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情

更新时间:2024-07-22 22:09

《故土情》是东乡族作家钟翔的第二本散文集,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这也是作者继第一部获得全国骏马奖散文集《乡村里的路》之后的又一部作品集成。

名家推荐

钟翔是临夏地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家,他的散文创作扎根于他所熟悉的土地,以诚朴的文风、扎实的叙事、温润的情感抚慰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河流,为身后的民族而写作,为底层的人民而写作。

——白庚胜

他的语言风格与其反映的生活的具体内容是非常和谐的,功力与选择非常匀调,不偷懒不偏心,是细线条的却也有一定节制,不是那种裹脚步式的。

——石 英

作者对文学的热情,是出于精神的寄托和追求,从历史的探寻中不断调整和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在人文探寻中,也能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真切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兴衰得失的感发和领悟。这样一种纵深感,往往能让人获得开阔的视野和敞亮的心襟。

——周 明

在散文写作文体方面,钟翔是一个重视独特的叙述、独特的表达的作家。

——石一宁

钟翔的文字纡徐舒缓,其节奏与乡村那种不疾不徐、张弛有度的生命节奏息息相关,这是一种自然化的呼吸节奏,带有大地般的沉稳和厚道。

——刘大先

或许钟翔自己根本意识不到,他用散文留下的这些地理镜像,已经不知不觉地建构起了一个属于“钟翔式”的言说领域,拼贴了一部完全具备了人类学意义的田野版图。

——石彦伟

作家简介

钟翔,东乡族,甘肃省康乐县人。中国作协会员,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研究馆员。著有诗集《心旅》《暗处的光点》、散文集《乡村里的路》《故土情》《撒尔塔情思——临夏东乡族人的黑夜白天》,编著《阳光照亮的黄土地》《魅力临夏》等。作品入选各类权威文学选本,荣获《民族文学》《小说选刊》《中国作家》等文学奖。散文集《乡村里的路》荣获第五届甘肃黄河文学奖、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序言

真挚真切故土情

周 明

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都有着一样的情怀,那就是故乡情。无论是童年的趣事还是家乡菜肴的味道,不管时隔多年或是走到哪里,这些记忆都挥之不去,难以忘怀。

最近我一直在读反映西部生活的一些作品,在读到钟翔这本《故土情》时,充分感受到了浓郁的乡村气息,这些看似平实的文字之所以能触动人心,令人过目不忘,就是因为他以真诚的情愫,写出了生活的真实,表达了作者的真情。

钟翔是甘肃康乐县人,文学作品先后发表在《民族文学》《诗刊》《延河》《鸭绿江》等多家报刊杂志,著有《心旅》《乡村里的路》《暗处的光点》等作品。新著《故土情》包含了散文、杂文,在取材、语言和意蕴诸多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篇幅虽都很短小,却不枯燥,很具象,也很生动。我很喜欢他写的《乡村电影》《旋转的快乐》,从中看到他对乡村金色童年的追忆,对以往岁月的温馨回忆。文字委婉灵动,描写鲜活,让我感受到了他孩提时代的有趣心境。

对每一位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来说,都是以自己观察与体验生活的方式,去分析和描写现实世界,是将自己感受生活的最深邃之处和最能够激起自己情感的因素,反映到作品中来。钟翔自己说,写得很拙朴,我觉得拙朴实际上是一种质朴,散文写到质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深沉。这本散文集,我读后觉得真实、真挚、真切,很感动人心。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西部的落后地区,早已告别了昔日的穷乡僻壤,变得美丽富饶。作品中对临夏及西部农村的变化和发展,从他的字里行间表现出来。这就证明了钟翔是个善于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细节的人。我是陕西人,他描写的生活环境和语言我有同感,例如,浆水面是什么东西,我都知道,看到这些,心里总油然升起一种暖暖的温情,非常的亲切。

