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30 15:55
“极速前进”(The Amazing Race)是美国CBS电视台从2001年开始按季播出的真人秀节目,记录多队选手在一个月中进行的环球竞赛。该节目的主持人是来自新西兰的菲尔·基欧汉(Phil Keoghan)。
每季比赛由11-13队选手组成,每组两人(除第8季亲子季外),在这档节目中,选手将开展一段终生难忘的环球旅行,在饱览异国壮美风光、体验独特民俗风情的同时,完成考验他们智慧和体力的各项挑战。
选手们要进行11-13个赛段并逐渐被淘汰,直至剩下三支队伍,最先冲过终点线的组合将赢得冠军,并获得100万美元的奖金。
在多数季度,参与比赛的11-13支队伍(多为11支,第3、4、10、15、34季是12支,第35季起增至13支)均由2名有一定关系的队员组成,有夫妻、情侣、朋友、兄弟姐妹、亲子组、双胞胎、同学等等,第8季“亲子季”例外——10支参赛队均为4名家庭成员组成。
第26季、第29季队员组成方式则不同常规:第26季引入“相亲速配”(Blind-Date)队伍,10名此前并不相识的选手在出发前两两配对作为速配情侣,与其余队伍(均为交往不久的情侣)共同比赛;第29季参赛选手为22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选手完成出发任务后,根据完成任务的顺序挑选队友,组成11支比赛队伍。
两名队员必须共同比赛(除路障或交换队员外),如果有队员受伤或身体状况无法继续比赛,则他们被淘汰。两名队员必须同时到达中继站才能签到。队员间关系的变化也是该节目的看点之一。
在每段赛程的开始,每个队伍一般会拿到一定金额的现金(有时不会分发金钱),通常是美元,用于比赛开支,如购买食物及其它允许持有的物品、乘坐飞机以外的交通工具费用等。每个赛段提供的金额不同,从1美元到700美元都有。每段赛程剩下的钱可以被用在以后的赛程中。
第5季和第6季,在“非淘汰赛段”最后到达的队伍会被没收金钱,并且下一个赛段也不会获发比赛金钱,队伍必须通过其他方式取得钱财(以物品交换或街头乞讨、向其他队员乞讨或者使用其他所在地法律允许的方式获得钱财);在第7-9季中,还要将除所穿衣物和旅行文件以外的物品全部没收。比赛也有一些关于乞讨的规则,如从第7季起不允许在美国的机场乞讨,在第10季第3赛段(越南河内)也不允许乞讨。队伍可以在比赛进程中获得他人赠予的物品(如第17季第11赛段的Nat & Kat)。
赛程标志是标示队伍必须到达的旗帜。多出现于线索盒下方,也有一些标示在一些队伍必须完成任务的地方。
在大多数过往季度中,比赛标志为红黄交织的旗帜。
第1季中全季基本使用一些由当地特色或与任务有关的物品装线索。标志起初是黄白相间,但后来变成黄红相间的赛程标志,以便更好的识别。
第10、15季的越南赛段,因为红黄两色的旗帜酷似“南越”(越南共和国)的国旗,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摄制组将红黄两色的旗帜换成了黄白相间的旗帜,离开越南后又换回红黄两色的旗帜。
第8季全季使用的是黄黑白相间的旗帜。
第19季开始使用一些由当地特色或与任务有关的物品装线索而不用线索箱,但部分赛段保留线索箱。
比赛线索主要包括路线信息、绕道、路障、快进。
路线信息(Route Info)是提示队伍下一个目的地的线索。一般情况下路线资讯都会直接写出地点名,但有的时候会给出图片或者是一段提示性的文字,队员需要自己寻找地名。有时资讯还指定了交通方式,如果不按指定的方式前进,会被罚时。有时也会直接在路线信息中要求选手完成任务,这种情况称为附加任务(Additional Task)。
绕道(Detour)是要求参赛队伍从提供的两件任务中选择一件完成(通常会有一个耗时长、简单的任务和耗时短、相对较难的任务供选择)。如果选手选择了一件任务以后发现难以完成,可以更换去做另一个。但有些绕道任务的场地有开放时间或队伍数量的限制。
从第14季起,第一赛段与最后赛段往往没有绕道任务。第26-29季,第一赛段又开始出现绕道任务。
第25、26、30季出现了“盲选”绕道(Blind Detour),即线索卡上除了两个任务的名称外,没有其他提示,选手需要前往任务地点后才知道任务的具体内容。
第26季,出现了轮盘赌绕道(Roulette Detour),即由轮盘来决定选手必须完成哪一个绕道。
路障(Roadblock)规定该任务只能由该队的其中一名队员完成(第八季部分路障需两名选手完成)。两名队员可以先阅读任务的大概描述(一般是一句问话,如:“谁喜欢指手画脚?”),然后决定谁参加任务后才可以看到详细的任务细节、该怎样做的描述。一旦选定谁完成路障,便不可更改。
但任务描述有时会对一些队伍造成欺骗。例如第20季第1赛段,路障线索提问为“谁的方向感更强”,但实际任务为:执行路障的选手自驾车找到从万米高空跳伞的另一名队友,而Kerri & Stacy、Art & JJ两队均为有恐高症的队员不执行路障,需要克服恐惧进行跳伞。各队可根据任务地点或观察其他队伍进行挑战,来猜测任务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一名选手在完成路障的过程中,另一名选手须在指定的区域内等待,可以给搭档鼓励和建议但不可提示,否则会被罚时(如第27季第3赛段,第30季第1赛段等);在节目组允许的范围内,选手可以向其他做该路障的选手或当地人寻求帮助或合作,而非直接分享题目答案。
从第六季开始,对每位选手在一季中完成的路障数目作出限制,如在该季每人不能完成多于6次路障。有时会在路障线索卡上直接写明各队需要哪名选手完成路障,以不超规定的数目(如第19、21、26季第11赛段,第20季第9赛段等)。之后规则又有数次修改,每人的路障限制规则随该季赛段的路障数量等原因而变化。例如第24季,进入第10赛段之前每名选手不能完成多于6次路障,但最后两个赛段不再受此限制。第26季,由于前11个赛段只设有9个路障,所以每位选手在前11赛段不得完成多于5次路障。
早期季度中在一个赛段只会出现一个路障,但从第16季第10赛段起开始出现包含两个路障的正常赛段,通常两名队员必须各自完成一个路障。第35季,每位选手不得完成多于6次路障,所以第11赛段虽然有两个路障,但因为有队伍两名选手的路障完成数为6个和4个,线索卡会要求仅完成4个路障的选手连续完成这两个路障。
快进(Fast Forward)可让第一个完成快进任务的队伍直接前往中继站。快进任务的信息和普通任务的信息会出现于同一个线索信封内。争夺快进失败的队伍必须回去再执行普通任务,因此队伍要慎重考虑是否争夺快进。
每队在整个比赛中只能使用一次快进(联合快进不受此限制)。
完成快进的队伍通常第一个到达中继站,但也有例外。在中早期季度,不少快进任务往往会让一些有某种观念的人认为不可能完成——如纹身、剃发、吃大量的肉、喝恶心的汁水等。
前四季除了最终赛段都有快进,而从第5季起快进减少为每季两次,第14季起减少为每季一次,其中第8和12季由于剪辑原因(无队伍选择时即被剪辑)也只有一次。而从第18季起部分季度已不再设有快进。第20季出现三次快进,是前四季之后快进次数最多的季度。
任务重温(Switchback)从第15季开始出现,专指过往季度该国赛段曾经亮相,此后再次设置的任务。
