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

更新时间:2024-04-10 19:29

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也称“物质生产力”,它是人们实践能力的最终结果,是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指人们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那些自然对象与自然力的关系,它表明生产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

释义

按照恩格斯的观点,从本源看,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古猿通过劳动转化为人产生劳动生产力,是生产力形成的标志和历史上的开始。所以,生产力就是人实际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也是劳动产出的能力,是具体劳动的生产力。生产力的表现是生产中的主体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结果的存在,即劳动产物。按主体性质的不同,生产力可分为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科学研究活动中,生产力的研究是分两块进行的。一是工艺学对生产的物质内容的研究,把握物质世界物质运动以及人本身的生理运动及其实践模式。这就是以生产力实践科学为依托的各门自然学科。二是生产力理论科学。后者对生产力运动方式和运动构造进行研究。这一方面的工作内容是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的结果,如涉及地理学文化学考古学,因此不独是自然科学,而同时囊括社会科学的一些基础领域。

在狭义上看,生产力指的是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

从横向来看,生产力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纵向来看,生产力分为短期生产力和长期生产力;从层次来看,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

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学术界把马克思关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这一论述后来概括为生产力的三要素,这是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硬件构成),即它们是一切时代的生产力所共有的基本要素。除此以外,还有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劳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被称为生产力的非实体性要素(软件构成),社会文化制度体制环境——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就是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系统结构的对称程度决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快;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不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慢,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增长向发展转化的中间环节。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由生产力要素构成的系统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环境体系相互聚合匹配的结果。

起源发展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表现在动物的采集或狩猎,劳动产出了采集或狩猎所得来的劳动成果,使动物生存了下来,锻炼了动物的身体和协作能力,这些都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动物劳动所具备的价值产出的能力。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二十一世纪的劳动行为,具不具备生产力本身的意义和是不是生产力的表现,在于人类的劳动所产出的结果能不能体现出人类存在的本身意义和价值。就其生产力,也就在劳动产出价值的能力范畴之内,未来社会的生产力,依然脱离不了劳动产出价值的能力的范畴。而其他动物多数保持着原始社会的形态,只有像蚂蚁之类的动物的生产力达到了人类的古代水平,蚂蚁们已经学会了耕种养殖

马克思恩格斯之前,最早提出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是法国医生魁奈(1694—1774);随后,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89)、大卫·李嘉图(1772—1823)和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1832)、西斯蒙第(1773—1842)做了继承性研究;最后,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又对生产力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登上生产力研究的历史舞台后,结束了单纯研究生产力的历史,他们纠正了前人研究生产力的不足,并把生产力的研究提高到了今天的水平。

马克思、恩格斯在生产力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首先在于马克思不再孤立地考察生产力,而是站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联系视角,把生产力作为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因;其次,建立了经济基础的概念,把经济基础作为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因。由此,揭示了社会问题最根本的规律。

(一)马克思之前的生产力概念演化

第一个提出“生产力”概念的是法国医生魁奈。他说:“……大人口和大财富,则可以使生产力得到很好的发挥。”[1]魁奈认为,具有生产性的劳动只有农业劳动,他所说的生产力实际上指的是土地生产力

随后,亚当·斯密对这一观点又做了发挥。

李嘉图在继承魁奈的“土地生产力”观点和斯密的“劳动生产力”概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劳动生产力”概念。

几乎同时,萨伊受前人的启发,提出了自己的“资本生产力”理论;而西斯蒙第则继承了斯密的观点,从不同侧面对生产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合理思想。

19世纪初,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否定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自己独立的生产力理论,其中着重探讨了一个国家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发展国家综合生产力等问题,可以说有些观点是有价值的。李斯特与后来的马克思不同,他的生产力实际上说的是“生产能力”,也可以说是具体的生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其中的生产关系并未得到提取。而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们的生产力概念还处在萌芽阶段,只是孤立地考察了生产力的个别因素,没有揭示生产力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是停留在对生产力的直观认识上,因此形不成科学概念

(二)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演化

有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思想的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孕育、幼年、转型和成熟等四个阶段。下面分别对这四个时期加以简述。

1844年,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的影响,马克思在撰文时大量使用的是李斯特的生产力概念。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我们采用了它的语言和它的规律。”[2]49“在他1845年写的《评弗里德里希 • 李斯特的著作<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一文中,还没有形成清晰的不与生产关系浑然一体的生产力概念。

在1845—1846年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的生产力概念的变动性较大。既有与魁奈、萨伊等人一致的生产力概念,又有独立于生产关系的生产力概念,还有科学的生产力概念的萌芽。

比如,“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上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2]147“……组织共同的家庭经济的前提是发展机器,利用自然力和许多其他的生产力,例如自来水、煤气照明、蒸汽采暖等,以及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2]197”这里所用的生产力概念与魁奈、萨伊的是一致的。

又比如,“这些不同的形式同时也是劳动组织的形式,从而也是所有制的形式。在每一个时期都发生现存的生产力相结合的现象,因为需求使这种结合成为必要的。”[2]195“这里的生产力是独立于生产关系的,它可以与生产关系构成具体的生产方式。“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成倍增长的生产力。”[2]165”这句话常被现行观点作为“能力说”或“力量说”的依据加以引用。“共同活动”确实可以产生现实的“社会力量”,但这种“生产力”包含生产关系。

再比如,“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2]172“这里的“物质结果”已经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定论的“历史结果”很接近了,可以说是“历史结果说”的萌芽。

1846年12月28日,马克思的生产力思想虽仍留有前人的痕迹,可是毕竟开始了转折。他在给安年科夫的信中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3]408-409又说:“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3]409前一段话既肯定生产力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又说它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但最终还是把生产力确定为“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后一段话无非说“文明的果实”——生产力不能丢,原生产关系可以丢,肯定了新的生产力概念中不包含生产关系——与李斯特以前的生产力概念绝交。

1847年1月,标志着马克思的生产力思想走向成熟。作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头两部著作《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4]128中的《哲学的贫困》中,“生产力”字样出现的频次只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七分之一,但是,思想清晰可辨。马克思说:“生产力在其中发展的那些关系,并不是永恒的规律,而是同人们及其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相适应的东西,人们生产力的一切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吗?由于最重要的是不使文明的果实——已经获得的生产力被剥夺,所以必须粉碎生产力在其中产生的那些传统形式。”[2]233在批评普鲁东时说:“他假设一个人,这个人‘注意到,把生产分为不同的部分并让单个的工人来从事其中的每一部分’,这样就可以扩大生产力。”[2]242这两段话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生产力是既得的能力;第二,进一步肯定生产力是“文明的果实”;第三,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中已经不再包含生产关系,并且批判普鲁东之流的生产力概念里还有生产关系。

