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30 13:12
罗承选,1947年12月生,四川乐山人,中国矿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煤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江苏省人大代表,中共徐州市委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77年考入四川矿业学院地质系矿山测量专业学习,1982年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历任校团委副书记、书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1987年6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副书记,1997年7月兼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党委书记,1995年6月至2010年12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罗承选同志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方面研究,有较深的造诣。
罗承选,1947年1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乐山人。中国矿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全国煤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江苏省人大代表,中共徐州市委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现为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承选同志曾在四川省嘉阳煤矿当过7年矿工。
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四川矿业学院地质系矿山测量专业学习。
1982年,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历任校团委副书记、书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1982年4月至1987年10月,在徐州师范大学在职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获本科文凭。
1987年6月,担任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1997年7月,兼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党委书记。
1995年6月至2010年12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会长;
全国煤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
罗承选同志长期从事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并担任领导职务。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学习政治理论, 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 积极的贡献。他在担任校党委副书记期间,分管学生工作、宣传思想工 作和群团工作,协助党委主要领导认真抓好分管工作,特别是在加强和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维护校园稳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其分管的几个方面工作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在担任党委书记之后, 罗承选同志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把握和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尊重并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注意发挥领导班子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班子的 整体作用,抓住机遇,以改革与发展统揽学校工作全局,致力于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水平, 促使学校教学、科研、“211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与此同时,党的建设 和思想政治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学校连续两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党的建设和 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先进基层党委”,受到江苏省的表彰。
罗承选同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的教授,在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较深的造诣。 他在承担繁重领导工作的同时,教学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他为主要完成者之一 的教学成果《树立全方位育人观念,紧紧抓住“两个课堂”,加强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几年来,罗承选同志共主持撰写了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专著6部,其中《高校德育结构体系研究》获得煤炭高教 学会专著一等奖、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煤炭教育研究优 秀成果三等奖;专著《修身论》是国内第一部对“修身”理论进行批判性系统性总结的学术专著;参与主编了教育部统编教材《大学生就业指导》;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发 表在《求是》1996年第21期上的《要重视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中国煤炭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发表在《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上的《塑造独立创业者人格--大学面向新世纪的重要使命》获得 中国煤炭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此外,罗承选 同志还作为课题组负责人,承担并完成了多项教育科学规划部级课题。由他主持并完成的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部委级重要课题《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高校德育工作特点与规律的研究》,专家鉴定认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推广价值,在国内同类课题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并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
1994年6月,被中共江苏省委授予“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1994年10月,被煤炭工业部授予“全国煤炭系统优秀思想 政治工作者”称号;
1994年12月,获得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奉献奖”。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罗承选:百年办学的文化积淀与思考
中国矿业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00周年庆典。100年来,学校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成功之路,先后培养出包括20多位两院院士、几十位大学的书记校长、几百位大型企业负责人、几万名优秀科技骨干在内的17万余名毕业生,培育出一大批具有开创性、影响深远的科技成果。100年来,广大师生秉承“爱国爱校,学煤兴煤”的传统,积淀形成了“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开拓创新,严谨治学”的校训和“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校风,这些精神元素与学校融为一体,成为这所百年学府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在时刻彰显着引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独特气质与风范。
科教兴煤、实业报国是学校永恒不变的主题
