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

更新时间:2024-11-06 21:26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小名香孩儿。涿郡人(一说保州),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赵匡胤为涿郡人,于后唐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他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县令;曾祖赵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赵匡胤为赵弘殷(宋宣祖)次子,长兄赵匡济早夭,母亲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弘殷“好儒事”,喜“访求书籍”,又意识到了“文武为立身之本”;杜氏本人也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在父母的影响下,赵匡胤最初投入夹马营“陈学究”的学馆中读书,后来赵家又聘请了“赵学究”教导赵匡胤。除此之外,赵匡胤还曾受学于饱学宿儒辛文悦,学习“五经”。在文化教育外,赵匡胤对习武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史称其“学骑射,辄出人上”,喜欢聚集伙伴按照战阵的模式排练,并时常把弄一根纯铁打造的杆棒。

少年时期的赵匡胤个性强横,好赌博,爱打抱不平,嫉恶如仇,惹了不少麻烦。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十八岁的赵匡胤和贺景思(与赵弘殷同在禁军供职)的长女贺氏成婚。后汉初年,赵匡胤为寻求建功立业的机遇,离家出走,南下复州(今湖北天门附近),投奔赵弘殷的旧同僚、复州防御使王彦超,但王彦超只拿出一些钱财打发赵匡胤而已。赵匡胤转投随州(今湖北随州附近)刺史董宗本,得其收留,却又因与董宗本之子董遵诲产生不快而离开随州。在寓居襄阳的一座寺庙时,得到一位精通数术的老和尚的劝导,往北出发,抵达了后汉枢密使郭威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作战的前线。但他这时应该没有与郭威等正式接触,只是探望了一下随郭威出征而左眼负伤的父亲赵弘殷,随后便北上太原,被正在“招纳亡命”的河东节度使刘崇收留为镇将

不过,赵匡胤并没有在太原定居下来,而是继续散漫三秦至西北一带,待返回洛阳时,他敏锐察觉到以枢密使出镇邺都的郭威的权势之大,于是果断投奔了郭威。广顺元年(951年),郭威在推翻后汉隐帝的统治后夺取帝位,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任东西班行首,属“殿前诸班”。广顺三年(953年),拜滑州兴顺副指挥使,尚未就职,便被担任开封府尹的郭威养子柴荣招入麾下,转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屡建战功

主词条:高平之战后周攻南唐之战

显德元年(954年)初,柴荣即位,是为后周世宗。此年,北汉契丹联军入侵,柴荣御驾亲征,在泽州高平之南的巴公原(今山西晋城巴公镇)与北汉军遭遇,赵匡胤以柴荣帐下亲兵(牙军)副将的身份,与主将张永德各率马军两千扈驾。大战展开时,右军樊爱能何徽部不战遁溃,步军千余人投降北汉,局势十分危急。在此关头,赵匡胤振臂高呼:“主上面临险境,我等当拼死一战!”又请张永德率弓箭手抢占左边高地。赵、张二人各率两千精兵左右夹击,以死拼杀,加上柴荣采纳枢密副使魏仁浦的建议,亲自跃马冲击北汉皇帝刘崇的大营,使后周军士气大振,最终扭转局势,大破北汉军。赵匡胤作为先锋,乘胜进攻北汉都城太原,焚烧城门,但太原防守严密,后周攻城部队损失颇多,赵匡胤的左臂也被流箭射中,柴荣制止他再攻城,决定撤兵。回师后的三月,赵匡胤被破格擢升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今广西来宾东南,时为南汉辖地)刺史,虽是加衔,但已属中高级将领。十月,又升领永州(今湖南永州,时为武平军辖地)防御使。

高平之战后,柴荣决定整顿积弊丛生的侍卫司,扩充“殿前诸班”的兵力为殿前军。赵匡胤首先根据柴荣的指示,对侍卫司马步军进行汰除老弱和点选精锐的工作;其次,参与柴荣对殿前司的扩建,组成新的殿前司所属诸班直及龙捷(马军)、虎捷(步军)、铁骑、控鹤等诸禁军,殿前司兵力大增,其所属禁军遂成为后周最精锐的军队,史称“兵甲之盛,近代无比”。殿前司地位虽低于统辖大部分禁军的侍卫亲军司,但它所统辖的禁军是皇帝的亲卫军,赵匡胤成为柴荣的亲信将领之一。赵匡胤也利用这次整顿禁军的机会,广泛地同各级将领接触,在军中结拜了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等“义社十兄弟”,并通过点选禁军和选募殿前军的机会,扶植了杨信崔翰田重进张琼等一大批亲信,从而在殿前司中培植了自己的势力。

显德二年(955年)五月,柴荣派兵攻取后晋灭亡时被后蜀占领的秦(今甘肃秦安北)、阶(今甘肃武都东南)、成(今甘肃成县)、凤(今陕西凤县东北)四州。战事初期,后周军进展缓慢,一些朝臣坚请撤兵。同年七月,柴荣令赵匡胤至前线观察战局。赵匡胤回朝后,建议继续用兵,坚定了柴荣的信心。最终后周军成功收复四州。

就在收取四州之后,柴荣于显德二年(955年)十一月发动了对南唐的攻势,但初战不利,柴荣决定亲征淮南。显德三年(956年)春,赵匡胤跟随柴荣南下,首战便在涡口(今安徽怀远东北)打败南唐军万余人,斩杀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南唐奉化军节度使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姚凤率领号称十五万的军队,驻扎在清流关(今安徽滁州西郊关山中段),被赵匡胤率军击败。赵匡胤追到城下,皇甫晖请布阵决胜,赵匡胤笑着同意。皇甫晖摆好阵式出战,赵匡胤抱着马脖子直冲南唐阵内,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将其与姚凤一同擒获。定武军节度使韩令坤攻下扬州,南唐军又来争夺,韩令坤主张退兵,柴荣命令赵匡胤率兵二千赶往六合。赵匡胤下令说:“扬州兵敢有过六合的,砍断他们的脚。”韩令坤才固守扬州。赵匡胤不久在六合东面打败南唐齐王李景达,斩杀一万多人。回师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不久又被加授为定国军节度使。

显德四年(957年)春,赵匡胤跟随柴荣出征寿春,攻克连珠寨,乘势攻下寿州。回师后,柴荣又拜他为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仍任殿前都指挥使。此年冬,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濠州、泗州,充当前锋。此时,南唐在十八里滩扎寨,柴荣刚刚商议用骆驼摆渡军队时,而赵匡胤已率先单骑横渡而过,他的部下骑兵也紧随他渡过了河,因而攻破南唐军寨。又用缴获的南唐战舰乘胜攻克泗州。南唐在清口驻军,赵匡胤随柴荣两翼分兵沿淮河东下,连夜追到山阳,擒获南唐都应援使陈承昭,次年正月攻下楚州。柴荣南下扬州,赵匡胤乘胜在迎銮江口、瓜步(今江苏扬州南)连破南唐军。此后,南唐被迫求和,割江北与后周,柴荣罢兵北归。赵匡胤在此役中奋勇作战,于五月移领忠武军节度使