1847年12月后,马克思的生产力思想稳中有进,为了表达现实生产能力,提出了“劳动的生产力”[2]354的概念,1864年规范为“劳动生产力”[5]6。到了晚年,马克思毅然肯定“历史结果”这一结论,并严格区分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能力”这两个概念,以及“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这两个概念。在《资本论》中,不再有与“结果”相含混的“能力”。马克思说:“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个既定的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既定基础。”[6]994马克思生产力概念演化进程与李斯特等人的重大不同:马克思的初衷在于寻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因——生产力;李斯特及其以前的政治经济学家们的目的在于确定发展国民经济的核心问题——生产力。这两个“生产力”不是一回事。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也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在生产的物质关系里,个体间、群体与自然环境以及和社会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动物本身与生产力的关系是复杂的。一般而言,人造就自己的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最终生产关系也由人类自己造就。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有什么样的生产能力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的关系和生活关系。生产力现象的发生是历史的、社会的进化结构,如同生物进化一样,是渐渐演变和累积发展起来的。

决定某一社会形式发展进程的,是劳动者本身的能力素质。反过来说,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欠缺。

生产力是对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概括和总体规范。最终体现于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全面发展提高的个体,这是生产力的意义,也是生产力的目的。

生产关系的发展

人类历史上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5种生产关系。作为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关系,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它将逐渐成长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不依意识为转移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它决定着思想的社会关系,即通过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中国理论界对生产关系包括的内容存在不同看法。

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治的核心是调整生产关系,从内容上看,调整生产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主要是改革土地政策

(2)调整产品分配形式,即改革赋税制度

(3)调整个体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整顿吏治,调整对人民的统治,加强军队建设等。

而其他动物多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什么变化。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两极世界理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社会形态学视角研究分析世界历史结构基础上认为,从两极世界进程的总体上看,自然实践(生产力)的先进性程度决定了社会实践(生产关系)的统一范围;从每代进程及每代进程内部宏观的整合上看,东西方在社会实践上和自然实践上呈交互促进关系;从每代进程内部整合微观机制上看,一国的社会实践变革和自然实践变革要受到每代两极世界秩序的大格局决定;社会实践越来越先进,社会实践差别越来越小直到社会实践消亡;自然实践越来越先进,自然实践差别越来越小;两极进程中间环节越来越少,周期越来越短,地理上越来越整合;秩序断裂带条数越来越少,断裂层次越来越低,断裂带逐渐长合。

协作活动

人们的生产活动指的是劳动者使用原材料和工具创造出产品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付出就是劳动。也就是说,劳动力是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在诸多马克思主义教材中,生产力是这样定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跟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相结合而形成的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对于其他动物也是如此。可见,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一方面生产力是指能力,这恐怕是没有争议的;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定义强调的是生产活动过程,这也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可是,人们不由自主想到:生产目的或者说生产结果是什么。生产目的就是为了创造物质资料,同时人类创造财富。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征服、改造自然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物质资料和财富,也就是说,不能用的通过征服和改造可以利用了,没用的通过征服和改造可以制造出来,制造出来的产品为我们服务。例如:山林里的树离我们居住地点有一定距离,也就是说不能利用。如果我们将树林砍伐运输回来,那么就可以说将树林制造出木材创造了财富;如果我们将木材加工成了家具,那么就可以说制造出了家具创造了财富。可见,征服、改造自然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财富,而征服、改造自然的过程就是创造财富的过程。总之,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财富。

生产劳动

劳动或生产劳动,都是对主体行为的描述。对主体的行为描述,是说无论是劳动或是生产劳动,都存在着行为的主体,没有行为的主体,行为将无所依存及发生,也不可能出现劳动或生产劳动的行为。有了行为的主体,还要主体进行了一定的行为,主体没有进行一定的行为,也不能说是进行了劳动或生产劳动。只有既有了行为的主体,并且存在的主体又进行了一定的行为,才能说成是劳动或生产劳动,劳动或生产劳动都必须建立在存在的主体和主体的行为的基础之上。

都有行为主体,并且主体都进行了一定的行为,是劳动和生产劳动的相同之处。

劳动与生产劳动本身是两个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概念,动物先有了劳动的行为,后才有了生产劳动行为的进行,无论行为是劳动或生产劳动,都发生在劳动的基础之上。

1原始社会的劳动

在原始社会初始期,动物的活动行为是劳动行为而不是生产劳动行为。

劳,是对具体行为的形象概括。动,是行为时对所呈现出的行为主体的状态的描述。劳是主体的行为的性质概念,动是这一性质概念发生时主体呈现的状态。主体的行为称其为劳,行为着的主体呈现的状态称其为动,主体进行“劳”的行为性质表现了主体行为进行的目的性。也就是说,行为主体进行的目的性的行为称着为劳动。

劳动的行为并不是人类的特有,制造和使用工具也不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劳动行为和使用简单的棍棒工具是人类之初必然要经历的成长阶段

蜜蜂造蜂房以繁衍,蜘蛛结网以生存,啄木鸟仙人掌刺掏树洞里的虫子,用嘴折断树枝去掉枝叶代替仙人掌刺,海獭采石头作石砧,黑猩猩加工草茎树枝钓白蚁,这都是动物根据自身具备的行为能力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行为表现,这些利用简单工具进行目的性的行为都是动物本身进行劳动行为的表现,和人类之初用棍棒采集或狩猎的劳动行为没有事实上的区别。这些劳动的动物之所以没有成长为人类,是这些动物不具备古代类人猿先天的资质,大自然也没有为这些动物的成长提供时间和空间。绝大多数的动物的社会仍提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就比较原始,只有蚂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达到人类古代水平。

在原始社会,人类从事集体采集或共同狩猎的行为,存在的劳动主体是刚刚解放了前肢的从高级动物世界里站立起来的人类之初,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人类始祖。这时期人们的个体劳动能力相当有限,存在的自然环境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样的改造,刚从动物世界里站立起来的人们,只能通过集体协作才能有所收获,只能是通过集体劳动的行为使自身能够在原始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人们都有共同而唯一的劳动对象,这个共同的唯一的劳动对象就是采集或狩猎的对象,对劳动对象的获得就是劳动所得。原始社会的人们所有的劳动所得都不是人类自身生产的,采集或狩猎所得到的一切劳动成果,都是大自然生产的,人们只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行为,将大自然生产的对人类自身生活本身又极其有用的产成品直接收获而已,这种收获没有建立在生产行为的基础上只是劳动行为的结果。

