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

更新时间:2024-11-01 21:44

江津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西南部,东邻巴南区綦江区,南靠习水县,西依永川区合江县,北接璧山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貌类型以丘陵兼低山为主,分为平阶地、丘陵和低山三大基本类型。总面积3218平方千米。2023年,江津区常住人口133.45万人。截至2023年6月,江津区辖5个街道、25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圣泉街道圣泉路99号。

历史沿革

江津,古巴国地。

夏之《禹贡》中,江津地为梁州域,因之,周并入雍州

南齐永明五年(487年),设立江州县,县域包括今区域全部及今綦江区璧山区永川区之各一部分。西魏,改江州县为江阳县,置七门郡。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县城地处长江之要津而改江阳县为江津县。

唐武德三年(620年),划江津县西部部分地域设置万春县(后改为万寿县)。

宋乾德五年(967年),撤销万寿县并入江津县,又分置鼎山县,不久即撤销。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江津县属四川省重庆路总督府自辖的录事司。

明洪武九年(1376年),四川省设置重庆府,江津仍属重庆。

清朝,江津县属四川省,康熙七年(1668年),改设川湖总督,康熙十九年(1680年),又改为川陕甘总督治下川东分巡道重庆府。

民国元年(1912年),重庆蜀军政府与四川军政府合并,设重庆抚府,后改为川东观察使,后改川东观察使为川东道,辖36县,江津均在其中。民国十八年(1929年),重庆市政厅改为重庆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津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查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江津解放,属四川璧山专区

1951年4月,璧山专区改称江津专区

1968年,改为江津地区

1981年,更名为永川地区

1983年4月,撤销永川地区并入重庆市,江津县属重庆市辖。

1992年11月,江津撤县设市,为省辖县级市,四川省政府委托重庆市政府代管。

1997年,设立重庆直辖市,江津划归重庆直辖市管辖。

2006年10月,撤销江津市,设立江津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3年12月,原设置14个区委和区公所撤销,101个乡镇调整为46个镇、26个乡。

1998年,设立3个乡镇。

2001年5月,撤销16个镇和14个乡,调整设立为2个街道和35个镇:几江街道、德感街道、四面山镇、白沙镇、路璜镇、双福镇、吴难镇、吴市镇、金刚镇、油溪镇、石门镇、朱杨镇、石蟆镇、塘河镇、永镇、鹅公镇、龙华镇、罗坝镇、大桥镇、李市镇、慈云镇、嘉平镇、蔡家镇、龙吟镇、中山镇、傅家镇、柏林镇、羊石镇、先锋镇、夹难镇、仁沱镇、夏坝镇、贾嗣镇、西湖镇、杜市镇、广兴镇、骆来山镇。

2004年5月,撤销12个镇(仁沱、夹滩、罗坝、金刚、吴市、大桥、龙吟、羊石、鹅公、付家、四面山、骆来山),新建支坪街道。

2008年5月,双福园区、双福镇政府合二为一,成立双福新区。7月,撤销双福镇,设立双福街道。

2011年,鼎山街道成立。

2012年7月,撤销支坪街道,设立支坪镇。

2014年11月,成立四屏镇。四面山镇和四屏镇均由四面山管委会统筹管理,江津区辖4个街道、25个镇。

2017年8月,增设圣泉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江津区辖5个街道、25个镇:几江街道德感街道双福街道鼎山街道圣泉街道油溪镇吴滩镇石门镇朱杨镇石蟆镇永兴镇塘河镇白沙镇龙华镇李市镇慈云镇蔡家镇中山镇嘉平镇柏林镇先锋镇珞璜镇贾嗣镇夏坝镇西湖镇杜市镇广兴镇四面山镇支坪镇四屏镇。区人民政府驻圣泉街道圣泉路9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江津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地处北纬28°31'~29°27',东经105°49′~106°36之间,东西宽76.4千米,南北长102.8千米。东邻巴南区綦江区,南靠习水县,西依永川区合江县,北接璧山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总面积321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江津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跨盆东平行岭谷、盆南丘陵和盆周山地3个地貌区。地貌类型以丘陵兼低山为主,分为平阶地、丘陵和低山三大基本类型。

