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长城

更新时间:2024-07-14 15:21

楚长城,又称“方城”,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西部、北部、东部边缘及信阳大别山一带,是东周时期楚国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距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

简介

楚长城,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西部、北部、东部边缘及信阳大别山一带,是东周时期楚国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距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

楚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西起湖北竹溪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州市,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南召县、叶县,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往南经镇平县,东南至桐柏县信阳地区,总长500多公里,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从遗址的情况看,又较为复杂,楚长城并不是单一的线路,除北面南召至鲁山两县间是单一线路外,东线和西线又各有内线和外线,东西两线形成四条线路。确定的楚长城墙体30.51公里,被历代破坏而消失的楚长城墙体约25.37公里、山险81.34公里,共计137.22公里。此外,调查和发掘确定了方城县大关口和泌阳县象河关等楚长城关堡2个,叶县保安镇前古城、泌阳沙河店古城、付庄古城等位于楚长城线上的城址3个。通过此次调查,目前已基本掌握了十堰市舞钢市南阳市方城县和驻马店市泌阳县境内的楚长城分布线路。

据考证,楚长城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的北长城要早300多年。专家考证,关垭古长城以河南鲁阳关为中心,东止于河南泌阳县,西抵重庆奉节县,形成沿楚地境呈东北走向,经鄂、陕、渝、豫边境,绵延两千余公里。

有专家研究认为,湖北竹山关垭作为古长城的一处重要关隘,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纪,距今两千七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因此,又被誉为“长城之母”。

同地段的楚长城特点是不一样的。叶县夏李乡高楼山以东及方城县杨楼乡的楚长城特点一致,即以绵延几十公里的人工修筑的墙体为主。舞钢境内的楚长城则是山险和扼守山谷的人工修筑的墙体相结合,共同组成防御线。泌阳境内的楚长城则是以山险为主,以关堡或城址扼守古道、关口为主的防御形式。

记载

根据文献记载,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楚长城在历史文献记载上称作“方城”。《左传》上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齐国要出兵攻打楚国,军队已经到了陉这个地方,楚成王派了屈完去迎敌,到了召陵地方,屈完对齐侯说,你如果真正要想打一仗的话,楚国有方城可以作为城防,有汉水作为城池,足可以抵挡一阵子的;齐侯见楚防御工事果然坚固,只好收兵。

像这样别的诸侯国家去攻打楚国,到了方城就被阻挡而回的情况,在古代文献上还有不少记载。如《左传》上记载公元前624年(楚穆王二年),晋国的处父楚攻打以救江,到了方城,遇到息公子朱,便回去了。又如公元前557年(楚康王三年),晋国的荀偃栾帅师伐楚,入侵到了方城之外,由于防御严实,没敢攻打,结果只好攻打了一下别的地方就回去了。这些情况不仅说明了楚方城在防御其他诸侯邻国侵扰上的功用,而且也说明了方城不是一般孤立城市的城垣,而是连绵不断的城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这便是长城的开始。

关于楚方城就是楚长城的记载,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得到证实。《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上记载更为详细。《沅水》条上记载:叶县东面有故城一道,从鲁山县(今鲁山县东南五十里)开始,东至瀙水(今泌阳县许迁于叶者。楚盛周衰,[庄王]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字

据史料记载,桐柏在战国时归属于楚国,该县现存楚长城遗址散落于大河镇城郊乡淮源镇安棚镇一带,多由不规则石块堆砌而成,楚长城依自然山势而建,所处地形易守难攻,现仍存有部分城门、关隘、城寨及古道等遗迹,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据悉,该县文物部门曾在楚长城附近发掘出战国时期文物,当地村民在放牛时也曾发现过石斧和铜剑冷兵器,在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古长城也发挥过重要的军事作用。

溯源

楚长城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楚王头脑中固有的或灵机一动产生的,楚长城是对豫西南的史前城堡型防御工程的模拟、延续和演进。具体地说,在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江汉一带,已经出现中国考古上最早的城堡。

