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更新时间:2024-08-08 09:57

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Applied Technology College of Dalian Ocean University)坐落于大连海洋大学瓦房店市,其主校是一所全日制应用型本科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大连海洋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其主校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辽阳工学院,1986年更名为辽宁省农业工程学校,2000年并入大连水产学院(现大连海洋大学),成立大连水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院占地面积21.8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5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7人,讲师10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9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近90%。学院现设四系一部,即机械工程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和基础部,全日制在校生总数近3800人。 学院是国家劳动部职业资格证书免试试点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试点院校,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农业职业院校能力体系建设试点院校。

办学历史

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9月10日创建的辽阳工学院,隶属于辽阳市委和辽阳地委共同领导,以地委领导为主。当时上级确定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和本地区大量培养具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有高度文化科学知识,身体健康,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又红又专的工业劳动者。并拟定使学校尽快地成长为一个综合性的工学院或工业大学。根据辽阳地区工业现状与发展规划需要,学院设有机器制造工艺及设备,发电厂及水力发电、无机物工学(以上为四年制本科)和采矿、钢铁冶金(为三年制专科)五个专业,共有学生437人,其中本科生264人,专科生173人。教职工64人,其中教师23人,干部24人,工勤人员17人。

1959年春,辽阳地委撤销,学院改由辽宁省农机厅和辽阳市委共同领导。无机物工学专业隶属辽阳市,由辽阳市委领导。其他专业改为农机设计与制造专业,归省属,由省农机厅领导。

1960年5月31日辽宁省人民委员会辽[60]编调字第504号文件,将辽阳工学院的省属部分改为辽宁农业机械学院,并由农业机械部陈正人部长给题写校名,专业设置有农机设计与制造(二、三年制专科,四年制本科均有)、汽车拖拉机与制造、内燃机设计与制造、电力(均为四年制本科)。1960年是辽宁省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一年,学校招生任务翻了一番多,原来校舍只能容纳500人,当时要招700人(大专400人,中专300人),矛盾突出,辽阳市让辽宁农机学院择地另建。为此省计委辽[60]计基字105号,省基委[60]建字171号联合通知,将辽宁农机学院迁往旅大市复县(现大连瓦房店市)建校。1960年10月完成迁校任务。迁校之后,恰值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基建不能马上动工,在复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借到一些房舍,供师生学习和生活之用。当时分散在瓦房店镇内七处,相距十余华里,教学、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迁校当时有教职工117人,其中干部30人,教师65人,工勤人员22人。学生636人,其中大专生488人,中专生130人,调干生18人。为了解决办学急需,1961年至1962年先后修建瓦房1659平方米。学校根据“八字方针”和《高教60条》规定精神,总结了几年来的办学经验教训,重新制定了上些规章制度,稳定了教学秩序,同时上级先后又增派一批领导干部,充实学校的领导力量,使学校工作又有所前进。

1962年暑期,根据中央“八字方针”精神,省委文教会议决定撤销辽宁农机学院,成立辽宁农机工业学校。农机学院的农机、汽拖、内燃机、电力四个专业的188名学生,并到锦州工学院学习。锦州工学院中专部300名学生并到辽宁农机工业学校学习。辽宁农机工业学校成立后,郭沫若同志给题写校名。1963年开始招生,设机器制造、农机制造、铸造(1964年撤销)、仪表(1964年新建)等专业,学制四年。农机工业学校成立不久,学校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归省农机厅领导改为由省机械厅领导。调整后学校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1964年省投资建教学楼4680平方米,1965年又修建学生宿舍1900平方米,同时修建了金工车间、铸造厂和实验室、学生食堂。购置了部分教学仪器和机器设备,使教学和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到1965年末在校生达501人,教职工132人,其中教师55人,干部39人,工勤人员38人。

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开始,1968年9月成立校“革命委员会”,学校遭受严重破坏。

1970年辽宁省革委会决定:将沈阳农学院农机系和铁岭农业机械化学校与该校合并,成立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合并后学校有教职工313人。1971年举办三期短训班,培训学员570人。1972年开始招中专班,农机制造(学制三年)、农机使用修理(学制二年)两个专业,共招生243人。