气候

江津区属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盆地边缘地形和季风的综合影响,气候特征表现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除南部山区外,全年平均气温18.4℃,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2℃以上。

江津区年平均降雨量1001.2毫米,其中5至10月降雨量761.6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76.1%。年平均相对湿度81.2%,最小相对湿度15%。年平均无霜期354天。年日照时数1141.0小时,占可照时数的27%。年平均风速每秒0.8米,最多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蒸发量805.5毫米。年雷暴日数37天。主要气象灾害有高温、干旱、低温阴雨、冰雹、大风、寒潮、雷暴。

水文

江津区河流均属于长江水系,长江流经北部横贯东西,南北溪河注入大江,形成壮阔的树枝水系网络。流域面积在30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河有2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有12条,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有5条。长江一级支流12条,二级支流8条,三级支流5条,四级支流1条。除长江外,著名溪河有素江河、塘河、津璧河、笋溪河、朱杨溪、驴子溪、清溪河、梅江河。有水能资源200多万千瓦。

土壤

江津区境内土壤分为紫色土、水稻土、黄壤土和冲积土4个土类,又分为8个亚类、25个土属、72个土种和110个变种。沿江阶地平坝为冲积土区,占全境耕地的3.2%。中部丘陵为紫色土区,占78.5%,是江津最大的农业土区。南部和北部的低山区分布着黄壤和紫色土区,占13.7%。其余是南部山区的黄壤土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江津区土地总面积为321782.11公顷,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其中,农用地285858.97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8.84%;建设用地26374.96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20%;未利用地9548.18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96%。具体详细分类:湿地397.68公顷、耕地78311.11公顷、种植园地45484.05公顷、林地135536.48公顷、草地334.34公顷、商业服务业用地833.95公顷、工矿用地4160.06公顷、住宅用地15028.73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358.38公顷、特殊用地250.8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8357.8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620.19公顷、其他土地13108.42公顷。

矿产资源

江津区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有煤211万吨,铁143万吨,水泥用灰岩3474.9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65.2万吨,建筑用砂岩1449.4万吨,砂岩675.6万吨,水泥配料用砂岩398.4万吨,砖瓦用页岩779.39万吨,地热54.68万立方米。

人口

截至2023年,江津区常住人口133.4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9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94%,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户籍人口145.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24万人,乡村人口75.14万人。

经济

综述

2023年,江津区地区生产总值1401.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39.3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788.04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474.18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9:56.2:33.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6.5%、61.2%、32.3%,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4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4274元,比上年增长8.1%。

2023年,江津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3%,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1.4%。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23.9%和11.7%。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9.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6.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的商品零售额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0.3%。新增市场主体2.21万户,市场主体总数13.51万户。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江津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0.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8.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4%。从投资类型看,建设与改造投资增长11.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7%。民间投资增长10.8%。

2023年,江津区84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1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住宅投资125.52亿元,增长8.0%;办公楼投资0.02亿元,下降94.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3.74亿元,增长21.7%;其它用房投资14.26亿元,下降3.0%。商品房销售面积181.55万平方米,下降10.4%。其中住宅类销售135.94万平方米,下降19.2%。

财政

2023年,江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96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税收收入38.53亿元,增长13.3%;非税收入29.42亿元,下降1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0.68亿元,增长4.0%。其中,教育支出25.90亿元,增长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38亿元,增长6.3%;卫生健康支出14.27亿元,增长0.4%;住房保障支出3.42亿元,增长33.4%。

人民生活

2023年,江津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43元,比上年增加2130元,增长5.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34元,增加2100元,增长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22元,增加1685元,增长6.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654元,比上年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817元,增长4.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97元,增长7.1%。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19%,其中城镇为36.58%,农村为39.04%。

