㵲水

更新时间:2024-05-27 22:01

㵲水,又名舞水、𣲘水,古称无水巫水沅水一级支流,五溪之一。

河流概况

㵲水,水名古来有五,曰无、曰𣲘、曰舞、曰㵲、曰巫,其实一水也。自贵州省瓮安县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发源,流经贵州省的瓮安、黄平、施秉、镇远、岑巩、玉屏和湖南省新晃芷江鹤城区中方县洪江11个县市区,最后在洪江市(原黔阳县)黔城镇汇入沅江,河长444公里,流域面积10334平方公里。通称㵲水,贵州段又称㵲阳河,湖南段又称㵲水河。

㵲水经贵州六县,在玉屏大龙流入湖南怀化市境。在新晃境内河相曲折,长度34.5公里,蜿蜒的㵲水河成“几”字形状在县城流淌;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九年的龙津风雨桥横卧在芷江流域的㵲水之上,400多年来一直是湘黔公路的交通要塞;㵲水的脚步不曾停歇,在鹤城区,七座车行大桥、高速铁路、货运铁路横跨东西,㵲水以西的经开区已经升级为国际陆港经开区;在中方县境内,㵲水河畔的荆坪古村在战国时就是古国之都,考古学家对荆坪新元遗址考证,发现5万年前就有人在此生活,认定为旧石器遗址,填补了湖南省无旧石器记录的空白,并命名为“㵲水文化”;在洪江市黔城镇,跋山涉水的㵲水在此汇入沅水,经过波折终究完成江河使命。

相关记载

陈师凯《书蔡氏传旁通》卷二:无水,“《汉志》,在武陵郡无阳县,字或作𣲘,源出牂牁郡故且兰县,南入沅,或名巫水,又曰无水,又名𣲘水、㵲水、舞水,声之讹也。今《蔡传》作元亨之‘元’者,字之讹也。”

李贤明一统志》卷六十五:“㵲水,在沅州城西,一名㵲溪。《舆地纪胜》:巫、无、𣲘、舞、㵲,一水五名,声之变耳。”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五:“𣲘水,在沅州城西,亦入沅江。《汉志》注:无水,首受故且兰,南入沅,行八百里,一作㵲水。”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沅州,“㵲水,在州南四里,一名㵲溪,亦曰巫水。自贵州思州府流入境,合于沅江。《汉志》注:无阳县无水,首受故且兰南入沅,行八百九十里。许慎以为九江之一也。《》云:㵲溪一水五名,曰无、曰𣲘、曰舞、曰㵲、曰巫,其实一水也。熊氏以为辰州之武溪为无水,误。”

黄宗羲今水经》:“源出四川播州牂牁江隔岭而分者也,其源自黄平所为黄平河,过偏桥司治西东流处洞河入之,至镇远府城南为镇洋江,一名㵲水,乃五溪之一,巫、无、𣲘、舞、㵲一水五名,声之变耳。”

赵尔巽清史稿》卷七十五:“𣲘水即无水,自晃州入,东北流,左纳柳林溪、粟米溪,屈东南,过府治南,杨溪东流屈北注之,与五郎溪合。东屈而南,丰溪水自东北来入,东南入黔阳。”

流域风貌

贵州段

贵州人所称的㵲阳河,从瓮安县尖坡一路奔腾而下,流经黄平、施秉、镇远、岑巩、玉屏等县,从贵州大龙镇流入新晃鱼市镇

湖南段

㵲水新晃境内干流长度34.5公里。蜿蜒的㵲水河,在新晃境内河相曲折,于县城附近流成“Ω”形状。

新晃,位于湖南省最西部, 素有“五省通衢”、“黔滇孔道”之美誉。

晃州有八景,其中一景是“龙市晚归”。有诗云:“龙市赶墟来,一哄人声满。夕阳下空山,乱踏昏烟返。”此诗描写的是龙溪口市场赶集之日,熙熙攘攘,市人爆满,直到夕阳西下才裹着黄昏薄薄的烟雾纷纷踏上归途。

