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2 22:40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东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在乌鲁木齐等大、中、小城镇也广为流传。特别是“十二木卡姆”,它是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广泛流传于新疆的南疆地区和北疆的伊犁地区。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肇始于民间文化,发展于各绿洲城邦国宫廷及都府官邸,经过整合发展,形成了多样性、综合性、完整性、即兴性、大众性的艺术风格,并成为维吾尔族的杰出表现形式。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优秀的古典音乐,即大型古典音乐套曲的称谓。它是维吾尔人民创作出来的一部巨大的音乐财富,素有“东方音乐明珠”之誉称。
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木卡姆除大型套曲意思外,还具有法则、规范、曲调等多种含义,它由十二部木卡姆组成,每一部又由大乃格曼(大曲naqma)、达斯坦(叙事诗dastan)和麦西热甫(民间歌舞maxrap)三大部分组成,含歌、乐曲20至30首,长度2小时左右。全部演唱完十二木卡姆需20多个小时。木卡姆体裁多样,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音乐语言,深沉缓慢的古典叙诵歌曲,热烈欢快的民间舞蹈音乐,流畅优美的叙事组歌,在艺术成就上是无与伦比的。《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音乐的脊梁,是打开维吾尔族文化的金钥匙,是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的融合体。
十二木卡姆音乐历史非常悠久,它继承和发扬了古代西域音乐中的《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伊州乐》、《于田乐》等音乐传统,以汉唐时期已形成了完备的艺术形式,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公元十六世纪,由叶尔羌汗国的阿曼尼萨汗王后组织音乐家们,将民间流传的十二木卡姆音乐进行了系统的规范,使木卡姆音乐更加完整地保留下来。
现存在木卡姆音乐有多种不同风格的类型,其中有喀什木卡姆、多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其中的喀什木卡姆形式最完备,更具代表,而且在天山南北广为流传。喀什木卡姆共有十套,因此人们习惯称之为十二木卡姆。
十二木卡姆的源流,从时代和地域因素上讲主要有两点,一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套曲和歌曲;二是地方音乐,即库车、喀什、吐鲁番、哈密和和田音乐以及刀郎音乐。这种时代和地域因素相互交织渗透,浑然一体,形成产生于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民族特征、道德观念及其心理素质的民族调式特点。这种特点则是通过独特的音乐形式、演奏方法以及独特的演奏乐器加以体现的。早在在维吾尔族祖先从事渔猎、畜牧生活时期就产生了在旷野、山间、草地即兴抒发感情的歌曲,后来经不断融和、衍变,到公元12世纪,发展形成了博雅婉组曲,这就是木卡姆的雏形。“木卡姆”正式纳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是与一位伟大的维吾尔族女性--阿曼尼萨(公元1533-1567年)密不可分的。1547年,酷爱音乐和诗歌的阿曼尼萨,成为以新疆莎车为国都的叶尔羌汗国的王后。
而国王阿不都·热西提汗是一个学问渊博、雷厉风行的可汗。他是诗人,是乐师;他熟识波斯文、突厥文诗歌,懂得希腊音乐(毛拉·穆萨《安宁史》)。他在位的年代(1533-1570年),由他主持重新扩建了喀什噶尔皇家伊斯兰经文学院(即汗勒克买德力斯),还将喀喇汗王朝著名大诗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陵墓由吐曼河边迁葬于喀什噶尔城南的皇族陵园(即阿勒吞鲁克),因为旧坟受到洪水威胁。他是一个热爱古今中外文化艺术的统治者;在治理政务之余,他的兴趣更多地偏重于文化艺术的发展,就很可以理解;而他与虽出身寒微却同样精于维吾尔文化艺术的阿曼尼萨汗结合,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出生地
距莎车县城50公里的喀尔苏乡夏布鲁克村,是阿曼尼莎汗的出生地。
和村民们谈起王妃时,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自豪。这里的不少女性将王妃当做“心灵安慰剂”。当男子在节日里走向清真寺去礼拜时,村子里的女性会悄然朝向王妃故居的方向,静静地伫立,将自己的心事或美好的祝愿默默告诉王妃。