第一产业

2023年,江津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1.47亿元,比上年增长4.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7.08亿元,增长4.6%。粮食播种面积145.27万亩。其中谷物种植面积100.50万亩,豆类种植面积14.23万亩,折粮薯类种植面积30.54万亩。

2023年,江津区粮食总产量64.35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夏粮产量2.32万吨,增长0.6%;秋粮产量62.04万吨,增长2.6%。谷物产量49.87万吨,增长0.4%。其中,稻谷产量35.50万吨,增长0.4%;玉米产量13.85万吨,增长0.2%;红薯产量10.70万吨,增长15.4%。

2023年,江津区生猪存栏41.63万头,下降16.9%。生猪出栏82.74万头,增长1.6%;家禽出栏1411.43万只,增长0.6%。禽蛋产量2.90万吨,增长4.0%。水产品产量2.94万吨,增长3.6%。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江津区工业增加值603.20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7家。其中,产值1-10亿元企业240家,10亿元以上企业38家,50亿元以上企业5家。

2023年,江津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53.32 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8.0%。五大支柱产业中:167家消费品(食品)加工企业产值591.64亿元,增长9.6%;144家汽车摩托车制造企业产值371.34亿元,增长7.0%;130家装备制造企业产值377.59亿元,增长2.5%;104家材料制造企业产值441.63亿元,增长16.1%;21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产值80.84亿元,下降6.1%。

2023年,江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896.18亿元,比上年增长7.6%;利税总额212.16亿元,增长3.4%;利润总额150.70亿元,增长5.0%。

建筑业

2023年,江津区建筑业增加值184.85亿元,比上年增长7.8%,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13.2%。113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建筑业注册地总产值561.57亿元,增长5.0%。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3年,江津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1.13亿元,增长11.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78亿元,增长9.6%;金融业增加值62.96亿元,增长8.2%;房地产业增加值53.82亿元,增长1.0%;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62.92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10亿元,增长9.2%。

邮电

2023年,江津区邮电业务收入(不含速递和广电网络,下同)16.16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30亿元,增长12.1%;电信、移动、联通业务收入11.86亿元,增长6.4%。

2023年,江津区邮政业邮政国内函件业务14.02万件,国内普通包裹1.92万件。包裹快递业务总量448.20万件,其中,特快专递9.25万件,国内快包438.95万件。电话用户193.39万户,比上年增长0.8%。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72.96万户,增长2.3%;固定电话用户20.43万户,下降10.2%。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4.67万户,增长11.0%。

国内贸易

2023年,江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62亿元,比上年增长9.5%。批发业商品销售额968.82亿元,增长16.8%;零售业商品销售额309.28亿元,增长11.0%。住宿业营业额4.52亿元,增长15.0%;餐饮业营业额80.56亿元,增长13.5%。限额以上商贸单位1064家。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单位413家,限额以上个体户651家。

2023年,江津区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商品增长16.7%,饮料类商品增长18.6%,烟酒类商品增长9.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下降14.6%,化妆品类商品增长39.1%,日用品类商品下降5.9%,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增长11.2%,书报杂志类商品增长41.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增长17.9%,中西药品类商品下降45.8%,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增长20.8%,家具类商品增长301.0%,通讯器材类商品增长15.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增长11.7%,石油及制品类商品下降1.6%。

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2023年,江津区货物进出口总额230.1亿元,比上年下降10.6%。其中,出口124.2亿元,下降10.2%;进口105.9亿元,下降11.0%。共引进产业类项目132个,协议引资1088亿元。 

金融

2023年,江津区有中资银行地区支行21家,其中法人金融机构1家(村镇银行1家)。证券公司3家,基金管理公司1家,基金10只,小额贷款公司3家,融资担保公司4家,典当公司1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33.77亿元,比年初增加173.21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521.98亿元,比年初增加165.17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01.30亿元,比年初增加148.68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200.21亿元,比年初增加151.76亿元。

2023年,江津区共有保险机构27家,保险从业人员3276人。保费总收入36.82亿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8.94亿元,人寿保险收入27.87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5.17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6.69亿元,人寿保险赔付8.48亿元。

