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

更新时间:2024-10-11 21:53

贾岛(779年—843年8月27日),唐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诗人,人称“诗奴”。

人物生平

早年出家

大历十四年(779年),贾岛出生。贾岛早年家境贫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

约贞元四年(788年),贾岛离开家乡。

约在贞元九年(793年),贾岛因生计无落,出家于北岳恒山。法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后曾住锡洛阳石楼及嵩山一带。

约在贞元十七年(801年)初,贾岛自范阳一带佛寺到东都洛阳龙门香山寺为僧。三月,上诗韩愈,二人由此相识并订交。十一月,随韩愈入长安,居青龙寺

还俗应举

约在贞元十八年(802年)春夏间,贾岛与韩愈同返洛阳,并于本年离开香山寺,回故乡范阳一带,寄居佛寺读书准备科举考试

元和元年(806年)春夏间,作《投张太祝》诗送给张籍。秋冬间,赴长安,作《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诗拜见张籍、韩愈。由此与张籍结识,随后又认识了孟郊。十一月,返回范阳,继续寄居佛寺读书准备科举考试。

元和五年(810年)春,贾岛至洛阳,作《投李益》诗拜访了李益,并与其好友韦执中诸葛觉在天津桥南共同创作了《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诗。此后,返回范阳,继续寄居佛寺读书准备科举考试。

元和七年(812年)春,贾岛在范阳,作《双鱼谣》诗。秋冬间,自范阳赴长安,途径易水赋《易水怀古》诗。到长安后,居延寿里,与张籍为邻。约在这一年,贾岛还俗,并首次参加科举落第。

往来应酬

约元和八年(813年),沈亚之落第东归,贾岛作《送沈秀才下第东归》诗相送。同年,作《延寿里精舍寓居》诗。

元和九年(814年),陈商考中进士,将要离京赴任,贾岛作《送陈商》诗。八月,孟郊去世,贾岛作《哭孟郊》《吊孟协律》诗。

元和十年(815年)八月,寿州刺史李文通参与平定淮西之乱,贾岛作《赠李文通》诗相赠。十二月,僧人怀晖于章敬寺圆寂,贾岛作《哭柏岩禅师》诗。

元和十一年(816年)九月,李正辞被贬为金州刺史,贾岛作《赠李金州》诗相赠。

元和十三年(818年)春,贾岛居曲江北岸乐游原,作《寄钱庶子》诗送太子右庶子钱徽。春夏间,前往魏博,探访姚合。同年秋,作《秋夜仰怀钱孟二公琴客会》诗。秋冬间,返京,途经黎阳时作《酬姚校书》诗寄送姚合。

元和十四年(819年),贾岛作《寄韩潮州愈》《寄韩湘》诗。

元和十五年(820年)秋,贾岛作《投元郎中》诗投于祠部郎中元稹。秋冬间,因病于长安慈恩寺文郁院修养,作有《宿慈恩寺郁公房》《慈恩寺上座院》《酬慈恩寺文郁上人》等诗。同年冬,韩愈回京,刚刚病好的贾岛前往祝贺。

长庆元年(821年)春,贾岛作《赠翰林》诗赠于翰林承旨学士元稹。同年秋,与朱庆馀顾非熊厉玄、无可上人同住万年县尉姚合家,作《宿姚少府北斋》《酬姚少府》《重酬姚少府》等诗。夏秋时,游荆襄,作《寄武功姚主簿》诗给武功主簿姚合。

长庆二年(822年),贾岛在长安考取进士,因作《病蝉》诗讽刺公卿,而与平曾等同时被贬,时称举场十恶。

长庆三年(823年),李余考中进士回四川,贾岛作《送李余及第归蜀》诗。同年冬,韩湘接受征辟赴江西幕府,贾岛作《送韩湘》诗相送。

长庆四年(824年)夏,作《黄子陂上韩吏部》诗给吏部侍郎韩愈。同年初秋,与韩愈、张籍等数次泛舟南溪。

宝历元年(825年)三月,作《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诗。约在同年,作《寄顾非熊》《酬鄠县李廓少府见寄》《送韦繇校书》《怀博陵故人》诗。