阿曼尼萨汗出生于歌舞之乡刀朗河畔的一个贫苦掐夫之家。自幼的耳濡目染,培养了她对音乐与诗歌文学的兴趣与超人才能,以后又成长为著名的维吾尔书法家。演奏弹拨尔是她的拿手戏,她用自己创作的歌词演唱的《潘吉尕木卡姆》,曾使打猎路过这里的阿不都·热西提汗一听而动心。
木卡姆之母
在王后阿曼尼萨汗的影响和提倡下,原来就醉心于文化艺术的阿不都·热西提汗,发令召集起散布在喀什噶尔与叶尔羌一带有名的维吾尔乐师、歌手和诗人,在宫内全面搜集整理流传在民间的木卡姆乐章。阿曼尼萨汗自己亲自创作了其中的《依西来提·安格孜木卡姆》成为流传后世的《十二木卡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音乐家,也是诗人,她的名作《精美的诗篇》、《美德》与《心灵的思考》使她在整个汗国名声大噪。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她杰出的艺术才能同样对维吾尔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第一次规范化的木卡姆套曲,最初分为16部,后来又演变成十二木卡姆;总其大成者是阿曼尼萨汗,这就是十二木卡姆的源头,阿曼尼莎汗是名副其实的十二木卡姆之母。
得力助手
阿曼尼萨汗得力的助手、著名的宫廷乐师尤素甫·喀迪尔汗在这项大型工程中的作用,则是任何人也无可替代的。尤素甫·喀迪尔汗是叶尔羌人。据史料披露,维吾尔族的著名乐器热瓦甫就出自他的手;而改弦乐上的肠衣弦为丝弦的,也是这位杰出的音乐大师;维吾尔乐器那优美的音色与丰富的表现力,与他的功绩分不开。他在音乐与文学方面高深的造诣,使他在叶尔羌汗国乃至中、两亚地区有着惊人的威望:有许多人不远万里,穿越城镇戈壁,来自伊拉克、伊朗、提比里孜、呼罗珊、花剌子模、撒马尔罕、安集延、伊斯坦堡、克什米尔、班里赫、设拉子等地,向他学习音乐。
在他实际组编木卡姆乐曲之前,他的诗集已在中亚各地广泛流传。流传至今的木卡姆乐章中的绝大部分乐曲和歌调,都是经他整理加工而后定的。这就无怪乎他在叶尔羌汗国宫廷有着显赫的地位。当时的阿不都·热西提汗一有闲暇,就喜欢召来各界名人雅士,津津有味地听他们进行关于诗歌、音乐、宗教学术方面的研讨辩论;而尤素甫·喀迪尔汗就成了这位大汗形影不离的顾问和知心朋友。
时代造就了这样一批无与伦比的人才,而集中在一起的这些人才又共同为维吾尔文化艺术的长足进展做出了贡献。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叶尔羌汗国成为当时木卡姆艺术的一个最理想的中心。以喀什噶尔一叶尔羌为重要发源地的木卡姆乐舞,在以后不长的岁月里,就广泛流传到天山南北各地,又形成了融合当地特色并冠以各地名称的木卡姆,如刀朗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等,在绍吾尔音乐舞蹈史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铁木尔贡献
铁木尔·达瓦买提是十分珍爱、积极扶持、大力提倡、为弘扬维吾尔木卡姆付出了巨大努力的一位当代新疆维吾尔族的国家领导人。
在新疆境内的木卡姆艺术家、学者乃至平民百姓,一提到他对维吾尔木卡姆的贡献,无不拍手称赞、衷心敬仰。在新疆广泛流传的维吾尔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维吾尔族人民心中的艺术之神,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
铁木尔·达瓦买提在他的回忆录《生命的历程》中写道:“我从年轻时代就酷爱十二木卡姆,把它视作自己的生命,为此我和诸位十二木卡姆专家、学者一起,为其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在铁木尔·达瓦买提副委员长的组织领导下,中国先后召开了三次国际木卡姆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除了中国外,还有不少外国知名学者。这几次会议,对中国维吾尔木卡姆传播世界,中国学者、艺术家学习、了解、借鉴世界木卡姆获得了良好的效益,从而也推动了中国维吾尔木卡姆的学术研究和艺术表演。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唱词包括哲人箴言、先知告诫、乡村俚语、民间故事等,其中既有民间歌谣,又有文人诗作,是维吾尔族人民心智的生动表现。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音乐形态丰富多样,有多种音律,繁复的调式,节拍、节奏和组合形式多样的伴奏乐器,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感染力。木卡姆分布地区很广,种类繁多。阿拉伯、波斯、土尔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均有木卡姆,但就其种类来说,在世界上,新疆的木卡姆种类最多,有一系列带有地域性特色的套曲,如《哈密木卡姆》、《和田木卡姆》、《刀朗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在其文化空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流派。