旅游

2023年,江津区接待国内外游客1944.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6%。其中海外游客1.48万人次,增长244.2%。旅游综合收入106.41亿元,增长26.1%。

交通运输

综述

江津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江津城区距重庆市中心42千米、江北机场70千米。长江黄金水道127千米,占全市1/5,拥有5个国家级深水良港;重庆绕城高速、三环高速,渝泸高速,九龙坡-永川高速,江津-习水高速,永川-江津高速、合川-璧山-江津高速(在建)、江泸北线(在建)交汇于此;轨道交通5号线跳磴至江津段于2022年8月6日正式运行;成渝、渝黔、渝贵铁路、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和渝昆高铁穿境而过,与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珞璜港共同构成“水公铁”多式联运。

2020年,江津港区生产性泊位达到46个,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473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0万标箱。江津港区货物吞吐量达到1421万吨,位居全市前列。

2023年,江津区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4.73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24.44万辆,摩托车20.03万辆,其它机动车2567辆。从营运车辆看,营业性客车1565辆,比上年增加92辆。其中,班线车739辆,出租汽车505辆,公交车321辆。货车8542辆,比上年减少477辆。

2023年,江津区公路和水路货物运输总量4664.3万吨,公路和水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11.97亿吨千米。港口货物吞吐量1630万吨,增长25.2%。

铁路

江津区共有江津铁路、渝贵铁路、渝昆高铁、成渝铁路(江津-重庆段)、铁路枢纽东环线等铁路线。

主要火车站:茨坝站朱杨溪站平等站白沙站金刚沱站油溪站古家沱站江津北站珞璜站珞璜南站珞璜东站小南垭站七龙星站民福寺站夏坝站广兴站

轨道交通

江津区轨道交通有江跳线、规划有轨道交通5号线(跳磴至滨江新城),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工程(江津段)、江津~鱼洞线、18号线跨江工程、19号线穿过境内。

公路

江津区有江綦高速、江习高速、九永高速、渝泸北线、合璧津高速、G348、G353、成渝环线高速、重庆绕城高速、210国道、212国道等交通线。

2023年,江津区公路里程累计6500.9千米。其中,一级公路71.53千米,二级公路451.01千米,三级公路222.74千米,四级公路5408.98千米,等外级公路346.64千米。境内高速公路212.67千米。其中,绕城高速25.3千米,江合高速47.7千米,江永高速17千米,江綦高速26千米,九永高速4.2千米,江习高速70.46千米,合璧津高速22.01千米。行政村公路通畅率为100%。

航运

江津区境内水陆交通方便,通航水域306千米,其中,长江干线127千米,綦河、笋河、塘河179千米,还有四面山大洪海、小洪海、清溪沟水库等封闭水域。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江津区共有高等教育学校7所,在津学生人数为9.64万人,在津教师为510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完全中学11所,初级中学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10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门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215所。在园幼儿普惠率97.5%,学龄儿童入学率98.3%,普通初中入学率100%。报名参加高考人数19832人,录取19004人。

高等院校:重庆交通大学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能源职业学院重庆电讯职业学院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技术

2023年,江津区有独立法人研发机构1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当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6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394家。共有产品检验检测机构31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万台(件)。修订、制定地方标准2项。通过市级标准化项目验收1个,新申报市级标准化项目1个,制订国家标准1个。拥有国内注册商标2689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8件,地理标志7件,农产品商标5619件。新增注册商标2138件。

文化事业

2023年,江津区共有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各1个,陈列馆3个,名人故(旧)居7个,艺术表演团体16个,镇街综合文化站30个,“一卡通”馆藏图书80.11万册。出版《江津报》173期180.8万份。组织综合性文艺演出795场次,其中镇街演出755场次。共有电影放映单位11家,放映电影13.3万场。其中,区内各电影院放映12.9万场,惠民电影放映3660场。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1座,电视差转台2座。制作播发广播6387.5小时,电视节目播出6570小时。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