1973年5月辽革发[1973]94号文件决定将沈阳农学院改为辽宁农学院,该校改为辽宁农机化分院,当年开始招大专生220人,设农机使用修理、农机设计与制造、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三个专业。同年还举办一期农机管理干部短训班,培训学员100人。1974年招收大专生220人,农机师资短训班59人。

1975年6月辽革发[1975]61号文件决定撤销辽宁农学院和各分院。由辽宁农机分院、旅大农学院旅大市农学院农机系合并成立新的旅大农学院,该校又入为旅大农学院农机系,并增设农业电气化专业。1975年和1976年总共招收社来社去大学生480人,农机技工班104人,农机函授生500人。

粉碎“四人帮”后,辽革发[1977]79号文件决定撤销旅大农学院,辽革发[1978]4号文件又决定恢复沈阳农学院,随后辽革农发[1978]30号文件通知恢复沈阳农学院农机系,瓦房店办省农业机械化学校,隶属省农机局领导,党的组织关系由大连市委领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有较大发展。为加快培养农业现代化建设人才,1978年和1979年学校又以沈阳农学院瓦房店大学班的名义,招收农机制造专业大学生本科生四个班共151人。1980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省属重点中专,从1980年至1987年共招生1343人。为提高农机干部管理水平,省农机局1980年又在该校创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干部学校,先后举办10期干部培训班和师资培训班,培训学员393名,为大连大学和当地厂矿代培学员560名。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由单一的农机化学校逐步向农业工程学校转变。为打破行业界限,扩大服务范围,1986年4月29日,根据“辽高教通字[1986]76号”文件精神,学校更名为辽宁省农业工程学校,更名后隶属关系不变,党的组织关系仍归中共大连市委领导,行政仍归省农机局领导。学院规模不断扩大,1986年学校招生人数为270人,1987年招生280人,当年毕业200人,年末在校生782人。到2000年在校生1600人,含高职生240人。在专业设置上:1986年设机械制造、企业电气化、农业电气化、企业管理、村镇建设等五个专业,从1987年开始先后新设财务会计、用电、对外贸易业务、市场营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及应用、机床数控技术应用、文秘与档案、企业供电、汽车运用与修理、城镇规划、机械电子技术、城镇建设等十四个专业。

1999年经辽宁省教委和辽宁省计委批准,学校挂靠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开办农业电气化技术、汽车与工程机械运用维修、城镇建设三个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2000年又增设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机械电子技术两个专业,高职在校生也由最初的92人增加到240人。截止2000年末,学校占地面积1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6万平方米,开设17个中等教育专业,5个高职专业,在校生1600人。有教职工273人,其中专兼职教师113人,高级讲师39人,讲师62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1万元。《城镇建设》专业为省五十个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之一。

1987~1990年学校为长春光机学院办过函授班一期,培养学员20多名。从1994年起,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在该校设立函授站,开办专科教育。2001年学校取得了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函授招生资格。学校现有函授在校生600余人。

学校从1991年~1999年先后两次参加全国办学水平评估和选优评估,首次评估该校居全国107所农机中专第二位,仅次于黑龙江省农机校0.02分,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校首次办学水平评估A等一级学校。该校列全省150几所中专中第九位,1994年8月国家教委批准该校为国家级重点中专。1999年国家教育部再次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评估,该校列全省中专校第七位,2000年5月国家教育部批准该校为国家级重点中专。

2000年8月18日,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计委等十家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部分高中等学校布局调整的通知》(辽教发[2000]7号),决定将辽宁省农业工程学校并入大连水产学院,同年12月28日,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大连水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大连水产学院的二级学院,接受大连水产学院的统一领导,并实行相对独立管理,这是学校办学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它适应了辽宁省教育改革的需要,符合省教育布局的调整和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有助于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高。

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大连水产学院获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学院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学术研究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与探索中,学院坚持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先后与2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形成学院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相结合的“双境培养”、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育人的“双师共教”、校内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要求互融的“双证融通”的办学机制,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就业能力人才,实现学院、企业、学生乃至社会的“多赢”。

学院用特色和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院是国家劳动部职业资格证书免试试点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试点院校。学院还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绘图员远程职业资格培训和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考点,设有职业技能鉴定所。学院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4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骨干青年教师3人。有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有省级示范性专业4个,有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教材4部。获省级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30项,省市级以上科研、教研项目100余项。