第15季瑞典赛段的任务重温为在186个草垛中找出7面旗子,对应第6季瑞典赛段经典的“推草垛”路障:第6季中选手Lena在农场上用了近10小时,艰难地推动100多个草垛仍不能找到任何线索(270个草垛中藏有20张线索卡),而最后一组已在2个多小时前到达了中继站,这使到达路障时排名第三的Lena & Kristy队惨遭淘汰。
第20季印度赛段重温了第7季印度赛段的快进任务——剃光自己所有的头发,在第7季中使用该快进的Uchenna & Joyce最终赢得了冠军(该快进首次出现于第5季,但第7季制作时尚未引入任务重温概念)。
第21季荷兰阿姆斯特丹赛段出现的任务重温是第12季的撑杆跳路障(此后第31季再次设置了相似任务,但未在节目中正式认定为任务重温)。
第22季瑞士赛段出现的任务重温是第14季的从山坡上搬运奶酪下山的任务;最终赛段中则重温了第8季的路障任务:利用暗语与一大群特工中的正确对象接头获取密码箱。
第25季菲律宾赛段出现的任务重温是第5季的在五块水田中牵牛犁地找线索的任务。
第27季赞比亚赛段路障重温了极速前进历史上的首个任务——滑索下降200英尺到巴托卡峡底。
第29季第9、10赛段先后重温了第9季于希腊的蹦极跳路障和第3季于越南的自行车运虾篓路障。
第30季捷克赛段重温了第15季的经典路障——在密布铃响电话的房间中,听出作家卡夫卡的一句名言。
第32季巴拉圭赛段的绕道中,同时重温了于第20季登场的两项任务:”堆西瓜“和”顶瓶子”,“堆西瓜”要求选手将西瓜堆成10×10的金字塔,而“顶瓶子”要求两名选手头顶玻璃瓶表演巴拉圭瓶舞。
第33季瑞士赛段重温了第14季的路障——从高达220米的韦尔扎斯大坝上蹦极跳下。
比赛障碍包括让路、回转、联合及对抗。
让路(Yield)允许一支先到达让路点的队伍令落后于他们的队伍停止比赛一段时间。早期节目中未给出确切的时长,一般是10到15分钟之间。当被让路的队伍到达时,他们必须倒转沙漏,等沙子流尽后才可以继续比赛。每队每季只能使用一次让路,每个普通赛段最多只有一个让路。
在第5季,前十一个赛段都设有让路。第6季至第8季,只有三个赛段设有让路。第9季至第11季,只有两个赛段设有让路。第12-31季,让路被回转(U-turn)取代。
第32季,让路在美版时隔20个赛季回归。在第二赛段,选手被要求寻找10分钟或20分钟的沙漏,在后续比赛遇到让路时可以拿出当时找到的沙漏对其他队伍使用让路;从第三赛段起,除回转赛段和最后两个赛段外,每个赛段均设置了让路。
回转(U-Turn)允许先到达回转点的队伍回转在他们后面的队伍,让被回转队完成全部两项绕道任务。回转点的设置紧邻于绕道任务前后。在多数季度,回转紧跟在绕道任务之后。若回转紧跟于绕道后,当队伍在回转点发现自己被回转后,要从回转点返回,去完成自己先前未选择的绕道任务。在回转赛段的首条线索、绕道线索或前往回转点的线索上,队伍可能会被提醒“前方有回转”(Caution: U-turn ahead!)。
回转出现于第12-32和第35季,第33、34季因在疫情期间拍摄而未设置。除第29季外,每队每季只能使用一次回转。一般情况下,全季只设有两个回转赛段(其中第17、20、35季只有一个,第27、29、31季设有三个)。而且由于美版的回转赛段几乎都是淘汰赛段,被回转的队伍基本上是九死一生。
第12季至第16季,在回转赛段只有一只队伍能够使用回转(单回转)。
第14和16季,出现匿名回转(Blind U-Turn),被回转的队伍无法从回转板上知道谁对他们使用回转。
从第17季开始,出现双回转(Double U-Turn),即有两只队伍有机会回转其他两只队伍,迫使他们完成两项绕道任务。队伍只要到达回转点即可使用回转,不论自己是否被回转。在一个双回转赛段,同一只队伍只能被回转一次。
第18季,选手们被要求完成起点线任务,而最后一支完成该任务的队伍要在接下来比赛的第一个绕道处被自动回转(Auto U-Turn),必须完成第一个绕道的全部两项任务。
在第21、22、26、29季出现了匿名双回转(Blind Double U-Turn),也就是匿名回转与双回转的结合。
第27季,美版首次在单个季度出现三个回转赛段,其中第9赛段和第10赛段都是单回转赛段,这也是继美版第17季引入双回转以来再次出现单回转,且第10赛段回转首次设置在绕道之前,选手们要先进行回转选择再获取绕道线索,被回转的队伍无需回到回转点并将直接完成两项绕道任务。
第29季,美版首次允许队伍一季可以使用的回转不限次数,而且该季的双回转点都设在了绕道之前。在第30、31季,回转设于绕道之前的设置被继续沿用。
第31季,出现投票回转,由主持人Phil在赛段的绕道任务点前向选手们宣布。每支队伍须依次公开报出一支想要回转的队伍,得票最高的两支队伍须完成该赛段的全部两项绕道任务。队伍投票的顺序由抽签决定;第35季的投票回转为匿名投票,各队在回转赛段出发前须选出一支希望被回转的队伍,得票最高的一支队伍将会被回转,队伍到达绕道线索点即可知道谁被回转。
如果队伍使用回转时选择了一支实际上领先于他们的队伍,则该回转会被视为无效回转,但队伍可以借助这种方式避免其他队伍使用回转(无效的回转同样会占据回转板的位置),使中后期季度基于回转策略的各队联盟和彼此对抗更为多见。
联合(Intersection)是指每支队伍与其他一支队伍自由组队进行合作,共同做出决定并完成任务。在解散指示之前,联合的两对选手必须共同作决定并完成任务(包括选择快进)一直到下一个信息说明可以结束联合才可以结束合作。通常联合状态只会完成一个任务。如果一个队伍到达联合标志处时没有其他队伍在那里,他们就必须等待下一个队伍的到来。当多个队伍在标志处,各队可以自由选择搭档。
联合任务在美版出现过三次,分别为:S10,S11,S16。
对抗(Head-to-Head)由极速前进拉丁美洲版第2季首秀,于美版第30、31季出现。但与其他海外版本不同的是,对抗任务设在了中继站旁,率先到达的两支队伍需要进行比赛,获胜队伍可前往中继站签到。失败方则需等待下一支队伍重新进行比赛,以此类推,输掉最后一场对抗的队伍将会被淘汰。
减速带(Speed Bump)于第12-32季开始出现,在非淘汰赛段最后到达的队伍要于下一个赛段的某一时刻面临减速带,他们必须要完成这个附加的任务之后才可以继续前进,并加紧弥补因此损失的时间。
实际效果来看,由于任务设置相对简单,减速带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能够让落后的选手迅速赶上,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刺激性和精彩程度。
第27季第9赛段的减速带标识板没有出现,而关于减速带的内容出现于该赛段路障的附加线索中,在上个非淘汰赛段最后到达的队伍需要完成的减速带任务是两人必须依次完成这个路障。
通行卡(Express Pass)出现于第17-29季,并于第35季回归。在第17-24、26-28季中,在某一赛段获得第一(其中第21季为第二赛段,第28季为第六赛段,其余都为第一赛段)的队伍将得到通行卡,参赛者可使用它直接跳过任何自己无法完成或没有时间去完成的任务(除快进任务和仅要求前往某一地点的路线信息任务)拿到下一条线索。第17-26季,通行卡的使用限于前八个赛段。
