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

更新时间:2024-11-04 01:58

介词是词类的一种,属于虚词,主要由作为实词动词引申而成,是具有引介作用的词,它通过把其宾语引介给谓语,借以表达谓语动词所涉及的时间、处所、方式、目的及对象等各种语法关系。依其用法,可以分为时间介词、处所介词、对象介词、工具介词、原因介词、比较介词、被动介词七类。

介词的产生

介词是具有引介作用的词。它通过把其宾语引介给谓语,借以表达谓语动词所涉及的时间、处所、方式、目的及对象等各种语法关系。从词类产生的顺序而言,介词主要是由动词引申而成,所以仍应划为二级词类。

关于介词的产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观察:

动词引申、虚化而成

第一,从词源学角度来说,介词几乎全部是由动词引申、虚化而成。引申,讲的是词义变化的脉络;虚化,讲的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语法化过程。

介词来源于动词,这条变化线索是十分明显的。如:

」这个词,最早见于甲骨文,是指人的鼻子,是个名词,如「贞:有疒自,隹有蚩」(《乙》,6385)。「自」由名词进而引申为代词,再进一步引申为副词。但是,介词「自」绝对不是直接由代词或副词引申而成,必当另有来源。这个来源就是动词。

方言》有云:「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晋郭璞注云:「鼻、祖皆始之别名也。」戴震《疏证》云:「案:《广雅》『鼻,始也』,义本此。」「自」「鼻」古今字。由此可知,「自」古代当另有一引申义为始义,是个动词。如:

①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心度》)

例①, 「爱之自」即「爱之始」。日本汉学家太田方说:「『自』古『鼻』字。《方言》:『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上文『治之首也』,此云『爱之自也』,变文耳。」动词「自」,再进一步引申,经过一个语法化过程,就可变为一个介词。

介词「自」,强调的是时间或处所的起始之点,义为「从」或「自」,如:

②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③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韩非子·显学》)

例①②, 「自」,介词,义为「从」或「自」,一表处所之始,一表时间之始。

说文》有「」字,无「由」字。《说文》:「繇,随从也。」段注云:「古繇、由通用,一字也。」又《尔雅·释诂》云:「由,自也。」郭璞注云:「自犹从也。」又郝氏《义疏》云:「《说文》云:『自,始也』,又云:『鼻也』,鼻亦始也。人生自鼻始,百体由之,故借为自此至彼之义。」

介词「由」,当是从动词「由」的经由引申而来。如:

①子曰:「谁能出不由户?」(《论语·雍也》)

②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

③他日,(孟子)由邹之任,见季氏;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孟子·告子下》)

④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

例①②, 「由」,动词,义为经由、经过。例③④, 「由」,介词,义为「从」「自」,一表处所之始,一表时间之始。

《说文》同时收有「從」「从」两字。今「从」字是由「」简化而来。《说文》:「從,随行也。」又云:「从,相听也。」「從(从)」,甲骨文诸形,指两人同向而行,一前一后,义为相从,相随。「从」,当是「從」的本字。

介词「从」,当由动词「从(從)」的随从引申而来。如:

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诗经·邶风·击鼓》)

②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孟子·万章上》)

③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左传·宣公二年》)

④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维摩诘经·观众生品》,卷中)

例①②, 「从」,动词,跟从,跟随。例③④, 「从」,介词,义为「自」,一表处所之始,一表时间之始。在先秦,介词「从」表时间义,用例很难找到。此种用法,盖始于中古汉语。

「于」,甲骨文的诸形,从字形分析上看,尚不能明晰地识别「于」的本义所指。《甲骨文字典》说:「于象大圆规,上一横画象定点,下一横画可以移动,从弓表示移动之意。」「表示移动之意」,这句话很重要。

「于」在甲骨文中,常见的动词义就是去往义,表示到……地方去或去到……地方。「于」的此项动词义,也许正是从「大圆规」「表示移动」的意义引申而来。《说文》:「于,於也,象气之舒于,从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这种解释,显然不符合「于」的本义。

「于」在甲骨文中作为动词,表示去往义,确切无疑。后来,介词「于」的各种语法意义,均是由此引申虚化而成。郭锡良说:「在甲骨文中,『于』字用作介词类型也有多种,它是由『去到』义动词虚化而成的。它应该是先用来介绍行为的处所,再扩展到介绍行动的时间和动作涉及的对象。」文献中,「于」「」往往通用,以下不作区分。如:

①贞:王于龏𠂤?(《小屯·殷虚文字丙编》,3)

②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③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尚书·大诰》)

④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曰:「夫子何为乎?」(《论衡·问孔》)

例①—④, 「于」,动词,均为去往义。

如果强调的是动作行为的起始点,这种「于」则引申为「自」,是个介词,表示处所。如:

①宜民宜人,受禄于天。(《诗经·大雅·假乐》)

②初,郑武公娶于,曰武姜。(《左传·隐公元年》)

如果强调的是动作行为的归结点,则这种「于」就用在动词后,引申指「到」,仍是个介词,表示处所。如:

①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尚书·盘庚》)

②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诗经·周南·葛覃》)

③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孟子·滕文公上》)

例①—④, 「于」,介词,均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行为的归结点,义为「到」。以上诸例,正确的翻译应是「迁到」「延伸到」「回到」「迁到」。从语法上说,「于」虽为介词,但其动词的味道仍然很浓。

「于」的这一用法,如果用来表示时间,则强调的仍然是时间运行的归结点,仍含有「到」义。如:

①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诗经·豳风·东山》)

②朕即位十三年于今。(《史记·封禅书》)

正因为「到」「于」同义,所以两词也可以连用。如:

①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论语·季氏》)

「于」表示处所义,进一步引申,则可表示对象义。如:

①癸巳贞:既尞于河于岳。(《殷契佚存》,146)

②有怀于卫,靡日不思。(《诗经·邶风·泉水》)

「以」,《说文》形作「」,释为「用」,是个动词。甲骨文「㠯」诸形,本是农具「」的象形,为「耜」的初文。金文「㠯」诸形与甲骨文相似。又甲骨文诸字,正象人用耜劳作之形,金文讹变,此为后世篆文所本,形作「以」(参阅《甲骨文字典》,第1592~1593页)。

因「㠯(耜)」与「以」古音相近:「㠯」,古为邪母,之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ziə〕;「以」,古为喻母,之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ʎiə〕。两字韵母相同,因此假「㠯」为「以」。

《说文》释「㠯」为「用」,可知说的是假借义。「以」,本是人用「㠯()」劳作之形,因此生有「用」义,是个动词。甲骨文中,「以」已用为动词,义为率领,文献中也不乏其例。如:

①我辞礼矣,彼则以之。(《左传·襄公十年》)

②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左传·僖公五年》)

介词「以」的诸多用法都是由「以」的动词义引申而来。如:

①以杙抉其伤而死。(《左传·襄公十七年》)

②是月也,天子乃以之日祈谷于上帝。(《吕氏春秋·孟春》)

例①②, 「以」,介词,一表工具义,一表时间义。

「为」,繁体作「爲」,《说文》释为「母猴」,这是误解。「为」,甲骨文作[插图]形,金文作[插图]形,均象以手牵象而助役之形,因此「为」有「做」「作」诸义,是个动词。如:

①为酒为醴,烝畀祖妣。(《诗经·周颂·丰年》)

②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介词「为」(wèi)的诸多用法也都是由「为」(wéi)的动词义引申而来。如:

①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

例①②, 「为」,介词,一引出对象,释为「替」;一引出施事者,释为「被」。

「与」繁体作「與」,今简作「与」。今本《说文》同时收有「與」「与」两字。「與」「与」不同义。《说文》:「與,党与也,从与。」段注云:「会意,共举而与之也,舁与皆亦声。」又《说文》:「与,赐予也,一勺为与,此与予同意。」

「與(与)」的金文之形,象两手共持一物,有受授之意。此或如段注所言「共举而与之」之意。由此可知,给予当是「與(与)」的本义。如:

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第三十六章)

②(重耳)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介词「与」,显然是由动词「与」引申而成。如:

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②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例①②,「与」,介词,一引出对象,表偕同,释为「和」或「同」;一引出对象,表承受,释为「为」(wèi)或「替」。

《说文》:「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段注:「《豳风》:『塞向瑾户』,毛曰:『向,北出牖也。』……引申为向背字,经传皆假乡为之。」甲骨文「向」之形,正象于壁上凿开的户牖之形,可知《说文》的解释是对的。

「向」由名词动词,再到介词,发展线索十分明晰:「向」,向北之窗,名词;向背之向,趋向,归向,动词;再引出对象义,表示所向,介词。如:

①穹室熏鼠,塞向瑾户。(《诗经·豳风·七月》)

②今西伯昌,人臣也,修义而人向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③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④于是元王向日而谢,再拜而受。(《史记·龟策列传》)

例①, 「向」,名词,向北之窗。例②, 「向」,动词,归向,归服。例③④,「向」,介词,表所向,对着。

甲骨文金文里都没有「在」字。动词「在」,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借「才」为之,用的是假借义。《说文》:「才,艸木之初也,从|上贯一,将生枝叶也。一,地也。」段注:「引申为凡始之称。」才的甲骨文、金文诸形,正象草木初生,冒出地表之形,所以《说文》的释义是对的。

甲骨文、金文「才」用为动词、介词的用例如:

①其□才父甲,王受又。(《殷契粹编》,335)

②癸丑卜,贞:今岁受禾?弘吉,才八月。(《粹编》,896)

③辛未,王才□,易又事利金。(《利簋》)

④佳九月,王才宗周令盂。(《大盂鼎》)

又《说文》:「在,存也,从土,才声。」段注:「存,恤问也。……『在』之义,古训为存问,今义但训为存亡之存。」其实,「在」的本义当是存在,存问义、审察义都是存在义的引申义。「在」表存在或处在的用例如:

①朕在位七十载。(《尚书·尧典》)

②关关雎鸠,在何之洲。(《诗经·周南·关雎》)

③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④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

例①—④, 「在」,均为动词

介词「在」,都是由动词「在」引申而成。如:

①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在十有二月。(《尚书·洛诰》)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例①, 「在」,介词,表时间。例②, 「在」,介词,表处所。

语言结构扩张的结果

第二,从语言环境来说,介词的产生也是语言结构扩张的必然结果。

汉语动词,在组词造句中,其作用始终处于中心位置。随着语言的发展,由于表达的需要,是必然要带来句子结构的扩张。句子有了谓语动词,就必然要产生说明谓语动词的时间、处所、目的、方式、原因等种种语法关系的词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介词的产生也正是为了满足这种语法关系表达上的需要。

马建忠说:「凡虚字用以连实字相关之义者,曰『介字』。」又说:「介字云者,犹为实字之介绍耳。……泰西文字,若希腊、辣丁,于主宾两次之外,更立四次,以尽实字相关之情变,故名代诸字各变六次。中国文字无变也,乃以介字济其穷。」由此可知,马氏在《马氏文通》中建立介字的根据是参考了西方语法「格」的理论。

马氏发现「汉语没有格语法范畴,要表达上述种种语法关系,主要靠介字。正如马氏所言:『中国文字无变也,乃以介字济其穷。』」马氏的论述,准确地抓住了汉语的本质特点,是精辟的。

但是,应该知道,任何一种语法体系都是对固有的语言结构规律的理解或解释。因此,讨论汉语介词的产生,除了要关注词义演变的脉络外,还应注意到表达需要这条线索。介词结构的产生是有其历史过程的,从无到有,这就是发展。请比较:

①丙辰卜,𣪎贞:我弗其受黍年?四月。(《甲骨文合集》,9950正)

②丙辰卜,旅贞:翼丁巳,𠱿于中丁衣亡[止+它]?才八月。(《粹编》,224)

③于乙亥用?(《合集》,22214)

④甲戌卜,贞:翌乙亥㞢于且乙,三牛?(《合集》,1520)

⑤庚午卜,内贞:王勿乍邑𠮹𢆶,帝若?(《小屯·殷虚文字丙编》,93)

⑥□丑卜,争贞:我宅𢆶邑,大甲𡧊帝若?(《丙》,147)

