后起之秀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的运输业务,当然当前大运河失去了往日的优势作用,由海港集疏运优势所替代。天津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来源于元代的漕运,设有直沽盐运司;明永乐二年设立了天津卫,到了明朝晚期则发展成为重要的水陆交通要冲,发展成为商贸与军事重镇。但天津真正作为城市发展是在清初,雍正九年即公元1731年升为天津府

天津的崛起与传统太行山前城市的示微是有着一定内在关联性,这也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逐步由内陆走向沿海的一个印证,传统的农耕文明城镇体系基础从此得以改变。两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天津的开埠和近代工业的大发展,使得京津冀地区从一个封闭的中央王朝京畿重地逐步走向近代开放经济中心。天津近代工业,始于洋务运动中清朝政府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其后在海河北岸建设河北新区聚集了大量的近代工业企业。为配合近代军工产业的发展,清政府在天津先后修了第一条电报线、中国第一条自主型标准轨铁路——唐胥铁路,创办了开平矿务局等。民国初至日军侵占这段时期是天津近代工业的兴盛期,工业方面面粉、火柴、纺织、化学、制革等类型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如自1915年由周学熙创办的天津第一家机器纺纱厂直隶模范纺纱厂以来,短短十年间天津拥有了近90家纺织业企业,成为了北方近代棉纺织业中心。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天津已经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工商业中心,中国第二大工业,尤其是工业经济体系的完备程度仅次于上海。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工业的军事和民用工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和城市商业的繁荣,天津在解放前已经是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城市。城市商业方面发展开始源于租界地的商贸市场发展,如建于1928年的劝业场是天津最早的一级商业群的发祥地。对外贸易方面,随着天津水陆要冲交通枢纽地位的提升,更多的华北地区、长城以外地区物资向天津汇聚。如随河北的保定、张家口、石家庄等城市,成为天津商贸流通的二级市场或集散地;同时促进了山东、山西等地的金融贸易往来。

3、建国后的两组“双城”较劲发展局面

如果说延续清末、民国初期的地缘政治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京津冀地区会出现政治与传统文化中心在北京,经济与新文化中心在天津,并带动河北省各级城镇发展的“双城、多点”发展局面。但新中国之后的发展却出现了戏剧性的转变。打破区域格局来自于三次大的行政或政策干预。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的城市定位从传统的政治、文化中心硬加上了生产中心。由此一五、二五时期,北京先后兴办了几千家工业企业,包括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电子、建材、医药、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几乎所有轻重工业门类,如文化革命前产业工人数量已经达到100多万。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的石景山钢铁厂和70年代的燕山石化厂,使得北京的工业一跃超过天津。当然建国前30年里,天津的工业经济地位依然较为稳固。天津在工业商品生产方面创造了60多项第一,如第一块手表、第一台自行车、第一台彩色电视、第一台传真机、第一批模拟计算机、第一辆汽车、第一辆无轨电车等。第二次是九五时期北京确定了建设经济中心的目标,自此后的十年间,北京对于金融商务中心、总部基地楼宇经济等功能发展走上了一个快车道。尤其是在亦庄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建设以来,北京的发展速度远超过天津,而天津作为既有北方金融商业中心的地位也被北京所取代。但北京领先半个多世纪的局面也随着政策的再次调整而转变。第三次大的政策干预是“十一五”时期的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自此天津再次受到国家的政策、资金、人力和物力的大力支持。到2013年底天津的工业增加值已经超过上海市,并达到北京的2倍。与此同时天津港作为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港,开始向区域深度覆盖。