位置

楚长城,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西部、北部、东部边缘及信阳大别山一带。

楚长城的全线分布情况,此前论者将其分为北线、东线、西线三部分,整体轮廓略呈“∩”形,故称方城。从遗址的情况看,又较为复杂,楚长城并不是单一的线路,除北面南召至鲁两县间是单一线路外,东线和西线又各有内线和外线,东西两线形成四条线路。造成东西两边各有内线和外线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楚国向北扩张所占领的区域由小到大,先占领的地区修筑长城(楚长城内线范围内基本上是申国地)后,又在新占领的地区加修长城,形成长城套长城;二是从综合战略防御考虑的,充分重视和加强对于古道、河口、关隘等这些容通行地段的加固防御,不惜重复建设,层层设关。因为从交通条件上看,从中原和关中到达楚国所属的南阳,自西北有蓝田武关孔道,自北部洛阳南下有三鸦路孔道和马市坪孔道,自东北有陉山方城县孔道,楚与齐、晋、秦、韩、魏等国都非常重视利用这些古道展开激烈的争夺,楚更不惜代价修筑北部三面颇为复杂的综合性防御工程。

南召县楚长城只是整条楚长城的一部分,但却是线路最长、关城最多、起的作用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部分,集中反映了楚长城的诸项特征,不少寨城具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现将楚长城北、东、西三线情况分述如下:

北线

北线为东--西--西走向。《水经注》称“其间相去六百里”是指自东部的叶县向西经鲁山县、南召县至内乡县郦长城之间的大约距离,长城线路位在南阳盆地北缘东西绵亘的伏牛山沿线上。北线的四分之三在南召县境内,共发现石砌关城53座,重要关门东有鲁阳关,西有野牛岭关,其次还有中部的分水岭关,都分别扼守着自洛阳南下的南北古道。鲁阳关,位于南召县东北部,南召与鲁山两县交界处。《水经注》云“鲁阳关,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干云”;《淮南子?览冥训》云“鲁阳公与韩战酣,日暮挥弋,日返三舍”,可知关名因鲁阳而得名;《明嘉靖南阳府志》云鲁阳关“两山壁立,中有流水,盖鲁山南去之关”,又称三鸦路之第三鸦口;《南召县志》云,鲁阳关前名武城,又名武延城、平高城鲁僖公引蔡穆公会楚成王于此。旧时关门跨古道而建,民称过风楼,已毁废;现遗存有鲁阳关寨和老雪顶寨遗址。野牛岭关,关门在崇岭之巅(已毁废),扼守着由洛阳经嵩县南下的马市坪古道,又称灌沟孔道:岭脊上有“楚界”碑,并有8里长土夯墙长城遗址;周围有东寨、西寨、土门寨、白庄寨、穆老庄寨、黄鸡朵寨等石寨城,显示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其次的分水岭关,亦为南召、鲁山两县分界,两山夹峙,十分险峻,旧时有关门跨古道而立,并有敌台,已毁废;现残留有800余米边墙,锁住古道,周围还有北寨、南寨、青石板寨三座石寨城。《南召县志》记载:分水岭关紧锁着由鲁山县通向南召县的回龙沟古道,县内长18公里。楚长城北线还遗留有玉皇顶寨、双朵寨、东西花园寨、演艺山寨、上官庄寨、老虎头寨、毛家寨(群寨),荆子朵寨、周公朵寨、昭君朵寨、桃花庵寨、将军帽寨等著名石寨城。

