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疾病

更新时间:2024-05-07 11:43

肛门直肠疾病是指发生于肛门直肠部位的疾病。常见的有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漏、脱肛、息肉痔锁肛痔等,在古代文献中统称为痔疮、痔瘘。

简介

直肠肛门(肛管)为大肠的下段。直肠位于盆腔,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全长约15~20cm,前方是膀胱,精囊,前列腺尿道(女性则为子宫和阴道),后方是骶骨,尾骨。直肠上界解剖学定在第二骶椎下缘,外科学定在骶骨岬水平。直肠下方与肛管相连。为了临床应用方便,常把直肠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12~16cm,中段8~12cm,下段8cm以下;肛管3~4cm。肛管与直肠分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解剖学肛管以点状线为界,另一种是外科肛管,指尾骨尖或前列腺尖水平以下部分,长约3~4cm。

肛门直肠疾病有哪些

便血 便血是内痔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的共有症状。血不与大便相混,附于大便表面,或便时点滴而下,或一线如箭,血多而无疼痛者,多为内痔便血少而有肛门疼痛者,多为肛裂。儿童便血,大便次数和性质无明显改变者,多为直肠息肉,血与粘液相混,其色晦暗,肛门有重坠感者,应考虑有直肠癌的可能。便血鲜红,血出如箭,并伴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脉数等症状,多属风热肠燥。便血色淡,伴有面色无华,心悸,神疲,乏力,舌淡,脉沉细等症状,属血虚肠燥。

肿痛 常见于肛旁脓肿、内痔嵌顿、外痔水肿、血栓外痔等病。肿胀高突,疼痛剧烈,多为湿热阻滞,可伴有胸闷腹胀,体倦身重,食欲不振,发热,苔黄腻,脉濡数等症状,常见于肛旁脓肿,外痔水肿。微肿微痛者,每因气血、气阴不足,又兼湿热下注之虚中挟实证,可伴发热不高,神疲乏力,头晕心悸,盗汗,便溏或干结,舌淡或红,苔黄或腻,脉濡细等症状,常为肛旁脓肿而症状不明显者或结核性肛周感染。

⒊脱垂 是Ⅱ、Ⅲ期内痔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的常见症状。脱垂而不能自行回纳者,多因气虚血弱,中气下陷,无以摄纳,伴有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舌淡,脉沉细弱等症状。内痔脱出,嵌于肛外,红肿疼痛,不易复位者,多为湿热下迫,若复因染毒,热毒熏灼则局部糜烂坏死,可伴有寒热烦渴,便干尿黄,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数等症状。

⒋ 流脓 常见于肛旁脓肿或肛瘘。脓出黄稠带粪臭者,多为湿热蕴阻肛门,热盛肉腐而成脓,伴有发热,口苦,身重体倦,食欲不振,溲赤,苔黄或腻,脉弦或数等。脓出稀薄不臭,或微带粪臭,淋漓不尽,创口潜形,周围有空腔,不易敛合者,多为气阴两亏兼湿热下注之证,可伴低热盗汗,面色萎黄,神疲纳呆,舌淡红,脉濡细等。

⒌便秘 是痔、肛裂、肛旁脓肿、肛管直肠癌的常见症状。腹满胀痛,拒按,大便秘结,伴口臭、心烦,身热溲赤,舌红,苔黄燥,脉数等,多属肠胃实热。腹满作胀,喜按而便不润者,多属血虚肠燥或脾虚不运,可伴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淡,脉细无力等。

⒍ 分泌物 常见于内痔脱出、直肠脱垂、肛瘘等。多为湿热下注或热毒蕴结所致,常伴有局部肿痛,口干,纳呆,胸闷不舒,便溏或干结,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内痔、直肠嵌顿坏死及实证肛瘘多见。分泌液清稀不臭,多为虚证脱肛、内痔脱垂或虚证肛瘘。