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北伐,赵匡胤担任水陆都部署。到达莫州,先到瓦桥关,守将姚内斌投降;又打退几千名契丹骑兵,关南平定。柴荣在行军路上,审阅各地所上文书,得到一只皮口袋,袋中有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柴荣感到这件事十分奇怪。当时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柴荣卧病回京,命赵匡胤任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以接替张永德。同年,柴荣驾崩,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后周恭帝)继位,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黄袍加身

主词条:陈桥兵变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

正月初二,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

次日,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即宋太宗赵炅)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拜于庭下,拥立他为帝。众人呼喊万岁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赵匡胤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拥立者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不得惊犯太后和主上,不得侵凌公卿,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令者族诛。”诸将士都应声“诺”。赵匡胤于是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

守备都城的石守信、王审琦等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促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都城开封。

这时范质等人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就仓促遣将是上了大当,但已无可奈何,只得率百官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布柴宗训禅位。正月四日,赵匡胤在开封崇元殿正式登皇帝位,时年三十四岁。之后,下诏改封柴宗训为郑王。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仍定都开封,改元“建隆”,史称“宋朝”“北宋”。

袭占荆湖

主词条:荆湖之战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相继平定了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发动的叛乱,巩固了政权。他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宰相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经过两年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准备,确定“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决策,决心通过战争创造统一局面。

荆南、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要冲,南北相邻,又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占领荆、湖,即可割裂江南诸国,为各个击破创造条件。为此,宋廷决定寻机出兵荆、湖。建隆三年(962年)九月,赵匡胤一面部署兵力守卫西、北边境,防止辽(契丹)、北汉南掠;一面选择荆、湖为突破口,挥师南下,准备开始统一战争。

建隆三年(962年)十月,武平军节度使周行逢病死,他年仅十一岁的儿子周保权继位。衡州刺史张文表乘机兵变,占领潭州(治今湖南长沙),威逼朗州(治今湖南常德)。周保权为讨张文表,向宋求援。赵匡胤决定以“假道灭虢”的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渚,以达一箭双雕的目的。

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率十州兵以助湖南讨张文表为名,借道荆南。二月,慕容延钊暗遣李处耘率数千轻骑,攻占江陵(今属湖北)城,迫节度使高继冲降,荆南遂亡。时周保权已干息内乱,知宋欲图湖南,为阻宋军南下,命指挥使张从富领兵阻截。二月底,宋军水陆并进,突破三江口(今湖南岳阳北),缴获战船七百艘,占领岳州(治今湖南岳阳)。三月,占领朗州,周保权被俘,湖南遂平。从此,宋军西逼后蜀,东胁南唐,南可直取南汉,战略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攻灭后蜀

主词条:宋灭后蜀之战

宋平荆池后,即部署攻蜀。后蜀皇帝孟昶闻讯,欲依托川陕险要地势,严兵拒守,同时遣使约北汉共同反宋。赵匡胤获后蜀叛将赵彦韬,得知蜀军兵力部署,遂下令出兵。

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赵匡胤命分兵两路:

两路分进合击,约期会攻成都。孟昶得知,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率兵数万北上扼守利州(治今四川广元)、剑门(今四川剑阁东北)等关隘。十二月,北路宋军占领利州。

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北路军突破剑门险要,大败蜀军,俘王昭远,继占领剑州(治今四川剑阁)。东路刘廷让军突破巴东咽吭夔州(治今四川奉节东白帝),连克万州(治今四川万县)、开州(治今四川开县)、忠州(治今四川忠县)、遂州(治今四川遂宁)等地。两路直逼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灭亡。

(图册主要参考资料)

平定南汉

主词条:宋灭南汉之战

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只有南汉皇帝刘鋹拒绝附宋。开宝二年(969年)六月,赵匡胤以右补阙王明为荆湖转运使,为南征作物资准备。

开宝三年(970年)九月初一,赵匡胤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十州兵长驱南下,中间突破,直趋贺州(治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潘美声言沿贺水东取南汉国都兴王府(今广东广州),以诱歼南汉军主力。等到刘鋹派大将伍彦柔率舟师溯郁江、贺水西上增援,宋军伏击获胜,杀伍彦柔,占领贺州。十二月,进至韶州(治今广东韶关),南汉都统李承渥率兵十万于莲花峰(今广东韶关东南)下,列象阵迎击,宋军以强弓劲弩破阵,占领韶州。

开宝四年(971年)正月,宋军攻克英(今广东英德)、雄(治今广东南雄)三州。二月,进至马径(今广东广州北),以火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六万军,继攻陷兴王府,刘鋹投降,南汉灭亡。

收取江南

主词条:宋灭南唐之战

宋灭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表面上臣服以求自保,暗中却备战以防宋军进攻。赵匡胤志在统一江南。经两年准备,于开宝七年(974年)九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异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偕都监潘美,统领十万大军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今浙江杭州)北上策应;遣王明牵制湖口(今属江西)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十月,曹彬率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攻破池州(治今安徽贵池),占领采石(今安徽当涂北)。于十一月中旬在采石架通长江浮桥,保障大军渡江,继续向东推进。

开宝八年(975年)正月初三,宋军破溧水(今属江苏),继与十万南唐军激战于秦淮河(今江苏南京西),大败南唐军,直逼江宁(今江苏南京)城。在西路王明军和东路吴越军配合下,全歼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所率十万援军,于十一月攻破江宁,李煜投降,南唐灭亡。

顿兵太原

开宝元年(968年)和开宝二年(969年),赵匡胤曾两次出兵进攻北汉,都因辽出兵援助,无功而返。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第三次进攻北汉,因其突然去世而结束。直到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炅亲自统兵,灭亡北汉。

离奇去世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炅饮酒,共宿宫中;隔日(二十日)清晨(11月14日),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四月二十五日,赵匡胤被葬于河南府永安县的永昌陵(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一月,宋真宗赵恒为赵匡胤加尊谥为启运立极英武圣文神德元功大孝皇帝。至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闰十月,最终定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为政举措

北宋初年,国家处于分裂的局面之下,赵匡胤称帝后,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使国家逐步统一。同时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以及“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创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还澄清吏治,劝奖农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举措不仅恢复了五代以来的战争创伤,且使国家呈现出相对稳定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政治

为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

行政权的集中:宋沿唐制,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尚书、门下列于外朝,中书设于禁中,称政事堂。中央实行军政、民政、财政三权分立,开始削弱宰相的地位和权力。赵匡胤在礼节上又取消了宰相“坐而论道”的制度,使宰相失去了百官所不可企及的待遇。宋初仍用后周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为相。乾德二年(964年),范质等三相请退,独用赵普为相。为了防止赵普擅权,又以薛居正吕余庆任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副手。此外,宋初在学士院设翰林学士若干人,为皇帝起草诏书;翰林学士还侍从皇帝“备顾问”,可以直接向皇帝提出对国事的建策。

军权的集中:宋朝建立后,允许枢密使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中书省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报皇帝批旨。

财权集中:中央的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三司使统领盐铁度支户部。地方设转运使,把地方收入大部分运送中央。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任甚重。

司法权的集中:宋沿唐制,朝廷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台分为台院殿院察院,最初由其他官员兼职。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最高官员。赵匡胤在位时,刑部复核各地大辟罪案。在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和核准。