长期以来,十二木卡姆是师徒相传,口传心授。这种传承形式,在岁月风尘的荡涤下,极易耗散。加之十二木卡姆体系太庞大,词意太深奥,曲牌太绵长,完整死记硬背下来非常困难,到解放前夕,十二木卡姆已濒临灭绝。为了抢救这濒于失传的音乐瑰宝,1950年,文化部派出音乐家万桐书、刘炽等音乐家组成“十二木卡姆整理工作组”开始了艰辛的挖掘、整理工作。音乐家们找到“十二木卡姆”的唱者、维吾尔族著名老艺人吐尔迪阿洪老人,用一台老式钢丝录音机录下了十二木卡姆的全部内容。用了将近6年时间,才将曲谱、歌词整理完毕。经过整理和编辑,1960年,正式出版了《十二木卡姆》:包括古典叙诵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曲、即兴乐曲340余首。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十二木卡姆由十二套大型古典乐曲组成,其中的每一套包括穹乃额曼(意为大曲,系列叙咏歌、器乐曲、歌舞曲)、达斯坦系列叙事歌、器乐曲和麦西热甫(系列歌舞曲)三大部分。每套含乐曲二十至三十首,十二套共近三百首,完整地演唱需要二十多个小时。喀什、和田、阿克苏和伊犁等地流传的十二木卡姆虽然同源,但在结构模式、旋律风格、乐器使用等方面却又各具特色。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民众最喜爱的艺术形式,在各种公众或家庭聚会中演唱和舞蹈。
1.艺术特色
十二木卡姆主要流传在南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喀什、莎车、和田及塔里木盆地北缘的阿克苏、库车诸绿洲和北部新疆的伊犁谷地。由拉克木卡姆、且比巴亚特木卡姆、斯尕木卡姆、恰哈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孜哈勒木卡姆、艾介姆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纳瓦木卡姆、木夏维莱克木卡姆、依拉克木卡姆等十二套大型套曲组成。
其中的每一部又包含“琼乃额曼”、“达斯坦”“西热甫”三大部分。其中,琼乃额曼意为大曲,由若干首叙诵歌曲、器乐曲和歌舞曲组成;达斯坦原意为“叙事长诗”,在维吾尔族民间,因这种叙事长诗主要由达斯坦其连说带唱地进行表演而成为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十二木卡姆中每部的达斯坦部分以民间流传的达斯坦为基础归整、演化而来,由一组叙事歌曲和器乐曲共同组成;麦西热甫原意为“聚会”,在全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城镇,经常举行各种以自娱性歌舞为主的群众性聚会,其中规模较大的就叫做麦西热甫。
十二木卡姆中每一部木卡姆的麦西热甫既与南部新疆各维吾尔聚居区所举行的麦西热甫聚会有联系,也可看到苏菲派伊斯兰教徒,特别是其中被称为阿希克(意为痴迷(于安拉)者)的最为虔诚的教徒,经常吟诵泰尔肯(意为乞求)调的踪影。
十二木卡姆中每一部木卡姆的名称大都源自波斯、阿拉伯。对于它们的含义,除斯尕、恰哈尔尕、潘吉尕明确地是波斯语,分别意为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之外,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拉克意为纯、专有,在波斯语中表示脉搏、动脉;也有学者认为,拉克由然哥一词演绎而来,含有纯洁、自然之意。乌孜哈勒意为(自己的)境况、处境、悲哀、痛楚、悲恸;可也有学者认为这个名词含有高昂状态之意。艾介姆原泛指非阿拉伯国家和非阿拉伯人,可指的是波斯人还是突厥人,学者们都又各言其是。乌夏克意为情人们、恋人们,也有学者说这个名词可以引申为恋曲。巴雅特为古突厥人部落之一,也有学者认为这一词汇还含有上苍的意思。纳瓦意为声响、声音、(鸟的)鸣叫、鸣啼。木夏乌热克意为十分刺激。且比巴亚特、依拉克可能是部落的名称。
各地流传的十二木卡姆版本并不相同,在伊犁地区流传的十二木卡姆的每一部只包括木卡姆散序和达斯坦、麦西热甫。除散序之外的琼乃额曼部分散佚的原因待考。20世纪30年代,当地的音乐家们对比进行了补充和加工,逐渐形成了伊犁流派曲调华丽、委婉,演唱明快、激昂的特色。
喀什、阿克苏地区演唱十二木卡姆时,主要以拉弦乐器萨它尔跟腔伴奏,以乃格曼其(形制较少的手鼓)达普击节相伴,亦可加用拨弦乐器卡龙,热瓦甫、弹布尔、都它尔;和田地区演唱十二木卡姆时,主要以吹管乐器巴拉满跟腔伴奏,以达普击节相伴,也可加用萨它尔、卡龙、弹布尔、都它尔、热瓦甫等其它乐器;伊犁地区演唱十二木卡姆时,主要以弹奏乐器弹布尔、都它尔、拉弦乐器斯克里泼卡(小提琴)跟腔伴奏,以达普击节相伴。
2.十二木卡姆的传承