检查

临床症状

详询病史,注意其典型症状。无痛性便鲜血是内痔混合痔直肠息肉等疾病共有的症状;便鲜血并且伴有肛门剧痛者,多为肛裂;反复较大量出血,有时伴腹部绞痛,可能是Meckel憩室;腹泻伴腥臭粘液血便,应考虑大肠癌的可能;长期腹泻,腹痛伴粘液脓性便,可能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肛门坠胀感多见于内痔、混合痔、肛周脓肿直肠脱垂;中晚期内痔混合痔,直肠脱垂,低位直肠息肉,肛乳头瘤可以出现肛门脱垂物,严重的内痔和混合痔可嵌顿于肛门外,导致肿痛甚至发生糜烂,坏死;肛周脓性分泌物是肛瘘的主要症状;肛门周围潮湿多存在肛周湿症

直肠后间隙脓肿的症状

肛外正常,疼痛可向臀部放射,可出现发热、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可触及直肠后壁肿胀、压痛及波动感。

肛检

肛管直肠指诊是肛肠疾病中最简便而又重要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凡有肛肠病史及症状的患者。肛门直肠指诊时可触及的病变包括:内痔、肛瘘、直肠息肉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直肠脱垂直肠癌直肠类癌,直肠后壁肿瘤等。

肛肠病X线检查

(一)结肠双对比造影

结肠双对比造影(双重气钡造影)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优质的结肠双对比造影片可以显示出大肠粘膜的细微结构。影像清晰,透明,富有立体感,可显示单发的2-3cm大小的病灶。

(二)排粪造影

排粪造影是一种专门用于研究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的X线检查方法。功能性出口梗阻是指只有在排粪过程中才表现出来的直肠、肛管的一系列功能性异常,包括耻骨直肠肌肥厚、粘连、痉挛、肛管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内套叠、直肠前膨出(直肠前突)、乙状结肠小肠疝、前压迫、盆底及会阴下降综合征等。

(三)肛周瘘管、窦道造影

肛周瘘管、窦道造影主要是检查是以碘剂显示瘘口、窦道长短、分支、走行方向及距体表的深度。

肛门直肠功能检查

(一)结肠转运试验

结肠转运试验是结肠转运缓慢疾病的唯一检查方法,此检查方法对结肠运输性运动缓慢所致的便秘和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便秘在临床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对排便不能节制的患者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便秘的诊断常有助。对先天性巨结肠症和耻管直肠肌肥厚等疾病有一定意义。

(三)盆底肌电图检查

盆底肌电图有助于评价盆底肌肉神经支配情况和分析排便失禁原因。在肌源性肛肠疾病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特殊检查

(一)肛管、直肠及结肠超声检查

此法主要应用于大肠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的检查,即肠占位病灶。肛管及直肠内超声检查用作对肛管直肠脓肿的脓腔定位。从而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肛管、直肠及结肠CT检查

肛管、直肠及结肠CT检查在大肠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上有独特价值。CT不仅能显示管肠内病变,更重要的是可直接观察到肠壁及其附近的组织和器官。对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CT检查可显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结构形态及其发育情况有特异性,这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三)肛管、直肠及结肠磁共振成像检查

此法对大肠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正确分期以及术后复查有重要诊断价值。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手术前评价及指导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

还有纤维结肠镜检查等。

溃疡性直肠炎

局限性溃疡性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一个亚型,病变只限于直肠而不向上蔓延。其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区别在于范围小和不发生癌变

本病为距离齿状线15㎝以下的直肠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UC一样虽有环境因素、遗传缺陷及免疫反应异常之说,仍以免疫反应异常为主。与此同时,特别应注意肠道菌群改变、细菌毒素或代谢产物的抗原模拟和板机的作用。粘膜通透性增加,屏障功能降低亦为重要发病因素,可能由一些遗传决定的因素使感染因子或肠腔内抗原物质引起粘膜局部的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导致众多的促炎细胞因子的增加,引起炎症的级联反应并逐步放大和慢性化,最终导致肠壁损伤,出现症状。