后人根据“太祖誓碑”中的“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等理由,认为宋朝“重文抑武”的祖宗家法是赵匡胤在位时所定下的。但赵匡胤实际上是抑武却也并不太重文的,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人民深受其害。我让选干练的儒臣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便都贪浊,也抵不上一个武人。”对于赵匡胤来说,任用文士仅仅因为他们可能产生的危害远不及武人来得大,更不会向武人那样危及政权的根本。

宋代建国后,赵匡胤等君主采纳朝臣建议,吸取了唐、五代时科场积弊的教训,在科举考试中采取了一系列防微杜渐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

宋初,多有言及《刑统》条目不便者,赵匡胤采纳判大理寺事窦仪的建议,命其主持修订,至乾德元年(963年)重定《刑统》30卷,编敕4卷(即《宋刑统》)。赵匡胤下诏“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颁行天下”。《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刻板印行的法典。

对于自后晋以来便被割让的燕云十六州,赵匡胤一方面有着收复燕云故土的责任感,认为燕云未复,难称一统;另一方面,他对宋辽双方实力的估计又很实际:“今之劲敌,惟在契丹,开运以来,益轻中国。”认为以宋目前的实力,无法在军事上与契丹争锋。但他并不消极地等待契丹“自乱”,或幻想有朝一日契丹会“率土归仁”,而是设计了第三种方式:以和平赎买的方式收复燕云。

据《渑水燕谈录》《石林燕语》等书记载,赵匡胤削平南方诸国后,设置了“封桩库”,将各国财富收归其中,并将每年财政收支的盈余部分存入。他计划等到蓄满五百万缗后,遣使向辽赎回“山后诸郡”(燕云之地),如辽方不同意,则将钱财用于召募战士,以武力收复。部分学者认为该策“显示出太祖在外交政策上的灵活、务实和理性。”

经济

赵匡胤对有关国计民生产生重要影响的黄河下了很大的力量治理。黄河的问题主要是水患,五代时期,黄河决堤、改道,淹没村庄农田,宋初也不断有水灾出现。赵匡胤在建隆三年(962年),令黄河沿岸修堤筑坝,并大量种树,以做防洪时用。每年的正月、二月、三月,为黄河堤坝例修期,赵匡胤下令严格巡察,防患于未然。因此,素以黄害著称的黄河在他在位的十七年中,只有十几次溃决的记载,并且都没出现严重的灾害。除了黄河之外,赵匡胤对运河汴河蔡河等主要河流,也做了不少修整。这对于农业经济的稳定、商业经济的流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赵匡胤还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专收。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乾德二年(964年),赵匡胤下过一道命令,就是将各地每年所收的民租和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

军事

军权集中: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并调往外地充当节度使。继而削弱节度使实权,使其徒有虚名。接着,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枢密院,枢密院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军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使其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制”政策。驻军一半京师,一半各地。

宋初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兵乡兵蕃兵四种。禁军是军队的主力,赵匡胤即位后,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禁军的实力:

为征讨南方诸国,尤其是倚仗长江天险自固的南唐,赵匡胤于乾德元年(963年)起募人在开封朱明门凿池,引蔡水灌入,打造楼船上百艘,命镇国节度使宋偓率领数千禁军在此操练水师,号称“水虎捷”。他本人也颇为重视,几次亲往视察。

赵匡胤“常注意于谋帅”。他曾分命何继筠镇棣州,李汉超镇关南、马仁瑀镇瀛州、韩令坤镇常山、贺惟忠镇易州,以防御契丹;郭进镇西山、武守琪镇晋州、李谦溥镇隰州、李继勋镇昭义,以抵御北汉;赵赞镇延州、姚内斌镇庆州、董遵诲镇环州、王彦升镇原州、冯继业镇灵武,以抵御西北少数民族。这些人组成了北宋西、北两处边防,使得北宋开国之后,“二十年间无西北之忧”。

主词条:北宋统一战争

北宋建立后,分裂割据局面仍未结束:北面有契丹建立的辽政权和辽扶植下的北汉,南面和西面分布着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荆南)等割据政权。另外,周行逢在湖南、留从效在泉州、漳州还建立着一些割据势力。赵匡胤鉴于“地运南趋”“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各国力量较弱,北宋财力不济而辽政权实力又比较强大的现实,在征询了张永德赵普等大臣的意见之后,完整地提出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

中国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努藏空虚。必先取巴蜀(后蜀),次及广南(南汉)、江南(南唐),即国用富饶矣。河东(北汉)与契丹接境,若取之,则契丹之患,我当之也。姑存之以为我屏翰,侯富实则取之。

为此,赵匡胤在位期间统一诸国的主要军事活动如下:

(表格主要参考资料)

文化

赵匡胤重视图书建设。建国之初,他注意收集各国遗留图书,用以充实官府藏书。北宋刚刚建立时,三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仅有书1万2000余卷。乾德元年(963年)平荆南时收高氏图书,以充实三馆。乾德三年(965年)平定后蜀,右拾遗孙逢吉赴成都收图书1万3000卷。开宝九年(976年)平南唐太子洗马吕龟祥到金陵收图书2万余卷,又收吴越图籍万卷。广泛征集民间藏书,规定凡有献书者,视其书籍价值,如果是馆阁中没有的,就送此人到学士院试问吏理,堪任官职俱委以官职,如三礼涉弼、三传彭干、学究朱载三人献书1200余卷,都被赐以科名。通过征集和献书,在开宝年间,官府藏书增至8万卷。为北宋官府藏书奠定了基础。

建隆二年(961年),司空王溥领衔撰成《唐会要》100卷、《周世宗实录》40卷。乾德元年(963年),又撰成《五代会要》30卷。

建隆元年(960年),针对唐武宗李炎“会昌灭佛”和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反佛”两次“法难”的后果,赵匡胤颁诏各路、州、府寺院:已经毁坏的寺院不重建,没有毁坏的寺院继续保留。停止反佛,对佛教采取扶植、利用和管理的政策。此后宋代各位帝王,基本上延续了这一国策。

乾德四年(966年),僧行勤等157人请求游历西域求佛法。赵匡胤准许,各赐钱三万派遣前往。

开宝四年(971年),赵匡胤命令内侍张从信等到益州,监督刻印大藏经13万版,共6620卷。此次刻印的大藏经被称为《开宝藏》或蜀版,到太平兴国八年(982)全部完成。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木版雕印的佛经总集,它的印本成为后来中国—切官、私刻藏以及高丽、日本刻藏的共同准据。同年,佛教徒建盛从西天竺携带贝叶梵文佛经回到宋朝。

民族、对外关系

赵匡胤建宋后,继承了后周时代与辽朝(契丹)、北汉的敌对关系,双方时有小规模战事。北汉煽动并帮助昭义镇李筠叛乱。开宝七年(974年)十一月,辽涿州刺史耶律琮致信于权知雄州孙全兴,申明和好之意,孙全兴献于开封,赵匡胤命他答信修好。次年(975年)初,辽方派使者携国书来聘问,受到赵匡胤的接见及厚赏。同年七月,赵匡胤遣西上閤门使郝崇信等出使辽朝。辽方于同月派左卫大将军耶律霸德等来聘,“献御衣、玉带、名马”,仍受赵匡胤厚待。宋辽关系转向缓和。开宝九年(976年),辽方还派太仆卿耶律延宁等来祝贺长春节。

