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

更新时间:2024-10-31 14:51

十三行[Shísānháng] 历史地名。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沙面与文化公园的北面。清康熙二十五(1686),广州城西南江边开设洋货行,又称十三行。据谭元亨《十三行史稿》考证,“广州十三行与早先月港的‘职能’一脉相承”。作者认为,“十三行”一词缘起明代的月港:涵盖经营珠宝、棉布、瓷器、丝绸、箍(豆饼)、铸鼎、糖、丝线、鱼、纸、茶、造船等13种行业。“十三行”是专称一个行业、一种职能,即明清对外贸易特有的机制与行当,其意义超越地域名、商馆数之名、资本集团之名以及制度名,而是历史之名,是传统的延续。十三只为特指数,不确实是十三家商行。清代已形成十三行街和街南面的洋行、商馆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粤海关成为清政府官方允许的唯一海上对西洋(即今天的欧美地区)贸易的关口。加上18世纪60 年代开始的欧洲工业革命,十三行地区因此成为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海上贸易出现史无前例的繁荣。1840 年,新兴的资本主义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在 1842 年开放海上五口通商。1856 年,英法又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 1861 年签订广州沙面租约。从此,外商进驻沙面,结束了十三行地区的外贸繁华史。原十三行区域先后改为岭南文物宫、广州文化公园。2016 年,十三行博物馆在广州文化公园正式揭幕。十三行街、十三行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十三行历史

历史上,中国的对外贸易时开时禁。清康熙盛世,延续明朝隆庆以来的开放政策,实行开海通商政策。1685年,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商业交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外贸专业团体———广州十三行应运而生。它是清政府设立在广州口岸的特许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货行,是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外贸垄断组织。清政府规定,洋货行商人必须是“身家殷实,赀财素裕”者,为的是保证洋行经营的底蕴和对外贸易的信誉。

清朝初年,广州十三行实际是闽南商人主导对外贸易,其中最杰出的伍家、潘家后来入籍广东。十三行时期也有“福潮行”的说法,把在广州(含澳门)做生意的福建、潮州商人归为一帮。十三行商人与两淮盐商、山陕商人一同,被称为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是近代以前中国最富有的商人群体。

1757年,乾隆皇帝宣布撤消原设的沿海各关,仅留广东的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作为粤海关属下的中外交易场所,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惟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全部聚集于此,直至鸦片战争为止,这个洋货行独揽中国外贸长达85年。

对外贸易锁定粤海关一口之后,广州口岸洋船聚集,商贾使节往来不绝。来自各国的商船,每年五六月间泊靠广州港,带来异地的工艺品、土特产和工业品,在十三行商馆卸货交易后,带着中国丝绸的华贵、瓷器的典雅和茶叶的芳香,于九十月间乘风回归。这就是十八十九世纪中国的对外贸易景象,也是当今每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雏形。一口通商之后,经十三行完成的贸易额迅速增长。

据清宫档案记载,1754年,洋船到港27艘,税银仅52万两。1790年,洋船增至83艘,税银达到110万两。到鸦片战争前,洋船多达年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洋船泊靠,商贾云集,殷实富庶”,这是清朝天子眼中的广州十三行。近代以前,这个远离帝京的商埠,以其特有的商贸文化底蕴,与紫禁城内的皇家生活结下不解之缘,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皇帝的财源

创立于康熙盛世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1757年,随着乾隆皇帝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位于珠江边上的中外交易场所,十三行口岸洋船聚集,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欧洲、拉美南亚、东洋和大洋洲的环球贸易航线,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对于宫廷来说,在中国大陆南端,出现了一个富饶的“天子南库”。

