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街道

更新时间:2023-03-06 22:25

赤石街道,隶属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位于海丰县西北部,东部与梅陇镇相连,东北部与惠东县海城镇交界,西北部与惠东县多祝镇接壤,西部与惠东吉隆镇相邻,西南与鹅埠街道交界,南部与小漠街道相邻,东南部与鲘门街道交界。街道政府驻赤石社区,街道区域面积306.8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赤石街道户籍人口26785人。截至2022年10月,赤石街道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清代,赤石为海丰县杨安都赤石约。

民国时期,属四区。

1949年7月,镇域解放。

1950年,建政属四区。

1953年,属鲘门区。

1957年,撤区成立赤石乡。

1958年,成立赤石人民公社;。

1984年3月,废社设区。

1987年,撤区建镇。

2003年1月,经省政府同意,撤销圆墩乡。

2004年底,将原圆墩乡的圆林、圆墩、洛坑3个村的行政区域并入赤石镇。

2019年10月10日,赤石镇撤镇设街。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赤石街道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赤石街道位于海丰县西北部,东部依双宫岭与梅陇镇相连;东北部依东都岭往北延接白马山,与惠东县和海城镇交界;西北部犁黄凹山接黄竹径而至观音坐莲山,与惠东县多祝镇接壤;西部是亚婆髻山,与惠东吉隆镇相邻;西南是谷岭山,与鹅埠街道交界;南部与小漠街道相邻;东南部依羊蹄岭与鲘门街道交界。街道政府驻赤石社区,街道区域面积306.8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赤石街道山地面积占总面积80%,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多为馒头状丘陵或狗脊式山地,海拔平均高度500米,最高的水底山主峰禾镰石 海拔1282米,中间有大安峒、明热峒、四大乡3块小盆地。赤石属华夏陆台的一部分,成土母质种类较多,所形成的土壤也比较复杂,主要母岩是山火岩系和砂页岩,多数土壤为黄红壤、赤红壤和白缮土。

水文气候

赤石境内河流分布错综复杂,赤石河是海丰县第二大河系,贯穿赤石全境,干流长36千米,流域面积382平方千米,经小漠镇境内流人红海湾。赤石是海丰县暴雨中心,常年平均降雨量为2800毫米。日平均气温21.9℃,年日照时数1946小时,全年无霜期350天。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

自然资源

赤石境内有丰富的矿藏资源,主要有分布于明热至明溪一带的锡、镍、锰、铜、锌和新联吉水门至大坑一带的锡、铅、锌、锰以及大安至碗窑一带的铝土矿等10多种,储量丰富。

赤石有疏密林面积23333公顷,主要品种有松、杉、竹、桉、相思、桐、赤梨、棵、江母木、枫树等100多种。

水果品种有西番莲、柑桔、蜜柚、香蕉、菠萝、梨、桃、李、柚、黄皮枣、龙眼、荔枝、青梅、芒果、石榴等,种植面积1063公顷,总产7578吨。

野生药材资源丰富,主要有生天冬、金钱草、谷贞、山枝子、金英子、天门冬、芦根、白茅根、碎骨补、草决明、苍耳子、地胆头、苍蒲、蛇舌草、板蓝根、淮山等,还有白木耳、金线丰、麦冬等近数十项较为贵重的品种;栽培药材主要有沙羌、川芎、薄荷、穿心莲等。

赤石河溪多,咸淡水混合,进出海口的赤石河产黄鳝、白鱼、膏蟹等;淡水鱼除五大家鱼外还有生鱼、土虱、团鱼以及螺蚶等。赤石山林阔,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野猪、山羊、穿山甲、水獭、果子狸以及龟、蛇、猫头鹰、毛鸡等山禽走兽,种类数量繁多。