建隆二年(961年)八月,生活于松花江、黑龙江下游的女真部派使者嗢突剌进贡名马。建隆三年(962年)正月、三月及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八月、九月,女真五次遣使朝贡。女真的贡马引发了宋廷的兴趣,赵匡胤专门下诏免去登州沙门岛百姓的租赋,鼓励其运载女真贡马前往大陆。开宝三年(970年),女真遣使入朝,定安国(中心为今吉林白山)“附表贡方物”。开宝六年(973年),女真遣使贡马。

开宝元年(960年)正月,定难军(夏州)节度使、西平王李彝殷得知赵匡胤代周建宋,立即派遣族子银州防御史李光曮奉表入贺,并避赵弘殷之讳,改名彝兴。赵匡胤给李彝兴加官太尉。宋初加官三公的朝臣只有赵普,外藩只有李彝兴,由此可见赵匡胤对李彝兴来贺的重视。乾德五年(967年),李彝兴卒,赵匡胤为他辍朝三日,追赠太师,追封夏王,并授其子李光睿(后更名克睿)为定难军节度使。赵匡胤在位时,双方一直保持密切关系,李彝兴听说宋朝缺乏战马,便进贡良马三百匹,赵匡胤特地为其量身定做玉带以赏赐。李彝兴父子还多次奉赵匡胤之诏,抵御或助征北汉。

除了定难军之外,建隆二年(961年)十一月,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遣使朝贡。十二月,甘州回鹘可汗景琼、于阗国王李圣天遣使进贡方物。建隆三年(962年),西州回鹘遣使进贡方物。乾德二年(964年)至乾德三年(965年),回鹘两次来贡。乾德三年(965年)十二月,甘州回鹘、于阗及瓜、沙等州均遣使来贡。次年(966年),于阗王子李德从奉命来贡。开宝二年(969年),回鹘、于阗再次遣使来贡。

开宝四年(971年)七月,所谓的“大食国”遣使进贡方物,其使者李诃末还被授予官职。开宝六年(973年)至开宝九年(976年)间三次来贡。

宋朝建立后,因位于四川的后蜀阻隔,并未与西南的大理国有过接触。乾德三年(965年),宋灭后蜀,大理国闻讯,即派遣建昌城(今四川西昌) 守吏经北上成都的清溪关道至宋祝贺。赵匡胤等认为唐朝灭亡是缘于与南诏有关的桂林兵变,由此将大理国与南诏类比深为防范。当灭后蜀主将王全斌“欲乘势取云南”,以地图进献时,赵匡胤却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具体典故参见“轶事典故-宋挥玉斧”),拒绝用兵。开宝元年 (968年),大理国又再次遣建昌城守吏至黎州(今四川汉源) 递交文书,希望与宋朝通好。不过宋朝与大理正式建立宗藩关系,已是宋太宗时期的事。

建隆三年(962年)、乾德元年(963年)、乾德三年(965年),高丽国王王昭三次遣使进贡。

北宋建立后,首先朝贡的是占城国(位于今越南中部)。占城国王释利因塔蛮于建隆元年(960年)、建隆二年(961年)、建隆三年(962年)、乾德四年(966年)、开宝五年(972年)、开宝六年(973年)、开宝七年(974年)多次遣使进贡。此后,东南亚诸国纷纷来华进行朝贡。建隆元年(960年),室利佛逝(中国称三佛齐)国王悉利大霞里坛遣使来贡方物,建隆二年至三年(961年—962年),至少三次遣使进贡,开宝四年(971年)至开宝八年(975年),至少四次来贡。

开宝元年(968年),丁部领统一交趾(今越南北部),建立丁朝,国号大瞿越。在北宋灭南汉之后,丁部领畏惧北宋前来攻打,于开宝六年(973年)派其长子、南越王丁琏携带方物,诈称父逊子位,向北宋请求册封。赵匡胤遂册封丁琏为检校太师、静海节度使、安南都护,放弃攻打交州,移兵南唐。开宝八年(975年),因丁琏进贡,赵匡胤嘉奖丁部领,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交趾郡王。之后交州对宋外交均以丁琏为主,中国统治者开始将交趾视为“列藩”。自此时起,双方确立了宗藩关系。

历史评价

赵炅:“先帝以勤劳定天下,凡军国机务、边防制置,咸得之矣。但遵守旧规,不得辄易。”

范仲淹:“我太祖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周,广南、江南、荆湖、西川,一举而下,罢诸侯之兵,革五代之暴,垂八十年,天下无祸乱之忧。”

富弼:“艺祖临轩之初,一岁之内,下泽潞,平扬州,威令之行,如破竹之势,则其余藩镇,自是束手而听命矣。又于樽酒之间,酬对之际,折其气,伏其心,罢节旌,授环卫,謦欬之易。其故何哉?御得其道故也……太祖、太宗圣圣相承,修明宪度,肃清寰宇。”

田况

赵顼:“五季失图,猃狁孔炽。艺祖造邦,意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保之,敢忘厥志。”

司马光

程颐:“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非汉、唐可比,固知赵氏之祀安于泰山。”

苏轼:“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

刘安世:“太祖用心,尧舜之心也。”

王安石:“伏惟太祖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当其务。故能驾驭将帅训齐士卒,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于是除苛赋,止虐刑,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躬以简俭为天下先。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

魏泰:“太祖皇帝得天下,破上党,取李筠,征维扬,诛李重进,皆一举荡灭,知兵力可用,僭伪可平矣。”

杨侃:“太祖以神武独断,太宗以圣文诞敷,平江表,破蜀都,下南越,来东吴,北定并、汾,南取荆、湖。是故七国之雄军,诸侯之陪臣,随其王公,与其士民,小者十郡之众,大者百州之人,莫不去其乡党,率彼宗亲,尽徙家于上国。”

叶梦得:“太祖英武大度,初取偕伪诸国,皆无甚难之意。”

朱熹

吕祖谦:“一举而平荆湖,再举而平蜀汉,三举而平刘鋹,四举而平李煜。兵锋所向,如雷如霆,如摧枯,如破竹,无不陨灭者,盖艺祖阅习之功,有以先之地。”

陈亮:“唐自肃、代以后,上失其柄,藩镇自相雄长,擅其土地人民,用其甲兵财赋,官爵惟其所命,而人才亦各尽心于其所事,卒以成君弱臣强、正统数易之祸。艺祖皇帝一兴,而四方次第平定,藩镇拱手以趋约束,使列郡各得自达于京师。”

王称:“太祖皇帝聪明齐圣,由揖逊而有天下,如尧与舜。至于天禄之传,不归之子而归之弟,则贤于禹远矣,况汤武乎。呜呼!得天下以仁,弃天下如脱屣,数千百载之间,继尧舜之正者,唯太祖为不可及也已。”

吕中:“以我太祖立国之初,规模广大如汉高帝,谋深虑远如汉光武,而正心符印,密契三圣之传于数千载之上。”

脱脱:“昔者尧舜禅代汤武以征伐,皆南面而有天下。四圣人者往,世道升降,否泰推移。当斯民涂炭之秋,皇天眷求民主,亦惟责其济斯世而已。使其必得四圣人之才,而后以其行事畀之,则生民奔驰之期,殆无日也。五季乱极,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原其得国,视晋、汉、周亦岂甚相绝哉?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以来,释藩镇兵权,绳赃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州郡司牧,下至令录、幕职,躬自引对。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成,制礼作乐。在位十有七年之间,而三百余载之基,传之子孙,世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呜呼,创业垂统之君,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已矣!”

