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1 10:51
1878年,陈其美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商人家庭,读过七年私塾,15岁丧父,在一个小镇的当铺一共当了12年的学徒,后到上海做了两年同康泰丝栈的佐理会计。
1906年春,陈其美28岁那年才在弟弟等的资助下东渡日本留学,陈其美先后学习过警察、法律和军事学。同年冬加入中国同盟会,并介绍同乡蒋介石、黄郛等人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8年,陈其美回国后在上海的革命活动。从1907年到1910年是中国同盟会成立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在这种困境下陈其美在上海重整旗鼓、打开了局面,从空言渐进于实行,“党势为之一振”,因此引起了远在海外的孙中山的注意。
1910年,陈其美与宋教仁、谭人凤、杨谱生等人组织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以推动长江流域的革命活动。因陈其美在上海有社会基础,熟悉情况,又是杨谱生的亲戚,就委托他为庶务,主持日常工作。陈其美在上海结交青帮作为羽翼,成为青帮在上海的头领,出入于酒楼、茶馆、戏院、澡堂等地,以掩护革命活动。并创办精武武术学校,邀请霍元甲任总教师,吸收大批江浙资本家如虞洽卿、王一亭、沈缦云等加入中国同盟会,通过他们结交了李平书、朱葆三等商界闻人、社会名流,推动他们赞助革命,从而掌握了商会、商团武装等,使中国同盟会在上海有了比较扎实的社会基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陈其美在11月1日夜与李平书等人一起商定在上海发动起义。11月3日,陈其美率领革命军进攻上海江南制造局,但局内总办张楚宝负隅顽抗,陈其美命令大家停止进攻,只身闯入制造局,希望劝说守军放下武器,结果被扣留。第二天凌晨,上海商团总司令李英石率领商团一千余人偕同李燮和所部的光复军再次进攻,终于攻克江南制造局,救出陈其美。此后,上海全市很快光复。在汉口失陷两天后,即11月4日就传来上海光复的喜讯,使得武汉的革命党人士气大振,同时,上海的光复牵制了武汉的清军,为攻取杭州、南京等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加速了长江流域各省的革命进程。孙中山不止一次地说,当时响应最有力、对全国影响最大的是上海,“英士在此积极进行,故汉口一失,英士则能取上海以抵之,由上海乃能窥取南京。后汉阳一失,吾党又得南京以抵之,革命之大局因以益振。则上海英士一木之支者,较他着尤多也。上海起义成功后,开会推举上海都督,大家几乎一致推举陈其美,连李平书也表示赞成。陈其美就这样被选为沪军都督。
在上海光复后,陈其美又派柏文蔚、范鸿仙赴南京,派蒋介石、黄郛、陈泉卿赴杭州,策动苏杭、镇江起义及发动皖赣等省响应。很快,苏州、杭州、镇江也宣布光复。这时的南京,由于地势险要,并且两江总督张人骏、江宁将军铁良、江南提督张勋顽固不化,负隅顽抗。陈其美指出,如南京不破,苏沪各地‘倘难安枕”。陈其美随即组织江浙联军,会攻南京,并推举新军首领徐绍桢为联军总司令。经过二十多天的努力,1911年12月2日南京光复,同时也缓解了湖北方面汉阳失守的危急形势,使得辛亥革命最终成功。正如孙中山评价陈其美:“东南半壁,君实锁钥”。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陈其美也辞去沪军都督,但他没有去北京就任工商总长。直到1912年秋天,陈其美才与黄兴继孙中山之后进京。孙中山曾乐观地向袁世凯建议,请袁世凯练兵十年,自己修铁路十年,黄兴开矿十年,陈其美兴工商十年,就可以富国强兵。孙中山被委任为全国铁路督办,黄兴为矿务总办。