国家一级图书馆:江津区图书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重庆市江津区文化馆

体育事业

2023年,江津区共有体育场地9999个,体育场地面积437.7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23平方米。获国家级以上比赛奖牌82枚,重庆市级比赛奖牌290枚。举办各类较大规模体育赛事及活动124场(次),直接参与人数10万余人(次)。新建社会足球场地4块,农体工程更新55个。6月举办全国田径大奖赛。 

医疗卫生

2023年,江津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63个。其中医院28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6个,民营医院2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28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卫生院27个,行政村卫生室235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343个,门诊部2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其他3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0044张,其中区级以上医院3700张,镇街卫生院2653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11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684人,注册护士4283人。全年总诊疗人次650.21万人次,出院人数24.49万人。

2023年,江津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6403例,发病率472.91/10万;累计报告丙类传染病17004例,发病率1255.87/10万。0-6岁儿童八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99.5%、乙肝疫苗99.6%、脊灰疫苗99.7%、百白破疫苗99.6%、流脑疫苗97%、麻腮风疫苗99.7%、乙脑疫苗99.7%、甲肝疫苗99.1%。

社会保障

2023年,江津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25万人,比上年增加4.77万人。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40万人,增加0.9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7.05万人,增加2.78万人。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15万人,增加1.2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73万人,增加0.4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0.11万人,减少0.8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4.46万人,增加3.25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3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6万人,减少0.39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9.31万人,以建筑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16.69万人。

2023年,江津区支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金51.56亿元,比上年增长5.7%;支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4.49亿元,增长22.7%;支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金9.6亿元,增长12.9%;支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金8.63亿元,增长9.2%;支出失业保险金6832.04万元,增长29.1%;支出工伤保险金1.38亿元,增长8.7%。

2023年,江津区共有0.67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0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城乡低保救助金2.33亿元。供养特困人员1.51万人,发放特困供养金1.86亿元。享受孤儿生活补贴的有138人,发放补贴239.8万元。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的人数分别有16899人、11134人,分别发放1686.48万元、1087.3万元。医疗救助30.27万人次,支出救助金8624万元。其中门诊救助17.33万人次,支出救助金1041.04万元;住院救助4.62万人次,支出救助金4920.48万元;资助参加医疗保险8.32万人次,支出救助金2662.48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895人。

2023年,江津区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81个,其中养老机构79个,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1个。民政服务床位7922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7192张,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床位30张。共有社区服务中心3个,社区服务站301个。

历史文化

非遗

至2023年底,江津区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6项,其中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6项。

美食文化

江津美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江津肉片、芝麻圆子、冰糖竽儿泥、冰糖藕丸、江津绿豆团等美食分别入选《中国烹饪百科全书》《川东小吃》和《川味小吃菜谱》。与美食密不可分的江津酱油、醋、烧酒酿造技艺和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

聂荣臻元帅故居

聂荣臻元帅故居,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背倚鼎山,面朝长江,占地面积563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旧居原名石院子,坐西向东,三重堂建筑,共有房屋17间。 聂荣臻青少年时代在此生活15年。2000年9月,被确定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聂荣臻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

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石门社区凉亭组,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八年引人维修,坐北向南,造像依崖而凿,崖宽12米,高30米。2013年3月5日, 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独秀旧居

陈独秀旧居位于江津区几江街道鹤山坪,原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特科贡士杨鲁丞的故居,俗称“杨家大院”。院子四周以条石圈砌成丈余高的石墙,又称之为“石墙院”。其复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极具清代川东民居特色,坐南向北,占地面积24亩,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陈独秀于1938年来到江津,1939年应杨鲁丞后裔邀请入住石墙院整理杨鲁丞遗著,1942年5月27日逝世于此,享年63岁。2000年10月,陈独秀旧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一批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源宫