宝历二年(826年),居长安升道坊,与张籍、姚合相唱和。同年,朱庆余及第归乡,贾岛作《送朱可久归越中》诗相送。约在这一年,作《再投李益常侍》诗投送李益。此外,他还作有《青门里作》诗。

太和元年(827年)五月,作《送周判官元范赴越》诗。夏秋间,作《寄刘栖楚》诗寄送桂管观察使刘栖楚

太和二年(828年)秋,王建出为陕州司马,贾岛作《送陕府王司马》诗相送。秋冬间,作《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诗。同年,罗劭京休官归乡,贾岛作《送罗少府归牛渚》诗相送。

太和三年(829年)五月,作《寄沧州李尚书》诗寄给沧州刺史李祐。同年夏,雍陶入蜀,作《送雍陶入蜀》诗相送投。随后又作《投庞少尹》诗于京兆少尹庞严。十二月,送李廓赴剑南行营,作《送李廓侍御剑南行营》诗。

太和四年(830年)秋,作《贺庞少尹除太常少卿》诗。九月,作《喜雍陶至》诗。同年,张籍去世,作《哭张籍》诗。

约太和五年(831年),作《永福湖和杨郑州》《崔卿池上双白鹭》《崔卿池上鹤》诗。

太和六年(832年)四月,贾岛赴金州见金州刺史姚合。

太和七年(833年)正月,右金吾卫将军王茂元出任岭南节度使,贾岛作《赠王将军》诗相赠。六月,令狐楚吏部尚书、检校右仆射,贾岛作《寄令狐相公》诗投令狐楚。十一月,作《寄长武朱尚书》诗。

太和八年(834年)春,雍陶进士及第回成都,贾岛作《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诗。七月,姚合任杭州刺史,贾岛作《送姚杭州》诗。

太和九年(835年)秋,游杭州。同年,作《寄毗陵彻公》《送殷侍御赴同州》《寻石瓮寺上方》《哭卢仝》《访李甘原居》等诗。

开成元年(836年)三月,贾岛游会稽,恰逢南卓返京路过会稽,作《送南卓归京》诗相送。春夏间,蔡京及第回山东,郑史及第回岭南,贾岛分别作《送蔡京》《送郑长史之岭南》送别二人。

贬谪入蜀

开成二年(837年)九月,因诽谤之罪,贾岛被贬任为长江县(今四川遂宁市大英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途中寄《赴长江道中寄令狐相公》诗给宰相令狐楚。十月,行至梓州东川节度使杨汝士召其观冬设,大加礼遇,临行时贾岛作《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诗。十月至十一月间,到达长江县,随后收到令狐楚寄赠的寒衣,作《谢令狐相公赐衣九事》诗相谢。

开成三年(838年),贾岛在长江县主簿任上,作有《送独孤马二秀才居明月山读书》《明月山怀独孤崇鱼琢》二诗。

开成四年(839年),作《题长江》《赠圆上人》二诗。

开成五年(840年)春,东川节度使郑复疏导涪江,贾岛作《郑尚书新开涪江二首》以纪之。同年九月,贾岛长江县主簿任期满,迁普州司仓参军。到普州后,普州刺史乐阐想让他做纠曹,贾岛没同意,并作《让纠曹上乐使君》诗回应。同年,作《访鉴玄师侄》《寄柳舍人宗元》二诗。

会昌元年(841年)正月,僧人宗密圆寂,贾岛作《哭宗密禅师》哭之。同年,刺史乐阐撰《紫极宫碑》,由贾岛书写,乐颜融篆额

会昌二年(842年)夏,作《夏夜登南楼》诗。同年,作《上乐使君救康成公》《蒋亭和田蔡州》二诗。

官舍去世

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贾岛在普州官舍去世。

会昌四年(844年)三月十七日,夫人刘氏承其遗志,迁葬贾岛于普州安岳县移风乡之南岗。

主要影响

艺术风格

一、奇僻

对贾岛诗作,历来诸多诗家有“奇僻”的评价。贾岛的奇僻,首先表现在诗歌意象的选择上。贾岛非常着意于对琐屑幽微乃至怪奇之物的描绘,翻检他的诗集,随处可见荒岸、穴蚁、藏蝉、废馆、秋萤、寒草、行鸿等等寻常诗人极少入诗的意象。贾岛选择的意象,基本都是常见事物,但他表现的是这些事物衰败病残怪、为人所不喜的状态,如破阶、怪禽、枯株、羸马、树瘤等等。或者是人们很少接触、不易亲近的事物,如蛇、虫。贾岛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意象与他特定心绪或境遇相契合之处,因此用在诗中传递深幽的情感。

