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2 16:09
李兴发(1930-2000),贵州仁怀市茅台镇人,茅台镇著名的“勾兑大师”。1951年茅台酒厂成立,李兴发开始进入茅台酒厂当工人。1955至1986年任茅台酒厂副厂长。1965年在四川泸州市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名白酒技术协作会上,时任茅台酒厂技术员的季克良宣读了用科学理论总结整理的李兴发科研小组科研成果《我们是如何勾酒的》,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各厂家代表的高度重视。李兴发科研小组首次确立了茅台酒的“酱香、窖底、醇甜”三种典型体。完善了茅台酒的传统生产工艺,使其勾兑工艺更科学,为白酒香体鉴别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白酒行业提供了规范、科学的评比标准,被评为高级工程师。李兴发的传人传承大师独特勾调技艺和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创立李兴发酒厂。
贵州茅台酒三种典型体——“酱香、窖底、醇甜”的发现者、一代勾兑大师、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顾问、茅台酒厂原技术副厂长,人称“中国酱香之父”,于2000年8月13日逝世。李兴发师承中国白酒一代宗师郑义兴,同时也是贵州茅台酒厂名誉董事长季克良的老师。
1965年,在四川泸州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名酒技术协作会上,时任茅台酒厂技术员季克良宣读了用科学理论总结整理的李兴发科研组的成果《我们是如何勾酒的》论文,引起了大会的强烈反响和各厂家代表的关注。从那以后,全国掀起了“勾兑”的热潮,各个名白酒厂根据各自产品的香味、特点,运用茅台酒厂这一新技术,明确地分出了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兼香五大香型,推动了当代酒类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也正是因为这一发现,李兴发成为继郑义兴之后,茅台酒历史上的又一位宗师。
酱父家酒是李兴发唯一儿子李长寿,承父艺,古法酿造的家藏秘酒。李长寿牢记父亲“酿酒先正其心,方可酒如其人”“宁可五年不卖酒,留个瓦缸装千秋”的原则。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生产过程中绝无添加,100%纯粮,传统古法精心酿造而成。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特点。
时代背景
茅台酒传统工艺传承千年。解放前的茅台酒生产以“华茅”(成义烧坊)、“王茅”(荣和烧坊)、“赖茅”(恒兴烧坊)为主,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了三家烧坊,成立了茅台酒厂,由曾先后任原三家烧坊名师郑义兴任酒师兼生产技术指导员,使茅台传统酿造工艺得以继承并由李兴发、王绍彬、季克良、许明德、汪华等人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1951~1952年三家烧酒坊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合并为国营茅台酒厂。华茅老板华问渠祖上即为贵州政商两界的要人,解放后华问渠作为统战对象曾担任贵州省商业厅副厅长。赖茅的老板赖永初后来担任贵州省第四届政协委员会委员,在任期内去世。公私合营后,国营茅台酒厂的技术副厂长郑义兴,就曾是赖茅的掌火师(酿酒师)。郑义兴后来又培养出得意弟子勾兑大师李兴发。
1958年“大跃进”中,在“高指标”的影响下,茅台酒的生产陷入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一些传统的生产工艺被篡改,茅台酒产量猛增,质量下降,当年产623吨,次年产820吨,1960年生产912吨,三年共产2355吨,比前6年增长1.2倍,然而不合格茅台酒大大超过合格率,后来只得作为红粮窖酒处理。