第22-24季,第一赛段冠军得到两张通行卡,一张留着自己使用,另一张须在第四赛段结束前交给其他任何一队(第23、24季为第五赛段结束前)。
第25季的通行卡奖励出现于第二赛段,但并非赛冠奖励,而是在最后一个线索点提示了获得通行卡的额外任务,队伍也可跳过任务直接前往中继站。
第27季,第一赛段冠军能得到一张通行卡,但必须在第五赛段结束前使用。并且该队在使用通行卡后,要在使用通行卡的这一赛段(即下一赛段开始前)决定将此卡交给另一支队伍,而这支队伍必须要于下一赛段使用它。
第28季,第六赛段冠军将获得一张通行卡,获得此卡的队伍要在第九赛段结束前使用它。与此同时,在该赛段的第二条线索会告知队伍们本赛段的奖励是一张通行卡。
在第29季的起跑线任务中,22名选手要在指定行李箱专卖店中寻找系有巴拿马国旗标示牌,而在这22个行李箱中有一个藏有本季仅有的一张通行卡。
第35季再度回归的通行卡采用与第25季相似的设置,即在第1、第8赛段设置可获得通行卡的额外任务,并首次出现独立的通行卡额外任务信封,率先完成额外任务的队伍可获得一张通行卡,其它队伍也可选择跳过该任务;首张通行卡需在第4赛段结束前使用,第二张通行卡需在第10赛段结束前使用。
风险(Hazard)只出现于美版第19季,最后完成出发任务的队伍要在首赛段中的某一时刻接受“风险”惩罚,只有当他们完成这个额外任务后才能继续比赛。该季的“风险”任务是:队伍中的一名队员要在某商场内进行蹦极跳。
翻倍奖金(Double Your Money)只出现于美版第21季,在该季第一赛段拿到第一的队伍,只要再赢得最后赛段,就能使自己的奖金从100万美元增加至200万美元。然而,如果该队在赢得首个赛段后,就在最后赛段之前被淘汰,则最后赢得最终赛段的其他队伍也只能获得100万美元。
安全卡(The Save)只出现于美版第25季,在该季第一赛段获得第一的队伍将得到一张安全卡,持有它的队伍在排名最后并且面临淘汰时,即可使用安全卡让自己继续留在比赛。如果持有安全卡的队伍处于非淘汰赛段的最后一名,则安全卡不会被使用,但下个赛段需要完成减速带。安全卡的使用限于前九个赛段。
(注:第25季选手赛后采访中曾透露,安全卡也可以像通行卡一样将其给予其他队伍。)
从第15季开始,为了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和精彩程度,在多数季度的起跑线设置了出发任务(Start line task)。有时会按出发任务完成的先后直接发给选手飞往首个目的地的不同航班机票,有时则仍需选手自驾前往机场,争夺航班决定出发顺序。
带有特殊惩罚的出发任务包括:
1.第15季,12支队伍要在车牌墙上找寻总数只有11张的东京品川车牌,以换取飞往东京的机票。剩下的一支未能找到车牌的队伍,将成为没有离开起跑线就被淘汰的队伍。
2.第18季,队伍要找到写有Queensland And Northern Territory Aerial Services(昆士兰与北领地航空服务)信息的纸飞机,但实际要找的为其缩写QANTAS(即澳洲航空公司)。最后完成该任务的队伍将获得自动回转的惩罚。
3.第19季,队伍首个目的地的英文写法为12个字母(TAI PEI TAIWAN,即台湾台北),选手先看到其中六个字母“WAN PEI”后,要找到写有”TAI“的雨伞,使用它两次以拼出目的地完整名称。最后完成的队伍要在第一赛段完成“风险”任务。
最后幸存的三支队伍将进入最终赛段(第25、26季是四支队伍)。在早期季度中,最终赛段第一部分在美国的海外州(阿拉斯加/夏威夷)、海外领土(波多黎各、关岛等)或靠近美国的某个国家(牙买加、加拿大等),第二部分位于美国某个大城市的终点。第12季起首次采用了三支队伍直接飞往美国某地进行最终决战的设计,此后沿用。三支队伍要按照提示去向终点,主持人菲尔·基欧汉和其他被淘汰的队伍会在那里等待他们到来。
从第9季起,首次在最终赛段设计了考验选手对整个比赛旅程内容记忆力的回忆任务,之后在多数季度中都有使用。这一任务往往是最终赛段的倒数第二个或最后一个任务。
中继站是每赛段的终点,队伍需要来到中继站完成签到。在大部分赛段,最先到达的队伍会在比赛结束后拿到额外奖品。早期季度中,各支队伍抵达中继站后都要很快进行休息,因为多数赛段在晚上12点到凌晨3点的时段内开始,选手们基本没有时间睡觉,但中后期季度的出发时间更多取决于航班安排,或出于安全考虑减少队伍在夜间自驾/出行。无休息赛段出现后,踏上中继站地毯也并不意味着队伍可以就此松一口气。一些赛段的中继站设置为“移动中继站”,即选手在休息期间统一搭乘摄制组安排的交通工具(如轮船、大巴等),直接前往下个赛段的起点;在疫情期间摄制的第33、34季,受航班减少和旅行限制政策影响,各队签到后往往需要统一乘坐包机,抵达下个赛段所在的国家,并按照上个赛段的名次分组间隔15分钟出发。
在每个终点,队伍们除了吃饭和睡觉,还要接受采访,谈一些在刚刚完成的赛段中的经历。这些采访最后会加入到编辑好的插话以更好的表现队员们在比赛中的心情与感受。在早期季度中,队员们会被允许在中继站互相沟通和交流,第14-25季在中继站队员们一般被隔离开来,但自第26季起交流规则被再次放开。
在早期季度中,各队在到达12小时后或36小时后从中继站出发,不过也有例外:
第1季中,在撒哈拉由于沙尘暴滞留60小时;
第7季中,在博茨瓦纳滞留14小时;
第8季中,在哥斯达黎加滞留20小时; 在兰开斯特滞留超过12小时,但具体时间不详;
第9季中,在阿曼滞留24小时;
第10季中,在印度金奈滞留22小时;在摩洛哥滞留15小时。
各队要完成比赛并且避免最后到达中继站。如果其他队伍都已到达,而剩下的一队差很远,一般都是由Phil亲自来到选手身边宣布淘汰;有时也会直接告诉他们中继站的位置,在中继站接受淘汰。
较早被淘汰的队伍一般会前往摄制组安排的度假村,等待比赛结束。在中期季度,摄制组曾在官网上放出队伍在度假村休闲及互相交流的视频片段。而较晚被淘汰的队伍(一般为倒数第五、第四支)则往往会与前三名继续同行直至终点,作为防止节目粉丝剧透的“诱饵队伍”。
在突然淘汰赛段,队伍会于赛段途中被淘汰。美版第10季、15季的第一赛段和第25季、26季的最终赛段均为突然淘汰赛段,于赛段中的一个指定地点(第10季、第25季、第26季)或任务(第15季),最后一名的队伍被当场淘汰。
双淘汰赛段(Double-Elimination Leg)仅出现于美版第19季第2赛段。在双淘汰赛段中,最后两组在中继站成功签到的队伍会被淘汰。相应的,在双淘汰赛段的第一个线索会告知选手们最后两组到达中继站的队伍会被淘汰。
简介
,从而进一步增加比赛的精彩程度。
规则
第1-4季对最后到达的队伍没有惩罚。
第5-6季最后到达的队伍要上交所有钱财,并且下一赛段不会获得经费。第7-9季的惩罚更为严格,队员必须上交除了所穿着的衣物和护照以外的所有物品。
第10-11季的惩罚是最后到达的队伍被标为“待定淘汰”(Marked for elimination),须下一赛段获得第一,否则到达中继站后要罚时30分钟。
第12-32季的惩罚是最后到达的队伍须于下一赛段完成减速带(Speed Bump)任务。
第33季受疫情期间摄制影响,各队从第5赛段起的出发时间是按上个赛段的名次分三组间隔15分钟出发,非淘汰赛段的最后一名将于下赛段最后单独出发。
