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美术

更新时间:2022-08-30 10:36

法国美术发展经历了数千年历史,大致可分为原始与古代、中世纪、哥特式、文艺复兴、17世纪、18世纪、19世纪、20世纪等阶段。17世纪以来,法国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逐渐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这一时期兴起来的巴洛克古典主义美术使得法国得到欧洲画坛的重视,巴黎逐渐成为世界艺术之都。洛可可艺术印象主义野兽派浪漫主义写实主义象征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等美术流派都是法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了普桑勒南兄弟华托布歇莫奈高更塞尚等一大批著名画家。

概念简介

法国美术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但在 17 世纪以前,法国画家在欧洲并没有什么地位。随着17世纪法国天才画家普桑的出现,以及由此而兴起的古典主义艺术,法国才开始得到欧洲画坛的重视。18世纪一种宫廷化加女性化的审美时尚洛可可绘画,对 18 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画坛起着支配作用。同时,受启蒙思想影响的市民风俗画与洛可可艺术旨趣对立,着重于静物写生和市民生活场景。18世纪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美术等逐渐在法国蓬勃发展。

历史发展

法国保留下的史前艺术品和遗址很多。原始雕塑有石雕、骨雕、泥雕等。被人们称为洛塞尔的维纳斯(浮雕)是较早的作品,它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这个时期的人物雕塑以女性为多,在形体上着重刻画女性的特点。

旧石器时代

更多的作品是对动物的刻画,如骨刻《小羚羊》、《野马头》以及带有情节性的骨刻《渡河的鹿群》等。当时的岩洞壁画多表现狩猎题材,大多画在洞的深处,这可能与原始人的巫术、祭祀活动有关。拉斯科岩洞保存有马格德林时期的壁画,在《三牛一马》图里可以看到最早构图意识的表现。

中石器时代

法国的阿齐利文化最为著名。这个时期岩洞壁画和雕塑减少了,主要发掘出一批带有彩色图案的鹅卵石,这些彩色石也可能与祭祀有关。

新石器早期以康皮尼文化为代表(以位于塞纳河沿岸的康皮尼命名),时间在公元前6000~前4000年间。这时冰河期结束,人们开始营造半地下圆型住室。随着种植业的发展,泥陶器皿出现,上面刻有几何形状的花纹。

前34年出现了巨石文化,青铜初期的布列塔尼石柱、石棚最为著名,其中有酷似人形的石柱,有的高达20.3米,柱上常刻有几何形的线条。

前6世纪初在法国南部沿海一带建立了一些希腊的殖民地,这些建筑物使用了希腊的柱式。

前2~前1世纪罗马征服高卢后,开始在罗马艺术的影响下建筑城市,当时最著名的城市有阿雷拉特(阿尔勒)、吕格迪尼姆(里昂)、吕泰蒂亚(巴黎)等。当时,公共设施也得到发展,如前1世纪末至1世纪建于尼姆附近的加德桥颇为壮观。更为著名的为尼姆的卡雷方形神庙(公元前1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欧坦的圣安德烈大门(3世纪)、奥朗日的凯旋门(前1世纪)等,这些建筑物在风格上既受罗马的影响,又有地方特色,因此后人把这种风格称为高卢–罗马式。高卢–罗马风格也体现在雕塑创作上,当地的雕像比较重视个性的刻画,具有淳朴、粗犷的特色。石雕《高卢人头目像》(1世纪)、《小盲女》(约1世纪)、青铜雕《小船上的丰娆女神像》(2世纪)、花岗石雕《墨丘利雕像》(1世纪)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3世纪中期,日耳曼人入侵,高卢遭到连年战争的蹂躏。4世纪后才逐渐恢复。

中世纪美术

5~10世纪是中世纪的前期,这个阶段的美术有以下特点:

①蛮族入侵,使原有的高卢–罗马的建筑物和城市遭到破坏。②蛮族的迁徙,也带来了各民族的民间艺术,它和原有的高卢–罗马文化进行融合。③由于基督教被承认,为宗教服务的艺术日益得到迅速发展。8~9世纪时,查理大帝提倡复兴古代文化艺术,于是产生了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