东线

东线为北--东--南走向。其中东内线,自鲁阳关南下,沿三鸦路至南端的第一鸦。三鸦路,为洛阳南下经鲁山、南召通向南阳的著名古道,《南阳古代史话》称三鸦路为古“夏路”。三鸦路段均在南召境内,中流鲁阳关水(简称关水,今名鸭河)。《清一统志》云:“三鸦路以百重山为第一鸦,分水岭为第二鸦,鲁阳关为第三鸦。”《南召县志?交通志?古道》称:“宛洛大道,即古三鸦路,亦称鲁关道,是南阳通往洛阳的一条重要通道。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西周时期,昭王穆王为沟通宛洛,防楚北侵,故修此道。”第二鸦所在的云阳关,鸭河、鸡河在此会流,会流处两山并立,三鸦路古道在此通过,故历史上被称为“北扼汝洛,南扼荆襄”的咽喉之地,为历代兵家所必争。鲁阳关水之滨的杏花山下,发掘有五六十万年前的“南召猿人”遗址,说明此地历史文化悠久。云阳关现遗存有“古云阳”石刻,在云阳镇内有楚王行宫遗址,在其周围有韩信寨、罗圈寨、一峰寨、冯庄寨等石寨城;三鸦路第一鸦亦有曹店寨、东西抬头寨、白花寨(又称沽沱寨,今皇路店镇)等寨城。楚长城的东外线。已多见于史籍,如《水经注.水》称“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东,至瀙水,达比阳界,南北联联数百里”,作了全面勾画。即楚长城自鲁阳关向东南经犨县故城(位在今鲁山县东南50里,与叶县为邻),到叶县故城(位在今叶县西南30里),再到瀙水。《水经》称瀙水出舞阴县东上界山,注文说瀙水所在的阴又作舞阴,今为泌阳县羊册镇黄山口乡一带。由此可知,楚长城沿叶县、方城两县交会地东南行,直达舞阳地,再沿方城、舞阳交会地向东南行至泌阳。方城县东北独树镇有大关口,又名缯关、方关、仙翁关、方城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南(阳)襄(阳)隘道,南北交通要孔。《吕氏春秋·有始》列天下九大要塞,大关口居其第四。大关口东侧为黄石山,方城、叶县各居其半,方城一侧有两道楚长城遗址和敌台、跑马道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比阳,《古今地名大辞典》称其亦作沘阳,在今泌阳县,故可知楚长城又南行到泌阳县东部。

西线

西线为北---西---南走向。其西内线,

由南召县乔端镇的野牛岭南下,经板山坪镇周家寨(古名金斗关),南入镇平县,继向南入邓州市境内的穰故城。据《南召县志》记载,与西内线相联系的古道有两条:一条是马市坪古道,由洛阳向西南经嵩县沿白河入南召县乔端镇、马市坪乡、李青店(今南召县城关镇),南达南阳,中间有著名的灌沟孔道,县内总长45公里:一条为板山坪古道,由李青店经白土岗乡、板山坪镇西入内乡县马山口,远入武关,县内总长45公里。另有白河航道,下通汉江,北至板山坪镇余坪。位于板山坪镇的周家寨,为楚长城的一座大型关城,位于金斗山(今名华山)上。《明嘉靖南阳府志》称“金斗山在县西南一百六十里”,并称“明会典有金斗关,关因山盖置,跨内乡、南召二县”;到明代更名为莲花寨,清初经此地周姓旺族复修后又更名周家寨。此寨紧锁着板山坪古道。周家寨周围沿古道分布着黄路岈寨、楼子垛寨、黑沟顶寨、小曼寨、青风崖寨等十余座石寨城,集群分布;向南入镇平县境又有菩提寺寨等有名寨城。《括地志》称“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应是指这里的楚长城西内线。楚长城之西外线,自南召县西北乔端镇境内的桃花庵寨、八里坡寨向西南,经京子垛寨、老界岭寨等入内乡县境。《水经注》称内乡“郦县有故城一面”、“湍水弘农农界翼望山---经南阳郦县故城东”;《括地志》又云长城“北连翼望山”。据清康熙《内乡县志》载,郦县故城在内乡县西北二十里(一说十二里)郦城堡,此地还有长城铺、长城河,西峡县内还有屈原岗等地望名称。从现存遗址看,西外线长城又由西峡的汉王城南入内乡县,沿湍河南行,达郦县故城,再向东至镇平、内乡交界,抵邓州市西北土谷山,再南行交故穰县长城。今邓州市西南隅与淅川县交界的杏山上,也新发现一段长约30里的长城遗址,其间有军营石墙基遗址百余间,有多处烽火台,有的地方长城呈纵横交错之势。长城北部为丹江水库,即楚始都丹阳所在地。这一发现,为罗哲文先生提出的楚长城西线南起湖北竹山县提供了依据。

