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镇

更新时间:2024-04-14 11:34

虞山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是常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虞山镇历史可追溯至唐武德七年(624年)。2004年5月26日,原虞山镇、大义镇合并成立新的虞山镇。据常熟市虞山镇人民政府网2015年10月资料显示,全镇区域面积1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6万,下辖1个高新技术产业园、7个管理区,47个行政村。2014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5亿元。

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时期虞山地区已有人类居住,该地区曾发现新时期晚期良渚文化遗物与遗址。

夏、商时期,虞山镇地域为扬州属地。商末(前11世纪)周太王古公父之子泰伯仲雍让国南来,建勾吴古 国。武王灭纣后(前841年),封仲雍曾孙周章为吴王,立吴国。虞山镇地域时为吴国北境。

东周元王五年(前471年),越灭吴,虞山镇地域隶于越

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灭越,虞山镇地域隶于楚。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常熟地域属会稽郡吴县

西汉景帝前元时期(前156~前150年),虞山镇地域上首次设虞乡建置,虞乡乡治设于老县场中巷一带仍隶 于会稽郡吴县。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会稽郡浙江以西另设吴郡,虞乡隶于吴郡吴县。其时,虞山镇地域内又增设南沙乡,并在该乡置司盐都尉署,开虞山镇地域史设吏治之先河。

三国鼎立期间,虞乡、南沙乡同属东吴吴郡吴县。

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分吴县之虞乡立海虞县”(《宋书·州郡志》)。隶于吴郡,此为虞山镇地域划入海虞。

东晋元帝初年(317年),以海虞县北境侨设郯县、朐县、利城县,为南东海郡

东晋咸康七年(341年),南沙乡升为南沙县

南齐永泰元年(498年),海虞县北境设海阳县,隶于晋陵郡。

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县,县治之地设南沙城(即今福山),是为常熟县名之始,虞山镇地域划入常熟县。

梁天监六年(507年),置信义郡,郡治南沙。以土地肥沃年年丰收,南沙更名为常熟。

隋开皇年间(581年),废信义郡及所辖海阳、前京、信义、海虞、兴国等五县并入常熟,县治设于原南沙。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晋陵郡,升常熟建常州。

武德七年(624年),常熟县治移至海虞城即现之虞山镇方塔街附近,隶于吴郡

五代十国期间,常熟属吴越国,是吴越国的北方边界。县治海虞城(虞山镇方塔街附近)

宋代,常熟属平江府。县治海虞城(虞山镇方塔街附近)。

元元贞元年(1295年),常熟县升为常熟州,隶于平江路,县治海虞城(虞山镇方塔街附近)。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隶于苏州府,县治海虞城(虞山镇方塔街附近)。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常熟县东境置昭文县,两县治同城。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常熟、昭文县境,把两县列入太平天国苏福省辖区。

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退出,镇区亦为县之治所。

清宣统二年(1910年),常熟、昭文两县城厢及附廓成立城区自治会,推行地方自治。

清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九月十七日,常熟、昭文两县光复后合并为常熟县,城厢归于统一。

民国元年(1912年),全县推行市乡制,城区设海虞市,并设立海虞市议事会,实行地方自治。

民国三年(1914年),县议事会及各市、乡议事会停止活动。

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伐胜利,国民党常熟县党部解散议会,设立海虞市行政局,隶常熟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撤销行政局,将海虞市与古苏乡合并为“常熟县第一区”、下设乡镇84个,时虞山镇 地区被划为县南、南大、报本、西城等30多个乡镇。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全县合并区乡,虞山镇地区合并为泮宫、报本、西城、山塘、河东、大东、寺 前、辛峰、东仓、琴南、丰乐、山前、报慈、兴福、花园、颜港、湖甸、泄水、朱泾等乡镇,隶第一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伪县公署按江苏省维新政府的要求,废除区制,原第一区把东部划出建古苏乡, 城区、城郊地区建海虞乡,隶属伪县署。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伪县署恢复区制,改海虞乡为海虞区,隶伪县署。

民国三十年(1941年),伪县署恢复沦陷前的建制,虞山地区各乡又隶第一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全县合并乡镇,时虞山镇区并为虞阳、城东、城南、坛南、尚湖、元和、山北等乡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全县撤区并乡,虞山镇地区并为虞城、尚湖、元和、坛南等乡镇,由县直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恢复区制,全县设6区,虞山镇地区隶县直辖指导区。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同年5月析常熟城区置常熟市,余为常熟县。市政府驻地虞山镇。

1950年3月,调整县市辖地,把大义、谢桥、葛城3乡划入常熟县。撤销城区5镇,建城厢区。与此同时,常 熟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7月,县辖三星、太平、湖浜、兴福、李桥5乡划入常熟市,并建立市派出机构郊区 办事处,管理各乡行政事务。

1952年8月,县辖大义、昆城、古苏3区的泰慈、九里、花园3乡和新湖、山北、白龙、大义、言里的14个村 划入常熟市,市郊扩大为太平、湖滨、李桥、泰慈、九里、花园、中心、山北、三星、兴福、新建、新民12 乡。同时把城区并为城东、城南、城西3镇。

1953年2月,泰慈、九里、花园3乡划给常熟县。11月,新民并入新建乡,其时市郊辖有8乡。

1956年上半年,撤销城区3镔,改设7个街道办事处,并将郊区8乡改为兴福、新建、山湖、山北4乡。

1957年11月,山北并入兴福乡。

1958年2月,城区街道办事处合并为城东、城南、城西3个。4月,撤销常熟市,建立虞山镇。并在郊区建立 城郊乡。隶属常熟县。11月,城郊乡并入虞山镇,建立虞山人民公社,保留镇建制。

1959年5月,城郊乡从虞山人民公社划出,建立城郊人民公社。

1960年4月,城郊公社划出环山公路靠山一侧,建办虞山园艺场。8月,为改善城区副食品供应,将城郊公社 的红光、青莲、勤丰、五星、红旗、五联、幸福、渔业8个大队划入虞山人民公社,建农业分社。