朱元璋:“惟宋太祖皇帝顺天应人,统一海宇,祚延三百,天下文明。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孙承恩:“宋祖龙兴,仁厚建国。笃尊圣道,式着君德。慎狱恤民,惩奢塞源。身端化本,大哉王言。”

邵经邦:“愚观宋祖之大略有五:知人,一也;善任,二也;推诚,三也;厚抚,四也;至於莞榷之利悉委诸将,恣其贸易,皆得便宜,五也。”

冯梦龙:“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赵匡胤)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手段?”

王夫之

爱新觉罗·弘历

赵翼:“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

张佩纶:“艺祖一无足取,余最不喜之。”

蔡东藩

吕思勉:“宋太祖的才略,亦和周世宗不相上下,或者还要稳健些。”

黄仁宇:“所以我们从《宋史》的本纪里看到赵匡胤幸造船务、观制造战舰、观水矶、阅炮车、视察练习水战、亲授医官黜其艺之不精者,前后不绝。他自己也武艺高强,骑马射箭均是第一流能手,未做皇帝前曾以大将的身分亲自参加战斗,所以宋朝人也称之为“艺祖”。既作皇帝则他不能搬出智力德行均高人一筹的表现。可是赵匡胤不以抽象的观念笼罩事务。他作圣贤之君的观念,能拿出来对真人实事发挥,在各代帝王之中可算是最能说实话的一位……赵匡胤在公元976年去世之日即算按照传统‘盖棺论定’的立场看来,也算得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人物。而注意事业上的成功,也是宋太祖赵匡胤自己的一生宗旨。”

虞云国:“宋太祖以一军旅武将夺得天下,在位十六年,做了两件大事:第一,基本统一了南方,并为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强化了中央集权,彻底消弭了中唐以来造成地方割据的动乱因素。太祖不仅为赵宋王朝,也为其后的封建王朝留下了一笔不可缺少的政治遗产,宋代以后的统一王朝没有再出现分裂割据局面,这笔政治遗产是大起作用的。”

轶事典故

传奇经历

据传,赵匡胤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过了一晚上都未散去,因此小名“香孩儿”。身体上有金色,三天都未改变。

长大后的赵匡胤容貌威武,器度豁达,有见识的人知道他不是一般人。学习骑马射箭,总是超出其他人之上。他曾试骑一匹烈马,他不给马套上笼头,结果烈马跑到城楼的斜道上,使他的额头撞在门楣上,人也从马上掉下来。人们以为他的脑袋一定会被撞碎,不料赵匡胤却从地上慢慢起身,继续追赶马并跃上马背,一点也没有受伤。

赵匡胤又曾与韩令坤在土屋里下棋,看到有麻雀在屋外打斗,就起来捉麻雀,结果屋子随后就倒塌了。

不徇私情

清流关(今安徽滁州西郊关山中段)之战后,赵匡胤的父亲、时任马军副都指挥使赵弘殷率军在半夜时来到城下,传呼开门,赵匡胤说:“父子诚然是至亲,但是城门开关,却是国家的事情。”等到天亮,才允许他进城。

节日尊号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的生辰(二月十六日)被定为“长春节”(开宝九年赵匡胤去世后,该节废止)。

乾德元年(963年)九月(一作十一月),群臣为赵匡胤上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皇帝。

开宝元年(968年)十一月,加号为“应天广运圣文神武明道”皇帝。

开宝九年(976年)二月,加号为“应天广运立极居尊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

喜爱读书

赵匡胤虽是武将出身,却喜爱读书,常常手不释卷。他跟从后周世宗柴荣平淮南时,有人向柴荣告密说,他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财宝。柴荣派人去检查;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柴荣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

赵匡胤称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难题,问宰相赵普,赵普答不出。再问翰林学士窦仪,得到了确切的答案,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的。赵匡胤用人不问资历。他一方面命令臣下要注意选拔有才能而缺少资历的人担当重任;另一方面,他自己也随时留心内外百官,见谁有什么长处和才能,他都暗暗地记在本子上。每当官位出缺,他就翻阅本子,选用适当的人去担任。这又使臣下都致力于提高自己。

雪夜访赵普

一天雪夜,赵普正在家中读书,忽报有客人来访。赵普十分惊疑,只好出门迎接只见三个人立于风雪中之。为首一人,除下头上斗笠,乃是赵匡胤。赵普燃炭烧肉置酒以进,赵匡胤呼赵普的妻子为嫂,君臣甚为相得。谈话的中心是商量用兵北汉的问题,赵普认为:“太原(北汉)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宋朝)独当之,不如等待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赵匡胤深表赞同,于是决定采用“先南后北”的策略统一。

后来清朝的乾隆帝评论这件事说:“宋太祖雪夜幸赵普家,计下太原,后人侈为美谈,不知征伐大事自当议之朝堂,即云帷幄秘谋,亦可召至禁中密相筹画,命将成功,岂必待风雪叩门始有济哉?盖其于功臣家不能无所疑虑。微行数过,固有深意。厥后南唐海物,亦以骤至而得之,可以觇其用心矣。”

正对徐铉

主词条: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开宝八年(974年)赵匡胤出兵讨伐南唐时,南唐后主李煜派给事中周惟简、修文馆学士承旨徐铉一同前往开封,请求罢兵。徐铉到后,先说:“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赵匡胤从容下诏让使者升殿,让他陈述理由。徐铉说:“李煜以小事大,就好比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并没有什么过失,为何被征伐?”赵匡胤听后,应声而答:“既然是父子,为什么在两处吃饭?”徐铉无言以对。

之后,徐铉再度奉命出使,谈到李煜侍奉大国甚为恭敬,只是因病不能入朝觐见,并非抗拒诏命,请求赵匡胤缓兵以保全一邦性命。言辞颇为恳切。他与赵匡胤反覆论辩,语调愈加拔高,赵匡胤大怒,按剑直言:“你不用多说什么,江南没有什么罪过。只是天下既为一家,卧榻之侧,岂能容忍他人鼾睡!”徐铉闻言,惶恐退下。

在徐铉出使宋朝的过程中,还向赵匡胤盛赞李煜多才多艺,有圣人之能,意在讽刺赵匡胤没有文化。赵匡胤让徐铉朗诵李煜的作品,徐铉朗诵了李煜所作的“秋月之篇”。赵匡胤大笑,说:“寒士语耳,吾不道也!”徐铉说这是大话,赵匡胤便讲述自己在寒微时从秦中归来,在华山下醉卧田间,醒来看到月亮,吟出“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的诗句。徐铉大惊,殿上群臣也称寿祝贺。