人口

截至2019年末,赤石街道户籍人口26785人。

经济

赤石土特产丰富。其中,西番莲、红番薯、福田鸡心黄皮、乌皮蔗、大安仙人茶、赤石沙姜、三黄草鸡、蜜柚、柑橘,还有花生、油尖米、香芋等在县内外享有盛名。赤石农作物多种多样,粮食作物以水稻、番薯为主,还有芋头、小麦等。1988年,粮食播种面积1814公顷,平均亩产203公斤,总产5522吨;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1503公顷,平均亩产276.3公斤,总产6181吨。经济作物有葛薯、甘蔗、花生、大豆、黄红麻、茶叶、芝麻、姜类、土烟、木薯、高粱、小米、玉米,还有菜类、瓜类、豆类和茄类等多种蔬菜。2004年,农业总产值12077.8 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12元。

2004年,赤石有新联、冰深、洛坑、圆墩四个工业园区,拥有电线、塑料、皮革、造纸、塑料制瓶、毛织、制鞋、假发、矿泉水厂等工业企业9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89家。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成的九江河、莞塘、吊塘、窑陂、青龙潭、明溪金生肚6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8525千瓦,年发电量1700万千瓦时。200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7245.2万元。

2017年,赤石街道工农业总产值40826.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计算)26738.8万元,工业总产值1408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93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0993万元,国税收入460多万元,地税收入65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249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1988年,赤石有中学1所,学生286人,教师21人,普及率82%,升学率24%。小学7所,学生1738人,教师103人,入学率99%,毕业率100%。2004年,中学1所,学生1027人,教师46人,普及率98%,升学率62%。小学7所,学生2721人,教师111人,入学率99%,毕业率100%。

2020年,赤石街道有1所中学赤石中学。

文化事业

2004年,赤石街道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电视差转台、广播调频台各1个。有文化室、图书室等文化设施。

医疗卫生

1988年,镇卫生院1所,病房4间16张床位,医生6人。个体医疗站6个,医生6人。2004年,卫生院病房5间20张床位,医生9人。个体医疗站10个,医生10人。农村医保覆盖全镇。

社会保障

2016年,赤石街道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621人,全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医药费累计报销630多人次,报销总支出330多万元。2016年底,全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到4352人,其中新增人数203人,年末领取养老金待遇人员2236人。

创文创卫

2016年,赤石街道持续加大对环境卫生整治的资金投入,新建垃圾转运站1座,垃圾池12座,配置压缩车1辆、铲车2辆、三轮车6辆、四轮货车1辆、风轮车80多辆、卫生垃圾桶700多个,集中社会各种力量对镇区、主干道以及河道范围内开展清理垃圾、清理河塘、清理杂草、清理乱搭乱建,累计出动2600多人次,清理道路400多千米,河道120千米,公共区域15处,清理积存垃圾300多吨,对乱摆、乱停、乱放等问题进行查处整治。

基础设施

2004年,赤石街道先后建成蓄水工程15宗,其中,小(二)型水库有长坑、里坑、洋坑、沈坑、洛坑、秋塘、深冲、新安、王京埔等水库,小(一)型窑陂水库,水库总蓄水量831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794公顷。护河堤总长38公里,建成水闸42座,全镇旱涝保收面积516公顷,占全镇耕地面积51.45%以上。

交通

赤石街道距海丰县城51千米,距汕头220千米,距广州210千米,距深圳120千米,交通便利,国道G324线、深汕高速公路、厦深铁路、潮惠高速公路跨境而过,新规划的广汕铁路将在赤石设站。赤石圩至广汕公路只有6公里,且有赤吉公路相通。

历史文化

地名文化

元朝末年,李、洪两姓在此建市,设打铁店。因街道呈日字形称“日隆圩”。清朝中期,村民认为“烘炉地需赤石垒筑才兴旺,故改为今名。

汤湖在海丰县城西南35公里。属赤石镇。因村东北侧有温泉,形成一热水湖,故名。

新城在海丰县城西南27公里。属赤石镇。相传元初洪氏迁此,称元新寨。清代洪氏翰林回乡祭祖,捐款令加升城墙三尺,遂改称升城,后取方言谐音新城。

文物古迹

赤石名胜古迹较多,其中“凤河晚渡”是海丰古八景之一,还有羊蹄峻岭、明热温泉、龙潭瀑布、铜锣山石桌、红军洞、五龙峰寺以及城堡古寨、古迹遗址,古代石刻碑,位于赤石五龙峰,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的谭公仙圣庙等。

