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6 13:28
闽南文化亦称闽台文化、福佬文化,是闽南人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区域文化,扩散东亚影响深远。它以闽南方言为载体、融合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以海洋文化为主要特征,兼有独特方言与强烈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与客家、广府文化并列广东三大文化,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南民系(包括在地居民)在其生活的历史环境、自然环境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社会文明成果。
闽南文化的来源有三种:一是先秦至唐初期闽越地区固有的文化,二是唐宋时期中原南迁文化的根植,三是宋元时期海上交通来往导致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闽南文化来源复杂,但其真正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与文化的交流。
闽南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中华文化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河洛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闽越文化等“区域文化”,这些区域文化共同组合形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闽南文化就是“闽越文化”中的一支亚区域文化,它从地域上说是指地处闽南(福建南部)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三地所存在的文化,从方言语系的角度上说是指以操闽南地方方言“闽南话”所组成的,包括泉州、漳州、厦门以及浙南、粤东(潮汕)、台湾乃至海外(主要是东南亚)闽南移民(华侨、华人)的闽南人群体的文化。
闽南文化发源于福建泉州地区,逐步向漳州地区、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台湾地区及海南地区扩展,影响遍及东南亚乃至全球。闽南文化融合了闽越文化敢于拼搏、善于海事的特色,接纳了吴文化、赣文化、客家文化、粤文化等的影响,宋元以来,又融入了阿拉伯民族、东南亚诸民族和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些特色。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很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它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其存在范围大致包括福建闽南地区和龙岩、漳平,广东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大部分地区,中国台湾地区,还有以东南亚为主的海外华裔的闽南人聚居地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此外,浙江、江西、广西也有数十万不等的闽南人。由于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徙潮汕、迁浙南的迁移史,使闽南文化区域在地理上不完全相互毗连,并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同地理区域中的闽南文化也产生了差异性。
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泉州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土著百越文化、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闽台地区的族谱普遍声称其先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但自宋代著名学者郑樵、方大琮始,学者多有质疑、考辨。固始传说的成因除了受帝王故里的政经特权、中原正统观念影响外,还与地缘关系建构、圣贤崇拜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已有学者驳斥“四姓入闽”或“八姓入闽”之说,《开元录》说:“闽州,越地,即古东瓯。今建州亦其地,皆蛇种,有五姓,谓林黄等是其裔。”《开元录》属于开元年间的政事汇编资料。至迟在汉末三国,闽地土著中已有张、詹、何、洪、吴、华、邹、随、黄、翁、唐、徐、郑、林等姓,南朝时期又有陈、蒋姓,唐、黄、吴、林等可能来自土著音译人名的首字。闽地华夏化进程缓慢,闽地人群大规模编户入籍要到唐朝中后期。
自战国,越族入闽,闽越相交,语言融替;到了汉代,闽越文化渐趋形成;至魏晋唐宋,汉人大规模南迁,中原文化在闽南地区流播生根;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崛起,中外文化交流,互为辉映。承续历史,继往开来,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兼容并蓄,酝酿古今,共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闽南地域人文景观。东南沿海的潮汕地区与闽西南的漳地区古时被称为“蛮僚”之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生产力水平大致相同,经济比较落后。从唐朝开始,大量中原人口来到这里,各民族文化交融,形成闽南文化区。