“未完待续”赛段(To Be Continued leg)可分为无休息赛段(No-break Leg)、双倍赛段(Double-length Leg/Super Leg)和超级赛段(Mega Leg)。双倍赛段出现于第6-10季和第14季,无休息赛段从第18季起开始出现,超级赛段则出现于第32、34季;无休息赛段相当于两个连续的赛段,即下集是下一赛段,需要立即出发;双倍赛段是一个完整的赛段,但包含了两个路障和两个绕道,下集是该赛段的后半程;超级赛段的赛程与双倍赛段类似,但中途并不设置中继站。
简介
第6季的双倍赛段,队伍被指示前往一家网吧,从指定的电子邮件附带的录像信息中得到下一个线索。
第7-9季的双倍赛段,各队在比赛前半段得到的最后线索会提示“在地毯上见到Phil“,之后会在与中继站相同的地毯上见到主持人Phil Keoghan并从他手中得到下一个线索。第10季中的双倍赛段,由于制片原因Phil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各队在最后一个线索中被要求“继续前进”(Keep Racing)。
第18、19、22、23、27、28、29、33、35季出现的无休息赛段,各队会像往常一样被指示“前往中继站”(第14季双倍赛段中也采用了该提示),获得冠军的队伍也会得到奖品(除第27、29、33、35季),而最后一名不会被淘汰,也不会于下个赛段面临减速带,Phil在告知队伍名次后会立刻给予各队下一赛段的出发线索。
第25、26季的无休息赛段出现于第十一赛段,使得四支队伍进入最后赛段,但在最后赛段终点线前的某个地点,四支队伍中处于最后的某队会被淘汰。
第30季的无休息赛段,各队被要求与另一支队伍互相交换同伴(Partner Swap)完成该赛段,新组建的队伍在到达中继站后,必须与原始队员汇合后才可以换回队员,宣布签到,并领取下一赛段的出发线索。
第32季的无休息赛段出现于第一赛段,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该赛段最后一支到达中继站的队伍被淘汰,即美版首次在无休息赛段淘汰队伍。
第32季第8赛段首次出现超级赛段,主持人Phil在前一赛段中继站提前告知各队超级赛段为“双倍路障、双倍绕道、双倍距离”,赛程在单一城市进行;第34季的第3、第8赛段均为超级赛段,各队相继在两个城市完成比赛。
未完待续赛段使队伍没有在中继站休息的时间,因此多数季度会让队伍在赛程后半部分经历长时间的火车/飞机旅途前往下个目的地,借此恢复体力。
起源
第6季中出现“未完待续”赛段完全出于偶然。在匈牙利的第六赛段原本是设计成两个赛段,包括一个非淘汰赛段(当时的规则是最后一名将被收走所有的现金)。不过,由于在匈牙利乞讨是违法的,最后一名队伍无法为下一个赛段乞讨钱,于是摄制组改为以一个加长赛段来取代非淘汰赛段(保证队伍数量不变)。
所有参赛队伍都必须按照极速前进的比赛规则进行比赛。违反任何线索提示或附加线索的信息均可能遭到罚时,可能会影响到该队是否被淘汰。(极速前进第一准则:Read the clues)
1,除另有要求外(如路障赛),队员必须保持彼此距离在20英尺(6.1米)内,并始终与自己队伍的摄像师和收音师同行(第30季第7赛段,比赛史上首次要求队伍在该赛段内交换队员,并完成该赛段的剩余赛程)。在乘坐交通工具时,队伍必须同时为摄像师和收音师买票,买票时会直接提出买4张票,但之后会补录要求买2张票的镜头。若余票已不足4张,则队伍不能乘坐。
2.队伍在购买机票时必须购买经济舱,使用摄制组提供的信用卡付款,但允许队伍向航空公司寻求免费升舱的待遇。队伍可以使用比赛经费购买其他交通工具的头等票。队伍有时也会被要求按规定的转机路线/航司航班飞行,或不允许采用某些转机路线(如第14季第6赛段,各队从新西伯利亚出发时,仅可经莫斯科转机飞往斋浦尔;第26季出发线索中明确指示,队伍不能从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部分国家转机飞往日本)。自第25季起,队伍只能预订一次机票,在预订完成后,即使发现更优航班也不能退票重订。
3,在没有摄制组监督的情况下,队伍不允许在比赛中联系自己的家人、朋友或熟人,但比赛进程中可能提供给选手们联系家人的任务,当这种任务出现时,队伍必须在联系之后才能继续比赛(如第12季第7赛段,队伍会在赛段开头获得一部黑莓手机,在比赛进程中收到来自家人的短信)。在特殊紧急情况下,摄制组有时也会允许选手在比赛进程之外联系家人(如第21季第4赛段,James在中继站被允许获知父亲病情突然恶化)。
4.除另有要求外,队伍可以在比赛进程中寻求当地人帮助指路或完成任务,但队伍必须要求任何在摄制过程中露脸的当地人(群体出现除外)签订允许使用肖像的协议。因此很多队伍会避免或减少寻求帮助以节省这一手续的时间。
5.除线索有特别要求外,不同队伍可以在比赛的任何时候进行合作。除使用让路和回转外,队伍不能通过任何方式阻碍其他队伍的比赛进程,如从线索箱内多拿线索、偷走其他队的自驾车、乱放其他队的任务物品或使用让路或回转超过规定次数等。
6.队伍在赛事开始时不允许持有地图、旅行指南、电子产品或其他辅助工具,但可以在比赛进程中使用比赛经费购买它们。有时摄制组也会在特定任务中提供类似物件。
7.队伍不允许在赛事过程中使用所带的个人物品抵账,在中继站摄制组随时有权检查选手的行李。
8.如果线索要求队伍自驾或步行前往某地点,则他们不能雇佣出租车领路。这一策略在早期季度常被使用,但第17季有两支队伍因此被罚时,证明这已经被禁用。
9.队伍必须始终保有摄制组配发的腰包(Fanny pack),其中装有他们的经费、护照、线索卡及其他旅行文件等。如果队伍在中继站签到时未持有这些物品,会被要求取回必要的物品(如护照等)。队伍如果丢失了其他不必要的行李物品,仍可在中继站签到并继续比赛,但不能去找回失物(如第16季第7赛段的Steve & Allie)。
10.如果两支队伍同时最后到达淘汰赛段的中继站,前一赛段排名低的队伍会被淘汰。
11.队伍不允许移动其他队伍的行李物品,如将其他队伍的包从出租车上拿走等,否则将被罚时(如第18季第3赛段的Flight Time & Big Easy)。但如果出租车司机做了类似行为则不属于犯规。
12.队伍必须遵守所到访地的当地法规,并承担违法行为导致的后果(如第22季第7赛段,两支队伍在自驾车时超速行驶,被博茨瓦纳警方罚款);在特定国家/场所还需尊重当地风俗或传统,如东南亚部分寺庙需脱鞋进入;第31季第2赛段到访老挝时,线索卡提示女性队员需注意穿着,不能暴露身体的某些部位。
13.如果队伍自驾的交通工具(车或船)在比赛中出现故障,且并非队伍自己的过失所致,则摄制组会提供备用的交通工具,但不会给予时间补偿。如队伍需要在任务进行过程中使用道具、交通工具、动物等物品,选择所需物后即不可更换,除任务有特殊规定(如第12季第1赛段附加任务中,队伍不允许更换不听话的驴子;第3赛段路障赛“挤骆驼奶”任务,若骆驼已无奶,须待第一批队伍完成挤奶后使用其他组的骆驼)。