据英国外交官的报告说陈其美“将被派往国外调查政治制度”,袁世凯曾经要送陈其美17万元,作为出洋游历之资,劝陈其美勿问国事,但遭到陈其美拒绝。不久,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暗杀,孙中山提出诉诸武力,陈其美当时是支持黄兴“法律解决”主张的。孙中山最终也表示同意,在此期间坚持了四个月司法解决,并未武力行动,但袁世凯却率先攻屠九江,发动内战,挑起内乱,江西都督李烈钧在一周后被迫宣布自卫抗暴,二次革命爆发。由于军事实力悬殊,二次革命失利,袁世凯出五万元大洋悬赏缉拿陈其美。1913年11月,陈其美被迫流亡日本。
二次革命失利后,孙中山进行了反思:革命党不能群龙无首,或互争雄长,并据此组建中华革命党,手订了入党之誓约。而就是这一誓约中关于“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一词、入党人须于署名下盖指模,黄兴认为不够平等,党内同志多方设法弥缝分歧未果,黄兴远走美国。在这场争论中,陈其美扮演的角色既重要又微妙。这种作用不仅在于陈其美以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实际行动支持了孙中山,更因为在黄兴赴美国后,陈其美发出了《致黄克强劝一致服从中山先生继续革命书》,信中提出了政党政治的一种理论,而为孙中山所激赏。回顾中国同盟会组织以来的历史,陈其美总结说:“征诸过去之事实,则吾党重大之失败,果由中山先生之理想误之耶?抑认中山先生之理想为误而反对之致于失败耶?惟其前日认中山先生之理想为误,皆致失败;则于今日中山先生之所主张,不宜轻以为理想而不从,再贻他日之悔。此美所以追怀往事而欲痛涤吾非者也。”孙中山特把此信作为附录收入《建国方略》,可见陈其美主张和孙中山的思想十分契合。
陈其美在日本期间,向孙中山提出:新一轮讨伐袁世凯的革命应选择在敌军力量相对较弱、又靠近北京的东北三省作为基础力量,只有在东北奠定基础,才能成功实现南北合举起义。孙中山非常赞同,委任陈其美为中华革命党总务部长,派陈其美和戴季陶前往东北建立中华革命党东北支部,组织军队,开展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斗争。1914年1月,陈其美和戴季陶由日本神户乘船启程,在1月26日抵达大连,建立秘密联络据点,筹建中华革命党东北支部。1914年2月陈其美组建了中华革命党奉天机关部,派遣宁武和朱霁青两人前往奉天和辽西招集旧部,派遣鲍化南潜入丹东联合武装力量,又致信蒋介石,要他去浙江筹款和到上海购运武器。经过多方努力,陈其美将几支革命武装联合起来。陈其美与戴季陶商议,利用奉天省南部和东部地区反动势力统治较为薄弱的形势,开展武装讨伐袁世凯的革命斗争。起义计划是以大连为指挥中枢,先占领丹东,然后向奉天省各地发展,以达到实现奉天全省光复的战略目标。1914年2月22日,按计划开始部署,陈其美坐镇大连奉天机关部指挥。以从大连出发的起义部队先经庄河,再向丹东进发。陈其美然后命令鲍化南等人率领起义军从凤城和朝鲜新义州向丹东进发。
从大连出发的起义军在于1914年2月27日先后到达鸡冠山,在那里待命休整,等待其他几支义军会师。然后合力攻占丹东。起义军正在分头秘密集合时,被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密探侦知,张作霖一方面向日本关东洲都督府提出交涉并要求日军在大连租借地内协助干预,一方面在全省范围内全力搜捕前往丹东会合起义的革命党人。关东洲日本统治当局当即派出军警沿安奉铁路进行围堵,拦截起义军进入丹东市区。仅仅几天时间,就有七十多名革命党人惨遭张作霖杀害。陈其美感觉到目前起义军的武装力量难与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反动武装相对抗,于是下令分路撤退,等待时机另行组织发动起义。孙中山在日本得知张作霖下令四处搜捕陈其美的情况后,密电陈其美要求其迅速返回日本。