贾岛的奇僻,还体现在句式的运用上。他为避免诗句的平铺直叙,常采用倒置法、因果句等,使句式曲折奇警,耐人寻味。如《寄山友长孙栖峤》:“鹤似君无事,风吹雨遍山。”“鹤似君”实为君似鹤,以鹤比喻主人品格清雅高洁。但贾岛故意颠倒,将鹤比君,比君似鹤更多几分物我两忘的意蕴,可见其炼句的苦心。

二、清新

历代诗家对贾岛的诗歌,都有“清”的评价。贾岛自己也常常使用“清”来评价其他人和自己的作品,也以“清”概括自己的诗作风格。“清”的内涵是多样的,根据贾岛诗歌的情况,“清”的风格更准确的概括应为清新,有以下具体的表现:

一是指贾岛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构建出充满禅意的静意象,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空明澄澈,有超脱凡俗的气质。如《登江亭晚望》:

浩渺浸云根,烟岚没远村。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倦魂。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首联中,诗人看到江水茫茫,波涛拍打着岸边的岩石;远山上有雾气流动,山上的村庄都淹没其中,若隐若现。颔联里,鸟儿已经纷纷返巢,但沙滩上仍留有他们的爪迹,江上有船儿划过,但江面上没有留下任何印记。诗人看到鸟儿归去和船帆经过,从已无追想曾有,从既有望见将无,哲学意味十足。后两联,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合一体,沉浸在山水中意绪万千,体悟着寂静中的和谐与生命的跃动。诗人从自然的静谧中进入到精神层面的静,深刻思考着对生命本我的领悟。

二是指语言上清爽简练,不落俗套。如《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此为诗人送从弟无可山人去圭峰修行而作。首联写送,雨后初晴,天地清朗,诗人送弟远行。霁色送人,色调清新淡然,与“朝辞白帝彩云间”意境相同。颔联顺序而下写别,拂尘与从弟一起离开,在蛩虫的清脆鸣叫声中暂别亲人。颈联写别后独行。归去之时,只有孤独一人,身影映于潭底;休息之时,身边只有树相伴。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禅理的体悟。诗人在潭底影与树边身中,领会着非我与本我的关系。潭底影不过是幻影,数息树边的不过是个色身,既然如此,离别又有何悲呢?但诗人终究不能全然泯灭世俗的感情,所以在尾联与从弟相约,“天台作近邻”。

三是指贾岛常在诗中表现生活贫穷困窘,苦寒之中又有坚守清贫、不改本心、不堕青云之志的意味。如《朝饥》极写家中无米无柴、饥寒交迫的困境,但在结尾处以“饥莫诣他门,古人有拙言”自勉。

四是指贾岛诗中常有的清峻苦寒之气。这是由穷困的生活和艰难的求举经历、功业不成的挫败而造成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观照的外物,都具有阴冷与悲寂的特点。如《泥阳馆》:

客愁何并起,暮送故人回。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

夕阳飘白露,树影扫青苔。独坐离容惨,孤灯照不开。

首联点题,烘托客愁。诗人客愁尚挥之不去,又添离愁,于暮色中送人归去。客愁并起,因客中送客,此为加一倍法,更加重了诗人的客愁。后三联写景,以表现诗人夜晚于馆中备受客愁的折磨。诗人将“废馆”“秋萤”“空城”“寒雨”“夕阳”“白露”“树影”“青苔”“孤灯”等意象进行组合,将所有的景物都罩上暗淡的色调,以抒写心中深重的孤独寂寞。

五、立意与艺术表现上戒绝陈熟、力求新异。贾岛作诗最致力于此。如《寄华山僧》:

遥知白石室,松柏隐朦胧。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

五更钟隔岳,万尺水悬空。苔藓嵌岩所,依稀有径通。

此为寄远之作,诗中句句写景,却处处烘托僧人的形象。松柏环绕居所、高山飞瀑、苔藓小径,都表现了华山僧的超然世外、潜心修行。以景写人,虚实结合,是贾岛最常用也最善用的方式。

三、平淡

对贾岛诗风评价中,影响最大的是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提出的“郊寒岛瘦”,在很长时间内,“瘦”都被认为是贾岛诗歌的主要风格。现在随着对贾岛研究的深入可以认定,“瘦”并不能概括其整体的风格,而且细致考察后发现,与其说贾岛诗“瘦”,不如以“平淡”目之更为准确。

贾岛与陶潜一样,以苦吟的态度打造出平淡自然的诗风,表现出如下的特点:选象造境上,以眼前景,寻常事入诗,深幽入微地传达常人难以体认的感受。由于贾岛长年困守长安,生活窘困,造成他的生活视野狭窄,入诗的事与物都是生活中常见,甚至为人所视而不见的。但是贾岛善于从中捕捉到触动诗思的特质,深刻揣摩后婉转以出。如《送田卓入华山》写诗人送别田卓,拟想朋友在山中生活的情形。其中颔联“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写田卓的居所。瀑布千仞,极言山之高,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而草堂则显居所之简陋和低矮。两边景物,一为宏大壮阔,一为矮小简陋,一为流动飞扬,一为静默依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对比之下,衬托出田卓在天地变动中兀自横而不流的内在精神。此联既是写景,却意在写人。

贾岛很少用典,常以寻常语言摹景写物,表情达意,语言上呈现一种“言归文字外,意出无意间”(《送僧》)的自然省净的特点。如《寄韩潮州愈》: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此诗写于韩愈被贬潮州期间,贾岛以诗寄托思念之情。诗以“此心”开篇,也即全篇之主,诗中情思皆由此心而发。首联诗人愿以对韩愈的真诚之心陪伴他出发直至贬所潮州。三四句描述两人别后的书信往来。五六句写潮州的风物景貌,海浸老树不仅是拟写景物,也在刻画韩愈倔强的风貌,语言极为沉著。最后二句托出诗人的怀想,总有一天,风吹气清,月照西楼。意即韩愈的冤屈将得昭雪,其忠正耿直亦将大白于天下。这二句通过写景,寄托了贾岛诚挚的希望,另一方面也是韩愈胸襟爽朗的写照。

贾岛诗集中有很多写景的佳句,多用白描手法,绝元藻饰。如《原上秋居》最后一联:“倚杖聊闲望,田家未剪禾”。写原上人家的乡间生活即景,以平实淡然的语言表现乡居恬适闲逸的生活,也安慰着诗人苦闷郁郁的内心。

后世影响

贾岛在晚唐受到普遍的尊爱,影响颇大。据李知文《贾岛在唐诗发展史的地位》中统计,《全唐诗》中晚唐诗人怀念追和贾岛的诗,达38首,大大超过了怀念追和李白杜甫、韩愈等人的诗。韦庄曾上疏请追赐贾岛等进士及第,并授以拾遗补阙的爵位,最能体现晚唐文人对贾岛的爱慕。以上可以表明,贾岛诗在晚唐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审美观念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历代诗家多承认贾岛在唐诗中自成一体的事实。

贾岛在唐以后一直有重要影响。宋初,宋诗还没有自己的风格,诗人多承五代余风,以中晚唐诗人为宗,形成学习白居易李商隐、贾岛三派,可知贾岛影响之广泛。宋末,江西诗人以书为诗,盲目摹仿古人,诗中堆砌典故,空洞无物。为了改变江湖诗人的这种习气,四灵诗人倡导学习贾岛。江湖诗人刘克庄戴复古也曾学习和标举贾岛及晚唐诗风,后在民族危机的影响下,则转而学习陆游

晚明竟陵派诗人的代表钟惺谭元春,针对公安派拟古主义的倾向,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学习古人,不取古人的途径,而取古人的“真精神”。他们所谓的“真精神”,即古人的“幽情单绪”“奇趣别理”,倾向于标举贾岛及其晚唐诗风。清代标举以贾岛为代表的晚唐诗风的是乾隆时的李怀民和卢文弨