长期以来,十二木卡姆是师徒相传,口传心授。这种传承形式,在岁月风尘的荡涤下,极易耗散。加之十二木卡姆体系太庞大,词意太深奥,曲牌太绵长,完整死记硬背下来非常困难,到解放前夕,十二木卡姆已濒临灭绝。为了抢救这濒于失传的音乐瑰宝,1950年,文化部派出音乐家万桐书、刘炽等音乐家组成“十二木卡姆整理工作组”开始了艰辛的挖掘、整理工作。音乐家们找到“十二木卡姆”的演唱者、维吾尔族著名老艺人吐尔迪阿洪老人,用一台老式钢丝录音机录下了十二木卡姆的全部内容。用了将近6年时间,才将曲谱、歌词整理完毕。经过整理和编辑,1960年,正式出版了《十二木卡姆》:包括古典叙诵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曲、即兴乐曲340余首。
新时期,新疆继续加大十二木卡姆的拯救力度。上世纪八十年代相继成立了自治区木卡姆研究室、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同时出版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等书籍和光盘。1996年,新疆艺术学院成为了木卡姆表演艺术班。
由于维吾尔族相对独立的绿洲生活环境逐渐改变,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也随之变化,十二木卡姆艺术因此出现传承的危机。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
吐鲁番木卡姆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传于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及周边吐鲁番市和托克逊县。
1.艺术特色
吐鲁番木卡姆有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等11部,它们是: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恰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纳瓦木卡姆、萨巴木卡姆、依拉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和多郎木卡姆。其中的每一套都由木凯迪满、且克特、巴西且克特、亚郎且克特、朱拉、赛乃姆、赛勒克、尾声等段落组成,11套总计包括66首乐曲,全部演唱大约需要10个小时。
吐鲁番木卡姆中的木凯迪满部分亦称艾再勒(意为两行诗)。赛乃姆部分又称麦西热甫,是多首歌舞曲组成的一个大口袋,演奏(唱)者可根据自身和舞蹈群众的情绪需要任意增添节奏相同的曲目。在潘吉尕木卡姆的赛乃姆部分,最后出现了吐鲁番地区著名的、以诙谐幽默著称的那孜尔孔乐曲。除了在乐器的伴奏下歌唱之外,吐鲁番木卡姆还有一种鼓吹乐的表演形式。所以,吐鲁番地区的著名木卡姆艺人既要能操起萨它尔琴自弹自唱,还要能吹得一手好苏乃依。技艺高超的舞蹈者遂在乐曲伴奏中进行模拟舞和竞技舞的表演,将气氛推向高潮。“赛勒凯”部分又称苛希冬,乐曲速度突然放慢,节奏变宽,这种散、慢、中、快、慢的结构为吐鲁番木卡姆所特有。尾声的篇幅极为短小,仅由一、二句乐句构成。
除有伴奏以外,还有用鼓吹乐表演的形式。吐鲁番木卡姆,无鼓不歌、无舞不乐的艺术特色是古代高昌及高昌回鹘汗国的音乐遗风。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吐鲁番木卡姆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撞击、交融的历史。在吐鲁番木卡姆中既能见到我国中原音乐和漠北草原音乐的因素,也能见到中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国家、地区音乐的影响。它的特殊音乐节奏、节拍及律制是维吾尔音乐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
吐鲁番木卡姆的唱词多为民间歌谣,也有中世纪文人墨客的诗作,它汇集了吐鲁番维吾尔民间口头文学和察合台历史时期古典诗歌的精华,成为研究古代高昌人和周边族群及现代维吾尔民族的生活哲学、伦理道德、民俗民风、文学艺术等诸种文化表现不可多得的活态资料。
2.吐鲁番木卡姆的传承
由于吐鲁番木卡姆中的部分歌词和诗作采用古代察合语,当代听众难解其意,因此它的传承面临困境。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
哈密木卡姆是流传在新疆东部哈密地区的一种历史悠久、篇幅宏大、结构完整的大型维吾尔音乐套曲,共有琼都尔木卡姆、乌鲁克都尔木卡姆等12套,其中7套包括两个乐章(即两套曲目),共有258首曲目、数千行歌词。哈密木卡姆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西域伊州乐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来自中原、中亚及西亚的音乐艺术营养,在歌词、风格、结构等方面体现了文化多元性的特点。
1.艺术特色
