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3 22:49
老绘画陈列馆(德文:Alte Pinakothek,又名古代绘画陈列馆)位于德国慕尼黑艺术区(德文:Kunstareal),是世界六大美术馆之一,收藏了逾1800名画家的数千幅作品,其中以文艺复兴美术最为突出。
巴伐利亚王国的路德维希一世出于大众教育的理念,觉得有义务让公众接触王室藏画,因此责令建筑师利奥·冯·克伦泽在慕尼黑北郊设计一座美术馆,为分散在不同的宫殿里而远离大众的艺术珍品提供一个集中展览的场所。陈列馆于1826年4月7日(画家拉斐尔·桑西诞生纪念日)奠基,1836年秋建成,10月16日正式开放。
1943年3月9日,4月25日,7月12和16日以及1944年12月17日展馆遭受轰炸,建筑中部损毁严重。1952年至1957年间由汉斯·多尔加斯特(Hans Döllgast)主持修复。他并没有还原旧貌,而是根据废墟调整平面:把东厢的主入口移至南侧,增设楼梯和敞廊并重新组织交通流线,使得修复后的建筑在立面上依然保留破坏的痕迹。公众对这一作法仍有争议,文物保护专家则将其视为典范。
老绘画陈列馆建成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建筑。不同于19世纪初流行的宫殿式博物馆,它平面组织清晰,外部形式表明内部功能,顶部天窗和增设北侧漫反射采光的设计使它在理念和技术上领先,影响了罗马和卡塞尔的同类美术馆以及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新馆,后者也由利奥·冯·克伦泽设计。
展馆共两层,主要展区位于二层。展览依据地区和年代分类,画作按照大小和重要性分别陈设于以罗马和阿拉伯数字标记的展厅和展室。2008至2009年依靠私人赞助为内墙添置了里昂丝绸织就的红绿两色软包墙面,使得展厅恢复19世纪博物馆内部面貌。
老绘画陈列馆是德国最古老的美术馆,源于维特尔斯巴赫王朝四百年间的旧藏。由于家族几大分支的绝嗣和继承,杜塞尔多夫、曼海姆和茨魏布吕肯等宫廷画廊的藏品逐步聚集到慕尼黑。巴伐利亚王国路德维希一世的毕生搜集最终使之成为德国最重要的美术馆。
巴伐利亚支
1528年巴伐利亚公国威廉四世(Wilhelm Ⅳ. von Bayern1493-1550)为装饰慕尼黑的官邸委托来自德国南方各大城市的画家绘制了一批历史画。组画以西方古典文化和圣经故事为题材,不乏杰作,其中最知名的是阿尔布雷希特·阿尔特多费尔的《亚历山大之战》。
1563年阿尔布雷希特五世(Albrecht V.1550-1579)成立艺术室,展出各类艺术品和罕见的自然标本。据1598年总目,当时藏画共计778幅。
1611至1617年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1573-1651)建造宫廷画廊,收集德国文艺复兴绘画。1615年向鲁本斯定制狩猎组画,仅有《猎河马》现存慕尼黑。1627年他施压纽伦堡市议会,希望获得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捐赠给出生地的《四使徒》,而拒绝这个请求将被视为“非常大的侮辱”。三十年战争中收藏蒙受损失,21幅画作运往斯德哥尔摩,仅有5幅返还。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Maximilian II.1662-1726)继续扩大收藏,在任西班牙驻尼德兰总督时购买了大量荷兰及佛兰德斯绘画。1698年他从安特卫普一名画商处购入佛兰德斯绘画101幅,包括13幅安东尼·凡·戴克和12幅鲁本斯作品。后者原为不出售的私人遗产,实属精品。
1777年家族绝嗣,藏品留在慕尼黑,由普法尔茨-祖尔茨巴赫支继承。
普法尔茨-诺伊堡支
沃尔夫冈·威廉(Wolfgang Wilhelm 1578-1653)成立杜塞尔多夫画廊。1615年委托鲁本斯绘制耶稣会安德肋教堂主祭坛画《最后的审判》,但在原址陈列不久就入藏画廊。