闽南这一区域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原本居住的是古百越族,生活在江海之滨,以捕鱼为生的,被称为疍家。闽越人擅长航海,从战国时期起,今泉州地域范围内就遍居擅长造舟航行的闽越人。闽越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拥有勇于与风浪相搏、敢于闯荡海疆的豪迈性格。到秦汉时期,闽越族就以舟楫文化发达闻名。《太平寰宇记·泉州风俗》载:“泉郎,即此州之夷户,亦日游艇子……散居山海,至今种类尚繁,其居止常在船上,兼结庐海畔,随时随徙,船式头尾尖高,当中平阔,冲破逆浪,都无畏惧,名曰了乌船。”了乌船成了当时人们重要的海上交通用具。
闽越族群盖由若干族系组成。一是本土土著闽族,即商周以来的“七闽”部落或部落联盟,人口比例较大;二是南迁的越国王室宗族及其族众;三是部分入闽楚人。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闽侯县庄边山遗址发掘出土9座战国晚期至汉初墓葬,其形制及随葬品的仿青铜陶礼器、琉璃璧等都与长沙地区战国晚期楚墓出土的相当一致,推断其为楚人的家族墓葬,反映楚国移民进入闽越地区的历史。此外,可能还有少数来自中原的汉族移民,但占据主导地位的应是越国王室后裔。
西晋末年,大约在公元200多年时,中原大乱,有陈、林、黄、郑、詹、丘、何、胡等八姓从中原逃亡搬迁到闽南,在晋江流域定居下来。他们所带来的中原文化,开始与山畲水疍的原住民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开始了闽南文化的孕育。
闽南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就是闽南民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大约经历了孕育、形成、鼎盛、灾难、播迁、转型六个阶段,近二千年的时光。闽南地处海峡西岸,不同历史时期南移的中原文化与土著的古闽越文化、舶来的域外文化数度交融、层层积淀,形成并发展了闽南文化。宋元时期海外交通贸易发达,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闽南成为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先发地区,闽南先民藉和平的“海上丝绸之路”,率先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郑成功驱荷复台以后,闽南人大量移居台湾,带去了自身的文化,并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沿袭发展,形成了具有两岸共同特点的闽台区域文化。近代,海外侨胞也将侨居地不同的文化带回闽南。世界各地的闽南人,共同创造了共有的文化。
一种文化形成的标志,一般来说有如下三方面:一、独特的语言,二、独特的风俗,三、共同的信仰。语言学家告诉我们,闽南话是唐音。也就是说,在唐代,闽南话是普通话,不仅仅流行于闽南,它还不是方言。只有到了宋代,宋音成为普通话,而唐音却在闽南留存,闽南话这才成为方言。民俗本是因地而异。闽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五代百年中逐渐兴盛的海上贸易,产生了许多既不同中原又不同原住民的独特风俗。流传至今还有“送顺风”、“脱草鞋”的习俗。闽南人创造并共同崇奉的独特信仰如妈祖、保生大帝等,也多是在北宋初年产生。因此可以说,闽南文化的形成,应是在五代末至宋初。
闽南文化的鼎盛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北宋中期,泉州已经成为全国六大都市之一,对外贸易仅次于广州。南宋困守长江以南,在杭州(临安)建都,整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之南移。这时北方陆路通商濒于断绝,东南海上则畅通无阻,东西贸易中心路线从陆上转移到海上。泉州的九日山金鸡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海上贸易税收,成为南宋财政重要来源。同时,泉州距首都临安比广州要近一半的路程,又是宋王朝管理王公贵族的南宗正府所在地,其政治地位逐渐超越了广州。到宋元交替之际,泉州刺桐港已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两个最大的港口。这时的泉州就有如文革前的上海在中国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闽南人充满了信心,表现出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完成了许多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创造出闽南文化最辉煌的一页。如保持中国桥梁长度“冠军”达七、八百年之久的“天下无桥长此桥”之安平桥;高近六十米,历经七百多年风吹雨打、地震台风都没有倾斜变形的泉州东、西塔。泉州中进士,平均唐代九科中1人,明代每科4人,清代每科3.5人,而北宋每科中8人,南宋更达15人。南宋绍兴六年(1136)一科晋江县中30个进士,创造中国历史上一个县一科中进士人数的最高纪录。可见其时闽南文风之盛。可以说,宋代闽南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到南宋达到了鼎盛。闽南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性再也没有达到南宋如此高度。