这期间,由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县内粮食大幅度减产,茅台酒原料奇缺。为保证茅台酒生产,1960年,仁怀县内党政干部和粮食部门干部职工背着大米走村窜寨兑换红粮外,并通过省主管部门从毕节、铜仁、黔东南、贵阳、遵义等专州的部分县调入红粮58.5万公斤,通过中央粮食部从四川江津调入35万公斤,保证了当年生产。此后连年从四川调入补缺。
茅台酒在此期间得到了长足发展。副厂长李兴发根据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议的结论,深刻总结了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发现了酱香、窖底香、醇香三个典型酒体,并用这三个典型酒体按适当比例勾兑调配,命名为“酱香型”白酒。这个研究成果,是茅台酒科技史上划时代的飞跃,成为现代茅台酒生产的质量标准。
1961年至1965年,茅台酒总产量达到1530吨,年均产量306吨。1963年外贸机构建立后,茅台酒外销划归外贸部门经营。1966年至1970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产量比前期下降,这5年总产茅台酒1435吨,年均287吨。
1956年4月29日 郑义兴、王绍彬、李兴发任茅台酒厂副厂长。
1965年12月 遵义地委下文,由李兴发、余吉保、张兴忠、杨志彬、杜安明5人组成中国共产党茅台酒厂委员会。
1959年5月 茅台酒厂副厂长李兴发出席贵州省工业、交通、建筑系统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
1965年7月 茅台酒厂技术委员会成立,杨仁勉为负责人,委员有李兴发、刘同清、郑义兴、何光荣、王恒义、毛光才、杨志彬、王绍彬等。
1972年4月 茅台酒厂党委换届选举,王建强任书记,常委李兴发、刘同清、张善乐、窦衍昌、齐建祯。
1980年10月 贵州省轻工业厅发给李兴发500元奖金,奖励他探索出贵州茅台酒三种香型构成的成果。
1983年12月 以李兴发、季克良、许明德等组成的茅台酒厂质量管理小组成立。
1986年10月 在法国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飞天牌”贵州茅台酒获金牌奖。这是茅台酒第三次获国际金奖。茅台酒厂举行“茅台酒三夺国际金奖”纪念会,全厂职工参加。会上,省轻纺工业厅为30年工龄以上的老员工颁发了荣誉证书。省政府给为茅台酒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李兴发、许明德颁发了特别荣誉证书和每人奖金800元。
1991年3月6日 省轻纺厅通知,按省政府黔府任〔1991〕3号文通知,季克良任贵州茅台酒厂厂长(副厅级),李兴发任贵州茅台酒厂技术顾问(副厅级)。
是月8日 省轻纺工业厅厅长杨启云在全厂中层以上干部会上宣布党政领导班子组成人员:邹开良任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副厅级),季克良任厂长兼党委副书记(副厅级),李兴发任厂技术顾问(副厅级)。
1996年3月26日 贵州省总工会、贵州省经委授予茅台酒厂“贵州省职业道德先进集体”称号;李兴发、许明德被授予“贵州省职业道德先进标兵”称号。
1998年5月25日 李兴发不再担任董事职务。
2000年8月13日 贵州茅台酒三种典型体——“酱香、窖底、醇甜”的发现者、勾兑大师、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顾问、茅台酒厂原技术副厂长李兴发逝世。
李兴发——生于1930 年,他是茅台酒产地仁怀人。1952 年,三家茅台酒厂合并成地方国营贵州茅台酒厂,22 岁的他进入茅台酒厂,在出酒班当学徒。跟的师傅就是郑义兴,双方订立了师徒合同。郑义兴老酒师说他的悟性极高,他呢,也没有使老酒师失望,很快学会了茅台酒酿造过程中的一道道复杂工艺。可他还不满足,到了1964、1965 年,在国家轻工业部主持的两次科研活动中,已经是生产副厂长的李兴发,担任了科研组长。他一头扎进了平时就痴迷的茅台酒勾兑技术中。
在茅台,在中国白酒行业,李兴发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座里程碑。这个人物的标本意义显而易见,即:成功地划分了茅台酒香型的三种典型体——酱香、醇甜和窖底,并将茅台酒命名为酱香型。
作为在国营茅台酒厂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大师级酿酒师,李兴发的成就显然是和那个时代茅台酒厂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作为中国白酒的茅台,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时曾用它疗伤,1949年开国大典用它宴请四海宾朋,1958年毛主席要求茅台搞它一万吨……从国家元首到开国元勋,从地方要员到一般工人,都急切地想把茅台酒产量搞上去。