约翰·威廉(Johann Wilhelm 1658-1716)钟情佛兰德斯、荷兰和意大利绘画,尤重名家名作,仅鲁本斯便现存32幅。曾下令掮客,宁可把预算都花在一幅杰作上,也不要购入数幅质量中等的作品。夫人安娜·玛丽亚·路易萨·德·美第奇出身名门,作为陪嫁带来了拉斐尔的名作《卡尼吉亚尼圣家族》。
卡尔三世菲利普(Karl III. Philipp 1661-1742)成立曼海姆画廊。
1742年家族绝嗣,藏品运往慕尼黑,由普法尔茨-祖尔茨巴赫支继承。
普法尔茨-祖尔茨巴赫支
卡尔四世西奥多(Karl IV. Theodor 1724-1799)1742年继承普法尔茨-诺伊堡支,1777年继承巴伐利亚分支。他很喜欢尼德兰绘画,在慕尼黑宫廷花园骑楼建设宫廷画廊,大大地扩充了收藏规模,购入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的《圣家族》。1798年将曼海姆画廊的758幅画作移至慕尼黑,藏品包括老扬·勃鲁盖尔(Jan Brueghel der ?ltere)和伦勃朗的《燔祭以撒》。
1799年家族绝嗣,藏品留在慕尼黑,由普法尔茨-茨魏布吕肯支继承。
普法尔茨-茨魏布吕肯支
克里斯蒂安四世(Christian IV.1722-1775)成立茨魏布吕肯画廊,以收藏法国绘画为主,曾买下约翰·克里斯蒂安·冯·曼里希(Johann Christian von Mannlich)的个人收藏。
马克西米利安四世(Maximilian IV. 1756-1825)1799年继承普法尔茨-祖尔茨巴赫支,把茨魏布吕肯画廊逾2000幅藏画移至慕尼黑,包括德国文艺复兴,佛兰德斯,荷兰和法国洛可可绘画,如让·巴蒂斯·西美翁·夏尔丹的《削芜菁的厨娘》,弗朗索瓦·布歇的《休憩的少女》。1802年还俗令发布后来自各大修道院的约1500幅画作收归国有,不乏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精良的木板油画和具有代表性的巴洛克绘画。同时在奥格斯堡、安斯巴赫、班贝格、维尔茨堡、纽伦堡和阿沙芬堡成立了首批分馆,开始分散保存藏画。1806年选侯国合并为巴伐利亚王国,马克西米利安四世改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 Joseph)。同年杜塞尔多夫画廊迁入慕尼黑。
巴伐利亚王国
拿破仑·波拿巴入侵,不少名作如鲁本斯狩猎组画被掠走,《亚历山大之战》也挂到皇帝浴室里去了。最终只返还了27幅画。
路德维希一世(Ludwig I. 1786-1868)从王储时期便收购了大量意大利绘画,如乔托,桑德罗·波提切利,多梅尼哥·基尔兰达约,佩鲁吉诺和拉斐尔,即位后开始系统收藏。他偏爱德国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现存314幅意大利画作中的97幅是他搜集的,几乎全是精品。1827年以240000盾购入Boisserée的216幅科隆特藏,包括圣母画大师(Meister des Marienlebens),史蒂芬·洛赫纳(Stefan Lochner)和尼德兰早期绘画的代表作,如罗吉尔·凡·德尔·维登的哥伦布教堂三联祭坛画《三王来朝》,老迪里克·鲍茨的《三王来朝》,汉斯·梅姆林的《圣母七喜》。1828年以80000盾购入士瓦本、弗兰肯和上德意志绘画,包括丢勒的《奥斯沃尔特·克雷尔肖像》和阿尔特多费尔的《多瑙河风光》。1838年出版第一部图录。
路德维希一世退位后只零星购入作品,1852年甚至拍卖了1000幅画,包括丢勒的《圣母子与圣安妮》(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1875年弗兰茨·冯·雷波(Franz von Reber)担任馆长后老绘画陈列馆才重获重视,尽管大量购买作品的时期已经结束了,但是依然购入一些杰作,如达·芬奇的《石竹花圣母子》和格列柯的《基督除衣》。
二战
闭馆。藏品先库存于慕尼黑,形势严峻后在1942年移往外地,几乎未受损失。
战后
1946年起藏画在艺术之家(德文:Haus der Kunst)展出。1952至1957年展馆重建,1957年7月7日重张。1961年布置东厢,1963年维修西厢底层。