民国三年(1914年)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并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日益暴露。同年2月,陈其美与许崇智奉孙中山之命前往广东秘密筹备建立中华革命党广东支部。陈其美与许崇智由东京启程,途经上海时,上海的革命同志坚持要留陈其美在上海主持反袁工作。许崇智写信给孙中山,孙中山表示同意。于是陈其美又在上海积极开展革命活动。陈其美等革命党人在上海秘密活动的消息很快被袁世凯得知,于是立刻派其爪牙郑汝成率重兵屯防上海,兼控制海军。郑汝成独霸一方,血腥杀戮,疯狂屠杀革命党人,到处张贴告示宣布“留藏匪类者,处死”,让军警在南市、闸北等地挨家挨户搜查。在郑汝成坐镇上海期间,报纸上不断登出“破获乱党机关”“乱党分子被正法”的消息,惨遭郑汝成杀戮者多达两万余人,以至老百姓中曾流传这样的顺口溜:“镇守使署是鬼门关,党人一去不复还”。当时上海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陈其美等人决定暗杀郑汝成,挫一挫袁世凯的嚣张气焰,这对起兵发难也有帮助。
民国四年(1915年)11月10日,这一天是日本天长节,当时驻扎在上海的日本总领事要开会庆祝,而上海镇守使、海军上将郑汝成因是上海最高军政首长,照例也应前往祝贺。所以陈其美便将暗杀行动安排在这一天。陈其美安排精于枪法的王晓峰、王明山二人埋伏在英租界外白渡桥一带负责暗杀郑汝成,又布置了十几个革命党死士埋伏在郑汝成到日本领事馆所必须经过的路上。11月9日晚,陈其美专门召见王晓峰、王明山,说:“欲在沪发难,必先杀郑汝成,故杀郑既所以倒袁,亦既所以存民国也,二君之意谓何?”大家心中都很清楚,暗杀郑汝成的行动危险万分,即便获得成功,行刺者也难以生还。但王晓峰、王明山却慨然应诺,当即表示:“郑(汝成)不除,袁(世凯)不孤”,“必誓死以奉公命”!决心以生命诛除国贼,救国救民。11月10日清晨,王晓峰手持两支手枪,王明山身怀两颗炸弹,埋伏到了外白渡桥侧。11点左右,郑汝成与其司务长乘汽车快靠近外白渡桥时,因车辆拥挤,行驶得比较慢。王明山立即将第一枚炸弹掷向郑汝成的座车,只听“轰隆”一声,车盖爆裂,郑汝成当场重伤,车被迫停下。而埋伏在一旁的王晓峰立刻冲上前,用枪对准郑汝成头部连开十枪,郑汝成当场毙命。行刺成功后,王晓峰、王明山本可从容脱身,但两人却登上外白渡桥的桥头对着围观人群进行一分钟的演讲,大谈革命。直至被闻讯赶来的租界巡捕冲上桥头包围,王晓峰、王明山把枪一扔,说道:“吾志已偿,虽死无憾!”旋即被捕。王晓峰、王明山不幸被捕后,在法庭上镇定自若,侃侃而谈:“郑汝成助袁世凯叛反民国,余等为民除贼,使天下咸知吾人讨贼之义,且知民贼之不可为。”当法官再三盘问主使人及同党时,王晓峰、王明山坚不吐实,只是自豪地说:“吾为民国立一大功,虽死无憾!”慷慨陈辞,不屈不挠,后英勇就义。孙中山高度评价此次暗杀行动,称:“此等气魄,真足令人生敬,沪去此贼,事大可为。”
革命党人因暗杀郑汝成成功,信心倍增,积极筹备在上海发动武装起义,陈其美秘密联络上海海陆军队起义,而此时袁世凯突然要把此处兵力调走,那起义就难了,于是起义时间不得不提前到12月5日。在起义前,陈其美已经和肇和兵舰上的舰长打好招呼,而参加这次起义的主要人员有蒋介石、邵元冲、吴忠信等人,分任军事、财政、总务之责,总司令是杨虎。起义时间定在1915年12月5日下午三点,兵分两路,一路由杨虎带领占领肇和舰,另一路由尹神武率领占领应瑞、通济两舰,做肇和舰的后援。其他岸上的革命党人听到舰队炮声后行动。由杨虎带领的二十多位革命党人从上海法租界码头下水,开小汽艇前往肇和舰,非常顺利地夺取了肇和舰,并在下午六点向江南制造局开炮。制造局及城内一部分联络成熟的军警,立即响应。不幸的是,另一路由尹神武率领的队伍所乘的小汽轮被租界巡捕房干涉,不能按照计划占领应瑞及通济两舰。因此,肇和舰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陆上的同志听到肇和舰的炮声,按照原计划分别向电报局、电话局等机关进攻,陈其美与蒋介石督战指挥。但因寡不敌众,北洋军阀炮火猛烈,并且应瑞、通济两艘军舰上的人被袁世凯派来的上海交涉员杨晟以三十万元收买,两艘军舰将矛头指向肇和舰。肇和舰上的杨虎等人见到形势危急,被迫撤离,肇和舰起义不幸失败。