原始社会初始期动物进行的劳动行为只是生存劳动而不是生产劳动,集体进行的协作也只是自身劳动能力的限制和自然生存环境的需要,集体也是原始自然结合而成的生活群体,大家相互依靠共同劳动而彼此生存。

2: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

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在劳动行为的基础上,有了生产劳动的行为。

生产劳动的行为是建立在劳动行为的基础之上的,也只有建立在劳动行为的基础之上。

生物繁衍物的现象称其为生产,是生的现象在具体物上的呈现。生产是指自然物通过具备的繁衍力繁衍自身的全部行为。生产劳动也就是劳动主体通过自身具备的劳动能力,运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环境,进行物的繁衍或驯化的劳动行为是为生产劳动。劳动只是对自然存在的条件加以利用,生产劳动是不但对自然存在的条件加以利用,而且对自然存在的条件进行主体意志的改造,使之自然环境按着主体的意志发生进行,劳动不一定是在改造自然,生产劳动是建立在改造自然的基础之上,这是劳动与生产劳动的不同之处。

劳动是动物利用自然环境的开始,生产劳动是动物改造自然的开端,也是动物改造自然的开始。

解放前肢直立行走标志着人从动物世界中站了起来,刚站立起来的人类除了对前肢使用更加频繁外和这一时期在森林里攀爬的古代类人猿并没有太多本质的区别。对前肢的频繁使用,使前肢从根本上转变为了真正的手,人们对手的灵活使用,在劳动行为中进行更加复杂多变的行为,使人们从此不必再弯下腰杆。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劳动行为的人类,不但在体质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化,而且在智力上也有了相当程度里的提高,“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个人的劳动能力和集体表现出来的劳动协作能力也是今非昔比。人们在本能为生存而劳动行为的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思想劳动行为,人类本身具备的劳动能力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人类对自然生产的产成品的频繁采集和过度狩猎,自然生产出来的劳动成品也不能满足人类自身的生活生存需求,自然生产的劳动成果也不能满足人类自身的发展。

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类自身思想的共同作用下,人类开始了人工种植、人工养殖或人工放牧的人类意志的行为,这些是人类按本身意志进行的行为,这些行为开始改变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里的生存要素,自然存在的人类生存环境也因人类本身进行了这样的意志行为后而有了缓慢的改变,曾经采集的对象在人的意志作用里变成人们培育种植的对象,曾经狩猎的对象变成人们驯化养殖的对象。这种由人类通过自身具备的劳动能力运用自然规律利用自然存在的条件进行的物的繁衍或驯化的行为是人类最初进行的生产劳动行为。这种意志劳动的行为,是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之上的,也只有人类在使用简单工具进行集体协作劳动的基础上,有了按劳动主体意志来进行自然物的繁衍或驯化,人类正是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造就了今天的人类文明。从原始社会的人类开始改造自然环境的这一时期开始,人类的活动由简单的收获型劳动开始转变为有目的有计划的生产型劳动了。

劳动和生产劳动阶段是人类社会进步历程中必然要出现的阶段,其对人类本身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人类最初进行的收获劳动行为,是生物进化客观存在的,在当时的条件里,没有办法改变或跨越。进行的收获劳动行为,是人类起身抬头认识大自然认识世界的开始,是社会形成的最初时期,是人类历史的开始,也是社会的开始。人类最初进行的生产劳动,是人类自身劳动能力发展到一定时期在客观条件下必然会出现的,是在人类彻底地解放了前肢发掘了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开发了作为人的思想,在种植养殖放牧等生产劳动的行为过程中,人类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自然存在的条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然存在的规律现象,更加快速地锻炼了人类的大脑,丰富了人的思维想象能力。人类的劳动和生产劳动,对人类自身发展的作用不同在劳动行为作重于对人的体能上的锻炼,生产劳动的最大作用是不但对身体进行了锻炼同时也发掘了人的思想,更深入地锻炼了人的思维能力

人类的生产劳动行为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行为同时发生,生产劳动建立在改造自然的基础上,也正是在改造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劳动。人类从采集渔猎到畜牧农耕转变的过程就是人类由劳动到生产劳动进步的过程。

生产劳动的行为对人的在思想上发掘是人对人本身的现代化。人们进行的种植行为,需要对原始采集来的种子加以筛选保存,对自类植物特性加以了解认识,对自然存在的春长冬灭等自然现象规律加以总结利用。人们进行的养殖行为,要对狩猎到的各种动物加以人工饲养,需要人为地对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加以了解掌握。人们进行的放牧行为,需要人们对自然存在的环境加以熟悉。人类进行的原始生产劳动行为,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人类本身对自然所存在的环境的认识改造。人类对存在事物的认知认识,是建立在人类从劳动开始的那一刻起对自身劳动经验积累运用的基础之上的。

人类最初的劳动行为没有改造自然,劳动行为锻炼了人的身体,改善了人类的体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开始,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之上,生产劳动开发了人类的思想,生产劳动的行为是人类开始用自身的聪明才智主动改造自然的开端。

总之,劳动和生产劳动都是由猿到人的转变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人类能成长为万物灵首必不可少的条件。劳动行为不是人类特有,集体协作的行为也不独见于人类,只有生产劳动的行为才是人类的特有,能不能从事生产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和猿类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劳动是极为类似的。

而提到生产劳动,在其他动物当中只有蚂蚁具备这种劳动,蚂蚁们会在建筑物的缝隙中撒上泥土,在土中撒上一些植物种子,然后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子,然后蚂蚁们会把结出的种子搬运回巢。而且蚂蚁们会饲养牲畜,当然,他们的牲畜是昆虫,他们会饲养蚜虫介壳虫等昆虫来获取它们的蜜露,蚂蚁们也会饲养蛱蝶幼虫来获取它们体内含糖的液体。有些种类的蚂蚁(如切叶蚁)也会饲养其他多种鳞翅目幼虫来获取它们的粪便,这些粪便用来培植真菌——他们把植物的叶片切下以后,放入真菌培养室内,当真菌长出后,就用这些鳞翅目昆虫的粪便来施肥。

3:劳动与生产及生产劳动的关系

劳动、生产及生产劳动都含有主体的活动行为,其性质各不相同。由主体进行的劳动并不一定是在生产,而由主体进行的生产必定是要劳动,生产劳动同时包含了主体的行为和行为的性质。

劳动表示了主体的行为,而生产则表示了行为的性质,这个性质就是主体进行的有目的性的行为到底只是在劳动或是在进行生产的劳动。而无论是劳动或是生产劳动,其行为主体都带有明确目的性,都必须要有所劳,才能说是有所动,也只有有所劳动了,才能对这个劳动的性质加以定义是劳动或是生产劳动。所以,生产或生产劳动都必须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之上。