能把临夏地区的风土人情、人和事、人物内心世界的东西,都一一表现出来,这在散文里面写好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把自己的乡村见闻、生活经历融入到作品中,挖掘人物精神世界,致使文章达到一定的境界,有了更高的深度,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古语说,文如其人。我看《新坡路的烟火岁月》《阳洼山的阳光》,感受到的是钟翔浓厚的英雄情怀和人文追求。钟翔是在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品评来探究人生应有的价值,是在对生命的壮美做出历史的追寻。在这个意义上说,钟翔的文学努力,未尝不是他的人生努力。钟翔对文学的热情,是出于精神的寄托和追求,钟翔从历史的探寻中不断调整和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同时,从人文探寻中,也能感受到他对历史的真切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兴衰得失的感发和领悟。这样一种纵深感,往往能让人获得开阔的视野和敞亮的心襟。用这样的心襟和视野来关照我们的现实人生,就多了一份丰厚,多了一种秉持,也就平添了人生的高度。

很感慨钟翔这样出于精神寄托和人生追求的写作方式。质朴而纯正,发乎心而形于言,绝少功利和虚饰,拓展着自己的心襟,升华着自己的内心。也可以这么来说,发挥正能量,是积极向上的。

钟翔的文字无处不体现着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牵绊,对乡土的眷恋。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时代的强音,是钟翔永远可以谱写的旋律。希望钟翔在今后漫长艰辛的创作道路上,开拓更广阔的领域,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2014 年初冬

目录

001 ◆真挚真切故土情 / 周 明

辑一 乐土

003 ◆乡村电影

010 ◆字纸的魔力

016 ◆旋转的快乐

022 ◆儿时的病

028 ◆纸飞机

033 ◆我家的房屋

041 ◆童年的星空

046 ◆岁月中相伴的河流

053 ◆城市中的绿

061 ◆地锅里的美食

066 ◆父亲的病

072 ◆童梦里的自行车

078 ◆温暖的毛毡

083 ◆弥漫的疼痛

089 ◆旧房情

095 ◆风筝情缘

102 ◆手机里的世界

107 ◆迷失在声音之外

113 ◆思想之船——我的读书生涯

辑二 吟诵

137 ◆母爱之歌(组章)

140 ◆秋天纪事(五章)

145 ◆春意(组章)

150 ◆秋绪(组章)

156 ◆城中绿意(五章)

161 ◆双乳峰(组章)

辑三 探访

165 ◆新路坡的烟火岁月

177 ◆剪不断的往事

190 ◆阳洼山的阳光

195 ◆广通河涛声

201 ◆春行青布山

205 ◆浓墨重彩的绘画人生

212 ◆河州砖雕的传人

215 ◆迟来的心灵安慰

辑四 评说

221 ◆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写法

——读钟翔的散文 / 石 英

224 ◆表现生活的力量

——关于钟翔散文集《乡村里的路》 /石一宁

227 ◆ 不加抒情的乡村 / 刘大先

230 ◆为农耕文明唱起挽歌

——评东乡族作家钟翔的散文创作 / 石彦伟

236 ◆沿着“乡村里的路”,他这样一步步抵达文学 / 张海龙

240 ◆土气息泥滋味 / 钟红英

244 ◆怀念乡村记忆中的人性温暖

——第十届“骏马奖”获得者、东乡族作家钟翔访谈录 / 石彦伟

251 ◆文学视角下的乡村叙事

——浅析东乡族作家钟翔的乡土散文创作 / 老 泉

256 ◆朴素的飞翔和泥土的力量

——读钟翔散文集《乡村里的路》 / 敏彦文

270 ◆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读钟翔散文集《乡村里的路》 / 滕建民

273 ◆原味的乡土

——钟翔散文读后感 / 何其岗

275 ◆生命的祥光

——读钟翔《乡村里的路》有感 / 王万珍

279 ◆自我的觉醒与心灵的感悟

——钟翔散文创作浅析 / 马幸福

282 ◆后记

后记

怀有欲求和梦想的人,总是被难测的命运操控,离开生养的故土大地,从天南到海北,自故乡到异乡,在莫大的世界上游走。到了一定时机,停下长旅的脚步,在异乡的大地修建家园,娶妻生子,抚养儿孙,迎送日月晨昏,过着凡常的生活。

