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5 07:48
文明(684年2月27日—684年10月18日),是唐睿宗李旦第一次在位时所使用的第一个年号,使用时间共计8个月不到。由于该年号使用期间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掌握实际大权,所以有些史书把它作为武则天的年号,不过大部分史书还是把它作为唐睿宗的年号。该年号才使用8个月不到(即文明元年九月初五,公元684年10月18日),武则天便以自己的名义发下敕令,改元光宅,“文明”年号废止。
嗣圣元年二月初六戊午日(公元684年2月26日),皇太后武氏(即武则天)废唐中宗李哲 为庐陵王。第二天,即嗣圣元年二月初七己未日(公元684年2月27日),太后下令立小儿子、豫王兼洛州牧(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李旦为皇帝,是为唐睿宗。大小政事取决于太后,让睿宗在别殿居住,不得干预朝政。同一天,大赦天下,改元文明。
睿宗即位的第二天,即文明元年二月初八庚申日(684年2月28日),武太后把废帝李哲的长子、皇太孙李重照废为庶人,这么做是为了断绝臣民们对废帝一家的希望。
同一天,太后命令西京副留守刘仁轨专门主管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的留守 事务,以接替被解职的前西京留守、废帝庐陵王次子李重福。
太后写信给刘仁轨,信中说:“从前汉朝的刘邦把关中的事情委托给萧何,现在我委托你也是同样的用意。” 刘仁轨上疏太后,以年老体衰、不能胜任留守之职而推辞,并乘机陈述汉朝吕后惹祸败亡的事实,以申明对太后的劝诫之意。太后派她的侄儿、秘书监武承嗣带去用太后的玺印密封的文书抚慰并告诉他:“如今皇帝因守丧不说话,我暂时代他亲政;有劳你从远方带来对我的劝诫,又以年老体衰推辞职务。你又说‘吕氏为后代所讥笑,吕禄、吕产在汉朝造成祸害’,引用的比喻很深刻,使我感到惭愧和安慰交加。
刘公你的忠贞的节操,始终不变,刚直的作风,古今很少有人能比得上。初始时听到你的话,不能不感到迷惑不解,但冷静思考,实在可作借鉴。况且刘公你是先朝德高望重的老臣,为天下人所瞻仰,希望以匡复正义、解救苍生为怀,不要以年老之由而推却。”
太后还把废帝皇后韦氏的父亲、前豫州刺史韦玄贞流放到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北),完全肃清了废后娘家的势力。
同年四月廿二癸酉日(684年5月11日),太后下令把废帝庐陵王李哲赶出东都洛阳,迁到房州(治所在今湖北省房县),四月廿六丁丑日(5月15日),又把庐陵王迁到均州(治所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软禁在以前唐太宗软禁濮王李泰的住宅中。至此,废帝势力完全被肃清。
文明元年二月十二甲子日(684年3月3日),皇太后武氏驾临东都洛阳宫的东便殿——武成殿,睿宗皇帝 率领亲王、国公以下的大小官员正式给武氏加上“皇太后”的尊号。二月十五丁卯日(3月5日),太后来到殿前的平台上,派侄儿、礼部尚书武承嗣正式册封李旦为皇帝。从此,太后常常驾临紫宸殿,坐在皇帝宝座上,座前垂挂淡紫色的帷帐,正式开始临朝称制,这也是她在高宗时期以皇后(后改称天后)身份垂帘听政的继续,但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再也没有人可以制止她,她已经是事实上的女皇帝了。
二月廿五丁丑日(3月16日),太后任命太常卿、检校 豫王府长史王德真为侍中;中书侍郎、检校豫王府司马刘祎之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两人是睿宗皇帝即位前在王府的幕僚之长,这一次同升为宰相之列。
三月初五丁亥日(3月26日),太后改封杞王李上金为毕王,鄱阳王李素节为葛王。四月初十辛酉日(4月29日),太后又改封毕王李上金为泽王,授任苏州刺史(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葛王李素节为许王,授任绛州刺史(治所在今山西省新绛县)。