14.如果队伍由于制片原因损失时间,会在中继站得到时间补偿,但在不影响实际名次时不会在节目中进行说明(如第2季第12赛段,Tara & Wil由于微小的制片原因损失时间落到第二名,因此获得1分钟的时间补偿成为并列第一;第17季第6赛段由于绕道赛裁判误判,Nick & Vicki应于下一个赛段接受的减速带惩罚被取消,但节目中未作说明)。如突发不可抗力因素影响队伍比赛,摄制组也可能给予时间补偿(如第29季第1赛段,突降大雨使绕道赛的“划船”部分无法安全进行,正在完成该绕道的两支队伍获得时间补偿,赛段名次调整为第6和第7名)。
如果队伍仍可以纠正自己的违规行为,且未因此影响其他队伍比赛,则抵达中继站时不会被罚时(如第17季第7赛段的Brook & Claire),因此队伍大多数时候会被要求折返,纠正违规后再签到,否则将被罚时,常见需折返的情况包括跳过路线信息直抵中继站、未正确完成任务、未付出租车费等。队伍必须在中继站附近等待罚时结束才能签到。如果队伍在赛段中多次违规,则罚时会叠加。
多数违规的罚时为30分钟,如使用错误的交通方式,妨碍其他队比赛等。
某些违规有特殊的罚时,如:
1.使用私人物品抵账,罚时2小时
2.放弃路障或减速带,罚时4小时
3.放弃绕道,罚时6小时
4.购买机票时实际支出超过经济舱价格,罚时24小时
路障赛的罚时执行大多为以下三种情况:
(1)如条件不允许队伍继续完成路障(如比赛场所即将关闭或安全原因),则队伍可获得下个线索,罚时在中继站执行,这一情况也适用于其他任务(如第21季第7赛段,Josh & Brent不能在两处场所关闭前完成任一绕道) ;
(2)如所有队伍都到达路障,而有选手选择放弃任务,则罚时立即开始执行;
(3)若仍有队伍未到达,罚时要等到下一队到来才开始执行(如第7季第3赛段的吃生肉路障)。
自第22季开始,多次出现第1赛段有至少3支队伍放弃路障赛的情况,未淘汰队伍的罚时改为下个赛段开头统一执行,可视为第1、第2条规则的结合。
在早期季度中,放弃绕道的罚时为24小时,第17季起改为6小时。第21季,因非自身原因(如天气、营业时间、安全因素等原因)无法完成绕道任务而跳过绕道的罚时为4小时,第29季起改为2小时。
如果队伍在非淘汰赛段遭遇罚时且最后签到,剩余罚时会移到下一赛段的开头再执行。
某些任务中会有特殊的罚时规定(如第20季第3赛段的路障“顶瓶起舞”,如果选手摔碎所有瓶子仍不能完成任务,罚时2小时),轻微违规罚时则可能为15分钟(如第19季第3赛段,Zac & Laurence在“喂草”绕道中使用了4个桶,而线索限定每队只能用2个,因此被罚时15分钟)。
各队在自驾车时超速行驶也将被罚时,早期季度中罚时为30分钟+“超速行驶得利时间”,第13-28季罚时改为30分钟,第29季起罚时为至少10分钟,但节目中不会说明超速导致的罚时;此外选手还可能受到当地警方处罚。
仅记录在节目或比赛中由主持人Phil所提到的记录:(涉及剧透)
第一支放弃比赛而无法到达中继站的队伍:Marshall & Lance(第5季)
第一支闯进最终赛段的全女队:Lyn & Karlyn(第10季)
在一个赛段完成减速带后夺得赛段冠军的队伍:Jet & Cord(第16季)、Brooke & Robbie(第25季)、Henry & Evan(第30季)
全女夺冠队伍:Nat & Kat(第17季)、Kisha & Jen(第18季)、Amy & Maya(第25季)
首支全女夺冠队伍:Nat & Kat(第17季)
首支在一个赛段未完成任何任务却晋级的队伍:Rachel & Dave(第20季第3赛段)
在一季中赢得最多赛段冠军的队伍:Rachel & Dave(第20季),共赢得8次冠军
史上第一支有机会翻倍奖金的队伍:Abbie & Ryan(第21季)
首支被淘汰时仍持有通行卡的队伍:John & Jessica(第22季)
首支亲子组冠军:Dave & Connor(第24季)
极速前进历史中年龄最大的获胜者:Dave(第24季),获胜时57岁
平均年龄最大的获胜队伍:Kim & Penn(第33季),平均46岁
同时最多队伍抵达中继站地图垫上的记录:在第28季第四赛段,有八队(分别是:Kurt & Brodie,Tyler & Korey,Dana & Matt,Burnie & Ashley,Zach & Rachel,Erin & Joslyn,Sheri & Cole,Scott & Blair)依次到达中继站签到。
进入前三强的队伍中的最年长的选手:Donald(第12季,参赛时69岁)
极速前进历史中年龄最大的参赛者:Jody(第16季,参赛时71岁)
累计赢得赛段冠军最多的队伍:Tyler & Korey(第28/31季)、Colin & Christie(第5/31季),均为9次冠军
累计完成赛段数最多的队伍:Leo & Jamal(第23/24/31季),共完成了34个赛段
以下是每一季度的拍摄时间,在CBS上的播出时间等
第一季: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利文斯敦(赞比亚)→巴黎(法国)→莱博镇(法国)→突尼斯城、杰姆(突尼斯)→泰塔温、浙必尔国家公园、加贝斯(突尼斯)→罗马、摩德纳(意大利)→费拉拉(意大利)→德里、阿格拉(印度)→斋浦尔、比卡内尔(印度)→曼谷、甲米府(泰国)→攀牙府(泰国)→北京(中国)→安克雷奇(美国·阿拉斯加)→纽约(美国)
第二季:美国内华达州帕朗沙漠→里约热内卢(巴西)→伊瓜苏国家公园(巴西)→开普敦(南非)→斯瓦科普蒙德、温得和克(纳米比亚)→曼谷、叻丕府、安帕瓦(泰国)→清迈(泰国)→香港(中国)→悉尼(澳大利亚)→库伯佩迪(澳大利亚)→皇后镇(新西兰)→罗托鲁阿、奥克兰(新西兰)→茂宜岛(美国·夏威夷)→安克雷奇(美国·阿拉斯加)→旧金山(美国)
第三季:美国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国家公园→墨西哥城(墨西哥)→特奥蒂瓦坎、坎昆、科苏梅尔岛、图卢姆(墨西哥)→剑桥(英国)→斯通黑文(英国·苏格兰)→波尔图、里斯本(葡萄牙)→新特拉(葡萄牙)→非斯(摩洛哥)→马拉喀什(摩洛哥)→慕尼黑(德国)→因斯布鲁克(奥地利)→施万高(德国)→苏黎世、格林德瓦(瑞士)→蒙特勒(瑞士)→吉隆坡(马来西亚)→新加坡→胡志明市、丐𦨭(越南)→会安(越南)→考艾岛(美国·夏威夷)→西雅图(美国)
第四季:美国洛杉矶道奇体育场→米兰(意大利)→科尔蒂纳丹佩佐(意大利)→威尼斯(意大利)→维也纳、格蒙登(奥地利)→勒芒、马赛、圣雷米(法国)→阿姆斯特丹、阿尔克马尔、蒙尼肯丹、默伊登(荷兰)→孟买(印度)→阿勒皮(印度)→亚庇(马来西亚)→山打根(马来西亚)→首尔(韩国)→布里斯班(澳大利亚)→凯恩斯(澳大利亚)→科纳(美国·夏威夷)→菲尼克斯(美国)
第五季:美国加州圣莫妮卡码头→埃斯特角城(乌拉圭)→布宜诺斯艾利斯、圣安东尼奥-阿雷科(阿根廷)→圣卡洛斯-德巴里洛切(阿根廷)→圣彼得堡(俄罗斯)→开罗、吉萨(埃及)→卢克索(埃及)→内罗毕(肯尼亚)→图瓦布镇、曼雅拉湖国家公园(坦桑尼亚)→迪拜(阿联酋)→加尔各答(印度)→罗托鲁阿(新西兰)→奥克兰(新西兰)→马尼拉(菲律宾)→爱妮岛(菲律宾)→卡尔加里(加拿大)→达拉斯(美国)
第六季:美国芝加哥白金汉喷泉→雷克雅未克(冰岛)→奥斯陆、沃斯(挪威)→斯德哥尔摩(瑞典)→达喀尔(塞内加尔)→柏林(德国)→布达佩斯、埃格尔(匈牙利)→阿雅克肖(法国·科西嘉岛)→拉利贝拉(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埃塞俄比亚)→加勒、康提、锡吉里耶(斯里兰卡)→上海(中国)→西安(中国)→火奴鲁鲁(美国·夏威夷)→芝加哥(美国)