1961年9月,撤销虞山人民公社建制。

1962年10月,虞山林场从城郊公社划出,建立县属林场。

1964年1月,将农业分社划出虞山镇,建立城南人民公社。

1968年4月,城郊、城南分别建立公社革命委员会。5月,建立虞山镇革命委员 会。

1981年10月,城郊、城南分别撤销革命委员会,建立公社管理委员会。11月,虞山镇撤销革命委员会,建立 虞山镇人民政府。

1983年7月,城郊、城南分别撤销公社管理委员会,建立乡人民政府。

1992年12月,城郊、琴南两乡并入虞山镇。

2004年5月26日,原虞山镇、大义镇合并成立新的虞山镇。

2017年11月28日,撤销虞山镇,设立虞山、常福、莫城和琴川4个街道。

行政区划

虞山镇下辖1个高新技术产业园、7个管理区,47个行政村,58个社区。

琴湖管理区,2003年2月成立,位于常熟市区东南侧,管理区域北起海虞桥、青墩塘,东与古里镇交界,西临海虞南路至阜湖路、环城河、横泾塘河,南至东南开发区。全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6.3万,下辖5个行政村,17个社区居委会。

方塔管理区:2003年2月成立,位于常熟古城区,东以海虞南路为界,南面紧靠招商场,西临太平港与尚湖度假区接壤,北至环城路与兴福管理区为邻,区域总面积为5.87平方公里,人口约9.26万。管理区下辖枫泾、清和坊、北门大街、学前、报本、西泾岸、花园浜、西庄街、烟雨、四丈湾、阜湖、颜北、南门13个社区。

兴福管理区:2003年2月成立,位于虞山北麓,是常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东靠海虞北路,南濒川菱河,西临虞山、望虞河,北接谢桥管理区。区内常住人口7.8万人,总户数2.7万户。下辖联盟、合丰、顶山3个行政村和丁坝、李桥、兴福、张坝、菱塘、报北、报南、甬江、泰安、五星、闽江、琴枫、常福、星海、明晖15个社区。

虹桥管理区:2003年2月成立,由兴隆镇全境和五星街道办事处部分地区组合而成。位于常熟市城区东侧,东与海虞镇周行之前径塘古里镇森泉之湖径村为界;南隔青墩塘与虞山镇琴湖管理区相邻;西临 海虞北路、耿径塘与兴福管理区相望;北倚海虞镇周行段及谢桥管理区勤丰村。面积约25平方公里,有31383户,89147人。

下辖九里、兴隆2个小集镇,泯泾、泰慈、九里、泰安、石墩、浦浜、东环、杨荡、大虹桥、景龙、新造、漕泾12个行政村, 虞园、虞东、昭文、衡山、泰山、世茂、兴隆7个社区居委会。2004年6月,杨荡、漕泾二个城中村撤村建社区。

谢桥管理区:2003年2月成立,位于常熟市北郊,紧靠常熟市区,水陆交通便捷,距常熟港20公里,204国道、常福公路、望虞河穿境而过,市区主干道海虞北路延伸直达谢桥集镇,沿江高速公路在境内设有南北互通和出入口。全区总面积38.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64万人,下辖9个行政村,2个社区。

莫城管理区:2003年11月莫城镇与虞山镇合并后,由原莫城镇全境区域组成。位于常熟市南部,东濒昆承湖,南接辛庄镇,西隔元和塘于辛庄之杨园接壤,北和招商城及尚湖镇相邻。总人口104125人,其中常住人口约31267人,外来人口72858人。全境面积37.1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

大义管理区:2004年5月26日撤大义镇并入虞山镇。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位于常熟市西北郊,南靠望虞河,北连张家港,西接尚湖镇,204国道、苏十王线、沿江高速公路穿区而过。全区总面积44.76平方公里,人口3.4万,下辖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虞山镇位于江苏常熟之中部,东邻兴隆,南连藕渠、莫城,西与练塘、冶塘接壤,北与谢桥毗连,西北隔望虞河与大义相望。苏嘉杭、沿江两条高速公路和204国道等交通干道交汇贯通,形成公路网络,水陆交通便捷。

地形地貌

虞山镇全镇除虞山外,地势平坦,山北坡地略高,山南圩区稍低。城区曲水环绕,河道纵横,望虞河、张家港交叉而过,横贯全境。

气候特征

虞山镇地处北亚热带的沿海区域,季风环流是支配当地气候的主要因素,冬季受大陆干冷气团的控制和影响,盛行偏北风,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夏季受海洋暖湿气团的控制和影响,盛行东南风,以高温多雨天气为主,入暑以后还有一段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干燥炎热天气。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时期,显示干湿冷暖多变的特点。因此镇域气候总的来说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人口民族

据常熟市统计局2011年发布的常熟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虞山镇的常住人口为572378人,占常熟市人口的的31.33%。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少数回、满、蒙、壮、白、高山、拉祜等民族。

经济

2014年虞山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亿元,工业开票销售收入512亿元、服务业开票销售收入716亿元。

2013年虞山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2.95亿元,同比增长9.0%;工业总产值1021.92亿元,增长6.7 %;服务业增加值528.35亿元,增长1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8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5.51亿元,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2亿元,增长16.0%;注册外资1.57亿美元,到帐外资7569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58亿美元。

农业

虞山镇分城区、郊区两大部分,城区主要从事工商业,郊区则以农业为主,兼营石匠、泥瓦工等建筑性行业。

建国前,虞山镇地区实行的是封建土地制度,绝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富农占有,农民缺地少本,并承受高额地租、高利贷和各种苛捐杂税盘剥,更兼生产工具落后,栽培技术因循守旧,农作物产量极低。据1949年调查,当时稻谷亩产仅200公斤左右,三麦亩产50公斤左右,油菜籽亩产40公斤左右,农民终年辛劳,还是入不敷出,只能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极度贫困的生活。建国后,农村经过土地改革运动,提高了农民发展农业、改善生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1956年,农业全面实现合作化,变土地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结束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八五”期间,特别是虞山镇和琴南乡、城郊乡合并以后,镇政府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总方针,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坚持加大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并积极推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和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的丰产丰收。1995年农业总产值1542万元,比1990年增长1.7倍,年递增11.5%。三麦单产293公斤,比1990年增产30公斤,水稻单产585公斤,比1990年增产54公斤。1996年,又一次夺得粮油生产的全面丰收,水稻单产达604.2公斤,三麦单产302公斤,油菜籽亩产153.5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是年,全镇筹集资金932.93万元,投入劳力561.15万多个工日,建设和改造农田水利,新建、整修、调整排灌站8个,新建水泥沟渠、暗渠3200多米,年末拥有的农机总动力共3272.3千瓦,农业全年用电量10670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折纯)439吨,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至年底,镇村二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服务机构有52个,土地规模经营单位3个,各类专业大户42个。全年复耕土地共150亩,改造整治低产田400亩。1997—1999年,全镇又疏浚大小河道73条,筑造圩堤护岸1377米,新建排灌站11座,修筑板沟渠道15741米,平整复垦耕地66亩,修筑中拖路及村级公路11.8公里。