临床表现

本病只表现直肠有些功能紊乱,多属轻型UC的临床表现,虽有反复发作倾向,但亦可是自限性的。由于病变仅位于直肠,故颇具特征性,具下腹痛、便秘、少量出血的直肠炎的三联症。粘膜渗出和出血常附着于粪便表面。有时出血成为主要表现,而有出血性直肠炎之诊断,颇为常见。一般症状较轻,少有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诊断

本病的诊断应使用UC的通用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结肠镜表现及活检、X线钡剂灌肠等改变。其中结肠镜具有确诊的价值。由直肠镜所见可确定炎症的程度。Baron等分级见表1。分级对确定疾病严重度及评估转归有重要意义,直肠粘膜活检对诊断常具决定意义。

表1 Baron-Connell-Lennard-Jones分级

级别 结肠镜表现

1 血管纹理清晰,无自发出血或接触性出血

2 粘膜血管粗乱,充血水肿、但无出血

3 粘膜接触性出血

4 粘膜严重出血,自发或接触性

5 明显溃疡形成伴自发性出血

由于直肠粘膜对不同刺激反应有类似之处,因此,应与一些常见的直肠炎症鉴别,如感染性直肠炎、药物所致直肠炎、放射性直肠结肠炎、孤立性直肠溃疡、痔、肛裂等。

物理治疗

1、磁疗

磁疗(magnetotherapy),以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

中国在古代就用磁疗治病。60年代初用铁氧体磁块贴敷穴位治高血压、关节炎等症状,后来出现了磁疗机及衣、帽、鞋、裤、垫等随身衣物上贴敷磁场的疗法,旋磁法、磁电法、磁针法等。

截止目前,近年来中国的磁疗高速发展已进入多层次、多学科、多水平和深入提高的阶段。对磁疗的理论,生物效应,临床适应症,方法学,磁疗产品研究等,都有较明确的论证。近年用钕铁硼磁块,做成的消痔带 痔疮内裤等用于治疗痔疮 肛裂 脱肛 肛周疾病等有通络活血 消炎镇痛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根据中医理论利用磁场作用于局部的经络、穴位、和病灶局部,使生物磁场持续释放生物能量,打通痔处血液循环、消除气血於滞、打通受阻经络,消除炎症及肿痛,促使病变部位淤积、凝固或半凝固的血液稀释,使痔疮静脉血液恢复正常循环流动,从而使痔核逐渐萎缩、消失。磁疗已成为物理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有许多医疗科技工作者对机理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多种磁疗服饰、磁疗睡眠系统也正在向高层次发展

2、水疗法

①矿泉浴:如氡泉、硫化氢泉、氯化钠泉、碳酸泉等。温度37~38℃,每日1次,15~20分钟,20次为1个疗程。碳酸泉浴时温度为30~35℃,每日1次,5~10分钟,15次为1个疗程。

②松脂浴:在浴盆中加入松脂粉60克,每日1次,15分钟,15次为1个疗程。③低压淋浴:水压用1个大气压以下,温度为37~38℃,每日1次,15~30分钟,20次为1个疗程。

④温水浴:温度为37~38℃,每日1次,15~20分钟,20次为1个疗程。

一般治疗

本病治疗与其他UC一样。治疗原则是尽早控制发作、维持缓解、预防复发。由于治疗药物在靶向部位的浓度是有效发挥抗炎作用的关键,因此,在直肠局部用药特别有效。如炎症限于距肛门10cm以内,使用栓剂即可;如超过10cm可予灌肠剂,泡沫剂为宜。如用SASP栓0.5g每日2次;Pentasa栓剂则每日2次纳肛,也可用中药如锡类散、冰硼散等灌肠。短链脂肪酸为结肠上皮细胞的能源来源,用其灌肠可使炎症减轻,对5-ASA治疗无效者可予一试。有些患者在工作紧张或情绪激动时症状加剧,应尽量避免,或在急性发作时加用安抚剂。本病预后颇佳。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定义: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肠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最终在肛门附近的体表形成瘘管称为肛瘘。