龙溪口古镇的繁华,见证着㵲水给予一座城的梦想与荣光。位于㵲水北岸的龙溪口,是龙溪注入㵲水的入口,因为繁华一时,抗战期间这里也有“小汉口”的美誉。

龙溪口一带,在时期就是湘西黔东的重要物资集散地。走进古城,尚存的古建筑依旧古朴。“外白、内静、马头昂,黛瓦、坡顶、封火墙;翘角、飞槽、浮雕美,画栋,雕烫且大方”以窨子屋为主的老房子,细节处处体现了元明清时代与民国时期的建筑文化特征。

新晃波州镇入境,由西向东,㵲水芷江段从大洪山乡白水滩村出发,流经大洪山、新店坪、土桥、木叶溪、竹坪铺、拢坪、芷江县城、岩桥、艾头坪、罗旧、公坪等11个乡(镇),全长92.5公里,于公坪出境入鹤城区

芷江,古属“五溪蛮地”,因著名诗人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而得名。据芷江县志记载,远在旧石器时代,㵲水沿岸就有原始人类活动。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无阳县,明清时曾为川、黔、滇、湖广总督府和偏沅巡抚所在地,乾隆元年(1736年)始称芷江县,1986年改为芷江侗族自治县

沿芷江境内320国道一路行驶,公路两侧绿树成荫,潺潺㵲水碧波荡漾。行走在这样的美景里,连呼吸,也是醉人的。

1000多米古城墙,石墩都由红砂岩砌成,最高的有3.58米,厚有50厘米。始建于北宋熙宁初年,之后多次对此加高加固及修整,并从北至东到南修筑了护城河。

历史上,芷江古城墙起到了防御和防洪的作用,特别是西城墙还兼具通商贸易的功能。但由于历经连年的战火及历史变迁,城墙遭受了各种程度的毁坏,现仅在临河的西面、东面及北面残存2-3米城墙基脚。

而与古城墙遥相呼应的,是横跨于㵲水河上的芷江龙津风雨桥,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的风雨桥,已历经沧桑四百余年。旧时,风雨桥既是当地老百姓遮风挡阳的好去处,也是年轻人唱歌跳舞、谈情说爱的聚集之地。时至 今 日,风雨桥仍旧人气旺盛,当地居民每天都会在桥上坐上一坐,听听桥下㵲水的浅吟低唱。

迈过龙津风雨桥,黄甲老街就那样安静地蜿蜒于青石之上。已被岁月磨砺得幽幽发亮的青石板路,由脚下一直延伸到街的深处,两侧木房子精雕的瓦楞、班驳的墙角……无不倾诉当年的繁华。

只是,此刻,一切都平静了。当年在这古驿站上来来往往的客商与马帮,已经褪化为历史书上的淡淡墨香。

芷江的美,有抗战的和平之美,也有古城的底蕴之美,需要细细地品尝。走过岁月的喧嚣,而今的芷江,已是声名在外。这里,有抗日战争最后一页的辉煌;这里,有天下第一风雨桥;这里,有江南一绝的天后宫;这里,有腾空跃马的二战远东盟军第二大机场——芷江机场……芷江被评为“一生要去的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芷江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越过大山,㵲水从芷江公坪镇顺溪铺村小白岩附近,由西向东流入鹤城区。而后,继续向东,呈“U”形流过怀化城区,再折回向南,经盈口、鸭嘴岩进入中方县

㵲水干流怀化市区境内56.8公里。河床宽约150-200米之间,两岸地层结构多为第三级红色岩层,山势低平开阔,平野较多。岩层出露多为浅变质板页岩,沿河东西两岸边缘地带群山起伏连绵,形成丘陵山区,集雨面积广,水系比较发达,有蓄水灌田、发电的自然地理条件。此外,境内的㵲水干流可自由通航50吨以下的机船,是沟通湘西水路交通运输的动脉之一。