⑦壬子卜,𡧊贞:叀今一月,用三白羌于丁?(《合集》,293)

⑧庚子卜,㞢父乙羊九?(《合集》,21065)

⑨贞:㞢于且乙,告?(《合集》,6610正)

⑩丙申卜,𣪎贞:来乙巳[酉+彡]下乙?(《小屯·殷虚文字乙编》,6664)

例①②,时间名词「四月」「八月」,一用介词,一不用介词。例③④,干支纪日词「乙亥」,一用介词,一不用介词。例⑤⑥,代词「𢆶」,名词性词组「𢆶邑」,一用介词,一不用介词。例⑦⑧,数名词组「三白羌」「羊九」,一用介词,一不用介词。例⑨⑩,名词性词组「且乙」「下乙」,一用介词,一不用介词。

以上这些甲骨文资料足以说明,表时间或处所的「才(𠮹)」,表时间或对象的「于」,表工具或凭借的「用」,并非一开始就必须加上去。这充分说明介词结构的产生是有其发展过程的。

介词的分类

上古汉语介词,依其用法,可以分为以下七类:时间介词、处所介词、对象介词、工具介词、原因介词、比较介词、被动介词。

时间介词

宾语引介谓语以表示时间意义的词叫时间介词。

上古汉语时间介词主要有「于」「自」「逮」「当」「由」「及」「比」「在」「方」「以」「至」「到」等等。如:

①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诗经·周南·葛覃》)

②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左传·隐公九年》)

③逮夜,至于齐,国人知之。(《左传·哀公六年》)

④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左传·昭公元年》)

⑤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孟子·公孙丑下》)

⑥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上》)

⑦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孟子·梁惠王下》)

⑧韩秦强弱,在今年耳。(《韩非子·存韩》)

⑨方此时也,尧安在?(《韩非子·难一》)

⑩公将以某日薨。(《吕氏春秋·知接》)

⑪至春,果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⑫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史记·乐书》)

处所介词

宾语引介给谓语以表示处所意义的词叫处所介词。

上古汉语常用的处所介词主要有「在」「自」「及」「于(於)」「乎」「由」「缘」「从」「至」「循」等等。表范围,实际是表处所意义的引申,引例不另列。如:

①鱼在在藻,有颁其首。(《诗经·小雅·鱼藻》)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③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论语·卫灵公》)

④齐郑盟于石门。(《左传·隐公三年》)

⑤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⑥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孟子·尽心上》)

⑦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孟子·告子下》)

⑧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⑨故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荀子·解蔽》)

⑩候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而止。(《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⑪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吕氏春秋·察今》)

对象介词

把宾语引介给谓语以表示谓语动词所涉及的人或事物等对象意义的词叫对象介词。

上古汉语常用的对象介词主要有「于(於)」「及」「与」「为」「以」「比」「由」等等。如:

①言私其豵,献豜于公。(《诗经·豳风·七月》)

②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诗经·邶风·谷风》)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

④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⑤王以巩伯宴,而私贿之。(《左传·成公二年》)

⑥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孟子·尽心下》)

⑦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

⑧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孟子·离娄下》)

工具介词

把宾语引介给谓语以表示工具意义的词叫工具介词。表凭借,实际是表工具意义的引申,引例不另列。上古汉语,常用的工具介词主要有「因」「以」「将」「用」「按(案)」「循」等等。如:

①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传·隐公八年》)

②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③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战国策·秦策一》)

④为人臣者,重赋敛,尽府库,虚其国以事大国,而用其威求诱其君。(《韩非子·八奸》)

⑤执后以应前,按法以治众。(《韩非子·备内》)

⑥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韩非子·孤愤》)

原因介词

把宾语引介给谓语以表示原因意义的词叫原因介词。上古汉语常用的原因介词主要有「以」「为」「用」「由」等等。如:

①叔豫曰:「国多宠而王弱,国不可为也」,遂以疾辞。(《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③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荀子·性恶》)

④项羽由此始为诸侯上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比较介词

把宾语引介给谓语以表示比较意义的词叫比较介词。上古汉语常见的比较介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于」,另个是「於」。古代「于」「於」是两个字,发音也不同,现一律简化为「于」。

作为比较介词,上古汉语前期可以用「于」;到了中期以后,多用「於」,不用或少用「于」。如:

①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尚书·盘庚》)

②季氏富於周公。(《论语·先进》)

③楚弱於晋,晋不吾疾也。(《左传·襄公十一年》)

④天下莫强於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史记·春申君列传》)

被动介词

把宾语引介给谓语以表示被动意义的词叫被动介词。上古汉语被动介词,常见的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於」字,另个是「为」字。「为」表示被动意义是后起的,最初是个助动词,后变为介词,是个新生词。如:

①郤克伤於矢。(《左传·成公二年》)

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

③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战国策·赵策三》)

④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史记·淮阴侯列传》)

介词的发展

时间介词的发展

(1)前面说过,甲骨文时代,时间名词的前面并不一定需要介词的引介才能同谓语动词发生联系。但是到了上古汉语中后期,产生了时间介词之后,情况已有所不同。这些时间介词,依据其词义特点和具体用法,可以分为三类,并且这些类别,就是到了中古、近古时代也都得到了延续。如:

A类:时间介词(表起始)+宾语。如:

①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②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史记·项羽本纪》)

③天地之性,自古有之。(《论衡·书虚》)

④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列子·汤问》)

⑤由此大富,宅遂清宁。(《搜神记》,卷十八)

⑥去后皆见白云起,从旦至暮。(《搜神记》,卷一)

⑦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颜氏家训·文章》,卷四)

⑧自小上花台,做子弟。(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

⑨从几时来到?(《老乞大》)

⑩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出来了,才得了命。(《红楼梦》,第七回)

B类:时间介词(表终止)+宾语。如:

①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论语·季氏》)

②比及宋,手足皆见。(《左传·庄公十二年》)

③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

④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史记·淮阴侯列传》)

⑤及受尧之禅,年已长,智已衰。(《列子·杨朱》)

⑥于时日已向暮,行人断绝,不敢复进。(《搜神记》,卷十六)

⑦到延熹二年,冀举宗合诛。(《搜神记》,卷六)

⑧比晓,虏骑夹发,赖秀纵兵力战,虏乃退还虎牢。(《宋书·鲁爽传》)

⑨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世说新语·德行》)

⑩凡作鱼酱肉酱,皆以十二月作之。(《齐民要术·作酱等法》,卷八)

⑪上书陈事,起自战国,逮于两汉,风流弥广。(《颜氏家训·省事》,卷五)

⑫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红楼梦》,第二回)

C类:时间介词(表当时)+宾语。如:

①方此时也,尧安在?(《韩非子·难一》)

②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史记·项羽本纪》)

③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史记·陈涉世家》)

④少顷,当东郭牙至,管仲曰:「此必是已。」(《论衡·知实》)

⑤方其荒于酒也,不知世道之安危,人理之悔吝。(《列子·杨朱》)

⑥会王弘、华、昙首相系亡,景仁引湛还朝,共参政事。(《宋书·侯景仁传》)

⑦值祥私起,空斫得被。(《世说新语·德行》)

⑧值天大雨,屋舍淋漏,水土俱下,堕其眼中。(《百喻经·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

⑨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颜氏家训·兄弟》,卷一)

⑩下宫当见此诗,心胆俱碎。(唐·张鷟:《游仙窟》)

值得注意的是,这C类,上古汉语里并不常见,是中古汉语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2)和上面相关联的,就是中古汉语以后,上述A、B、C三类介词,其宾语后面又常常缀以表示时限名词,扩充了时间状语结构,使表达更加细致而精密。如:

A类:时间介词(表起始)+宾语+后/之后/已(以)后/来/已(以)来/上。如:

①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必下车而揖之。(《列子·黄帝》)

②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维摩诘经·观众生品》,卷中)

③自建义已后,京师频有大兵,此戏遂隐也。(《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卷一)

自从出家后,渐得养生趣。(唐·寒山子:《寒山诗·自从》,第七二〇)

一从会昌元年已来,经功德使通状请归本国,计有百余度。(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一自鹅山成道后,迄至于今。(《祖堂集》,卷七)

⑦自兹已后,门人更不取闭。(《祖堂集》,卷二)

⑧不知自孔孟以后,千数百年间,读书底更不子细把圣人言语略思量。(《朱子语类·训门人》)

⑨如伏羲、神农、黄帝,从有天地以来,为头儿立这个教人的法度。(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⑩母亲自二十上守寡,经今六十二岁。(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楔子)

⑪自女儿嫁去之后,并不与他往来。(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二折)

⑫从此后,薛家母女就在梨香院住了。(《红楼梦》,第四回)

B类:时间介词(表终止)+宾语+/时/后/之后/已(以)来/时候。如:

①比得药顷,王要莫看。(《百喻经·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②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颜氏家训·治家》,卷一)

及至登极已来,全无子息。(变文《叶净能诗》)

比及闻秦以来,将李松召保疏放。(《元典章·前集刑部》)

⑤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儒林外史》,第一回)

⑥到了早饭时候,为头的申祥甫带了七八个人走了进来,左殿上拜了佛。(《儒林外史》,第二回)

⑦至掌灯时,凤姐卸了妆,来见王夫人。(《红楼梦》,第七回)

C类:时间介词(表当时)+宾语+时/之时。如:

①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宝积所将五百长者子,皆得无生法忍。(《维摩诘经·佛国品》,卷上)

②此杖轻重不定,值有重时,百人不举;值有轻时,一人胜之。(《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杨注,卷五)

③唯当鬒发时,行住须努力。(唐·寒山子:《寒山诗·浩浩》,第六十四)

(3)到了中古汉语,随着大量复音词的产生,汉语介词也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复音介词。其中就包含了复音时间介词。复音时间介词,上述的A、B、C三类词中,盖以A、B两类居多。如:

A类:

①自从到此天台境,经今早度几冬春。(唐·寒山子:《寒山诗·自从》,第二一二)

②一自遁寒山,养命餐山果。(唐·寒山子:《寒山诗·一自》,第一七一)

③自从一别音书绝,忆君愁肠气欲绝。(变文《伍子胥变文》)

④一自夫人受戒皈,命终身谢见无期。(变文《欢喜国王缘》)

⑤自从一见曹溪后,了知生死不相干。(《祖堂集》,卷三)

⑥自从你前辰去了,直等到日色昏暮。(《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B类:

①比及剪遍,初者还复,周而复始,日日无穷。(《齐氏要术·种葵》,卷三)

②若以理慎护,及至霜下叶干,子乃尽矣。(《齐民要术·种瓜》,卷二)

比至七月,耕数遍。(《齐民要术·种葱》,卷三)

比及数岁,可省笞罚。(《颜氏家训·教子》,卷一)

⑤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⑥及至问著他那里是好处,元不曾识。(《朱子语类·训门人》)

⑦及至见人,口里则说道俺做好公事。(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⑧比及你卖布的其间,我买些羊,到涿州地面卖去。(《老乞大》)

C类:

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世说新语·规箴》)

会值其夫聘使邻国,妇密为计,造毒药丸,欲用害夫。(《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

适会此日岳神在庙中阙第三夫人,放到店中,夜至三更,使人娶之。(变文《叶净能诗》)

适值我婆婆患病,着小妇人安排羊肚汤儿吃。(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适值江西宁王反乱,各路戒严。(《儒林外史》,第八回)

处所介词的发展

古代处所介词的发展,应注意五个问题:

(1)上古汉语处所介词,根据其词义特点和具体用法,可以分为五类。这五类词,其用法在中古和近古汉语里都得到了延续。如:

A类:处所介词(表起始)+宾语。如:

①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诗经·大雅·大明》)

②至湖,望见车骑从西来。(《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③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论衡·书虚》)

④后稷生乎巨迹,伊尹生乎空桑。(《列子·天瑞》)

⑤吾从道场来。(《维摩诘经·菩萨品》,卷上)

⑥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世说新语·德行》)

⑦仆从汧陇,奉使河源。(唐·张鷟:《游仙窟》)

⑧功德自心作,福与功德别。(唐·法海:《六祖坛经》)

⑨老人从何而来?(变文《舜子变》)

⑩大哥,你从那里来?(《老乞大》)