劳动是生产或生产劳动的基石,生产是劳动行为性质的定义,这是其关系之一。

按劳动进行的对象划分,劳动分产能劳动和产出劳动。在劳动行为中,其行为并不会有劳动价值的产出,但这种劳动行为可以为劳动价值的产出服务,是为生产劳动的进行而必要的或必须进行的一切准备的劳动行为是为产能劳动。比如,修建厂房、对劳动工具的加工或制造的劳动行为,其工具本身只是为最终的劳动产出而服务。劳动行为的进行能够有劳动价值的产出,这种直接作用于生产劳动的劳动结果上的所有劳动行为是为产出劳动。比如,播种水稻、对劳动结果的价值化,其进行的劳动行为直接作用于最终的劳动产出。按劳动进行的性质划分,劳动有收获型劳动行为和生产型劳动行为之别,比如,原始的采集或狩猎的行为是收获型劳动行为,其劳动的产出得自于自然的生产,动物对劳动的产出只需要进行在产出方面的而少有进行过多的产能方面的行为。人类和蚂蚁改造自然畜牧农耕是生产型劳动行为,这种行为需要结合于产能和产出两方面的作用。

无论是什么样的劳动行为或生产行为,其主体的行为都涵盖于劳动这一概念之下,行为的主体都得有劳动行为的进行。劳动概念本义上只表示了主体的行为,对行为的结果性质无法体现,而生产概念本义上不但隐含了主体的行为,而且对行为的性质和结果都包含了进去。所以,劳动、生产及生产劳动概念本身都包含于劳动这一概念之中,劳动的概念范围大过于劳动、生产及生产劳动,生产在性质上又隐含了劳动和生产劳动的行为。

任何生产或劳动的行为都处于劳动这一概念之下,同时,有了生产的存在,必定进行了劳动的行为,有了生产劳动的行为,必定脱离不了劳动的概念,生产的概念始终处于劳动概念之下,其本身又隐含了劳动的行为。任何劳动的行为都为劳动的产出而服务,都是为了劳动产出。

劳动包含了生产或生产劳动,生产又隐含了劳动和生产劳动,无论劳动、生产或生产劳动,都有劳动的产出。这是其关系之二。

动物最初首先进行的行为是劳动行为,在劳动行为的基础之上有了生产劳动的行为,在生产劳动行为里有了生产劳动的概念。最初首先进行的劳动行为是由自然条件和自身的劳动能力共同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在历史学上,劳动和生产的行为概念有先后的顺序具有不可颠倒性。劳动只概括了主体的行为,生产不但隐含了劳动主体的行为,而且将主体行为的性质、主体行为的结果都概括和隐含了进去。所以,历史学中劳动和生产不可颠倒,生产比劳动的概念更具有进步性。

生产与劳动有顺序,生产是劳动的进步,生产劳动是对劳动和生产两者关系的概括总结,主要用于对社会活动的标识定义。生产劳动是行为和性质全部定义,这是其关系之三。

总之,没有劳动,就不可能谈及生产,没有生产,就不可能谈及生产劳动相互包含又相互递进这是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生产工具与劳动对象

工具与对象是生产工具与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是动物进行生产劳动所用于生产的工具和以人本物种为劳动主体而存在的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也就是动物在生产劳动行为中使用的一切具体的器件。

劳动对象也就是劳动的对象,是指在劳动或生产劳动行为里劳动主体所涉及到的一切具体的事物统称为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与劳动行为的发生所相关的一切事物统称。

动物作为生产劳动的主体,随着社会生活水平而提高。但在论证劳动对象时,是不把本物种本身作为劳动的对象的,本物种本身变成了劳动的对象,那么,劳动对象的对面就不好规定了。

1:身体器官是动物初使用的生产工具。

灵长类来说,特别是人类和猿类,手是作为人的一个功能器官,之所以称为手是因为手不同于一般动物的前肢,是意义上的生产工具。手是劳动锻炼得来的,采集或狩猎用的棍棒是手对棍棒的加工得来的。手本身也是存在着的具体物,手对石头或棍棒的加工也是物对物的加工。古代类人猿的前肢转变为手的过程,本身是环境的改变生存劳动的需要,也是作为古代类人猿本身所具备的先天条件。在生存需要的情况下,人类和猿类自身的前肢首先就被当成了劳动的工具来使用,也正是这种把前肢当成纯粹性的劳动工具的使用,促使了手的、直立行走的形成,加速了人类和猿类身体在体质上的根本性转变。所以,手是人类和猿类最初使用的劳动工具,手的劳动工具的使用,存在的自然环境,使人类和猿类不得不直起腰杆直立行走。在先天条件和存在的自然环境及手的工具的使用的共同作用下,促使了人类和猿类最终从动物群体中站立了起来。

站起来,这是人类和猿类最伟大的进步。

所有的哺乳类攀爬动物,只有古人猿才完全把前肢解放出来进行劳动或生产劳动,解放出来的前肢不再作用于支撑行进的身体、完全成了进行劳动的工具。

对其他动物来说,以蚂蚁为例,蚂蚁的腭就是生产工具,蚂蚁用腭来捕食、搬运和防御。

2:生产工具随着动物劳动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增加。

制造和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劳动的出现本身是人类自身劳动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时的表现。从主观来讲,原始社会之所以会存在那么长时间并不是自然环境和原始条件决定的,而是动物本身所具备的劳动能力决定的,是动物自身的劳动素质决定的。刚刚从动物世界里站立起来的人类和猿类,早一天具备生产劳动的能力,那么自身的生存环境就早一天改变,社会的生产力也就会早一天提高,人类和猿类的社会就会早一天向前发展,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自身发展的结果。随着手的劳动工具的使用,人类和猿类自身劳动能力的逐步提高,人们和猿们逐渐根据生产的需要,制造出相应的用于生产需要的生产工具。

人类和猿类最初使用的用于采集或狩猎活动中的棍棒或打磨出来的石器,是通过人类和猿类劳动制造出来的第一批生产工具。猿类至今还在使用那些简单的工具,而人类制造出了更复杂的工具。

火本身不是人类制造的工具,只是人类使用的工具,但和人的手一样,都是人类用于生产的工具,对于人类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手由来于古人猿的前肢,火相当于是自然的前肢,人类对火的掌握使用就是把自然的前肢变成了手,火属于生产工具的范畴。

自然的前肢转变成了手,从此自然也站立起来了。

而其他动物的劳动工具通常没没有什么变化,一般是身体器官。

3:自然生产的产成品是动物最初的劳动对象

以人类和猿类为例,在人类和猿类最初使用的棍棒石器和自然的产成品成为人类和猿类劳动对象的先后问题上,自然的产成品先于棍棒石器成为人类和猿类最初的劳动对象。这是因为,产成品对于人类和猿类是生存的作用,而棍棒石器只是为这一作用的达成而服务的,人类和猿类是在对自然的产成品产出劳动的需要中使用棍棒石器的工具。

