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更新时间:2024-10-12 16:55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建立于1944年,前身是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是中国最早建立的气象学系,是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摇篮。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气象科技人才和业务骨干,造就了一批国内外学术权威和知名学者,已成为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其中“气象学”学科从1988年就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中排名国内同类学科第一。

历史沿革

虎踞龙盘地,人杰地灵处,六朝古都南京是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和气象教育的发源地。早在学校开办初期,有关课程中就包含了气象内容。1920年,竺可桢先生受聘来校任教,开始讲授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1921年学校成立地学系,竺可桢先生任地学系主任,1924年地学系分设地质组、地理组和气象组(专业),全国高校第一个气象学专业设立;192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竺可桢先生兼任气象研究所所长。在此期间,竺可桢先生为我国培养了最早一批地理学和气象学人才。1944年8月,中央大学正式成立气象系,成为我国高校第一个气象系,由黄厦千担任系主任,黄厦千、涂长望、朱炳海三人为教授,并聘请吕炯赵九章二人为兼职教授,朱炳海编写的《普通气象学》于194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国内第一本气象学教科书。1948年徐尔灏自英国留学回国,受聘到中央大学气象系任副教授,先后开设动力气象、气象统计等课程;1949年又聘请卢鉴、陶诗言开设中国天气、天气学等课程,同年,中央大学气象系首届学生毕业。

1949年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涂长望任气象系系主任,后因涂长望调任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前身)局长,由朱炳海接任系主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国立南京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浙江大学齐鲁大学的气象专业师生并入南京大学气象系,除气象学专业外,首次在国内高校设立气候学专业。1958年,徐尔灏就任气象系系主任,成立了我国高校第一个大气物理专业,1959年在安徽黄山第一次成功实施了人工降雨试验,得到国防科工委嘉奖。1960年成立高层大气物理专业,1964年并回大气物理专业。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南京大学停止招生。

1978年招收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1985年气象系更名为大气科学系,同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6年设立大气环境学专业,1988年“气象学”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大气物理专业和大气环境学专业合并成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1989年成立中尺度灾害性天气国家专业实验室;1996年设立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建立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大气物理博士点,同年根据教育部专业调整要求将本科三个专业合并成大气科学专业;2000年中尺度灾害性天气国家专业实验室改建成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6年设立应用气象学专业,大气科学专业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2007年大气科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大气物理学和大气环境”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2008年大气科学专业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特色专业。2008年11月24日,南京大学成立大气科学学院,由杨修群任院长,下设气象学系和大气物理学系。

2010年建成现代化的南京大学气象台;2012年建成地球系统区域过程综合观测试验基地(SORPES);2013年联合7所高校和4个科研院所组建江苏省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获批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016年建有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天气雷达及资料应用联合开放实验室。

2023年4月7日,中国气象局城市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在北京成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为共建单位。

发展历程

1920年,竺可桢应郭秉文校长之邀受聘于南京大学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建为国立东南大学,成立地学系,竺可桢任系主任,开始讲授近代气象学课程。

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设立地质、气象、地理三个组,其中气象组成为我国最早的气象学专业。

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成立,地学系内改设为地质矿物门、地理气象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在南京北极阁成立,竺可桢任所长。

1930年,地学系分为地质学系、地理学系,胡焕庸任地理学系主任,地理学系分设地理、气象两个组。

1944年,气象组从地理学系分出,成立国立中央大学气象系,是我国第一个气象学系,黄厦千任首任系主任。气象学系成立之前共培养出气象学生44人。

1945年,王鹏飞成为气象学系第一届毕业生。

1947年,朱炳海出版我国第一本“普通气象学”教材(商务出版社)。

1948年,气象学系成立以来,共培养学生45名。先后有黄厦千、涂长望、朱炳海等任气象学系专任教授,赵九章吕炯任兼职教授。

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涂长望被任命为气象系主任,同年12月涂长望调任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气象局局长,朱炳海接任系主任。