1916年1月,袁世凯帝制自为,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揭起讨伐袁世凯的大旗。陈其美积极响应,在4月派夏尔玙赴浙江举事。因计划泄露,夏尔玙惨遭北洋军阀杀害。陈其美数次起兵讨袁,成为袁世凯的心腹大患。袁世凯先派人给陈其美送去七十万元,让陈其美出洋游历,并威胁说,否则就用这笔钱作经费,买通刺客对他进行暗杀。陈其美听后哈哈大笑,予以拒绝,并写下铭文:“死不畏死,生不偷生。男儿大节,光与日争。道之苟直,不惮鼎烹。渺然一身,万里长城”。以此表达为革命牺牲的决心。袁世凯于是命令驻军上海的张宗昌负责实施暗杀陈其美。张宗昌接受暗杀令后,便找来程国瑞进行策划。程国瑞与张宗昌早年相识,后随张宗昌走南闯北,颇为忠心。由于陈其美为人谨慎,行踪隐秘,要想暗杀他绝非易事。程国瑞带人来到上海,秘密打探陈其美的行踪,伺机行刺。不久,程国瑞得知陈其美正在为策动反袁起义筹措经费,于是便设下了一条毒计。张宗昌和程国瑞假意开设了一家鸿丰煤矿公司,然后派密探李海秋与陈其美联络,谎称该公司有一块矿地,准备抵押给别人以获取贷款,请陈其美帮助从中介绍,事成之后,将把贷款的十分之四付给陈其美作为革命经费。陈其美虽然有所怀疑,但为革命大业还是同意了,并约定时间签订合同。
1916年5月18日傍晚,李海秋根据事先约定,以中间人的身份,带着程国瑞、许国霖和以“律师”身份出现的吴国华来到了陈其美在上海的秘密寓所法租界萨坡塞路14号。而此时,在陈其美的寓所周围,早已埋伏好了张宗昌选派的几名杀手,只等接到信号就采取行动。李海秋与程国瑞等来到陈其美的寓所,陈其美将他们请到客厅落座。寒暄几句后,陈其美要对方拿出合同,准备签字。此时,李海秋突然站起身来,说忘了带合同底稿,要回去取。陈其美起身相送。李海秋走出门口,这是事先约定的信号,埋伏在附近的两名杀手立即冲进屋里,举起手枪,对准陈其美连开三枪,陈其美当场牺牲,年仅38岁。
蒋介石听到陈其美遇刺的消息,马上赶来抚尸痛哭。“蒋介石多年来以陈其美为其兄长,言听计从,一切唯陈马首是瞻,对陈之被害十分悲痛,冒险收敛陈的尸体,并秘密暂时保存于上海。同时撰写祭文悼念,云:‘自今以往,世将无知我之深,爱我之笃如公者乎?’‘大难方殷,元凶未戮’,立志‘死者之业未成,而生者成之’。”孙中山刚由日本回国,也立即赶来,流泪不止,当场手书“失我长城”四字,以志其哀。陈其美牺牲后,海内外各团体、各界人士的唁电、祭文、挽联、挽额络绎不绝。
直到1917年5月18日,陈其美的遗体才归葬于浙江吴兴故乡。
1927年(民国十六年),北伐军占领上海,5月18日,举行了陈其美逝世十一周年纪念大会,蒋介石专程从南京赶来发表演说:“上海之所以有革命如此之成绩者,为陈英士先生首倡革命之功也。若无陈英士先生,即无今日之中国国民党,并无今日之国民革命。”
陈其美在孙中山的影响和带动下做出过以下贡献:
一、作为辛亥革命时的沪军都督、中国同盟会骨干,陈其美曾参与推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二、袁世凯上台后,陈其美追随孙中山进行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是其最主要的助手,曾策划一系列反袁军事行动。
三、支持孙中山革命。从支持孙中山的角度而言,陈其美是孙中山最坚定的追随者,助建中华革命党,在二次革命失败后、革命遭受重大挫折时,取代黄兴成为孙中山反袁斗争的重要助手,筹集巨款全力支持。