洋船到港数目,直接影响到粤海关的税收,而海关贸易税收,一向是清廷的可观财源。为此,清帝每年都要过问洋船数目,从而了解进出口货物品种及贸易税收情况。从广东大吏历年进呈的奏折、清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十三行年上缴税银超过百万,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皇室的经费开支,通过粤海关输送宫中,而皇室每年开销白银约在60万两左右。为了广州行商的利益,在制定“一口通商”政策之前,乾隆帝曾试图加重浙江海关关税,以迫使洋船集中在广州贸易。他说:“来浙者多,则广东洋商失利。”然而,该策略并未阻止北上的洋船。于是,乾隆断然实行封关,仅留广州一口对外开放。其原因既是为维护东南海防,也是为保证广州洋行生意。

十三行商人从垄断外贸特权中崛起,经济实力的显赫,使他们成为巨大的捐献者。成功的行商,除了精明过人、能财善贾的商业才干之外,更有迎合朝廷的手段和能力。为了求得外贸特权的稳定,每遇国家大事,行商都会不失时机地向中央政府捐输报效。1787年,他们集体为台湾林爽文之役捐输军需银30万两,随后自1788年到1820年,又以皇帝万寿、廓尔喀军需、川陕剿匪、河南剿匪、黄河河工等名目,共捐银350余万两。这期间,广东行商以各种公益事业为名向政府捐献,平均每年超过10万两白银。行商还通过当时官吏品级商品化的捐纳制度,以捐输报效的巨款,换来许多官衔和职务。洋行巨头潘氏、伍氏两大家族都曾捐得三品顶戴,十三行中后期崛起的行商梁经国,因多次捐书得到清政府加晋官衔,封诰通奉大夫从二品封阶),追赠光禄大夫正一品)。由此,他们成为通达朝廷、既富且贵的官商。

西洋人着速催进京来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帝素以西学和洋货为奇,广州十三行正是处在这段时期,因其特殊的商贸地位,成为宫廷所需各类人才的中转站和奇异洋货的供应地。康熙时期,每当洋船泊靠,随船而来的西洋人便会被安排到十三行商馆内的天主教堂学习汉语,学成后还要奏报皇帝,以便日后到宫廷供职。在得到进京旨令之前,十三行就是他们休整、学习的场所。位于商馆区内的十三行夷馆,与十三行商馆遥相对应,是供洋人生活居住的地方。十三行街区是工艺美术制造业的天堂,也是宫廷匠师的人才基地。这里的行栈、作坊星罗棋布,能工巧匠荟萃。肩负皇命的广东大吏,将其中的顶尖人才举荐进宫,成为引领宫廷制造业的主力。

康熙年间,十三行输送的玻璃匠程向贵、周俊二人,将已掌握的欧洲磨花玻璃术带进内廷玻璃厂,制造出中外玻璃技术融合的作品“雨过天晴刻花套杯”,达到了当时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到了雍正年间,皇帝再想烧制此物,已是人去技亡。看来,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工艺技术面前也是无能为力的。内廷许多优秀的珐琅技师来自于十三行街。广州行商在为宫廷引进西洋人才方面,曾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1766年,有位名叫吧心的法国外科医生随本国商船到粤,因没有找到进京当差的途径而搭船回国。经两广总督查明,他居住十三行内的法兰西夷馆多日,未曾与商馆行商互通信息。为此,皇宫不得不继续等待西洋医生的再次到来。为了及时输送西方人才,广州官府定立了随时报告洋人信息的严格制度。最终,那位法国医生还是来到了紫禁城。所以,对于到华的西洋人来说,十三行是他们走向清朝京城的桥梁。

广州牙雕工匠于雍正年间进入宫廷。1729年,海关监督祖秉圭送进牙匠陈祖章。当时,苏州牙匠施天章等在宫内已经供职多年,陈祖章进入牙作后,能在苏派牙匠控制下施展技艺,崭露头角不是一件易事。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册》中记载,1740年陈祖章每月薪俸银为头等,苏州牙匠施天章食下等钱粮而退役,说明广州牙匠在宫内已经占据主要地位。1741年,陈祖章父子等雕制出著名的巨作《月曼清游册》,描写了贵族仕女们从正月到十二月的生活,有浓厚的民俗风味与生活情趣。这件牙雕至 今仍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广东的木器工艺在全国扩散影响也是起源于工匠进入宫廷。1729年,粤海关监督从广州行店作坊招募霍五等人进入造办处。与此同时,由工部右侍郎年希尧送进苏州木匠佘节公等六人。出现了与牙作类似的苏粤共处、营垒分明的格局。