截至2014年,虞山镇已建、在建、拟建示范小区有9个,共203万平方米,可入住近7000户。同时,该镇加大投入,高标准建设省级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工程和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确定了“一主十辅”的农业生产发展思路,在优化稻麦生产的同时,发展果品、花卉、水生蔬菜和菌菇等10个品牌农产品,放大现代都市农业特色。

工业

虞山镇历来是常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市场繁荣,手工业历史悠久。

早在明代洪武年间,纺织作坊已经遍及全镇。宣统元年(1909年),城区第一家采用机器生产的虞兴布厂在泰安街下塘开业。民国2年(1913年),城区创办电厂,出现了电力工业。民国7年,城区已有工厂33家,手工工场314家。行业有染织、电力、碾米、榨油、制革、织席、缝纫、鞋帽、家具、五金、印刷、刻字、书坊、笔庄、棕藤竹器制作等。沦陷时期,虞山镇棉纺工业、粮食加工业一度兴旺,并刺激了以修配为主的铁工厂的发展。

1949年,城区工厂177家、手工业779家。建国后工业生产得到恢复。至1952年,城区大小工厂175家,手工业916家,工业总产值4889.2万元。1956年,私营工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个体手工业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是年,城区工业总产值6610.6万元,比1952年增长了35%。1958年,在大练钢铁,大办工业的高潮中,短时间内全部手工业合作社(组)并建上升为18家手工业合作工厂,城区街道办工厂猛增至94个生产单位。是年,工业总产值6320.8万元。1961年,虞山镇工业进行全面调整,至1963年,手工业合作工厂调整为11家,街道工厂压缩为11家,年工业产值1948.45万元(1963年国营、公私合营工厂划归县管,产值不在此数)。“文革”期间,全镇工业出现了波动徘徊的情况。70年代初,手工业合作社(组)先后合并为手工业合作工厂,部分街道企业发展上升为镇办工厂。197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211.82万元。其中手工业合作工厂2931.81万元,镇办工厂201.91万元,街道办工厂79.1万元。

1978年,镇属工厂在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发展横向联营,引进技术和资金,扩大生产能力。与此同时,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发展。此后虞山镇个体经济、民营企业迅速发展。1986年,常熟市划入沿海对外经济开放区,虞山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率先跨出国门,境外办厂,吸纳外资,创办三资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原有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工厂体制已越来越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企业效益下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镇于1994年9月,成立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推行企业体制改革工作。1996年8月,虞山镇成立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开始企业转制工作。是年,全镇三资企业111家,其中停办或未建成项目27家,民营企业243家,镇办工业26家,村办工业85家,街道办工业52家。全镇工业总产值187291万元(其中个体工业49000万元)。至1999年12月,全镇工业系统转制企业106家,其中镇办工厂15家,村办工厂61家,街道办工厂30家。是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93626万元,其中镇办工业67460万元,村办工业72166万元,私营工业54000万元。

位于虞山脚下的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2010年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江苏省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组成部分,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国家级乡镇科技园区。截至2013年园区已有日本夏普富士电机、阪神集团、英国怡和、台湾良机、大稳电子、开关制造、机械总厂、中江制衣、忠鑫织造、常建管业、富安娜、苏源热电等250多家企业入驻,项目投资总额突破150亿元,形成了以电子电器、机械制造为特色的产业群体,跻身常熟市三大工业板块之一。

方浜工业集中区是虞山镇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板块。首期开发面积380亩,建设2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基本实现了“五通一平”。

2013年虞山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021.92亿元。

2014年虞山镇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512亿元。

商业

唐武德七年(642年),常熟县治从南沙(今福山镇)移往海虞(今虞山镇),就有对茶、盐、酒征收商税之例。至宋代,商品交易形成“定点市场”,今青果巷一带即当年商贾交易旧址,县政当局在税务弄开设市易务管理市场,政府年纳税万余贯。元至正二十五年(1288年),朝廷降旨地方,允许在籍秀才从事商业活动。随着本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受吴中流通贸易的影响,在明万历、天启、崇祯近70年间,虞城商业已初具规模,且商品多数与本地农产品有关,如粮食加工制品、棉纺织品等,因此市场的旺淡往往受制于农业的丰欠。其间,民间手工艺品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明代《核舟记》,就是以描述天启年间虞山艺人王叔远所作微雕而名扬天下。时客籍商人纷纷来虞开店经营。在县东街经营直至建国前夕的刘正大铜锡铺,即为徽州人所开,其三百余年的悠远历史几可与苏州的孙春阳南货铺媲美。明末,虞城商业发展迅速,后经战乱,百业凋零。直至乾隆登基,政局基本稳定后,地方商业才得以复苏。乾隆元年(1736年),城内有牙行1014户,包括典当、绸缎、染坊、杂货等店铺,以后又不断增加。纷至沓来的客籍商人开始倡会馆、建公所,今南门西庄街与北门口尚留残址的徽州会馆和宁绍会馆,分别创立于明代和清代,是镇内较早的会馆。市上销售商品,除地产品外,民间食用的油糖杂货大多来自苏州。康熙二十年,朝廷“大开海禁”,船只往来如织,外贸兴旺。至清代中叶,西方鸦片大量流入常熟,由药用转为日用消费,由私下交易转为公开销售。1840年鸦片战争后,洋货渐来自上海,食盐来自浙江和淮扬。常熟米业历来称盛,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城内有米行105家,米市规模在吴中地区名列前茅,与无锡并称两大米市。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地方设立常昭商务分会,加强了行业管理。