B类:处所介词(表所向)+宾语。如:

①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②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③汝等语人如有不能自决了者,向彼决疑,必是不可思议,即知佛法宗旨。(《神会语录》)

④(新妇)含笑即归向家,与夫相见。(变文《秋胡变文》)

⑤良臣等亲见人马出杨州东门,望(往)瓜州去。(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

⑥我向前打那抬轿的小厮道:「你这等欺我。」(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⑦上马往那里去?(《朴通事》)

C类:处所介词(表经由)+宾语。如:

①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阶隮。(《尚书·顾命》)

②若出于东方,观兵于东夷,循海而归,其可也。(《左传·僖公四年》)

③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孟子·万章下》)

④是岁,长沙有人死,经月复活。(《后汉书·献帝纪》)

⑤承之缘路收合士众,得精兵千人。(《宋书·萧思话传》)

⑥廿二日,粥后傍北台东腹,向东北逦迤下坂,寻岭东行廿里许,到上米普通院。(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D类:处所介词(表终止)+宾语。如:

①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孟子·公孙丑上》)

②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其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韩非子·十过》)

③引锥其股,血流至足。(《战国策·秦策一》)

④故放鱼于川,纵兽于山,从其性命之欲也。(《论衡·自然》)

⑤杨朱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列子·黄帝》)

⑥将来之世,入于地狱。(《百喻经·医治脊偻喻》)

⑦昔有野人,来至田里。(《百喻经·比种田喻》)

⑧忽有一客买柴,遂领惠能至于官店。(唐·法海:《六祖坛经》)

⑨恐驴踏着,移于碾东北房门东放下。(《元典章·前集刑部》)

⑩那邢夫人答应了,遂带着黛玉和王夫人作辞,大家送至穿堂。(《红楼梦》,第三回)

E类:处所介词(表存在)+宾语。如:

①王在在镐,岂乐饮酒?(《诗经·小雅·鱼藻》)

②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庄子·至乐》)

③舜南治水,死于苍梧。(《论衡·书虚》)

④杨朱游于鲁,舍于孟氏。(《列子·杨朱》)

⑤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列子·说符》)

⑥义康在安成读书。(《宋书·武二王传》)

⑦卿一宗在朝有几人?(《世说新语·规箴》)

⑧昔有一猕猴持一把豆,误落一豆在地,便舍手豆,欲觅其一。(《百喻经·猕猴把豆喻》)

⑨不自见己过,如猪在圈卧。(唐·寒山子:《寒山诗·三界》,第三三五)

⑩岩头和尚嗣德山,在鄂州唐宁住。(《祖堂集》,卷七)

⑪使了自己好金银,将你撇在这搭里。(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

⑫我怎么坐在这里?(《儒林外史》,第三回)

(2)从上古汉语起,A、B、C、D、E五类介词之后的宾语,其后还可缀以方位名词。这样,就使得表处所的介词结构更具独立性,动介更加分明,句子的表达也更加细致而缜密。如:

A类:处所介词(表起始)+宾语+上/下/中/间/顶/上头/底下/里/内/外。如:

①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折也。(《荀子·解蔽》)

②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③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列子·黄帝》)

④于时微雪,(孟)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世说新语·企羡》)

⑤弹棋始自魏宫内。(《世说新语·巧艺》)

⑥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作是语,更生瞋恚。(《百喻经·说人喜瞋喻》)

⑦从台顶向东直下半里地,于峻崖上有窟,名为那罗延窟。(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⑧陵母从楚营内乘一朵黑云,空中惭谢皇帝。(变文《汉将王陵变》)

⑨教人的勾当,先从这孝道里生出来。(元·贯云石:《孝经直解·开宗明义》,第一)

⑩那诚意、格物、致知都从这上头做根脚来。(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⑪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水浒传》,第三回)

B类:处所介词(表所向)+宾语+中/内/里/外/上/下/边。如:

①你发迹后,俺向鼻内呷三斗三升酽醋。(《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②你向枌阴中权且歇波!(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第二折)

③见一个耍蛾儿来往,向烈焰上飞腾。(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三折)

④那厮鼻中残涕望着我这耳根边喷。(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

⑤一棒望小腿上打着,李贵叫一声,辟然倒地。(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⑥李吉解那搭膊,望地下只一抖,那封回书和银子都抖出来。(《水浒传》,第二回)

⑦自此,聚的钱不买书了,托人向城里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儒林外史》,第一回)

⑧雨村向窗外看道:「天也晚了,仔细关了城,我们慢慢进城再谈,未为不可。」(《红楼梦》,第二回)

C类:处所介词(表经由)+宾语+中/上。如:

①今日到来,经由我村中过,却不拿你,到放你过去。(《水浒传》,第二回)

②那日清早,才坐在那里,只见许多男女,啼啼哭哭,在街上过。(《儒林外史》,第一回)

D类:处所介词(表终止)+宾语+前/中/上/下/里/里面/面前。如:

①尔时,五百阿罗汉于佛前得授记已,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悔过自责。(《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卷四)

②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银釪,堕于水中。(《百喻经·乘船失釪喻》)

③譬如野干,在于树上,风吹枝折,堕其脊上,即便闭目,不欲看树。(《百喻经·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

④上界帝释密降银钱伍百文,入于井中。(变文《舜子变》)

⑤寻来寻去,寻到灶前,只见浑家倒在地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⑥赵正是平江府人,会弄水,打一跳,跳在溪水里。(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⑦那人入到茶坊里面坐下。(《水浒传》,第三回)

⑧茶博士点个泡茶,放在史进面前。(《水浒传》,第三回)

E类:处所介词(表存在)+宾语+上/下/中/边/前/后/前后/里/内/外/中间。如:

①在家每夜常于床上行脚,家人窃异之,而莫晓其意。(《宋书·顾觊之传》)

②初在青州,常所用铜斗,覆在药厨下,忽于斗下得二死雀。(《宋书·萧思话传》)

③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世说新语·文学》)

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世说新语·雅量》)

⑤宣武与简文、太宰共载,密令人在舆前后鸣鼓大叫。(《世说新语·雅量》)

⑥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麻子。(《齐民要术·种麻子》,卷二)

⑦不能裁断,便在二妇中间,正身仰卧。(《百喻经·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

⑧世宗在海内作蓬莱山。(《洛阳伽蓝记·建春门》,卷一)

⑨不得已,庐于舍外,旦入而洒扫。(《颜氏家训·后娶》,卷一)

⑩惠可在堂前立,其夜雪下至惠可要,惠可立不移处。(《神会语录》)

⑪这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儒林外史》,第一回)

(3)随着语言发展,中古汉语以后,处所介词的用法有所扩展,即介词由表处所义向表范围义迅速扩展。应指出,这个过程从上古汉语末期已经开始。如:

①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史记·项羽本纪》)

②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

③孔子称命,孟子言天,吉凶安危,不在于人。(《论衡·自纪》)

④发白齿落,用精于学。(《论衡·书虚》)

⑤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列子·天瑞》)

⑥准之兼明孔传,赡于文辞。(《宋书·王准之传》)

⑦时人目庾中郎:「善于托大,长于自藏。」(《世说新语·赏誉》)

⑧(李)彪、(常)景出自儒生,居室俭素。(《洛阳伽蓝记·正始寺》杨注,卷二)

⑨如来减度之后,众圣潜形于像法中。(变文《庐山远公话》)

⑩果然英雄出于少年,到省试,高高中了。(《儒林外史》,第七回)

(4)随着语言发展,大约从中古汉语后期开始,直到近古汉语,又产生许多新的处所介词。这些新生的处所介词,在A、B、C、D、E各类中都有反映。如:

A类:①道安答曰:「向远公上足弟子云庆和尚处得来。」(变文《庐山远公话》)(向:从。)

②当时孔子为鲁君不用,就鲁国便去周流齐、蔡、赵、宋、陈、楚、卫七国。(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就:从。)

③赵正道:「少待则个」,就脊背上取将包裹下来。(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就:从。)

④王千户打背后来,扯了我一把刀儿。(《朴通事》)(打:从。)

⑤因年至五旬时尚无儿女,便向着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红楼梦》,第八回)(向:从。)

⑥你打这边绕到后衙门上找就是了。(《红楼梦》,第六回)(打:从。)

⑦周瑞家的在内忙迎出来,问:「是那位?」(《红楼梦》,第六回)(在:从。)

B类:

①斐方向壁卧,闻王使至,强回视之。(《世说新语·容止》)(向:朝着。)

②夫人闻说,遂向山中,礼拜此僧,乞延寿命。(变文《欢喜国王缘》)(向:朝着。)

③绘等答:「在杨州,来时却往镇江去,不见得有多少军马。」(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往:向。)

④徽宗闻言甚喜,即时同高俅、杨戬望李氏宅来。(《宣和遗事》)(望:通「往」,向。)

⑤一个一个的大团子往天井里滚。(《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往:向。)

⑥这里是五路总头,是打那条路去好?(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打:朝,向。)

⑦鲁智深跳将起来,寻了包裹,跨了戒刀,拿了禅杖,拽开脚手,投东京往走。(《水浒传》,第五回)(投:朝,向。)

⑧一日,日中时分,王冕从母亲坟上拜扫回来,只见十几骑马竟投他村来。(《儒林外史》,第一回)(投:朝,向。)

⑨一个太医看我小肚皮上使一针。(《朴通事》)(看:朝,向。)

⑩因感伤怀抱,问酒保借笔砚来,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壁上写下八句五言诗。(《水浒传》,第十一回)(问:向。)

⑪皇甫殿直拿箭簝子竹,去妮子腿上便摔,摔得妮子杀猪也似叫。(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去:朝,向。)

⑫鲁达大怒,叉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水浒传》,第三回)(去:朝,向。)

C类:

①有常州无锡悬(县)令张令将妻及男女于华岳神前过。(变文《叶净能诗》)(于:从,经,由。)

②虫儿打街上过来,众人言道:「孙大郎与孙二似一个印合脱下来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楔子)(打:从,经,由。)

③因打此梁山经过,有我八拜交的哥哥晁盖,知某有难,领偻罗下山将解人打死,救某上山。(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打:从,经,由。)

④那日清早,才坐在那里,只见许多男女,啼啼哭哭,在街上过。(《儒林外史》,第一回)(在:从,经,由。)

⑤府县老爷们,大凡往那里过,都要进来磕头。(《儒林外史》)(往:从,经,由。)

D类:

①吴王即令急使,向市中迎召贤臣。(变文《伍子胥变文》)(向:到。)

②使人闻唤,下马离鞍,向前礼拜。(变文《叶净能诗》)(向:到。)

③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向什么处忏悔?(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向:到。)

④宋四公夜至三更前后,向金梁桥上四文钱买两只焦酸馅,揣在怀里。(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向:到。)

⑤杨三官人到这岳庙烧香,参拜了献台上社司、部署。(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第一回)(到:往。)

⑥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他去。(《红楼梦》,第三回)(往:到。)

E类:

①至八日,(诸像)以次入宣阳门,向阊阖宫前受皇帝散花。(《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卷三)(向:在。)

②每夜见赤光行于堂前,如此者非一。向光明所掘地丈余,得黄金百斤。(《洛阳伽蓝记·大统寺》杨注,卷三)(向:在。)

③见一女子,向水侧浣衣。(唐·张鷟:《游仙窟》)(向:在。)

④夜至三更,不令人见,遂向南廊下中间壁上题作呈心偈,欲求于法。(唐·法海:《六祖坛经》)(向:在。)

⑤隐士遁人间,多向山中眠。(唐·寒山子:《寒山诗·隐士》,第二六八)(向:在。)

⑥忽因一日,在于山间,白庄于东岭之上安居,这公向两坡上止宿。(变文《庐山远公话》)(向:在。)

⑦兄弟之子已孤,与他人言,对孤者前,呼为兄子弟子,颇为不忍。(《颜氏家训·风操》,卷二)(对:在。)

⑧净能见苦推辞,对皇帝前乃作色怒:「思此道士,终须议斩首。」(变文《叶净能诗》)(对:在。)

⑨箭既离弦,不东不西,况雕前翅过。(变文《韩擒虎话本》)(况:通「向」,在。)