对于河北省的城镇格局也出现了类似的“双城”较劲发展局面,在清末的城镇格局基础上,建国初期保定和唐山成为河北省南北两座重要的城市,之后石家庄取代保定成为省会,逐渐演变成石唐双强。1968年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使得石家庄在配置各类资源方面得到了质的飞跃,逐步成为了华北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市和工业中心之一。唐山的崛起得益于开滦煤矿唐山机车车辆厂等工业的发展,如唐山机车车辆厂装造了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车。到建国前30年里,唐山已经形成了钢铁、石油、化工、陶瓷、机械制造等重型产业体系。随着首钢搬迁到曹妃甸,以及中国首台350公里动车下线,唐山作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地位进一步得以巩固。

二、分不开的京津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取几个节点,即可见北京、天津和河北之间的关系渊源,即可烛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何以地脉通文脉亦通。从历史地理学上观照,不难发现:京津冀貌合神亦合,实为一体。

1、北京:彼时顺天

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对北京而言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年头。这年正月的一天,明成祖朱棣听见礼部尚书李至刚等人的建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迹之地皆有升崇,切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王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

公元1368年明朝大军攻陷元大都,他的父亲朱元璋改元大都为北平府,设北平行中书省。两年后,亦即公元1370年夏天,朱棣被父亲封为燕王。在靖难之役取得完胜,坐上皇帝宝座不久,有人提议把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于顺天府,称行在。

北京的命运在这一刻改变了。

在此之前,北京作为都城,叫过燕京,叫过南京,还被一个叫马可波罗的著名意大利旅行家叫过“汗八里”……

在此之前,亦即在公元1403年之前,亦有北京,但那是明朝以前的北京,跟明朝以后的北京不是一个概念。比如唐朝的北京,指的是当时的太原府;宋朝的北京,指的是当时的大名府金朝也有北京,却跟公元1403年的北京毫不相干,北京在金朝称中都。

除了公元1403年,对于今天的北京而言公元1421年亦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年头。从这年正月初一开始,北京不再称行在,不再只是朱棣的临时驻跸之地,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首都。朱棣亦给出了他定都北京的理由:朕续承大统,恢弘鸿业,惟怀永图,眷兹北京,实为都会。惟天意之所属,实卜筮之攸同……

明初的北平府,辖:大兴、宛平、良乡、固安、永清、东安、香河、三河武清漷县宝坻、文安、大城、保定、房山顺义怀柔、密云、玉田丰润、遵化、平谷和通州、霸州、涿州昌平州、蓟州。二十二个县和五个州,今天并不都属于北京市,有的已划入河北省和天津市。

清朝的顺天府,辖下区域除今之北京大兴、良乡、通州、房山、昌平、顺义、怀柔、密云等区县,还包括今之固安、三河、永清、香河、霸州、文安、大城,涿州,遵化、玉田、丰润及天津武清、宝坻、蓟县等地,被赞:“东环沧海之波,西枕太行之麓”,“天府雄规,宸居胜地”,“疆域虽遥,气脉常贯”……

2、天津:从卫到府

天津桥居“天汉之津”,故名。桥初造于隋,在洛阳,跟天津没丁点关系。

最早关乎天津的文字指向明永乐二年。

彼时天津之地属于河间府。“水陆冲要,饷道所经,自古幽燕有事,未有不先图河间者”,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称河间“陂泽沃衍,宜于耕植”,“诚京师之南府,天下之津途也”。

天下既定,度要害地设所置卫,是明王朝从国家安全出发,采取的非常现实的措施。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的冬天,在河间府静海县北置天津卫,筑城置戍,屯守军士。

天津应运而生:城周九里。北濒卫河,东绕潞河,漕舟悉出于此……

天津卫在明朝发展成“京师东南之巨镇”,却始终是“卫”的面目,直到明亡,直到清雍正三年即公元1725天津卫升为直隶州,雍正九年即公元1731年升为天津府,辖天津县青县静海、沧州、南皮盐山和庆云……

其后来天津的洋人愈来愈多,尤其在公元1860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之后,从县到府到省,各级官员感到天津的洋务愈来愈棘手。