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发,物价紊乱。一时商团、民团相继成立,以维护商界利益。民国7年(1918年),城内有行业131个,商号和厂商1182家,为数众多的是粮食、酱酒、菜馆、饭店,还有多为分工较细的小本经营,诸如席、帽、纸、笔、鞋袜、花粉、织带、绳索、梳篦、雨伞等专营店铺。次年略有缩减,各种店、行、坊、庄、铺、馆1156户,涉及121个行业。20年代,与传统手工业生产相关联的前店后坊的店铺渐多,各种作铺约占总商户数的四分之一,牙行约占四分之一,饮服行业约占五分之一,其他诸如花粉、珠灯、灯笼、零剪、纸扎、钉靴、烟袋等店,均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民初颁“剪辫令”后,理发店顿时生意兴隆。辛亥革命后,旅馆业悄然兴起。民国21年,城里有公司行号42户,较大商店212户,涉及25个主行业。常熟米业一向称雄沪上,时城区米行达147家,占全县米行总数之62.5%。至民国36年发展到244家,仅南门米市,旺季日成交量达万石以上。

1937年常熟沦陷后,城区横遭日军轰炸劫掠,寺前街、冲天庙一带商业区顿为一片废墟,被杀害的商人有46人。1938年春,战事西移,为谋生计,商贾权且复业,但百业萧条,规模远不如前。因战争而使市场上生活日用品奇缺,一些“胆大者”铤而走险作“跑单帮”“走私”营生,穿越封锁线贩运紧俏商品,以求谋取高额利润,但为此而断送性命者时有发生。受战争打击最大的有花边、电讯、皮货、木行等行业,其他行业也呈下滑趋势。1941年2月,日伪发行“中储券”,物价涨了干余倍。其间,唯客栈、饭店、赌场、烟铺、妓院等场所畸形发展。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城厢内的商店迅速发展到2100余家,摊贩800余户,涉及绸布、百货、酱酒等52个行业,私商就有2049户,其中对市场影响较大的有“四多”,即转手倒卖纱号多(24户),经营土布多(32户),做粮油买卖的行、店多(245户),从事金融牟高利的多(78户)。但是,战后货币贬值和美商洋货倾销给刚要复兴的商业市场带来了灾难性后果。民国35年,米价疯涨,刺激了各业物价的直线上升,造成通货膨胀,,市场一片混乱。常熟地处江南鱼米之乡,城厢商业占有地理和物产的优势,特别是大米、花边、菜肴在民国时期的吴中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城内已形成以寺前街一带为最繁华商业中心,东门、南门并沿市河延伸为主要商业街的商业格局。而分布于城郊地区的主要商业街,还有如兴福街、六店街、顶山街、邹巷街、泄水街、宝岩街、山前街、李桥街等村间商业小街,以茶馆、肉庄、烟杂铺、豆腐店居多,有的还有酒肆饭店、米菜摊头,以及一些与农民生计密切相关的手工作坊,商品和价格素受城内影响,但又具有乡商特色,大多为小本经营的夫妻老婆店,极少租用房屋和雇用他人。

1950年,城区设市,建立工商局,商业隶属其下,下辖9个专业公司。其时,政府大力发展国营商业和扶持供销合作商业,私营商业逐年下降。1952年底,国营商业、合作社、私营商业的批发比重分别为60%、4%和36%。“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商业进行机构调整,对私改造、国合分工和执行统购统销政策。1957年4月,商业局划出部分业务设服务局,下辖4个专业公司。1958年,城区撤市建立虞山镇。是年,“大跃进”“公社化”运动掀起,机构合并,网点减少,商业人员为4535人。1960年,商品紧缺,主要商品实行凭票购买,购物票达78种之多;部分高价供应,全镇有“高级食品”供应点54处。1963年,形势好转,高价品逐步退出市场。1975年,仅粮、油、布仍凭票证供应。1966年以后的十年“文革”运动使商业市场陷入混乱,机构撤并、人员下放,由工人和农民管理商业。国有商业受到抑制,集市贸易被卡死,私营商业几乎绝迹,商品供应紧张,服务质量下降。1976年,全镇商业网点195个,人员1968人,营业额1097.56万元,利润47.65万元。1979年,职工子女被允许顶招(接替父母)进店工作。1981年10月,镇机关设置商业科,管理五个行委。1984年,行委被划归市商业局,镇商业科同时撤销。80年代初,商业部门推行经营承包制,鼓励商业企业兼业经营、横向联合。1982年末,县属部门在虞山镇设有98个零售门市部,41个展销和服务部,镇属5个合作商业中心店下设139个商业网点,镇劳动服务公司和街道居委开设服务点48个,共计326个商店。近郊公社在镇开设商业门市部29个,登记批准的个体商户273家、集贸市场4所。年商品零售和服务收益达亿元。1984年,特色商店接踵而开,山景园、王四酒家等老店新开,可乐餐厅首次把西点推向市场。群众购买食品出现“食品要罐头、水果装篮头、卷烟论条头、啤酒讲箱头、糕点挑盒头,海参、开洋称斤头”的新动向。家用电器从凭券购买到敞开供应。1985年,水仙牌洗衣机在本镇首设特约维修站。彩电紧俏,甚至限购销售,一些商家还推出“有奖销售”。同时,假冒伪劣商品抬头,烟、酒、药、粮票、羊毛衫等假冒案接连不断。1987年,娱乐业开始涉足虞城,文化馆首家营业性舞厅开张,游戏机、桌球房随处可见。商店推行租赁经营并开始形成商业竞争,各业竞相让利、降价销售。

90年代,自选商场相继开张。1992年,镇政府大力发展流通事业,次年专门成立负责三产发展和管理的镇商业科(三产办公室)。1995年镇成立商会,并颁布《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暂行规定》(简称《40条》),当年个体商业户猛增到13776户。1996年,全镇三产成交额创百亿,其中招商城成交额达到90亿元。1997年,现代化商业大厦不断崛起,各业小商店鳞次栉比,市区的商业网点达到3392个,从业人员有18120多人。经营商品五光十色,并且逐步形成了颇具专业特色的商业街道。整个商业市场呈现国有、供销、物资、厂商、私营、个体六分天下的争雄局面。随着公有制商业企业全面推行“转制”,私营经济成分不断增长。1999年,镇、村、街道所办商业部门,有53个分别转为私营、个体、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经营单位。

2004年,虞山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3亿元。汽车市场、常熟国际汽配城形成了“六区一城”新格局,市场交易额达13.2亿元,绿地常熟老街、中江凯悦大酒店、天铭大酒店、维多利亚度假村、时易初莲花大卖场、琴丰住宅区等总投资60亿元的一大批项目先后动工建设,并积极筹备国际礼品城等专业市场的开发。