⑩梁普通八年到此土来,向少林寺里冷坐地,时人唤作壁观婆罗门。(《祖堂集》,卷十三)(向:在。)

⑪此处便是分水岭,不向此中为界,更向何处为界?(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向:在。)

⑫只是说谎不着实的人向圣人面前不敢尽意说他那妄诞的虚辞。(元·许衡:《鲁斋遗书·大学直解》,卷四)(向:在。)

(5)同时间介词一样,处所介词在发展中也出现一些复音处所介词,但是数量不是很多,还不足以形成一种趋势或倾向。如:

①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法华经·劝持品》,卷四)

②阿姊见成亲,心里喜欢非常,到于宫中,拜贺父母。(变文《丑女缘起》)

③也先太师在于地名九十九个海子放鹰。(明·哈铭:《正统临戒录》)

④次日,到于宣府,住歇一日。(明·哈铭:《正统临戒录》)

⑤那牛车走行了,来的力猛,足有四五千斤,车毂恰好打从膀子上过。(《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⑥贾母有了年纪的人,打从宝玉病起,日夜不宁,今又大痛一阵,已觉头晕身热。(《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对象介词的发展

汉语对象介词最为丰富。关于对象介词的发展问题,以下两点值得注意:(1)从一词多用、一用多词到专词专用。(2)

古代汉语虚词,从使用上说,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一词多用;二是一用多词。前者,在上古汉语里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后者,多半是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即老词老用法同新词新用法有着历史性的重叠。

虚词是汉语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从理论上说,专词专用或一词一用应是最为合理的。但事实是,很难做到这一点。任何一种语言规律都很难是模式化地复制出来。

不过,从大量的语言事实中,也不难发现,随着语言的历史发展,随着语言表达精密度的日益提高,汉语规范的趋势总是存在的。

汉语对象介词,古代最常用的形式有「于(於)」「与」「共」「同」「和」「跟」「为(wèi)」「替」「向」「从」「问」「对」诸词。而这些词,最常见的用法有表直指、表对待、表协同、表承受和表所向等等。

(1)一词多用。如:

于(於):表直指、表对待、表所向

①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孟子·尽心上》)

②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史记·项羽本纪》)

③采玉者心羡于玉。(《论衡·超奇》)

④住在一面,欣乐瞻仰于二世尊。(《法华经·从地涌出品》,卷五)

⑤菩萨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诘经·观众生品》,卷中)

⑥才情过于所闻。(《世说新语·赏誉》)

⑦牧羊之人,未见于妇,闻其已生,心大欢喜,重与彼物。(《百喻经·牧羊人喻》)

⑧我与前人同买于汝,云何独尔?(《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

⑨今谁念于汝,苦痛哭苍天?(唐·寒山子:《寒山诗·妇女》,第七十三)

⑩楚王捕逐于子,捉获赏赐千金。(变文《伍子胥变文》)

例①—⑩,介词「于」表直指,即「于」前动词所体现的动作、行为直接触及宾语所体现的人或事物上。

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如果带宾语,在正常情况下,宾语前是不加「于」字的。如果加了「于」字,这说明是及物动词在向不及物动词(状态动词)转化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一种自我「弱化」现象。加了「于」字,就弱化了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联系,使动词逐渐变为一种状态动词。(详见「动词」词条之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转化2.及物动词变为不及物动词)。

又如:

①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荆轲之闾,何罪于秦而尽诛之?(《论衡·语增》)

③凡夫于佛法有返覆,而声闻无也。(《神会语录》)

④于汝则好,于我则嫌。(《祖堂集》,卷十四)

例①—④,介词「于」表对待。

又如:

①(吴起)尝学于曾子,事鲁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②王公子问于桓君山以扬子云。(《论衡·超奇》)

③晏平仲问养生于管夷吾。(《列子·杨朱》)

④老成子学幻于尹文先生,三年不告。(《列子·周穆王》)

⑤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决,咨于太丘。(《世说新语·德行》)

⑥(王)绘艴然,私于良臣曰:「如此则使人并无责任,吾辈何辜?」(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一)

例①—⑥,介词「于」表所向。

以上是对象介词「于(於)」的三种用法。在发展中,至少第一种用法已遭彻底淘汰,至于第二、第三种用法,后来也多为「对」「对于」「向」所代替,趋于专词专用。

与:表协同、表承受、表所向

①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史记·留侯世家》)

②年五十击壤于路,与竖子未成人者为伍,何等贤者?(《论衡·艺增》)

③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列子·黄帝》)

④大事可与沈庆之参决。(《宋书·武三王传》)

⑤元宝与子渊同戍三年,不知是洛水之神也。(《洛阳伽蓝记·大统寺》杨注,卷三)

⑥昔有父子与伴共行。(《百喻经·为熊所[插图]喻》)

⑦吾在益州,与数人同坐,初晴日冕,见地上小光。(《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⑧(北台东北脚)向东四十余里,便与东台西脚相连。(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⑨从前可惜与伊供炭米,今朝却与别人欢。(《宣和遗事》)

⑩若是死时,与你们同死,活时同活。(《水浒传》,第三回)

例①—⑩,介词「与」表协同。

又如:

①譬如五人共买一婢,其中一人语此婢言:「与我浣衣。」(《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

②其寺诸尼,帝城名德,善于开导,工谈义理,常入宫与太后说法。(《洛阳伽蓝记·胡统寺》,卷一)

③卿有何计,与朕煞之?(变文《叶净能诗》)④唤来与老僧洗脚。(《祖堂集》,卷十八)

⑤我爹和娘要教你与我做老婆。(《张协状元》,第十二出)

⑥张千,你与我掌上灯。(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

⑦我见你家艰难,好心来与你保这头亲事。(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一折)

⑧我们吃了时,与他将些去。(《老乞大》)

⑨哥哥与我做主报仇。(《水浒传》,第五回)

⑩另取出一件中衣,与宝玉换上。(《红楼梦》,第六回)

例①—⑩,介词「与」表承受。

又如:

①姚观察道:「与他弹压,不可交乱,恐坏了这军人马。」(《王俊首岳侯状》)

②孩儿,我与你说:「若见哥哥,不要大惊小怪。」(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四出)

③万秀娘移步下来,款款地摇觉尹宗道:「哥哥,有三二句话与哥哥说。」(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④二人惊惧,与我磕头。(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例①—④,介词「与」表所向。

以上是对象介词「与」的三种用法。发展中,第一种用法后为更口语化的「和」字代替;第二种用法被「为」(wèi)字代替;第三种用法后为更口语化的「对」或「向」字代替。事实证明,总的发展趋势也是专词专用。

(2)一用多词。如:

表协同:与/共/同/和/跟

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史记·项羽本纪》)

②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列子·黄帝》)

③安帝之崩也,高祖使韶之与帝左右密加酖毒。(《宋书·王韶之传》)

④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世说新语·言语》)

⑤(惠可)遂与菩提达摩相随至嵩山少林寺。(《神会语录》)

⑥此山与诸山亦不同。(变文《秋胡变文》)

⑦好个阇梨,为什摩却与畜生作伴子?(《祖堂集》,卷十八)

⑧五月二十九日,北朝皇帝与皇子各变服来帐前。(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例①—⑧, 「与」字例。

又如:

①雇汝除粪,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法华经·信解品》,卷二)

②榆生,共草俱长,未须料理。(《齐民要术·种榆、白杨》,卷五)

③我今共汝极成亲爱,便为一体,更无有异。(《百喻经·牧羊人喻》)

④昔吾尝共人谈书,言及王莽形状。(《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⑤下官不能赌酒,共十娘赌宿。(唐·张鷟:《游仙窟》)

⑥子胥领兵共越兵交战,杀越兵夫,横尸遍野。(变文《伍子胥变文》)

⑦所谓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朱子语类·训门人》)

⑧杨官人道:「我敢共都头使棒。」(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例①—⑧, 「共」字例。

又如:

①四顾晴空里,白云同鹤飞。(唐·寒山子:《寒山诗·闲游》,第一六七)

②日同舜弼游屏山归,因说山园甚佳。(《朱子语类·训门人》)

③阿骨打云:「敢去时煞好,来早同我家使臣前去。」(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卷十三)

④去时同着母亲去,归时只有独自(归)。(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四出)

⑤次日,也先差伯颜帖木儿等,自领人马同圣驾到大同。(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⑥朱贵同林冲上了岸。(《水浒传》,第十一回)

⑦我今便同你一齐到娄府去。(《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⑧你先同你宝叔叔过去罢。(《红楼梦》,第十一回)

例①—⑧, 「同」字例。

又如:

①风雷若顺,此人发迹,定和您也做官寮。(《刘知远诸宫调》,第一)

②我和媳妇儿说知,我往城外赛卢医家索钱去也。(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

③我向这破窑中和月待黄昏。(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

④我和你说的话,如今怎的?(明·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一〇四)

⑤我和你从小夫妇,你去后,何曾有人和我吃酒?(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

⑥殿下在庭心里和小黄门踢气毬,你自过去。(《水浒传》,第二回)

⑦你和方才这梅玖是同门么?(《儒林外史》,第七回)

⑧少什么东西只管和他说就是了。(《红楼梦》,第三回)

例①—⑧, 「和」字例。

又如:

①因何认得他?我比先曾跟一个闲汉去投奔他,因此我认得。(《水浒传》,第十八回)

②我明儿也要剃了头,跟他作姑子去呢。(《红楼梦》,第七回)

③婆子笑道:「我们只在太太屋里看屋子,不大跟太太姑娘出门,所以姑娘们都不大认得。」(《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④什么王八旦的客,有胆子的出来跟三爷碰碰,没胆子的替我四个爪子一齐望外扒!(《老残游记》,第十九回)

例①—④, 「跟」字例。

以上表协同的对象介词,「与」,产生于上古汉语,中古汉语也一直沿用;「共」「同」,主要产生和应用于中古汉语;「和」「跟」,主要产生和应用于近古汉语里。

其中的「跟」,作为介词,产生得最晚。「跟」,原为动词,有跟从义。《水浒传》《红楼梦》中的介词「跟」,仍带有点儿「跟从」味道,如上例①—③所示。孙锡信说:「『跟』虚化为纯粹的介词,即不带『跟从』义,如『跟他说话』的『跟』,是现代汉语中完成的。」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表承受:与/为(wèi)/替/给/馈

①昔有一人,贫穷困乏,与他客作,得粗褐衣而被著之。(《百喻经·贫人烧粗褐衣喻》)

②子胥得闻此语,即与鱼人看船。(变文《伍子胥变文》)

③皇帝闻奏,拍按(案)大惊:「与寡人诏张良。」(变文《汉将王陵变》)

④与老僧造个无缝塔。(《祖堂集》,卷三)

⑤与我请夫人出来。(《张协状元》,第四十二出)

⑥你与我取几瓶酒去。(《宣和遗事》)

⑦望大人与小人做主咱。(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⑧我肚里饿,崔大夫与我买点点心来吃。(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⑨我与你寻一个门当户对的好女婿罢。(明·朱有燉:《团圆梦》,楔子)

⑩你去房中将息,我与你去拿那贼秃来。(《水浒传》,第六回)

例①—⑩, 「与」字例。

又如: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②夫乘不肖人于势,是为虎傅翼也。(《韩非子·难势》)

③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史记·项羽本纪》)

④泗水无知,为孔子却流,天神使之。(《论衡·书虚》)

⑤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列子·黄帝》)

⑥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法华经·方便品》,卷一)

⑦魏明帝为外祖母筑馆于甄氏。(《世说新语·言语》)

⑧吾为太原王报仇,终不归降。(《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杨注,卷一)

⑨昨来何以至,为吾暂时出。(唐·寒山子:《寒山诗·有鸟》,第二十六)

⑩弟子身患风疾,诸和尚为弟子忏悔。(《祖堂集》,卷二)

⑪早辰(晨)临鸾此情伤,我不为爹来不为娘。(《张协状元》,第二十出)

⑫我为你改了名,唤做郭威。(《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例①—⑫, 「为」字例。

又如:

①为他作保见,替他说道理。(唐·拾得:《拾得诗·世上》,第十三)