红色文化

赤石是革命老区,徐向前、曾生、王作尧、郑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赤石战斗过,赤石人民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有121位烈士。赤石境内的赤石圩烈士纪念亭、三角坑革命烈士纪念亭,均属海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地方言

赤石街道方言比较复杂,主要使用福佬话客家话占米话三种汉语方言。此外,还有两种各具特色的小方言,即白话潮汕话

福佬话是赤石的第一大方言,分布在赤石大部分村落。

客家话分为“海陆客”和源于闽西的“平婆客”,海陆客”分布于明热、大安、新联、瓦窑、洛坑。“平婆话” 来自漳州平和县一带,建市后只有海丰赤石镇的田心和新杏两三个自然村500多人讲这种客家话。

占米话是一种既像“白话”,又像“客家话”的混合型方言,“白话”的成分多于“客家话”,操占米话的居民主要集中在新联管区,所在村落包括江头、傅围、下围、横坑、上城、下城、汤湖、新厝林、角仔李、黄京铺、碗窑、洋坑、水口、南华塘、东围、 松树等处。

白语分布在海丰赤石镇的大亨里和三角坑,有300多人使用,是1949年前后从省内信宜县移来,讲的是信宜白话。

潮汕话分布在赤石四季村、新兴、企岭和可塘铁道营等几个自然村,1949年前后从潮州移来,使用人口约300人。

风景名胜

圣佛庵

圣佛庵原名翦翠庵,俗称羊蹄岭庵。明朝景泰年间砌筑驿道,为途经羊蹄岭的官员以驻足,遂于岭顶创建翦翠庵,一进三间,旁置小亭,延僧施茶,以便行人。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海丰知县李光华奉旨偕荐修禅师选择原址之西五里(今址)移建此庵,二进各三间;于岭顶原庵址建筑关城兵营,派兵驻卫,以靖地方。

羊蹄峻岭

羊蹄峻岭,位于赤石与梅陇交界处的“杨桃岭”,始建于汉初,是古时粤东通惠州、广州的要道。最初的古道由山石砌成磴道,宽约1.7米。直至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明朝政府将其建成为粤东的邮传大道。作为古代一粤东通往省城的官道,官方设置有城关、驿站等设施,成为过往商旅歇息的落脚点。羊蹄岭沿路可见古城墙遗址,“东关”、“西关”石碑、茶亭遗迹、兵营遗迹等。

明热温泉

赤石明热温泉位于赤石镇禾镰山下。温泉集中出流地带濒临明热河中段河岸附近是水底山原始森林、青龙潭峡谷瀑布、山野田园等原始生态区,自然风光秀美,具备现代养生度假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开发条件。明热温泉泉温53℃,水位高,泉源丰富,日出流量达600吨。含有偏硅酸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

碗窑遗址

碗窑遗址位 于赤石碗窑村东北面老厝山下。面积1000多平方米,被茅草大面积覆盖,瓷碗残片堆积成堆。器物特征属清代风格。

凤河晚渡

凤河晚渡位于海丰县第二大河流——赤石河下游的新里村大山头至深冲路段,凤河是惠、潮官道的必经之路,为官办渡,由官府出钱造船,雇用渡夫,宿于渡口,使过往行人早晚有渡,且免交渡费,故又被称为“凤河义渡”。

新厝林古寨

新厝林古寨,俗称“林屋”,位于赤石圩西侧1公里处,是当地林氏先祖创建的族群聚落,始建于明代末年。古寨呈方形,东西长93.5米,南北宽86.5米,占地面积8088平方米。寨内四周是用灰沙夯筑很高的寨墙,寨墙高3.3米,厚0.6米,围成一坚固的寨堡,四角各筑一个角楼,具有防御和了解敌情的功能。古寨以东西走向的中心街为中轴线,坐西向东,前低后高,布局三街六巷,两边是各建五座三间两进的合院式老屋,每座各有7座房屋,每屋单檐布瓦硬山顶配锅耳式山墙,寨内4米宽的鹅卵石通道十分平整,是深汕合作区内一处古民居保留较为完整的村落,是广东省文化古村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