综合以上所述,楚长城所经之地,其西线,大致自湖北竹山县起,向西北交于淅川县、邓州相毗邻的杏山,入邓州市东北的穰县故城,再转向西北,逾湍河,经内乡县郦故城,连西峡、内乡两县间的翼望山,复折向东行,沿伏牛山脉入与南召县;西内线循镇平、内乡交界北行到南召板山坪镇周家寨(金斗关),再向北抵达乔端镇野牛岭关。其北线,自南召县乔端镇沿崇峻的伏牛山脉迤逦向东,经南召马市坪、崔庄、留山、小店、云阳几个乡镇,入东北皇后乡之鲁阳关,东进到鲁山、叶县。其东线,东内线由鲁阳关南下,沿三鸦路经云阳关和楚王行宫处,至第一鸦所在的白花寨;东外线,自南召县东北部入鲁山县,转向东南,经叶县与方城二县交界的方城山(一作黄城山,又作黄石山),再向东沿舞阳、方城两县间而南入泌阳中部,即瀙水发源地,又向南入桐柏县界。楚长城的相对长度约一千六百余里,绝对长度难以数计。

建筑与形制

楚长城年代久远,其建筑情况正史难征,仅能从地方文献的有关记载和对一些典型遗址的剖析中,对投入筑城的人力资源和建筑格局作些浅探。

首先是人力资源。南召地处山区,人口稀少,历史上曾因总人口不到一万人,县治屡设屡废,因此,依靠地方政权和家族的势力是不可能修筑境内以上所述规模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的,这种工程非国家行为莫属。纵观中国古代长城修筑史,投入建设的人力第一是戍防军队,这是修筑长城的主要力量;第二是强迫征调的民夫,也是修长城的重要力量;第三是发配充军的犯人,是修长城的补充力量。只有凭藉王权发号施令才能完成宏伟而又艰巨长城防御工程,这已为历史所证实,并成为目前学术界的共识。春秋时楚国所以能够修长城,是因为它占据了有利条件和积蓄了雄厚的实力。首先,楚灭申国后,采取了正确的招抚政策,非常重视利用申国贵族。申国名望很高的贵族代表彭仲爽被楚军俘虏后,楚国委任其作令尹,使楚文王“朝陈、蔡,封畛于汝”。楚国还在故申国组建了强大的精锐军队“申之师”,其领导权直接掌握在楚皇室手中,这支劲旅在楚国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征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常常令中原诸侯望而生畏。楚国以“申之师”等军队为主,修筑规模宏大的长城这一综合性军事防御体系,是令人可信的。其次,南阳盆地历史上向为富庶之地,楚国先后占领申、邓(今邓州市)、谢(今南阳市与唐河县间)、唐(今唐河县)、吕(今镇平南)、若阝(今淅川丹江沿岸)、蓼(今唐河、新野间)、复(今桐柏一带)、曾(今方城、新野一带)等西周封国,这些方国都为南阳盆地的农业和以铜、铁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使盆地之内人口发展很快,物阜民丰。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称:楚“熊通子文王迁都郢(湖北江陵县),有地千里。楚在春秋时先后吞并四十五国,疆土最大。楚国君臣自称蛮夷,专力攻华夏诸侯,五年不出兵,算是莫大的耻辱,死后不得见祖宗。”处在强势之中的楚国,修筑长城是具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人口资源优势的。楚国不断扩张强盛,但仍不能与强大的齐国抗衡,齐国随时可以借周天子的名义率诸侯国前来征伐,所以楚国借鉴夏商之前三苗族在伏牛山以南修筑城堡型防御工程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加以复修和大力扩展,花费数十年时间建成了抵御北部秦、晋、齐、韩、魏等国的军事压力的楚长城。