明清两代一直到民国初年,闽南文化向南洋和台湾以及周边地区的播迁是闽南文化这一时期重要的发展路径。但同时,整个闽南文化在口传文学、经贸体制、中医药、民间工艺、民间信仰、宗族体制、饮食、建筑、南拳、南戏等诸多方面,都有许多精彩传世的创造和发展。尤其在明末清初,闽南出现了黄道周、颜思齐、郑芝龙、郑成功、施琅等一批影响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博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崇蛇
闽越族先民有蛇崇拜习俗,福建泉州一带流行的拍胸舞,就是古闽越人蛇图腾崇拜和傩舞的遗俗。拍胸舞者头戴草箍,在额前伸出一小段向前翘起,其状如盘于头顶上的一条蛇,而草箍末端的红绸条则恰好在蛇头中间露出,形似蛇之吐信。广东潮汕英歌舞中的舞蛇就是源自闽南民系对蛇的崇拜。
而在民间信仰中,这样的证据就更多了。如福建闽侯至今仍有洋里、青竹境和蕉府行宫3座供奉蛇王的宫庙,连江品石岩蛇王庙也供奉着蛇王“蟒天洞主”。此外,南平市樟湖坂镇的福庆堂,主祀“连”“萧”“张”三蛇王。在樟湖蛇神崇拜的习俗中,当地人每年七夕都要举行迎蛇赛会。闽越族的后裔疍民,至今仍然忠实地传承着上古祖先的崇蛇遗俗,除了作为祖先崇拜外,更将其视为水上保护神。
妈祖
妈祖。妈祖海神信仰是在百越海洋社会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妈祖最初是湄州海岛疍民社会中的一个女巫。信巫是百越人的习俗,也是百越后裔的信仰传统。唐宋时代,中原汉人移民与福建沿海闽越后裔展开大规模的文化互动,而掀起了造神浪潮,造成了疍民社会巫神宗教地位由“巫”到“妃”的崇高化。在明清时期随闽人传播海内外,使得百越后裔的海洋人文获得了在宗教信仰层面上的大发展。
闽南的妈祖信俗十分广泛,闽南妈祖分灵庙的数量当在几百座,“妈祖”的名称起源于闽南。妈祖是从闽越地区的巫觋信仰演化而来,妈祖的原型是一位叫林默的普通渔家女。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间信仰。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又纳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后逐渐从诸多海神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海神的代表,一直被我国东南沿海渔民和航海者奉为海上保护神。广东潮汕地区妈祖文化兴盛,共有祭祀妈祖的场所超700处,因为当地居民较多从事海洋生产而由此产生的海神信仰。
王爷信俗
闽南“送王船”信俗是以渔民为主要群体的民间信俗,王爷信俗的诞生其实与闽南先民送瘟驱邪的诉求息息相关。由王爷信俗发展出一种配套仪式——“王(爷)醮”,或“王(船)醮”,醮即设坛祭神的仪式,而“送王船”正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和高潮部分。世居漳州九龙江的“船底人”也称为“疍民”,每年举行的民俗活动“送王船”很有特色。
乩童文化
闽南地区的乩童是一种职业,是原始宗教巫术仪式中,天神跟人或鬼魂跟人之间的媒介,通过降神扶乩发布“神谕”,这种人神交流的特殊形式,反映了闽南乡土社会的文化整合与社区权力体系的仪式化过程。
宗教文化系指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东方第一大港”,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曾经盛极一时,多元文化在泉州大地上交融汇合,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信仰文化。闽南人除信奉道教(元妙观、老君岩)、佛教(开元寺)、伊斯兰教(清净寺、灵山圣墓)为主兼信仰印度教、基督教(泉南堂)和摩尼教(草庵)外,最富有特色的是民间除信仰中华民族古代共同信奉的诸神(如土地公等)外,还信奉实有其人被尊为神灵的保生大帝(吴夲)、广泽尊王(俗称“圣王公”,原名郭忠福)、惠泽尊王、清水祖师(陈普足)、开漳圣王(陈元光),三山国王。
宗族文化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地区宗族文化十分发达,重视宗族亲情、重视编修族谱和重视宗祠建筑是其标志。
闽南古厝是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红砖堆砌的外墙,厝尾双挑的燕尾脊,墙面上还雕有小花、小草等图案,这些都是闽南古厝独具特色的风格。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在不少地区,又名“红砖厝”。它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是闽南古民居的典型建筑。它的主要特征是,整体以红色为主调,房子坐北朝南,室内按照五开间、四榉头来布局。
骑楼是闽南文化魅力的所在,厦门是闽南骑楼的发祥地,一百多年前,大量闽南民众从厦门“下南洋”,经历过多代人的积累过后,很多人选择返乡回家后,把异国他乡的建筑形式用在本地建筑上,把骑楼带回故土