11~12世纪在封建势力得到进一步巩固的情况下罗马式美术发展起来。从此,法国中世纪美术进入繁荣阶段。法国著名的罗马式教堂有阿尔勒地区的圣特罗菲姆大教堂(12世纪末)、圣吉尔大教堂(约1160~1170),阿基坦地区的昂古莱姆大教堂(1105~1128),佩里格的圣佛隆大教堂(1120~1179)等。这些教堂在风格上不完全相同。如南部的教堂较多受罗马建筑样式的影响,而阿基坦地区的建筑带有明显拜占廷建筑的色彩。中世纪的雕塑大多与建筑物有密切关系。罗马式早期的雕塑还比较粗糙,一些浮雕板上的人物形态呆板,大多表现宗教题材。罗马式的绘画和雕塑相似,同样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罗马式时期最著名的湿壁画之一是圣萨万教堂的壁画《圣阿汗戈尔战龙》。

法国哥特式建筑

法国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12世纪中叶为早期,这个时期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圣母院兰斯大教堂鲁昂大教堂。世俗方面有代表性的哥特式建筑物有圣康坦市政厅(1351~1509)、鲁昂的司法宫(1499~1509)等。由于哥特式建筑重视装饰,所以雕塑的作用更加明显。

哥特式的雕像逐渐摆脱了建筑物而独立存在,人物的形体自由,常呈S状,衣纹富有变化,具有动感。题材虽然大多是宗教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的理想,富有生活气息。工匠们常常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表现宗教人物,如巴黎圣母院门上半圆形拱角板浮雕《圣母升天》(13世纪),人物生动,并注意到构图的完整性。

13世纪末哥特式雕塑更加精美、典雅,可能与当时流行的骑士文化有关。中世纪哥特式的彩色玻璃窗画十分出色。法国的沙特尔大教堂的玻璃画最有代表性,不仅有圣经题材,还有生活和劳动场面的描绘,人物生动,构图严谨,色彩艳丽。在鲁昂、兰斯、布尔日等地的哥特式大教堂都有精美的玻璃窗画。当时的湿壁画大多画在一些世俗建筑物的墙上,如在阿维尼翁教皇宫中就有精彩的壁画(1342年开始)。壁画除了宗教题材外,还有少量描绘世俗生活的场面。

中世纪法国细密画

14世纪的细密画插图很普遍。14世纪下半叶的《大法国编年史》插图色彩明快,构图严谨,有一定的代表性。出生在尼德兰的林堡兄弟大约在1399~1406年在巴黎学习,是15世纪著名的细密画画家。他们主要作品有为《贝里公爵祈祷书》(约1413)和《贝里公爵豪华本祈祷书》(约1411~1416)作的精美插图。

文艺复兴美术

 法国的文艺复兴开始较晚,是因为百年战争的关系。英法之战,最后以法国胜利告终。领土的恢复,地方封建割据势力遭到打击,从而提高了国王的威信,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494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率军入侵意大利,接触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史称“意大利的发现”。此后,意大利画家相继来法。16世纪上半期一些意大利的样式主义画家为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服务,形成了枫丹白露画派。法国同时也接受北欧尼德兰美术的影响。巴黎成为南北欧美术的汇合点,在南北欧艺术的影响下,法国画家结合本民族的传统,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法国画派。安盖兰·夏隆东是法国文艺复兴早期的南方画家,代表作为《圣母加冕》(1453)、《哀悼基督》(1455)。15世纪大画家富凯开辟了人文主义美术的道路,使艺术与现实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与富凯齐名的让·克卢埃画的人物和周围环境都十分生动。

15世纪最著名的雕塑家是受意大利艺术影响的米歇尔·科隆布,代表作有《圣乔治战龙》(1508~1509,卢浮宫博物馆藏)等。进入16世纪,枫丹白露画派的艺术家有来自意大利的弗朗西斯科·普里马蒂乔、罗索·费伦提诺、雕刻家切利尼(1500~1571)等人。枫丹白露画派主要为王宫服务,因而具有华丽与歌功颂德的特色。