②秀秀道:「当日众人都替你喝采:『好对夫妻!』你怎地到忘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③为是小二哥不识字,央我替他抄了半个月。(《水浒传》,第十八回)

④陆书吏,你馈我写一个状子。(《朴通事》)

⑤母亲替他理理衣服。(《儒林外史》,第一回)

⑥行李铺盖也叫他们给你送出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

例①—⑥, 「替」「给」「馈」例。

以上表承受的对象介词,「与」当是从动词的施与义虚化而成。介词「与」,主要产生、应用于中古汉语。「为」,作为介词,上古汉语时已经产生,此后中古、近古汉语里,「为」的表承受用法也都继承下来。「替」的表承受用法产生于唐代,是从动词替代义虚化而成。「馈」的表承受用法,可能是「给」的变体,而「给」用为表承受的对象介词,恐怕是明清以后的事了。

表所向:于(於)/为(wèi)/向/从/对/问/与/同/和

①祷尔于上下神祇。(《论语·述而》)

②逢蒙学射于羿。(《孟子·离娄下》)

③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史记·鲁周公世家》)

④(汤)祈福于上帝。(《搜神记》,卷八)

⑤是时太子语于车匿,付嘱再三,将头冠以献父王。(变文《八相变》)

例①—⑤, 「于(於)」字例。

又如:

①良为他人言,皆不省。(《史记·留侯世家》)

②维摩诘言:「唯,舍利佛,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乃可得坐。」(《维摩诘经·不思议品》,卷中)

③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梁元帝尝为吾说:「昔在会稽,年始十二,便已好学。」(《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⑤何得默然而不言,并不为妾说一句半句之偈?(变文《庐山远公话》)

例①—⑤, 「为」字例。

又如:

①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法华经·信解品》,卷二)

②竣在彭城,尝向亲人叙之。(《宋书·颜竣传》)

③有人向张华说此事。(《世说新语·德行》)

④五嫂回头笑向十娘曰:「朝闻鸟鹊语,真成好客来。」(唐·张鷟:《游仙窟》)

⑤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唐·法海:《六祖坛经》)

⑥我有一个句子,来尝向人说。(《祖堂集》,卷四)

⑦其群胡遂向前,举斧以刃向某等,意欲加害。(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

⑧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灸头,脚病灸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讨甚病根也。」(《朱子语类·训门人》)

⑨母亲又向他说秦老许多好处。(《儒林外史》,第一回)

⑩看了,因向仙姑道:「敢烦仙姑引我到那各司中游玩游玩,不知可使得么?」(《红楼梦》,第五回)

例①—⑩, 「向」字例。

又如:

①(韩信)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史记·淮阴侯列传》)

②又迦叶,十方无量菩萨,或有人从乞手足耳鼻、头目髓脑、血肉皮骨、金银琉璃……(《维摩诘经·不思议品》,卷中)

③(徐光)从人乞瓜,其主勿与。(《搜神记》,卷一)

④我昔逃逝至此,遂从女子求餐。(变文《伍子胥变文》)

⑤今只从一面去,又不曾著力,如何可得?(《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例①—⑤, 「从」字例。

又如:

①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世说新语·方正》)

②净能便对皇帝书符,吹向空中,当时化为神,便乃升天。(变文《叶净能诗》)

③(女)便对老宿坐,又教弟坐。(《祖堂集》,卷三)

④臣等到北外,或有事节可以对彼当面理会,未审许与不许?(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三)

⑤然我七人,只是对鬼说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⑥洪义对父不言昨日务中相打之事。(《刘知远诸宫调》,第一)

⑦孩儿你对窦娥说,做些羊肚儿汤与婆婆吃。(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⑧(王进)对娘说知此事,母子二人抱头而哭。(《水浒传》,第二回)

例①—⑧, 「对」字例。

又如:

①有宰相璟宗奏曰:「陛下何不问叶净能求雨?」(变文《叶净能诗》)

②这里有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四十两。(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

③宋江哥哥是我旧交的朋友,我问他讨一个护臂去。(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

④郭威道:「好,只值得五百钱,咱讨五百钱还你,问你买得。」(《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⑤可怜他那媳妇十分孝顺,家中艰难,问我赊了一壶酒,要到坟上去祭他公公。(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二折)

⑥洒家也不杀你,只要问你买酒吃。(《水浒传》,第四回)

⑦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⑧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问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儒林外史》,第三回)

例①—⑧, 「问」字例。

又如:

①我今日特来与娘子贺喜则个。(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九出)

②杨三官人与杨员外唱个喏,员外回头。(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③铭啼哭了,进毡帐与爷爷磕头。(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④王进放下担儿,与他施礼。(《水浒传》,第二回)

⑤两位乡绅出来,同和尚拱一拱手,魏相公送了出去。(《儒林外史》,第四回)

⑥两人拜了佛,同和尚施礼。(《儒林外史》,第七回)

⑦你既大远的来了,又是头一遭儿和我张口,怎么叫你空回去呢?(《红楼梦》,第六回)

⑧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到如今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红楼梦》,第七回)

例①—⑧, 「与」「同」「和」例。

以上表所向的对象介词,「于(於)」「为」虽然产生较早,但由于容易与「于(於)」「为」其他用法相混,后来就被淘汰了。

「向」「对」,作为介词,都是新生词。这两个词,都是由动词的朝向义、面对义虚化而成。「向」的产生时间比「对」要早,大约中古汉语前期已经产生,而「对」到了中古汉语后期,面对义才彻底消失。

介词「问」,主要产生、应用于近古汉语,方言性很强,后来也被淘汰了。

「从」表所向,虽然起源较早,但应用不广,后被淘汰。至于「与」「同」「和」,由于易与它们的表协同用法相混,所以它们的表所向用法也没有得到发展。

同处所介词一样,对象介词发展中也存在一个用法扩展问题。如:

对象介词「与」,最通常的用法就是表协同。这种用法上古汉语时代早已存在,并且在中古、近古汉语里也得到继承。

「与」作为一个动词,在上古汉语里,最重要的意义有两项:一是表参与,二是表施予。对象介词「与」的协同义,显然是由动词的参与义虚化而成。请比较:

①将恐将惧,维予与女。(《诗经·小雅·谷风》)(与:动词,和……在一起。)

②国受其福,祝、史与焉。(《左传·昭公二十年》)(与:动词,参与。)

③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诗经·桧风·素冠》)(与:介词,和,跟,表协同。)

到了近古汉语里,对象介词「与」又产生了一种新的用法,表所向。这一用法,显然是由表协同用法扩展而成。如:

①(王)俊到时,何泽更不与俊相揖,便起向灯影里处潜去。(《王俊首岳侯状》)(与:介词,朝,向,表所向。)

②二人惊惧,与我磕头。(明·哈铭:《正统临戎录》)(与:介词,朝,向,表所向。)

③璩公归去,与婆婆说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与:介词,对,向,表所向。)

上古汉语里,动词「与」的另一重要意义即表施与,而对象介词「与」的表承受用法显然是由此虚化而成。请比较:

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第三十六章)(与:动词,给予。)

②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左传·隐公元年》)(与:动词,给予。)

③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与:介词,为,替,表承受。)

④今子与我取之,而不与我治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与:介词,为,替,表承受。)

两汉以后,这一用法也一直继承下去。如:

①譬如五人共买一婢,其中一人语此婢言:「与我浣衣。」(《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与:介词,为,替,表承受。)

②与子娶妇,自纳为妃,共子争妻,可不惭于天地?(变文《伍子胥变文》)(与:介词,为,替,表承受。)

③颖审听之,便向座旁与高思裕番语数句,如有共记之意。(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与:介词,为,替,表承受。)

④俺师父是智真长老,与俺取了个讳字,因洒家姓鲁,唤作鲁智深。(《水浒传》,第五回)(与:介词,为,替,表承受。)

到了近古汉语里,介词「与」的表承受用法,又进一步虚化为表被动、表命令用法,这显然也是一种语法意义的扩展。如:

①和尚是高人,莫与他所使。(《祖堂集》,卷二)(与:介词,为,被,表被动。)

②此人即系推病在家,快与我拿来!(《水浒传》,第二回)(与:介词,为,给,表命令。)

对象介词「为」(wèi)是由动词「为」(wéi)引申而成。

上古时代,「为」是个动词,有「做」「作」诸义,后引申为介词,表承受。请比较:

①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诗经·周南·葛覃》)(为:动词,制作,织成。)

②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孟子·公孙丑下》)(为:动词,治理。)

③子华使于鲁,冉子为其母请粟。(《论语·雍也》)(为:介词,为,替,表承受。)

④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为:介词,为,替,表承受。)

介词「为」的这一用法,中古、近古汉语也一直传承下去。如:

①有异人过之,为其掌火。(《搜神记》,卷一)(为:介词,为,替,表承受。)

②嘉母辞自求质钱,为子还责。(《宋书·何承天传》)(为:介词,为,替,表承受。)

③众生若有大疑,来彼山间,为汝破疑,同见佛世。(唐·法海:《六祖坛经》)(为:介词,为,替,表承受。)

④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儒林外史》,第六回)(为:介词,为,替,表承受。)

大约从中古汉语起,介词「为」又引申出表所向、表目的一些新的用法,这些都是表承受用法的扩展。如:

①(张)汉直乃前为父拜。(《搜神记》,卷十七)(为:介词,向,对,表所向。)

②我为法来,非为床坐。(《维摩诘经·不思议品》,卷中)(为:介词,为了,表目的。)

③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世说新语·惑溺》)(为:介词,为了,表目的。)

④为名利故,至七日头,自杀其子,以证己说。(《百喻经·婆罗门杀子喻》)(为:介词,为了,表目的。)

⑤韩既有学,忍笑为吾说之。(《颜氏家训·名实》,卷四)(为:介词,向,对,表所向。)

⑥远公便为众宣扬《大涅槃经》义。(变文《庐山远公话》)(为:介词,向,对,表所向。)

⑦法师答言:「奉唐帝敕命,为东土众生往西天取经作大福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为:介词,为了,表目的。)

⑧使人弃父母,弃性命前来,只为讲和,为国家。(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为:介词,为了,表目的。)

上古汉语里,「和」最早应是个形容词,义为平和、和谐,后引申为动词,有汇合、连带诸义。如:

①神之听之,终和且平。(《诗经·小雅·伐木》)(和:形容词,和谐。)

②师克在和,不在众。(《左传·桓公十一年》)(和:形容词,协调,一致。)

③阴阳和而万物得。(《礼记·郊特性》)(和:动词,汇合,结合。)

④紫芽嫩茗和枝采,朱橘香苞数瓣分。(唐·元稹:《贬江陵途中寄乐天》)(和:动词,加上,连带。)

动词「和」的加上义,进一步引申,则为介词的协同义、连同义和所向义。如:

①母亲和哥哥说一声,就教送出路上去便回。(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出)(和:介词,和,跟,表协同。)

②侯兴把一把劈柴大斧头,推开赵正房门,见被盖着个人在那里睡,和被和人,两下斧头,砍做三段。(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和:介词,连,表连同。)

③两边过路的人都立住了脚,和那店小二也惊的呆了。(《水浒传》,第三回)(和:介词,连,表连同。)

④两公子和他施礼。(《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和:介词,向,对,表所向。)

例②—④,介词「和」的表连同、表所向,都是它的表协同用法的扩张。

介词「和」的表连同用法,也许是受新生介词「连」影响的结果。近古汉语新生介词「连」,最基本的用法有两种:一是加在句子开头,引出主语,表强调,但这种「连」字,动词的味道仍然很强。如:

①他自是转,连那上面磨子、筛箩一齐都转,自不费力。(《朱子语类·总训门人》)(连:介词,连同,表强调。)

②莫说自己许了他,连你也许了他。(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连:介词,连同,表强调。)

③大尹教监中放出两家的老婆来,都面面相觑,没处分辩,连大尹也委决不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连:介词,连,表强调。)

④众人一顿骂道:「田主人,连你婆子都有主儿了!」(《儒林外史》,第四回)(连:介词,连,表强调。)

二是加在前置宾语的前头,也表强调。如:

①若能读书,就中却有商量,只他连这个也无,所以无进处。(《朱子语类·训门人》)(连:介词,连,表强调。)