采办官物

广州外贸洋行每年为宫廷输送洋货,时称“采办官物”,其中多为紫檀、象牙、珐琅、鼻烟、钟表、仪器、玻璃器金银器毛织品及宠物等等。洋行商人根据帝后的具体要求,按照内廷出具的式样逐件采买,分别由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和粤海关监督每年进献四次。翻阅清宫《进单》、《贡档》便可以发现,一口通商之后,皇宫享用的洋货几乎全部是由广州贸易洋行输送的。乾隆年间,货栈每年进口洋货千余件,广东官员作为贡品进呈的达到数百件。

作为对外贸易的物流中心,十三行为皇家生活提供了大量的珍奇洋货。清代帝王的宫廷生活无不奢靡铺张,地方大吏每逢元旦、万寿、端阳各节都要进献当地物产给天子,以博皇帝的欢心与信任,达到加官晋爵的目的,这在清代实际已衍成一种制度。皇帝后妃对舶来品的欲望,刺激了广东督抚、粤海关监督依靠十三行这一洋货市场竞相采购进口货之风,从而带来宫廷内的洋货热。特别是限定广东一口通商之后,十三行便成为皇家唯一可以倚赖的西洋奇器供应地。

作为对外贸易的物流中心,十三行为皇家生活提供了大量的珍奇洋货。1729年,洋行奉命觅购内廷配药所需,在当时属稀有洋货的伽楠香40斤。承办者无不战战兢兢,一个月后,终于买足凑齐。1765年,军机大臣传来一道谕旨,广州洋行便要为宫廷内务府采办进口紫檀木7万斤。1787年,粤海关监督佛宁的家奴从京城带回圣谕,要他随公务奏折一起,呈进些小式表玩。粤海关监督向皇帝透露,这些特供最终都是责成行商具体承办的。广州十三行被认为是华南商贸繁荣的源头,它给皇家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享乐,成为帝后倚赖的“天子南库”。这也是清帝在全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唯有广州一口例外的原因之一。到了近代,国势已衰,十三行商馆也历尽了繁荣与沧桑。由中英贸易冲突而引发的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而结束。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其中规定,英商可赴中国沿海五口自由贸易,取消广州行商垄断外贸的特权。1856年,具有170年历史的商馆被一场大火化为灰烬,广州十三行从此消失于商业舞台,其在经营对外贸易上独领风骚的辉煌遂成为历史。

十三行详介

起始

自唐代以来,广州一向是我国最重要的商港之一,而广州十三行,在十七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中叶这一段期间,又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十三行商馆集中在广州城郊西南角,紧靠珠江,那里是一个繁忙的水码头。1684年,广东政府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1757年,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而十三行则是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渠道,其真正名号是“外洋行”。后来行商家数变动不定,少则四家,多时二十多家,但 “十三行”始终是成为这个商人团队约定俗成的称谓。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此后的100年间,十三行向清朝政府提供了40%的关税收入。

1760 年(乾隆二十五年)洋商潘振成等九家向粤海关请求成立公行,该行具有亦官亦商的职能。1770 年公行裁撤,众商皆分行各办。直到1782年公行制度才最后确立下来。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另一方面,它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

洋货十三行在创建时,广东官府规定它是经营进口洋货和出口土货(包括广货、琼货)的中介贸易商行。最初指定洋货十三行经营的贸易对象,实际包括外洋、本港和海南三部分内容。