四、陈其美曾多次在江浙沪、北京、天津、山西乃至东北联络会党、组织起义,他在上海组织沪军都督府,通过这一机构在政治、社会运动各方面发挥作用。
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民国长城、民国起义首功之人。
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愿君化彗尾;为我扫幽燕。
蔡元培称其可与历代侠士齐名列传,并盛赞陈其美为“民国第一豪侠”。
中华革命党支部电挽陈其美:英公其死矣;吾辈忍生乎。
于右任:求仁而得何怨;贼民之主不忠。
岑春煊、李烈钧、方声涛、林虎、张开儒、章士钊、高尔登、文群、杨永泰、程子楷、李根源、曾彦等电合挽陈其美:凛存肩于后死;伤健翮之先摧。
中国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挽陈其美:十年薪胆余亡命;百战河山吊国殇。
中华民国总统孙中山挽陈其美:可怜麟凤供炰脯;如此江山待祓除。
菲律宾中华革命党支部电挽陈其美:世竟无鉏麍喻义;公终继渔父衔冤。功成不屑黄金印;身死长留碧浪湖。
周震鳞:为国捐躯,吾公志愿;缉凶善后,侪辈仔肩。
1911年11月3日,随着黄浦江畔那一声声惊心动魄的枪吼弹鸣逐渐停歇,上海全境扯弃清朝龙旗,宣告独立,开启了它“呼应武昌首义、共奠民国之基”的崭新一页。起义的革命党人公推陈其美为沪军都督,主掌上海军政府。
新生的共和政权成立伊始,即面临极度沉重的财政压力。可是,由于外国敌对势力(驻沪领事团)的蓄意阻梗,上海海关(旧称“江海关”)的日常关税以及大清银行滞留在沪的巨额资本银,均被强行截扣于英美租界,军政府一时难以追缴征用,致使财政来源几近匮竭,开支却与日俱增,资金的窘迫愈益严峻。
资深金融家沈缦云(时任军政府财政总长)向陈其美建议:应当在积极“振兴实业、广拓财源”的同时,再设法聚合民间资金,创办一家“由军政府担保并委派监理”的股份制华商银行,以发行短期“军用钞票”的方式,来“流通泉货,周转头寸,酌济盈虚,应对当前之急需”。陈其美批准了沈的建议,这家银行就定名为“中华银行”。随即,军政府在报端披露了“筹立中华银行”的计划,全文公布该银行的《招募股本简章》。
同年11月21日,“中华银行”在上海南市开业。当天,冠名为“中华民国军用钞票”的纸币正式面世,进入金融流通,可以在申城的所有华商银行间自由兑付。
然而,军钞顺利流通数个月后,翌年春末,上海市面上发现有伪造的“军钞”在到处混用。这不免引起人们的惊疑和恐慌,各种流言开始不胫而走,军钞的信用动摇,流通“顿陷阻遏”。陈其美接到报告。事关重大,他立刻指示军政府财政司会同治安机构,对“假军钞”的来历展开侦查。由于作案者十分狡猾,形迹诡秘,侦查线索迷茫。
就在这当口,一件来自湖州军政分府的紧急密函,送到了陈其美的案头。原来,上海的“假军钞”竟已扩散到了浙江地面。5月21日,一个名叫陈燮三的男子,在湖州以大笔假钞购货,被商号识破,当场扭执报官。据该男交代,他系受人指使,潜来湖州“混用”假钞,已陆续流出一千多元;之前,则与同伙在上海多处作案,经手“混用”假钞逾二十万。而他们那帮团伙的主谋,便是隐居于沪东铁马路(今河南北路,当时属英租界区)钱业会馆对门2007号的陈少春。
这件密函于6月2日清早送达,对于陈其美,实在是来得太及时了。他当即命令军政府的侦缉科员,将案情火速通知“汇司捕房”,要求对方派人,一同前往铁马路捉拿陈少春。凑巧的是,中西侦探一行,半道上恰好与陈少春迎面相遇,逮了个正着。众人来到陈宅,正欲实施搜查,神色阴森的陈少春却掏出一本外国护照,声称自己已入籍英国,依照租界规矩,“非经英领事签字认可,华探不能搜问”。几个西探见情,立马改变态度,主张推延搜查并带走陈少春。军政府的侦缉科员也只得暂且退出陈宅,先去交涉“领事签字”——当天,又凑巧是星期日,驻沪领事团无人办公。转天,待侦缉科员们拿到“签字”、再度进入陈少春住处,哪里还搜得到一星半点“假军钞”的赃迹?