一、临床表现

初期先形成肛门周围炎症性肿块,轻微疼痛,肛门内部疼痛伴坠胀感。便后疼痛加重,肿胀明显,肿块增大。严重者伴寒战、发热食欲不振、便秘等。深部脓肿初期的局部症状可不明显,而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较重。

肛周脓肿需要与下列疾病鉴别:化脓性汗腺炎血栓外痔,畸胎瘤,骶前囊肿合并感染,泌尿生殖器官炎症等。

二、治疗

一经诊断为肛周脓肿,应积极进行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包括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和抗厌氧菌药物、坐浴、肛门局部应用外敷药物或栓剂等。因为肛周脓肿很难治愈,手术治疗是必须的。

肛门直肠癌

20年来结-直肠癌的病因研究有了重大进展,也发现了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的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结-直肠癌是多基因、多步骤的致癌过程。国内外资料证实,直肠肛门(肛管)癌占全部大肠癌的57.1%以上。

一、诊断

临床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便血和便频,每日数次至数十次,便血分为鲜血或暗红色血,与粪便不混,还常有粘液血便、便秘腹泻交替、排便不尽、粪便变形、肛门疼痛、大便失禁。肛管癌肛门周围癌常可见肛门外菜花状或溃疡性肿物及腹股沟肿大淋巴结。亦可表现为腹部不适、隐痛和腹胀;贫血、消瘦、乏力、体重减轻;腹部肿块;急性肠梗阻和腹膜炎症状等。

50%~60%的直肠癌可通过肛门指诊确诊,肛管癌100%可通过指诊来确诊。注意有无肛门狭窄,以及肿瘤部位、大小、形态、硬度、活动度、与前列腺及阴道关系。

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可发现粘膜病变。常见改变充盈缺损、肠壁僵硬、肠腔狭窄、粘膜破坏、不规则龛影。内窥镜检查是最直接、准确的方法。B超多用于判断肠癌与周围脏器关系有否肝、肠、肾、肺转移。超声内镜有助于判断肠癌浸润深度,对临床分期有重要意义。癌胚抗原(CEA)放射免疫测定诊断结肠癌阳性率50%~60%,对判断预后、观察疗效、监测复发是有一定意义。放射核素脏器显像对大肠癌转移灶显象可分别采用肝、肺、骨、淋巴结显像来做出诊断,以ECT诊断骨转移应用最多,价值最大。CT、MRI检查可了解肿瘤浸润深度、与周围脏器关系,有无淋巴结或肝等转移。细胞学检查是诊断直肠肛管癌的重要方法,是肿瘤治疗的依据之一。病理组织学检查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是手术治疗的依据。

二、治疗

直肠肛门癌的生物学特性决定其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所以采取外科根治手术为主,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

对直肠下段癌特别是肛管癌,宜术前放疗,使肿瘤缩小,转移淋巴结消失,减少癌性粘连,降低癌细胞活力,闭合脉管,降低病理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医源性播散,降低复发率。

化疗主要用于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辅助治疗。

生物治疗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间接起到治疗肿瘤作用。常用的药物有:干扰素白介素-2、免疫核糖核酸肿瘤坏死因子等。

直肠粘膜松弛

直肠粘膜松弛是直肠粘膜脱垂的初期阶段,又称为直肠粘膜内脱垂。直肠粘膜松弛的发病率很高,临床上,像内痔、外痔等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直肠粘膜松弛的发病。

直肠粘膜松弛的病因

内痔,便时内痔脱出肛门外,便后痔团自行回纳者为Ⅱ期内痔;便后痔团不能回纳,需用手法复位者为Ⅲ期内痔。痔团紫红或鲜红色,似草莓状,粘膜菲薄易出血。

⑵外痔,常因粪便干结,排粪用力后肛缘外突发生肿物、疼痛明显,局部为圆形肿物,触痛明显,皮下有紫蓝色结节,多为血栓性外痔;肛门皮肤反复轻微损伤和感染,炎症消退后,遗留成皮赘,为结缔组织性外痔,仅有便后肛门部不适,不易清洁或瘙痒等症状。

