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村

更新时间:2023-03-26 18:36

马山,作为山名,在中国各地形状似马都会被称为马山。马山,作为地名在很多地方都有,例如马山县、马山区、马山镇等等,叫马山村也不少,这里所说的马山村特指地球村东经113°8′30″、北纬的22°10′30″的乡村。

村庄资源2

马山村现存百年以上的荔枝树多株。主要品种有淮枝桂味妃子笑糯米糍玉荷包,以淮枝数量最多。

村内资源:陶瓷粘土,是制作陶瓷的原材料,主要由高岭土组成。

村庄简介

2009年末,斗门区面积674.8平方千米,辖5个镇,20个社区、100个行政村。区政府驻井岸镇。马山村行政区划代码440403105210 及城乡划分代码220

邮政编号

519175

车次

信禾406、407、416、均可到达。

马髻山

马山大村后山丘似马头形状,故民国二十年(1931年)称为马髻山,葵山村又名蓼葵村,明朝景泰年间(1437年)立村,以张、陈、林三姓为主,张迪大号名(创基)其孙允直携子迁居葵山村居住。石闸村在葵山村侧,明朝景泰年间(1443年)立村,是明朝农民起义领袖林帝佑的故乡,正统十四年(1499年)失村,村民迁徙到马山村或其他地方居住。1486年前,大王角涌贯通至葵山村口,民国年间在葵山村东设有圩场,便于附近商船、渔艇、农户和疍家(指水上捕鱼人家)趁圩赶集,一度成为繁华闹市。登上蓼葵村的山岗,望向马山大村,一匹奔驰骏马的头部影像赫然在目,那就是马髻山。

马髻山山顶有三块长条形的花岗岩石,自然叠成品字型,恰似梳起的发髻,人踏上去会像“跷跷板”那样,随着重心的偏移而一起一落摇动,马髻山也因此而得名。

河涌溪流

二围涌(门口环涌),位于马山村前,由马山粮食加工厂(米机)到兴隆围;深埗头涌位于马山村西,由芒咀至泥坂溏;大王角涌位于龙山村东,由平塘至盛生围;中心支渠位于马山村前,由连丰围至村前公路边;反修大堤位于马山村西,由高围至荒尾;二围尾涌位于马山村前,由一围至连丰围;赤岗坑位于马山村后,由赤岗坑至浮水围;秧坑位于马山村东,由秧坑水塘至盛生围;黄胆坑位于麟山村东,由黄胆坑至平塘;水井坑位于马山村后,由水井坑至大王角涌;沙涌位于马山村东起于一顷至新围仔

斗门县五山引淡冲咸水利灌溉工程——俗称“淡河”。

旧事传说

清朝时期新会县出了一位状元,此位状元非常高傲,认为一定要光宗耀祖好好庆祝,所以号令全乡的人举办一次巡游庆典,状元命人乘上大船张灯结采、敲锣打鼓的由崖门水道而下,不知道这位状元是不是真的会看风水,临近马山村的时候看到马山的山势感到惊讶,迅速命令下人不要声张并低调前行,生怕惊动到了村里的达官贵人,而后状元再次细心观察马髻山,认为这一匹马为入林马,是没有靠山的,然后再次命人敲锣打鼓大摇大摆地继续巡游。然而,好象真被这个状元说中了似的,就此马山村村运不济,由那时开始也就没有再出过什么名人了。

民国时期马山村出了一个枭雄名叫张猪仔(创基祖后人)他带领一夥兄弟在崖门黄矛海域当起了海盗,以打劫进出于附近水道的商船和官船为生、“张”的海盗团伙不会骚扰当地的贫苦百姓,据传“张猪仔”把部分抢掠而来的金银财宝收藏在火烧茅山的禾叉坑,宝藏是真是假有待人们去探究、不过这个传说倒是让马山村添上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登上马髻山,环顾左边大王角山似蛰伏青龙,右边火烧茅山如盘踞白虎,映入眼帘的这个村场似乎布局不错,但放目往南望去,却是大片平坦的土地和海滩,一直延伸到黄茅海出海口,“左青龙右白虎”的格局可惜没有前案、没有遮拦,算不一块好的风水宝地