但是,茅台酒本身工艺复杂,生产全凭酒师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感觉,而每个酒师的经验和感觉又各有不同。这就意味着,生产出来的茅台酒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风格,质量也会出现忽高忽低的状况。这引起了那些对茅台酒怀有特殊情感的开国元勋们的极大关注。
寻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这一时期茅台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时代命题。
解题的人就是李兴发。
据李兴发的徒弟——如今茅台集团副总经理吕云怀回忆:有几年,李兴发几乎成天泡在酒库里,一只大手上,吊着十数个小酒杯,装了不同年份、不同轮次的茅台酒,勾兑、品尝,再勾兑、再品尝……如是反复,然后把结果记录在一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不管是谁,只要遇到了李兴发,准会被叫住,尝上三四杯调好的酒,如果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就休想走掉。
他通常一天要尝取五六十坛酒,最多一天要品尝上百坛。很多次,他因劳累过度而晕倒。后来的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兼厂长邹开良回忆说,有一次,李兴发甚至在品酒的过程中吐血。
李兴发家人回忆说,为了保持勾酒时的灵敏味觉,李兴发对自己的要求近乎不近人情,作为贵州人,生活中却不吃辣椒、醋等刺激性食物,仅就蔬菜蘸点酱油。
1964年,在保持这种几近走火入魔的状态4年以后,一个寒夜,李兴发从家里带了三种酒,兴匆匆地赶到驻厂工作组宿舍。当他把三种酒让三位专家品尝,三位专家异口同声地认为三种酒的口味不一样。
于是,他分别为它们取名,酱香味好,口感幽雅细腻的称为“酱香”;用窖底酒醅酿烤,有突出窖泥香味的称为“窖底”;香味不及酱香型但味道醇甜协调的称为“醇甜”。
后来,这三种香型被证实为构成茅台酒香型的三种典型体。香型的确定,为茅台酒实现质量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经验丰富的李兴发由于缺乏文化知识,却苦于无法科学系统地表述他的科研成果。那时的茅台,职工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没什么文化,无人能解李兴发的苦恼。再到后来,又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后,茅台职工的学历结构才得以显著提升。
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关心下,茅台酒厂分来了一对大学生情侣,他们是茅台酒厂的第一批发酵专业大学生,男的名叫季克良,多年以后成为茅台集团董事长。
大学生的到来,让李兴发的问题迎刃而解。
1965年,在四川泸州市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名白酒技术协作会上,时任茅台酒厂技术员的季克良宣读了用科学理论总结整理的李兴发科研小组科研成果——《我们是如何勾酒的》,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各厂家代表的高度重视。
1965年下半年,轻工部在山西召开的茅台酒试点论证会上正式肯定了茅台酒三种典型体的确立和酱香型的命名。
有资料显示:茅台酒的分型,是白酒界一场革命性的巨大变革,并成为中国白酒香型划分的雏形。后经周恒刚等酒界泰斗的悉心研究,1979年全国白酒评酒会上明确了中国白酒划分为五种香型——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其他香。之后,这场中国白酒业掀起的技术革新热潮继续深入发展,香型更加丰富。
这其中,后来成为茅台酒厂终生厂长的李兴发功不可没。
再看一段茅台人津津乐道的传奇——