为了整顿洋行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外商的直接管理,清廷于乾隆帝十年从广州二十多家行商中选择殷实者五家为保商,建立保商制度。保商的责任是承保外国商船到广州贸易和纳税等事,承销进口洋货,采办出口丝茶,为外商提供仓库住房,代雇通商工役。保商对于承保的外国商船货物因享有优先的权利,在其他分销货物的行商交不出进口货税时,必须先行垫付。凡外商有向官府交涉禀报的事,责令保商通事代为转递,并负责约束外商不法行为

运行机制

广州十三行受粤海关管辖,它的运行机制诸如承商制、保商制、总商制、揽商制、公行等在本质上是清政府确保实现以商制夷、确保税收的方式。

利益最大化

公行制度

在清代前期,广州的行商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依靠政府给予的特权,垄断了广州整个对外贸易,形成了一个“公行”贸易制度。

公行确立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最初由宜官方指定一人为为外贸经手人。此人纳银4万两入官,包揽了对外贸易大权。后来,各行商从自身利益出发,共同联合组织起来,成立一个行会

第一条:华夷商民,同属食毛践土,应一体仰戴皇仁,拆图报称。

第二条:为使公私利益界划清楚起见,爰立行规,共相遵守。

第三条:华夷商民一视同仁,倘夷商得买贱卖贵,则行商必致亏折,且恐发生鱼目混珠之弊,故各行商与夷商相聚一堂,共同议价货价,其有单独行为者应受处罚。

第四条:他处或他省商人来省与夷商交易时,本行应与之协订货价,俾得卖价公道,有自行订定货价或暗中购入货物者罚。

第五条:货价即经协议议妥贴之后,货物应力求道地,有以劣货欺瞒夷商者,应受处罚。

第六条:为防止私贩起见,凡落货夷船时均须填册,有故意规避或手续不清者应受惩罚。

第七条:手工业品如扇、漆器、刺绣、国画之类,得由普通商家任意经营贩卖之。

第八条:瓷器有待特别鉴定者(指古瓷),任何人不得自行贩卖,但卖者无论赢亏,均须以卖价百分之三十纳交本行。

第九条:绿茶净量应从实呈报,违者处罚。

第十条:自夷船卸货及缔订装货合同时,均须先期交款,以后须将余款交清,违者处罚。

第十一条:夷船欲专择某商交易时,该商得承受此船货物之一半,但其他一半须归本行同仁摊分之,有独揽全船货物者处罚。

第十二条:行商中对于公行负责最重及担任经费最大者,许其在外洋贸易占一全股,次者占半股,其余则占一股之四分之一。

第十三条:头等行,即占一全股者,凡五;二等者五;三等者六;新入公行者,应纳银一千两作为公共开支经费,并列入三等行内。

初时,公行没有法定的共同领袖,也没有取得完全统一的部署,组织相当松散,时散时复。一直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广东巡抚李湖等奏请明立科条,建议“自本年为始,洋船开载来时,仍听夷人各投熟悉之行居住,惟带来各物,令其各行商公同照时价销售,所置回国货物,亦令各行商公同照时定价代买”即是说要复设公行。两年后,经清政府批准,公行正式恢复,从此一直延续到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前,再也没有解散过。

十三行商人

十三行的潘、伍、卢、叶四大行商,潘有度卢观恒伍秉鉴、叶上林号称“广州四大富豪”,其家产总和比当时的国库收入还要多,是货真价实的“富可敌国”。叶上林祖籍豫章城虔州南安府,经营义成行。在泮塘筑有叶家别墅花园,是唯一成功退休的洋行行主。洋行巨头之一潘氏家族的豪华别墅临广州珠江而筑,堂皇气派,钦差大臣、总督巡抚及外国使节常常在这里会晤。伍家豪宅与潘园交相辉映,是一处大型的园林建筑,可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相媲美。伍秉鉴资产在1834年约有2600万两白银,被当时的西方人称为“天下第一富翁”。19世纪中期,在美国凡带有伍家图记的茶叶,就能卖得出高价。2001年,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将伍秉鉴评为千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之一。十三行商馆内也是金山珠海,堆满银钱。有位广东官员在上奏皇帝时说,由广东销烟引发的中外鸦片战争,其战火之所以绕开广东,与十三行商馆中囤积着大量外国公司的财富不无关系。十三行商人与两淮盐商、山陕商人一同,被称为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是近代以前中国最富有的商人群体。十三行商人从垄断外贸特权中崛起,十三行街成为当时世界的“华尔街”,大的商号拥有资产上千万银两,出现了一批世界级的豪富。