直肠息肉,直肠下端息肉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能自行回纳,息肉表面为粘膜,粘膜发炎时呈草莓状,脱出息肉有蒂,常易出血。

⑷肛乳头肥大,除小的三角状、米粒状肥大的肛乳头外,较大的肛乳头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部分能自行回纳,有的需用手托回复位。

直肠粘膜松弛的常见症状

直肠粘膜松弛作为直肠粘膜脱垂的初期阶段,症状并不是很明显,无非就是排便异常、腹部下坠感强烈等,但是直肠粘膜松弛发展成为直肠粘膜脱垂后,就会出现脱出等症状。

一、排便异常

可有便秘、腹泻、大便失禁、里急后重等。其中便秘最多,约占50%-70%,直肠粘膜出血和粘液便也颇常见

二、脱出

直肠脱出肛外是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轻者在排便增加腹压时直肠脱出肛门外,初起能自行还纳,以后渐渐不能自己还纳,需用手还纳;重者直肠壁粘膜和肛门括约肌松弛,除大便时直肠脱垂,在打喷嚏、咳嗽、排气、工作劳累、走路时、久立久坐时直肠都能脱出肛门之外。

三、局部症状

由于直肠粘膜长期受到异物刺激,使直肠粘膜充血、水肿,严重时表面溃疡,出现粘液分泌多、出血、肛门部坠痛、酸痛、尿频、腹胀等症状。

直肠类癌

直肠类癌是消化道类癌的常见类型。以往报道直肠类癌的发生率仅次于阑尾及空回肠,但近年报道显示直肠类癌占胃肠道类癌的首位。尽管如此,直肠类癌仍较罕见。

一、临床特点

直肠类癌是一种潜在的恶性肿瘤,具有生长缓慢,病程长的特点,转移极少。1/2~2/3的患者确诊时无症状,多数为其它肠道病变检查时偶然发现,少部分患者可以有肛门和直肠部不适、便秘、大便习惯改变、便血等症状。肛检常可触及圆形、光滑、可移动、质硬之结节。常于内镜检查时发现。大多数直肠类癌不出现颜面潮红、腹泻等“类癌综合征”的表现,这可能是直肠类癌很少分泌大量5-羟色胺之故。直肠类癌发病年龄高峰为41~70岁,平均52岁。男女发病情况以往认为相等,但近来有报道为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7:1)。

二、诊断

由于大部分直肠类癌缺乏特异性或根本无明显症状,其诊断主要依直肠指诊,内镜和X线检查。确诊需靠病理检查,活检标本除HE染色外,可疑病变应行银染及免疫组化检查甚至免疫电镜检查。由于直肠类癌多发生于齿状线上4~13cm肠段内,而其绝大部分位于8cm以下,前壁多见,因此,直肠指诊检查多可触及。如发现圆形,光滑之粘膜下硬结,应警惕本病。内镜及其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方法。内镜下典型表现为粘膜下结节状隆起,直径多小于1cm,质硬,推之常可移动,表面粘膜光滑,颜色较苍白发黄。

三、治疗

直肠类癌潜在恶性程度低,若其直径<2cm多为良性,>2cm者多为恶性。本病处理原则是根据肿物的大小,结合浸润深度以及组织学类型决定切除方式。若肿瘤≤1.0cm,无超出粘膜下层之浸润,无非典型组织学表现可行内镜下局部切除。若肿瘤>2cm或侵及肌层,应按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若直径为1~2cm,未侵及肌层,可经骶尾部或肛门行局部扩大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距肿块边缘1cm之正常组织。若发生肝转移,应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经肝动脉插管栓塞,介入化疗等。情况允许时也可切除转移灶。

四、验方偏方

验方

复方半莲汤:半枝莲60g,石见穿30g,生地榆30g,苡仁30g,忍冬藤30g,昆布30g,山豆根15g,槐角15g,胡麻仁15g,白蚤休12g,帜壳9g,川朴9g。制成煎剂,每日1剂,分2次服。

