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1 09:26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是复旦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
1905年,自复旦公学建立伊始,即开设了英语班和法语班。
1949年,同济大学德语系并入复旦大学,外文系开设了英语语言文学和德语语言文学两个专业,随后又增设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同时开设英、法、德、俄、日五个语种的公共外语课程。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随着上海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及浙江大学等近十所院校的英语专业全部或部分并入,复旦大学外文系开始成为长江以南地区师资力量最强的一个英语教育基地。
20世纪70年代开始,外文系除英文专业外,又恢复了俄文和德文专业,新建了日文、法文和西班牙文专业。
1981年,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成为国务院学位办首批设立的博士学位点之一。
1995年,新建韩文专业。
2003年,现代英语研究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和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相继设立。
改革开放后,现代英语、外国文学和莎士比亚等研究室相继建立。
1985年,原公共外语教研室发展成相对独立的实体——大学英语教学部。
2003年9月,外文系与大学英语教学部合并,成立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2004年,翻译系成立。
2011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2016年,多语种中心成立。
2017年,西班牙语言文学系成立。
根据2023年2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下设八系一部一中心,开设8个本科专业。
系部设置:英文系、法文系、德文系、日文系、俄文系、韩文系、翻译系、西班牙文系、大学英语教学部和多语种中心
本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韩语语言文学、翻译、西班牙语言文学
根据2023年2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外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外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翻译(涵盖英语笔译、英语口译、德语笔译领域)
根据2023年2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获得A-,位于全国前列水平;2020年公布的QS学科排名中,英语语言文学位于106位,现代语言位于全球26位。
根据2023年2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专任教师161人( 其中学科专任教师116人,基础公共教学专任教师45人),包含外籍教师4名,55%为高级职称,博士生导师23名;此外常年聘任外教15名左右,主要担任本科基础语言课程的教学工作。2016年以来,共有1位老师获国家级人才计划、5位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2位老师获得上海市曙光计划、1位老师获上海市晨光计划、3位老师获得中美富布赖特基金资助,1位老师获教育部特殊津贴, 1位老师获上海市育才奖。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陈靓
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国际传播领军人才:陶友兰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苏耕欣、沈园
上海市曙光学者:段枫
上海市晨光计划:李昕
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谈峥
校级人文社科融合创新团队:“多语研究创新团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创新团队”、“应用语言学与教育信息化创新团队”
根据2023年2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自2013年以来,学院获国家级一流课程1项,上海市精品课程4项,上海市重点课程4项,复旦大学精品课程13项;入选校级在线开放课程12项,混合式教学课程3项,校级思政专业教育示范课程17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语言文学、韩语语言文学
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论文写作》(郑咏滟)
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英语论辩与思辨》、《语言学概论》和《日语语音学》
上海市级精品课程:《翻译理论与策略》(何刚强)、《英美散文》(陆谷孙)、《美文学通论》(张冲)
根据2023年2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获得上海市重点教改立项1项,复旦大学教改立项2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4项;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上海市优秀教材2部;自2014年以来,学院本科生成功申请望道项目9个,莙政项目2个,曦源项目106人次;研究生累计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参加各项国内外学术会议50余人次;1名学生获评“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4名学生获评“复旦大学毕业生之星”、1名学生获“研究生学术之星”;在语言类竞赛中共摘得国家级奖项13项,省部级奖项10项。
2022年10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名单,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3项成果获奖。
根据2023年2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先后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上海市先进集体、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复旦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复旦大学三八红旗集体、复旦大学钟扬式教学团队、复旦大学优秀基层工会之家、复旦大学先进妇女之家”、复旦大学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复旦大学优秀本(专)科党支部、复旦大学研究生示范党支部、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党支部、复旦大学优秀集体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复旦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复旦大学优秀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复旦大学钟扬式好老师、复旦大学三八红旗手、复旦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十佳辅导员、复旦大学就业先进个人等校级以上荣誉。2020年,“语·疫”线上多语翻译志愿服务队获“复旦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复旦大学十佳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复旦大学第三十三届光华自立奖”。
根据2023年2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语言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法语国家研究所、北欧文学研究所、双语词典编纂研究室、莎士比亚研究室和美国本土文学研究室等多个研究机构。
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支持项目:“外文学院多语研究创新”团队
2014年11月,由学院韩语系姜银国、姜宝有、黄贤玉、姜颖、郭一诚共同编撰的《新编韩中词典》(2012年出版)获得了“2014年度中国外语非通用语优秀学术成果辞书类一等奖”。
根据2023年2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在跨语际文学研究、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词典编纂与词典研究、跨语际翻译研究和国际传播、多语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研究等领域处于中国领先地位;历年承担并完成了数十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上海市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比利时、奥地利、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朝鲜、韩国、新西兰、挪威、瑞典、丹麦、爱尔兰、新加坡等国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发展了交流合作关系;教师专著、译著、论文众多,其中杨必译的《名利场》,董问樵译的《浮士德》等一再重版,已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经典。2013年以来,在学术期刊发表204篇,获得科研立项90项,其中国家级26项,省部级53项。2016年以来,出版著作266本,6项成果获得了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包括一项“学术贡献奖”及一项(论文类)一等奖。
根据2023年2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葛传椝参与编写《英汉四用辞典》和主编的《英文用法大字典》(即《英语惯用法词典》)。葛传椝、陆谷孙等编纂的《新英汉词典》成为当时英语学习者必备的工具书,累计销量达1300万册。1975年开始编纂的《英汉大词典》,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2015年,陆谷孙领衔主编的《中华汉英大词典(上)》编成出版,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进一步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2020年,高永伟带领编纂团队陆续编写完成《英汉新冠词典》、《汉英新冠词典》。学院的所参与编写的各类词典已逾20多部,累计销量已接近2000万册。
1998年,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创办《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主要有三个版块:外国文学文化研究、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翻译及词典编撰研究。除了文学、语言学、翻译等多元版块外,还覆盖小语种语言文学研究。
根据2023年2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常年开展“外文最强音”外文歌曲大赛、外文节、露天电影放映活动、“3.5”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日活动、系列主题团日活动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