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蕃

更新时间:2022-02-09 20:35

王锡蕃,又名锡藩,字季樵,号康候,清道光三十年(1850)生,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少年走科举之路,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翌年中进士。此后,在翰林院供职多年,由庶吉士上升至编修。光绪十七年(1891),曾奉派主持湖南乡试。1893年,外放福建学政,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人物简介

王锡蕃,又名锡藩,字季樵,号康候,山东黄县人。

人物经历

19世纪90年代,中国不仅遭受西方列强肆无忌惮的侵略宰割,而且被东邻小国日本打败,被迫签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有为等有识之士,以西方的进化论和天赋人权学说为思想武器,批判旧学,提倡新学,掀起维新运动,以求“变法图强”。王锡蕃亦深感八股取士已不适合现实需要,按经世致用选拔人才方为救国之策。为此,他在主持福建龙岩州的拔贡考试时,曾自以《孟子》的“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为题,撰写议论文一篇示之诸生,以为提倡。在福建乡试中,以文章议识明通选拔侯官青年林旭为举人。1896年,王锡蕃返回京师,任詹事府少詹事。这时,康有为连续上书光绪帝,强烈要求实行变法。1898年6月,光绪帝接受变法主张,颁发上谕,令人臣举荐通达时务的人才,实行新政。8月下旬,王锡蕃将在福建发现的优秀人才周莲沈翊清严复林旭等四人举荐于朝。4人均被朝廷任用,其中林旭被授予四品卿衔,任军机章京,与谭嗣同杨锐刘光第同参新政,时称“军机四卿”。同时,王锡蕃自己也直接向朝廷奏陈新政,建议仿效西国,于设商部之外,“复于各处城镇口岸设立商会”,“于上海设立总商会”,以讲求出进口货物之利弊,详达各商家之隐情,与地方官及领事办理与洋商交涉事件,其保全华商之权利裨益甚多,商务必蒸蒸日上。9月5日,王锡蕃被耀升为署礼部左侍郎。

光绪帝接受变法主张,推行新政,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的意志和利益。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杀害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等6人,取消新政。积极参加变法新政的王锡蕃亦被骑兵包围于本宅,候命逮捕。幸赖大学士李鸿章电请宽待,才免于难。但不久,福建道监察御使黄桂鋆劾其“保林旭适以增长递焰,助成奸谋,此当与发往新疆之李当棻一例重惩”。结果与李岳瑞张元济同遭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

被罢官以后,王锡蕃先应聘赴河南,主讲信陵书院。1901年,慈禧太后宣布实行新政,内容多为戊戌变法的主张。1904年秋,山东巡抚周馥,以山东沿海渔产多系小本营生,渔利渐为外人所得,迭饬省农工商局督率官商设立渔业公司,考求东西洋善法,振兴山东渔业。省农工商局咨准周馥,聘请王锡蕃总办登、莱二府渔业公司,并先行拨给官股银1万两,以为提倡。王锡蕃应聘,在黄县劝集商股银3万两,于1905年4月在烟台创办山东渔业公司,自任总办(经理)。在王锡蕃的主持下,公司开展了学习先进渔业技术,创办渔业教育,保护渔业生产,维护国家渔权等工作。1906年春,公司租赁东海关的“靖海”号轮船,在龙口、虎头崖、庙岛等地梭巡护渔。同年,公司在烟台创办附设水产小学堂,聘任山东大学堂毕业生孙丹林等为教习。翌年2月,学堂开始招收具有高小毕业资格的沿海渔民子弟人学,首批学生20人,后增至40人,学制5年,课程有伦理、修身、水产学、渔业法规等。1907年,公司制作鱼品和船舶模型,参加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国际博览会渔业展,获得参展各国的一致好评。公司还进行测量海道、绘制海图等活动。从20世纪初开怡,日木渔船经常进人山东半岛沿海,大肆进行捕捞作业,并妄图占据岛屿,严重地侵犯了我国的主权,破坏了我国的渔业资源。王锡蕃在与日方交涉中力争我国的领海渔权。山东登州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当地渔民因缺乏国际知识,前往韩国的仁川地方捕鱼,受到日韩当局处罚。王锡蕃令公司撰写张贴告白,介绍韩国渔业法及日韩通渔章程,劝说登州渔民勿再前往捕鱼。山东渔业公司开展的这些工作,受到清廷的奖励。1907年冬,商部在给公司的信札中称:“该公司留心实业,考究精详,于渔业前途大有裨益。”王锡蕃在创办山东渔业公司及附设水产小学堂期间,还参与登(州)莱(州)青(州)胶(州)教育会的工作,利用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协调各种矛盾,推动学校教育发展。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翌年宣统改元,王锡蕃得以复官,补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时,山东渔业公司因靡费过巨,扩资难筹,陷人停业状态,附设的水产小学堂也被迫停办。

1912年初,清朝灭亡,民国成立。王锡蕃因参加过戊戌变法,被山东部分官绅以先觉者相待,聘请他担任多种职务。当年5月周自齐任山东都督后,聘请他为议绅,向他咨询施政意见。1913年,山东当局聘他为曲阜学校监督。1890年,山东巡优张曜奏准清廷纂修《山东通志》,在济南设立通志局,聘请著名学者孙葆田为总纂,开始编修《山东通志》。后因人事变动,工作停顿,直到1911年(宣统三年)方才写出书稿。书稿尚未校订,款项用尽,孙葆田病逝,辛亥革命爆发,从此无人过问。民国成立后,清末曾任兵部、外务部尚书,时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的山东掖县人吕海寰,建议当局继续完成《山东通志》的纂修,并发起集资开局。1912年12月,山东都督周自齐呈准大总统袁世凯,就原有山东通志局酌量改组,聘请张英麟、王锡蕃、于宗潼、毛承霖等4人为总校,着手校订工作。王锡蕃等对孙葆田总纂的《山东通志》书稿“详加勘订、补网、正讹,期臻完善,未敢稍涉疏率”,历时3年,于1915年完成定稿并刊行于世。