马山村立村不久,村民疾病很多,父老们磋商决定,在村前开挖两个水塘作“马槽”供马喝水。之后果然神奇,村民身体健康,疾病减少,人丁兴盛。这两个“马槽”俨然像一双眼睛,镶在马山村的前面,因而也被形象地称作“眼塘”,后因村场扩大的需要,填塘建房。

明朝景泰年间张迪 大号名创基由新宁(台山)投靠亲戚到荔枝山寄居,生子南龄、孙允直,允直携五子迁居葵山,其后裔以后再分居到现马山地界立村,创基祖第八世孙张锺翮在立村后,为纪念张氏宗亲曾在南雄珠玑巷定居而开枝立业,故取村名为珠玑乡。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林氏元老林兆万、陈氏元老陈维开携族人先后迁入珠玑乡,成为陈、林、张三姓聚居的大村庄。因人口日增,互相提议划分地界,磋商取用抽签方法划分地界,抽签结果是陈氏村东、张氏村中、林氏村西,林氏和张氏协商后交换抽中的签,变成今天“陈氏村东、林氏村中、张氏村西”的格局,张氏居住西边仍称珠玑乡、林氏居中叫做丛光乡、陈氏居住村东唤作东昇乡。马山大村后山丘似马头形状,故民国二十年(1931年)称为马髻山,1941年珠玑、丛光、东昇3条乡合并统称为马山乡。村落坐北向南,住宅为黄坭砂灰土墙,砖、瓦、木结构,村民聚居在平缓的山坡地上,背靠马髻山,东边有杨桃石、龙山、葵山、大王角等小山脉为左青龙,西边以火烧茅、大湾山的小山脉为白虎。

主要姓氏渊源

张氏

源自黄帝第五子名青阳,生一子名挥,字天裔,居中河北清河郡。挥能文能武,首创弓矢,黄帝以弓为寓,赐其张姓,郡望谱书往往标为“清河郡”。约经一百世传至张九龄,为张姓岭南始祖。马山张氏始祖为张迪 大号名创基,由新宁(台山)寄居荔枝山,生子南龄、孙允直,允直携子先迁居葵山、其后裔再分居马山、允直分五房:秋岗、秋湖、秋兰、秋月、秋殷。后有其他张氏迁来又分道安、大成、应晨、景祥、柱照、洪喜几房人。允直公之五子,其长子秋岗二秋湖后裔多数定居葵山马山繁衍,秋殷之裔有迁往平沙、台山汶村,秋兰、秋月之裔迁居台山广海繁衍、秋岗之孙文玉迁往中山小榄。张氏自八世祖起采用水、木、火、土、金之义的排辈班派:清桂辉炫钟,洪柱耀垣镛;沾椿炳培锡,浚杰焕基忠;深材炘理铎,浩植焯坤钧;汉相曦陆锦,泽林烨增锟。自二十八世起另有十字排辈班派:雅仪宏兴文,质相承崇仁

创基张公祠:坐落于马山村村西,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传统古式和西洋式混凝土结构。祠堂前地坪铺设花岗岩石,两侧为二层杉木楼阁,前座为混凝土大阳台,周边镶着瓷花窗,前檐下灰塑花鸟图案精致美观,建筑风格与传统的祠堂不同,有现代格调。1942年至1983年是马山小学校舍,2000年后为老人休闲、娱乐活动中心。1941年抗日战争战斗地点。

林氏

出自黄帝高辛氏之后。殷商的忠臣比干,以死谏君而被纣王挖心而死,其夫人逃难至长林石室产子,周武王灭商以后,念及比干忠君,又有感于其子在山林中出生,便赐姓林名坚,林氏家族由此繁衍开来。马山林氏祖先的两个分支均来自福建“九牧林”,一支是第九子蔇公的裔孙森公,从福建莆田迁徙到广东新会沙冈(新会罗坑镇石咀乡)开族的,一世祖森公,二世祖是植公,三世祖是宽公,四世祖有附凤、仪凤、翔凤三个,跟着各自开枝散叶了。字辈派系:宏文崇学,应隆兆昌;明道立德,举善进良;显宗华国,继世传芳。随着家族繁衍又创立的字辈:创业垂流,家泽孔长;报本追远,圣哲贤相;忠存仁义,富贵康强;基开九牧,繁衍万疆;克绳祖武,光大发扬。