2014年实现服务业开票销售收入716亿元。

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2亿元。

社会事业

文化

为了给群众创造更好的活动条件,近年来,虞山镇为镇区两百多处晨(晚)练点解决了场地电源、灯光等实际问题。一些文化项目也纷纷实现扩容升级,全镇健身路径达到150套,篮球场、乒乓室、室内健身房、棋牌室总面积达4.8万平方米;辖区内体育场馆定期、定时对社会开放。

2006年,虞山镇在少年之家内设置了镇文体中心。随后,7家管理区文化站各站配备图书室等配套设施,琴湖、虹桥还建成文体中心。随后,全镇47个行政村,57个社区居委会也都相继成立了村(社区)级的文化中心(室),管理区一级文化站负责帮助指导村(社区)开展活动。于此同时,虞山镇每两年举办一次“虞城金秋”文化系列活动,丰富民众文化生活。

虞山镇特色团队之一虞山国乐团创建于2001年,其艺术质量在众多团队中名列前茅。虞山京剧队多次参加市、镇重大活动演出,并常年坚持在沙家浜景区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演出。朝阳花艺术团努力打造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少年文化团体。

1987年,常熟恢复成立虞山印社,收集整理、编印出版《林皋印谱》、《赵古泥印集》等数十部专著。印社社员赵林、言公达、归之春、吴苇等中国书协会员的篆刻作品入选《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全国印社联展》等国内外大型赛事并获奖。社员作品、书论文章散见《篆刻字典》、《中国书法》等专业刊物。虞山篆刻艺术作为乡土教材进入学校第二课堂。

教育

常熟是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自仲雍(虞仲)、言子(言偃)启蒙于前,历代名人继起于后,教育事业历来发达。

早在春秋时期,言偃就北上求学于孔子门下,并把孔子之道及中原文化传播于东南吴地,后人尊之为“道启东南”的“南方夫子”。宋至和年间(1054—1055年)城区设立儒学(县学)。元元贞二年(1296年)一度升为州学,至顺二年(1331年)建文学书院。此后“学者益众”,官办、私办的县学、书院、社学、私塾等日趋兴盛,绵延不绝。由此,科举时代,镇域内出了许多状元、进士。清代末年,西方的办学方式逐渐东传。光绪四年(1878年),天主教于城区颜港教堂办教会学校,开启办新式学堂的先例。光绪二十三年,丁祖荫等在塔弄学爱精庐创立中西学社,次年于社庐创中西蒙学堂(今塔前中心小学前身),为邑人办新学之始。此后新学日益昌盛,女子学堂、蒙养园(幼儿园)、师范教育相继产生。宣统三年(1911年),城区共有公、私立小学19所。其中高等小学2所,两等小学6所(3所为女子学校),初等小学11所。

民国12年(1923年),城区开办第一所中学。至抗战前发展到3所,其中两所为私立。常熟沦陷后,不少校舍被日伪占用,学校设施遭到破坏。敌伪还利用学校进行奴化教育。抗日战争胜利后,教育有所复苏,但由于战乱,学校处境艰难。民国37年,城区有公私立学校学生7716人,占学龄儿童总数(23113人)的33.38%。1949年4月常熟解放,军管会接收旧政权时,共有小学48所,其中私立6所;中学5所,其中私立3所。5月市政府成立后,对原有城区范围进行调整(划去了大义、谢桥、葛城三个乡),至1950年春季,全市共有小学28所,其中私立6所,教职员207人,在籍学生5903人;中学5所,其中私立3所,教职员129人,在籍学生1991人。

成人教育方面。民国6年起推行民众教育,在寺前于公祠成立县立通俗教育馆,创办通俗义务夜校。民国16年9月,县通俗教育馆改为海虞市民众教育馆,迁新公园(今虞山公园)。民国17年,城区设立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并在逍遥游演讲厅(现西门军营所在地)举行各界人士宣传识字运动大会。民国24年,统一机构,重订普及方案,民众教育分成识字教育、生计教育、公民教育、健康教育、家事教育、休闲教育六大类。民国25年,撤销中心民教馆,改设中心民校,附设识字班,实施“壮丁训练”和以“强迫识字”为中心的“公民训练”。民国26年迫近抗战,各项活动奉令结束。民国28年,常熟沦陷时期,伪第三科设立通俗讲演所。次年,改组为民众教育馆,主要是配合伪政权进行奴化教育。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建民众教育馆,先后开展过一些小型体育、图书巡回阅览等活动。民国35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附属师范附设民众教育馆1所,开办实验补习班、扫盲班及民众夜校,终因政府腐败,国力贫乏,收效甚微,文盲依旧充斥社会。

建国后,教育发展步入正规。1951年,全市小学达42所,176个班,在籍学生8050人,中学4所(淑琴中学并入他校),50个班,在籍学生2697人,其中高中10班,学生459人。1958年撤市建镇时,有小学44所,246个班,在籍学生达11988人,中学5所,104个班,在籍学生达5605人。建镇后,中学由县教育局直接管理。成人教育方面,1951年全市有职工业余学校39所,96个班,学员3408人,市领导费铭铄亲兼常熟市工人业余学校校长。郊区冬学共办22个班,学员1285人。1952年又全面推广速成识字法。随着生产的发展,教育工作步上正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文化大革命”使整个教育事业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教育发展重新步入正轨。1986年起虞山镇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都达100%。1987年从翻建报本中心小学教学楼开始,全镇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1992年通过了省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验收。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虞山镇逐渐成为高标准扫盲合格镇。1997年虞山镇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先进镇。

2013年,虞山镇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分三期对昆承小学及幼儿园实施改扩建,使学校实现8轨的办学规模,成为虞山镇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之一。随着新校舍的启用,东南片区入学、入园难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与此同时,星城小学幼儿园改扩建、虞园小学运动场改造、谢桥中心小学外墙整饰和元和小学食堂屋面翻建等工程也在开学前顺利完工。全镇新一轮校舍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少年之家小剧场、谢桥中学综合楼改造、大义中学校舍改造和运动场搬迁等校园工程分步实施。