千百年来,奔腾而下的㵲水河,迂回冲刷大地淤积而成一个又一个的滩涂、盆地。两岸的低山、宽谷、河谷平原等,为两岸乡村的种植业、养殖业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物产。而两岸的人们,也在㵲水的温情守候里,简单而富足地生活。

傍晚,晚霞在天边抹下一缕温柔的橘色,映射在清澈的㵲水河里,瞬间波光粼粼,水色空濛。当太阳慢慢没入大山,河岸灯光轻启。赤橙红绿的五彩光芒,漫入河岸的绿色里。风光带上,如织的市民们或散步,或跳舞,享受着河岸的清凉与舒爽。

㵲水中方境内全长32.65公里,流经中方镇桐木镇两个乡镇的15个村。

从怀化城区出发往中方镇行走,在㵲水西岸,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村落,吸引了很多人前去游玩。这里,便是荆坪古村。据有关史料记载和文物部门考证,该村战国时是牂牁古国之都且兰古城,汉代为舞阳县址,唐宋为溆州城址。1987年,著名考古学家吕遵锷先生对荆坪新元遗址进行考证,发现5万年前就有人在此生活,认定为旧石器遗址,填补了湖南省无旧石器记录的空白,并命名为“㵲水文化”。

走进这个由一个个小院落组成的明清建筑群。村落前面,㵲水河静静地流淌而过,迎面而来的潘氏宗祠,雄镇渡口,睥睨江河,数百年如一日地守望着渡船。

推开宗祠厚重的大门,戏台、戏楼展现 在眼前。以前每年酬神、庆丰、祈雨、求福都要在这里唱戏。岁月流走,荆坪古村的一些大型的活动,也会放在宗祠里举行。

宗祠旁边有七棵大树呈北斗七星状排列,年 龄最长的那棵已经超过千岁。行走在古树下,纳凉的人们在树荫下聊天、打闹,心一下子就安静下来,柔软得不行。

安静地行走在古村里,看村头捶衣浣纱的村妇,看巧编斗笠的少女,看巷尾弄里嬉戏玩耍的孩童,一切,都在㵲水旁,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站在制高点俯瞰这一片土地,一边是朝气蓬勃的工业生产厂房,一边是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在历史的潮流中,他们就这样静静地、静静地在㵲水边,和谐存在。

与荆坪古村一样迎来发展的,还有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三角滩水电站。这个为老怀化市经济建设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老电站,如今从东往西,都纳入了风光带和防洪堤建设的范畴。届时,美景,将与开闸的水一起,崩腾而下。

荆坪古村继续往前,没多久,就可以见到一座“绿在城中绕”的美丽县城。走在行政中心附近,迎面扑来的是满目葱郁的绿色,广场上白鸽曼舞,空气中暗香浮动,蓝天碧水青山交织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打造宜居宜赏的生态园林新城,自建县以来,中方县按照国家级园林城市的建设标准,坚持“显山露水”和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的规划建设理念,充分利用优越的山、水、林、城资源条件,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山体绿化等重要生态资源,把整座城市作为一个大公园、大景区来规划建设。让县城自然风貌更加优美、园林景观更具特色、人居环境更加宜人、城市环境更加生态、文化内涵更加丰厚。

中方县依托绿色谋发展。其中,㵲水滋养的湘珍珠葡萄种植业已成为中方县的主导产业。在㵲水流经的桐木镇,是湘珍珠葡萄的主产区。盛夏时节,累累硕果已挂满枝头,葡萄藤下,到处可见忙碌的村民。对于他们来说,在绿色的世界与葡萄相遇,便是全部。而今,他们依托葡萄深加工、农业观光旅游。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在中方,这些生态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绿色GDP”,全县50% 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于生态经济实体。如一幅画,如一首歌,这座新中国最年轻的县城,在㵲水河畔,轻歌曼舞,等待相遇。