商人分类

清代时期,广州十三行一带有5000余家专营外销商品的店铺,涉及漆器、银器、瓷器、纺织、绘画、雕刻等各个行业。根据经营商业的项目,明清时期的广东商人可分为牙商、盐商、铁商、米商、糖商、丝绸商、陶瓷商、烟草商、典当商、布商、药商等,其中以牙商最为著名。

所谓牙商,本来是指在城市和乡村的市场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从中抽取佣金的居间商人,亦称牙人。明清时,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牙商人数大大增加,形成了一个专门的行当,称为牙行。清代著名的广东十三行,就是指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十三家牙行商人。

从清朝初年始,凡是外商来华贸易或办理其他事务,都必须经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来进行,“公行”通称“十三行”,位于广州市区西南方的十三行路,南与六二三路沙面相邻。它是官方特许的垄断性商业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协定出口货价及代中外商人纳税。除了做生意之外,十三行还要与来华洋商打交道,从货物买卖到日常起居,事无巨细,都必须通过十三行。

洋行数量并不是固定的13家,从康熙五十九年(1720)至道光十九年(1839)纳入统计的38个年份中,共有行商约400多家,行商最多年份为乾隆二十二年(1757)的26家,最少年份为乾隆四十六年(1781)的4家,实数为13家的就只有嘉庆十八年(1813)和道光十七年(1837)两个年份。而行名也常改变,稍后即有兴隆、联兴、德兴、正兴、同兴、源昌、晋源、怡和、宝顺等行。

牙行

1.伍秉鉴的怡和行,商名浩官,

2.卢继光的广利行,商名茂官,

3.潘绍光的同孚行,商名正官,

4.谢有仁的东兴行,商名鳌官,

5.梁亟禧的天宝行,商名经官,

6.严启昌的兴泰行,商名孙青

7.潘文涛的中和行,商名明官,

8.马佐良的顺泰行,商名秀官,

9.潘文海的仁和行,商名海官,

10.吴天垣的同顺行,商名爽官

11.易元昌的孚泰行,商名昆官,

12.罗福泰的东昌行,商名林官,

13.容有光的安昌行,商名达官。

商帮形成

广东拥有优越的人文地理环境商品性农业发展蓬勃,明清时期,朝廷对广东实行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广东商人从此崛起,并称雄海内外商界,形成了中国“五大商帮”之一的粤商。此外,广东商帮的形成,还与广东悠久的商业传统,和浓烈的商品意识有密切的联系。自秦汉以来,广东就一直是对外贸易的重镇。千年的商业沉积,孕育了广东人强烈的经商意识,促使了广东商人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广东商人辛勤的经营,为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辉煌的外贸之路

清代时期,广州十三行一带有5000余家专营外销商品的店铺,约25万匠人专门从事外销工艺品的生产和制作,涉及漆器、银器、瓷器、纺织、绘画、雕刻等各个行业。广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唐代,明朝已扬名海外。1600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十分喜欢广东的金银线绣,亲自倡导成立英国刺绣同业公会,按照广绣作坊形式组织王室绣庄,从中国进口丝绸和丝线,加工绣制贵族服饰;英王查理一世更推动广绣艺术传播英伦三岛,被西方学者称誉为“中国给西方的礼物”。清初,英国人把裁剪好的服饰拿到广州绣坊加工绣制,有的贵族连名片也要刺绣,后来发展到刺绣圣母像耶稣像和国王大臣像。乾隆年间,广州的绣坊、绣庄有5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17、18世纪,欧洲贵妇流行刺绣披肩,广绣披肩销量与日俱增。1772年前后,广绣披肩在欧洲的销量达八万条,其中法国占四分之一。到1776年,仅英格兰公司一家就输入了10.4万条。1900年经由广州海关出口的广绣,价值达496750两白银。