疗效: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应用本方治疗肠癌20余例,有效率1 00%。

偏方:

①瞿麦根汤:鲜根用米泔水洗净,每天50—100克(干根用40—50克),水煎服。

②鲜鹅血50—100毫升,每日1次口服。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总有效率为65%。

肛门直肠淋病

肛门直肠淋病初期急性发作时,黏膜充血、水肿,常有臭味脓性分泌物;如淋菌侵入黏膜下层,则黏膜多糜烂;如成慢性,可形成溃疡和息肉

肛门直肠淋病的症状为肛门内灼痛,排便时加重,并有里急后重感和大量黄白色带臭味的稀淡分泌物自肛门流出,有时带有血丝。肛门部皮肤常有糜烂及裂口,使患者感觉疼痛。全身可能有体温升高、脉搏增快和周身不适。

根据淋病史、临床表现和分泌物内找到淋菌,即可做出明确诊断。治疗上急性期不宜作肠镜检查以免刺激直肠。患者需卧床休息,应用敏感广谱抗生素。肛门部热敷或坐浴,如有脓肿宜早切开。

引发因素

引发肛肠疾病的因素都有五类:

⑴ 不良的排便习惯:上厕时下蹲位看书看报,造成下蹲和排便时间延长,容易造成肛门直肠内瘀血而诱发疾病。上厕时吸烟能缓冲大脑的排便反射,极容易造成便秘。排便时用力过猛,一些人不管排便感受是否强烈,盲目不停地猛力努挣,只能使直肠肛门和盆底肌肉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与局部瘀血,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

⑵ 排便异常:腹泻和便秘均是肛肠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便秘是最大的祸根,直肠内长期滞留有毒物质不仅可诱发直肠癌,且粪便堆积,影响血液循环。用力解出干燥粪块,必然会使肛门承受较大压力,产生瘀血、胀肿、裂口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腹泻常是结肠疾病的临床表现,腹泻也能使肛门局部感染机会增多,产生肛窦炎、炎性外痔肛周脓肿等疾病。

⑶ 饮食因素:日常生活中,饮食规律或饮食品种难免发生改变,这是很自然的。如食物质量的精粗,蔬菜种类的改变与量的增减,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等含量的多少,水分摄人情况,都能直接影响粪便成分,引起肛门直肠疾病。长期饮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因酒和辛辣物可刺激消化道粘膜,造成血管扩张,结肠功能紊乱,肛肠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全国普查资料说明,喜食辛辣者其发病率为61.6%,喜饮酒者其发病率为64.6%,均明显高于总的发病率。

⑷ 职业性因素:长期站立或久坐。因直立或静坐姿势,肛门直肠居人体下部,痔静脉回流不畅。

⑸ 慢性疾病:如长期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长期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由咳喘造成腹压上升,盆腔瘀血。慢性肝炎、肝硬变、腹泻、结肠炎等均是肛肠疾病发生的诱因。故在预防中应注重病人的全身状态,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