16世纪上半期,肖像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克卢埃父子是当时最出名的宫廷肖像画家。法国16世纪著名的雕塑家是让·古戎,在巴黎曾与著名建筑师皮埃尔·莱斯科合作从事建筑装饰工作。当时,与古戎齐名的另外一位雕塑家是G.皮隆,代表作有《亨利二世陵墓雕刻》《‎‎怜悯的圣母》(1563~1570)。

17世纪美术

法国17世纪美术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7世纪上半叶比较有生气,不同的艺术流派并存,主要有宫廷内的古典主义,宫廷外的古典主义和写实主义。17世纪上半期宫廷古典主义艺术的主要代表是西蒙·乌埃。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神话、宗教,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歌颂王朝,风格华丽庄严。宫廷外的古典主义美术以尼古拉斯·普桑为代表。虽然他在艺术上继承了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艺术的传统,却师古而不泥古,是颇有独创性的画家。克洛德·洛兰是宫廷外古典主义的风景画家,他的风景画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传奇色彩。法国17世纪上半期写实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有雅克·卡洛勒南兄弟、乔治·德·拉图尔、瓦朗坦·德布洛涅等人。拉图尔是洛林地区非常有特色的写实主义画家,他虽然大多是画宗教题材,但是画面上的人物却是法国的农民。

17世纪下半叶是宫廷古典主义的全盛时代。官方于1648年成立了绘画与雕塑学院,这个学院于1655年又冠以皇家头衔。路易十四执政时代,不惜重资建造了凡尔赛宫。不少建筑家、雕塑家、画家曾为这座王宫出力。查尔斯·勒布伦是17世纪下半叶宫廷首席画家,也是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的院长,曾为凡尔赛宫作过大量壁画和天顶画。他在创作中常常借用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为路易十四歌功颂德。宫廷画家皮埃尔·米尼亚尔的作品具有柔媚抒情的特色,善画天顶画和肖像画。亚森特·里戈善画宫廷肖像。尼古拉斯·德拉吉里埃也是宫廷画肖像画的能手,他创作的色彩绚丽的贵族男女肖像颇受上层人物的欢迎。17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雕塑家是皮埃尔·皮热。他的名作为大理石雕《克罗托纳的米罗》。弗朗索瓦·吉拉尔东创作的青铜雕《路易十四骑马像》(1683~1692)曾安置在旺多姆广场上,成为路易十四王朝的象征。

18世纪美术

1715年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去世后,法国的艺术开始出现转变:宫廷古典主义的“伟大风格”结束,逐渐向享乐主义的洛可可风格过渡。洛可可绘画以美化妇女和歌咏男女恋爱为主题,主要描绘无所事事的男女们幽会、玩乐的情景,即使是神话题材,也被改造为后花园偷情的故事。画家们发挥色彩的感性作用,通过飞扬的色彩画面,将豪华的场面、亲切的风景、魅惑的女性肉体,混合成洛可可艳情艺术的甜蜜金曲。

洛可可艺术流行于18世纪,但是它并不能代表整个18世纪的艺术,当时与贵族享乐主义艺术相对立的是兴起于18世纪中叶、代表第三等级的市民艺术。市民艺术是在启蒙主义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理想和美学观,人们把18世纪看作是有生气的光明时代。让-安托万·瓦托是18世纪最有影响的画家。早期的作品多反映下层平民、流浪艺人的生活。后期作品转向描绘醉生梦死的贵族男女,他以优美的笔触和瑰丽的色彩描绘了即将崩溃的贵族享乐的世界。18世纪最典型的洛可可画家是弗朗索瓦·布歇。他的画色彩艳丽,人物娇媚,有着明显的享乐主义特色形象。和布歇相对立的是表现市民生活的画家让·西梅翁·夏尔丹。夏尔丹的画反映了第三等级的理想和美学趣味。画面上的主角是平民百姓,夏尔丹和其他第三等级的艺术家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为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服务,起画作风格被称为市民风俗画。当时反映第三等级理想的艺术家还有让·巴蒂斯特·格勒兹、弗拉戈纳尔以及风景画家克洛德·约瑟夫·韦尔奈、于贝尔·罗贝尔等。