在陌生的环境,发现不同的事物,别样的民族风情,奇异的人文景观。这些异样的景致,潜移默化地影响身心,跟思想暗合为一体,和谐共处。时隔一久,这偶遇的栖身之地,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故乡。

我从老家流川河畔出走,在不远的广通河畔度日多年,到了不惑之时,又到大夏河畔的古河州栖居,真是难以料到。环顾周围,凡常生活的轨迹,能够涉足的范围,简单的人际关系,还在这很小的范围内转悠,根本去不了远处。可见我是个抱朴守拙、安分听命的人,缺乏闯荡世界的勇气,也无远游沧海的雄心,成不了什么大事。短暂而永恒的一生,只能在生养的故土大地,默默度过,日渐老去。

自小沉默冥思的天性,埋头书卷的嗜好,使我独来独往的生活,时常远离大多数,置身僻静的一隅,在小众范围内,相知相交,表达真意,共话人生,养成了以文字诠释情感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所谓的文学创作。这样的阐说方式,比不着边际的随意言说和公众场合的信口雌黄,要高尚得多,健康得多,有益得多。融入真情,弥漫爱意,传递心声的心灵文字,已成了我跟世界万物交流的最佳途径。

身为穆斯林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和悲悯情怀,与虔诚的信仰融为一体,默默诉诸笔端,化为纸上的文字,撑起信仰的高度。道德、慈爱、仁义、善良、诚信这些文学作品的审美内容,同样为伊斯兰文明所倡导。依此进行的文学创作,不懈的埋头笔耕,何尝不是在走信仰的路子,补习信仰的功课。世事浑浑浊浊,善恶不断上演,以文字活命的人,甘愿退居于干净的内心,回归自我,以真挚的心灵歌吟,传承融入民族血脉的清洁精神。

步入中年后,身边的亲人先后悄然逝去,埋入一抔黄土,使我脆弱的心,愈加不堪一击。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深知活着的人们,不论贫富贵贱或者悲喜忧乐,一旦到了生命定数,都会默然走向寂灭,无奈地离开世界。

细细观照身边,无数的个体生命与周围事物紧密相连,在共享的既定环境中,各行其道,独自忙乎。许多人事的沉浮荣辱,更迭变换,都触痛脆弱的记忆,化为情感的载体,丰富着精神世界。生性敏感者,常被事物的变化左右,引发无限感概,产生独特的生命感悟,这对一个写作者而言,十分难能可贵,是最好的精神滋补。

仰望时空,浩渺无际,俯视周身,万物相拥。在苍茫辽阔的世上,个体微弱的生命,涉猎的范围,实在太小了,且随生命的终结,不知不觉逝去,归于泥土。凡俗的肉身,不着边际的言谈,炽热的爱意,浓浓的亲情,残留的是非恩怨,也会随之消失,不留一丝痕迹。在短暂的时光间隙,跟民众联手,抚触大地,关爱苍生,抒怀言志,书写心灵的文字,使其获得的生命意义,或许比一个人活得更为长久。

故土情》中收录的作品,分“乐土”“吟诵”“探访”“评说”四辑,计有四十多篇,多在公开刊物发表。部分入编时,做了适当改动,使其更为严谨。论述我或我散文创作的篇什,极为珍贵,一并收录进来,作为永久的纪念。著名作家周明先生不顾年长,事务繁忙,抽空写了序言,爱意盈盈,永世难忘。著名书法家马尊贤先生得知我出书,题写了难得的书名,为拙作增色不少。乡友金有录一直关心我的文学创作,多次给予切实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出版作品是作者交出自己,袒露心扉,被书带向历史的甬道,来到陌生的读者面前,接收应有的评头论足或说长道短。其人生悲喜,情感经历和思想认知,在时间的长河中或被洗劫一空,或留小小的几颗沙粒,都是意料中的事儿,不管也罢。

记得威●坦普尔说过,书和谚语一样,都是从它们经历的年代所留下的印记和评价中获得重要价值的。想想也是。

2015 年 5 月 大夏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