宽厚待人

赵匡胤器量宽宏,不以杀戮服人。有一次,他设宴招待群臣。翰林学士王著原为后周世宗柴荣信任的臣子,因醉酒而思念故主,当众喧哗。群臣大惊,赵匡胤却毫不怪罪,命人将他扶出去休息。王著不肯出去,靠近屏风,以袖拭泪,放声痛哭,好容易才被左右搀扶出去。第二天,有人上奏说王著当众大哭,思念柴荣,应当严惩。赵匡胤说:“王著不过是个酒徒。他从前在世宗幕府,我很熟悉他的脾气。何况一个书生,就算哭念世宗,又能做什么?”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回师进入开封皇宫时,见宫妃抱着一个婴儿,就问是谁的儿子。回答说是周世宗的儿子。当时,大臣范质、赵普、潘美都在一旁,赵匡胤问他们怎么处理。赵普等回答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赵匡胤说:“我接人之位,再要杀人之子,我不忍心。”就把这婴儿送给潘美抚养,以后也没再问起过此事,潘美也一直没有向赵匡胤提起这婴儿。这婴儿成人后,取名潘惟吉,官至刺史。

陈桥驿在陈桥和封丘(均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处)之间。赵匡胤兵变时,陈桥守门官闭门防守,不放赵匡胤军通过。赵匡胤只得转道封丘,封丘守门官马上开门放行。赵匡胤即帝位后,反而晋升了陈桥守门官的官职,称赞他忠于职守,并斥责封丘守门官临危失职,将他斩首。

赵匡胤喜欢在后园弹鸟雀。一次,一个大臣声称有紧急国事求见,赵匡胤马上接见了他。赵匡胤一看奏章,不过是很平常的小事,甚为生气,责问他为什么要说谎。大臣回答说:“臣以为再小的事也比弹鸟雀要紧。”赵匡胤怒用斧子柄击他的嘴,打落了他的两颗牙齿。大臣没有叫痛,只是慢慢俯下身,拾起牙齿置于怀中。赵匡胤怒问道:“你拾起牙齿放好,是想去告我?”大臣回答说:“臣无权告陛下,自有史官会将今天的事记载下来。”赵匡胤一听,顿然气消,知道他是个忠臣,命令赐赏他,以示褒扬。

优待降君

自南北朝以来,降国之君一般都得不到好的下场。延及唐末五代之间,亦是如此。如唐哀帝禅位于后梁太祖朱温后被毒害,后唐庄宗李存勖在灭前蜀后意图杀死前蜀后主王衍及随行的一千多人等。但赵匡胤即位后,出于诸种原因,并未对柴氏子孙大加诛戮,封柴宗训为郑王,在名义上仍属优待,使其得以善终;柴荣存活三子,除纪王柴熙谨外,均没有在宋以后的活动记录。相较于唐末五代诸亡国之君,赵匡胤在对待柴氏子孙上,仍属较好。

而在对待南方诸国降君时,赵匡胤则更加优礼,使其得以“以降王而享国封,受宾恪之礼”,如南唐后主李煜投降后,被拜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后蜀亡国后,孟昶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死后赠尚书令、楚王,谥号“恭孝”;荒虐无道的南汉末帝刘鋹也受到赵匡胤的礼待,被任命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封恩赦侯(灭南唐后改封彭城郡公)。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感叹道:“仁有不可施,义有不可袭,必如宋祖之优处降王,而后可曰忠厚。”

赵匡胤与刘鋹之间也发生了一些趣事。刘鋹在南汉时,常置毒酒以毒杀臣下。一日,赵匡胤到讲武池,侍从官员大多未至,而刘鋹先到。赵匡胤命人赐他酒,刘鋹以为赵匡胤要毒杀自己,举杯大哭说:“臣继承父祖的基业,抗拒违背朝廷,劳烦王师前来讨伐,臣的罪过自然该死。陛下不杀臣,使臣得见太平景象,做一个大梁的布衣就好。希望延续臣浅短的寿命,以保全陛下存活之恩。臣不敢喝这杯酒。”赵匡胤大笑,说道:“朕与人推心置腹,怎么会有这种事!”于是取酒自饮,命另赐一杯酒给刘鋹。刘鋹大感惭愧,叩头拜谢。

不事浮华

刘鋹曾用珠子将马鞍结成戏龙的形状献予赵匡胤。赵匡胤因此感叹说:“刘鋹如果能将这项技艺用在治国上,怎么会灭亡!”

左金吾卫上将军郭从义擅长击球。赵匡胤曾经在便殿让他击球,郭从义换衣跨驴,驰骋在殿庭之间,盘旋拍击,尽显其妙。表演结束后,赵匡胤为郭从义赐坐,然后对他说:“你的技艺确实精妙,但这不是将相大臣该做的。”郭从义听后大感羞愧。

不过,赵匡胤本人也很擅长蹴鞠。在明人文徵明所绘的《蹴踘图轴》(前排右为赵匡胤,中为赵普,后排中为赵炅,左为石守信)中,赵匡胤与弟弟赵炅、大臣赵普、大将石守信等一同蹴鞠。

微服出巡

赵匡胤即位后,多次微服出巡民间,臣下以预防不测为由劝他不要出行。赵匡胤说:“如有天命者,任他自为之。”据野史记载,一次,赵匡胤在外遇到袭击,流矢射中乘辇的辇板。赵匡胤见状,高声说道:“就算射死我,也未必轮到你当皇帝。”王夫之认为这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事故。

满怀之风

赵匡胤灭南唐后,一日小宴,对李煜说:“闻卿能诗,可举一首。”李煜思考良久,于是咏《咏扇》诗:“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赵匡胤听后说:“满怀之风,亦何足尚耶?”

改革官帽

宋朝官帽幞头)有两根长翅,起源于赵匡胤在位时期。目的是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

传说,赵匡胤一次上早朝,在听取某个大臣奏事时,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很不礼貌。赵匡胤心中恼火,但不露声色。退朝后,他传旨属官,在幞头纱帽的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的铁翅各穿出一尺多(此后越来越长)。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并不戴。因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极不方便。官员只能面对面交谈,要并排坐着交谈,就有些困难。

自此以后,大臣上朝,也就很难排列在一起交头接耳,保证了朝堂的严肃性。

刺杀宫女

朱熹记载,宋仁宗时名儒石介所编《三朝圣政录》的初稿中,记录了赵匡胤沉迷于一个宫女,以致经常延误上朝时间。群臣有些非议,后来赵匡胤醒悟,便乘宫女熟睡时把她杀了。但韩琦认为宫女无辜,赵匡胤此举不值得为后世效法,建议石介删除,得到石介赞成。

熏笼之谏

赵匡胤即位后,常常让后苑制作熏笼,但好几天都做不好。赵匡胤大怒,责备左右侍臣,左右侍臣回答有“事下尚书省,尚书省下本部,本部下本曹,本曹下本局,覆奏又得旨,复依方下制造,乃进御”的一套流程,需要好几天时间。赵匡胤更加生气,说:“谁做这般条贯来约束我?”左右侍臣说是宰相,于是赵匡胤说:“呼赵学究(赵普)来!”并对赵普说:“我在民间时,用数十钱可买一熏笼。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也?”赵普表示这是由来已久的“条贯”(规矩),“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如果后世子孙骄奢淫逸就可以有台谏来制止。赵匡胤听了他的这番解释后转怒为喜,说:“此条贯极妙!”