此外,虞山镇重视校园抗震安全加固工程,对新区、虞园、莫城小学食堂实施抗震安全加固工程。虞山镇对校舍陈旧的弄堂小学报本小学实施逐年停止招收新生,分步撤并至义庄小学,将四、五、六三个年级的九个班级整体并入义庄小学,近400名学生在义庄小学新校园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

医疗卫生

虞山镇自宋以来,历代名医辈出,中医药称盛。早在清光绪9年(1883)就有西医个人开业。民国6年(1917年)城内首创私立医院。民国9年,博爱医院首行住院接产。民国23年,县政府始设县立医院。民国26年初,城区有医院6所(其中公立1所),个体开业中医102人,西医72人。整个民国时期,急性传染病常年流行,还有血吸虫病、疟疾等肆疟于世,广大劳动人民处于缺医少药或无医无药的境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经济发展,常熟市在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妇幼卫生、血吸虫病防治等方面,都建立了相应的机构。1958年撤市建镇后,设立虞山镇卫生院,城郊、城南(琴南)乡(公社)建制后也设立了卫生院。60年代后期,城南、城郊公社各大队(村)兴办合作医疗,配备“赤脚医生”,建立村卫生室。一些镇属企业于80年代也先后增设卫生所。1993年增建虞山镇卫生防疫站。到1999年底,镇区范围内有大小医疗卫生机构138个(所),病床1767张,卫生人员3149人,其中卫技人员2590人,内正副主任医(药)技师174人。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得以有效控制,50年代先后消灭了天花和古典型霍乱,白喉自1967年起已连续33年未发生,传染病总发病率由1963年的8780.26/10万下降至1999年的310.20/10万,血吸虫病经反复防治,到80年代中后期达到了消灭标准。妇幼卫生,在普及新法接生,开展女工保健、妇女病查治、儿童健康体检基础上,80年代起实施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确保了母婴健康。虞山镇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城乡卫生面貌大为改观,1995年获得了全国卫生城市称号。之后又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活动。1999年,常熟达到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十一五”期间,是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阶段,虞山镇在此期间基本实现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至2010年,全镇合医参加人次累计497768人,参合率占99.7%。同时积极协调,确保合作医疗基金按时到位,5年中,累计收缴合医基金8655.95万元,其中镇财政扶持4413.95万元,村集体1067.54万元,个人交纳3174.46万元,并在全市率先完成合作医疗基金的计划工作。五年中,累计补偿医药费20724.11万元,其中基金支付10126.16万元,共济支付10597.95万元,累计补偿2613734人次,医药费的及时补偿有效地减少因病致贫的发生。组织开展参合农(居)民的健康体检工作,共计应检人数累计94408人次,实检累计人数77338人次,体检率达81.91%,建立健康档案累计77338份,建档率达100%。此外,虞山镇还积极开展乙肝疫苗、麻疹疫苗免费接种工作与妇儿健康工程。

“十一五”期间,虞山镇制定并实施《虞山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2011年虞山镇拥有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6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规划。其中藕渠、大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创建成江苏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兴隆、谢桥、莫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创建成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清和坊、漕泾、金仓、小义、金山、方浜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创建成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形成完备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2009年,虞山镇围绕创建标准,全面启动农村卫生现代化先进村、先进镇创建工作,使得29个村创建成常熟市农村卫生现代化先进村。全镇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纳入合作医疗定点服务机构实行联网,广大参合人员可手持医疗证、医疗卡,到市、镇二级定点服务机构住院,实现凭卡看病,网上审核,即时结报。

科技

虞山镇自清末以来科技发展迅速,成果众多。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莲墩浜开办造船厂。宣统元年(1909年)城内第一家色织厂虞兴布厂创办。民国2年(1913年)发电行业引进直流发电技术,碾米业始用动力碾米技术。民国10年强华布厂采用天津式脚踏铁木机,不久业勤、中兴等布厂又改脚踏机为动力机。民国20年常丰布厂率先采用不褪色的阴丹士林染料。1952年,在组织私营企业联营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纺织行业首先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1956年常熟米厂形成了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生产流水线,1959年又改建成日产3000包面粉的自动化车间。同年油脂化工厂改人力榨油为电力推榨,次年全部实行机榨。1960年新虞布厂革新的甩水机、汰纱机、浆纱机,使手工操作改为半机械化,产量大幅提高。国营常熟印刷厂改革成功自动四开机、打蜡自动添纸机、双面划线机、自动交板机、切角机、摺页机。1957年,衡器生产合作社研制系列台秤成功,改建为衡器厂。1958年,城南社会福利单位研制成铁氧体磁钢,次年组建成红旗磁钢厂。1963年,虞山机械厂研制成系列千斤顶,组建为千斤顶厂。60年代末,虞山镇城南轧纺厂研制成聚氯乙烯铝芯电线,1970年改建为电缆厂。1974年,虞山镇城东塑料社仿制成日式三线缝包机和低速缝包机后,改建为工业缝纫机厂。1980年丙纶厂试产丙纶长丝获得成功,后又研制生产有色丙纶低弹丝、多孔异型涤纶长丝、高阻燃丙纶B.C.F丝、丙纶超低弹丝。1982年,工业缝纫机厂研制成GK—15A、B型封包缝纫机。此后又相继研制成GK004型、GK9005型、GK41型、GK26—1型等系列高速封包机及GKS链板、皮带输送机、GDB自动定量包装机、GK/ZH—1型封包折边机。1991年,该厂完成国家八五重点技改项目831工程的核心项目一自动封口单元的研制任务。

诞生于虞山镇的特色技术有:

假捻工艺技术,1983年丙纶厂运用假捻工艺技术改变化纤的物理性能,增加弹性,形成卷曲、蓬松,手感柔软,使有色丙纶低弹丝的性能可与涤纶产品相媲美,且用途广泛,加工适应性强。1984年该厂经此工艺技术处理的有色丙纶丝产品,被确定为江苏省纺织新产品。

内燃烧砖技术,1973年城郊砖瓦厂推广内燃烧砖技术,利用煤渣等废料掺入泥中制砖,平均每万块砖的煤耗降低37.5%。

节煤技术,1959年常熟石灰厂采用窑内分层堆煤法、下稀上稠堆煤法;玻璃厂采用池炉加砌保温隔热墙、增加熔炉炉栅倾斜度、半边清炉底操作法,节省了大量燃料。

清蒸酿酒技术,1960年常熟酒厂推广清蒸酿酒技术,使酿造周期由原来的7天减少到5天,出酒率由原来的45%提高到56%。

电动机技术,1959年内衣厂15种脚踏缝纫机改装电动机,油脂化工厂用电动吊锤榨油,农业机械厂始用电动行车。60年代末,郊区普及电力排灌站,推广电动脱粒机。70年代纺织行业开始更新织机,广泛使用车头电动机。