广缎是广州产的一种高级丝织物。广彩的全称是“广州织金彩瓷”,产生于清康熙年间。清代,西洋珐琅从广州传入中国。16世纪,广东出产的漆器大量销往欧洲,被称为“广器”。广作指的是广州出产的木制家具,又称广式家具广雕是指广州地区生产的具有岭南特色的雕刻工艺品,包括牙雕、玉雕、木雕、榄雕、石雕、砖雕、骨雕贝雕等,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牙雕、玉雕、木雕。中世纪以来,扇子在欧洲被女性视为必不可少的服装点缀品,因价格昂贵,欧洲宫廷贵妇往往以拥有一把奢华精美的扇子作为炫耀攀比的资本。

19世纪广州十三行附近的靖远街和同文街,最多时有两三千外销画师。广州画师采用西方的绘画颜料和技法,绘制带有中国风情的图画,销售给来华的洋人,种类有布本油画、象牙油画、玻璃油画、通草水彩画、纸本水粉画线描画等等。中国外销壁纸从16世纪中叶开始由西班牙、荷兰的商人从广州购买后运往欧洲出售,清代广州十三行画作坊相当活跃,其壁纸远销欧洲与美国,深受贵族的欢迎。广州十三行成立后,行商所设的商馆区形成了一个以外销银器为主的“银器市场”,银器店集中在同文街、靖远街及河南花地一带。清代,广州十三行成为全国各地茶商的聚集之地,除英国之外,葡萄牙、荷兰、俄罗斯都是茶叶消费大国。

文化交流

在许多西方人眼中,中国是个丝国、瓷国,还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各种工艺品以及传统文化。十三行将这些财富装上开往西方的航船,向世界各地传播着东方的文明。十八十九世纪,中国丝绸以色泽滑润、轻薄飘柔、华贵高雅而著称,成为西方上流社会不惜以重金争购的奢侈品。然而,清政府实行的丝绸出口限运,使得这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加走俏。英、美、瑞典等国商人称,欧美各国皆是“不善织造之国度”,贵族们的“服饰之荣”一向仰赖中国的丝织品市场。十三行曾是在华外国人的集散地,通商贸易使最初的贸易货栈发展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洋行商人成为吸纳西方科学文化的先行者。

历史上形成的外贸传统,孕育了洋行商人较为开阔的视野、广博的见识,他们从商务与时代的需求中最早地接受了外面的世界。许多行商都能以流利的英语与外商打交道,洋行还设有从事外语翻译的专业人员。各国夷馆在外观建筑、室内装饰及生活方式上都带有各民族风格。这里俨然是一个世界商务机构的博览会,与十三行中国商馆遥相对映,构成了一幅中西合璧的人文景观。1762年,乾隆帝为使“远人日用有资”,特许十三行贸易的外国商船各夹带2000斤丝织品出口,洋行货栈的外商不禁“欢呼感戴”。在举国上下一片封禁的时代,十三行作为令人称羡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无疑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通道。

在18至19世纪初期,广州海珠区西关一带曾涌现出由十三行商人兴建的规模宏大、雍容华丽的私家园林,包括潘家花园、伍家花园海山仙馆在内的众多名园,被称为“行商庭园”。它们不仅是岭南园林的巅峰之作,还引发了清代时期欧洲各国模仿“中国式”园林的盛况。外商们经常到行商庭院聚首,中外画家对园林精心描绘,并向全世界发行风景“外销画”,让广东园林漂洋出海,声名远播。1742~1744年间,英国建筑家钱伯斯曾两次来到广州考察庭园建筑。钱伯斯将中国建筑设计风格带到了欧洲,极大地影响了18世纪西方建筑“中国风格”的发展,使中国式园林在欧洲风靡了近百年。