②朝廷着高崇文去剿捕,……连他家小房族及他的党干净都杀了。(《皇明诏令·戒谕管军官敕》)(连:介词,连,表强调。)

③你怎的连帽子都弄不见了?(《儒林外史》,第十二回)(连:介词,连,表强调。)

④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红楼梦》,第四回)(连:介词,连,表强调。)

工具介词的发展

关于古代工具介词的发展,应当关注两个问题:(1)、从表工具到表凭借。(2)从表工具到表处置。

上古汉语里,用于工具义、凭借义的介词主要有「以(已)」「将」「用」「因」「循」「按(案)」等几个词,其中最常用的是「以」字。

古代工具介词都来源于动词。如:

①之子归,不我以。(《诗经·召南·江有汜》)(以:动词,用,顾及。)

②无将大车,维尘冥冥。(《诗经·小雅·无将大车》)(将:动词,赶车。)

③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用:动词,使用。)

④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孟子·离娄上》)(因:动词,借助。)

⑤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尚书·顾命》)(循:动词,遵循。)

⑥故籍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按:动词,考核。)

工具介词的最基本的用法,就是通过引介工具宾语,指明谓语动词实施时所赖以存在的工具或手段。工具介词的这一基本用法,从先秦起,直到中古和近古汉语都一直存在着,只是因时代不同,词汇形式有所更替而已。如:

①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②执豕于牢,酌之用匏。(《诗经·大雅·公刘》)

③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④夫天安得以笔墨而为图书乎?(《论衡·自然》)

⑤(丈夫)乃以杖叩王左足。(《搜神记》,卷十五)

⑥石季伦用蜡烛作炊。(《世说新语·汰侈》)

⑦三岁后,根枯茎朽,以火烧之。(《齐民要术·耕田》,卷一)

⑧法华和尚闻语,遂袖内取出合子,巳(以)龙仙膏往顶门便檯。(变文《韩擒虎话本》)

⑨遂将钵盂一照,叫「天王」一声,当下火灭,七人便过此坳。(《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⑩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水浒传》,第十回)

⑪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儒林外史》,第六回)

⑫又自拿手在桌上画着。(《儒林外史》,第四回)

凭借,实际是表工具用法的扩展。这一用法,上古时代已经开始,中古、近古汉语也一直延续下去。如:

①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左传·宣公四年》)

②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孟子·滕文公上》)

③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④缘法而治,按功而赏。(《商君书·君臣》)

⑤春夏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见阳而死。(《列子·汤问》)

⑥此非常事,不得以常礼断之。(《搜神记》,卷十五)

⑦(薛)安都少以勇闻,身长七尺八寸,便弓马。(《宋书·薛安都传》)

⑧汝师以何法为禅定?(《祖堂集》,卷三)

⑨曾子指出这五件来示人,要人把文王做个样子去学他。(元·许衡:《鲁斋遗书·大学直解》,卷四)

⑩你如今只把送饭为由,见得它。(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四出)

⑪多感何太公看觑,几次要将女儿招我为婿。(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三折)

⑫雨村低了头,半日说道:「依你怎么着?」(《红楼梦》,第四回)

值得注意的是,工具介词连同它的宾语,不仅可以放在谓语前作状语,也可以后置作补语,这种情况当以「以」字最为突出。如:

①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③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左传·隐公三年》)

④不能言语,饮食所须,托之以梦。(《搜神记》,卷十五)

⑤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世说新语·政事》)

⑥选著好人做司徒,复示以教人的缘由。(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从上叙述中可以看到,古代的处置介词实际是由工具介词进一步虚化而成。正因为如此,所以向熹把唐代的处置介词「把」「捉」等仍列为「表工具的介词」,是有其用心的。为节省篇幅,这里也不单列。

汉语处置介词,主要产生、应用于中古、近古汉语,其主要形式有三个:「以」「将」「把」。汉语处置介词的产生与工具介词有极大关系:

首先,不论是工具介词,还是处置介词,其意义变化的起始点都是由动词的持拿义开始的;

其次,不论是工具介词,还是处置介词,连同它们的宾语,都是谓语动词得以实施的条件;

最后,工具介词和处置介词的宾语和它们的谓语动词后的宾语可以同时存在,即异宾异位,到后来处置介词的宾语同谓语动词后的宾语也可以变为同宾同位。

汉语的处置句主要有三种形式:「以」字句、「将」字句和「把」字句。

「以」字句

「以」字句产生于上古汉语。最初的处置介词的宾语和谓语动词的宾语可以是异宾异位。如:

①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孟子·公孙丑下》)

②伯楚以吕郤之谋告公。(《国语·晋语四》)

③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史记·陈丞相世家》)

④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例①—④, 「以」译为「把」或「将」最为通顺,如再讲成工具介词,是十分勉强的。

这类句子,「以」后的宾语和句中谓语动词宾语,各自代表不同事物,这就是所谓的「异宾」;而这样的「异宾」又分别处于介词和谓语动词之后,这就是所谓的「异位」。

而到了中古汉语以后,除了部分「以……为……」句式外,「以」字句逐渐演变为同宾同位,与「将」字句和「把」字句用法逐渐趋同。如:

①无以秽食置于宝器,当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维摩诘经·弟子品》,卷上)

②顾彦先生平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世说新语·伤逝》)

③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室。(《洛阳伽蓝记·建中寺》,卷一)

④胡以水窦名为「摩尼」。(《百喻经·摩尼水窦喻》)

⑤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颜氏家训·文章》,卷四)

例①②, 「秽食」「琴」既是「以」的宾语,也是动词「置」的事实上的宾语,这就是「同宾同位」。

「将」字句

「将」字句产生在唐代,而广泛应用是在近古汉语。

随着语言发展,「将」字句涉及许多复杂句式,其中主要有四种情况:

(1)「将+宾+及物动词+〇」。如:

①料理中堂,将小府安置。(唐·张鷟:《游仙窟》)

②若能将圣贤言语来玩味,见得义理分晓,则渐渐觉得此重彼轻。(《朱子语类·训门人》)

③比见浙间朋友,或自谓能通《左传》,或自谓能通《史记》,将孔子置在一壁,却将左氏、司马迁驳杂之文钻研推尊。(《朱子语类·训门人》)

④剪头门子将奴打,后来却把奴家骂。(《张协状元》,第三十五出)

⑤爱的不该将那歹处也爱;嫌的不合将那好处也嫌。(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⑥你将这话对伯颜帖木儿说。(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⑦知县差班头将和尚解放。(《儒林外史》,第四回)

(2)「将+宾+及物动词+处所补语」。如:

①自从远公于大内见诸宫常将字纸秽用于茅厕之中,悉嗔诸人。(变文《庐山远公话》)

②读书者当将此身葬在此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③比见浙间朋友,或自谓能通《左传》,或自谓能通《史记》,将孔子置在一壁,却将左氏、司马迁驳杂之文钻研推尊。(《朱子语类·训门人》)

④来日午时,你可将船泊于蒋山脚下南岸第七株杨柳下相侯。(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3)「将+宾语+动补结构+〇」。如:

①千圣小王怒发,将鸳鸯湖一脚踢翻。(宋·虚堂和尚:《虚堂和尚语录》)

②因甚着这个人将你勒死?(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

③(端哥)用左手将丑哥舌头扯出,用鞋锥烙讫三下。(《元典章·前集刑部》)

④霸王将纪信烧死了。(《皇明诏令·戒谕管军官敕》)

⑤(薛蟠)因恃强喝令豪奴将冯渊打死。(《红楼梦》,第四回)

⑥我将缘故回明,那太爷感伤叹息了一回。(《红楼梦》,第二回)

(4)「将+宾语+及物动词+宾语」。如:

①唐朝忍禅师在山东将袈裟付嘱与能禅师。(《神会语录》)

②造寺、布施、供养,只是修福,不可将福以为功能。(唐·法海:《六祖坛经》)

③欲往蓬莱山,将此充粮食。(唐·寒山子:《寒山诗·白鹤》,第三十九)

④小生出于无奈,只得将女孩儿端云送与蔡婆婆做儿媳妇去。(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

⑤(皇上)又将这政老爷赐了个额外主事职衔,叫他入部习学。(《红楼梦》,第二回)

⑥次日天未明时,刘老老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了几句话。(《红楼梦》,第六回)

「把」字句

和「将」字句一样,「把」字句也是产生于唐代而广泛应用于近古汉语时期。「把」字句涉及的句式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把+宾语+及物动词+〇」。如:

①悠然散吾兴,欲把青天摸。(唐·皮日休:《初夏楞伽精舍》)

②昨来再过上京,把契丹墓坟、宫室、庙像一齐烧了。(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四)

③一谜地杀呼高叫,把贵人围遶。(《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

④只得𢬵却千金买,把花名籍字除。(元·元名氏:《小孙屠》,第五出)

⑤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水浒传》,第七回)

⑥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儒林外史》,第三回)

⑦老爷怎么把出身之地竟忘了?(《红楼梦》,第四回)

(2)「把+宾语+及物动词+处所补语」。如:

①知远把瓦忏内羹饭都泼着洪信面上。(《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

②把神灵丢在九霄云外。(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第三折)

③那僧儿接了三件物事,把盘子寄在王二茶坊柜上。(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④智深把那两桶酒都提在亭子上。(《水浒传》,第四回)

⑤捕盗官袭将去,到个村里,差了一百个壮汉,将着弓箭器械,把那贼围在一个峪里,才拿着回来。(《老乞大》)

(3)「把+宾语+动补结构+〇」。如:

①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唐·李白:《清平乐》)

②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元·睢景臣:《高祖还乡》)

③(僧儿)到皇甫殿直门前,把青竹帘掀起,探一探。(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④当时到家里,殿直焦噪,把门来关上。(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⑤咳,今日蒸气蒸人里,把席子都卷起来。(《朴通事》)

⑥说着,不由两人再问,把门关上,就进去了。(《儒林外史》,第九回)

(4)「把+宾语+动词/形容词+补语」。如:

①只借圣人言语做起头,便把己意接说将去。(《朱子语类·训门人》)

②(万秀娘)把那前面话对着婆婆说了一遍。(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③府尹把高俅断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水浒传》,第二回)

④把个赵氏在屏风后急得像热锅上蚂蚁一般。(《儒林外史》,第六回)

⑤严资生把脸红了一阵,又彼此劝了几杯酒。(《儒林外史》,第六回)

⑥若问这方儿,真把人琐碎死了。(《红楼梦》,第七回)

(5)「把+宾语+及物动词+宾语」。如:

①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栴檀。(唐·寒山子:《寒山诗·有人》,第九十六)

②皇帝把你当眼目心腹一般。(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③杨三官人把那「未卜先知」先生占卦的事说与妻子。(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④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水浒传》,第三回)

原因介词的发展

和其他介词发展相比,古代原因介词的发展,相对而言,倒显得简单一些。原因介词应独立存在,有的著作把原因介词包括在工具介词之中,是欠妥的。

关于古代原因介词的发展问题,应当注意三个问题:1,应注意原因介词使用的历史。2,应注意原因介词的连词化倾向。3,应注意原因介词的复音化趋势。

层次古代原因介词,最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个:「以」「因」「为」「由」「坐」「缘」。这几个词使用的历史背景是不同的。

「以」字主要产生、应用于先秦时代。两汉以后,中古汉语里用得也还算广泛。如:

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②晋人以难故,欲立长君。(《左传·文公六年》)

③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④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熛)焚。(《韩非子·喻老》)

⑤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⑥此儿当以兵死。(《搜神记》,卷十九)

⑦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卷中)

⑧庆之以年满七十,固请辞事,上嘉其意,许之。(《宋书·沈庆之传》)

⑨刘公干以失敬罹罪。(《世说新语·言语》)

⑩勿以无草则不锄,不锄则科小。(《齐民要术·种蒜》贾注,卷三)

⑪太后以钟声远闻,遂移在宫内。(《洛阳伽蓝记·龙华寺》,卷二)

⑫如被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百喻经·愚人食盐喻》)

因/为

「因」「为」这两个原因介词,主要使用在中古、近古汉语里。但在上古汉语后期,「因」「为」已出现在文献之中。如:

①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史记·蒙恬列传》)

②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史记·项羽本纪》)

③嘻,汝非盗邪?胡为而食我?(《列子·说符》)

④次嫂樊氏,因疾失明。(《搜神记》,卷十一)

⑤潘(安仁)因此遂作《家风诗》。(《世说新语·文学》)

⑥(王处仲)尝荒恣于色,体为之敝。(《世说新语·夙惠》)

⑦达摩语惠可曰:「汝为何此间立?」(《神会语录》)

⑧每日八人齐来,君子因何后到?(变文《韩擒虎话本》)

⑨你因什摩认奴作郎?(《祖堂集》,卷五)

⑩爷爷因怪怒,将铭打了几下。(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⑪休为我等连累了大郎。(《水浒传》,第三回)

⑫只为宁王反叛,弟便挂印而逃。(《儒林外史》,第八回)

由/坐/缘

「由」「坐」「缘」这几个原因介词,用得都不是很广,它们主要使用在中古汉语里。其中的「坐」字,虽然是新生词,但由于使用面很窄,寿命很短,终被淘汰。如:

①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史记·项羽本纪》)

②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③由此知短命夭死之人,必有邪行也。(《论衡·问孔》)

④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搜神记》,卷一)

⑤天下兵乱,由男女气乱而妖形作也。(《搜神记》,卷七)

⑥欣由此益知名。(《宋书·羊欣传》)

⑦(尹嘉)坐不孝当死。(《宋书·何承天传》)

⑧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负此人。(《世说新语·尤悔》)

⑨(郭)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世说新语·方正》)

⑩(王子侯)坐此被责。(《颜氏家训·风操》,卷二)

⑪虽地水湿而无卤泥,缘莓苔、软草布稠密故,遂不会游人汙其脚印。(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⑫烦恼从何生?愁哉缘苦起。(唐·寒山子:《寒山诗·乘兹》,第六十五)

⑬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杜甫:《客至》)

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⑮我缘今日斋去,是汝与我看院。(变文《难陁出家缘起》)

连词的产生问题,详见「连词」词条。这里只是提请注意:原因介词的连词化也是导致连词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言发展中,原因介词常常与连词搭配使用,这样的语言背景会使部分原因介词具有连词化倾向。如:

「由/缘……,故……」

①(顾敷)曰:「不然,当由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世说新语·言语》)

②缘功德使无道心,故咨归国事不蒙纵许。(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所以……,以/由……」「由……,所以……」

①故齐所以大破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②凡瓜所以早烂者,皆由脚蹑及摘时不慎,翻动其蔓故也。(《齐民要术·种瓜》,卷二)

③所以然者,以其当公而执私情,处重责而怀薄义也。(《颜氏家训·兄弟》,卷一)

④当由圣德渊重,厚地所以不能载。(《世说新语·言语》)

还有某些原因介词常常处于分句开头,它们既像介词,又像连词。如:

「为/由/以/缘+分句,……」

①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史记·陈丞相世家》)

②由臣才弱任重,以及倾挠。(《宋书·武二王传》)

③以先有要,不敢起避,遂令二目俱失其明。(《百喻经·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

④缘天使在此,并无歌乐,蕃家弓箭为上,射雕落雁,供养天使。(变文《韩擒虎话本》)

⑤因他一床乐器都会,一府里人都叫做李乐娘。(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以/为+分句」

①且孔子言「天丧予」者,以颜渊贤也。(《论衡·问孔》)

②夫食虎者,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列子·黄帝》)

③喙长则牙多,一厢三牙以上则不烦畜,为难肥故。(《齐民要术·养猪》注,卷六)

④(某乙)为随州杨坚,限百日之内合有天分,为戴平天冠不稳,与㨙(换)脑盖骨去来。(变文《韩擒虎话本》)

原因介词的复音化,对原因介词的连词化显然有助推作用。如:

①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论衡·订鬼》)

②然朽草之为萤,由乎腐也;麦之为蝴蝶,由乎湿也。(《搜神记》,卷十二)

③今虽罪人即戮,王猷载静,养衅贻垢,实由于臣。(《宋书·武二王传》)

④熙光因以此激之曰:「……人作犬豕相遇,而丈人欲为之死,不亦惑乎?」(《宋书·范晔传》)

⑤日日不得闻,为此心悽怆。(唐·寒山子:《寒山诗·出身》,第一四五)

⑥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唐·寒山子:《寒山诗·我见》,第五十八)

比较介词的发展

古代比较介词的发展,其脉络也比较单纯。这个脉络,应抓住两条线索:一是「於」字句,二是「比」字句。

前面说过,古代「」「」是两个字,读音也不同,现在简化为一个「于」字。在上古汉语里,「于」「於」用法绝不相同。大体说来,表示比较或被动意义,一般是用「於」不用「于」。如:

①季氏富於周公。(《论语·先进》)

②仲尼岂贤於子乎?(《论语·子张》)

③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④孟子曰:「养心莫善於寡欲」(《孟子·尽心下》)

⑤今君富於季孙,而齐大於鲁,阳虎所以尽诈也。(《韩非子·难四》)

⑥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⑦桓公妻姑姊(妹)七人,恶浮於桀纣,而过重於秦莽也。(《论衡·书虚》)

⑧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於虎也。」(《礼记·檀弓下》)

例①—⑧,由引例可知,这种句子的谓语多半是由形容词充当。

两汉以后,到了中古汉语,总体上看,仍维持「于」「於」用法的区别,但有的文献已打破这种限制,「于」「於」用法有明显的混同趋势。如《搜神记》一书,据周生亚统计,比较介词「于」「於」共出现5次,其中用「于」者3次,用「於」者2次。如:

①犬之报恩甚于人,人不知恩,岂如犬乎?(《搜神记》,卷二十)

②其蚕纶理厚大,异於常蚕。(《搜神记》,卷十四)

但总体而言,中古汉语里,表比较仍以用「於」者居多。如:

①谢公清於无奕,润於林道。(《世说新语·品藻》)

②晋时民少於今日,王侯第宅,与今日相似。(《洛阳伽蓝记·建阳里》杨注,卷二)

③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④桂布白似雪,吴锦软於云。(唐·白居易:《新制布裘》)

大约在中古汉语后期,即隋唐时代,汉语又产生一个新的比较介词,这就是「比」字。

介词「比」的产生,自然同「比」字句的产生有关,但是并非所有「比」字句的「比」字都可定义为比较介词。上古汉语里很难找到「比」用为比较介词的实例。有些用于比喻句的「比」,并非介词,而是实实在在的动词,义为比拟、比作。如:

①既生既育,比予于毒。(《诗经·邶风·谷风》)

②尔何曾比予於管仲?(《孟子·公孙丑上》)

③若将比予於文木邪?(《庄子·人间世》)

例①—③, 「比」都是动词,义为比拟比作;句中的「于」或「於」也不是介词,是动词,义同「」。例①,郑笺云:「于,於也。既有财业矣,又既长老矣,其视我如毒螫,言恶已甚也。」这里正是释「于」为「如」。王引之亦云:「于,犹『如』也。《易·系辞传》曰:『《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是介于石,即介如石也,故《汉书·汲黯传》:『愚民安知市买长安中,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如边关乎?』《史记》『如』作『于』。『于』与『於』古字通,故两字皆可训为『为』,亦皆可训为『如』。」

又「於」字条,王氏又云:「於,犹『如』也。」反过来说,文献中也有「如」字训为「於」字者,如《吕氏春秋·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甚如饥寒」即「甚於饥寒」。甚至到了中古汉语,这种用例也不难找到。如:

④是方父于虫,匹妇于考也。(《颜氏家训·文章》,卷四)

向熹在谈到中古汉语「比较句」发展时,曾将「比较句」分为「平比句」和「差比句」两种。其中「差比句」又分为三种句式:「比」字句、「如」字句和「似」字句。

向熹这里所谈的「比较句」,除「比」字句外,大部分都是动词问题,而与比较介词无关。向熹说:「六朝以后,『比』虚化为介词,表示差比,于是一种新的比较句产生了,唐宋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提出了公式是「甲+比+乙+说明语」,而「说明语」又「通常由形容词担任」。

向熹的这种分析当然是对的,但所提供的资料仅是《世说新语》的两条,显然证据不足。并且其中一条大有疑问:「于是支公正讲小品,开戒弟子:『道林讲,比汝至,当在某品中。』」(《世说新语·文学》)「比汝至」,这个「比」同比较介词实在无关。

周生亚等认为,「比」作为一个比较介词,应产生于隋唐时代,宋代以来广泛应用。如:

①蛮夷童丱,犹能以学成忠,齐之将相比敬宣之奴不若也。(《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②缙云讵比长沙远,出牧犹承明主恩。(唐·刘长卿:《饯王相公出牧括州》)

③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④此庙虽无敕额,且是威灵,比着官房,到有些广阔。(《张协状元》,第四十四出)

⑤他必然比别人先到家。(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三折)

⑥鲁达看那女子时,另是一般丰韵,比前不同。(《水浒传》,第四回)

⑦新买了住宅,比京里钟楼街的房子还大些。(《儒林外史》,第一回)

⑧只要他发点好心,拔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壮呢!(《红楼梦》,第六回)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比」字句,其谓语可以由形容词充当,也可以是由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充当,如例①④⑤所示。

被动介词的发展

关于汉语被动介词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1、被动意念句当是汉语被动句的原生态形式。2、汉语被动介词的多样化。3、汉语被动介词的规范化。4、汉语被动介词的定型化。

王力在谈到汉语「被动式的产生及其发展」时,是将「动词用于被动意义」的句子排除在外的,「因为从结构形式上看,这些句子和主动句的形式毫无区别。『孙子膑脚』与『左丘失明』的结构是一样的」。

王力的意见的重点是看重句子的结构形式。但是,汉语被动句的产生,从无到有,总得有个起点,有个过程。被动意念句,在周生亚等看来,它就是汉语被动句的原生态,是汉语被动句的最原始形式。

金文里已出现这样的句子,管燮初把它列为「受事主语」的第四种,并称之为「习惯性的被动语气」。如:

①麦易赤金,用乍鼎。(《麦方鼎》)

②蔑历于保,易宾。(《保卣》)

例①②, 「易」均读如「赐」,为「被赐」之意。在传世文献里,这种被动意念句也不乏其例。如:

①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微子》)

②朽木不可雕也。(《论语·公冶长》)

③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

④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贵,而身不免乎戮。(《庄子·胠箧》)

⑤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例①—⑤, 「废」「雕」「举」「斩」「剖」「胣」「诛」等动词均用于被动意义。

汉语被动介词的多样化,是汉语被动句的多样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上古汉语里,最常见的被动句有五种:「于」字句、「於」字句、「为」字句、「见」字句和「见……於」句。

(1)「于」字句。

上古汉语前期,后扩展到中期,「于」字用于表示被动稍微多一些,但总的来看,表被动还是多用「於」字,少用或不用「于」字。如:

①率褱(怀)不廷方,亡不闬于文武耿光。(《毛公鼎》)

②侯乍册麦易金于辟侯。(《麦尊》)

③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尚书·金縢》)

④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经·邶风·柏舟》)

⑤初,王姚嬖于庄王,生子颓。(《左传·庄公十九年》)

(2)「於」字句。

大约从上古汉语中期开始,「於」字多用于表示被动意义,并且是一种语言的新常态。如:

①郤克伤於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左传·成公二年》)

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

③夫破人之与破於人,臣人之与臣於人,岂可同日而言之哉?(《战国策·赵策二》)

④静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於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吕氏春秋·知士》)

「於」的这种用法,两汉以后也不乏其例。如:

①燕小弱,数困於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史记·刺客列传》)

②蚊虻之力不如牛马,牛马困於蚊虻,蚊虻乃有势也。(《论衡·物势》)

③及帝晏驾,王室毒於兵祸。(《搜神记》,卷七)

④君性亮直,必不容於寇雠。(《世说新语·方正》)

(3)「为」字句。

「为」字用于表示被动意义,始于上古汉语中期。如:

①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②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

③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赵国策·赵策三》)

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韩非子·五蠹》)