⑹ 性接触因素:这里所指的是由性接触而传播的疾病,主要病因来自同性恋者,但也可能来自异性;此外,也还可能由口至阴或口至肛之类极端异常的性接触所致。

检查常用的体位

肛门直肠疾病在进行检查和治疗时,常用下述几种体位。各种体位有一定的优点,应根据检查和治疗的要求选用一种或两种体位。

1、侧卧位

患者向左或右侧卧,双腿充分向前屈曲,靠近腹部,使臀部及肛门充分暴露,是常用的检查与治疗的体位

2、倒置位

患者俯卧床上,膝关节弯曲,两膝跪于床端,臀部抬高,头部稍低。是肛门直肠手术时常用体位。

3、截石位

患者仰卧,两腿放在腿架上,将臀部移到手术台边缘,使肛门暴露良好。是肛门直肠手术时常用体位。

4、蹲位

患者作蹲踞或向下用力增加腹压,可查到Ⅱ、Ⅲ期内痔,脱肛、息肉痔

5、膝胸位

患者跪伏在检查床上,胸部贴近床面,臀部抬高使肛门充分露出。适用于检查直肠下部、直肠前壁和身体矮小肥胖患者。

6、弯腰扶椅位

患者向前弯腰,双手扶椅,露出臀部。此种体位方便,不需要特殊设备,适用于团体检查。

四种病症会出现肛门分泌物增多

肛门湿疹,是一种皮肤病,常常伴有瘙痒。但有时肛门湿疹是肛门潮湿的继发病。治疗:外涂“皮炎平”软膏;消炎止痒洗剂坐浴;局部封闭治疗。

肛瘘,肛门内有一个或几个硬结,并有条索状物由硬结处通向肛门内,经常有分泌物流出污染内裤。如果身体抵抗力降低,可以发炎肿胀,形成肛周脓肿。治疗: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

内痔,如果内痔核较大加上肛门松弛,大便时全部脱出,平时经常半脱出在肛门外,粘膜分泌的液体流出,也造成肛门周围潮湿。治疗:手术;注射药物疗法。

尖锐湿疣,此病是性病的一种,可以散在亦可连成片,呈菜花状,有少量分泌物,味儿臭。治疗:激光灼除,药物治疗。

肛门直肠疾病预防

⑴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的抗病能力,预防感染。

⑵保持肛门清洁,勤换内裤,坚持每日便后清洗肛门,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

⑶积极防治其他肛门疾病,如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以避免肛周脓肿和肛瘘发生。

⑷及时治疗可引起肛周脓肿的全身性疾病,如溃疡大肠炎、肠结核等。

⑸不要久坐湿地,以免肛门部受凉受湿,引起感染。

⑹防治便秘和腹泻,对预防肛周脓肿与肛瘘形成有重要意义。

⑺一旦发生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应早期医治,以防蔓延、扩散。

怎样做肛门直肠镜检查

肛门直肠镜检查是肛肠科基本检查项目,主要用于观察了解肛内和直肠壶腹部的情况。

对痔疮患者做肛门镜检查可以发现内痔的发生部位痔核的大小及形状,痔粘膜表面有无充血、糜烂、水肿、出血点等情况。另外还可以发现肛内和直肠壶腹部有无肛乳头肥大息肉、溃疡、恶性肿瘤等存在,观察肠腔内有无积血、黏液、直肠粘膜是否松弛等。

检查时医生会将肛门镜外层涂上石蜡油,用肛门镜头端按摩肛缘,使肛门松弛,然后沿脐方向缓缓插入肛门,取出镜芯观察。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检查的影响及检查引起的不适,检查肛门镜前患者要排空大、小便,检查时不要紧张,全身放松,尤其要放松肛门部位,不要加紧两侧臀部,在肛门镜插入时最好大口吸气,肛门镜插入后不要将身子回缩或收缩腹部。

另外最好带一些纸,用于擦出检查后留下的润滑剂或粪便等。

鉴别诊断

淋病引起的直肠淋病女性多于男性,肛门部的鳞状上皮抵抗力较强,故而肛管淋病较少见,但有时因分泌物刺激,可发生肛门部糜烂。淋病性直肠炎初期急性发作时,黏膜充血、水肿,常有臭味脓性分泌物;如淋菌侵入黏膜下层,则黏膜多糜烂;如成慢性,可形成溃疡和息肉。直肠淋病的症状为肛门内灼痛,排便时加重,并有里急后重感和大量黄白色带臭味的稀淡分泌物自肛门流出,有时带有血丝。肛门部皮肤常有糜烂及裂口,使患者感觉疼痛。全身可能有体温升高、脉搏增快和周身不适。根据淋病史、临床表现和分泌物内找到淋菌,即可做出明确诊断。治疗上急性期不宜作肠镜检查以免刺激直肠。患者需卧床休息,应用敏感广谱抗生素。肛门部热敷或坐浴,如有脓肿宜早切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