法国18世纪的雕塑也受到洛可可风格的影响,作品大都具柔媚华丽的特色。18世纪上半叶,库斯图家族中的库斯图是这个家族中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肖像雕塑很出色。弗朗索瓦·勒穆瓦纳是典型的洛可可式雕塑家,他创作的肖像具有迷人的情调。勒穆瓦纳同时是艺术教育家,培养出不少著名雕塑家如让-巴斯特·皮加勒、艾迪安·莫里斯·法尔科内、让-安托万·乌东等人。皮加勒是蓬巴杜夫人宠爱的雕塑家,他为这位夫人创作的大理石雕《系鞋带的墨丘利》(1744)是他的传世之作。法尔科内是18世纪中叶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的著名雕塑家。

18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雕塑家是乌东。他曾为当代一些进步的思想家、作家、哲学家、政治家作过肖像,作品不仅生动表现了对象本人,也在这些人身上反映了整个时代的风貌。

19世纪美术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揭开了历史新的一页。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从意大利返国,以他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艺术随之兴起。 皮埃尔·保罗·普吕东是与大卫同时代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他善于运用逆光和侧光作画,色彩柔和瑰丽。大卫的弟子很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吉罗代·特里奥松、弗朗索瓦·热拉尔、安东尼·让·格罗和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等。其中,安格尔是19世纪新古典主义学院派最主要的代表者之一。法国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波旁王朝复辟的年代,在这个时期里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十分苦闷,他们不安于现状,但又看不到出路,往往把希望与理想寄托于未来或遥远的异国。他们在美术上不满学院派的保守与专横,希求解放自己的个性与感情。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第一位代表让·热里科早年曾从师画马名家克洛德·约瑟夫·韦尔内和古典主义画家皮埃尔·盖兰。此后高举浪漫主义艺术大旗的是E.德拉克洛瓦,他早年也曾从盖兰学画,最崇拜的人物有提香、保罗·韦罗内塞、鲁本斯、让-安托万·瓦托、弗朗西斯科·德·戈雅等人,尤其是把巴罗克画家鲁本斯看作是最高的典范。

19世纪上半叶处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P.德拉罗什是历史题材画家。尽管他的声望不小,但作品给人怀旧的感情,缺乏时代气息。19世纪30年代兴起了写实主义美术运动。30~40年代有一批不满学院派艺术的青年画家先后来到了枫丹白露的巴比松进行写生,于是形成了巴比松画派,这是最早的写实主义画家群。主要代表画家有西奥多·卢梭、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迪亚兹·德拉佩纳、朱利安·杜普雷、康斯坦·特罗容等人。卡米尔·柯罗是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家。他善于捕捉光与色的变化,这对后来的印象主义画家颇有影响。19世纪写实主义美术的代表画家是让·弗朗索瓦·米勒、居斯塔夫·库尔贝与奥诺雷·杜米埃。米勒一生以描绘农民题材为己任。他的艺术真实地反映了40~60年代法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情感。高举写实主义艺术大旗的画家库尔贝同时也是革命活动家。正是他向学院派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主张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的活的艺术。而杜米埃更加广泛地描绘了法国社会,在作品中带有鲜明的批判色彩。他一生创作许多石版画、油画,在这些作品中可以感到跳动着的时代脉搏和人民的声音。70年代后,写实主义转衰,后期的写实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莱昂·奥古斯丁·莱尔米特、朱利·巴斯蒂安–勒帕热等人。