历史评价

唐代文学家韩愈:①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歼穷怪变得,往往造平谈。(《送无本师归范阳》)②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赠贾岛》)

唐代诗人孟郊: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戏赠无本(其一)》)

唐代官员苏绛:公长材间气,超单挺生。......铭日贾公,天纵奇文。名高位下,鹤不在云。早振声光,高步出群。(《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铭》)

唐代诗人李洞:①鹤外唐来有谪星,长江东注冷沧溟。境搜松雪仙人岛,吟歇林泉主簿厅 。片月已能临榜黑,遥天何益抱坟青 。年年谁不登高第,未胜骑驴入画屏。(《过贾浪仙旧地》)②一第人皆得,先生岂不销 。位卑终蜀土,诗绝占唐朝。旅葬新坟小,魂归故国遥 。我来因奠洒,立石用为标 。(《贾岛墓》)

晚唐诗人韦庄:词人才子,时有遗贤,不沾一命于圣明,没作千年之恨骨。据臣所知,则有李贺皇甫松李群玉陆龟蒙、赵光远、温庭筠、刘德仁、陆逵、傅锡、平曾、贾岛、刘稚珪、罗邺、方千,俱无显遇,皆有奇才,丽句清词,遍在词人之口,衔冤抱恨,竟为冥路之尘。

南宋诗论家严羽:以人而论,则有:元祐体(李陵、苏武),曹刘体(子建、公干),陶体(渊明),谢体(灵运)……贾浪仙体……,杨诚斋体(其初学半山、后山,最后亦学绝句于唐人,已而尽弃诸家之体而别出机杼,盖其自序如此也)。(《沧浪诗话·诗体》)

南宋官员王远:浪仙以诗名世,杰出于贞元、元和文章极盛之后……孟郊死,为之哭不已,其诗与郊分镳并驰,峭直刻深,羁情客思,春愁秋怨,读之令人爱其工,怜其志,如听燕赵之悲歌,蛾眉之曼声,秦楚之哭,荆山之泣也。(《贾长江集后序》)

元代诗论家方回:①然则韩门诸人,诗派分异,此(项斯张籍之派也;姚合,李洞、方干而下,贾岛之派也。(《瀛奎律髓汇评》卷二)②贾浪仙五言律诗高古,平生用力至者,七言律诗不逮也。(《瀛奎律髓》)

元代理学家吴师道:卢全乡老,贾岛寒涩,自成一家。(《吴礼部诗话》 )

元代诗人辛文房: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岨峿。(《唐才子传》)

明代文学家李东阳:穹禅四尺标题在,词赋风余万古情。(《题贾岛墓》)

明代诗论家胡应麟:①东野之古,浪仙之律,长吉乐府,玉川歌行,其才具工力,故皆过人。如危峰绝望,深涧流泉,并自成趣,不相沿袭。(《诗薮·外编》)②曲江之清远,浩然之简淡,苏州之闲婉,浪仙之幽奇,虽初盛中晚唐调迥不同,然皆五言独造。(《诗薮·内编》卷四)

明代诗论家许学夷:①大历以后,五七言律流于委靡,元和诸公群起而力振之,贾岛、王建、乐天创作新奇,遂为大变。②贾岛七言律入录者虽少,……皆清新峭拔,另为一种,与五言小异,亦为小偏。(《诗源辩体》)

明朝诗人陈章:故庵尚在青山里,却说长安片瓦无。蚤有诗名惊吏部,劝加巾帽变浮屠 。回看姚李风斯下,上接岑王道不孤。我独爱君诗瘦健,推敲想亦费功夫 。(《贾岛遗庵》)

明末清初诗人贺裳:至于贾虽工为咏物之盲,仅律诗有佳句。(《载酒园诗话》)

清代校勘学家卢文弨:①长江诗虽不合雅奏,然尚有古意,读之可以矫熟媚绮靡之习。(《抱经堂文集》卷十三《题长江诗集后》)② 余于贾诗素不嗜,特以其近古贵之耳。继又得何义门所评校,始悟其用意之深,几乎无一字闲设。昔人以瘦评岛、夫瘦岂易几也?彼臃肿蹒跚者,正恐不能瘦耳。贾以瘦,故能成一家格。然此非馆阁中所尚,惟可与山林中人共赏之。(《抱经堂文集》 卷十三《再题贾长江诗集后》)

