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别帖

更新时间:2023-10-01 16:29

【名称】省别帖

法帖释文

释文

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①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②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注解

①武昌:陶侃,镇守武昌。周抚之妹嫁与陶侃。

②老妇:指王羲之对妻子郗璇的称呼。

大意

在别处看到您的来信,问候起我家族里的大大小小,甚为感谢。大家多分散各地,感念您的悬念之情,陶武昌诸子亦多远在各地作官。你同时亦多关怀,都常通信吗?我的老妻最近常病重,为了病危抢救常担忧。其他人都大致平安。非常感念您的情深意厚。

解读

《省别帖》第二行末两字残泐,据《右军书记》所录帖文校勘,应为“昌诸”二字。“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这是怀念旧友的话语,意谓:当年在武昌庾亮征西府的同僚现在大多散于远处为官。王羲之于公元334年(晋成帝咸和九年)赴武昌为征西府参军,当时同僚,有殷浩孙绰、王兴之等辈,而周抚因于公元332年(咸和七年)失守襄阳奔武昌,正免官赋闲。王羲之与周抚相识,亦在此时。写此帖时,应在王羲之晚年。

书法欣赏

点画之妙

点画之妙在于用笔。《省别帖》笔法谨严厚重,右盼左顾,极有规矩,点画很少锋芒毕露,大都藏头护尾,骨肉倍匀,线条朴实遒劲,富有立体感,尤其书划转折处如:横折、竖弯勾等笔画,总是轻提重按,顿挫有致,笔笔送到,决不一滑而过。用笔或圆中有方,或方中有圆,意味无穷。

用笔章法

《省别帖》用笔的来龙去脉交代得非常清晰,体现了王氏草书线条的丰富性——用笔中的圆转、方折、连带、割断、轻重、提按等对立因素在起笔、收笔、运笔过程中的运用与变化。其次,结构与章法方面的大小错落、左右穿插、上下移位等因素,也增加了此帖的一种运动感,显得虚活灵动,生机盎然。

收藏著录

《省别帖》(《远宦帖》)首见于《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宣和书谱》即称《远宦帖》。刻入《淳化阁帖》卷六;《大观帖》、《鼎帖》、《宝贤堂帖》、《澄清堂帖》(孙承泽本)均曾刻入。清代叶志诜得王献之送梨帖》,与《省别帖》帖一同上石。后杨守敬又刻入其《邻苏园法帖》中。

《省别帖》北宋曾入大观,宣和内府,有大观、宣和诸印玺,卷首徽宗赵佶瘦金书签,上钤双龙方印。后曾入金明昌内府,及北燕张氏,后归贾似道。明时曾为秀水项元汴所藏,入清由耿会侯、安岐所递藏。著录于安岐《墨缘汇观》,订为唐人钩墓本。嗣入清内府,而未钤内府收藏印,故石渠亦无著录。

关于十七帖

简介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写给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因为第一封信开头是“十七”二字,于是统称为《十七帖》。

目录

《十七帖》丛帖共二十九帖,目录如下:

01、郗司马帖;02、逸民帖;03、龙保帖;04、丝布衣帖;05、积雪凝寒帖;06、服食帖;07、知足下帖;08、瞻近帖;09、天鼠膏帖;10、朱处仁帖;11、七十帖;12、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盐井帖;15、远宦帖(省别帖);16、都邑帖旦夕帖);17、严君平帖;18、胡母帖;19、儿女帖;20、谯周帖;21、汉时讲堂帖;22、诸从帖;23、成都城池帖;24、旃罽胡桃帖;25、药草帖;26、来禽帖;27、胡桃帖;28、清晏帖;29、虞安吉帖

目录主要依据孔氏岳雪楼本《十七帖》,藏香港中文大学。孔氏岳雪楼本为“僧权”全本,摹刻于南朝梁内府所藏原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