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西县

更新时间:2024-05-27 02:16

如西县为中国江苏省抗战时期临时建立的一个县,现为江苏如皋市

历史沿革

1940年8月,新四军东进至江苏如皋西乡,在卢港建立如皋县政府。10月,县随军继续东进至如皋东乡接管国民党如皋县政府。11月下旬,于马塘镇和平接管国民政府如皋县政府,并分县,东部为如皋县如皋东乡),西部为如皋西南行政公署(如皋西南行署),1941年3月,在如皋西乡升为如西县。至此,原如皋县以通扬运河为界划分为两个县。1941年起,如西县隶属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1941年9月,中共如西县秘密县委(又称乙种县委)成立,李若平任县委书记,季一先任组织部长。

1945年9月21日,新四军收复如皋城,如西县复名如皋县,原设于如皋东乡的如皋县更名如东县。同年12月1日,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行政专员公署于如皋城成立。1949年1月28日,如皋全境解放。5月12日,第一行政专员公署改称苏中泰州行政区专员公署,如皋属其管辖,为一等县。

行政区划

民国29年(1940年)8月,如皋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接管国民政府如皋县第九区、第十区、第十一区、第十二区、第十三区,分别建立磨头区、车镇区、石庄区、江安区、卢港区;接管国民政府如皋县第二区(丁堰)、第三区(白蒲)运盐河以西地区建立白丁区;接管江心沙永安、东平2乡(原分属第十、第十一区)合并建立永东直属乡。共辖6区1直属乡。区设区公所,区以下仍行乡镇保甲制,永东直属乡设联合办事处。

民国30年7月,如西县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将新开辟的原国民政府如皋县第一区运盐河以西、小溪河以北的邓园庆余鹿门、周庄、太平、元通、野林、蒲东等8个乡及卢港区的倪港、谢李2个乡组建为城区;撤销磨头区,将原磨头区龙游河以西的8个乡镇、卢港区的大石乡及新开辟的原国民政府如皋县第一区小溪河以南、如新公路西侧的5个乡镇组建为度军井区;撤销白丁区,以原国民政府如皋县第一区运盐河南、如新公路以东的8个乡镇和原国民政府如皋县第二区、第三区运盐河以西的10个乡镇及原磨头区龙游河东的4个乡,组建为南马塘区;原磨头区河南的左邬、芸房、马练、高石4个乡和原国民政府如皋县第三区白蒲以西的姜园、佳姚、官杨、顾塘(原名葭塘)、善坝等5个乡划归车镇区。同时在卢港区划建新乡,新建西黄、高明、南洋、肖马、湖林、陆桥、夏堡7个乡,将袁横乡划归石庄区,鄂西乡、西黄乡划归江安区。

民国31年2月,如西县政府于龙游河东三角地区设东南行政公署,管辖南马塘区、车镇区和永东直属乡。7月,增设蒲西区。12月22日,将车镇区划分为车马湖区和镇涛区,将李桥镇和白雁桥乡划建为蔡藕、何园、白李3个乡。以姜园、龙舌、何园、白李、一甲、北园、扒头、中心、营防、税圩、新村、薛窑等12个乡镇和南通县第三区的张观、任口、康庄、云屏、薛塘等5个乡组建为镇涛区,以蔡藕、文庄、花园、善坝、官杨、佳姚、顾塘等7个乡和南马塘区的奚斜、橙曹、月港、顾邵丁、骆臣、娄吴等6个乡组建为蒲西区,以左邬、芸房、马练、高石、长庄、下原、朱庄、车马湖、朱楼、范湖、郑蔡、郭园、三义等13个乡组建为车马湖区,以徐石、陈邵、桃园、天堡、石郭、马塘、刘庄、小龙、许陈、福元、平明、安定、徐汪、大娄和坝桥、宏济等16个乡镇组建为南马塘区。同时,将卢港区小溪河北的湖林、肖马、陆桥、夏堡和城区的谢李、倪港等6个乡划建为夏堡区。城区划归泰县代管,易名如城区。