哈密木卡姆共有12套19个分章。它们是:琼都尔木卡姆、(又名我走遍天下,含两个分章),乌鲁克都尔木卡姆(又名哈伊哈伊约兰)、穆斯台赫扎特木卡姆(又名亚勒吾孜托云,含两个分章)、恰尔尕木卡姆(含两个分章)、胡甫提木卡姆(含两个分章)、且比亚特木卡姆(又名加尼赞姆,含两个分章)、穆夏威莱克木卡姆(又名医治你心病的良药,含两个分章)、乌孜哈勒木卡姆(又名代尔迪里瓦,含两个分章)、都尕木卡姆(又名(小)你让我好苦)、多浪穆夏威莱克木卡姆、伊拉克木卡姆(又名(大)你让我好苦)和“拉克木卡姆”(又名“唱吧!我的夜莺”),12套《哈密木卡姆》共含258首乐曲,全部演唱需要将近10小时。哈密木卡姆的命名方式保持了维吾尔族的传统,每套木卡姆的名称一直都保留着维吾尔族的名称,在新疆各地木卡姆中显得十分独特。
和同属板式变化体套曲(在每套套曲中可以见到主要乐调和主题旋律的贯穿,而以节拍、节奏的变化为最主要的变奏手段,并从而构成套曲)的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不同,每套哈密木卡姆之中基本见不到主要乐调和主题旋律的贯穿,属于篇幅不长的木卡姆(散板序唱)开始,后面连缀10至21首当地民间流传的歌舞曲或歌曲的只曲连缀体套曲。
哈密木卡姆主要以拉弦乐器哈密艾捷克(又称哈密胡琴)和拨弦乐器哈密热瓦甫伴奏多面形制较大的达普击节相伴。哈密木卡姆在历史上经过了从民间到王宫、最后又回到民间的流传整合过程,经由民间艺人的不断演唱和整理规范,形成了结构完整的套曲形态。每套木卡姆均由散板的序唱和4/4、7/8、5/8节奏的多首歌曲及2/4节奏的多首歌舞曲的结构序列组成,体现了典型的完整性特征。
2.传承意义
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当代维吾尔族人民的审美情趣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哈密木卡姆的文化价值知之甚少,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
刀朗木卡姆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以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流域为中心的刀郎地区,尤以麦盖提县为盛。
刀郎,亦被音译为“刀朗”、“多郎”、“多朗”、“多浪”、“多兰”、“多伦”、“朵兰”、“都兰”、“隋兰”或“道南”等。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个词汇是生活在从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两岸直到罗布泊地区的一部分维吾尔人的自称。
他们生活的地区也就被称作刀郎地区。刀郎木卡姆主要流布于喀什地区的莎车县、麦盖提县、巴楚县,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在喀什地区的叶城县、泽普县、岳普湖县,阿克苏地区的沙雅县、库车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轮台县、库尔勒市、尉犁县直至吐鲁番、哈密地区,也可看到刀郎木卡姆的影响。
刀郎木卡姆是维吾尔木卡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十二木卡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刀郎木卡姆根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叶尔羌河两岸的绿洲文化,含有漠北牧猎文化的因素,具有典型的多元一体的特点。麦盖提县维吾尔族祖先在从事渔猎、畜牧生活时期就产生了在旷野、山间、草地即兴抒发感情的歌曲,这种歌曲叫作巴雅宛(旷野之意),后来经不断融和、衍变,到公元12世纪,发展形成了巴雅宛组曲,这就是刀郎木卡姆的雏形。后经著名维吾尔木卡姆大师阿曼尼萨汗(1534年生于新疆麦盖提县尕孜库勒乡,卒于1567年)的不断整理、规范、推广,形成了今天的刀朗木卡姆。
1.历史渊源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调式、古典音乐等意,它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化,又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刀郎人有史以来一直居住在这片肥沃、富饶、美丽的土地上,从事狩猎、牧业和后来的农业生产,用自己新勤的劳动,创造了无数的财富,使塔里木盆地日益繁荣富强起来;同时,他们也创造了表达自己美好心愿和内心情感的精神文明。那就是集演唱、弹奏于一体的,内容情感丰富、刚烈遒进,最富群众性、艺术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刀郎木卡姆。她是充分表达哀与乐、爱与恨和美好理想的精美旋律,她曲调古老,原始乡村生活气息浓烈,唱词优美、豪放、端庄大方。刀郎木卡姆的唱词主要由维吾尔民谣组成,每一个木卡姆都没有固定和规范的唱词,主要根据表演、演唱家的情绪和技巧而随之变化。因此,为刀郎木卡姆唱词的丰富多彩创造了广阔的天地。