另一支是第六子林蕴的后裔,始祖林允文是元朝宣教朗,原籍新会,三个儿子均未考取功名,家族日渐衰败,由新会东迁先是寄居于蓼葵村而后迁入马山大村。字辈班派为:可道长世昌,恭宽信敏惠;勤俭贻谋久,循良赐兴荣。其中大子林敬生的的儿子林玄兴携家属迁徙到中山,初建村名叫龙兴,后改为安堂村。

林氏祖祠:坐落于马山村村中,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二进一天井,抬梁式木构架,祠堂内四条红木托梁支承瓦面,前檐下灰塑的花鸟图案精致美观。1936年开办少先小学,1946年至1983年是马山农业合作社和乡村、大队部办公的地方,1983年后为老人休闲、娱乐活动中心。

陈氏

望出颖川,宋时入粤,居南雄珠玑巷。太祖陈舜公自珠玑巷南迁,生陈辉,辉生七子:谟、宣、英、恺、润、图、仁,“七子流芳”南下散居,英生法,法生三子:禺山、金山、火山,金山生五子:师孟、师仲、师季、师亮、师佑,师佑因家贫奉母离开台山谋生,后流落南山娶张氏生三子:南雄 、现友、意友,现友子孙迁居马山、蓼葵、咸荡、龙安等村。陈维开原住蓼葵村,后在人多地挤,于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携妻儿迁居马山大村为陈氏始祖,分居东昇乡,族谱记载班派:先德开基永定尊崇大典,象贤缵绪用光启佑鸿猷。清光绪续班派:祖泽宏书广右长传治绩,孙谋克振天南群仰名宗。

碧瑚陈公祠:坐落于马山村村东,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二进一天井,侧廊为蓬顶,抬梁式木构架。祠堂内四条花岗岩石柱托梁支承瓦面,祠堂前地坪铺设花岗岩石,前檐下灰塑的花鸟图案精致美观。1946年至1983年为马山小学校舍,1983年后为老人休闲、娱乐活动中心。

黄氏

中国大姓之一,商末周初在光州(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亡国后子孙为怀念故国以国为氏,黄氏由此而来。陆高为黄氏一世祖,黄国遗民被迁至江夏(今湖北武昌),黄氏族人以“江夏”为郡号。黄氏因任官等原因向南北迁移,北迁经河南、河北、山东,分支入粤居南雄珠玑巷。斗门地区古称黄梁都,黄氏从福建莆田、广东南雄、新会、新宁(台山)、梅冲、香山等地迁入,开荒拓土,择地而居,繁衍生息,成为当地一大姓氏。龙山村黄氏始祖原籍新会,班派:焕文成红业,国家裕芬猷。

龙山村又名龙窟村,始祖原籍新会,于清朝乾隆年间(1795年)立村,以黄姓为主,村落坐北向南成块状。

麒麟山村又名山底村,也有叫麒麟村,始祖原籍新会,生茂养、华养、观养3子,于清朝乾隆年间立村,因村后山形似麒麟而得名。以杨姓为主,坐北向南。

杨氏

聚居于麒麟村,未有氏族起源的详细资料。

叶氏

未有氏族起源的详细资料,早期居住在马山大村东面,陈氏后来迁入而且渐渐兴旺壮大,人多势众的陈氏盖过了叶氏,也就是村里口口相传的“尘覆叶”的现象,叶氏家族日渐式微。

其他旧村庄

马山除现存4条乡村之外,还有好些旧村庄在历史演变中被遗弃。

1、老殷村(猫碗村):在龙山村东北面,以殷姓为主,始祖殷达辅在宋末(1279年)迁来,殷达辅薄有家财,生四子、分四房。时值宋末,陆秀夫张世杰奉幼主驻崖抗元,殷达辅捐出大量家财以助军饷,被历代称为义士。

2、沙冈村:在葵山村东侧、麒麟山村西南的小山坡,有十多户人家,以陈姓为主。

3、岩下村(下湾村):在葵山村前小山坡,居住十多户人家,以陈姓为主。

4、平塘村:在葵山村后的平塘口,以林、陈姓为主。

5、咸荡村、龙耳村、龙安村:在龙山村西侧,以陈姓为主。

6、沙尾村:在赤冈水塘口,以张姓为主。

皆因1916年发生宗族五堡械斗和土匪打家劫舍,这些旧村庄的村民陆续迁往马山村或其他地方居住,但旧村庄始终没有被遗忘。

古迹

乾务镇马山村的马山创基张公祠于民国26年(1937年)修建,面宽三间深两进,花岗岩石门框,石包台、雀替,琉璃瓦当、滴水,虾公梁上置石狮子,建筑占地面积367平方米。祠堂总体布局完整,有鲜明的岭南建筑风格。(抗日战争战斗地点)