纵观矿大百年发展历程,肩负国家使命,紧跟历史潮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激荡澎湃的社会变革中尽展所能成为学校的立校之基。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投资兴建的焦作路矿学堂,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是当时爱国士绅挽回矿权的正义之举。学校创立后,为国家培养了当时亟需的本土化矿业科技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40年学校共培养采矿、冶金、土木、机械类人才460多名,毕业后,他们大多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的矿山一线,以科学技术知识报效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师生以建设世界一流的矿业学院为目标,以振兴中国煤炭工业为己任,满怀激情地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无论在日常的办学中,还是在院系大调整、办学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搬迁建校易名等一系列重大变革中,都始终围绕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据统计,建国之后到上世纪末,矿大共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3441名研究生、30048名本科生,分别占同期全国煤炭高校培养总数的63.3%、22.7%。这些毕业生,大多都奔赴了祖国的煤炭工业一线。
作为世界第一煤炭开采大国的唯一一所矿业大学,学校在煤炭开采和利用等相关领域代表了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成为推动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生力军。
特色兴校、争创一流是学校发展壮大的法宝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校将“科学定位谋发展,彰显特色创一流”确定为科学发展的主题,这14个字高度概括了我校100年来所走过的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100年来,矿大因煤而生,因煤而兴,其诞生开中国煤炭高等教育之先河,其壮大撑中国煤炭科教事业之大局。解放前,学校的诞生成为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源头和早期煤矿科技人才的摇篮;解放后到上世纪末,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龙头和中国矿业高校的第一品牌;进入21世纪,学校继续高举矿业高等教育大旗,成为引领我国能源科技的一面旗帜。可以说,有国有大型煤矿的地方,就有“矿大人”奋斗的足迹;有煤炭开采的地方,就有“矿大人”在闪闪发光。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包括煤炭院校在内的行业办学模式受到挑战,全国十几所煤炭高校先后划归地方管理,并纷纷更改校名,调整办学定位,但中国矿大坚持办学定位不改变,提出“两个面向”,将保持特色,发挥优势,继续高擎矿业大旗,立足煤炭工业主阵地作为学校进入新世纪的重要战略选择,并形成普遍共识:煤炭院校的普遍转型将更加凸显矿大的责任,学校的传统特色不仅不能削弱,反而要加强。2006年,学校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的5所高校之一。这标志着学校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备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这与学校近年来着力打造传统的特色和优势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在原煤炭系统16所院校中,中国矿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数占60%,二级学科博士点数占35%,博士后流动站数42%。采矿、地质、安全等5个本科专业稳居全国第一。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是我国煤炭科技领域的最高平台。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全部为我国矿业类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1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篇优秀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大多来自煤炭主体专业。近5年获得的17项国家科技奖均来自传统优势学科。这些数字不仅在行业、江苏省乃至全国都居于领先地位。在人才培养方面,近5年学校共招收采矿、地质、安全、矿建、选矿等8个煤炭主体类本科生4056人,且年均保持10%左右的递增趋势。2005年元旦,温家宝总理勉励学校:能源工业发展与安全生产离不开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希望中国矿业大学保持特色,办成精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保持并充分发挥在矿业工程、能源科技与工程技术方面的特色和优势,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之路,已成为全校上下的普遍共识和行动指南。
好学力行、勇于实践是学校治学育人的灵魂
我校历来以“工”见长,工程实践是学校的看家本领。早在1934年,焦作工学院的名誉校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为毕业生题词“好学力行”。据记载,当时焦工延揽师资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要有实践经验,强调学以致用。当时“从院长到教授,多有留美经历和工程实践经验”,“学生于肄业满3年后,须赴国内各大矿厂实习l年方准予毕业。”“焦作工学院的学生皆能遍观名厂尽量练习,以增强对在校所学书本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1932年,焦作工学院采冶科本科学生利用暑期到各地厂矿进行参观考察,用时2月,徒步为主,行程万里,内容丰富,令学生大长见识,成为一时之壮举。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加强工程专业建设,密切与矿厂实际联系,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专门人才。仅在1954年,就有约2000名学生参加地质测量等专业实习,足迹遍及全国煤炭系统各大厂矿。当时许多教师都具有厂矿一线工作经验,授课针对性很强。我国第一台水力发电机、第一台材料试验机、第一台飞机发动机的设计者邓曰谟教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位高产的机械发明专家一生最重工程实践,他勉励学生“要重视研究和实验,搞冶金,搞机械,一定要重实际,一定要重实践”。改革开放后,根据国家煤炭工业发展的新需要,学校在历次课程体系的改革中都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工程实践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的一环。
经过长期努力,学校依托煤矿企业建设了许多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形成了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近年来,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又有新举措: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推行“双证书”制,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宗旨的科研创新训练;面向煤炭行业内对口单招本科生,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了“学”与“用”的有机结合,有关成果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世纪80年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将学校的教育理念概括为“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体现了我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注重实践,注重创新的办学指导思想,既传承了“好学力行”的历史传统,又包含了“求是创新”的时代精神。
矿大百年发展史是一部矿大人自强不息、艰苦卓绝的奋斗史。解放前,国家多难,教育维艰,无论是风雨飘摇的晚清,还是战乱频仍的民国,学校几乎成为国家民族苦难的缩影,多少次存续抉择,停办后再恢复,衰弱了再崛起;多少次辗转迁徙,马背车轮脚板上即是学校,破庙荒宅露天中可为课堂。解放后,虽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但学校面向艰苦行业,伴煤而存,条件仍十分艰苦。100年中,学校先后14次搬迁,12次易名,办学足迹遍布祖国东西南北,多次白手起家,从头再来,办学之艰难曲折为全国高校所仅见。在此情况下,学校之所以信念不改、旗帜不倒、人心不散、队伍不垮,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已融入矿大文化的血脉,由此所激发的力量支撑着学校冲过一道道险阻难关,也铸就了矿大师生谦虚务实,不尚空谈,肯吃苦,不畏难,韧劲足的意志品质。
昨天告诉明天,历史指引未来。学校的办学历程和文化精髓时刻启示着我们:一所高校只有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战略需求,才能有发展、有作为、有地位;只有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才能形成特色、拥有优势、树立品牌;只有坚守信念、坚定信心、弘扬独特的办学传统,才能克服办学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推进学校事业不断发展,长盛不衰。在百年校庆之际,中国矿业大学决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能源工业发展最新趋势,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谋划新能源科技教育,进一步拓展学科内涵,进一步放大服务面向,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在能源和资源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