与此同时,王锡蕃也以先觉者自居,主动进行文化和政治活动。在文化方面,他于1912年6月,以“本圣道完美之义理,融各家发明之学说,以陶淑人民道德,促进文明,扶持世道,进于大同”为宗旨,发起组织尊孔团体孔道会。9月,他亲赴北京晋见大总统袁世凯,申述创办孔道会的缘起及会内组织情况,受到袁世凯的赞许,交国务院审核,由内务部批准立案。12月22日,孔道会在济南李公祠举行正式成立大会。会员多人出席,山东都督周自齐派代表到会诵读祝词。王锡蕃向大会致词,阐述了他的文化观点、尊孔主张及创设孔道会的动机与目的。关于文化观点,他认为:“从前中国学问其所论之义理,极其精微。但空言多而实用少,其学术易涉于空疏。至于近年之新学,则专从实用上注意,较之旧学有虚实之分,似足以救旧学之流弊。但学问之道,莫不有体有用。西学是用,中学是体。若专重西学,置中学于不顾,事功虽能争胜,而道德夫足服人。”关于尊孔主张.地认为“东西洋各国学界中人,于别国之学说时常广加研究,而于本国之国粹无不加意保存,从不敢稍有轻视之意。我中华数千年之国粹,均不能出孔教范围之外。凡我同胞,岂可不加意尊崇孔道以保国粹之根据。况中国伦常之理,乃万世所不易,而讲明伦常之理,惟孔子之言至精至切。若要保存伦常之理,必须尊崇孔子之道,此乃一定道理。”关于创设孔道会的动机与目的,他宣称:“自共和成立以来,各省各界议会林立,维新进步日见振兴,惟是建设甚多,而崇奉孔道者尚不多见。圣学不能昌明,亦是儒者之耻。窃思凡我同胞,莫不受孔门之教育,若不组织团体以尊崇孔圣,恐学者于尼山之教不复加意讲求,为

日既久,恐渐忘学问之根本。”创设孔道会就是为了“维持圣教”、“广育英才”、“正人心”、“保国粹”。大会票选王锡蕃为会长。孔道会正式成立后,王锡蕃曾致书康有为,介绍孔道会组织情况,邀请康出任会长。康有为复书对王锡蕃组织孔道会大加赞赏,但以“才质朽钝,渐辱大命”为词,婉拒出任会长。孔道会成立之初,总会拟设在曲阜,1914年移至北京,在山东、河南、直隶、陕西等省设立支会。孔道会与同时及稍后成立的宗圣会、孔教会等团体,虽然都属尊孔,但具体主张有所不同。孔教会等主张以孔子思想为宗教,定孔教为国教。孔道会不以孔子思想为宗教,不主张专讲宗教。1914年,王锡蕃代表孔道会几次向北京政府呈文,“力辟以孔子为宗教之非”。

在政治方面,王锡蕃曾于1912年8月运作当局,谋取山东藩司之职,因遭人反对,未能如愿。此后,他积极拥护袁世凯制独裁。1915年8月袁世凯授意成立御用团体“筹安会”,公开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筹安会”通电各省派代表到北京讨论“废民主专制,而行君主立宪”。王锡蕃以山东商民代表的名义参与讨论,并加入劝进袁世凯称帝的所谓“全国请愿联合会”。11月20日,袁世凯袁世凯宣示接受“民意”,承受帝位。12月15日,王锡蕃又代表孔道会发表上大总统书,内称:“自闻君主问题之表决,皆盼我皇帝应天顺人,不日即正大位……锡蕃等既以孔道为宗,即以经训为重,懔非后周事之义,惧无主乃乱之危,用敢公电恳求,敬乞迅锡筹维,再行劝进。”袁世凯帝制段祺瑞建立独裁统治。

1918年,段祺瑞拒绝恢复因张勋复辟而被解散的民初国会,组织御用政客团体安福俱乐部,操纵选举成立新国会。王锡蕃积极参加新国会议员竞远,当选参议院议员。

王锡蕃晚年,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乘欧战爆发之机,以日英同盟为借口,对德国宣战,悍然出兵山东,由其故乡龙口登陆,横穿胶东半岛,攻占青岛,强占胶济铁路,并妄图永久霸占原德国攫取的山东权益。他对日本的侵略义愤填膺,强烈反对,在当时作的一首诗中写下了“上国偏逢蛇豕害,强邻先逞虎狼心”的句子。1919年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收回青岛和胶济铁路的外交失败,爆发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王锡蕃与其他新国会鲁籍议员也联名发表通电,呼吁“青岛一隅,关系全国命脉”,必须“力争由我国直接收回,恢复完全领土,保存独立国之资格”,“不达到直接交还的目的不止”。王锡蕃于20世纪20年代初因病去世。遗著有《经义约选》两卷(已刊),诗集一册。另有校勘《马端敏公(新贻)奏议》一种。其夫人汪佩琦著有《桐华吟馆诗抄》一卷(已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