建筑文化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与自己生活环境相适应且符合自己的审美观的闽南建筑。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崇武古城)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其中最富特色的首推民居中的“宫殿式”俗称“古厝”建筑,座落于泉州南安官桥漳里村的蔡氏古民居是其代表作。该民居建于清咸丰光绪年间,其主体建筑同闽南地区习见的古大厝一样,三开间或五开间,带护厝,突出厅堂,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纵深二、三、四落三等,以厅为组织院落单元、厅、廊、过水贯穿全院、硬山及卷棚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上铺红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所不同的是该建筑为群体建筑,且座座雕梁画栋,装饰有透雕、浮雕、线刻或圆雕而成的精美木雕、砖雕、石雕、泥灰雕,雕饰题材十分广泛,雕刻技艺精湛,雕琢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戏剧故事、山水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该民居建筑群既沿袭,保留了传统的闽南民族建筑风格和特色,又部分吸收了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中的装饰艺术特点,堪称闽南古民居建筑艺术与中国域外建筑艺术合璧的杰作。此外,俗称中西合璧建造而成的“洋楼式”的闽南侨乡民居“番仔楼”也是其代表作。
闽地的闽越人擅长航海。汉族与闽越族融合形成新的福建人,新闽人继承了闽越人的航海文化,加上汉人先进的制木技术,航海文化长期领先世界。因而福建成为中国海洋文化最发达区域之一,数千年来一直与海外世界保持密切的文化往来。
传承闽越族善于造舟航洋的秉性,后渚出土的宋代沉船,采用水密隔舱造船技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位于泉州开元寺内的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内,有一艘1974年从泉州湾后渚港发掘的宋代沉船,这是一艘13世纪泉州造的中型远洋货轮,载重量达200余吨。如今,水密隔舱造船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中国,闽南人可谓最有海洋冒险精神的一群人。明朝中期以后,闽南人在海上舞台扮演了很多角色,水手、走私商、海盗、合法商人、海外移民……他们一往无前地在海上拼搏,建立起了覆盖东南亚的华商网络。但闽南人背后也缺乏朝廷的支持,因此被称作“没有国家的商人”。闽南人在海外的凝聚力,来自强烈的宗族乡土观念和妈祖信仰。海外贸易和移民环境险恶,宗乡观念使闽南人能够相互扶持、共度险境,这是缔结海外商贸社会网络的基础。
闽南渔歌就是伴随着渔民劳动产生的民间歌谣,是渔民在捕鱼、造船、织网、晒网和休息时自编自唱的民歌。渔民自称“讨海人”,也就是向大海讨生活的人。这些渔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渔民们的生活和所思所想。
褒歌是由流传在福建省南部和台湾各地的以闽南方言唱的山歌发展而成的曲艺曲种。由闽南方言演唱的採茶山歌、盘歌、田园歌、行船歌等发展而成,表演时采取二人对答的演唱形式,也叫“相褒歌”。清代末叶传播到城镇以后,从抒情山歌演变为叙事歌曲,成为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旧时的褒歌有採茶山歌、盘山歌、田间果园里的褒对答歌以及水上人家的行船歌等。
蟳蜅女、惠安女、湄洲女被称为福建三大渔女,代表了闽南女子吃苦耐劳、拼搏进取,她们靠海吃海,以海为生,妈祖是她们心中的“海上和平女神”。
蟳埔女传说她们是古阿拉伯人的后裔,至今保留着人人头戴簪花围的风俗。蟳埔女习俗,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蟳埔保留了许多闽南传统习俗,有独特的婚庆节俗、过年节俗、喜庆节俗、祭祀仪式,其中以“半夜出嫁”的婚俗、“妈祖巡香”的祭祀仪式最为突出。
惠东人群是古百越民族的一个支流,是闽南十八峒、蝴蝶峒的后裔,蝴蝶是其原始的族徽和图腾崇拜对象,惠安女服饰因此在服饰色彩的追求上有着蝴蝶的艳丽华贵,有着古代闽越族的遗存信息。惠安女服饰款式奇异,装饰独特,色彩协调,融民族、民间、地方和环境的特征于一体,既有少数民族的特点,又具有地方特色。“惠安女服饰”于2006 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湄洲女服饰上梳“妈祖髻”,都穿着对襟饰红、以海蓝色为主调的“妈祖衫”,俗称“红蓝三截裤”。在妈祖生活的年代,莆田沿海居民被称为疍民,即水上生活的居民。史载,疍民“男女皆椎髻于顶”“衣衫上下两色”。“妈祖髻”和“妈祖衫”都是古代疍民文化的遗存。
潮汕平原最早的拖鞋是木屐,多以黄桑木、苦楝木等坚韧的木材做底,用布或胶、塑料片或牛皮等钉在木屐板的前方,形成船篷状或蜂腰状。清张渠《粤东闻见录》载:“潮州尚拖成散屐,以轻为贵。”潮汕气候溽热多雨,穿木屐不仅可以避暑纳凉,防水防湿,且价钱也能接受。当地无论办红事白事,还保留着给亲人送木屐的礼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木屐被更轻便省钱的塑料拖鞋代替了。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
它分为几个次方言:
泉州话区:泉州市、石狮市、晋江市、惠安县、南安市、永春县、德化县、安溪县等八个县市