只要是动物通过进行目的性行为的一切事物,都是动物的劳动对象。动物的劳动对象不但包括了生产工具,而且也包含了用于生活方面的生活用品,不但包含了自然存在的一切,其动物的劳动对象也存在于自然环境之外。

大地、山川、河流这些自然存在的条件,在原始社会时期还不是动物的劳动对象,这些只是动物活动的场所,动物还不具备对这些存在着的自然环境进行劳动的能力,只能对自然生长的食物进行着劳动的行为,所以,动物最初的劳动对象是单一而纯粹的,动物只能对这些自然生产的对动物自身生活又极其有用必不可少的产成品进行劳动。而大多数动物仍停留在这一阶段,只有人类能以这些为劳动对象

4:劳动对象随着动物劳动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增加。

以人类和猿类为例,大猩猩在钓白蚁或进行其它的劳动过程中也把前肢当成工具来使用,但大猩猩的前肢还得用于支撑身体的平衡,这种把前肢当成工具来使用是临时性的,在本质上还没有脱离动物前肢的根本性,大猩猩的前肢最终没有转变为人手。所以,大猩猩或其它有类似行为的动物的劳动对象始终停留在对自然生产的产成品的获取上。

人类随着手的形成,由最初采集或狩猎的单一劳动对象到制造和便用简单的棍棒石器工具,这些用于劳动或用于生产的工具也就开始变为了人类劳动的对象。随着生产劳动行为的出现,人思想思维的发掘运用,土地、森林、山川也成了人们劳动的对象,人们开始耕地造田、伐木造房、筑渠引水。人们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石珠、海蚶壳做成的装饰物也成了人们劳动的对象。人们劳动对象的增加,一些是生存必需的,一些是生活需要的,都是人类行为思想行为的结果。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进行宇宙太空的探索,宇宙环境也开始变为人们的劳动对象

总之,人类和猿类一切劳动对象的产生,离不开手的参与。动物思维的进行,是随着自身劳动能力的提高而增加的。在劳动的概念里,其生产工具本身最初也是动物劳动的对象,动物对生产工具的制作改造加工使用,也在一定程度里反应了生产力,生产工具本身,一定程度里也表现出了生产力。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资料是进行生产劳动必不可少的条件。

力与能力

力与能力是劳动力、劳动能力与生产力、生产能力。

1:劳动力与劳动能力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能力,被称着劳动力。动物通过劳动者表现出的劳动力,认定或估计劳动个体所具备的还未展现出来的潜在行为能力就是指一个体的劳动能力。

劳动力是劳动个体已经表现出来的行为能力,这种行为力通过劳动个体的劳动产出来体现。劳动能力是劳动个体未表现出来的潜在行为能力,这种行为能力是根据劳动个体体现出来的劳动产出对劳动个体行为能力的估算。 劳动力或劳动能力都是指劳动个体的所有劳动行为被劳动集体的认同接受认定估计的程度概念,是个体的劳动行为与所在集体劳动行为之间关系的结果表达。劳动力和劳动能力是劳动个体及个体的劳动行为与劳动集体及集体劳动行为存在关系的产物,劳动的个体和个体的劳动行为被共同劳动的劳动集体的认同度就是一个劳动者客观存在的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的大小。

社会劳动,也就是对集体劳动存在一切关系的称谓,共同劳动的所有劳动者,就是劳动集体。社会来自于自然,随着社会性动物的产生而产生。在没有社会性动物的世界是自然,在有了社会性动物的自然是社会。生物进化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动物的劳动的本质在最初是没有区别的。

劳动力一般用来恒定投入的劳动量或对完成了的劳动成果所进行的劳动强度的测评。比如,搬一方石头,需要多少个劳动力,砌一道河堤,投入了多少的劳动力。劳动能力一般用来表示劳动者劳动个体所具备的潜在行为能力。比如,这个劳动者有从事耕种的行为能力,那个劳动者有从事狩猎的行为能力。劳动力表示的是投入的或需要投入的劳动行为,指劳动产出的劳动量。劳动能力表示的是劳动者劳动个体具备的潜在的行为力的程度,指劳动者的行为能力。劳动者潜在的行为力的程度或劳动行为所达到的劳动量都不是劳动者本人所能决定的,劳动个体所具备的劳动能力或劳动力只是达成这一概念的条件。这是因为劳动力或劳动能力都没有一个恒定的单位标准,只是个体的劳动行为在集体社会的劳动行为里的功效反应,是个体被集体的关系认同而产生的价值概念,具体的程度或一定的量都是因劳动集体的关系认同而存在的,劳动个体的度或量都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表达的结果。

劳动者与劳动集体的存在的关系结果表达就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存在,个体与集体关系存在表现在集体对个体一切的认同,集体对个体存在的认同就是个体存在价值的体现。

存在即价值,存在的最低价值就是被感知到存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认同的程度,认同的程度最终又回到了存在的状况。劳动力与劳动能力就是劳动个体被劳动集体进行的价值认可,劳动力与劳动能力表现了劳动者个体存在于劳动集体中的价值大小。

劳动个体在社会劳动关系中的价值表现也就是劳动力与劳动能力

2:生产力与生产能力

劳动力与劳动能力作为衡量一个劳动者在社会劳动关系中的个体价值。劳动集体由劳动个体组成,衡量劳动集体在社会劳动关系中的集体价值就是生产力与生产能力。

劳动集体在社会劳动关系中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能力的水平,用生产力来表示,生产力用以表示某一社会集体的集体行为水准。集体与社会在概念上的区别是社会把集体存在的关系包含了进去,集体也就是去除了关系的社会。

某一个具体的劳动集体所具备的生产力就是指这个劳动集体的生产能力,集体的生产能力用生产力的水准来表示和概括。生产力具有社会性,是人对社会状况的一种抽象概括的表达,生产能力具有集体性,是人对集体行为的具体概括的表达。生产力概念,是为了表示在某一社会层次范围内所存在的社会生产状况和生产水平,其生产力本身也是为了表现出社会发展进程中处于各个社会阶段时期社会集体总的生产情况,并且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水准,生产力成了社会状况和社会形式进步与否的标志,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发展水平评估的一个概念工具。