第七季:美国加州长滩→利马、库斯科(秘鲁)→阿雷基帕(秘鲁)→圣地亚哥(智利)→门多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索维托(南非)→马卡迪卡迪盐沼(博茨瓦纳)→马翁(博茨瓦纳)→勒克瑙、焦特布尔(印度)→伊斯坦布尔(土耳其)→伦敦(英国)→金斯顿(牙买加)→蒙特哥贝(牙买加)→圣胡安(美国·波多黎各)→迈阿密(美国)
第八季:美国纽约福尔特码头州立公园→费城(美国)→华盛顿(美国)→查尔斯顿(美国)、亨茨维尔(美国)→新奥尔良(美国)→巴拿马城(巴拿马)→圣何塞(哥斯达黎加)→菲尼克斯(美国)→盐湖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美国)→蒙特利尔(加拿大)→多伦多(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美国)
第九季:美国丹佛红石剧场→圣保罗(巴西)→布罗塔斯(巴西)→莫斯科(俄罗斯)→斯图加特、慕尼黑(德国)→巴勒莫(意大利·西西里岛)→卡塔尼亚、锡拉库萨(意大利·西西里岛)→罗马(意大利)→雅典、科林斯(希腊)→马斯喀特(阿曼)→珀斯(澳大利亚)→达尔文(澳大利亚)→华富里、曼谷(泰国)→东京、富士吉田市、山中湖(日本)→安克雷奇(美国·阿拉斯加)→丹佛红石剧场(美国)
第十季: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北京(中国)→乌兰巴托(蒙古)→河内(越南)→下龙市(越南)→金奈(印度)→科威特城(科威特)→路易港(毛里求斯)→塔那那利佛(马达加斯加)→赫尔辛基、坦佩雷(芬兰)→基辅(乌克兰)→瓦尔扎扎特(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摩洛哥)→巴塞罗那(西班牙)→巴黎(法国)→纽约(美国)
第十一季:美国佛罗里达州帕尔梅托湾→科托帕希国家公园(厄瓜多尔)→圣地亚哥、卡拉马(智利)→蒙特港(智利)→蓬塔阿雷纳斯(智利)→乌斯怀亚(阿根廷)→马普托(莫桑比克)→桑给巴尔(坦桑尼亚)→华沙(波兰)→克拉科夫(波兰)→吉隆坡(马来西亚)→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关岛(美国)→火奴鲁鲁(美国·夏威夷)→旧金山(美国)
第十二季:美国洛杉矶好莱坞→香农(爱尔兰)→阿姆斯特丹(荷兰)→宾戈区(布基纳法索)→瓦加杜古(布基纳法索)→维尔纽斯(立陶宛)→杜布罗夫尼克(克罗地亚)→恩波利、佛罗伦萨(意大利)→孟买(印度)→大阪(日本)→台北(中国台湾)、台中(中国台湾)→安克雷奇(美国·阿拉斯加)
第十三季:美国洛杉矶纪念体育场→萨尔瓦多(巴西)→福塔雷萨(巴西)→拉巴斯(玻利维亚)→奥克兰(新西兰)→暹粒(柬埔寨)→新德里(印度)→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莫斯科(俄罗斯)→波特兰(美国)
第十四季:美国加州洛斯阿拉米托斯联合军事训练基地→洛迦诺、因特拉肯(瑞士)→慕尼黑(德国)→萨尔茨堡(奥地利)→布加勒斯特、布拉索夫(罗马尼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俄罗斯)→新西伯利亚(俄罗斯)→斋浦尔(印度)→普吉府(泰国)→曼谷(泰国)→桂林(中国)→北京(中国)→茂宜岛(美国·夏威夷)
第十五季:美国洛杉矶第六街高架桥→东京(日本)→丐𦨭(越南)→胡志明市(越南)→金边(柬埔寨)→迪拜(阿联酋)→格罗宁根(荷兰)→斯德哥尔摩(瑞典)→塔林(爱沙尼亚)→布拉格(捷克)→拉斯维加斯(美国)
第十六季:美国洛杉矶维斯塔·赫莫萨公园→瓦尔帕莱索(智利)→巴拉斯港(智利)→圣卡洛斯-德巴里洛切(阿根廷)→汉堡(德国)→圣默努尔德(法国)→兰斯、埃佩尔内(法国)→塞舌尔群岛(塞舌尔)→槟城(马来西亚)→新加坡→上海(中国)→旧金山(美国)
第十七季:美国马萨诸塞州格莱斯特→伦敦(英国)→阿克拉(加纳)→基律纳(瑞典)→纳尔维克(挪威)→圣彼得堡(俄罗斯)→马斯喀特(阿曼)→达卡(孟加拉国)→香港(中国)→铁原郡、东豆川市、首尔(韩国)→洛杉矶(美国)
第十八季:美国加州棕榈泉→悉尼(澳大利亚)→布罗肯希尔(澳大利亚)→镰仓市、南足柄市、横须贺(日本)→丽江(中国)→昆明(中国)→加尔各答(印度)→瓦拉纳西(印度)→维也纳、萨尔茨堡(奥地利)→列支敦士登→采尔马特(瑞士)→里约热内卢(巴西)→迈阿密(美国)
第十九季:美国洛杉矶西来寺→台北(中国台湾)→日惹(印度尼西亚)→普吉府(泰国)→曼谷(泰国)→利隆圭(马拉维)→萨利马(马拉维)→哥本哈根(丹麦)→比隆(丹麦)→汉堡(德国)→布鲁塞尔(比利时)→洛默尔、根特(比利时)→巴拿马城(巴拿马)→亚特兰大(美国)
第二十季:美国加州圣塔芭芭拉→萨尔塔(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亚松森(巴拉圭)→都灵(意大利)→加尔米施-帕滕基兴、施万高、菲森(德国)→巴库(阿塞拜疆)→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坦桑尼亚)→曼雅拉湖国家公园(坦桑尼亚)→科钦(印度)→广岛、大阪(日本)→火奴鲁鲁(美国·夏威夷)
第二十一季:美国加州帕萨迪纳→上海(中国)→泗水(印度尼西亚)→邦义尔(印度尼西亚)→达卡(孟加拉国)→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莫斯科(俄罗斯)→阿姆斯特丹(荷兰)→马洛卡(西班牙)→图尔、布卢瓦(法国)→纽约(美国)
第二十二季:美国洛杉矶格里菲斯天文台→博拉博拉岛(法属波利尼西亚)→图普阿岛(法属波利尼西亚)→基督城(新西兰)→巴厘岛(印度尼西亚)→河内(越南)→马卡迪卡迪盐沼(博茨瓦纳)→格林德瓦(瑞士)→德累斯顿、柏林(德国)→爱丁堡(英国·苏格兰)→贝尔法斯特(英国·北爱尔兰)→华盛顿(美国)
第二十三季:美国加州圣克拉里塔→伊基克(智利)→圣地亚哥(智利)→里斯本、新特拉(葡萄牙)→斯沃尔韦尔(挪威)→格但斯克(波兰)→维也纳(奥地利)→阿布扎比(阿联酋)→阿莱茵(阿联酋)→万隆(印度尼西亚)→东京(日本)→朱诺(美国·阿拉斯加)
第二十四季:美国加州峡谷学院→广州(中国)→亚庇(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西亚)→科伦坡(斯里兰卡)→加勒(斯里兰卡)→罗马(意大利)→白露里治奥、奥维托(意大利)→基亚索、阿尔特多夫、卢塞恩(瑞士)→塞维利亚(西班牙)→利物浦(英国)→拉斯维加斯(美国)
第二十五季: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圣托马斯岛(美属维尔京群岛)→伦敦、牛津(英国)→勒威克、斯卡洛韦(英国·苏格兰设得兰群岛)→哥本哈根(丹麦)→马尔默(瑞典)→马拉喀什(摩洛哥)→巴勒莫(意大利·西西里岛)→马耳他→新加坡→马尼拉(菲律宾)→洛杉矶(美国)