1950年,招收解放后第一届本科生,30人,相当于解放前招收气象类学生总数的40%。

1952年,国立南京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院系调整,下设13个系,气象学系是其中之一,朱炳海任系主任。浙江大学么枕生教授、石廷汉教授,齐鲁大学吴伯雄教授等气象方面的教师和学生并入南京大学气象系。除气象学专业外,设立我国最早的气候学专业。气象学专业由徐尔灏教授为主任、黄士松教授为副主任,气候学专业由么枕生教授主持。为满足国家大规模人才需求,开始招收气象专科生(至1956年共招生五届)。

1955年,气象学系首次招收越南留学生,是南京大学招收的首批留学生,至1966年共培养越南留学生64人,还培养了3名朝鲜留学生。

1958年,徐尔灏任气象学系主任,黄士松任副系主任。成立我国第一个大气物理学专业,先后建立云雾物理大气湍流、雷达气象、大气探测等学科组。

1959年,第一次在黄山实施人工降水试验成功。

1960年,为适应我国空间科学及火箭卫星事业的发展,经高教部同意气象学系成立高层大气物理专业(1964年并回大气物理专业)。中央气象局决定成立气象学院,经高教部同意委托南京大学气象系协助选址建校,并以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的名义招收和培养了三届(60、61、62级)学生。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

1972年,招收首届工农兵学生,至1976年共招生五届。

1975年,为弥补文化大革命造成的高等教育断层,开始为国家气象局、总参气象局开办“雷达气象”、“热带天气”、“气候统计”、“气候学”、“卫星气象”等培训班。

1977年,黄士松任气象学系主任。

1978年,招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生(117名)和硕士研究生(7名)。

1979年,恢复向国外派遣访问学者。

1980年,恢复向国外公派留学生。

1983年,陆渝蓉教授任气象学系主任。天气动力学、气候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热带天气研究室。建立天气动力学、气候学两个博士点。

1984年,陆渝蓉调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伍荣生接任气象学系主任。

1985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生,为西部边远省份招收天气动力专业专科生

1986年,气象系更名为大气科学系。建立大气环境专业(本科)。建立天气动力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三个硕士点。

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1988年,大气物理学专业和大气环境专业合并为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

1989年,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尺度灾害性天气国家专业实验室。

1990年,成立南京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陆渝蓉任中心主任。

1993年,倪允琪任大气科学系主任。招收现代信息处理与计算机应用大专生和成人教育大专生。

1994年,隆重举行“庆祝建系五十周年”大型纪念活动。

1996年,建立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建立校级大气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成立南京大学全球变化研究中心。

1997年,倪允琪调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蒋维楣副主任主持系行政工作。

1998年,谈哲敏接任大气科学系主任。

1999年,大气科学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根据教育部要求本科气象学、气候学和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合并为大气科学专业。伍荣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开始实施“985工程”一期项目“我国重大天气气候灾害的形成和预测理论研究”建设。与江苏省气象局合作建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校外产学研基地(南京)。

2000年,建立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气象局合作建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产学研基地(上海)。

2001年,首次招收“信息与计算科学”成人教育本科生。

2002年,重新申报国家重点学科,“气象学”继续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位居全国同类学科第一。伍荣生当选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五届理事长。中国气象局与南京大学签署局校合作协议。开办成人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升本脱产班。

2003年,新增自主设置“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4年,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接受教育部评估,取得优异成绩。隆重举行“庆祝大气科学系建系六十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开始实施“985工程”二期项目“地球圈层与环境”建设。与湖北省气象局合作建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产学研基地(武汉)。开办自学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脱产班。

2006年,杨修群任大气科学系主任。新建“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与安徽省气象局合作建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产学研基地(合肥)。

2007年,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气象学”再次位居全国同类学科第一。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本科“大气科学”专业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南京大学陈骏校长访问中国气象局,深化局校合作。