漳州话区:漳州市、龙海区、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诏安县、华安县、长泰区、平和县、南靖县等十个县市
闽南语起源于泉州,但闽南语的流播已不仅仅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地区和国家是台湾和新加坡。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类似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 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它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湾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说这种方言的人超过4000万,不少被闽南人同化的人也会使用闽南语,在新加坡闽南话叫做“福建话”,70-80%的新加坡人会说或会听福建话,在东南亚的闽南人与马来人联姻的后代共计人数达1000余万人,不少马来人也会使用闽南语。
闽南文化在交流中保持地方文化根本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也走向兼容并蓄,其爱家爱乡与民族认同、崇尚传统与吸收创新、安土重迁与海外移民、开拓拼搏与冒险犯难、重名尚义与务实逐利等文化性格的统一,无不体现闽南文化守成与开放的兼容性品质。长期以来,闽南文化以其丰富的积淀、深厚的根基、独特的魅力,培育、滋养、联系和吸引着广大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鲜明地向世人昭示了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历史渊源。闽南文化,对促进两岸同胞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具有其他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1、闽南文化具有显著的世界性和海洋性特征,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张扬闽南族群自强不息的精神。自清代以来,由于海禁,闽南成了对外贸易的主要区域,又因山多难耕,闽人只好“以海为田”,纷纷“下南洋”,培养出进攻性、冒险性、扩张性等群体性格。
2、闽南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特征。即与中华传统文化为同一体又以闽南文化为主体,兼吸纳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某些因素等。如建筑文化中除以“宫殿式”古大厝、临街骑楼为主流建筑外,也可见到中国传统建筑、中西合璧建筑、阿拉伯式建筑、侨乡特色建筑等。
3、闽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拓性特征。这在宗教信仰(多种宗教)、民间信仰(多神)、建筑、戏剧、方言等等都有所反映。如戏剧方面,多种剧种并存,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交相辉映,即便同一剧种,也是各种流派,各种技艺争奇斗艳而竞相发展。又如方言方面,在闽南语中容入一些马来语等。再如在泉州还可看到阿拉伯文与汉字并排的春联。
4、闽南文化中的方言具有古老性独造性特征。法国语言大师马伯乐曾说过,闽南话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它不仅形成历史悠久,而且还保存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同时还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话中则是基本词儿。故闽南方言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区别汉语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闽南方言的独创性则主要表现在语言词汇、语法诸方面者有许多自己的特点。
5、闽南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这同闽南人中多为中原汉族移民及多侨民(闽南人移居国外,外国侨民留居闽南)息息相关,也与闽南海商文化发达有密切关系。此外,闽南文化具有上承下传的双重传播性特征。即主体文化由中原传播而来,融合土著文化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文化,尔后又通过移民台湾传播到台湾及通过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传播到国外。