第二十六季:美国加州卡斯泰克湖→东京(日本)→长野(日本)→普吉府(泰国)→曼谷(泰国)→慕尼黑、施利尔塞(徳国)→蒙特卡洛(摩纳哥)→埃兹、拉蒂尔比、圣让卡普费拉(法国)→奥马鲁鲁、乌萨科斯(纳米比亚)→斯瓦科普蒙德(纳米比亚)→阿姆斯特丹(荷兰)→特鲁希略、奥图斯科(秘鲁)→万查科(秘鲁)→达拉斯(美国)
第二十七季:美国加州威尼斯海滩→里约热内卢(巴西)→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圣安东尼奥-阿雷科(阿根廷)→利文斯敦(赞比亚)→维多利亚瀑布城(津巴布韦)→巴黎(法国)→鹿特丹、海牙(荷兰)→克拉科夫(波兰)→阿格拉(印度)→香港、澳门(中国)→纽约长岛(美国)
第二十八季(队伍从住所附近的机场(洛杉矶、达拉斯、亚特兰大)出发):
美国→墨西哥城(墨西哥)→卡塔赫纳(哥伦比亚)→日内瓦(瑞士)→霞慕尼(法国)→埃里温(亚美尼亚)→第比利斯(格鲁吉亚)→迪拜(阿联酋)→巴厘岛(印度尼西亚)→深圳(中国)→洛杉矶(美国)
第二十九季:美国加州洛杉矶→巴拿马城(巴拿马)→圣保罗(巴西)→桑给巴尔(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奥勒松(挪威)→米兰(意大利)→威尼斯(意大利)→阿拉霍瓦、雅典(希腊)→河内(越南)→宁平(越南)→首尔(韩国)→芝加哥(美国)
第三十季:美国纽约华盛顿广场公园→雷克雅未克(冰岛)→安特卫普(比利时)→丹吉尔(摩洛哥)→圣特罗佩(法国)→莱博镇、莫桑莱阿尔皮莱、阿尔勒(法国)→布拉格(捷克)→马龙德拉(津巴布韦)→哈拉雷(津巴布韦)→麦纳麦、穆哈拉格(巴林)→清迈(泰国)→香港(中国)→旧金山(美国)
第三十一季:美国洛杉矶贺茂沙海滩→东京(日本)→琅勃拉邦(老挝)→胡志明市(越南)→迪拜(阿联酋)→坎帕拉(乌干达)→格林德瓦、迈林根(瑞士)→巴伦博格、因特拉肯(瑞士)→斯普利特(克罗地亚)→坎彭(荷兰)→伦敦(英国)→底特律(美国)
第三十二季:美国洛杉矶好莱坞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波哥大、内莫孔(哥伦比亚)→马瑙斯(巴西)→亚松森(巴拉圭)→巴黎、尚蒂伊(法国)→柏林(德国)→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海德拉巴(印度)→暹粒(柬埔寨)→马尼拉(菲律宾)→新奥尔良(美国)
第三十三季:(队伍从住所附近的机场(洛杉矶,芝加哥,纽约,夏洛特)出发):
最初录制时的路线:美国→伦敦(英国·英格兰)→格拉斯哥(英国·苏格兰)
复拍后后续路线:圣加仑、阿尔特施泰滕(瑞士)→洛迦诺(瑞士)→巴斯蒂亚(法国·科西嘉岛)→皮纳雷洛(法国·科西嘉岛)→卡利克拉蒂亚港(希腊)→塞萨洛尼基(希腊)→阿尔马达、塞图巴尔(葡萄牙)→洛杉矶(美国)
第三十四季:慕尼黑(德国)→因斯布鲁克(奥地利)→博洛尼亚、佛罗伦萨(意大利)→瓦地伦、佩特拉(约旦)→安曼(约旦)→多姆(法国)→图卢兹(法国)→马拉加、隆达(西班牙)→雷克雅未克(冰岛)→纳什维尔(美国)
第三十五季:美国洛杉矶好莱坞地标→曼谷、暖武里府(泰国)→佛统府(泰国)→芹苴(越南)→斋浦尔(印度)→科隆(德国)→普莱尼察、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波斯托伊纳、卢西亚、索塞布(斯洛文尼亚)→斯德哥尔摩(瑞典)→都柏林(爱尔兰)→西雅图(美国)
第三十六季:巴亚尔塔港(墨西哥)→瓜塔佩(哥伦比亚)→贝约、麦德林(哥伦比亚)→圣地亚哥(智利)→科尔多瓦(阿根廷)→蒙得维的亚(乌拉圭)→布里奇顿(巴巴多斯)→因贝特、阿尔塔米拉、普拉塔港(多米尼加)→索苏阿、卡巴雷特(多米尼加)→费城(美国)
以上均为比赛任务所包括的城市(含中继站所在地),不包括转机或其他交通方式途经的城市;同一赛段内连续访问同一国家的不同城市用顿号连接,用箭头则为不同赛段访问。
注:比赛共来过中国16次,暂包括:第1、2、6、10、11、12、14、16、17、18、19、21、24、27、28、30季。
到访过的中国城市有:【大陆】:北京(第1、10、14季),上海(第6、16、21季),西安(第6季),桂林(第14季),丽江(第18季),昆明(第18季),广州(第24季),深圳(第28季);【香港】(第2、11、17、27、30季);【澳门】(第11、27季);【台湾】:台北(第12、19季),台中(第12季)。
去过最多次(不含美国)的国家是:中国(16次),其次是印度和法国(11次)。
去过次数最多的城市:曼谷(6次)。
到访城市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共18个城市,包括:罗马、摩德纳、米兰、费拉拉、科尔蒂纳丹佩佐、威尼斯、巴勒莫、卡塔尼亚、锡拉库萨、恩波利、佛罗伦萨、都灵、白露里治奥、奥维托、佩尔莱多、瓦伦纳、梅纳焦、特雷梅佐)。
第一季:冠军 Rob & Brennan 亚军 Frank & Margarita 季军 Joe & Bill
第二季:冠军 Chris & Alex 亚军 Tara & Wil 季军 Blake & Paige
第三季:冠军 Flo & Zach 亚军 Teri & Ian 季军 Ken & Gerard
第四季:冠军 Reichen & Chip 亚军 Kelly & Jon 季军 David & Jeff
第五季:冠军 Chip & Kim 亚军 Colin & Christie 季军 Brandon & Nicole
第六季:冠军 Freddy & Kendra 亚军 Kris & Jon 季军 Adam & Rebecca
第七季:冠军 Uchenna & Joyce 亚军 Rob & Amber 季军 Ron & Kelly
第八季:冠军 Linz family 亚军 Bransen family 季军 Weaver family
第九季:冠军 B.J. & Tyler 亚军 Eric & Jeremy 季军 Ray & Yolanda
第十季:冠军 Tyler & James 亚军 Rob & Kimberly 季军 Lyn & Karlyn
第十一季:冠军 Eric & Danielle 亚军 Dustin & Kandice 季军 Charla & Mirna
第十二季:冠军 T.K. & Rachel 亚军 Ronald & Christina 季军 Nicolas & Donald
第十三季:冠军 Nick & Starr 亚军 Ken & Tina 季军 Andrew & Dan
第十四季:冠军 Tammy & Victor 亚军 Jaime & Cara 季军 Margie & Luke
第十五季:冠军 Meghan & Cheyne 亚军 Sam & Dan 季军 Brian & Ericka
第十六季:冠军 Jordan & Dan 亚军 Jet & Cord 季军 Brent & Catie
第十七季:冠军 Nat & Kat 亚军 Brook & Claire 季军 Jill & Thomas