2.艺术特色
每部刀郎木卡姆的长度约为6到9分钟,9套总长度约一个半小时。刀朗木卡姆的唱词全都是在刀郎地区广为流传的维吾尔民谣,充分表达了刀郎维吾尔人的喜、怒、哀、乐,同时反映出维吾尔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彩,曲调高亢粗犷,感情纯朴真挚。
与“十二木卡姆”不同的是,“刀郎木卡姆”中大多数木卡姆的名称都是维吾尔语,也有几部“刀郎木卡姆”既有外来语名称,又有本民族语名称,说明维吾尔木卡姆可能经历过由本民族语名称向外来语名称转变的过程。
每一部完整的“刀郎木卡姆”都由简短的“木凯迪满”及“且克脱曼”、“赛乃姆”、“赛勒凯”、“色利尔玛”五部分组成,9部《刀郎木卡姆》共包括45段乐曲。“木凯迪满”意为“序言”、“引子”。“且克脱曼”意为“点”、“节拍”,由“且克脱”一词演化而来。“赛乃姆”原意为“偶像、神像、美人、美女”,又是在维吾尔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歌舞套曲的名称。“赛勒凯”又称作“赛纳凯斯”,由“赛勒克”(有学者认为意为“兴趣”、“意愿”)一词演化而来。“色利尔玛”被一些学者解释为“柔软”、“润滑”。
“外,安拉!”“外,安拉!”“外,安拉!外,安拉!”“刀郎木卡姆”高亢的引子直冲云霄。在刀郎艾捷克、刀郎热瓦甫和卡龙奏出的复调衬托中,领头的“木卡姆其”在用超乎寻常的高音诉说着心中的希冀。随后,几面甚至几十面手鼓一起敲响,那激越的鼓声震撼着每个参与者的心。每部“刀郎木卡姆”的后4部分都可作为群众性自娱舞蹈的伴奏,人们在不同节拍、节奏的歌舞曲中翩翩起舞,赶走了心中的愁云,驱散了身体的疲惫。比起“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的篇幅要短小得多,其每一部的演唱时间在79分钟左右,演唱9部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
“刀郎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为:拉弦乐器刀郎艾捷克、拨弦乐器卡龙、刀郎热瓦甫,以多面达普击节相伴,上述拉弦、拨弦乐器在伴奏中,经常不作跟腔,而奏出各种各样的枝生复调或节奏型,从而与声乐形成复杂的多声部效果。
《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十二木卡姆》等
维吾尔刀郎木卡姆,是十二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公元十世纪,一直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也是维吾尔人民丰富的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她现今仅保存在刀郎维吾尔人民生活的地区,她的曲调旋律没有受到其他木卡姆或其他地方音乐的影响,始终保持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代表着古老的维吾尔木卡姆。
新疆麦盖提县维吾尔刀郎木卡姆是麦盖提县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与其他各地流传的刀郎木卡姆和新疆境内的各种维吾尔木卡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有相对独立的艺术特色,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
随着文化的传播、整合,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越来越淡漠,刀郎木卡姆这种文化表现形式在维吾尔族人民的节日仪式和人生礼仪中的功能逐渐减弱,它的传承因此出现了危机。在麦盖提县能弹唱的民间老艺人已经不多了,能完整弹奏9个序曲的老艺人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抢救和保护措施,使其有序传承。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8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受文化部委托,组织召开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国家评审会议,“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成为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预选项目。
2005年11月25日,中国政府报送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