楚长城的形制,从目前掌握到的情况看,我们的初步认识是,它是在长长的防线上依地形(高山、低山、古道、河口、关隘等)修筑呈带状密集型分布的整体相连的关城,形成一个庞大的战略性军事防御体系。楚长城与以后的秦、汉、明时期的长城相比,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比较原始、古朴、单调、粗糙、笨拙,但已具备了强大的防御功能。

特征

楚长城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楚长城系列建筑中以关城为主体工程

楚长城的关城数量巨大,仅南召县境内就有120多座,因而《水经注》称“故号此城为万城”。这可能是因为历史上没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同时此地夏商之前三苗人遗留有数量颇多的防御华夏集团的古城堡,便加以借用,再增加一些连结工程,便形成了以关城为主体的建筑格局。楚长城的关城规模不等,大体上可分为大城、中城、小城三类,大城均集中在要道处,中小城多作为卫星城,分布在高、险、隐处,不同的寨城应是驻军数量不等或军事长官级别不同。大型寨城周家寨是我们开始考察解剖的第一个历史标本,它那宏大的规模、雄伟的气势和复杂的结构,显现出建寨工艺的设计者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和较高的建筑水平。该寨位于806米的华山上,约20公里长的石城墙把六座峻峰连在一起,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形成一座山中石城;既有外廓墙,又有内城墙,城中套城。内城中分布有大量石房基遗址,应为核心区。寨内三个高峰上又分布着王家褰、卢家寨、华家寨三个古寨堡,堡中各有一个烽燧台。外廓墙为单护栏型,底宽2--4米,墙高约3--6米,墙上部仍残留有大量雉堞,内为人行通道。雉堞堞口一般高0.4米,宽1.2米,厚0.8米,垛口宽0.5米,形制简朴,有些堞口还有了望孔。主寨和三个寨堡共有10个大小不等的寨门。周家寨向外延伸的边墙,西边连大青门,扼守住板山坪通向内乡马山口的古道;东边连大军门,扼守住东线古道。周家寨的四周临道路和河口处还有哨寨。错综复杂的结构,显示出它既可攻又可防、以屯兵防守为主的综合性防御功能。楚长城以大量相连结的关城形成多层设防的长大城防,为春秋战国时期其它诸侯国修长城所效法;但楚长城的连结工程相对薄弱,较之秦、汉、明长城长长的边墙,远不能相比,这正是楚长城相对落后的地方,而这一落后正是历史久远所造成的。但关城是屯兵警哨之所,为长城所必备,所以直到后来的秦、汉、明长城,也都继承和大量采用了修筑关城的形式。

二、楚长城利用山河之险以为城

楚长城的大部分地段分布在南阳盆地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的伏牛山绵延千里沿线上,山脉中群峰嵯峨,层峦叠嶂,绝壁高耸,沟壑纵横,主峰蛤蟆石高2153.1米;汉水的支流白河(古称育水)、鸦河(古鲁阳关水)、湍河等都发源于此。这条山脉既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也是楚国与北方诸侯国的国界线。楚长城沿伏牛山脉依山势而筑,在古道隘口处筑关城、修边墙、设关门,以备屯兵打仗;在高山险阻和江河为堑的难以通行地段,不再修筑长城设施,省了许多工料,以达到防御目的为度,充分体现了“用险制寨”的原则。在今天看来,这些建在险关要塞上的长城建筑,顺山脊十余里或数十里蜿蜒游走,峰巅上寨城依稀可见,颇能使人产生对古老长城文化的神奇感受。