公元1870年夏天,曾国藩在直隶总督任上接到这块烫手山芋。朝廷命去天津查办教案,他“不胜焦灼”。九天之后,焦虑无已的曾国藩从保定的直隶总督署勉强动身,经高阳、任丘、大城、静海,农历六月初十到天津。“筹议洋人之事,彷徨无计”,打败太平军的曾国藩终于在天津栽了跟头,他没有机会再回到保定的直隶总督署,九月初六日,在天津他把直隶总督印交付给了学生李鸿章,二十三日黯然离津……

3、河北:京畿要地

贞观年间,唐太宗因山川形势之便,将帝国分为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十道”。到开元年间,唐玄宗又将十道拆分为十五道。无论十道还是十五道,河北道均在其中。

唐朝的河北,即指唐朝的河北道,辖安东都护府魏州、邢州、冀州、定州、幽州、易州、涿州、蓟州等二十九州,所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北京、河北和辽宁的大部以及河南和山东一小部。

到宋朝时,道为路取代,有宣抚使转运使之职,亦不常设,河北地区设河北路,后分为河北西路河北东路

宋先与辽对峙,后与金对峙,国土面积大大逊于唐。宋朝河北路的管辖面积亦大大缩减。

金朝亦有河北路。

元为中书省。辖有真定路、保定路顺德路广平路大名路河间路永平路大都路中山府上都路南部、兴和路南部、大宁路部分等。

明属北直隶、山西小部分、鞑靼小部分,仍属中央直辖,天津开始设县。北直隶辖顺天府真定府保定府永平府大名府顺德府广平府河间府宣化府等。

清代属直隶省,辖顺天府(大兴、宛平)、保定府(清苑)、顺德府(邢台)、广平府(永年)、正定府(正定)、天津府(天津)、河间府(河间)、承德府(承德)、大名府(大名)、永平府卢龙)、宣化府(宣化)定州直隶州(定州)、冀州直隶州(冀州)、赵州直隶州赵县)、深州直隶州深州)、易州直隶州易县)、遵化州直隶州(遵化)和赤峰州直隶州(赤峰)等。

中华民国成立后,当时国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属直隶省,后因直隶省名不符实,以地在黄河以北,于1928年改为河北省。

1949年8月,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保定相继成立。1958年河北省会迁往天津市,1966年省会迁回保定,1968年2月,省会由保定市迁往石家庄市。

当年的京津冀,貌合神亦合,实为一体,今天的京津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脉通,文脉通,亦分不开。

城市定位

功能定位

2015年8月23日,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三省市定位分别为,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公共服务

针对河北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目前,河北省在社会发展、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层次上差异明显,有些方面甚至呈现“断崖式”的差距。对此,中央高度重视,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提升河北公共服务能力

统筹三省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要推动三大改革步伐。

一是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包括推进金融市场一体化、土地要素市场一体化、技术和信息市场一体化等”。

二是构建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包括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

三是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包括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劳务协作会商机制,落实养老保险跨区域转移政策,统筹三省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

按照领导小组安排部署,目前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改革的相关意见。下一步,京津冀三省市将持续加大改革力度,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抓紧出台重大改革措施实施方案,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制度体系

目前,京津冀三省市已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比如,京津冀三省市均出台了本地养老保险跨区域转移接续办法实施细则,发行了符合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目前三省市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经办服务、信息系统“四统一”。

创新驱动

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根本上讲要靠创新驱动,这既包括科技创新,也包括体制、机制、政策和市场等方面的创新。

在推进举措上,一要强化协同创新支撑。“加快北京中关村和天津滨海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做好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衔接,构建分工合理的创新发展格局;在大气污染治理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区域共同关注的问题上,联合攻关,协同突破”。

二要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体制、机制、政策、市场、科技等多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共同培育壮大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三要整合区域创新资源。集聚高端创新要素,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开放共享,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与交流,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中央有关部门已编制完成关于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促进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做出工作部署。