中西文化交融

十三行曾是在华外国人的集散地,通商贸易使最初的贸易货栈发展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洋行商人成为吸纳西方科学文化的先行者。历史上形成的外贸传统,孕育了洋行商人较为开阔的视野、广博的见识,他们从商务与时代的需求中最早地接受了外面的世界。许多行商都能以流利的英语与外商打交道,洋行还设有从事外语翻译的专业人员。

1772年,洋行商人潘振承在与英商交易时首次采用伦敦汇票支付货款,这对在当时只知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中国商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鸦片战争期间,为改变广东水师装备,增强作战能力,洋行众商率先捐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并购买美式夹板船,这是我国最早购置欧美兵船的一大创举。1842年,行商曾寻求仿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轮船。道光帝得知后在谕旨中说:“广东造得火轮船,亦颇适用,著即绘图呈进”。

随着清代广州国际贸易繁荣,洋画师也来此谋生,并收徒授业,培养出第一批中国油画师。19世纪30年代后,英国画家乔治·钱纳利来华传授水粉画技法,大大提升了广州“外销画”水准,林呱即为其高徒,林呱的《老人头像》曾入选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展,是最早在欧洲画展上亮相的中国画家。当时知名外销画家有煜呱、啉呱、庭呱、新呱等。呱字洋文写作Qua,从葡萄牙语词Quadro而来,欧洲人看见商行的呱字招牌,便知道店里做的是洋画生意。

十三行也曾创造出中西合璧的商贸文化。为了便于外商开展商务,洋行商人在行栈区另辟了一片供洋人经营、居住的商馆,被称为“十三行夷馆”。各国夷馆在外观建筑、室内装饰及生活方式上都带有各民族风格。这里俨然是一个世界商务机构的博览会,与十三行中国商馆遥相对映,构成了一幅中西合璧的人文景观。

历史事件

禁烟运动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向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出口丝绸、瓷器等,维持了100年以上的贸易顺差地位,其结果是全球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而欧洲出现了贵金属货币的短缺,因此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获取白银而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

道光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1839年3月10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立即雷厉风行地开展禁烟运动

1839年3月18日,林传见伍家等行商,痛斥他们包庇鸦片贸易的罪过,要他们改邪归正。并令伍绍荣等到商馆传谕外国鸦片贩子,限三天内缴烟具结。19日,外国烟贩来到行商公所,询问中国政府“对于如要呈缴的鸦片,给什么代价”。 21日,是缴烟期限的最后一天。林宣布,若不在次日缴烟,便将行商中的两人正法。

为了渡过难关,伍秉鉴等劝外商缴出一小部分鸦片加以应付。晚上,他甚至跑到旗昌大股东格林(J·C·Green)的办公室,请他答应在上缴的鸦片烟数之外,再加缴150箱,所值105000元由他偿付。接着,全体行商应缴到商馆,与外商共商对付林的缴烟谕令的对策。行商向外商建议缴出一千箱鸦片蒙混过关,并说“你们将不受损失,我们以后给予赔偿”。外商采纳了这一建议。22日,浩官等行商带着1037箱鸦片去见林则徐,受到林的痛斥。

鉴于行商勾结外国鸦片贩子玩弄阴谋,3月22日,林则徐决定传讯英国大鸦片贩子颠地。23日,为进一步施加压力,将伍绍荣等革去职衔,逮捕入狱。将伍秉鉴和茂官摘去顶戴,戴上锁链,令其前往宝顺洋馆,催促颠地进城。24日,义律到达广州,林则徐将伍绍荣放出,再令其携带谕帖到商馆,令外商缴出全部鸦片,限三日内取结禀复。当晚,义律企图带颠地逃跑,林立即封锁商馆。3月28日,义律禀告林则徐,愿缴出鸦片20283箱(成本约六百万元)。