陈其美对此的反应相当果决。他一边以沪军都督的名义,严正照会“会审公廨”(租界审判机关——作者注):强烈要求会审官“迅将陈少春传案讯明,追惩罪责”,如需陈燮三到堂对质,军政府将随时派员去湖州押来;一边,又指令财政司督促各华商银行“整顿军钞使用”,凡有零散假钞流回银行,一律加盖“伪票”的印戳给予销废,以防再次流入市面。几天后,鉴于市面上“人心扰动,纷纷兑现,而伪票仍未绝迹”,陈其美拍板:干脆将中华银行已经发行入市的所有“军钞”,全数收兑,停止流通,以“彻底断绝假钞之贻害”。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说到的那则6月11日的上海军政府公告。
民国元年,陈其美在申城禁治“假军钞”,整个事件从风起青萍到基本平息,前后大约一个多月时间。由于陈的当机立断、一场极可能引发金融动荡、进而祸殃民众、危及社会稳定、毁损新生共和政权公信力的“假钞”风波,得以及时、快速、有效地消弭。它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这位辛亥元勋的非凡识见与才干,诚无愧孙中山对他的评誉:“任事勇锐”,“乃吾党(中国国民党)健者”!此事件不久,神州风云变幻,窃国大盗袁世凯上台。当年8月,陈其美被迫辞去沪军都督职务,军政府也遭袁氏裁撤;先前那两个被抓获的假钞案犯,最终如何处置了,自亦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初,那些假军钞绝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在刚刚“光复”的上海。而陈其美在沪军都督任上的此番“禁假”史实,之后似乎鲜有人提及,本文就算是为他作一笔简略的追叙罢。
据《杭州日报》,陈其美与近代著名医学家厉绥之交往很深。厉绥之曾为陈其美抚养了一个孩子,名为陈英遗。陈其美原先住在杭州时,有什么病痛,都去找厉绥之,后来成了上海大都督,看病仍然要来杭州找厉绥之。有一天,陈其美又来到厉绥之家,说不是看病,是有私事相托。原来陈其美在上海做了大都督,交了一个电影明星。两年之后,有了孩子,在上海不方便,所以他把孩子带杭州来了。厉绥之心善,就答应帮助陈其美抚养这个孩子。这个孩子来杭州的第二年,陈其美就被暗杀,而这时候他连姓名都还没有。厉绥之说,就叫“陈英遗”吧,意思是他乃陈英士的遗孤。到陈英遗十几岁的时候,蒋介石已经站稳脚跟,陈果夫、陈立夫也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陈英遗是他们的堂弟,厉绥之就想,还是把孩子送回去的好,到了陈家,孩子的前途会好些。但托人传言之后,陈果夫、陈立夫不相信,也不来相认。当时的陈英遗已经懂事,认亲被拒他也知道。他后来和厉绥之说,他不想投靠别人,他只认这个家。厉绥之说,好吧,你就做我的儿子。隔了一年,厉绥之把陈英遗送到了浙江警官学校读书,毕业之后,厉绥之夫人准备给陈英遗找个杭州姑娘,给他张罗婚事。但陈英遗不同意。在平海路陈其美铜像前,他是这样和厉绥之夫人说的:国家正逢多事之秋,自己又是个身世不明的人,他拒绝妈妈,不是不孝,而是怕耽误人家姑娘,于自己以后的人生奋斗也恐有拖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进攻上海,陈英遗在虹桥中国军用机场附近抗击日军,与数百将士一起阵亡。
1、枪杀陶骏保
除了派人行刺曾救过其命的李燮和未遂外,陈其美的另一桩残害革命党人的暴行,是非法枪决革命军参谋长陶骏保。攻克南京后十天,陈其美在沪军都督府内下令枪杀了参与攻克南京的民军参谋长陶骏保。当时陶骏保因公抵沪访谒宋教仁和黄兴,其后前往都督府拜会陈其美。陈请他在客厅坐候,不一会便派卫兵将他逮捕,反剪双手,并用布包其面,当场在沪军都督府大堂上开枪将他杀害。陶骏保遇害后,他的哥哥陶逊为此发表了一封很长的电函,质问陈其美为什么“同类相残”、“任意屠杀同志”?陶逊愤慨地谴责陈其美如此“刀弹交错、从心所欲”,使都督府沦为“绿林盗窟”。引《民国经世文编》中还有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总长伍廷芳致陈其美的三个文件,都是谴责他滥施逮捕的行径。