「为」字句,被动介词「为」可以引出施动者,如例①③④所示;也可以省略施动者,如例②所示。这一用法,也可能反映出「为」由助动词到介词的演变线索。

中古时期,这种句式又稍有扩展,动词后也可以带上宾语补语。如:

①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论衡·自纪》)

③因条桑为斧伤而死。(《搜神记》,卷九)

④其妇上岸,便为虎将去。(《搜神记》,卷五)

⑤此人深思,宁为毒蛇螫杀,要当怀去。(《百喻经·得金鼠狼喻》)

⑥颢与数十骑欲奔萧衍,至长社,为社民斩其首,传送京师。(《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杨注,卷一)

⑦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颜氏家训·教子》,卷一)

(4)「见」字句。

上古汉语中期,又产生了一种新的被动句,即「见」字句。「见」不是被动介词,应视为助动词。有的著作将「见」定性为介词,是欠妥的。「见」既与被动介词无关,本应不出列,但因被动介词与被动句有关,所以「见」字句又不能不提出来。

助动词「见」的后面不能出现施动者,这一点同「于」「於」「为」完全不同。如:

①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②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③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④见敬爱者,人也。(《吕氏春秋·必己》)

⑤须贾大惊,自知见卖。(《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⑥坑儒士,起自诸生为妖言,见坑者四百六十七人。(《论衡·语增》)

(5)「见……於」句。

这种句式,应视为上(2)(4)的综合式。作为被动标记,「见」字后既然不能出现施动者,所以它就常和「於」字句结合起来,以引出施动者。此式大约产生在战国中期或末期。如:

①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②有间,晏子见疑於齐君,出奔。(《吕氏春秋·士节》)

③(被瞻)行义于郑,而见说於文公也。(《吕氏春秋·上德》)

④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史记·管晏列传》)

到了中古汉语,随着汉民族共同语形成趋势的逐渐加强,语言中句式的表达也逐渐走向规范。就汉语被动句表达而言,到了中古汉语,有两种被动句式非常强势地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是「为……所」句和「被」字句,而其他被动句式则逐渐式微而走向消亡。

(1)「为……所」句。

「为……所」句,先秦时已经产生,但到了《史记》里,已变成了常见句式。「为……所」句中的「为」,应视为被动介词。「为」的作用在于引出施动者,「所+动」应视为句中的谓语成分。如:

①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②德若尧禹,世少知之,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③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无所容则危身。(《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④楚遂削弱,为秦所轻,于是白起又将兵来伐。(《战国策·秦策四》)

⑤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

⑥虽为武王所擒,时亦宜杀伤十百人。(《论衡·语增》)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将古代的「受动字」分为六式,其中第一种就是「为……所」句。不过,马氏认为这种句式是个判断句,而非被动句。如「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马氏说:「『败』,外动也,『江充』其起词。『所』字指『卫太子』,而为『败』之止词。故『江充所败』实为一读,今蒙『为』字以为断,犹云『卫太子为江充所败之人』,意与『卫太子败於江充』无异。如此,『江充所败』乃『为』之表词耳。」

高名凯很是认可马氏观点,认为「为」是「系词」,并以法文为例,说明判断句和被动句的转换关系。[插图]「为……所」句,是判断句还是被动句,这是结构分析上的大问题。

周生亚等认为,「为」是表被动的介词,不是判断动词,「所」是加在动词前的一个助词,也是表被动的一个标记,而非代词。「所+动」是充当全句的谓语,而非「表词」。如果将「为……所」句模式化,一定认为是表判断而非表被动,那么对以下多种变式句将无法解释。如:

①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管子·枢言》)

②员不忍称疾避易,以见王之亲为越之擒也,员请先死。(《国语·吴语》)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④伯文,我一日误为所召,今得遣归。(《搜神记》,卷十五)

⑤如是分物,人所嗤笑。(《百喻经·二子分财喻》)

其实马氏的内心,对这种结构的分析也不是很托底的。这正像宋绍年所分析的那样:「但是主系表结构不是受事主语句,同被动式毕竟是很不相同的结构。马氏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说:『以「为」「所」二字间于句读,虽施受如常(即为主系表),已若转为受动之意。』一个『若』字反映了马氏首鼠两端的矛盾心理。」

「为……所」句产生之后,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主要使用在中古汉语里。如:

①死后之名非所取也,故不为刑所及。(《列子·杨朱》)

②父仪,为文帝所杀。(《搜神记》,卷十一)

③是身如邱井,为老所逼。(《维摩诘经·方便品》,卷上)

④(范晔)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宋书·范晔传》)

⑤裴郎作《语林》,始出,大为远近所传。(《世说新语·文学》)

⑥凡五谷地畔近道者,多为六畜所犯,宜种胡麻、麻子以遮之。(《齐民要术·种麻子》,卷二)

⑦后延伯为流矢所中,卒于军中。(《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杨注,卷四)

⑧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颜氏家训·涉务》,卷四)

(2)「被」字句。

」字最早是个名词,指被子。《说文》:「被,寝衣,长一身有半,从衣,皮声。」段注云:「《论语·乡党篇》曰:『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孔安国曰:『今被也。』郑注曰:『小卧被是也。』引申为『横被四表』之『被』。」

名词「被」,引申为动词,有覆盖、施加、蒙受诸义。表被动的「被」,当是由动词的蒙受义或遭受义引申而成。其演变过程,当是四步:

其一,「被」加在名词代词之前,作谓语动词,有蒙受或遭受之义。如:

①为奸利以弊人主,行财货以事贵重之臣者,身尊家富,父子被其泽。(《韩非子·奸劫弑臣》)

②其明年,山东被水菑。(《史记·平准书》)

其二,「被」加在名词化的动词之前,「被」仍是谓语动词,有遭受义。这种「被」很容易误解为表被动的介词。如:

①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一》)

②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其三,「被」加在谓语动词之前,表被动义,但其后尚不能出现施动者,这种「被」是助动词,不是介词。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曾子见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论衡·感虚》)

这种句子,正因为「被」后尚不能出现施动者,所以才常同「於」字配合使用。如:

①栗腹以十万之众五折于外,以万乘之国被围於赵,壤削主困,为天下僇笑。(《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②义熙中,弟徽被遇於高祖。(《宋书·羊欣传》)

其四,「被」后出现施动者,加在谓语动词之前,表被动义。这时,「被」已彻底虚化为介词。完成这个过程,当在东汉末到魏晋时代。如:

①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汉·蔡邕:《被收时表》)

②玚、桢各被太祖辟为丞相椽属。(《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③此女意在于君,被父母凌逼,嫁与刘祥。(《搜神记》,卷五)

④昨忽被县召,夜避雨,遂误入此中。(《搜神记》,卷十二)

例①,此例引自郭锡良的《古代汉语语法讲稿》。「被」后出现施动者,就目前而言,当以例①为最早。

介词「被」产生之后,中古汉语里也一直使用下去,与「为……所」句并行不悖。如:

①亮子被苏峻害,改适江虨。(《世说新语·方正》)

②如彼愚人,被他打头,不知避去,乃至伤破,反谓他痴。(《百喻经·以梨打破头喻》)

③今者庄园钱物、奴婢,尽被官家收检。(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④理短被他欺,理长不奈你。(唐·寒山子:《寒山诗·劝你》,第二三四)

⑤子胥被妇认识,更亦不言。(变文《伍子胥变文》)

⑥某甲一生功夫,将谓无人过得,今日之下,被马大师呵责,直得情尽。(《祖堂集》,卷十四)

介词「被」产生之后,其后宾语并非一定得出现,有时也可以省略不用。如:

①小白既立,胁鲁杀子纠,召忽死之,管仲吾被囚。(《列子·力命》)

②(王旻)遂被囚系、拷讯。(《搜神记》,卷三)

③羡之被诛,王弘入为相,领扬州刺史。(《宋书·王韶之传》)

④孔融被收,中外惶怖。(《世说新语·言语》)

⑤既被鞭已,以马屎傅之,欲令速差。(《百喻经·治鞭疮喻》)

⑥世隆见桥被焚,遂大剽生民,北上太行。(《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杨注,卷一)

⑦父兄被杀,不可不雠。(变文《伍子胥变文》)

到了近古汉语,最常见、最规范的被动句式就是「被」字句,已被定型化了。如:

①彦冲被此辈教坏了。(宋·大慧普觉禅师:《答刘宝学》)

②存心多被物欲夺了。(《朱子语类·训门人》)

③你与我同出路,也被人欺负。(《张协状元》,第八出)

④大哥欲打,被三传扯住。(《刘知远诸宫调》,第一)

⑤好一釜羹,被两颗鼠粪污却。(宋·虚堂和尚:《虚堂和尚语录》)

⑥幽王被西番杀了,褒姒被西番虏了。(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家要略》,卷三)

⑦雁飞不到处,人被利名牵。(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

⑧那妇女被宋四公杀了。(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⑨(王四)被山风一吹,酒却涌上来,踉踉跄跄,一步一[插图]。(《水浒传》,第二回)

⑩(黛玉)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搂入怀中。(《红楼梦》,第三回)

「被」字句,从中古到近古,最重要的发展有三点:

第一,谓语动词后可续接宾语。如:

①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语·言语》)

②如彼愚人,被他打头,不知避去,乃至伤破,反谓他痴。(《百喻经·以梨打破头喻》)

③晚际见其归来,被雹打破笠子,浑身湿而来。(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④臣父兄事君不谨,遂被楚帝诛身。(变文《伍子胥变文》)

⑤九龙咸伏,被抽背脊筋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⑥苗忠认得尹宗了,欲待行,被他拦住路。(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第二,谓语动词后可续接多种补语。如:

①文秀被围三载。(《宋书·沈文秀传》)

②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世说新语·文学》)

③武帝凡情不了,达摩此言,遂被遣出。(《神会语录》)

④(大王)行至神庙五里以来,泥神被北方大王唱一声。(变文《八相变》)

⑤从东扫向西,又被西风吹向东。(变文《难陁出家缘起》)

⑥我因八百岁时,偷吃十颗,被王母捉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⑦殊不知临际父子,被德山埋在荒草堆头,至今抬身不起。(宋·虚堂和尚:《虚堂和尚语录》)

⑧来这里被他骂得我百节酸痛。(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三折)

第三,主动句式的被动化。

主动句式被动化,是指在主动句前加「被」字,表示一种遭遇或不幸。这种句式,实际是反映出了被动介词「被」字用法的扩大化。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种「被」字用法似乎是多余的,像是一种「病句」,因此这种句式是一种「假被动句」。

这种假被动句起源于变文,而到了近古汉语里又似乎变成了一种语言「时髦」。如:

①远公当即不语,被左右道:「将军实是许他念经?」(变文《庐山远公话》)

②二将奏曰:「被汉将诈宣我王有敕,赚臣落马受口敕之次,决鞭走过。」(变文《汉将王陵变》)

③被猴行者骑定馗龙,要抽背脊筋一条,与我法师结鞭子。(《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④恰才撞到牛栏圈,待朵闪应难朵闪,被一人抱住刘知远。(《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⑤被宋四公向前一捽捽住,腰里取出刀来道:「悄悄地,高则声便杀了你。」(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⑥问其所以,都是黄河沿上的州县,被河水决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儒林外史》,第一回)

这种假被动句有时也和处置句结合使用,但「被」字仍是假性的,显得有些多余。如:

①郭威待至二更后,被郭威将阿里罕杀了。(《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②店家不肯当与,被郭威抽所执佩刀将酒保及店主两人杀死了。(《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在近古汉语里被动介词已定型化,这不是说语言中只能用「被」字,不能用其他被动介词。事实是,近古汉语里仍在产生新的被动介词,如「吃(喫)」字。「吃(喫)」用于表被动,方言性质很强,但终究因为不规范而被共同语所淘汰。如:

①郭威喫董璋争了这功。(《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②刘伯温他父子两人都吃那歹臣每害了。(明·刘璟:《遇恩录》)

③杨温吃那小娄罗缚将去。(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④郭排军喫他相问得无言可答。(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⑤那几个老和尚吃智深寻出粥来,只叫得苦。(《水浒传》,第六回)

⑥若无免帖,定然喫打三下。(《老乞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