在1960年初,长达4年的时间里,酿酒师李兴发成天泡在酒库里,一只大手上,吊着十数个小酒杯,装了不同年份、不同轮次的茅台酒,勾兑、品尝,再勾兑、再品尝……如是反复,然后把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他通常一天要尝取五六十坛酒,最多一天要品尝上百坛。原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兼厂长邹开良回忆说,有一次,李兴发甚至在品酒的过程中吐血。
为了保持勾酒时的灵敏味觉,身为贵州人的李兴发,一直拒绝吃辣椒、醋等刺激性食物,仅就蔬菜蘸点酱油。
1964年,在保持这种几近走火入魔的状态4年以后,并无太多文化基础的李兴发终于发现了构筑今天茅台酒香味的香型密码:酱香味好,口感幽雅细腻的称为“酱香”;用窖底酒醅酿烤,有突出窖泥香味的称为“窖底”;香味不及酱香型但味道醇甜协调的称为“醇甜”。
李兴发的故事,只是千万个茅台人的典型缩影,也是映射“茅台精神”的生动个例。
李兴发,茅台人称“勾兑大师”,他因确立了茅台酒三种典型体和酱香型的命名而闻名。李兴发成天泡在酒库里。一只大手上,吊着十数个小酒杯,装了不同年份、不同轮次的茅台酒,勾兑、品尝,再勾兑、再品尝……如是反复。通常一天他要尝取五六十坛酒,最多一天要品尝上百坛。
为了保持勾兑酒时的灵敏味觉,作为贵州人,李兴发生活中却不吃辣椒、醋等刺激性食物,仅就蔬菜蘸点酱油。然而,李大师有个奇怪的嗜好:以芝麻糖、花生糖作下酒菜。
李兴发对此情有独钟,多年保持了这一习惯。每当枯燥、繁复的勾兑品酒工作之余,他会摸出一把芝麻糖、花生糖之类的杂糖,或者饼干也行。嚼一颗芝麻糖,小酌两口茅台酒。据他说,以这些杂糖下酒,真茅台酒的话会越吃越香,而假茅台酒则会越吃越苦。
在酱香型白酒的发展史上,“李兴发”三个字本身就是一座里程碑。酱酒香型的确立和三种典型体“酱香”、“窖底”、“醇甜”的发现,正是由时任茅台酒厂副厂长的李兴发在1965年最早提出的。香型的确立,为实现酱酒的质量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酱酒的香味和工艺标准化、规模扩大和品质提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李兴发,人称“勾兑大师”,1951年入茅台酒厂,曾任副厂长30年,出色完成了“茅台酒储存条件”、“储存期中酒质量变化和勾兑的规律”等科研任务和收集了200多个酒样,亲自品尝了4500多个酒样,分析了近万个数据,创造性地归纳和总结了茅台酒酱香体、窖底体、醇甜体3种典型体,奠定了科学勾兑茅台酒的基础。权威专家们对此评价:“是酿造史上破天荒的创举。”
《工人日报》也曾在“共和国六十年茅台六十年群像故事”系列报道中这样描述李兴发:“在茅台,在中国白酒行业中,李兴发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座里程碑。”这个人物的标本意义显而易见,李兴发被称为“酱父”当之无愧。[6]
李兴发(1930-2000),茅台镇人,人称“勾兑大师”。1951进入茅台酒厂当工人,他因确立了茅台酒三种典型和酱香型的命名而闻名。
茅台酒传统的勾兑方法是大坛酒勾小坛酒,酒龄长的勾酒龄短的,产什么酒就勾什么酒。全凭酒师的经验,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不同批次的成品质量并不完全一致。李兴发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两百多种不同轮次、不同酒龄、不同味觉的样品酒进行了数千次品尝,进行了标准酒样分析,不同酒龄酒样分析,勾酒典型体酒样分析及其成分变化分析,最后归纳,得出三种典型体酒,即酱香体、窖底香、醇甜体。
在确立三种典型酒体之后,李兴发又按不同比例,采取任意、循环、淘汰等勾兑方法进行数百次勾兑,掌握了茅台酒的勾兑规律,勾兑出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风格独特,酒质完美的茅台酒。根据其独特的芳香,李兴发将它命名为“酱香型”白酒。
1965年,国家轻工业部在山西召开茅台酒试点论证会,正式肯定了茅台酒三种典型酒体的确立和酱香型的命名。李兴发的发现是白酒生产的一大进步,推动了酒类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为全国各种评酒活动提供了比较具体、规范、科学的评比标准,是对中华民族酒文化的重大贡献,权威专家们评价:“是酿造史上破天荒的创举”。
李兴发任副厂长多年,并被聘为全国酱香型白酒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