2008年,成立大气科学学院,下设气象学系、大气物理学系。杨修群任大气科学学院首任院长。本科“大气科学”专业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育基地、教育部特色专业。配合学校,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并取得优秀成绩。开始实施“211”三期项目“我国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的成因和可预报性”建设。大气科学学院成为中国-挪威联合建立的Zhu-Nansen国际研究中心的中方合作伙伴。

2009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同类学科第一。中国科学院符淙斌院士来校工作。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访问南京大学。隆重举行“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立大会暨大气科学前沿国际论坛”。开办成人教育“物流管理”专业专升本科业余班。

2024年10月8日,浙江省气象局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学科设置

大气科学学院具有一个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二个系,气象学系和大气物理学系。拥有“气象学”、“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学”、“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三个博士和硕士点,是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支撑

学院的师资以是以中科院院士和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的学术思想活跃、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并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师资队伍。全院在职教职工97人, 包括教授30人,副教授27人,讲师和助理研究员25人。其中拥有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组部学者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4人;其他省部级人才10余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1个。

近年来主持和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在中尺度天气、边界层气象、大气环流与季风、短期气候变率与预测、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和数值模拟、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及大气探测等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和富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已形成浓厚活跃的学术气氛,开展了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合作研究、派出留学与进修、接收外国留学生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形式同国内外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交流合作关系。

本院教学科研设施齐全,建有多普勒天气雷达、极轨/静止卫星接收系统,EOS/MODIS卫星接收系统、风廓线仪、大气风洞、高性能超级计算机群等,具有较好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设有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安徽、辽宁等教学实习基地;建有“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南京大学大气环境研究中心”、“全球变化研究中心”和“自然灾害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近五年来,本科毕业生一次分配到位率在95%以上。去向主要为:在国内外重要高校和研究机构攻读研究生学位(占三分之一)、主要在中国气象局系统及国家民航和环保系统从事气象工作(占三分之一)和其它(占三分之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大气科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学会、江苏省气象学会教育和智力开发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

现任领导

丁爱军 (院长) 主持学院行政工作;分管学科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和人事工作。

潘益农 (党委书记)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建、思想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发展、校友、离退休工作,共管人才人事工作。

任雪娟 (副院长) 分管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工作。 赵 坤 (副院长) 分管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国际化工作。

郭维栋 (副院长) 分管后勤、财务、网络信息、支撑能力建设等。

王欢 (党委副书记,院长助理) 协管后勤、财务等。

张熠 (院长助理) 协管研究生培养工作。

汪名怀 (院长助理) 协管国际化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历任领导

历任院系主任

黄厦千 任职时间(1944-1948)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大学西迁至重庆沙坪坝。1939年黄厦千自美返国,受娉来中大执教,先后讲授气象观测、天气预报、高空探测、航空气象等课程。

涂长望 任职时间(1949-1950)气象学家。早年留学英国。回国后创建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并在重庆参与发起成立“九三学社”。建国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军委气象局局长、中央气象局局长。

朱炳海 任职时间(1950-1958)教授,出生于1908年2月,1927-1931就读于于中央大学地学系,毕业后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5年,1936年受娉中央大学地理系,解放后,南京大学建立,担任气象系主任。主要著作:《天气谚语》、《气象学词典》等。

徐尔灏 任职时间(1958-1970)1948年自英返国,受聘来中大气象学系任副教授,先后开设动力气象学、气象统计等课。

黄士松任职时间(1977-1983)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早期师从涂长望,曾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纬大气环流及东亚季风环流、灾害性天气气候成因。

陆渝蓉 任职时间(1983-1984)南京大学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南大校友总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减灾和防灾、大气能量平衡和水循环。主要著作有:《地球水环境学》、《气候学》。

伍荣生 任职时间(1984-1993)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国际动力气象委员会中尺度工作组主席。1956年南京大学气象系毕业。

倪允琪 任职时间(1993-1997)曾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973“暴雨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气候动力学和天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在国内是该学科的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蒋维楣 任职时间(1997-1998,副主任,主持工作),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空气污染模拟与大气环境研究。主要代表著作有:《空气污染预测与防治基础》、《空气污染气象学教程》、《边界层气象学基础》。