70年代后还出现了象征主义美术,它和文学上的象征主义有密切关系。他们追求理想的世界,作品有虚幻和超脱的味道。皮维斯·德夏瓦纳的作品笼罩着一种出世的宁静气氛。G.莫罗的作品则常带有神秘的色彩。19世纪70年代印象主义崛起,是法国美术史的重要转折点。早在1863年起在巴黎就日益形成一股新的反学院派的势力,一些青年艺术家由于受到官方沙龙的排挤,不得不参加落选沙龙的展出。当时,爱德华·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1863)在落选沙龙展览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1874年3月举办了第一届印象主义展览。这个画派的名称是从莫奈的一幅名叫《日出·印象》的画得来的。印象主义画派先后共举办了8次展览,1886年后它首先在美国得到承认。印象主义画家主张走出画室,面对大自然写生,最关心的是光和色的变化,光线成为绘画的主宰。由此可见,印象主义的画家不大重视题材的广泛性和作品的思想深度。马奈虽从未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但是他是印象主义的精神领袖。莫奈有“水上拉斐尔”之称,善于画水,他以微妙的笔触描绘大自然瞬息万变的景象。阿尔弗莱德·西斯莱卡米耶·毕沙罗也都是印象主义中杰出的风景画家。善于画人物的画家是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和E.德加。

80年代产生了新印象主义,他们自称为科学的印象主义。这一派不满意印象主义的偶然性,而是主张创造有秩序的、合理的美。新印象主义的作品,富有平面感和装饰感,更为重要的是用点来作画,取消线条,因此也叫点彩派。代表画家有乔治·修拉保罗·希涅克等。80年代以后,产生了后印象主义。它是反印象主义的,强调主观世界的揭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客观瞬间的描绘上,写意重于写形,不大重视外光,形体开始出现了夸张与变形。代表人物是梵高高更塞尚。19世纪法国雕塑界人才辈出,属于浪漫主义派的雕塑家有阿尔弗雷德·巴里让-巴蒂斯特·卡尔波、弗朗索瓦·吕德等人。

19世纪下半期最主要的雕塑家是奥古斯特·罗丹。他的作品富有哲理性地表达了人生悲欢离合的情感。19~20世纪之交,有3位著名的雕塑家:安东尼奥·布代尔、阿里斯蒂德·马约尔、查尔斯·德斯皮奥。20世纪美术 塞尚之后,1905年在巴黎出现了以亨利·马蒂斯为首的野兽主义。这个画派强调色彩的浓烈与形体的夸张。野兽派画家中的风格并不完全一致,各有特色。此派的代表画家还有乔治·鲁奥弗拉曼克、安德瑞·德兰、拉乌尔·迪菲以及阿尔伯特·马尔凯等人。立体主义的产生与西班牙籍的巴勃罗·毕加索有着密切的关系。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亚威农少女》被看作是立体主义之滥觞。立体主义艺术的产生一般认为是与塞尚艺术、非洲黑人艺术和X射线透视的启迪有密切关系。从分析立体主义起,画家们大胆把描绘的事物加以分解,分解成一些几何形体。此后还发展了综合立体与曲线立体等形式,使物象越来越变得模糊不清。这一派代表人物除毕加索外,还有乔治·布拉克、阿尔伯特·格莱兹、费尔南莱热等人。1918年由阿米蒂·奥泽方和勒科尔比西埃二人联合发表了后立体主义宣言,创立了纯粹主义,这一派最大限度地简化形态,摆脱具象。

20世纪美术

20世纪初还出现了与立体主义有一定联系的俄耳甫斯主义,特点是追求音乐和抒情效果,画面更加抽象。代表画家有罗伯特·德洛内和捷克籍的弗朗提斯克·库普卡。在1910年前后,以侨居在巴黎的外国画家为主形成了巴黎派,这是一个抒情主义画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人阿梅黛奥·莫迪利亚尼、俄国人马克·夏加尔、法国的风景画家莫里斯·于特里约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瑞士苏黎世产生了达达主义。它对法国文学艺术也颇有影响。法国著名的达达主义有画家马歇尔·杜桑和画家、雕塑家让·阿尔普等。

