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蒙古国

更新时间:2024-08-21 15:01

大蒙古国(鲍培转写:Yeke Mongghol Ulus;西里尔:Их Монгол Улс;英文意义为Great Mongol Nation;汉语音译为“也可蒙古兀鲁思”,意译“大蒙古国”),指13世纪由蒙古乞颜部铁木真建立的蒙古政权,是该政权历史上真实使用过的国号。

国号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的正式国号是“大蒙古国”,史学界通称为“大蒙古国时期”。西方史学界把元朝四大汗国等蒙古政权称呼为“蒙古帝国”,而这个的名称甚至概念并没有在历史文献中出现过。这个名称实际上后世学者是对13世纪蒙古人建立的政权的统称。十三世纪也被中外史学界称之为“蒙古人时代”或“蒙古人世纪”。

历史

民族起源

参见:蒙古族

唐朝以前蒙古人生活在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下游之东,大兴安岭北端的密林里,唐朝时西迁到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上游的不儿罕山(大肯特山)下的大草原游牧,辽代时、蒙古分为许多小部落。此时漠北高原还有克烈部蔑儿乞部乃蛮部塔塔儿部汪古部斡亦剌部。其中塔塔儿部曾强大一时,因此、辽宋金时,蒙古草原各部都通称为塔塔儿,史书上写作鞑靼或达达。

蒙古部迁至草原后,游牧业很快发展起来,他们处于辽朝统治之下。接触到中原的先进经济、文化,特别是铁的传入,促进了蒙古各部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的氏族制度迅速瓦解,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那颜”(意为官人,即奴隶主费族)、“合刺除”(平民)以及“孛斡勒”(意为门槛里的“梯已如婢”),形成了阶级对立。

蒙古贵族为争夺财富,部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一些部落为了扩大势力,结成了联盟。8世纪上半叶,蒙古部首领海都(成吉思汗六世祖)攻灭了斡难河的札刺亦儿部,势力日渐强大,金初,蒙古各部落组成大联盟,推举海都曾孙葛不律为汗,蒙古部首领自此开始用汗号。葛不律家族号乞颜氏,是蒙古部中最有势力的贵族。8、9世纪之交,原来游牧于贝加尔湖东南和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一带的室韦诸部,开始向西迁徙,进入斡难河、怯鲁连河和土拉河上游地带,随之占据了东起贝加尔湖、西至额尔齐斯河、南达万里长城、北到西伯利亚的广阔高原地区。

起兵反金

当时蒙古及漠北各族都处于金朝统治之下,金朝统治者为了防止蒙古及各部造成威胁,在各部之间制造分裂,挑起长期争斗;同时实行残暴的“减丁”政策。金世宗时,每三年向蒙古各部出兵剿杀一次,没有被杀的掠作奴隶,使得蒙古各部处于灾难之中。蒙古历史的发展,要求各部实现统一,以摆脱金朝的统治。

铁木真出生于贵族家庭,是蒙古部乞颜氏军事首领也速该的长子。他诞生时,适逢其父生擒一个名叫铁木真兀格的塔塔儿人首领,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按照古代蒙古人的命名习惯,“因以所获铁木真名之”。但是,不久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乞颜氏部落四散,铁木真随其母逃进不儿罕山,艰难度日,有机会接近下层人民,锻炼了他的坚毅性格,因其父也速该生前曾援助克烈部脱里汗复国,所以铁木真在脱里汗支持下重新集合部落。1189年,乞颜氏诸部落共立铁木真为汗。呼铁木真为“成吉思汗”。

10至12世纪,蒙古诸部与南方的辽金政权往来甚密,接受先进物质文化的影响,铁器使用逐渐普及,生产力获得较快发展,私有制度开始出现。以往那种传统的氏族集体游牧方式“古列延”渐渐让位于一家一户的游牧方式“阿寅勒”,社会阶级分化加剧,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各个部落首领“汗”和贵族“那颜”在大肆攫取社会财富的同时,还豢养亲兵勇士“那可儿”为其效命,以此作为维系权势,攻伐征战的武装力量。各部落为争夺牧场、牲畜和奴隶,相互拼杀,弱肉强食。

统一蒙古

参见: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

12世纪下半叶,蒙古诸部在残酷角逐之后,逐渐形成孛儿只斤和札只刺两大部落,彼此虎视眈眈,力图吞灭对方。与此同时,整个高原自东向西,塔塔儿(鞑靼)、蒙古、克烈乃蛮四大集团及北方的蔑儿乞集团五雄并存对峙。为争夺支配整个高原的最高权力,五大部落集团展开激烈厮杀。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登上了历史舞台,他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四处征战。