张氏宗祠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距今近二百年)光绪丙午年创基祖裔孙张椿炽捐资倡建重修,同时修建于清朝的有大成张公祠、碧瑚陈公祠、林氏祖祠(革命教育基地)。

古榕树群

马山村原来在村的周边栽种不少树木,尤其是村的西北面的古树群,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面积约20亩(13500平方米),村民称之为“西冧”。1970年代前,古树群内还生长着许多参天古树,大多为榕树,并且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天然的树林小公园,是人民公社时期召开万人大会的会场。1980年后,由于人口日渐增多,村民建房用地占用和破坏了古树群,现在仍存活的古榕树仅有十几棵。2010年,斗门区把这遍榕树划定为古树保护区。

孖界巷与墙头仔

马山村陈、林、张三姓村民分片而居,相邻的小巷称为孖界巷,并用黄泥闸口实现的。后来闸口拆了,墙头仔也拆掉了,现存的墙头仔已成绝版。

坭闸

马山立村后,张氏取村名珠玑乡,林氏为丛光乡,陈氏为东升乡,组成聚居陈、林、张三姓的大村庄。1917年,每个乡间建有闸门相隔。张氏坭闸碉楼、更夫楼之间连接着一堵土灰砂坭墙,闸门位于今生资部侧,拆于1948年;林氏坭闸位于珠玑乡与丛光乡之间一堵土灰砂坭墙,半包围丛光乡,设有两个闸口。分别于林氏6巷和10巷,正面墙拆于1950年;陈氏坭闸位于丛光乡与东升乡之间一堵土灰砂坭墙,半包围东升乡,闸门位于今马山学校大门侧,拆于1965年。原村西坭闸大门上的《西岐凤起》横幅石条,现存在创基张公祠后面的散仔馆,当作石凳使用。

笃笃呯和大字石

清乾隆七年(1743年),马山村前仍是一遍汪洋,传说有一戏班出外演出乘帆船经过,由于大雾天气又遇上风高浪急,大船触礁翻沉,船上戏班演员不幸遇难,从此这个地方每到夜晚就锣鼓喧天,“笃笃”声作响,好像有人在开场演戏一样,村民晚上都不敢靠近。后来村里人才知道“笃笃”声音是沉船唯一生还者敲打的,他每天晚上定时在那祭奠打“笃笃”,村民就叫那里为“笃笃呯”。沉船的地方退潮时裸露一块大石,石缝裂开像一个“大”字,村民称为“大字石”。不久,石缝中长出一棵榕树,形如雨伞,常常传出鸟鸣声,有人称之为“冠帽”,说日后村里要出能人大官。果然在清同治六年(1867年),创基祖裔孙张国兴在丁卯科考取第三十二名进士。

清道光元年,由于海水冲积,河床淤高,“笃笃呯石”四周苇草丛生一片荒滩,成为大片潮田。陈、林、张三姓父老建议在“笃笃呯石”之下修筑一条风水堤坝,防止海水咸潮涌入村庄农田,确保村居平安。这条从芒咀山与大王角之间修筑得又长又直的堤坝(围基),日后生长了许多野树山果,村民便把堤基称为“果基”,使得马山村有了遮挡的屏风。

水中石(水冲石

季风气候在马山村表现明显,冬春两季以偏北风为主,夏秋两季吹东南风多。其次是西南风和东风,西风少见。由于马山村地处滨海,地势平坦,受海、陆风影响,风速要比内陆地区大,遇台风犹为明显,台风活跃季节是每年的5至10月。

在离马山原海岸约几百丈的黄茅海中,有一处露出水面的礁石,当地人叫“水冲石”(音:水中石),在马山村里能远远望到,出海的人看得更清楚,但遇到退潮的时候离海滩只有几十不到百丈,水深也只有1、2米,有极少数胆大的会爬上去短暂停留。如果海水淹没水中石,就意味着会漫过海堤水浸马山村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七月初,飓风,大海潮倾刻丈余高,沿海一带一片汪洋;1964年5月、8月、9月3 个12级的强台风正面袭击,多处海堤崩塌,农田受淹,早稻失收。