民国32年1月,为配合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南通县平潮天生港以西日本侵略军封锁线以外地区划归如西县。2月,如西县政府撤销镇涛区,分设李南、车南2个办事处,并于九华山设车镇边区工作委员会。7月,恢复镇涛区建制。8月始,试行新乡制,调整乡镇规模,撤销石郭、善坝、薛塘、李桥、白雁桥、袁横、梅冯、秀荡8个老乡,增设大兴、石扬、复兴、孙坝、九龙、洪杨、袁庄、横埭、梅甸、土山、沈朗、秀竹、大洋、塘湾14个新乡,将陆桥镇更名为瓜园镇,蒲西区花园乡与车马湖区白李乡隶属关系对调。11月,县东南行政公署撤销。至年底,全县设9区、128乡镇及1直属乡、1239保。其中根据地71乡、689保,游击区29乡、282保,边区22乡、184保,日伪占领区8乡镇、84保。

民国33年1月,为适应反日伪“扩展清乡”斗争需要,苏中第三专员公署决定,将如西县夏堡区划归泰县,泰兴县珊瑚区划归如西县。2月7日,薛家窑解放,如西县政府将镇涛区划分为车镇办事处和镇涛区。7月,车镇办事处和镇涛区分别更名为薛窑区和李南区。同时建立如城行政公署。8月1日,永安沙解放,永东直属乡联合办事处撤销,江防行政公署建立。12月,李南区并入薛窑区。

民国34年8月,全县设南马塘、蒲西、薛窑、车马湖、石庄、江安、珊瑚、卢港、度军井9个区公所和如城、江防2个行政公署,共辖152个乡(镇),其中有74个乡(镇)实行新乡制。江安区撤销朝燕、周丁乡,新设周庄、张庄、新民、胜利乡;石庄区撤销吴窑乡,增设铁草乡;江防区增设永平、永北乡;车马湖区高石乡更名大石乡;蒲西区月港乡更名林西乡;镇涛区张观乡和任口乡合并为张任乡,撤销税圩乡,增设姜北乡。9月,如西县复名如皋县。

组织建设

如皋中心县委、如皋县政府随军东进后,划如皋为两县即如皋东乡如皋西乡。1941年3月如皋西南行政公署改称如西县政府后,如西县委和如西县政府在此期间,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和地方武装。在西燕庄建立了抗日战争时期如西第一个党支部,支部书记为章友道。组建了如西警卫团,季恺为团长。后又将如西警卫团与泰兴警卫团一营合编为如泰警卫团,团长汤万缢。如西警卫团上升后,留下一个连和新上升的区队合编为如西自卫总队,总队长是季恺,季恺是县政府的秘书,他出生于如西一个大地主家庭,但倾向革命。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就积极支持当地的农民暴动和红十四军的武装斗争,因此,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县政府建立后,他积极利用关系,开展上层统战工作,为政府和部队筹粮筹款,作出了很大贡献。

政权建设

如西县抗日政府建立后,县长季恺根据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军分委《关于创造黄桥大根据地指示》,对旧政权加以利用和改造,并实行”三三制”(政权组成人员三分之一共产党员,三分之一是进步分子,三分之一是无党派人士)的原则,创立各级政权和民意机关。同时按”三三制”原则,加强民意机关的建设,建立参政会制度,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1941年秋,如西县在苏中三地委和三专署直接领导下,在卢港小朱庄小学召开了如西县第一届参政会。出席会议的有200多人。一旅旅长、军分区政委叶飞,三专署专员朱克靖和苏中知名爱国人士朱履先等亲临大会。大会选举了丁正铎为议长,卢绿吟为副会长。选举宋廷贵、陈子平、汤慧余、沙国华、周元实、石坚白为委员。

根据地建设

1941年3月19日,原中共苏北区党委撤销,成立苏中区党委;同时撤销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苏中行政委员会。苏中区下设第二、三、四共3个行政区,泰兴中心县委所辖地区改为苏中第三行政区,辖如西、靖江、泰兴、泰县4个县。同期,如皋西南行署改称如西县政府。4月,中共苏中区三地委在卢港成立,韦一平任书记,周山任组织部长,柯里任宣传部长;同时,在卢港成立苏中区三专署和苏中军区三分区司令部,朱克靖任专署专员,陈玉生军分区司令员叶飞兼分区政治委员。至此,新四军开辟的如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简称如西根据地)正式组建。1941年7月,卢港遭日伪军偷袭后,地委、专署、分区机关均转至江安周庄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