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6 11:29
初鸟类又名鸟翼类,是一个包括飞行恐龙及其仅存的现生代表鸟类的演化支。它通常被定义为所有更接近于现代鸟类(鸟纲)而远离恐爪龙下目的兽脚类恐龙,虽然偶尔会使用其他定义。
大多数研究人员将初鸟类定义为基于分支的演化支,尽管定义各不相同。许多作者使用的定义是“所有接近鸟类(Birds)而不是恐爪龙的兽脚类”。一个几乎完全相同的定义,“所有接近麻雀而远离驰龙的兽脚类类群”,是由Agnolín和Novas (2013) 使用于他们的类群鸟盗龙类(Averaptora)。
此外,从2000年代末和2010年代初起,几组研究人员开始将伤齿龙加入初鸟类的定义。长期以来,伤齿龙一直被认为是较大的类群恐爪龙下目中的驰龙科的近亲,直到一些当代研究发现它和其他伤齿龙科与现代鸟类的关系更密切,因此在最近的研究中它被特别排除在初鸟类之外。
初鸟类偶尔也被定义为基于衍征的分支(即基于物理特征的分支)。嘉克斯·高斯特(Jacques Gauthier)于1986年命名初鸟类,于2001年将其重新定义为“所有具有用于扑翼飞行的有羽毛的翼的恐龙,以及它们的鸟类后代”。
高斯特确定了有四种互相矛盾的方式用来定义术语“鸟纲(Aves)”。这造成了问题,因为相同的生物学名称被以四种不同的方式使用。Gauthier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下面的第4种,它只为冠群保留了术语鸟纲,即所有现生鸟类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全部后代。他将其它名字分配给其它类群。
1、鸟纲可以意为接近鸟类而远离鳄鱼的所有爬行动物(或者鸟跖类Avemetatarsalia[=泛鸟类Pan-aves]))
2、鸟纲可以意为那些具有羽毛的先进主龙类(或者Avifilopluma)
3、鸟纲可以意为那些可飞行的有羽毛恐龙(或者初鸟类)
4、鸟纲可以意为所有现今活着的鸟类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全部后代(即“冠群”,或者新鸟亚纲Neornithes)
按照第四个定义,始祖鸟是初鸟类,但不是鸟纲的成员。高斯特的提议已经被古生物学和鸟类进化领域的许多研究人员采用,尽管应用的具体定义不一致。初鸟类最早被建议取代传统鸟纲的化石成员,有时又被这些研究人员用来作为俗语“鸟类(Birds)”的异名。
已知最早的初鸟类化石来自中国的髫髻山组,年代为中侏罗纪晚牛津阶,约1.6亿年前。这时期的初鸟类包括近鸟(Anchiornis)、晓廷龙(Xiaotingia)和曙光鸟(Aurornis)等。著名的早期初鸟类始祖鸟,发现于稍晚的德国侏罗纪岩层(约1.55亿年前)。许多这些早期的初鸟类分享了不寻常的解剖学特征,可能是现代鸟类的祖先型,但后来在鸟类进化过程中丢失了。这些特征包括第二趾上扩大的爪子,可能在生前被抬离地面;以及覆盖后肢和脚上的长羽毛或称“后翼”,可能被用于空中机动。
下面的分支图是根据2008年的研究,而擅攀鸟龙科的位置则参考张福成的同年研究。
树息龙生存于侏罗纪中期,时代早于始祖鸟。在Clarke与诺瑞尔的定义中,树息龙不被分类于初鸟类之中;而徐星与菲力·森特(Phil Senter),则将树息龙归类为始祖鸟的姊妹群。其它研究不支持这种分类。2010年代的研究,则经常发现树息龙和耀龙所属的擅攀鸟龙科位于近鸟类基部,或者与中鸟一起作为偷蛋龙下目的姊妹群。
下面的分支图来自2014年宇利斯·勒费夫尔(Ulysse Lefèvre)及胡东宇等人的研究。
下面的分支图来自Wang等人2016年的系统发育研究的结果。
初鸟类在白垩纪时期发生了广泛的多样化。许多类群保留了原始特征,例如有爪的翼和牙齿,但这些特征在包括现代鸟类(鸟纲)在内的许多类群中独立丢失。 虽然最早的形态,如始祖鸟和热河鸟,保留了它们祖先长而骨质的尾巴,随着尾综骨鸟目及其尾综骨的出现,更先进的初鸟类的尾巴缩短了。在大约9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有现代鸟类的祖先也进化出了更好的嗅觉。
始祖鸟化石在地理分布上非常有限,数量较少,因此国际上长期以来一直围绕“鸟类起源”这一问题争论不休,还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假说。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大量长羽毛的恐龙和原始鸟类化石在中国辽西晚中生代地层中被发现。这一发现成为“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这一学术观点的有力证据,使得在一百四十多年前提出的“假说”成为当今国际科学界上的主流学说和理论,对于长期困扰国际科学界的“鸟类起源”问题起到了冲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