清朝文学家许印芳:两人(指孟郊、贾岛)继李、杜之后,避千门万户之广衡,走羊肠鸟道之仄径,志在独开生面,遂成僻涩一体。(《诗法萃编》)

现代诗人闻一多:由晚唐到五代,学贾岛的诗人不是数字可以计算的,除极少数鲜明的例外是向着词的意境与词藻移动的,其余的一般诗人大众,也就是大众的诗人,则全属于贾岛。从这观点看,我们不妨称晚唐五代为贾岛时代。(《唐诗杂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孙琴安:浪仙七律峻峭骨耸,而声调流畅者少,时有佳句可摘,然终不及五律。姚(指姚合)、贾并称,盖在五律,七律则风骨各殊。贾专在炼句上,而姚则在篇章句法的活脱跳踯上。(《唐七律诗精评》)

轶事典故

尘缘未绝

传说贾岛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便去当了和尚,法号无本。贾岛因带着一肚子牢骚出家,所以虽身在释门,却未能忘却尘世的烦恼。他在洛阳为僧时,当局规定午后不得出寺。若换个出家人,不许出就不出。释国无边,何处不可修身养性?然而他觉得自由受缚,不能忍受。于是叹道:“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

还俗有约

贾岛有个堂弟叫无可,也是诗人。当时两人一道出家。贾岛耐不住寂寞,杀了回马枪;而无可仍在合掌向佛。贾岛还俗时曾有约,将来仍出家,可一落尘网便被裹住。无可便写诗提醒他,不要忘约。贾岛说,我怎么能忘啊?“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寄无可上人》)“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送无可上人》)。他对佛门的清静,仍怀向往之情。但说是说,行动是行动,这两者充满矛盾。

推敲由来

青年时,贾岛落拓为僧,寄居于从弟释无可长安圭峰草堂寺。他醉心作诗,且极注重炼字炼句,苦吟成癖,状若痴迷。《唐遗史》载:一日,贾岛访隐士李凝归来,得一联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他对诗中用“推”字还是用“敲”字,炼之未定,吟哦中不时作出“推”与“敲”的手势,入迷忘我。时适逢尚书职方员外郎韩愈外出路过此地,贾岛回避不及,撞上韩愈的侍卫队第三引导那儿才被拦住,侍卫将他带到韩愈面前,贾岛据实诉说,“因未定‘推'、‘敲',神游物外,不知回避。”韩愈听后没有责备他,略思片刻后笑道:“‘敲'字佳矣!”自此,韩贾结为深交。这个故事也诞生了“推敲”这个词语,用来比喻写文章或做事时,要反复琢磨、斟酌,精益求精,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夺卷忤宣宗

据说,贾岛及第后寓居法乾无可精舍。一日唐宣宗微服出游,行至寺中,闻人吟诗,便循声登楼,见案上诗卷,便取来浏览。贾岛在后面,一手夺走。他不认识唐宣宗,便瞪眼嚷道:“郎君鲜食美服,哪懂这个?”事后十分紧张,伏阙待罪。朝廷给他一个长江县主簿的小官,将他贬出长安。唐代有两位诗人的作品,涉及此事。安奇诗云:“骑驴冲大尹,夺卷忤宣宗。”李克恭诗云:“宣宗谪去为闲事,韩愈知来已振名。”

郊寒岛瘦

郊寒岛瘦指孟郊和贾岛,二人以苦吟著称,因其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之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急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最早提出这一评语的是苏轼:“元轻白俗,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

人际关系

妻子:刘氏。

从弟:无可(生卒年不详),晚唐诗僧。范阳人。少年出家,曾寓居青龙寺、草堂寺。工五言,诗名与贾岛、周贺齐,与姚合、厉玄、薛能、马戴等诗人多有诗歌往还。亦工书法,效柳公权体。有诗二卷。

主要作品

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余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人物争议