文明元年二月初九辛酉日(684年2月29日),太后命令左金吾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检查自己的第三子、原废太子、庶人李贤的住宅(被称为“巴州公馆”)以防备意外,实际上是暗示丘神勣杀死他。
丘神勣到巴州后,把李贤幽禁于巴州公馆的别室(不是主室),并于二月廿七己卯日(3月18日) 逼他自杀,李贤死时年仅三十一岁(虚岁,按周岁计算则年仅30岁)。李贤死后太后便归罪于丘神勣。三月十六戊戌日(4月6日),太后率领百官在显福门举行哀悼祭奠之礼,并把丘神勣贬为叠州刺史(治所在今甘肃省迭部县)。第二天,即文明元年三月十七己亥日(684年4月7日),太后下诏追封李贤为雍王。丘神勣不久又回洛阳担任左金吾将军。
五月十五丙申日(6月3日),睿宗率领百官扶着大行皇帝李治的灵柩向西返回西京长安,太后则依旧镇守东都洛阳。
闰五月(684年6月、7月之间),太后任命侄儿、礼部尚书武承嗣为太常卿(九卿之首)、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之列)。
八月十一庚寅日(9月25日),大行皇帝李治正式下葬于乾陵,群臣上谥号为天皇大帝,庙号为高宗。
武则天为高宗皇后时,大小祥瑞的出现就已经渐多,例如嘉禾、瑞木、庆云、白龙、石龟、芝草等。等到武则天为太后,废中宗、立睿宗后,有飞骑聚众饮酒、口出怨言,被人告密而被诛杀,不久就有人声称有庆云出现,于是百官上表向太后表示庆贺,以为是“天人合德,宗社降休”,上天示意让“紫宸 永固”,也就是说,群臣认为连上天也觉得太后杀得对,所以出现祥瑞以表嘉许。这是高宗驾崩、太后称制以后第一起献瑞事件,用天意来彰显太后肃清敌对势力的正确性,以巩固太后的权威。
当初,尚书左丞冯元常被高宗所信任。高宗晚年多病,各部门奏事时,常说:“朕身体不好,可先与冯元常商量再奏报给朕听。”冯元常曾经私下对高宗说:“中宫(指当时的天后武氏)威权太重,应该稍加抑制。”唐高宗虽然不能采纳,但认为他说得很对。及至天后成为太后而临朝称制时,各地争相报告吉兆祥瑞。高宗下葬之后不久,嵩阳县(今河南省登封市)县令樊文进献一块祥瑞之石,太后命在朝堂上向百官展示,冯元常不以为然,上奏道:“这种献石的行为涉及谄媚和欺诈,不可以欺骗天下人。”太后听了之后很扫兴,调冯元常出东都任陇州刺史(治所在今陕西省陇县)。
七月初九戊午日(8月24日),广州(治所在今广东省广州市)都督路元睿被昆仑人 杀死。路元睿昏暗懦弱,属下的幕僚恣意横行,有商船到达,他们就侵夺吞没商人的财物而不知休止。胡商告到路元睿处,他反要取枷锁,将人家治罪。胡商们愤怒,其中有几个昆仑人袖里藏剑直入办公之地,杀死路元睿和他身边的十余人而后扬长而去,没有人敢靠近。他们登船入海,追捕他们的人没有赶上。
路元睿被杀的同一个月,温州(治所在今浙江省温州市)发大水,冲走四千多户人家。
祸不单行,也就在这一个月,突厥(指东突厥灭亡后在其故地兴起的后东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和谋臣元珍等侵扰朔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太后命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率兵抵抗。
八月,彗星在天空西北方出现,彗尾长二丈余,过了三十三日才消失不见。这次出现的彗星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每76.1年“光临”地球一次,而684年正好是它的回归年,所以史书上的记载和科学计算完全吻合。这一年的哈雷彗星光顾地球的确切日期是10月2日,即文明元年八月十八日。但是古代中国人认为彗星出现不吉利,称之为“扫把星”。
八月廿七丙午日(10月11日),太后之侄、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武承嗣在担任宰相三个月之后便被免职,依旧任原官礼部尚书。
同月,括州(治所在今浙江省丽水市)发大水,冲走二千多户人家。
高宗下葬一个月后的文明元年九月初五甲寅日(684年10月18日),太后颁布《改元光宅敕》,大赦天下,改元光宅,“文明”年号随之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