1966年开始长期借展巴伐利亚抵押银行藏品(尼古拉·朗克雷《鸟笼》,弗朗索瓦·布歇《蓬帕杜尔夫人》)来弥补馆藏中18世纪画作的不足。同时也着力征集这一时期作品,1990年购进老迪里克·鲍茨的《神羔》。1988年一名精神病人用酸灼伤了多幅丢勒作品,多年后才得以修复。1994至1998年展馆整体大修,藏画在新绘画陈列馆展出,1998年7月23日重张。
藏画中留有历代君主个人爱好烙印,因而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另一些方面则有明显缺憾。展览从中精选约700幅。官方主页列出代表作15幅,按照创作时间排序如下:哥伦布教堂三联祭坛画:三王来朝(罗吉尔·凡·德尔·维登,约1455),丢勒皮装自画像(阿尔布雷希特·丢勒,1500),卡尼吉亚尼圣家族(拉斐尔·桑西,1505或1506),亚历山大之战(阿尔布雷希特·阿尔特多费尔,1529),火神捉奸(丁托莱托,1555),懒鬼乐园(老彼得·勃鲁盖尔,1566),港口和基督革尼撒勒训诫(老扬·勃鲁盖尔,1598),流亡埃及(亚当·埃尔斯海默,1609),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鲁本斯,约1618),弥达斯和酒神(尼古拉斯·普桑,1624),伦勃朗自画像(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1629),圣母升天(贵铎·雷尼,1642),吃葡萄和甜瓜的乞儿(牟利罗,约1650),替狗挑虱子的少年(吉拉德·特鲍赫,约1655),蓬帕杜尔夫人(弗朗索瓦·布歇,1756)。
重要展品按地区分类包括:
14至17世纪德国绘画
老绘画陈列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德国文艺复兴绘画收藏,其中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的收藏是首屈一指的,涵盖了他各个画种的代表作;阿尔布雷希特·阿尔特多费尔的亚历山大之战也是他全部历史画中最杰出的一幅;老卢卡斯·克拉纳赫的画作则偏向天主教题材,新教题材较少;老汉斯·霍尔拜因的大幅油画也十分罕见。
14至16早期世纪早期尼德兰艺术
老绘画陈列馆中收藏的早期尼德兰艺术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藏品之一,其中包括
17世纪荷兰绘画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统治者收集的重点是荷兰巴洛克绘画。包括
16至17世纪佛兰德斯绘画
藏品在中央大厅中展出,其中鲁本斯特藏是世界上长期展出的鲁本斯收藏中规模最大的,全面地展示了画家一生风格的嬗变,其中《最后的审判》是老绘画陈列馆中展出的最大的一幅画。
13至18世纪意大利绘画
由于历代君主,特别是路德维希一世热爱意大利绘画且品味不凡,藏画囊括了哥特时期到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所有流派的精品。
17至18世纪法国绘画
尽管维特尔斯巴赫王朝与法国关系密切,但是法国绘画数量偏少,流派也不全。
16至17世纪西班牙绘画
虽然西班牙绘画在老绘画陈列馆中数量最少,但是所有大师的作品均有收藏,其中格列柯和委拉斯开兹作品数量比较少,牟利罗的作品虽然也不多但收藏有代表作《吃葡萄和甜瓜的乞儿》,戈雅则被纳入新绘画陈列馆。
乘有轨电车(Tram)27号线至陈列馆站(Pinakotheken)下车。
乘地铁2号线至国王广场站(Königsplatz)或者特蕾希亚大街站(Theresienstrasse),3号线或6号线至音乐厅广场站(Odeonsplatz)或者大学站(Universität),4号线或5号线至音乐厅广场站下车。
乘公交车100号线至陈列馆站下车。
门票
常规7欧元,学生特价5欧元,周日1欧元。
开放时间
每日10至18点开放,周一闭馆,周二展览延长至20点。每年忏悔节、5月1日、12月24日、25日和31日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