试点示范

试点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

开展试点示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效举措。

推动试点示范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是:一是着力打造若干先行先试平台。“开展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改革试点,推进北京与河北共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等”。

二是推进重点领域率先试点。“在交通领域,积极推进京津冀重点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汽车电子标识、货物多式联运和公路甩挂运输等试点工作;在生态环保领域,开展环首都国家公园试点,探索开展跨区域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工作;在产业领域,鼓励京津冀国家级开发区共建跨区域合作园区或合作联盟,鼓励和推动中关村在天津河北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三是统筹推动其他领域改革试点。“选择部分市县先行开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同城化试点;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等。同时,通过在土地、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推动区域整体协同发展,让老百姓看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进展新变化”。

战略落实

防止北京周边盲目搞房地产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抓紧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阶段。

一是以推进实施《规划纲要》为工作主线,统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分工方案,深化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

二是突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一核心,在牵住“牛鼻子”上下更大工夫。“先行启动一批疏解示范项目,深入开展相关重大问题研究,稳妥推进相关工作。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北京市行政副中心,抓紧研究推进市行政副中心规划选址、方案制定等前期工作,加快市行政副中心建设。对重点地区要统一规划,强化土地供应管控,严格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在北京周边地区盲目搞房地产和炒作房价。”

三是持续推进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力争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四是强化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试点示范三个关键支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领域率先开展试点示范,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研究制定每项改革措施的具体操作方案并加快组织实施,务求每项举措都能落到实处”。

五是进一步完善协同发展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按时高效完成。

协同发展

2006年国家发改委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区域规划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区域规划的公众参与度,我委特在门户网站主页“建言献策”栏目开辟“京津冀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建言献策”专题,自4月18日起至6月30日期间,面向社会征求对京津冀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与。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给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决策、实践提供参考,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省内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蓝皮书——2014-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并于近期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总体结构分为总报告和七个独立篇章。总报告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就河北如何抢抓机遇找准角色定位创新体制机制、做好相关工作提出对策建议。七个独立篇章分别是:着力加强顶层设计篇、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篇、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篇、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篇、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篇、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篇、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篇。

该书汇集了省内有关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结构上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七点要求,在内容上注重研究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该书的出版发行,将为全省各级各部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广大社科工作者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2016年1月10日,从北京市教委获悉,将探索京津冀三地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探索三地学生进行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实现形式。

2022年8月,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2)》发布。该报告从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建设雄安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平台、培育区域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等方面提出京津冀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与布局的实现路径与发展保障。

2023年,京津冀地区进出口5.03万亿元,其中进口占全国进口总值的2成,包揽了我国一半以上的谷物、原油、天然气、飞机进口量,京津冀地区企业占到全国进口汽车总量的2/3。在服务扩大进口,保障国内供给和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

京津冀科协共建成果转化平台首推30个优质科技项目

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8月6日,由京津冀三地科协共建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北京中关村举行首场项目发布和推介活动,面向京津冀推介3大类共30个优质科技项目。

交通

在交通一体化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的要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网络,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运输市场格局。业内普遍认为,重点是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面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加快构建现代化的津冀港口群,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大力发展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区域一体化运输服务水平等。

在备受关注的轨道交通方面,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也透露,京津冀拟构建四层轨道交通网,第一层的干线铁路网,往返于150公里及以上的区域;第二层被称为城际铁路,主要是快速连通京津冀主要城市群;第三层铁路线网是市郊铁路,也将成为接下来交通的一大发力点;最内一层则是地铁,主要解决短途通勤的需求.