办学条件

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坐落在大连瓦房店市,占地面积21.8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5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7人,讲师10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9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近90%。学院现设四系一部,即机械工程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和基础部,全日制在校生总数近3800人。

学院现有14个本科专业,形成以机械、电气、建筑、计算机等工科类为主,兼有经济、管理类等多学科分布的专业格局。2014年2月,按照辽宁省教育厅的部署,学校进行办学层次调整,终止高职招生,确定学院以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为宗旨,开办中职升本及专升本教育。学院依托学校综合办学优势,根据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等9个中职升本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会计学等5个专升本专业。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121万元,馆藏图书24万册。拥有大规模的实验实训基地,能满足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需要。校内设有机械设计、工业微机控制、工程力学、会计模拟等40余个实验实训室;有金工实习厂、电气实习厂、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和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专业课实验实训开出率100%,实习、实训水平居省内同类学校前列。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的构图为内外双圆结构,突显水的特点(五行以圆为水);外圆下方为毛体的“大连海洋大学”,遒劲有力、大方舒展、粗壮厚重,如广阔大地。外圆上方为英文“大连海洋大学”,线条细腻,呈放射状,似太阳放射出的光芒,同时体现了我校“走近海洋、走向世界”的国际化办学思想。整个外圆如大地之上一轮光芒四射的朝阳,熠熠生辉,蓬勃向上。

内圆中挺拔的身躯和张开的双臂,为“一跃将伸”之象。其形,如破土而出的嘉木,双叶承接着甘露,象征“成就栋梁之才”;亦如伸展向上的健臂,双手托举着朝阳,象征“成就鲲鹏之翼”。

内圆中翻开的书卷是“学业有成”之象。大海大学子以翻开的书卷为舟楫,孜孜以求,学海泛舟,熔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炉,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于一身,学贯古今,识通中西,厚积薄发,终成大器。

内圆中的滚动波浪为“生生不息”之象。动感的波浪映衬出大海大后浪推前浪、前波让后波的旺盛血脉,彰显出大海大不断创新、不断奋进的强大气魄。

内圆底部的深蓝海水为“宁静致远”之象。其形有向上擎起之意,擎起的不仅是大海大的莘莘学子,更是大海大的希望和未来。其形亦有承载容纳之意,象征着大海大深厚的办学思想、浓郁的文化底蕴,也象征着大海大人海不扬波、静水深流的博大胸怀。

整体结构既体现“知识、能力、文化、智慧”的有机结合,又体现大学的宗旨和海洋大学的特质。整体形象雍容含蕴,圆融通达,海天一体,天人合一,寄托了蓝色梦想,预示着福祺祯祥。[2]

校训

学贯江海 德润方厚

“学贯江海”有“学养深厚、学富五车”之寓意,既标明大海大师生走过江海,穿越海洋,在海洋水产领域知识融汇贯通、文化传承创新,又表达了大海大师生矢志图强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德润方厚”有“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寓意,标明大海大师生培养和修炼良好的品德,做人方方正正,做事扎扎实实。

校歌

《海洋骄子 蓝色理想》

作词:董亲学作曲:Loong Music Factory

在太阳升起的地方,闪耀着华夏的光芒。绚丽的黄海之风,飞翔着青春的畅想。在奇迹层出的东方,跳动着世界的目光。斑斓的渤海之浪,激扬着年少的梦想。海洋骄子,蓝色理想。天道酬勤,我们自强不息汲取智慧的力量,在美丽的黑石礁播撒希望,开启蓝色的篇章。蓝色大学,百年学府。海纳百川,我们志存高远争做民族的栋梁,在浪漫的新普湾扬帆起航,熔铸百年的辉煌。让我们扬帆起航,熔铸百年的辉煌。

学校领导

大连海洋大学领导

根据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任领导如下:

党委书记:姚杰

党委副书记、校长:宋林生

党委副书记:吴连臣

副校长:陈勇、冯多、张国琛、胡玉才

纪委书记:刘静艳

校长助理:赵乐天

总会计师:马淑艳

应用院技术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张强

院长:张宏友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段庆臻

副院长:葛廷友、刘连福 、马振峰

院长助理:戴世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