清源宫,清源宫位于江津区西南部石蟆镇。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是一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典型明清建筑,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940平方米。为砖石木结构,复四合院布局。官前有垂带式踏阶40级,山门为石质牌楼,由戏楼、书楼、文武魁星楼、正殿、灵官殿、后殿组成,成轴对称分布。是重庆市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具有典型明清建筑特色的古代建筑,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旅游景区。

风景名胜

2023年,江津区拥有国家A级景区11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6个。

四面山景区

四面山景区位于重庆西南部,江津南部,距离重庆市中心100千米,距江津城区60余千米,107省道、江习高速公路通过。景区面积213.37平方千米,海拔560~1709.4米。属云贵高原大娄山北翼余脉,系地质学上的倒置山。四面山地处渝川黔旅游“金三角”核心圈。四面山景区是第三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市级自然保护区,被评为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公园,四面山镇洪洞村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称号,四面村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四面山景区有三大水系、九大高山湖泊,80%的水域达到一级水质。夏季气温在22~25℃, 年平均气温约13.7℃。集山、水、林、瀑、石于一身,融幽、险、雄、奇、秀为一体,自然景观独特、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由八大景区128个景点构成。景区面积2.53万公顷,其中原始森林3533公顷,原始次生林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5.8%。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位于重庆市江津城区,距重庆市中心城区43千米,地势东高西低,南北围合呈环抱之势,面水朝江。陈列馆由后山、主体建筑、广场、绿化园区、办公附属用房和纪念品商店5部分组成,占地约23公顷,其中景区规划面积6.61万平方米。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山古镇旅游景区

中山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山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笋溪河畔,原名三合场,古称龙洞场。处于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的核心区域,距江津城区56千米,距重庆市中心96千米,南临四面山景区。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三届中国最美小镇,是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楹联之镇。有闻名全国的“十大经典爱情故事”之一、重庆新地标“爱情天梯”。

中山古镇老街原长1586米,尚存1132米。整条老街沿笋溪河岸而建,呈龙形,共分8节, 由北往南依次为江家码头、观音阁、万寿宫、水巷子、一人巷、卷洞桥、月亮坝和盐店头八段街道。街道以青石铺设,街面宽3~5米,建筑为穿斗式木结构,中为骑廊式过街凉亭建筑,整条老街雨不湿鞋、晴不漏光、冬暖夏凉,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山地民居群。

地方特产

特色饮食

江津白酒

江津酿酒历史悠久,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距今900年,江津以盛产高粱白酒享有“酒乡”之称。白酒制作先将整粒高粱加沸水浸泡,蒸煮糊化,摊凉;然后培菌糖化,续糟发酵,定时定温蒸馏取酒;再经陈酿酯化,使酒质更加醇厚丰满;最后检验,勾兑,装瓶而成。整个过程贯彻匀、透、适三要求。酒液清澈透明,纯净无杂,醇厚芳香,回味甘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土特产辞典》,产自江津的“几江牌”白酒被列入中国97种名优白酒之中。共有“老百干”“江小白”“槽房街”“金江津”等品牌。

江津米花糖

江津米花糖是重庆市的著名特色小吃之一,以优质糯米、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白糖、动植物油、饴糖、玫瑰糖等为原料,经10余道工序精工制成。产品洁白晶莹,香甜酥脆,爽口化渣,甜而不腻,营养丰富,有滋阴补肾、开胃健脾等功效。

尖椒鸡

尖椒鸡采用江津本地跑山鸡、朝天椒、青花椒和土菜油炒制而成。尖椒鸡始于清末民初江津九龙铺,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江湖菜代表之作。麻辣突出,粗狂豪放,椒里寻鸡。

地标特产

江津花椒

江津花椒,重庆市江津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江津花椒,具有颗粒大、皮层厚、果实饱满、油苞凸出、含油量高、色泽青绿、香麻纯正、开口好、上市早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2005年1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江津花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获国家农业部颁发《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1年获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江津石蟆橄榄

江津石蟆橄榄,重庆市江津区特产,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石蟆鲜橄榄皮肉细嫩,清香适口,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数据显示,鲜橄榄的含钙量在水果家族中名列前茅,每100克果肉含钙204毫克,比香蕉、苹果、柿子、桃子多20倍;维生素C的含量也是苹果的10倍。