历经近几十年的围海造田,昔日水中石现在已成岸边石,静静地卧立在新沙龙水闸的内河边。

马卵子石

在村西张氏二十八巷尾的小石山上,有一对椭圆形大石头,其所在位置恰恰是“马髻山”马的下腹部,有人说这组石头是马胆,也有人说是雄马的睾丸,本地俗称为“马卵子”。半夜惊叫啼哭不肯入睡的小儿叫夜哭郎,曾经有人把夜哭郎放在“马卵子石”上坐一会,小儿晚上睡觉就不怕啼哭了。从此,左邻右里都把夜哭郎、调皮小孩带来“马卵子石”上摸一摸、坐一坐,久而久之,连求姻缘的、求子的、身体欠安的、做生意的都来石前奉香秉烛,祈福保佑。更神奇事发生在乾隆四年,有一村民为节省一幅墙的材料,倚靠在“马卵子石”旁边盖房,谁料会长大的石头把房子挤塌了,逼得房主只好搬迁。不久,大石把正房门都堵塞了一大边,连小孩子侧身也走不进去。由此,港澳同胞、外出谋生的乡亲,每逢回乡都会来看看这两块奇石长大了多少。

井水头

“井水头”是本地词语,即是水井及围绕着水井周围的平地。以前,达到一定居住人数就在附近打一口井,满足生活用水需要,妇女们都趁着在“井水头”洗衣服的机会聊家常,造就了井水头八卦新闻满天飞,有时免不了生出一些是非。后来虽用上了自来水,但“井水头”是象征和谐融洽生活的地方,到现在仍然保留下来。

村内教育

马山小学位于斗门区乾务镇马山村内,地处珠海市西部地区三村工业区,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以及鲜明办学特色的乡村公办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0698平方米,建筑面积7065平方米,绿化率达84.6%;现有18个教学班,45名教职工,790多名学生。马山小学2005年成功创建区一级学校,是斗门区乡村小学办学的一个亮点,在创建教育强镇、教育强区、教育强市的大潮中,犹如一朵多彩的浪花为大潮推波助澜,自强不息,亮光点点。

学校历史

马山小学的校史,马山村的教育起源于私塾,进而办专馆,发展成为学校。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马山人林勤廉始办林姓第一所私塾与创基祖裔孙张沾坤于民国四年(1915年)始办张姓第一所私塾,距今近百年历史。期间,学校虽多次易名,校址多次变换,校长和教师也换了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但是传承文明、宣扬进步文化、培育乡村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却是一脉相承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及建设教育强镇、教育强区、教育强市的进程中,马山小学的办学、马山村的教育得以发扬光大,发展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越来越精彩。

鲜明的办学特色:近年来,该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师资和生源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办“奥林匹克数学及少年足球”见长的特色学校,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年来,学生参加市、区举办的数学竞赛广东育苗杯数学竞赛、国家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共有175人次获奖,并多次获集体优胜奖;学生足球队2004年男女队分别获得斗门区足球比赛第一名;2005年足球男队获得珠海市少年达能杯足球赛第二名,代表珠海市前往北京参加全国少年达能杯总决赛;2006年足球男队又获得珠海市少年达能杯足球赛的第二名。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也取得不错的成绩,连续两年获得市、区的教学质量奖。很好地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在市、区都享有盛誉,受到了上级及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兆万书室和图书馆

1895年,在马山村林姓十九巷建有“兆万书室”,1936年至1938年在兆万书室开办私塾少先小学,1949年后成为村民文化活动场所

1958年,马山村在张姓二十巷街边开设图书馆,图书由村民自发捐出,当时藏书有5000册,分文艺类、小说类和儿童连环画,晚上供村民自行取阅。1960年停办,由每个生产队设立图书角,1970年改为小卖部