2、暗杀陶成章
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幼年之时就受过很好的旧式教育,后又接受一些新学书籍,思想渐趋激进,开始萌发推翻满清统治,挽救祖国危亡的思想。他负责光复会联络苏、浙、皖、闽、赣五省的会党工作,与下层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常用麻绳束腰,穿着草鞋,日行百里,奔走革命。陶成章对鲁迅(光复会成员)十分信赖,常到鲁迅寓所谈论革命,兴起时往往口讲手划、眉飞色舞,告诉鲁迅什么地方不久就要“动”起来,什么地方已经“动”起来。由于多年不辞劳苦奔走革命、多次或策划组织武装起义,陶成章在革命党人中享有很高的名望和影响。
由于陶成章深恶痛绝那些上赌馆、逛妓院等勾当,在看到同盟会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陈其美有这些癖好后,便多有微词,这让陈其美感到了难堪,故而与他产生芥蒂。辛亥革命老人李净通曾回忆:“陈其美在日本时,陶成章曾当着孙中山面前劝陈其美戒嫖戒赌。陈认为陶有意侮辱他,恨之甚深……”同时,在上海光复后,陈其美以上海青帮头目的地位,依靠他的湖州帮势力,被推为沪军都督,攫夺革命果实,出于无奈派系纷争的心理,陈其美遂视陶成章为心腹之患。
陈其美的沪军都督交椅还没坐热,便又悉心转谋浙江都督一职。其时,在革命党内许多人并不信服陈其美,大家有意让陶成章主事浙江。
关于陈其美指使蒋介石枪杀陶成章的直接原因,则是为了争夺浙江都督一职。浙江都督汤寿潜改任交通总长,他举荐章炳麟和陶成章“代理浙江”。章炳麟却又极力称赞陶成章,说:“焕卿(陶成章,字焕卿)奔走国事,险阻艰难,十年如一日”,因而力举由陶成章来“代理浙事”。而成章本人力辞不受,在浙江派人征求他的意见时,他说“贤能者均可,唯陈其美不可”,并致电推荐革命党人蒋尊簋继任。但浙江绅士沈荣卿等人又联名致电敦促陶成章赴任,并“号召旧部”,听陶指挥。由于成章在浙江籍人士中威信甚高,使陈其美入主浙江的图谋很难成功。于是,陈其美对陶成章由嫉生恨,而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此外,再加上江南军事已定,陶成章仍在上海利用光复会经费募兵、练兵,这给陈其美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凡此种种,陈其美对陶成章已是切齿痛恨,决意要铲除此公,以绝后患。
1911年10月30日,蒋介石由日本回到上海,投入陈其美麾下,任沪军第5团团长。蒋介石对陈其美素怀知遇之恩。1908年春蒋介石东渡日本后,经陈其美介绍加入同盟会。1910年 5月,又经陈其美介绍,受到孙中山的单独接见。因此蒋介石视陈其美为良师益友。当陈其美交予蒋介石刺杀陶成章的秘密任务时,他慨然应诺。蒋介石很快就想到他的旧友、光复会叛徒王竹卿,此人原为太湖强盗,枪法精准,且可飞檐走壁。他虽是光复会员,却常以会内机密换取钱财,陶成章对此极为恼火。蒋介石获取这一情报后,找到王竹卿,对其恐吓讹诈,散布陶成章伺机严惩王竹卿的言论。王竹卿信以为真,铁了心要先下手为强,杀害陶成章以保全自己。
陶成章非等闲之辈,早已风闻陈其美要加害于他的消息。为防不测,他深居简出,行踪不定,后因治病才迁往法租界金神父路广慈医院。1912年1月12日午夜,天气格外寒冷。几天来为寻找陶成章的行踪,蒋介石已被折腾得筋疲力尽,他蜷卧在马车的软座上打着盹。车经福州路时,迎面吹来的狂风卷起厚实的车帘,蒋介石睁开眼,却意外看见路旁屋檐下正在避雪的陶成章。他急令停车,下车后趋步上前,殷勤地和陶成章打招呼。当夜,蒋介石用自己的马车,把陶成章送回广慈医院,默记下陶成章的病房号码。次日又携带礼品,以探视为名,实地勘察陶成章的病房环境及进出路径。1月14日凌晨,两个头戴齐眉毡帽的人,鬼鬼祟祟来到广慈医院二楼的走廊上,顺着房门找到205号病房。这二人便是蒋介石和王竹卿。其中一人学着护士的腔调,轻轻叩门道:“陶先生,吃药的时间到了。”陶成章酣睡正甜,听见有人呼唤便拉开门,然后随着一声枪响凄然倒地。