生产能力是在社会生产关系中表示出某一具体劳动集体或团体的生产劳动行为具备的生产劳动程度,用以指某个具体单位或某个单独的生产团队或某个生产集体所具备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水平。比如某化肥厂年生产能力是多少,某科研单位具备了研制生产世界高科技产品的能力。生产能力作为衡量一个生产单位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程度,用来表示生产集体的社会价值,具有集体性。在社会生产状况或水平的表达中,生产力作为已经进行了的社会生产状况在程度里的表达,在社会生产中未表现出来的还没有实现的社会生产水平不包含在生产力概念之内,集体本身具备的生产能力又在生产力范围之中。也就是说,生产力不能用来标识未来社会生产的状况,着的所有生产集体本身所具备的生产能力概括进去,这是由生产力概念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在有了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对于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概念的本身就有了初步的认识。

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

构成要素

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经济创新首先表现为对生产要素新组合,或者引入新的生产函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是经济创新的第一层含义。在这层含义上所诞生的新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工艺、新工序等。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概念辨析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的文章中对生产力的表述常常是不同的,有时在同一篇文章中的表述也不同。那么,究竟哪个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或者说,哪个概念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生产力概念?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追求是消灭私有制,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因此与这个追求相违背的概念,绝不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其次,与马克思的根本贡献——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相悖的生产力概念,也绝不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本文将以此为依据辨析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

在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著述中,有关生产力的提法可谓是极其丰富,有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力、现代生产力、活劳动生产力、死劳动生产力、主观生产力客观生产力个人生产力、资本的生产力、物化生产力、实际生产力、潜在生产力、直接生产力、联合生产力、自然生产力、一般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的说法有两种,但意思根本不同)和精神生产力等。但是,究其根本,无外乎定义作“能力”或定义作“结果”两大类。在“能力说”中又分为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两大类。下面将分门别类地对这些概念进行辨识。

(一)“现实能力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本意

通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难发现,诸如主观生产力、潜在生产力、活劳动生产力和死劳动生产力等不过是形象的说法而已,并没有严格定义,因此,本文不予讨论。

除把生产力作为其它有定语的生产力的简明提法外,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是同义语,劳动生产力、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力等也是同义语。为了区别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等这些同义的概念,马克思专门定义了劳动生产力、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力等同义的概念。就“能力”意义而言,前一类说的是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因,也带有潜在能力的意义;后一类包含前一类,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劳动对象共同构成的现实能力,是以一定的生产方式对劳动对象加以作用的效果的度量。

劳动生产力概念首先出现在1847年的《雇佣劳动和资本》中;其次,以较高频次出现在1865年的《工资、价格和利润》中;最后,以最多的次数出现在《资本论》中。在《资本论》中,第一次出现“劳动生产力”五个字时,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这是马克思对劳动生产力概念最精确的解读,也是区别于他的生产力概念的严格界定。

马克思还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既然生产力属于劳动的具体有用形式,它自然不再能同抽去了具体有用形式的劳动有关。”也有人依据“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就说生产力就是劳动生产力。我们不否认有时为了简明起见,马克思把这两个词汇通用,但从根本上说两者不是一回事,这可以从《资本论》中的另一段论述说清楚。马克思说:“只有生产力的提高(前面已经提到,它总是和现有资本的贬值同时并进的),通过利润率的提高使年产品中再转化为资本的价值部分增加时,它才能直接增加资本价值量。如果我们考察的是劳动生产力,那么,只有相对剩余价值由此提高,或不变资本的价值由此减少,就是说,只有加入劳动力再生产或不变资本要素的那些商品由此变得便宜,这种情况才能发生(因为这个生产力同现有资本的价值没有直接关系)。”这里,一个“如果我们考查的是”把什么都说清楚了。其实,不仅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与劳动生产力不同,就连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也不可以轻易通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因为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在不同的产业部门极不相等,不仅程度上不相等,而且方向也往往相反,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平均利润(=剩余价值)的量必然会大大低于按最进步的产业部门中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来推算的水平。不同产业部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比例极不相同,而且方向也往往相反,这不仅仅是由竞争的无政府状态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特性产生的。劳动生产率也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自然条件的丰饶度往往随着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低。”[6]289 在一段话,马克思同时出现“劳动生产力”、“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三个词汇,可见,它们三者是不同的东西。劳动生产力确系现实能力,但它不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

作为历史结果的生产力定义可以是潜在能力,而作为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生产力定义则是现实能力。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概念绝不可能是现实能力,当然,也不是什么“力量”,这是因为:

第一,作为现实能力的生产力定义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依据。该文中,不仅分工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之一,而且,土地、自来水也是生产力,这无疑都是魁奈、萨伊等人的生产力。不仅如此,这些也都是当时或者后来被马克思批判的。马克思说:“总之:分工,分工的阶段依赖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属于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后来的《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挖苦普鲁东时说到:“他给我们拿出了一份非同寻常的‘有趣的家谱’。(1)他假设一个人,这个人‘注意到,把生产分为不同的部分并让单个的工人来从事其中的每一部分’,这样就可以扩大生产力。”可见,作为现实能力的生产力定义是魁奈、萨伊和李斯特的,不是马克思的,是被马克思批判的。马克思在晚年对这些模糊的说法一律予以明晰,凡是表达生产能力的地方都改用“生产能力”或“劳动生产力”;在区别于魁奈的“土地生产力”方面,马克思用“土地生产能力”,如“因为支付给他的,并不是自古以来为使土地具有现在这样的生产能力而投下的全部资本或劳动。”[8]394在区别于李斯特的“国民生产力”方面,恩格斯注解马克思用“国的生产能力”,如“那种使每个工业国家同其他工业国家,特别是同英国隔绝的保护关税政策,又人为地提高了本国的生产能力。”可见,“现实能力说”的生产力定义属于李斯特解释国民经济体系一派的;“历史结果说”的生产力定义才属于马克思解释生产关系变化原因一派的。

第二,如果我们肯定马克思主义意义的生产力概念是包含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的现实能力,那么,这个生产力概念就得不仅包含劳动者和生产工具,还应该包含生产关系,否则,不管生产力再怎么增加包括劳动对象在内的内容,它都不可能构成现实能力,因为脱离人与人之间的组合关系的现实能力是不可想象的。如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高校哲学专业教材中就明确指出:“分工和协作及其相互关系的状况是它(笔者注:即生产力的性质)的主要内容;”[9]108 这样的生产力是包含生产关系的,不仅如此,还应该包含劳动对象。而事实上,如果生产力已经包含了生产关系,再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就犯了逻辑错误。再者,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本来就不包含生产关系,这可以从下面一段话中得以证明。马克思说:“生产力在其中发展的那些关系……生产关系”可见,马克思主义意义的生产力概念不包括生产关系,也绝不可能是现实能力。而包含生产关系的,是社会劳动生产力。马克思在晚年已经有了明确的说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促进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因此,诸如教科书中所说的“生产力是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或者“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再或者“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等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说法。