2014年8月,江津石蟆橄榄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证明商标)。

江津大茶树

江津大茶树,重庆市江津区特产,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995年出版由原江津县志编辑委员会编著的《江津县志》第207页《茶桑》章节中记载有文:“清溪沟乡木皮槽有野生茶树六七百株,高十余米,分枝稀疏,树姿直立。1980年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发现后,认定“不是云南大叶茶北移次生”,代谢类型最原始,是一种原始茶树,命名为“江津大茶树”。仅生长于江津区内,具有较高的学术、科研、经济、产业等方面的价值。

2021年3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对“江津大茶树”实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江津广柑

江津广柑,重庆市江津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江津广柑品种有:锦橙、先锋橙、冰糖柑、津华橙、春橙、五月红等。锦橙:果肉细嫩化渣,酸甜适度,味浓汁多,微具香气;先锋橙:果色橙红稍浅,风味酸甜,味浓有香气;晚熟甜橙头年开花、翌年4月成熟。

2009年9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江津广柑”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著名人物

江渊(1400—1473),字时用,号定庵、可潜,别号竹溪退叟。明朝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江津县九龙铺(今江津区双福街道享堂社区)人,官至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钟云舫(1847.8—1911.1),名祖棻,自称铁汉、铮铮居士,清四川东道重庆府江津县青草背(今江津区鼎山街道)人,被尊称为“联圣”,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卞小吾(1872—1908.6),清四川东道重庆府江津县稿子乡(今江津区石蟆镇)人,清《重庆日报》的创办者,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家、爱国实业家、辛亥革命烈士,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漆南薰(1892.9—1927.3),字树棻,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李市(今江津区李市镇)人,经济学家、四川国民党左派活动家、革命烈士,2003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吴芳吉(1896.5—1932.5),号碧柳,自署白屋吴生,世称白屋诗人,祖籍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德感坝(今江津区德感街道),出生于重庆杨柳街碧柳院,是现代杰出的诗人、教育家,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冉钧(1899.5—1927.4),原名高镒,化名浩然,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双福黑林村(今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人,重庆和四川地区共产主义先行者,革命烈士,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聂荣臻(1899.12—1992.5),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吴滩场(今江津区吴滩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2003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李初梨(1900.4—1994.5),原名李祚利,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高占(今江津区白沙镇)人,曾任新华社社长、中联部副部长、党委书记,是文物收藏和保护的先行者,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周泽昭(1901.12—1990.4),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今江津区)人,医学家、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著作有《救护手册》、《战争毒气病的病理治疗》、《战争外科学》、《儿哺育法》等。

谭祖尧(1902—1927.4),字述尼,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高占(今江津区白沙镇)人,李大钊秘书,革命烈士,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李先闻(1902.10—1976.7),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长冲乡(今江津区长冲)人,中国植物细胞遗传学奠基人。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第11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副主席。

李亚农(1906.6—1962.4),名旦秋,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高占乡(今江津区白沙镇)人,历史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并筹建上海历史研究所,任所长。

钟惦棐(1919.10—1987.3),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几江镇(今江津区几江街道)人,电影评论家,曾任中国电影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夏培肃(1923.7—2014.8),女,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今江津区)人,计算机专家。1960年,设计试制了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计算机。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母”。

周开达(1933.4—2013.7),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先锋乡(今江津区先锋镇)人,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邓若曾(1936.6—),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白沙镇(今江津区白沙镇)人,曾任国家青年排球队教练,国家女子排球队教练、总教练。

蹇锡高(1946.1一),重庆市江津区人,高分子化工专家。1981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誉称号

2018年10月,江津区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2019年12月6日,江津区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19日,江津区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20年8月,江津区入选“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2020年10月,江津区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

2021年1月6日,江津区入选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14日江津区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21年9月,江津区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1年10月,江津区入选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2023年4月,江津区入选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