冷挤压技术,1975年标准件厂研制成功Z47—12多功位联合自动冷墩机,改原来的热冲为冷挤压,生产一件M12螺丝由原来的3.7分钟缩短为0.075分钟,钢材利用率提高10%,并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余能利用技术,1959年玻璃厂推广烟道余热综合利用。1994,丙纶厂研制成一套节能装置,综合利用FDY配套空压的余能,每天节电3000度。

稀土材料技术,1984年城郊电瓷厂附设的稀土材料应用实验厂用稀土技术生产CHY—1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输水管保护层测原仪。

稀土染色新工艺技术,1988年振华呢绒染整厂用稀土染色新工艺技术,提高了染色强度,使产品色泽鲜艳。

遥控技术,1994年常熟市电控设备厂(五星村)和中国船舶总公司上海第九设计院开发成功起重机无线数传遥控装置,1995年2月通过部省级鉴定,功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2008年,虞山镇实施市委“科教兴市”战略,前三季度共建成省级高新企业7家,省级软件企业4家;新增苏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申请专利2806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4项;江南荧光材料厂的“LED荧光粉产业化项目”获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扶持。

2015年,虞山镇建设以虞山镇为核心之一的昆承湖电子商务集聚区,同时建设以中泾村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立围绕互联网+农业整合资源搭建1+N共享平台与全资源融合发展平台,同时增强一体化产业链建设。

交通

虞山镇境内苏嘉杭、沿江两条高速公路、204国道构成便捷交通网络,直达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南通等周边大中城市,与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铁路苏州站、国家一级口岸——常熟港构成大运输格局,中转服务可直通世界各地。拥有农村公路总里程496.43公里,其中镇道50条134.87公里,村道492条356.25公里,桥梁共计196座。

主要景点

虞山森林公园

虞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城北虞山之麓,建园七十年 。依山傍城,秀木拥翠;亭、榭、桥、廊,各得其所;池、泉、石、径,曲尽其妙。山野风光,匠心建筑。是江南独具城市山林优势之综合性公园。正门临北门大街,为旧时半巢居及陈家山门处。民国20年(1931年)建园,初名常熟公园。其时城西隅尚有逍遥游公园,原为明嘉靖年间大学士严讷读书处,曾一度改名为虞山公园,后渐衰落而不存。常熟公园俗称为新公园以示区别。

公园内景点众多,卷云石位于栗里茶室前。此石高3米,最宽处约1.5米,其状舒展如云,形态奇特,正中镌刻邑人、燕谷老人张鸿题书“卷云”两大字,旁镌“刳神胎,出灵氛,一舒一卷为天下云,丙子六月燕谷老人题”。卷云石灵秀轻盈、临风欲飞。此石系从辛峰巷燕园移来,原为明代钱谦益宅后花园中遗物。清雍正时析县,琴川河以东划入昭文县境,钱宅部分被改建为昭文县衙及城隍庙等。

九曲桥湖心亭为建园时所筑,桥作九曲,亭在湖心。这一带池水为旧时“观音潭”遗迹。亭上曾悬南社诗人朱剑芒书“在水中央”匾额一方,十年浩劫时,朱因此增一大罪状,匾亦毁去。池中多年投放了2000多尾观赏鱼。绕池四周,遍植了枫树、桃树。泛舟湖中,颇多佳趣。

双茆亭在湖心亭南,隔水相对。建园时拟在此处筑一船厅,未果,改作紫藤棚架,两端之亭合称为“双茆亭”。此双亭呈六角形,竹结构,顶部覆以茅草,饶有野趣。

夕照榭位于湖心亭北,为半舫式小榭,亭、榭临水,相映成趣。每当落日斜照,景色优美。亭中有石台一座,厚二寸许,石质桌面呈褐色,中有深色竹叶纹,极似玛瑙,重实,非十来人不能移动,为罕见之物。

王石谷亭1973年迁建,在园中西部山腰间。亭作长方形,在松风亭上,拾级可登。邑人王石谷为清初名画家。此亭从北门大街50号原王石谷祠中迁来。亭内正壁上原嵌有《石谷先生骑牛还山图》,为王石谷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离开清宫画苑时,宫廷画家扬州禹之鼎为表惜别之情绘赠,后裔孙镌于石置王石谷祠内。此一珍贵文物,已由市文管会取下保存。

松风亭、听松泉在园之西北角旧城墙旁,亭为六角形之半,也叫半亭。附近多松树,可听松涛,旁有泉,即名听松泉。

忠王碑亭建国后建,位于环翠小筑东南,为太平天国时期据守常熟将领为忠王李秀成歌功颂德而立,名“报恩牌坊碑”。碑文长达四百九十多字,为太平天国时期所刻碑文字数最多、字体最佳的一种。此碑原在南门外天朝牌楼处,几经迁移。后建亭虞山公园之中,保存此碑。供人瞻仰。十年浩劫中,石碑移至市文管会保存,现藏碑刻博物馆。1986年初,该亭移至公园后山虞红亭南30米处。

盆景园位于儿童乐园西,其内“六台三托一顶”常熟流派盆景千姿百态。1993年7月,市园林管理处投资23.8万元,增建了长廊68米,假山3座,铺设卵石路98平方米,草坪280平方米,新建四方亭、六角亭,翻建围墙,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园中园。

环翠小筑环翠小筑原在儿童乐园现址,现新建于盆景园内、原饮绿居茶室旧址。环境幽美,造型古朴雅致。在屋前有三块名石。一为“沁雪石”,宋吴兴赵皇亲家私人花园莲庄(元代时,莲庄为著名书画家、诗人赵孟頫所有)旧物。

兴福寺

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南齐延兴中兴年间(494—502年),倪德光(曾任郴州刺使)舍宅为寺,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唐咸通九年懿宗御赐“兴福禅寺”额,兴福寺成为江南名刹之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亭勒石,立碑在兴福寺内,完整无损。