2015年12月8日,国家发改委联合交通运输部召开“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 加快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建设”媒体通气会,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

上述规划提出了八大任务,其中包括推动城市常规公交、轨道、出租车等交通“一卡通”。交通部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到2017年京津冀主要城市之间要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目前已经启动相关工作。规划要提出,要加强三省市协作联动,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等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

交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底京津冀地区内“断头路”将全部开工,有的项目会在2016年开通,晚的会在2017年开通。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北京将与天津、河北共同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在全国即将完善的六大机场群中,华北机场群将占有一席之地。

2023年6月2日,京津冀区域营运性铁路总里程达10933公里。

环境

2017年3月21日,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京津冀及周边区域近期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并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部署。

陈吉宁指出,要加强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向公众和有关地方发布预报信息;要加大日常督查和执法力度,推动各项治理措施落实到位,缓解污染天气影响;要继续开展重点城市应急预案评估,组织专家尽快完善应急预案技术指南,指导各地做好预案修订工作,切实解决一些地方预案不实、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要及时总结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污染源清单,尽快落实到监管网格中,定实任务、压实责任,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要强化城市管理,推动解决春季较为突出的扬尘问题;要加强对机动车尤其是重柴油车的监管,利用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严厉查处超标排放车辆;要严查污染源排放在线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严厉查处。

2024年2月20日,记者从北京市深入推进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率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三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均在六成左右;重污染天数均大幅削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

经济

2021年,全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96356亿元,比上年增长7.3%。

2022年7月9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2)——数字经济助推区域协同发展》。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数字经济服务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额高达22768.46亿元,实用新型专利数为15000件,计算机软著数为107980件。

2023年2月20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消息显示,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0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8倍。其中,北京、河北跨越4万亿元量级,均为4.2万亿元,分别是2013年的2.0倍和1.7倍;天津1.6万亿元,是2013年的1.6倍。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到49.5万亿元,超过全国的40%。其中,2022年长三角一市三省GDP合计逾29万亿元,约占全国24%;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九城GDP合计超过10.46万亿元;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0万亿元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100293亿元,比2021年增长2.0%。

2024年2月18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首篇《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系列报告》显示,10年来,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9倍。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分别为43760.7亿元、16737.3亿元和43944.1亿元,是2013年的2.1倍、1.7倍和1.8倍。

2024年2月消息,十年间,京津冀地区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595.6万人,三地分别新增316.2万人、441.1万人和838.3万人。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2022年京津冀常住就业人员中,第三产业为2934万人,占55%,较2013年提高12.8个百分点。

北京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数排名前三位,合计占比达36%,较2013年提高8.7个百分点;天津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较2013年下降50%和3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长速度排名前三,增速均高于70%;河北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从业人员下降63.5%和47.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数增长较快。

2024年2月21日消息,十年间,京津冀地区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595.6万人,三地分别新增316.2万人、441.1万人和838.3万人。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2022年京津冀常住就业人员中,第三产业为2934万人,占55%,较2013年提高12.8个百分点。

2024年2月22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新闻发布会信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交上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三地经济总量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北京市协同办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常务副主任刘伯正表示,十年来,北京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疏解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实施绿化超920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30平方公里。北京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经营主体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

水利

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南水北调受水区近八成县域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南水北调受水县(区)共132个,累计102个县(区)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达标率77%。其中,北京市受水县(区)11个,11个县(区)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达标率100%;天津市受水县(区)15个,15个县(区)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达标率100%;河北省受水县(区)106个,76个县(区)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达标率72%,其中尚未达标的县(区)中,10个已通过2023年省级审核,20个计划2024年完成达标建设工作。2023年京津冀受水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分别为7.57、18.8、48.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4.92、8.6、10.58立方米;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为31亿立方米。

文化

2022年9月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以“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将在北京开幕,9月15日在雄安新区闭幕。

算力

京津冀地区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是中国算力市场的重要板块。中国电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打造了京内“1毫秒”、京津冀“3毫秒”低时延、大宽带、高可靠的智能算力生态体系,满足京津冀各类人工智能企业的算力需求。中国移动京津冀(天津)西青数据中心,通过建设京津冀地区高速直达OTN (光传送网)400G直联光传输网络,实现了中国移动在津2个、在京4个、在冀12个数据中心间超高速数据直达,构建起“京津冀核心城区2毫秒、全市1毫秒、城区0.5毫秒”低时延圈。截至2024年2月,京津冀地区已形成以北京为核心、天津为支撑、河北为承接的协同发展功能格局。