金章宗承安元年(1196年),铁木真约脱里汗配合金军大破塔塔儿部,金授铁木真以“札兀惕忽里”(即纠特)职衔,承安五年(1200年),漠北十余部联合攻打乞颜、克烈二部、结果泰布马、塔塔儿两部被铁木真消灭,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年),铁木真遭到脱里突然打击,但他很快重整部伍奇袭脱里驻地,克烈部众尽降于铁木真,1204年,乃蛮部太阳汗东约汪古部夹攻铁木真失败,铁水真乘胜征服了乃蛮部。1205年,他又北定蔑儿乞部,南伐西夏。1207年,斡亦刺、吉利吉思二部亦来归降。至此,漠北群雄尽为铁木真削平,统一蒙古的大业终于完成。蒙古逐成为漠北各部的共称。

蒙古立国

漠北南部原为大金的附属地区。随着金国的章宗时期的军力衰落,蒙古的势力也开始壮大起来,不再臣服于金国(1170年)。1204年乞颜部领袖铁木真征服了蒙古高原各部。1206年春天,铁木真在斡难河(今鄂尔浑河)源头召开库里尔台大会,确认铁木真为全体蒙古人至高无上的大汗,进蒙古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Yeqe Mongol Ulus)。成吉思汗还颁布了扎撒,作为大蒙古国的成文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宪法性文件。蒙古帝国的组织是十户、百户、千户、万户、十个万户组成一旗,十旗组成一路,十路组成一州,十州一国。

对外扩张

参见: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蒙灭西夏之战崖山海战

大蒙古国建立后,不断向外扩张,1218年,灭亡西辽、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成吉思汗逝世后,由幼子拖雷监国,本来拖雷应当继承汗位,但拖雷为免纷争,于是推举窝阔台继位。传说,后来拖雷因替窝阔台饮下有诅咒的酒去世。

1229年,窝阔台继任大汗,1231年征服高丽,1233年灭东真国,1234年灭金国。随后再次西征,1237年占领莫斯科,1241年兵分两路入侵波兰、匈牙利,大败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前锋直指维也纳,欧洲为之震惊。正当此时,窝阔台逝世。远征军于是东还,后来拔都建立钦察汗国。

1246年,贵由在窝阔台的皇后支持下继位。拔都与贵由在长子西征以后不和,而贵由在远征欧洲的归途中病死,拔都(钦察汗国的实力最强)作为长孙本有实力承继汗位,但他无意即位,遂提议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力挺拖雷的长子蒙哥为大汗。1251年,蒙哥继位。1254年灭大理国。蒙哥命旭烈兀西征;1258年,占领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灭阿拔斯王朝。1260年,占领大马士革。元宪宗八年(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他亲率主力征四川,次年,在攻打合州时(今重庆合川区)受伤(一说疫疠流行,兵士多病死,蒙哥亦染疾),于元宪宗九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1259年8月11日)死于合川钓鱼山上。有史料认为他的死是由于进攻合州时所受的箭伤。其他的史料,包括《元史》,则断言他死于痢疾。拉施都丁则声称蒙哥死于霍乱。不管原因是什么,蒙哥的死震撼了整个蒙古帝国,并对其未来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3世纪初期左右,蒙古民族在首领铁木真的领导下,冲出高原,掀起强劲的扩张浪潮。短短时间内,这股扩张浪潮使人类中古时代政治、文化和地理上产生了巨变。它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蒙古民族的历史进程,也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是,成吉思汗进行的对外战争具有极大的掠夺性和野蛮性,他所统率的蒙古铁骑,成为威胁各民族生存的可怕力量,给各地人民造成了无穷灾难,有不可原谅的历史罪责。

远征四方

参见:蒙古第一次西征之战蒙古第二次西征之战蒙古第三次西征之战

成吉思汗死后其子窝阔台继任蒙古大汗。1235年蒙古大军开始进攻钦察、俄罗斯,攻占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攻占基辅。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抵达奥地利维也纳附近,这是蒙古大军所到最西的地方,但奥地利、波西米亚联军击退了蒙古军的进攻,这也是蒙古军队在欧洲第一次被击败,由于1242年窝阔台的死讯传来,拔都以争夺蒙古大汗汗位的继承权为借口,率军撤退东归。其实如此长的距离,拔都即使赶回去,也未必赶得上汗位争夺,此时蒙古军队已成强弩之末,继续西进,必将受到欧洲三强英国、神圣罗马帝国、法国军队的抵抗和遍地城堡的顽强坚守(之前这三大国的主力军队都未曾参战,甚至都没有引起重视),此时找个借口撤军可避免身败名裂。后在此处建立蒙古大汗国的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

窝阔台之后经过贵由的短暂统治,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的儿子蒙哥继位。1252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征。1258年,西征军攻占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1259年旭烈兀征叙利亚,1260年攻克大马士革。当年蒙哥在进攻南宋时于四川战死。旭烈兀回师争位,之后留下的少量蒙古军队在巴勒斯坦阿音札鲁特战役败于埃及马木留克王朝),标志着蒙古帝国未能延伸到非洲。此处建立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