民俗

八音锣鼓柜

八音锣鼓柜在斗门地区流传了300多年,是明清期间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音乐社团,也据传是清代咸丰年间,清政府镇压洪兵起义,禁演粤剧,群众以锣鼓柜演奏代替演剧,锣鼓柜与粤剧、粤曲广东音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锣鼓柜又叫八音柜,由一个装有轮子能自由移动的5尺长的亭子式木柜,柜顶不仅雕刻精美图案,还吊着刺绣绸缎,下方则装有小鼓铜锣、铜鼓等敲击乐器。表演时乐手身着盛装,以唢呐模仿粤剧生、旦板腔,伴以其他乐器演奏,表现特定的戏剧场面或者演奏牌子曲。马山村林姓中心乐社和张姓文娱组分别成立锣鼓柜乐队,平时吹拉弹唱自娱自乐,庆祝节日时与飘色地色一起参加艺术巡游,有些村民举办婚嫁、寿宴喜庆活动或者丧事,会请来锣鼓柜乐队表演以增添气氛。

斗门锣鼓柜前身为“八音队”,是明清以来,各乡村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音乐社。一支完整乐队最少需要十人亦可多达四十人,平时吹拉弹唱自娱自乐,节庆时与飘色地色一起结队参加艺术巡游,有红白事之邀亦上门演奏。斗门区的马山、小濠冲、南山、乾务等村庄都有乐馆、乐社。马山、小濠冲等村的乐社甚至可以组织起演出队。锣鼓柜又叫“八音柜”,是一个可以拖动的5尺长亭子式木柜,柜顶不仅雕有精美图案,还吊着刺绣绸缎。下方则装有小鼓、铜锣、铜鼓等敲击乐器。表演时,乐手身着盛装,以唢呐模仿粤剧生、旦板腔,并加以其他乐器伴奏,往往表现特定的戏剧场面或演奏牌子曲。2007年3月29日公布为珠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散仔馆和女仔房

二十世纪50至80年代初,马山村兴起“散仔馆”和“女仔房”,这些活动场馆一般是自发组合而成。“散仔馆”为未婚男性聚居,多是利用闲置的竹木、茅草盖成的茅房;“女仔房”则是公共房产或者有人免费腾出空房,供未婚女性聚居。“散仔馆”和“女仔房”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有些未婚的青年兄弟姐妹多,家庭住房挤迫,唯有在外面找地方栖身。当时除了日间劳作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青年男、女晚饭后便分别到“散仔馆”和“女仔房”聚集。男的捉象棋、玩扑克、抽水烟、讲故事,编织鱼笼、箩筐、箥箕、鱼网、鱼罾;女的绣花、打毛衣、缝补衣服、编织葵艺制品、唱“木鱼”等等。聚居的集体生活通过闲聊,五花八门的信息迅速交换传播。

马山藕与马山牛

“马山牛,马山牛”,人们曾经这样称呼马山人,不少人以为马山人性格倔强“牛颈”,蛮不讲理,其实这是历史的误会。原来,马山村地势北高南低,村中人口稠密多垃圾淝水,雨季时节带走的生活淝水积淀在一百几十亩的门口田。早在清朝光绪初年,马山村门口田种植出产的莲藕生食又脆又甜,煮熟入口又松又香,来往石岐、江门、开平、小榄的船工吃过都赞不绝口、四处传播,一时令省港澳吃藕者必觅马山产的莲藕,众人美其名为“马山藕”。茶楼酒馆更以销售马山藕为招牌,菜牌都写上马山藕招徕食客。因藕与牛谐音,一传十、十传百,“马山藕”误传为“马山牛”。

装泥鱼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马山村、虎山村、网山村、的渔民互相交流下发明了装泥鱼这一项技艺,清同治十二年出版的《香山县志》(本衙藏版)卷十四中记载:“弹流鱼即田流鱼,一名花鱼,一名七星鱼色灰黑,长三四寸,身有花点,肉嫩,味清美,可作羹”。因为花鱼颜色与泥土相近,村民们习惯把它叫作泥鱼。装泥鱼是极富地方特色的一项传统习俗,在马山村、虎山村、荔山村、网山村、大海环村、石狗村尤为兴盛,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谋生技能,一种独特的劳作方式。装泥鱼习俗主要有制作鱼笼、制作鱼篓、制作泥板、捕捉泥鱼四道主要程序,具有地域性独创性、实用性和性别差异性的特点,这一传统习俗祖祖辈辈相传至今,家喻户晓,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泥鱼笼:这种编织泥鱼笼的技艺在斗门区乾务镇虎山村、马山村、荔山村、网山村、大海环村和石狗村广为流传,并成为当地极富地方特色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装泥鱼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与泥鱼相类似的白鸽鱼,其学名叫蜥形副平牙鳜虎鱼,俗称白鸽、白甲或者白花鱼。属“弹跳鱼”科,长约10厘米,形似泥鳅,身为圆锥状的小型鱼类,双眼长在头顶部位,“眼高于顶”,人们用“白鸽眼”来形容瞧不起人的傲慢态度。另一种说法则相传五山渔村曾飞来一种名为“白鸽”的神鸟,常食此鱼后变得性情温驯,经常着地与人相处,久而久之,人们将“白鸽鸟”吃的鱼唤作白鸽鱼。