陶成章被害后,国内震惊,革命党人尤为愤慨。孙中山闻讯,十分气愤,公开向报界宣布,这是一起“挟私复怨”、“擅行仇杀”的血案。孙中山下令:“严速究缉,务令凶徒就获,明正其罪,以泄天下之愤。”浙江都督悬赏3000元缉拿凶手。作为沪军都督的陈其美也不得不装装样子,悬赏 1000元缉拿凶手。不多日,王竹卿被缉拿归案,很快便被处死。蒋介石惶惶不安,陈其美也深恐真相大白,只得让蒋介石暂去日本避避风头。1912年(民国元年)2月,蒋介石以出国学习军事为名,再次东渡日本。民国初建,围绕权力分配,国内政派林立,角逐激烈,在这种政治背景下,陶案调查自然是敷衍搪塞、不了了之。
青年时代的蒋介石很穷困,1906年,陈其美经同乡兼盟兄周淡游的荐介,结识了正在东京求学的蒋志清(蒋介石)。两人一见如故,很快结为义兄弟。蒋介石经陈其美介绍于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结识了孙中山。回国以后,陈其美跟随孙中山,当上了上海督军,黑白黄道“路路通”。蒋介石在陈其美等上海名流的引见下认识了上海“流氓大亨”杜月笙和黄金荣,从而奠定了蒋介石在上海的基础。陈其美被暗杀后,蒋介石为陈其美的死亡痛哭流涕。他对这位良师益友的知遇之恩铭感不忘,自诩为“陈(其美)烈士的化身”,“没有陈(其美)烈士就没有中国国民党”。陈其美的挚友张群、黄郛、邵元冲、吴忠信等人后来均成为蒋氏政权的中坚,其侄儿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也深获蒋介石的重任。
陈氏兄弟三人,长兄陈其业(字勤士,即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之父),其次陈其美,三弟陈其采(字蔼士)。
儿子
陈其美有两子,名陈祖华、陈祖龢。
侄子
陈果夫:民国时期政治人物,国民党内右派。1926年,陈果夫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任中央组织部代部长。
陈立夫:中国国民党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
墓址
陈英士墓位于湖州市南郊岘山东麓,距市区约两公里,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英士墓始建于1918年,1934年进行扩建,1998年对陈英士墓进行重修。
石碑坊匾额正中有孙中山手书“成仁取义”四大字;左侧是林森题的“浩气长存”,右侧为蒋中正题词“精神不死”。两旁石柱对联,分别有于右任和蔡元培所题。于右任题词:春尝秋禘生民泪,山色湖光烈士坟。蔡元培的题词是:轶事足证,可补游侠货殖两传;前贤不让,洵是鲁连子房一流。墓穴圆顶上刻着覆盖的中国国民党党徽。墓前石碑上镌刻着孙中山手书“陈公英士之墓”。
文献资料
陈其美去世后,国民党有关人士编写了《陈英士年谱初稿》,何仲萧编辑整理《陈英士先生纪念文集》,该文集收录了陈英士个人遗墨、照片、书信、文章,及各界纪念陈英士的相关文献资料,内容全面、丰富。1945年,浙江省通志馆编写了《陈英士生平事略》。
纪念塔
1930年5月18日,陈英士纪念塔在上海举行开工典礼,党政要员张群、黄郛、陈果夫、杨永泰等亲临现场。纪念塔于当年完工,矗立于上海闹市区五角场。
学校
1938年,浙江省政府开始筹备创办省立战时大学,1939年2月正式建成。为纪念陈其美,也为以先烈精神激励民众努力抗战建国,学校定名为“英士大学”。
故居
陈英士故居在过去的湖州府学前五昌里,即现在广场前路南、湖师附小北侧与东侧北端处。浙江省湖州市政府自2008年开始修缮陈英士故居并建立纪念馆。陈英士纪念馆除大量运用传统表现手段外,还创造性地使用了二维造景、湖州传统版画、族表墙和时光隧道等多种展示方式,对故居进行空间重组,把它们分割成不同的展厅,变成陈英士一生不同阶段的对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