第三,马克思虽然说过:“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但是,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力量是潜在的力量,不是现实的力量。更何况这种依据是断章取义得来的。因为,马克思在此的原话是:“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力量不仅是潜在的力量,而且,还强调生产力是“产物”,是“结果”。之所以说马克思所说的力量是潜在的力量,这可以在马克思接下来的论说中得到证实。马克思说:“人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已经获得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在其中获得一定生产力的那种社会形式。恰恰相反。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 [commerce] 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马克思这里说的“社会形式”指的是生产关系,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前一段话中所说的作为“产物”和“结果”的“力量”,是一种舍弃了生产关系的力量,这种没有包含生产关系的既得的力量,只能是潜在的力量或能力,绝不可能是李斯特意义上的生产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生产力时还说:“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这意味着,离开作为生产关系的“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生产力就不是现实的“真正的力量”。

第四,有人说列宁主张“能力说”,理由是列宁在《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中说:“物质力量即生产力”。其实不然,列宁的原话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受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制约的。”紧接着,列宁又说:“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人们在生产人类必需的产品时彼此所发生的关系。用这种关系才能解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人的意向、观念和法律。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生产力的发展又夺走了大多数人的财产,将它集中在极少数人的手中。生产力的发展正在消灭私有制,即现代社会制度的基础,这种发展本身就是朝着社会主义者所抱定的那个目标前进的。”就是说,列宁在这里强调的“物质力量”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生产力”。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方式可以表现为“物质力量”,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构成“物质力量”。当然,这句话也可以不用“物质力量”四个字,这时,只要把“生产力的发展”换作“生产力的水平”就行了。

第五,生产力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生产力水平高,则其对应的生产方式所表现的生产能力强;生产力水平低,则其对应的生产方式所表现的生产能力低。然而,绝不可以说生产能力就是生产力。这不仅因为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能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且还因为生产力水平只是生产力这一向量的模,生产力还有方向。我们说不是生产能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生产能力是生产方式的具体表现,生产方式中已经包含生产关系,无所谓再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在走向成熟之后是严格区分“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马克思在表达“现实能力”时用“生产能力”或“劳动生产力”,不仅如此,马克思也决不把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牵涉到一起;在表达“潜在能力”时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有时也用“物质生产力”,不仅如此,马克思还一定要讲它们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通读《资本论》后会发现,马克思是严格区分“生产能力”和“生产力”的。总之,“能力说”的生产力定义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

第六,马克思在给安年科夫的信中所说的“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绝没有现实力量的意思。如果生产力是现实的力量或者能力,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就被否定掉了。因为数量大的不发达的生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可以远远超过数量小的发达的生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然而,能力大的这个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关系却落后于能力小的这个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关系。比如,大清朝的牛拉手扶犁的东北三省的耕地能力远超过毛泽东时代的拖拉机带动的五铧犁的一个国营农场的耕地能力,可是,虽然前者的生产能力相对大,但是不等于生产力水平高,因为与之相适应的是封建生产关系;虽然后者的生产能力相对小,但是不等于生产力水平低,因为与之相适应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总之,决定生产关系的是劳动者的观念、思想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劳动资料的科技固化程度和水平,而绝不是生产的能力。

最后,如果说前边是摆事实讲道理,那么现在讲结论——见诸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与李斯特一致的生产力定义是被马克思亲自否定的。马克思在1859年1月明确指出:“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笔者注:即《德意志意识形态》)……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而1846年底给安年科夫的信是马克思生产力思想发生转折的标志,可见,马克思不同意《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可能是恩格斯的旧观点,但发挥了自己在其中写的、虽然行文并不突出的新观点——生产力“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由此还可以得出,以《哲学的贫困》为起点阐述的才是马克思肯定的科学的生产力的观点。

(二)斯大林的相关论述大多反映马克思本意

斯大林说:“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斯大林还说:“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这里包括: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第二,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其活动’;第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一切共同构成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也就是说,在生产力构成要素问题上,斯大林的观点是“两要素说”——生产工具和劳动者,既不包括劳动对象,也不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征服(或利用)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财富的能力”;在生产关系的构成上,斯大林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阶级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方式。应该说,这些观点基本上反映了马克思的本意。如果说还有差异的话,那就是没有及时把马克思早年的“生产工具说”改为晚年的“劳动资料说”。劳动资料除了可以包括生产工具外,还包括发动工具的能源系统、运输和贮藏的辅助系统以及劳动资料体系的信息和控制系统。

之所以说生产力不包括劳动对象,是因为:第一,自然劳动对象不参与斯大林意义的生产关系的决定;第二,自然劳动对象不构成人们全部历史的基础;第三,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能力说造成的混乱。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第一,马克思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3]408-409自然劳动对象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以往活动的产物。因此,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全部历史的基础的组成部分。虽然人为劳动对象也是劳动对象,比如核燃料或者袁隆平培育的水稻种,但它作为一代强于一代的劳动对象和必然要继承的全部历史的基础之一,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前一代生产工具、科学技术和劳动甚至还有资金的物化结果,而不是由于它是劳动对象。这里需加以说明的是,即使是钢铁公司继承了前一代人贮存的铁矿石,甚至是继承了一个发现但尚未开采的铁矿,都不因为它们是炼钢劳动的劳动对象,而因为矿石是前一代人开采和物流劳动的物化,同理,继承尚未开采的铁矿是因为它是前一代人勘探劳动的物化及探矿技术的凝结。不要说袁隆平培育出的优良稻种,即使是极普通的稻种的继承,也因为它是前一代人劳动的物化和农业科技的凝结。如果仅仅是因为后一代人需要劳动对象,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去采集野生水稻。虽然后一代人也把前人留下的劳动对象作为全部历史的基础继承了,但是,却不是把它当作劳动对象,而是当作前一代人劳动的物化和技术或资金的凝结加以继承的,那么,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就不包括劳动对象。

第二,人为劳动对象和自然劳动对象都是劳动对象,即使稀缺的自然劳动对象也被继承,也不能说它属于生产力。马克思说:“……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2]168也就是说,劳动对象属于材料,即使属于被继承的对象,也不属于生产力。

第三,作为全部历史的基础,人们偶尔也继承自然条件。比如,儿子除继承水碓设备外也要继承冲碓的瀑布。然而,舂米作坊继承瀑布并不因为它是自然条件,而因为它是舂米工具的组成部分。如果因此得出自然条件也属于生产力的结论,那么,生产力可就不是三要素了。可见,如此逻辑不可取,即使人为劳动对象被继承,并不能说明劳动对象属于生产力。退一步说,即使继承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也不在生产力的定义之中。马克思说:“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在这里,“资金和环境”与“生产力”都是被继承的对象,但是,自然条件属于环境,而不属于生产力。