原因分析

1、客观上人口与环境的巨变是导致人地关系紧张且问题频繁的重要原因

京津冀地区总人口自明清以来持续增长,增长速度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820年,河北地区总人口为1580万左右;到解放初期的1952年,京津冀地区总人口已达到4250万左右, 130多年间的人口平均增速是0.7-0.8%。到2013年底京津冀的总人口超过10900万人,人口总量是1952年的2.56倍,年均增长1.55%,快于同期全国人口增速0.13个百分点。但同时,区域的生态资源却因自然或人为因素下降幅度明显,尤其是区域水资源量。人口快速增长和工业化发展,对于资源的消耗却快速提升,加剧了人口、经济发展与土地、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区域层面的“人口-土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性问题。过量的生态资源消耗已经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自净能力恢复能力,这是造成整个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重要因素。

2、主观上缘于各级行政主体不顾区域外部效应的盲目发展

地方不顾长期区域发展整体利益,不受外部约束发展模式长期延续。第一,各开发建设主体不考虑生态环境外部效应粗放式发展,这种过度利用资源,占用生态空间,损害环境的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模式极大损害了区域整体发展的利益。第二,政府的管制事权长期缺位,只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发展利益的开发建设行为几乎难以收到约束和管控。特别是对城市周边农村地区无序、分散发展管理缺位,造成面域上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持续恶化。第三,各地规划各自为政,对区域性重大战略空间的开发缺少合作。“两市一省空间规划缺少统筹,尤其在重大功能产业布局、重要资源地区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区域性生态廊道保护等方面缺乏协调对接。北京周边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趋于失控,据统计环绕北京周边的各类开发区、新区规划用地完全建成尚需80年。

3、对于未来发展的担忧

市场机制作用下,人口持续向京津及周边县市聚集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扭转。从人口流动情况来看,京津两地是跨区域人口净流入最大区域,河北省流入流出人口总体平衡。

未来北京的人口规模仍将难以控制,且同时区域的城镇化压力也将更为突出。根据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北京150公里范围内总人口约5600万人,是东京都市圈人口的1.45倍,是伦敦英格兰东南部地区人口的3.0倍。该区域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人口流入的主要区域,2010年该区域的外来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100万。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该区域将仍然是人口持续流入的地区,因此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空间资源利用矛盾问题和区域性基础设施配套不足问题将更加突出。

现实困境

1、生态脆弱性十分突出,环境问题由城市演变为区域性难题

水资源成为京津冀地区最核心的生态性问题。当前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超过警戒线,对于工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风险比以往更加突出。京津冀大部分位于海河流域,该地区近50年来由于农业发展、城镇发展、兴修大型水库蓄水、气候变化等原因大量开采地下水和截蓄地表水,致使该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增加,地表河流干涸、断流,地表湖泊不断退化萎缩。受自然气候条件变化和区域水资源消耗,区域的水资源量已由1950年代末的280-290亿立方米减少到21世纪初的140-150亿立方米,区域的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同时由于过度的超采浅层、深层地下水,10年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从11.9米下降到24.9米,年均下降1.1米。如中国北方最大的浅碟式淡水湖泊白洋淀已经出现退化趋势并出现干淀危机,上游补给的唐河等河道已经多年断水。水系对区域生态的调解能力大为下降,并造成土地沙化现象、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频发。而同时随着城镇建设用地面积逐步扩大,生态基础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不足,特大城市地区又面临较为严重的内涝问题。区域性缺水和城镇地区水害相并存的怪相困扰该区发展。