20年代中叶,在达达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超现实主义。1924年,作家、诗人安德·布雷东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1925年在巴黎举办了第一届超现实主义展览会。此后,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在欧洲不断地扩大影响。法国的超现实主义画家有:让·阿尔普、安德烈·马松、唐居伊等人,当时,还有不少外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在法国活动,其中如西班牙的萨尔瓦多·达利和胡安·米罗、瑞士画家保罗克利、德国人马克思·恩斯特以及从1913年起多次访问巴黎的比利时画家雷尼·马格里特等人。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现代派艺术泛滥之时,在法国也还有不少艺术家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描绘下层人民的生活,其中代表人物有斯坦朗、保罗·西涅克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多数的艺术家投入到反法西斯的斗争洪流中去,不少人成为抵抗战士。在战后最初的年代,新现实主义艺术占了上风。当时有一个“艺术家一代的见证人”的组织,从1952年起不断地推出新作品,这些作品除在沙龙展出外,还拿到工厂、农村、矿山等地展览。

20世纪50年代中叶后,在法国主要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属于抽象主义的塔希主义流行于50年代,代表人物有尼古拉·德·斯塔埃尔、让·迪比费等人。法国超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是让·福特里埃。50年代以后,法国画派纷呈,其中较有影响的画家和画派有:波普艺术的马夏尔·雷塞、奥普艺术的维克多·瓦萨雷利和人体艺术的伊夫·克莱因。现今活跃在法国画坛上的画家还有:曾经在中国举办过展览的让·埃利翁、居埃科、莫尼诺,以及华裔画家赵无极和彭万墀等人。法国20世纪的雕塑同样是有具象和抽象两大派。比较注重写实的代表人物有让·贝尔纳、吉蒙、弗勒里克。这三位雕塑家继承了罗丹马约尔的传统,形象准确、生动,作品富有艺术魅力。俄国出生的阿尔奇彭克1908年迁居巴黎,他被看作是抽象主义雕塑的创始人之一。受立体派影响的雕塑家有杜桑–维隆、亨利·洛朗斯雅克·利普希茨等人。里希埃是表现主义雕塑家,他的作品如夜间噩梦,表现了人类的悲剧。表现主义雕塑家奥西普·扎德金在鹿特丹创作了青铜纪念碑《毁灭的城》(1953),作品揭露了法西斯犯下的罪行。

在法国20世纪雕塑家中,还有风格独特、出生于瑞士的A.贾科梅蒂,达达主义的让·阿尔普以及中年一代的马丹、塞扎尔、阿尔芒等人。

中法美术交流

中法两国在美术上的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交流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在18世纪中法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当时在法国的宫廷曾出现过中国热,中国的服装丝绸、家具、工艺品等曾引起一些上层人物的好奇与爱好。有些美术史家还认为洛可可风格的形成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著名洛可可画家布歇曾为清朝的王宫设计过葛布兰挂毯。在18世纪最早来华的法国籍传教士艺术家有王致诚、贺清泰等人。

王致诚本名为阿蒂里,1738年(乾隆三年)来华,次年改名为王致诚,曾为清宫画了一些肖像画和一册《十骏图》。贺清泰本名普瓦罗,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来华,善画风景、人物。这些传教士把西洋画法(透视和明暗法)传入中国,为东西方的美术交流作出了贡献。在此之后由于清朝长期闭关自守,中法美术的交流减少了。直到19世纪中叶后,这种交流才又活跃起来。法国大雕塑家卡尔波曾作过一件《中国青年男子胸像》。杜米埃还以中国为题材作了一些版画作品。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的艺术对西方诸流派艺术颇有影响。20年代以后,中国赴法国学习美术的人络绎不绝,如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刘开渠吴作人、吴冠中等都曾在法国得到深造。20世纪后期以来中法两国艺术交流更加频繁,相互举办艺术展览会。来华的法国19世纪风景画展览、法国250年画展、法国现代艺术展及许多艺术家的个展给中国人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