宋挥玉斧

相传王全斌平蜀以后,献上地图,请求收复越巂(当时被大理国占领),赵匡胤在地图上用玉斧挥大渡河为界,称“自此以外朕不取”。据说在此之前,大渡河还可以通航,自从赵匡胤挥动玉斧之后,河水中流忽然下沉五六十丈,导致水流汹涌,无法通航,是为“噎口”,大渡河滨还建有“划玉亭”。这就是昆明西郊大观楼上悬挂的清代孙髯翁所作长联中“宋挥玉斧”这个典故的由来。

武学宗师

主词条:太祖长拳

太祖长拳,据传源于赵匡胤祖训练士卒的遗法真传,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成三十二势长拳。中国流传至今的武术中,以太祖长拳命名的拳系流派,从山东、河北的沧州、河南的嵩山、云南、福建、台湾,不胜枚举。就连《四川武术大全》中记载的赵门也是假托赵匡胤而得名,故称赵门。

“太祖盘龙棍”据说也为赵匡胤首创。太祖盘龙棍亦称哨子棍,以其结构独特,简练实用闻名。

赵匡胤还未当皇帝时,与赵炅、赵普长安,遇到陈抟。陈抟下骡大笑,左手握赵匡胤,右手挽赵匡义,相约饮酒,陈抟端详普许久,慢慢说道:“也得也得。”赵普脚跛,偶然坐在席右,陈抟大怒说:“紫微帝垣一小星,则据上位,可乎?”于是让他居左。

只怕五更头

据说建隆元年庚申(960年)赵匡胤即位时,与道士陈抟讨论国祚,有“只怕五更头”之言。于是赵匡胤命宫中转为六更击鼓鸣钟,是为了避讳“庚”“更”同音。至宋理宗元年,历经五个庚申,十七年后,宋朝灭亡,而“五更头”之数果然应验。至元朝延佑七年庚申(1320年),元顺帝生,传说元顺帝是宋恭帝赵显之子。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赵匡胤的诗作,留传有七言绝句《咏初日》,此诗一气呵成,诗意质朴而又粗犷,境界开阔而又壮观。虽然只有四句,但气势磅礴,寓意深刻,形象生动,是较为成功的述志之作。宋人陈岩肖赞叹说:“混一之志,先形于言,规模宏远矣”。《全宋诗》除此之外,还收录有其残句一联。

人物争议

籍贯

历史上有关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籍说法不一。从《宋史·太祖本纪》到有关史籍辞书,对赵匡胤的籍贯皆载为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但《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清苑县志》和《保定府志》等文献中,均有赵匡胤祖籍在保州保塞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的记载。

2003年4月12日,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组织举办了“宋太祖赵匡胤祖籍问题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提出了“保州说”、“涿州说”和“从幽州迁到保州说”三种观点,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学者汪圣铎认为,保州有一支赵宋宗室是确定无疑的。但赵匡胤祖籍究竟在哪里,还需要挖掘更多的资料才可以证明。姜锡东认为,赵匡胤的籍贯在历史上是非常复杂的,从会议讨论看,说赵匡胤的故里在“保州”,相对来说材料证据要多一些。但是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要充分考虑不同意见及其依据,尤其要注意将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紧密地结合起来,要靠材料来解决问题。

学者王育济范学辉在《宋太祖传》中认为:“其实,若是放弃‘赵氏世代都没有离开本乡’这一前提,便不难发现这些源自宋人的大量原始记载都是有各自依据的,也并不矛盾,只不过‘涿州说’的是赵朓-赵珽-赵敬三代的情况,而‘保州说’的是赵敬-赵弘殷两代的情况。事实上,涿州、保州两种记载的同时存在,恰恰是赵家经历过由涿州而迁徙保州的最好证据。”

杯酒释兵权

主词条:杯酒释兵权

据说,赵匡胤有一天召宰相赵普,问道:“从唐朝末世以来数十年,皇帝已经换了八个家族了,战争频繁不休不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什么原因呢?朕想停止天下兵戈,使国家长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赵普回答:“陛下讲了这事,是天地人神之福啊。造成天下的混乱,非别的原因,就是藩镇的权力太大,君弱而臣强罢了。今日如想要解决这样的情况,唯有削弱藩镇的权力,限制他们的财政,将他们的精兵没收,这样天下就会和平了。”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诸高级将领饮酒。酒至半酣,赵匡胤对军将们说:“我若没有诸位,也当不了皇帝。虽然我贵为天子,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当了皇帝之后,我终日没有好好睡过。”此话令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敢再有异心?”赵匡胤说道:“谁不想要富贵?有朝一日,有人以黄袍披在你身上,拥戴你当皇帝。纵使你不想造反,还由得着你们吗?”

石守信等将领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该怎么处理,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赵匡胤借机表达了自己让他们放弃兵权的想法,建议道:“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一些房产,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诸将答谢说:“陛下能想到我们这事,对我们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次日,诸将称病请求辞职,赵匡胤一一敕准,并给予优厚的赏赐。

但关于此事的真实性,也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史籍所载的设宴请客情节为虚构,且诸书关于“罢兵权”与赵匡胤、赵普的关系,说法也不一致等。

还有第二次“释兵权”,是在开宝二年(969年)。当时赵匡胤召诸镇节度使白重赞武行德王彦超郭从义杨廷璋等同时入朝,在后苑设宴。席间,赵匡胤举杯对赴宴的白重赞等人说:“卿等均国家旧臣,随朕鞍前马后,南征北战,戎马倥偬,至今尚无休养安乐的时候,这实非肤礼待贤臣的本意。”王彦超马上领会了赵匡胤的意图,当即离席跪请辞官告老。然而白重赞等人却不明白其用意,历陈平昔的战功及履历艰辛,赵匡胤听后说:“这是前朝的事,不值得再提了。”次日便收回众人兵权,改授闲散官衔。

誓碑遗训

主词条:太祖碑誓

叶梦得《避署漫抄》、王明清《挥麈后录》、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记载,赵匡胤曾在石碑上(一说为铁块上)刻下留给子孙的遗言。宋朝历任皇帝即位时,都必须拜读这份遗训;不过,这份遗训至为机密,除了特定宫中人士之外,甚至连宰相都不知道。后在金灭宋时,才发现这份文件的存在。据说,该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有誓词三行:

赵匡胤温厚的个性透过这个石碑遗训,表现在整个宋朝的政治上。

不过该碑誓的真实性,受到了学者及读史者的怀疑。如毛泽东认为赵匡胤“说不杀士大夫,伪也”。1986年,学者杜文玉发表《宋太祖誓碑质疑》一文,认为“誓碑”之事是根本不存在。

迁都之争

相传开宝末年,赵匡胤打算迁都洛阳。其弟赵炅(赵光义)上奏反对道:“京师屯兵百万,全藉汴渠漕运东南之物赡养之,若迁都于洛,恐水运艰阻,阙于军储。”赵匡胤留中不发。后来赵炅利用受召见的机会当面对赵匡胤谏阻迁都洛阳,赵匡胤说:“迁洛未已,久当迁雍(长安)。”赵炅询问理由,赵匡胤说:“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之故事以安天下也。”赵炅只说“在德不在险”,赵匡胤默不作答。等到赵炅走后,赵匡胤说:“晋王之言固善,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日本学者久保田和男认为,赵匡胤意图迁都遭到终止,是因为赵炅及围绕在其身边的势力的反对。王永太则认为赵炅反对迁都的动机并不存在,迁都的中止和定都开封的根本原因在于漕运的现实状况,是中国经济中心向东南迁移的必然。但李大旗认为,赵匡胤“借郊祀之名迁都洛阳是一种有计划的安排”,是为了应对北宋立国环境的焦虑。而迁都未果“对北宋国运的发展,特别是党争的出现及四京制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传位之疑