三、楚长城的石城墙均为干垒石建筑

括地志》称楚长城“无土之处,垒石以固”,是与现实遗迹完全吻合的。楚长城的建筑原则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土用土,无土用石。从现存遗迹的实际情况看,因多数城段沿伏牛山而建,石城墙占绝大多数,而且全部为干垒石建筑。发现的几处土筑墙城段,是因为无石才用土的,如南召县野牛岭城段,叶县旧县南城段,方城县大关口城段等,有的还是土石并用,现在土筑墙基本上是残留的痕迹,土石并用城墙还留有一定高度。南召县境内保留有三四米以上的高度的,全部为干垒石筑成的石城墙。城墙石块大小配合得体,并根据地形的凹凸变化,有平垒、斜垒、斜立垒、立垒等不同砌筑形式,石与石之间没有任何刮缝之物。城墙断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构造,使其稳固,不易倒塌。较大的城墙里外砌石,中间填入碎石与土的混合物,夯实以后颇为坚固,也使上部城道平坦易行。城墙内壁突出有上下成排的石尖,应是修理城墙的脚手架;墙内每隔一定距离或在城门等重要部位砌有登城台阶,与墙内道路相通,交通颇为便利,然而对城外是全封闭的,除森严防守的城门外,外部的人难以入城。楚长城以干垒石筑墙,在火药没有作为武器使用之前的冷兵器时代,石块也可能起了补充箭矢不足的作用。

四、楚长城大体是方形的

史籍对楚长城多称方城。称作方城,可能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上文已经说明,楚长城的总体轮廓近于方形,同时从楚长城的无数座关城遗址形态看,也基本是方形或长方形,有些关城因受地势限制会出现一些不规则变化,但修建者还是刻意按照方形的模式建造的。这大概是因为古时人们崇信“天圆地方”的说法,因而在各种建筑物中注入了“方”的观念,如房屋、城池等基本都是方形的。八卦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方,八方实际上主要是东西南北四方。《诗?小雅?甫田》称“以社为方”,毛传称“迎四方之气于郊也”。周初称周围少数部族为鬼方、方土等,称诸侯国为方国;称国境之内为方内,中原以外的地区为方外。由此便可以解释,“方城”即楚国修筑的镇守方域的长城。古代还有一种战斗队形――方阵,即战斗时手持长矛和盾牌的兵士组成密集的方形队列,这种方阵队形有很强的攻防能力,因而成为著名军阵。这些情况,都会对楚国修筑长城和命名长城产生影响。

历史地位与价值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

中国长城的修建历史已有数千年,过去历史学界和长城学界对于什么时代哪个诸侯国最早修建长城不断进行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时期的楚国长城修筑最早;另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时期的齐国长城修筑最早,甚至还有人认为就不存在有楚长城。认为齐国长城最早者援引《管子?轻重篇》的记载:“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司马迁史记》记载齐国最后一次修筑长城是齐宣王时期(公元前319---301年):“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齐州,千里余。”对于司马迁的记载后人认识是一致的,而对于《管子》一书的最早记载值得研究,因为此书并非管仲所著,系后人托名于他的著作,所以不足以证明管仲时期(?--前645年)齐国已修筑长城。楚长城从《左传》的记载可以认定,从楚成王十六年(前656年)楚以长城拒齐,已有开始使用的记载,加之目前已经发现了数量很多、保存较好的遗址,历史和长城学界的记述也颇多,理清了楚长城的分布概况,因此可以说,楚长城是中国最早的一道长城,为中国的长城修建史找到了源头。

填补了中国长城研究的空白

对于楚长城的研究,其前还基本局限在历史文献的记载,虽有少量考察活动,但很不系统全面,甚至出现一叶障目的情况。中国长城学界资深学者罗哲文先生在其《长城》一书中写到:“关于楚长城的建筑形式,由于保存的遗址尚未查清,目前尚不能确证,但从历史文献记载上我们还能得知一些情况。”南召县对楚长城遗址的全面认真考察,揭开了楚长城的神秘面纱,弥补了罗哲文先生的遗憾,为研究楚长城找到了大量遗址实物证据,填补了中国长城研究领域最早的春秋时期长城的一项历史空白。