贬斥及授官

开成二年(837年)九月,贾岛被授于遂州长江县主簿。此次授官,史籍记载含混其词,令时人及后人迷惑不解。《新唐书·贾岛传》记载:“岛……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对其遭贬的原因,仅言“坐飞谤”三字,至于实情,则不得其详。贾岛过世后,友人苏绛在《贾司仓墓志铭》中道:“公讳岛……穿杨未中,遽罹诽谤。解褐授遂州长江主簿。”但究竟是因为何事遭遇“诽谤”,则不得而知。

与史书与墓志一类信史的严谨作风不同,稍后的野史对贾岛之贬斥则有详细的演绎。如五代人王定保认为贾岛遭贬是因为轻慢唐武宗所致,贾岛遭贬谪时间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故此说不可信。五代人何光远认为贾岛是得罪唐宣宗所致,元代辛文房作《唐才子传》时也采纳此说。何光远在其《鉴戒录》中描绘此事绘声绘色,甚至拿出贬斥贾岛的敕文以及下文的准确时间。但《鉴戒录》为小说家言,贾岛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辞世,不可能有此经历,显然为传奇家捕风捉影所为。

依照唐代的选官制度,进士及第后,还需经吏部考试,方能授官。进士解褐,授九品官阶,一般在京为试校书,在外则为主簿、县尉。而“累举,不中第。”的贾岛,虽因贬斥而获从九品上的紧县主簿一职,待遇其实已等同于进士及第。

对于贾岛的贬斥及授官,现代学者也各执一词,未有定论。

王达津的《古诗杂考·关于贾岛》一文,对贾岛遭贬的原因进行了全新的假设。“但贾岛为什么会贬长江主簿,却不像小说中所说的当面顶撞了唐武宗或唐宣宗,而是敢于上书,得罪了宦官。”但贾岛上书得罪宦官一事,正史野史均无记载,故王达津之说仅为据理之推测。

杜景华则将五代何光远《鉴戒录》中记录的“大中墨制(唐宣宗墨制授官)”做实,进而推断说:“我以为,从贾岛在长江县做官的年限讲,这个时间如果也换成‘大和八年九月七日’当是差不多的。”并依此推出“贾岛实际上在蜀做了十年小地方官”以迁就被贬谪一事。

尹占华则认为小说家所言之“贾岛与宣宗事不诬”,他认为:“故以为贾岛遇宣宗微行之事是实,事在文宗开成二年初,当时李忱还不是皇帝,只是光王;大中墨制也是真,是唐宣宗当了皇帝后追书的。”

房日晰在《贾岛举进士与遭贬考辨》一文中对贾岛未能考取进士之说提出质疑。“贾岛本已进士及第因遽羁飞谤,或为中书门下复覆中被取消资格。然可第因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之谤言取消其进士资格,终不同于压根儿未中,自当别论,因授职。长江县虽非远州恶郡,然终竟僻远贫荒,授长江县主薄含有责贬之意。”

施蛰存认为贾岛在贬斥之前可能官职高于主簿,故言贬斥。

还俗时间

据《新唐书》记载,贾岛原来是僧人,法名无本。在洛阳的时候,因为当时洛阳有令禁止僧侣午后外出,贾岛为此不满,作诗以抒怀,被韩愈所知,因爱惜其才华,遂劝说其应试考取功名。因此贾岛还俗。《唐诗纪事》《直斋书录解题·贾长江集》中都有关于此事的记载。

《唐才子传》关于贾岛的记载却与《新唐书》截然相反,其记载贾岛是因考场失利,生计无着才当了和尚,五代何光远所著《鉴戒录·贾忤旨》中也持此说。

因这些史料说法不一,贾岛是还俗应举还是因考场失利而出家,一时间是个很大的疑问。李嘉言和黄鹏都认为应以正史为依据,按《新唐书》的说法。

白爱平的《贾岛为僧及还俗时间地点考》对贾岛还俗的时间有过细致的分析:韩愈和孟郊关于贾岛的诗中,韩愈有《送无本师归范阳》,孟郊有《戏赠无本》,从诗题看,元和六年(811年)贾岛随韩愈入长安时,还是僧人的面貌,并未立即还俗。又据贾岛《赠翰林》诗,可知其还俗应举应不晚于元和七年(812年)。另文人沈亚之于元和七年(812年)落第归乡,贾岛曾写诗《送沈秀才下第东归》相赠,贾岛于元和六年(811年)十一月曾回范阳,此诗说明最晚于元和七年(812年)春,贾岛已经返回长安。而之前回范阳,应该是与还俗有关。按照白文的分析,贾岛之前为僧,后于元和六年(811年)或元和七年(812年)还俗应举,时年33或34岁。