第十八季:冠军 Kisha & Jen 亚军 Flight Time & Big Easy 季军 Gary & Mallory
第十九季:冠军 Ernie & Cindy 亚军 Jeremy & Sandy 季军 Amani & Marcus
第二十季:冠军 Rachel & Dave 亚军 Art & JJ 季军 Brendon & Rachel
第二十一季:冠军 Josh & Brent 亚军 Jaymes & James 季军 Trey & Lexi
第二十二季:冠军 Bates & Anthony 亚军 Max & Katie 季军 Mona & Beth
第二十三季:冠军 Jason & Amy 亚军 Tim & Marie 季军 Nicole & Travis
第二十四季:冠军 Dave & Connor 亚军 Caroline & Jennifer 季军 Brendon & Rachel
第二十五季:冠军 Amy & Maya 亚军 Misti & Jim 季军 Adam & Bethany
第二十六季:冠军 Tyler & Laura 亚军 Jelani & Jenny 季军 Blair & Hayley
第二十七季:冠军 Joey & Kelsey 亚军 Justin & Diana 季军 Logan & Chris
第二十八季:冠军 Dana & Matt 亚军 Sheri & Cole 季军 Tyler & Korey
第二十九季:冠军 Brooke & Scott 亚军 Tara & Joey 季军 London & Logan
第三十季:冠军 Cody & Jessica 亚军 Henry & Evan 季军 Kristi & Jen
第三十一季:冠军 Colin & Christie 亚军 Tyler & Korey 季军 Leo & Jamal
第三十二季:冠军 Will & James 亚军 Hung & Chee 季军 Riley & Maddison
第三十三季:冠军 Kim & Penn 亚军 Raquel & Cayla 季军 Ryan & Dusty
第三十四季:冠军 Derek & Claire 亚军 Emily & Molly 季军 Luis & Michelle
第三十五季:冠军 Greg & John 亚军 Joel & Garrett 季军 Rob & Corey
第三十六季:冠军 Ricky & Cesar 亚军 Juan & Shane 季军 Rod & Leticia
直至本节目的第36季,节目共到访过6个大洲的96个国家(其中包括香港(中)、澳门(中)、台湾(中)、关岛(美)、波多黎各(美)、美属维尔京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7个地区)但并不包括队伍只作转机而经过的中转机场所在地。如图《极速前进所经过的国家地区》所示颜色越深,到访次数越多。
以下列出所有曾到访过的国家与地区,按节目到访顺序排列,但并不包括队伍只作飞机转机而经过的中转机场所在地。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牙买加、波多黎各(美)、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美属维尔京群岛、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多米尼加
巴西、乌拉圭、阿根廷、秘鲁、智利、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巴拉圭、哥伦比亚
印度、泰国、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韩国、阿联酋、菲律宾、斯里兰卡、土耳其、日本、阿曼、蒙古国、科威特、柬埔寨、哈萨克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巴林、老挝,约旦
法国、意大利、梵蒂冈、英国、葡萄牙、西班牙、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俄罗斯、冰岛、挪威、瑞典、匈牙利、希腊、芬兰、乌克兰、波兰、爱尔兰、立陶宛、克罗地亚、罗马尼亚、爱沙尼亚、捷克、列支敦士登、丹麦、比利时、马耳他、摩纳哥、斯洛文尼亚
南非、赞比亚、博茨瓦纳、突尼斯、纳米比亚、摩洛哥、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包括桑给巴尔岛)、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布基纳法索、塞舌尔、加纳、马拉维、津巴布韦、乌干达
注:
旅游卫视在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期间每周六晚8:30播出过美版,但播出的顺序是第3季,第2季,第4季,第1季,而不是按照1-4季的顺序播出的,此外在2004年大年春节期间的每天中午12:30重播了第3季。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在2005年播出过美版5-7季。
上海外语频道(ICS)播出过美版第8-22季,亚洲版第1-4季及澳洲版第1-2季。
TVB明珠台于2001年起播出第1季,译名为《夺宝奇Show》。
AXN亚洲台(香港有线电视 22频道,香港无线网络电视31频道,香港now宽频电视 512频道,澳门有线电视 62频道)也播出该节目,译名为《惊险大挑战》。
AXN台湾台(台湾有线电视 67频道)播映该节目,译名为《惊险大挑战》。
于2005年10月,美国首次卖出海外版本拍摄权于海外地区。截止到2020年11月,包括美国,共有13个国家或地区制作了14个当地的版本(不包含终止拍摄的中欧版)
详见衍生版本介绍。
2010年11月2日,在北美由Ludia制作,由Ubisoft发行推出以本节目为蓝本的游戏《The Amazing Race》,平台为Wii,售价为29.99美元。电视版主持人菲尔·基欧汉会以卡通人物形式出现,并为游戏中的对白配音。
模式为单机合作,游戏供二人合作模式或四人竞赛模式(不设单人游戏),模拟电视节目般进行比赛,包括游历六大洲、28个城市、84个地点,对抗不同类型的队伍(如:牛仔队及学生队等);途中会得到不同的目的地及任务线索(如:路障及绕道等);进行任务会以16个小游戏之方式呈现。
此外,Ludia也在IOS平台(iPhone、iPod touch、iPad)制作推出了该游戏。
城市飞奔是一个由美国真人秀节目《极速前进》粉丝爱好者发起、举办的城市竞速旅行比赛。活动的英文名为City Run (Project),简称CRP。
城市飞奔已有上海、北京、杭州、福州、广州、南京、珠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成都、青岛、深圳、温州共16个城市的主办团队。其中一些城市的团队还在城市赛的基础上举办了城际赛。
具体内容详见城市飞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