谈哲敏 任职时间(1998-2006)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尺度动力学和数值模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杨修群 任职时间(2006—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

以上参考

历任总支书记及党委书记

王家梅1955-1958

白 玲 1958-1961

张淑珍1961-1964

姚鹤年 1964-1973

谢家极 1973-1983

李可位 1983-1991

严伯平 1991-1993

王晓如 1993-2011

潘益农 2011-

以上参考

知名校友

陶诗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气象学家,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曾任国际科联世界气象组织联合科学委员会委员。1942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地理系气象专业。

高由禧,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在疾风的研究中成绩突出,为开拓中国气候学和高原气象研究献出了毕生的精力。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大气科学专业。

巢纪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曾任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国际气候委员会(ICCL/IAMAP)委员。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学系。

刘振兴,空间物理学家,主要从事近地层大气物理研究、火箭和卫星对高层大气探测的研究和星级物理和磁层物理研究。曾任中国Cluster数据和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地磁和高空物理(IAGA)中国委员会主席。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

伍荣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国际动力气象委员会中尺度工作组主席。1956年南京大学气象系毕业。

符淙斌,气候学家,首次提出用沿赤道海温廓线划分厄尔尼诺的思想和方法,被国外称为“符DF廓线”他作为最早参与开拓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中国学者之一,为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气候专业。

陈联寿,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台风预报技术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有关台风路径突变机理的新论点。先后担任中央气象台台长、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国家气象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第一副院长、院长。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学系。

王水,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哨声和甚低频发射的观测和研究,太阳、大气和行星际介质物理、空间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等。现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

以上参考

科学研究

1. 气候动力学研究

局部气候和气候变化模拟;气候异常的动力学和可预报性;大气-海洋-陆地相互作用;ENSO动力学;大气的季度波动;东亚季风的年度和季度变化分析和模拟;

2.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研究

中尺度天气过程的观测、诊断和数值模拟研究;华南对流和锋生;云系对大尺度环境的影响;四维数据同化;边界层过程和中尺度系统的发展;天气系统监测和信息发布的研究;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处理和图形显示系统;

3. 全球变化研究

地球系统的理解和模式发展;未来20-50年中国生态环境趋势的预报研究;生态系统动力学以及它和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

4. 大气化学和大气环境研究

污染城市大气悬浮物描述;酸雨的时空变化;边界层结构和大气污染;环境承受力和区域环境控制研究

5. 灾害预防研究

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灾害变化和灾害链;灾害预报;防灾、减灾措施;

研究机构

大气科学学院建有“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南京大学大气环境研究中心”、“全球变化研究中心”和“自然灾害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近五年来,主持和承担了5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共获得科研经费9000余万元。其中,主持973项目2项、973项目课题9个、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余项。在国内外主要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2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其中,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

学院在中尺度天气、边界层气象、大气环流与季风、短期气候变率与预测、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和数值模拟、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及大气探测等领域取得了具有创新并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已形成浓厚活跃的学术气氛,开展了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合作研究、派出留学与进修、接收外国留学生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形式同国内外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交流合作关系。

人才培养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我系“拓宽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的培养理念,在“三三”制“个性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框架下,构建现代大气科学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大气科学拔尖人才。针对“大气科学”与“应用气象学”专业,形成“基础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国家气象事业的现实需求,构建“校内实习+校外产学研基地实习+野外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统一、基础理论教育和实践应用教育的统一。“大气科学”专业强调基础理论;“应用气象学”专业强调应用基础理论和技术;实行“暑期学术/小论文+本科创新计划+毕业论文”的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培养适应大气科学学科发展的当代趋势,满足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气科学学院具有一个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二个系,气象学系和大气物理学系。拥有“气象学”、“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学”、“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三个博士和硕士点,是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大气科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学会、江苏省气象学会教育和智力开发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