主词条:金匮之盟

据记载,一次赵匡胤去看望生母杜太后(一说赵炅一同前往),杜太后问赵匡胤:“你知道为什么你可以夺得天下吗?”赵匡胤答:“是祖宗保佑我啊!”杜太后摇头说:“那是因为后周的皇帝年幼,主少国疑,你才得以黄袍加身。所以以后传位,应该先传给你的弟弟光义,这样我大宋江山才可以永固。”赵匡胤叩头说:“一定遵照母亲说的做。”于是,杜太后命赵普起草盟约,藏于金匮之中。北宋时期的私史稗乘对金匮之盟多有“三传约”的记录,即“太宗传之(赵)廷美,而廷美复传之(赵)德昭”。而关于约定金匮之盟的起源、内容、参与者、书写者、公开与否、誓书的收藏等问题,各书所记各异,但都承认了金匮之盟的存在。

现当代学界普遍对金匮之盟真伪的争议较大。有的学者认为金匮之盟存在的可能性较大,但对其具体内容有较大争议。如王育济论证了五代宋初传位观念的变化及赵宋王朝实际的人事安排,并剖析了张荫麟提出的有关“金匮之盟”的五个破绽,指出,“三传约”是原始的真实的“金匮之盟”,后公布的“独传约”则是对原始“金匮之盟”的篡伪。何冠环认为“金匮之盟”并非伪造,当实有其事,但也有后人所加的“伪造”部分。虞云国明确认为:“至少当时是有一个‘三传约’口头的誓约。”

也有学者认为,这是赵炅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才提出的世所未见之说。李裕民提出了五个“金匮之盟”为假的理由。王瑞来认为如果赵匡胤不死,是有可能把赵德芳培养成经验丰富的继承人的。侯杨方从宋初困难重重的形势下认为,宋朝需要一位有丰富阅历及威望的君主来承担君临天下、统一四方的重任,因此赵匡胤选择赵炅实际上是出于现实的需要,何况赵炅又有开国之功。而杜太后临终前有此顾命,是有可能的。但因盟书不可能藏于金匮达二十多年之久,故所谓的“金匮之盟”不可信。另昭宪顾命不提到复传位于赵匡胤之长子也极悖常理,这些显然是出于伪造篡改。“金匮之盟”乃赵炅于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伪造,目的是为自己无赵匡胤顾命入继缘饰。张其凡认为,“金匮之盟”不可信,其伪造时间当在赵普再相前后,伪造者为赵炅或赵普。

死因之谜

主词条:烛影斧声

关于赵匡胤的死,《续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炅谋杀。据说在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时已患病的赵匡胤命召晋王赵炅入宫饮酒议事(另载是召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赵炅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赵炅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饮罢时,约莫为次日三更,殿外大雪堆积数寸之高,只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并大声对赵炅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随后解衣就寝,鼾声如雷。四更时分,赵匡胤被发现死于万岁殿内,随后赵炅继位。

现当代学界多有认同赵炅谋杀赵匡胤者,如吴天墀张荫麟邓广铭李裕民顾吉辰张其凡王瑞来等宋史学者等均认为此事并非虚构,或直接指斥赵炅是杀害赵匡胤的凶手。李裕民认为赵匡胤驾崩前后出现了一系列与赵炅相关的可疑事件,都反映出他是暗杀赵匡胤的凶手。而关于“烛影斧声”的起因,也有说法是探病的赵炅因调戏赵匡胤宠妃费氏,惊醒赵匡胤,情急之下,赵炅以随身的柱斧杀害赵匡胤。王瑞来认为:“偶发事件背后的必然性,则是太宗与太祖兄弟长期明争暗斗、积怨已久。”

但宋人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则记载赵匡胤驾崩时,是宋皇后派宦官王继恩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王继恩却往开封府衙门召赵炅入内,夺取皇位。据此,赵匡胤死时,赵炅不在寝殿,不可能“弑兄”。此说日后也为南宋学者李焘所采,编入《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文莹原文并没有暗示篡位阴谋,而是后人解读出现了偏差。

学者刘洪涛从医学和遗传学的角度考察、研究赵氏家族的家族病,认为赵匡胤患有遗传性的躁狂忧郁症,其死前还患有脑溢血症状。刘子健也认为赵匡胤是得病而死。范学辉从赵匡胤驾崩前夕已经有道士从陕西赶赴京城为其祈祷寿命的逸闻进行分析,推测其病危可能早有征兆,并非骤逝。

后世纪念

主词条:永昌陵

永昌陵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坞罗河南侧、西村镇北的龙洼,永安路西侧。东邻其父赵弘殷(宋宣祖)的永安陵,西靠其弟赵炅(宋太宗)的永熙陵

陵园南高北低,南北长546米,东西宽230米,陵台呈覆斗形,长57米,宽55米,高14米。陵区现存石刻47件。东、西、北神门阙、宫城四角阙夯土台堆完好,高2到3米,夯土层明显可辨。该陵园规模宏大,地上建筑宏伟,石刻翁仲高大,雕刻精细,奠定了宋代皇陵的建制。永昌陵下宫南北长约165米,东西宽约135米。早已毁于兵火,仅存门狮一对。在金代时已被盗掘。在巩义市宋陵中,永昌陵是地面遗迹保存较好的一座。

(永昌陵图册主要参考资料)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自宋代以来,便产生了大量以赵匡胤为原型的文艺创作,尤以元明清时蔚成壮观。以赵匡胤为主角,描述其早年经历、作战经过的传世作品多达37种。在这些作品中,赵匡胤被刻画为好气任侠的粗俗市井豪杰,如元曲《打董达》中赵匡胤和结义兄弟郑恩、柴荣杀死霸占桥梁的恶霸董达父子。明代的《警世通言》则描绘了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赵匡胤年少时,因得罪朝廷而闯荡江湖,走遍了天下各地,曾经路过山西太原,在叔叔赵景清当道士的清油观住下。一次,他发现了被一群强盗掳掠至此地的蒲州赵京娘,于是打退了前来追袭的强盗,与赵京娘结为兄妹,并独行千里护送赵京娘回家。一路上赵匡胤对京娘体贴关怀。途径武安门道川,赵京娘向他诉说爱慕之情,愿以终身相托,但赵匡胤说:“贤妹非是俺胶柱鼓瑟,本为义气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与那个响马何异?况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赵京娘道:“恩兄高见,妾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衔环结草。”因而投湖自尽(又说因受到兄嫂猜疑而自尽),赵匡胤在悔恨交加中投军。他登基后,追封赵京娘为贞义夫人。此外还有《宋太祖龙虎风云会》、《飞龙全传》、《宋史演义》等作品。赵匡胤在这些文艺作品中大多以正面形象登场。

影视形象

史料索引

东都事略》卷1~卷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卷17

宋史·太祖本纪》卷1~卷3

宋史纪事本末》卷1~卷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