第四,所谓生产力“三要素说”或者“多要素说”是以“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的说法为依据的,其理由是劳动对象等因素参与利用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的决定。当然,若接受这样的逻辑,生产关系也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因为,相同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力与不同的生产关系结合,其利用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财富的能力也不同。马克思说:“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生产能力。”由此可见,马克思承认劳动对象会影响社会生产能力,但“社会的生产能力”不是社会生产力,马克思对生产能力与生产力的定义是有严格界限的。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斯大林把它具体概括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对比马克思和斯大林的阐述,容易发现相差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协作关系。斯大林的这种概括曾遭受别有用心者的攻击。首先,斯大林把生产资料所有制放在第一位正是马克思的本意。马克思说:“……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再者,经济基础的核心是:其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其二,经济运行方式;其三,产品分配方式。而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协作关系则不随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而转变。既然,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那么,生产关系的核心就也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经济运行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

另一方面,人们也不可以由于斯大林的论述大多反映马克思的本意就不分场合地加以引用。在这里,斯大林说的是政治经济学中所要研究的生产关系,而不是一般生产关系。对于一般生产关系,当然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协作关系。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生产关系,尤其是处于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生产关系,它要解决的是基本社会制度的问题,尤其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设计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而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不参与上层建筑的决定,或者说,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不同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而不在于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

这里还要顺便指出,支撑生产力“三要素说”的依据还有,劳动对象偶尔也决定生产关系。比如,用差的原材料替代好的原材料可能要增加工序。但是,这改变的只是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这种关系不参与上层建筑的决定。马克思建立生产力概念的目的在于揭示唯物史观原理。

最后,劳动对象和资金不属于生产力是马克思本人肯定的,坚持劳动对象属于生产力是没认真研读马克思原著的结果。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马克思与此相类似的另一个说法是:“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在这里,“材料”和“环境”这两个词汇互相替换是不是劳动对象呢?劳动资料或曰生产工具属于生产力这是没有争议的。因此,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材料”只能是劳动对象;而“环境”除了其它因素外,也就是劳动对象了。这个“材料”或曰“环境”与“资金和生产力”并用,这不是劳动对象不属于生产力的最好说明吗?

总而言之,生产力不包括劳动对象。马克思说:“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种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在此,马克思表达了经济形态由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和怎样生产决定。那么,什么是劳动资料呢?马克思说:“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二者表现为生产资料。”可见,这里也没有劳动对象。

性质

生产力不但具有纵向性,还要具有横向性。

原始社会形态以来,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几乎没有发生本质的变革(劳动者还没有完全和动物脱离开来,劳动对象还是水、土地和植物),唯有劳动工具发生了石器、铜器、铁器、机器,四种“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石器、铜器、铁器可以根据制造工具的材料进行判断;机器是用机械能做功的装置。成熟的石器生产力决定原始社会形态;成熟的铜器生产力决定奴隶社会形态;成熟的铁器生产力决定封建社会形态;成熟的机器生产力决定资本社会形态。

表现形式

生产力体现于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1:以自然为主体,自然产出价值的能力就是自然生产力。

自然生长的动物采集或狩猎的对象和自然造就的煤炭或石油,这些都不是社会生产的却是具备了相当的价值的产出成果,这些产出价值品,是自然生产力的表现,是在自然的力量作用下而产生的,是社会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价值资源

一切的发展,都不能脱离了自然,都来自于自然。

把自然作为存在主体,自然主体在产出这些价值的同时也是有劳的在动的,自然“动”是动物都能感知到的,人们无法证明自然“劳”的行为不带目的性,自然不存在着目的,这些结果的存在,却正是目的性的自然呈现,所以,自然行为也可以用“劳”和“动”来概括,自然的劳动行为是以自然为主体对自然的行为表现进行性质里的定义。自然能产出这一切的价值产品也是自然本身所具备的能力,所以,发展后的生产力的定义与自然生产力的表现不存在理论上的冲突,正是在自然生产力的作用下,才生产出了动物体。

2:以社会为主体,社会产出价值的能力就是社会生产力。

先有了自然存在,再才有了本物种的存在,社会性动物来到世界的那一刻,世界性质里就分化出了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唯一区别就是自然里有了社会性动物。在本物种的主导下社会产出的一切劳动成果,都是社会生产力的表现。本物种是社会生产力的主导者,本物种是社会里的自然,社会的一切都由本物种来掌控,生产力的发展与解放,最终也是由本物种来决定。社会生产力是在自然生产力的基础发展来的,自然生产本身可以不因本物种存在而进行,而社会生产却不能不在自然生产的基础上在本物种的作用里进行。没有自然生产和本物种的作用,就没有社会生产,没有自然生产力,本物种都不会有,更不会有社会的出现,也就不会有社会生产力的出现。

社会生产力是发展了的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也是自然生产力在人为因素下的转化。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存在,自然生产力也就得不到发展和提高。

生产力存在的两个主体概念自然和社会,概念本身攮括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改造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本物种的自身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能拥有幸福而美好的生活条件。建设美好世界是改造自然的根本意义。

发展经验

正确领导

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告诉我们,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离不开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变革关系

改革开放后,党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主动变革生产关系及其实现形式,促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邓小平讲:“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总结

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主体与客体结合的能力,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物质力量,是实践构造上的规定。生产关系也同样如此,指的是以占有客体为中介的主体发展关系。二者均是从实践角度提出来的科学上的存在者规定。所谓生产力,侧重在了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的物质技术的发展关系上,但作为“客体与客体的关系”,仿佛是物象的关系,掩盖主体发展上的认识属性。从而,应将生产力把握为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旨在对生产力实体(实践能力,例如劳动过程)的运动和构造进行越来越具有清晰度的系统性勘探与研究。抽象的生产关系则凸显对从客体(发展)上折射出来的主体发展关系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由此使得生产关系实体(所有制关系)的历史运动的研究具有更加迫切的性质,它最终显露了实体的社会经济构造。

1980年,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突破了流行的生产力二要素或三要素论,提出了在经济学界影响广泛的生产力多要素论

从完全的意义看,所谓生产力,乃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塑造自我的能力,归根结底, 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历史中的全部展开。

总之,生产力作为人的本质力量,譬如奔腾不歇的洪流,奔腾的内力在于水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奔腾的外力在于地形、地势和沟渠, 而沟渠则是外力的总代表。水譬如生产力的主体,地球譬如生产力的客体,沟渠譬如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和外壳即生产关系。生产力就是在三者的共同作用和引导下,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