文化的创造者是人,且人又是“文化最忠实、最积极、最活跃的传播者。而文化远距离的传播,有赖于人口的迁移”闽南文化的传播是通过闽南人移居国内外而传播的。国内传播达闽北、闽中、闽西、浙东南、赣东、粤东、港澳、海南及台湾。其中移居台湾为最多,且分布广泛于台北市、新北市、台东县、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桃园市、苗栗县、基隆市、南投县、屏东县、彰化县、花莲县、嘉义县、嘉义市、宜兰县、云林县、新竹县、新竹市、澎湖县等绝大部分地区,而均有闽南人在那里一代代休养生息。已知从唐代始,先辈移居台湾,不仅带去方言,也带去闽南人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居建筑等等,并代代传承、发展和创新。但发展迄今,仍语言相同,生活习惯、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居建筑也仍相同或近同。从现有台湾人口中讲闽南话的就多达1700万人,表明闽南话在台湾是其主要语种,由此可窥见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教育几近相同。而国外传播则达世界各地,堪称世界各地都要找到闽南籍华侨(居多)华裔人群的足迹。移居国外的闽南籍华侨、华人(指入居住国外籍者)有数百万之多,其中称居东南亚诸国最多。华侨、华人先辈不仅带去闽南方言,而且也把闽南的民俗风情、民间信仰、民间艺术传播到居住国闽南人社区,并一代代传承、渲变和发展。迄今侨居于世界各国的华侨、华人已多达近1400万人,分布于近百所国家和地区,由此可窥见闽南文化在国外传播广泛之一。
1、研究闽南文化的意义
闽南文化上承中原,吴越文化而由移居闽南的汉人和原住民共同创的先进的地域性文化,尔后又借鉴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使闽南文化更兴盛发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闽南文化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闽南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存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以科学的分析态度对闽南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弘扬传统闽南文化的精华,摒弃闽南文化中的糟粕,在批判中加以继承,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2、通过对闽南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闽南文化中蕴含的开放性、包容性、思辩性,弘扬拼搏精神和树立自信。
3、闽南文化蕴含的“和合思想”,是构建和谐的闽南社会及增强与台湾同胞和侨胞凝聚力的保证。
4、闽南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闽南文化的研究有利于闽南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也有利创造出既体现闽南传统文化特色,又富有时代精神的先进闽南文化,促进闽南文化资源的永续性发展。
5、对闽南文化的研究,在促进和平统一台湾有着不可替代地位和作用。闽南文化对台湾地区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因此对台湾同胞有着强大的吸引作用。
人民网福州12月14日电(陈洪亮 通讯员 李玉莲)14日,记者从在福州举行的历史人文纪录片“闽南望族”研讨会上获悉,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将合作筹拍历史人文纪录片《闽南望族》。
纪录片将聚焦于以家国情怀为精神根基的海内外“闽南望族”。将通过访谈、纪实等手法记录闽南人及闽南文化,旨在展现闽籍商界名流、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等的人生历程和坚毅精神,探寻引领他们前行的家国精神。
14日的研讨会上,来自海峡两岸近60位专家学者,围绕闽南望族对时代发展、社会重构的重要意义,以及纪录片的拍摄事宜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福建社科院院长张帆、台湾成功大学陈益源、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文顶、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耀华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据了解,闽南文化源远流长、开阔包容,其随闽南乡亲在世界各地传承流布,不仅成为闽南子弟的精神家园,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他们无论是在闽南打拼,还是移民海外走向世界,都表现出了“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和“爱拼才会赢”的创业精神,令世人敬佩。
据介绍,《闽南望族》拍摄完成后,拟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海峡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香港卫视、泰国东盟卫视、印尼ESATV、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国际卫视等播出。同时通过BON蓝海全球传播平台播出,覆盖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纪录片团结一批侨领,增进他们与祖国的联系,让世界各地观众了解闽南人,了解闽南文化,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促进闽南文化发展。 -温都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