为什么没了第7生产队

人民公社时期,马山大队(即马山村)共有31个生产队,麒麟村为1 队、龙山村为2队、蓼葵村为3 队,大村的陈姓社员组成4至6队和30队、林姓社员组成7至15队、张姓社员组成16至29队和31队。有一个生产队长用油漆在打禾机写生产队名时,误将大写数字的“柒”字写成了木柴的“柴”字,其他生产队的社员都把这个生产队笑称为“柴队”,叫惯以后基本无人叫7队了。

村民种养业

马山村地处珠江出海口的崖门、黄茅海水道东岸,滩涂辽阔、咸淡水汇流,水产资源丰富。清代乾隆同治年间(1736—1862年),村前仍是一片荒滩,苇草丛生,村民的主要生计还是利用农历初一前和十五后的海水退潮期,按照鱼汛季节出海捕鱼,有采用踩栊、虾撑、缯仔捕捉鱼虾,也有装泥鱼、耙龙须鱼、摸龙利、捞禾虫、闸沙虾、挖乌鱼、捉白鸽鱼,并有用茶麸饼药毒海狗鱼等方法捕获海产。后来海水冲积河床逐步淤高,成为大片潮田。

年代的更替发展,使沧海变成桑田,马山村的耕地水源充足又肥沃,面积又多又大,村民逐渐以种植水稻为主,分早、晚两造种植,1952年至1960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9800多亩。1964年兴建了五山引淡水利工程电灌站,从南门涌引入淡水灌溉、冲刷咸水围田,加上推广农业技术,水稻产量实现“早五晚四”(即早造500斤、晚造400斤)。实行水稻与甘蔗轮植后,水稻面积逐渐减少,1983年水稻种植面积减至5200多亩。后来又改造为鱼虾(蟹)塘养殖水产品,2013年水稻种植面积已减至2100多亩,但通过改进栽培技术、推广良种、使用化肥等方法,水稻年亩产量提高1300多斤。

1962年,马山村引进机器在村西南的猪头山脚兴建粮食加工厂(俗称米机),每日加工稻谷可超万斤,加工厂发动机组是从苏联进口的,以谷壳燃烧为动力的蒸汽机带动发电机组发电(供加工厂照明用),蒸汽机是由一个直径200厘米、厚度15厘米的大铁轮人工转动辅助起动,然后带动碾米机组碾米,马山米机是当时斗门地区最大的粮食加工厂之一。后来村民兴办多间小型碾米机,马山米机在1986年停办,2013年底拆除。

濑糍水

糍水是马山村著名的稻米小食,过去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招待贵宾做来吃的。制作糍水俗称濑糍水,首先准备糍水粉料已经够麻烦了,要提早晒干冷饭舂粉,又要按照一定的生、熟粉份量配制糍水粉料,又要掌握热水的温度冲调成米糊,又要挑选一个合适的椰壳钻孔做糍水壳,控制濑出米糊的粗细、快慢,又要过冷河一两趟(过冷河:将食物用冷水或冰水略冲洗一下,再炒煮时食物较为爽脆,不会有粘连糊口的感觉),还要人帮手煮汤水、下配料。讲都一大堆了,实际做起来就可想而知的复杂,如果粉料有问题或者手艺不精,往往煮不出又长又滑、又爽口又有韧气的糍水粉,说不定会煮一镬“粥”出来。配制糍水粉的传统汤料有:虾米、𧒽干、干鱿、腊肠腊肉、三鸟的内脏,萝卜、椰菜、大白菜芫荽菜等等。