土地利用粗放现象突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根据国土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天津、河北的人均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超过160平方米。农村建设用地拓展趋于无序,占用大量耕地与林地。北京2003-2011年间,城镇建设用地增长280平方公里;而同期农村集体用地由840平方公里增加到1540平方公里。北京农村集体用地不仅总量超过城镇建设用地,年均增速也是城镇建设用地增速的一倍。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第一道绿隔已基本消失,第二绿隔中已被各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占用过半。而河北省沿主要交通走廊地区的农村工业化造成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局面,极大地加重了区域生态环境的负担。北京周边120公里范围内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与首尔、东京相比森林覆盖率、林木蓄量指标严重偏低。

京津冀地区是世界性雾霾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机动化与华北地区大气环境变化相关联,形成了燃煤-机动车-工业废气排放多种污染物共生局面。华北地区大气污染沿太行山前地带呈现面域扩展、转移和复合加重态势。国家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出台一系列鼓励产业项目投资的刺激政策,而河北省及其周边省份不顾生态环境监管大规模上马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对京津冀地区的环境质量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基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完整一年的全国945个监测站发布的PM2.5监测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超标频度全国最高,其中污染最集中的地区在邯郸、邢台等地。同时该区域也是我国水环境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特大城市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环境污染问题与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模式密切相关。根据河北省社科院的研究指出,河北省农村地区广泛且密集分布的乡镇或村办工厂,包括小水泥、小冶金、小造纸等“十五小”、“新六小”企业对于区域性雾霾的贡献不容忽视

2、城镇体系发育失衡,次级中心城市发展滞后,县域发展分散

长期以来,重大功能设施过度聚集北京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大量交通枢纽设施和线网终端汇聚北京,使得北京集聚过多的通过性交通运输职能,加剧了城市交通的负担。如2012年首都机场占区域航空客运量的85%以上,货运量的86%以上;当前京津冀的区域干线铁路和高速公路网呈现以北京为中心的单心放射布局。同时,过度的资源、财力向中心城区聚集,使得北京“大城市病”在过去十年由量变到质变。从建设规模增长看,2010年北京中心城区的建筑规模总量约为5.85亿平方米,比2003年增长了42%;过度聚集的功能加上快速机动化引发了世界性的交通拥堵难题。

县(市)域单元内聚能力弱,农村发展趋于无序。京津冀地区县城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口聚集能力不强。2012年京津冀140多个县(市)域单元的GDP、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仅占区域的1/3,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区域的1/4;部分山区县(市)域单元的公共投入甚至落后于中西部地区。河北省农村地区非农就业人口数量在1000万左右,其中从事工业就业的占70%。若仅考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强制关停农村工业,对农村就业的冲击影响将十分突出。

发展目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近日已印发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实力将进一步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首都“大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地区将打造国际一流航空枢纽,构建世界级现代港口群,加快建设环首都公园,打赢河北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区域安全联防联控体系,全面提高首都服务国际交往的软硬件水平,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的联动。

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作出七点重要指示:

一是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

二是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

三是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四是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

五是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

六是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

七是要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下决心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国家枢纽

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同意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复函》,同意在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规划设立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

京津冀枢纽要充分发挥本区域在市场、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发展高密度、高能效、低碳数据中心集群,提升数据供给质量,优化东西部间互联网络和枢纽节点间直连网络,通过云网协同、云边协同等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

京津冀枢纽将规划设立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张家口市怀来县张北县宣化区,将围绕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北京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辐射华北、东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应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关于生态保护的要求,符合新型数据中心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丰富等优势,尽快启动起步区建设,逐步落地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主体原则上为数据中心相关行业骨干企业,支持发展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内容涵盖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建设、网络服务质量提高、算力高效调度、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等,落实项目规划、选址、资金等条件。

数据统计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全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104442亿元,比上年增长5.1%。

2024年上半年,京津冀区域进出口总值2.54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6%,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

2024年上半年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492亿元,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别为21791亿元、8191亿元和2151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5.4%、4.9%和5.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