但是,英国驻华贸易总监督义律没有让英国商人把鸦片直接交给中方,而要先交给义律,再以英国驻华贸易总监督的名义交给中国政府,义律的做法是为了把鸦片纠纷变成中英两国政府之间的问题,为下一步阴谋发动侵华战争制造借口。四至五月间,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2万多箱在虎门全部销毁。

历次火灾

从广州十三行的形成至逐步消亡的二百多年间,广州十三洋行先后发生过多次大火。火势迅猛。1822年,十三行附近一家饼店失火,波及十三行,大火连续烧了两日,夷馆、洋行多间被烧毁,损失惨重。据后统计,11家洋行未被烧的只有5家。外商的货物全部烧毁,所有行商房屋货栈变成了灰烬,牵连附近的房屋店铺千余家。第二次大火是鸦片战争之后,100多名英军士兵在洋行前中国人开的水果店抢水果吃,还用刀将店主划伤,激起了广州民众的愤慨。半夜,广州民众火烧英国商馆,广州清政府官兵前往救火,被群众掷来的密集石头阻截,使之不能前进。大火一直烧到第二天才熄灭。

第三次大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驻扎在十三行地区的英军,为阻止中国军民对外国商馆的袭击,拆毁了十三行地区周围大片民居,留下一片空地以防止中国军民的偷袭。12月14日深夜,痛恨侵略者的广州民众从被拆毁的铺屋残址上点火,火势舜间即蔓延至十三行外国商馆区。1915年7月13日,正当广州遭受水灾之时,十三行一带不慎失火,祸及专售火油、火柴等的同兴街。油箱爆炸,油浮水面,火随油流。火势更借珠江上首尾连结的船艇蔓延至河南大基头,珠江两岸顿成火海。同时因街道水深数尺,难以施救,大火持续两天两夜,25条大小街道尽成火场,烧毁商号、住户2000多家,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要求“租借”位于十三行商馆区残址西面的沙面重建新的商馆区。

历史遗迹

锦纶会馆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清代广州丝织行业的行业会馆(即“锦纶行”), 是丝织行业老板们聚会议事的场所,是广州唯一幸存的清代行业会馆建筑。黄埔古港是清代广州的对外贸易口岸,外国商船只准停靠在黄埔泊地,在取得通行证后,由本地的小船拉着货物和人送到十三行做买卖。2016年9月30日,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正式对外放,十三行博物馆位于广州文化公园展览中心。

相关纪录片

2011年由CCTV记录频道首播的专题片《帝国商行》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广州十三行”,这个已逐渐不为今人所知,被人们遗忘的商人群体,曾经营了大清王朝全盛时期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度在中国中西贸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跃,该片重现了“广州十三行”在清朝中后期,由极盛转向衰落的过程。

十三行现状

如今的十三行是一个服装批发中心,位于广州荔湾区十三行路,熟悉的人一般简称为“十三行”。以十三行路为中心,故衣街豆栏上街、和平东路服装商场环绕成的物流商业圈,已成为广州历史最长的服装批发集散地。这里每天进出货物数千吨,人流量达数十万人次,服装远销海内外。

广州十三行商圈主要由新中国大厦和红遍天大厦构成。“新中国”的一楼到三楼的零售批发商铺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开门做生意,四楼以上的大户则八点开门。“红遍天”一二楼也是零售批发兼做的商铺,一般也在早上六点半开门,三楼以上的写字楼生意较稳定,主要是向全国的批发大户承接“打包”生意,很少做零售,大多在七点半后才开门。

2017年,广州市政府对十三行地区进行改造,力图重现百年前具有“欧陆风情”的十三行。改造工程包括对十三行地区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基础设施等方面专项整治,提升该地区整体形象,以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整治范围包括人民南路、十三行路、康王路桨栏路围合的区域,覆盖范围约7.11万平方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