1949年前,兴福寺殿堂破旧,残圮不堪,岌岌可危。1949年后人民政府多次进行维修和保扩,物别是1981年11月起,兴福寺得到全面维修,并交给佛教团体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1985年重阳节时,兴福寺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大典,这次开光距明朝万历年间的开光已有384年,是兴福寺的一次盛会。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省市的名山大寺、佛教界知名人士和信徒上千人参加盛典。

兴福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禅堂、崇教兴福寺塔、华严塔、观音楼、救虎阁、空心亭、四高僧墓、伴竹阁、饱绿轩等建筑。这些建筑修缮一新。寺内古木参天,林荫夹道,还有一棵高达十几丈的唐朝桂树,树冠像顶大伞,金秋时节,桂花满枝,郁香醉人。

兴福寺内有著名的兴福寺塔,据记载,此塔兴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后因筹建僧人去世而末能竣工。至咸淳年间(1265-1274年),才将塔原构拆去,重建九层塔。此时塔侧有崇教兴福寺,塔遂属于寺。寺已几经兴废,唯塔尚存。因塔平面为方形,故有“方塔”之称,寺一度也随塔名称“方塔寺”。塔自创建以来,历经沧桑,仅明清二代就经历地震达十八次以上,曾遭雷击、兵燹等不下数十次,除塔顶有些斜欹外,安然无恙,为古代建筑艺术留下了实物资料。

塔为四方九层,砖身木檐楼阁形式,总高69.14米,底层原有木构外廊,现仅存石础与台座;塔身每边宽5.25米,原四面辟券门,清乾隆年间重修塔时置石碑,遂将北门堵封。其他各层皆四面开门,门两侧隐出直棂穿,转角置半圆角柱,柱间阁枋子、斗拱承挑出檐,再荷上面的平座,座周绕有几何纹样的栏杆,每面分三扇间立“擎檐柱”,直支檐下,层顶覆盔形,顶中套金属覆钵和相轮七重等刹件。塔外轮廊为柔和的抛物线,翼角荣绕,造型清秀。塔室底层作八边形,与二层间做有隔层,一层正中有“宫井”与底层联通,原供四面千手观音立像,现已废。井口暂作天花隔封,自二层起,室平面改为方形,每层置有木扶梯,可登顶层。

石梅园

石梅,位于江苏常熟虞山东南麓,这里林木繁茂,风景优美。相传汉朝名士黄初平曾到此游览,见山石峥嵘,将梅子的核仍在了山坡的石壁上,一夜之间长成了一棵枝叶繁茂的梅树,梅花盛开,令人惊叹,故称“石梅”。黄初平为汉代兰溪人,传他15岁时放羊,途遇仙道,被引到金华山石室之中。40多年后能叱石成羊,后升天成仙。他游历到常熟后,除投梅核成石梅外,还在石梅附近之小山台叱羊成石,并在巨石上与仙人饮酒,此石被称为初平石。黄初平被后人尊称为“黄大仙”。遍布东南亚各国及港、台的“黄大仙庙”,就是祭拜当年曾在常熟活动过的黄初平的。人们相信,祭拜黄大仙能祈福纳祥,避灾祛邪。

后来,有人在石壁上刻下了七朵梅花的图案,所以此处得名“石梅”。石梅成了人们的游览之处。如今,石刻的梅花已不复存在,只留下锡山顾光耀的篆体“石梅”两个字刻与崖上,依旧清晰可见。据说,就在石梅不远处曾经有过一座白他、衣庵,如今也就遗留下一处旧址。1984年春天,人们在石梅古迹和白衣庵的旧址上建造了一座仿古典园林“石梅园”,圆内凿石通径,楼层迭阁,长廊名轩,流泉滴水,风光独绝。

著名人物

古代名人

张旭:字伯高,号季明,唐代(开元)吴(今苏州)人,官至金吾长史,开元年间来常熟任县尉。善书法,以草书为最,时人称为“草圣”。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井西老人。曾云游江湖,往来于常熟、杭州、松江,讲道卖卜,饮酒自娱。

张洪:(约1361—约1444),字宗海,号止庵,明代人。本姓侯,为沙溪张炯收养而改姓。元末举家迁常熟。后被荐入文渊阁,修《永乐大典》,任副总裁官。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明万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天启元年典试浙江,升右春坊中允,参与修《神宗实录》。

近现代名人

翁同龢:字声甫,号叔平,均斋、瓶笙,晚号松禅、瓶庐居士、井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咸丰六年(1856年)中状元,授修撰,先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并于光绪八年、二十年两次授军机大臣,历任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

周晋麒: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是常熟最早的西医。幼孤、受耶稣教洗礼。后由教会介绍,在苏州博习医院从美籍医生蓝华德、柏乐文学西医。是常熟最早的西医产科医生。五子周缦孙(1891—1966)于民国6年创设华康医院,为常熟历史上第一所医院。

张鸿:原名澂,字隐南,署璚隐,别署蛮公、燕谷老人。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三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户部主事、外务部郎中,记名御史。

赵士卿:字吉云,1919年同济医工专门学校毕业。1939年春,调署同济大学校长。1940年复,任国立编译馆职。抗战结束,任馆长。长期从事学术著译,清廉自守。

王锺麒:字益厓,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解放前夕去台湾,任台湾省图书馆馆长。他著有《地理学辞典》、《中学地理教材》、《ABC地理学丛书》、《自然地理》、《海洋地理》等。为我国著名地理学家。

宗白华:原名文櫆,字伯华。我国著名美学家、诗人、哲学家。

张江树:孝友中学毕业,192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硕士学位。是我国早期物理化学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和中国化学学会的创办人之一,著作甚丰。

陆抑非:初名翀,字一飞,中国著名书画家。

俞炳元:1937年,国立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建国后,历任国家科委水力电力组组员等职,其成果先后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机电行业银奖。

彭世济:1956年北京矿业学院采矿业工程系研究生,毕业留校,后升为中国矿业大学校长。所编教材被国内矿业教育界广泛采用,影响较大。1990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张翼良:著名评话艺术家。评剧中对人物的刻画,性格鲜明,眼神、嗓音、手面恰到好处,人称“活张飞”、“活周瑜”、“活黄盖”、“活诸葛”。

曹永华:女,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气候专业,分配到中国农科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工作,先后被聘任为副研究员、研究员。是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第一届理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