㵲水在洪江市(原黔阳县)境内流经红岩乡双溪镇黔城镇(今三个镇已合并为黔城镇),百转千回,姿态万千。

洪江市杂交水稻发源地,有着良好的信誉和栽培技术,广大村民因此受益。目 前,洪江市杂交水稻的制种面积近3万亩。洪江市境内溪河纵横,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为杂交水稻制种提供了天然便利的条件。㵲水的润泽,也是让制种基地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因素。㵲水给这方百姓带来的丰盈物产,还有葡萄和柑橘。洪江市物华天宝,各种植物分外青 睐这片土地。在原红岩乡,满山的柑橘树挂满了果实。其实,早在14-18世纪的明代,黔阳柑橘已是美名远播,明《湖广志》记载:“沅州出枣柿,黔阳出橙柿”,清《三长物斋丛书》记载:“橘出武陵,今黔阳有之”。1936年的《湖南各县物产概况》记载:“黔阳橙子品极佳美”。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那前夜的秋风冷雨,还有字里行间的情真意切,描述的地点就是位于黔阳的芙蓉楼。

芙蓉楼,坐落在沅水、㵲水汇流之处的黔城镇,为古典园林建筑,筑叠巧思、错落有致,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据传,唐天宝七载(748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即今黔阳县)尉后,曾建芙蓉楼,为饮酒赋诗、宴宾送客之地。主楼背廊临江,纯木结构,正面三间,重檐歇山顶,二层有明轩可供远眺。周围有冰心玉壶亭、耸翠楼、半月亭等古迹,与自然的山石、江水、林木巧成布局,构成了“登眺则群山拱翠,俯视则万木交阴,沅水自北来环其下”的壮丽景象。一色的青瓦屋面,屋顶泥塑丰姿多彩,地方风味浓郁,芙蓉楼虽无皇家园林之气势、苏州园林之精致,却也飞檐卷垛,储蓄淡雅,清秀宜人。

距离芙蓉楼几步之遥的,正是同样饱经沧桑的黔阳古城。这座具有22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湘西第一古镇”、“中国最美的小镇”之称。总面积0.8平方公里的古城,城内青石街巷纵横交错,明清建筑比比皆是。漫步在古城,喧嚣与热闹仿佛都被挡在了厚重的城墙外。城里有保存较完好以商业店铺为主的南正街,以会馆码头为主的上河街、下河街等。此外,县衙、书院、文庙、武祠遗址、古客栈、亭台楼阁、祠堂戏院等,罗列有致,功能齐全。偶尔,街角有一两个老人,悠闲地摘菜、唠嗑,或靠着门槛沉沉睡去。更多的时候,会有孩童们的笑声,在巷尾传来,清脆爽朗。在黔阳古城,每一个古建筑,都有她的味道。每一条街巷,都有她的故事。为了让世人将目光停留在黔阳古城洪江市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等节庆日,都会举办黔阳民俗文化节,演绎传统的抛绣球、听古戏、聚篝火等活动。越来越多人,开始走进这座城,爱上这座城。

相关领导

河长:蒋涤非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航道建设

㵲水是沅水的一级支流,全长444km,流域总面积10334km2,发源于贵州省福泉县的罗柳塘,经瓮安、黄平、施乘、镇远、玉屏、新晃、芷江、鹤城区、中方、洪江黔城汇入沅水,是怀化市乃至湘西地区重要的通航河流。2021年8月,根据湖南省政府批复的《湖南省“一江一湖四水”水运发展规划》,㵲水航道为地区重要航道,规划等级500吨级。其后批复的《湖南省“十四五”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将着力研究推进㵲水怀化至黔城四级航道工程,㵲水航道开发建设迎来新的机遇。结合《湖南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办公室决定启动㵲水怀化至黔城航道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