甘蔗生产

最初马山村没有种植甘蔗,只有少部分村民种果蔗(又称黑蔗),由于刚造好的围田盐碱度太高,种植水稻产量无保障,而甘蔗能适应这种土壤条件,1962年种植甘蔗1300多亩,随后大面积推广甘蔗良种粤糖、顺糖、桂糖一号和二号,1973年后又开始种植宿根蔗和秋植蔗,收获的甘蔗大部分定点运到江门甘化厂压榨,后调整运往红旗、白蕉糖厂。1980年建在蓼葵村和“大王角”山岗的五山糖厂投产了,马山村的甘蔗就近运往五山糖厂压榨,更加方便了广大蔗农,1984年马山村种植甘蔗5800多亩,平均亩产达到5.5吨。

五山糖厂在“大王角”山嘴挖了一条运河直通沙龙涌,并修建了缷载码头,每年12月到翌年3月甘蔗收割季节(统称榨季),河道上运输甘蔗的船一条接一条,首尾相连,蔚为壮观。糖厂内机声隆隆,货车不断从厂门进进出出,甘蔗被过磅、传送、提汁、过滤、蒸发、结晶、干燥、包装,完成整套甘蔗制糖工序。斗门地区糖业鼎盛时期有五间糖厂,年产白砂糖10万吨,人均年产糖量达到1000斤,是名符其实的“甜县”。糖厂当时有大量人员就业,也吸纳不少当地农民为季节工,糖厂员工因工薪高、福利好而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当地很多人都以嫁给糖厂职工为荣。

踏入二十一世纪,进口平价糖浆越来越多,国内蔗糖价格不断下跌,马山村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大幅削减甘蔗种植面积,至2013年,全村甘蔗地改为水产养殖,养殖青蟹面积达到10000亩,产出的青蟹销往全国各地。

番薯的故事

番薯是营养齐全的天然滋补食品,其蛋白质含量是大米的7倍,胡萝卜素胡萝卜的3.5倍,维生素A是马铃薯的100倍,糖、钙和维生素B1、B2的含量皆高出大米和面粉;番薯丰富的纤维素使人有“酒足饭饱”和肠胃宽舒之感,其极少的脂肪含量既能阻止脂肪和胆固醇在肠内的吸取,又能分解体内的胆固醇,有效地预防人体营养过剩,起到很好的减肥作用;番薯能迅速中和米、面、肉、蛋等食品在人体内所产生的酸性物质,维持血液弱碱平衡。番薯无论生熟都含有粘蛋白,能有效地防止心血管壁上脂肪的沉积,维持和增加动脉血管壁的弹性,减少皮下脂肪的堆积,防止肝和肾中结蒂组织的痿缩,又能防止疲劳,恢复精力,防治便秘,强身益寿。因此,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早就将其列为“长寿食品”。

吃未熟透番薯难以消化且有不适感,食用过量会引起腹胀烧心泛酸胃疼等,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

番薯主要吃用其根块,除了甜脆的生番薯和香喷喷的烤番薯,还有煲番薯粥番薯糖水、晒番薯干、煎番薯饼、制番薯粉条等等。而番薯叶番薯藤,以前农家一般用来喂养猪、牛、羊、兔等牲畜,现代人则把番薯叶视作健康食材,用辣椒腐乳或者蒜蓉炒食。

聪明的马山村民开垦周边山岗地,大量种植番薯,就连水稻田和甘蔗田的围基边,平时都种了不少的番薯。在粮食失收年份或者青黄不接的时期,番薯可大显身手暂代主食。进入“薯六米四”时期(即是煮饭时放六成番薯、四成米,一块块斩开的番薯铺满整个镬面),民众开饭时先吃两碗番薯,才可以再吃一、两碗米饭,少儿和病弱者在家里会获照顾少吃一点番薯。

制作“番薯饭”家家都会做,就是将饭焦(锅巴)用热水泡一下,放上煮熟的番薯压烂,再搅和在一起,稀糊的“番薯饭”散发出缕缕焦香,饭量大的可以添上一碗。

遇到饥荒年份,周边村庄缺粮就会到处搜刮农副产品,马山村的番薯成为大家争抢的对象。非常时期,马山村的应对策略是派人把守各条主要通道,批量运出的番薯没有批条不准通行,外村人携带小量番薯出境的,要讲得出在马山的亲戚名字才放行。

“番薯屎都未屙净,就……”是当地一句俗语,意思是讽刺某些高傲的人“从农村吃番薯转到城镇吃米饭不久”就忘本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农村艰苦的“出身”,何时何地都要记住父老乡亲和乡情。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