楚长城是重要的文物旅游资源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辖区南绾荆襄,北屏汝洛,西控关陕,南障江淮,向为中原形胜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文化灿烂辉煌。恐龙蛋化石遗址、50万年前的南召猿人遗址、众多的新石器时期遗址、楚都丹阳遗址、秦相百里溪故里、越国大夫范蠡故里、西汉科学家张衡墓、医圣张仲景故里、东汉帝刘秀诏以南阳南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躬耕隐居地和南阳武侯祠等,编织了洪荒时代的上古文化圈、汉文化圈、三国文化圈,如今楚长城的新发现连同楚国早期都城丹阳(今淅川县),又呈现出了一个规模浩大的春秋时期的楚文化圈。楚文化圈展现给我们的是世界品牌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南阳市最为宝贵的文物旅游资源,也因此大大提高了南阳市和南召县的知名度。

豫西南贫困地区致富创造了重要条件

豫西南各县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处伏牛山区的南召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实施旅游开发带动战略已成为各级领导和有识之士的共识,旅游业蓄势待发;并且由于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前景可观。楚长城在南召县线路最长,许多关城遗址是楚长城最典型的历史标本,并且经由中国长城学会这一权威机构考察认定,为南召县乃至整个豫西南各县市实施“以旅游促开发,以开放促开发”的旅游带动战略,辟创了一个光明的前景。在21世纪伊始,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利用优势,务实苦干,奋发精进,一定会创造出一个比春秋楚国修筑长城更加辉煌的新时期。

考古与史料见证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考古文物工作日益重视,楚长城考古也被提上了日程。楚长城的考古调查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其中,河南省方城县文物工作者对楚长城大关口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考古成效显著,大体可以考证楚长城方城段的原貌,其他地区的楚长城遗存也多有发现。2000年9月,位于方城县的楚长城大关口遗址被公布为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在舞钢市境内的长城墙体上首次发现夯筑痕迹,并在墙体底部发现大量的炭化木棍层。木棍层整体呈南北走向,厚约10厘米,粗者直径达5—6厘米,细者直径仅1—2厘米,底部还发现火烤痕迹。楚长城墙体底部铺垫炭化木棍层,具有防潮和除湿的作用,在中国长城体系中仅此一例,这与南阳盆地温暖湿润的地理气候紧密相关。出土的陶器、铜镞、铁镂铧等遗物,表明该段楚长城墙体的修筑年代不晚于战国中期,部分出土遗物表现出楚文化风格和郑韩文化因素特色,同文献中记载的楚长城修筑时代基本一致。

201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叶县保安镇马头山上顶发现一处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兵营遗址,出土了完整的铁锸、陶豆、铜镞等器物,时代皆为战国中期。近年来,在楚长城叶县段还新发现一枚铅制印玺,经专家鉴定为典型楚玺文字“关玺”二字,其中铅的含量为92.25%,说明了楚长城在楚国水陆交通贸易上的历史地位。

201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方城县四里店米家庄的山丘上发现一处楚长城烽火台,经发掘其为夯筑而成的圆角方形半地穴式房址,发现有门道、柱洞、灶台等遗迹,出土板瓦、筒瓦、陶鬲、高领罐、铁铤铜镞等遗物,考古断代为战国中期。考古工作者还在该烽火台周边的古道附近发现多处同时代烽燧,为研究楚长城烽火台的构造及其传递系统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遗址现状

2014年10月,河南省鲁山县境内阿婆寨山岭时发现一古城墙绵延起伏,但部分段遭破坏严重,坍塌、断裂不堪。当地学者曾考察研究认为,这些古城墙是战国时期“楚长城”的部分遗存。

位于河南境内的楚长城遗存,是2000年发现的,横跨平顶山市的鲁山县、叶县和南阳市方城县、南召县等地,总长度约800公里。被考古界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长城”,距今2600多年历史。

文物保护

2020年11月,入选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2021年1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公布《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战国楚长城叶县段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