后世纪念

贾岛墓

四川安岳

贾岛去世后,遗体安葬在四川省安岳县城南安泉山麓。在县城南郊安泉山。贾岛墓呈半圆形,长12米,宽、高各3米,砌石为垣,四周用石条垒砌。清乾隆年间,安岳县令徐观海在墓前建造“瘦诗亭”,晚清普州县令斐显忠又重建并立牌坊。

北京房山

贾岛衣冠墓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二站村。墓前建有石亭,亭中有石碣,为明代弘治年间所立。贾岛墓原有贾公祠,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祠坐北朝南,三进殿宇。现存清代重修贾公祠碑记两座,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洛阳

《洛阳府志》《洛阳县志》都说有“长江主簿贾岛墓在伊阙东山,墓碑见存”,也为衣冠墓。

安徽当涂

清代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四《贾岛墓》云:“唐诗人贾岛墓在安徽太平府城外甘棠村。”现代学者李嘉言考证,此墓为贾嵩墓,非贾岛墓。

陕西富平

陕西《富平县志》载:贾岛墓在富平县皋里大贾村,村中有贾岛墓碑,碑文为柳公权手书,此为疑冢

四川大英县

方舆胜览》载:“贾岛谪为长江簿,有墓在焉”。

据史家考据,只有四川安岳县的贾岛墓是真冢,其他均属纪念性衣冠墓。

贾公祠

贾公祠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二站村,为纪念贾岛而建。清康熙三十七年,时任房山知县罗在公拨地30亩,在石楼镇二站村筹建了贾公祠,由于历史原因被拆毁。2003年,北京韩建集团自筹资金3200万元对其进行修复。总占地面积36188平方米,建筑面积3040平方米,整个格局按唐代风格建造。2005年竣工。重建的贾公祠由两部分组成,西部是文化接待区,是两重院落。其中陈列了纪念贾岛的文字书画,供人欣赏。东区是贾公祠的重点,前半部是由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的院落。正殿名为“骚坛异帜殿”,内有贾岛塑像。并有贾岛在房山无相寺清居生活的壁画。东配殿名为“瘦诗轩”,内有贾岛与另一位诗人孟郊的并列塑像。壁画表现了诗人为吟诗不辞辛苦的情景。西配殿名为“月下斋”,是表现“推敲”的故事。内有贾岛与人生知己韩愈的塑像。壁画再现了“推敲”发生的情景。

贾岛峪

贾岛峪位于北京房山周口店西北,距房山路程20余里。为“房山八景”之一。

雕像

四川安岳县紫竹广场有贾岛雕像。

图书馆

2012年,贾岛图书馆在北京房山贾公祠原址上落成开馆,是京郊首座村级民办图书馆。4月23日上午,北京市房山区为迎接世界读书日举办了贾岛图书馆、纪念馆开馆暨房山区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贾岛诗歌朗诵会。

座谈会

2020年12月26日,贾岛故里文化座谈会在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山庄举行。

史料索引

苏绛《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铭》

孟棨本事诗·怨愤第四》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一》

何光远鉴诫录·卷八》

艺术形象

《招凉亭贾岛破风诗》,杂剧,见《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五五,元明间无名氏撰,四折,末本,正末扮贾岛。

鸾鎞记》,传奇,明叶宪祖撰,有汲古阁《六十种曲》本,见黄竹三冯俊杰编《六十种曲评注》二十七出,外末扮贾岛。

《贾浪仙除日祭诗文》,杂剧,清叶承宗撰,见《清人杂剧》二集,单折,正末扮贾岛。

《贾岛祭诗》,杂剧,清石韫玉撰,《花间九奏》之七,见《花韵庵主人填词》,一折,末(男性角色)扮贾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