内讧分裂

蒙哥去世后,其弟忽必烈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忽必烈得知蒙哥死讯时尚在鄂州一带与南宋作战,后听说留守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准备集会称汗,立即与南宋议和并北上回到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县),于1260年5月在以东道诸王塔察儿为首的蒙古宗王及汉人儒臣的支持下抢先集会称汗。阿里不哥闻讯后,在阿速台、玉龙答失海都等宗王的支持下于同年6月在当时的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即大汗位。由于忽必烈长期居住在中原,任用汉人,推行汉法,改变了蒙古人的游牧传统,引起很多蒙古王公贵族的不满,故多数西道诸王当时均支持阿里不哥。为了争取宗王势力的支持,忽必烈默认了术赤后王别儿哥、察合台后王阿鲁忽八剌、六弟旭烈兀对各自封地的合法统治权。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随即展开了四年的内战,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随后迁都大都北京),以上都陪都

1271年忽必烈在其领地内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继承了原大蒙古国的法统。但窝阔台汗国君主海都仍然与忽必烈敌对,并联合察合台汗国金帐汗国组成同盟与忽必烈的元军交战,并一度攻占漠北哈拉和林。金帐汗国君主忙哥帖木儿本为忽必烈提名,但很快转为支持海都反对忽必烈。忽必烈去世后,海都等继续与元成宗交战,直到海都于1301年2月去世。在窝阔台汗国灭亡后,其余三大汗国仅在名义上仍为元朝的宗藩(元朝称其为西北诸王),实际独立的地位为元廷所承认。元朝保留了金帐汗和伊利汗在山西、河南等处的份地,每年颁给岁赐。伊利汗国君主即位仍需元朝皇帝遣使册封,颁发“王府定国理民之宝”、“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作为元朝的藩属国。此后金帐汗国的数位君主,如脱脱(肃宁王)、月即伯等也得到了元朝皇帝的正式册封。

疆域

参见:元朝行政区划蒙古四大汗国

漠北位于东亚戈壁大漠以北的蒙古高原地带,素为众多游牧部落、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自春秋始,先后有鬼方、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黠戛斯等民族崛起,构成人类古代游牧世界的东翼,与相邻的古代中国农耕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和政治、军事的频繁冲突与交往。

蒙古帝国的版图扩张源于其曾发动三次蒙古西征,成吉思汗领导的第一次西征(1218~1223)灭西辽花剌子模,越过太和岭(今高加索山)击破钦察各部,第二次西征(1235~1242)于窝阔台汗在位时期发动、以拔都为主帅,先后征服里海布噶尔王国、斯拉夫各族,进而灭亡位于东欧大平原境内的基辅罗斯,而后击溃波兰和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大败匈牙利、征服保加利亚,远征势力远达意大利半岛的威尼斯东北,第三次西征(1252~1260)于蒙哥汗在位时期、主帅为旭烈兀,灭亡木剌夷(伊斯兰国家)、阿拔斯王朝(位于阿拉伯的黑衣大食,750~1258)以及叙利亚,三次西征共灭了40多个国家。

政治

成吉思汗上台伊始便着手改革,消除落后的部落体系,建立新的政治、军事、社会组织,以巩固新兴政权的统治。所创建的国家机构、军政制度、成文法规、民族文字使蒙古社会的文明进程明显加速。

千户制度

铁木真被公推为成吉思可汗,便一举封了九十五个千户,并且指定其中四人为“万户”,成吉思汗,一面施惠而一面以蓄养千户之子为护卫,为质子,加强了对功臣的掌握。四个万户与九十五个千户,在理论上并非必须送儿子到可汗的身边来,候选为护卫。他们送不送,他们的儿子来不来,全凭“自愿”。

千户可以送儿子来候选为护卫,“百户”与一般的老百姓也可以送儿子来候选。选的标准是拉弓搭箭,使刀使枪,被可汗看得顺眼。有九十五个千户,便是有九万五千以上的兵。事实上,每户的壮丁不止一人。打起仗来,父子兄弟全都出动。各族各部各氏的兵力,经过此次“分封”,实际上是反而合成了一体。成吉思可汗把各族各部各氏的人民一一安顿在自己的干部之下,以便指挥。除了九十五个千户以外,成吉思可汗在护卫之中设十个千夫长。这十个千夫长是放在身边的将领,随时可以使唤,而一万名护卫在平时是凛不可犯的核心队伍,到了战时便是督战团。一万名护卫直属于可汗。九十五个千户,在大体上分属于右手万户孛斡儿出、左手万户木华黎、中军万户纳牙阿、与另一万户豁儿赤别乞。军政方面的组织,如此而已。

这种制度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特点,牧民平时要交纳贡赋,战时自备马匹武器,由各级那颜统率出征。千户长和万户长由成吉思汗任命、宗亲和功臣担任,他们所属的千户内的牧地和牧民即是大汗封给的世袭领地和封户。这种领户分封制巩固了蒙古奴隶主贵族的特习和统治地位。

怯薛制度

为了加强大汗的权力,成吉思汗建立了一支万人的护卫军,叫做怯薛(意为番直宿卫)。这支怯薛军由大汗亲自管辖,军士要经过严格挑选,由身体强健的各级那颜子弟和少量平民充当,享有高于在外的千户长的特权。其职责是保卫大汗金帐和跟随大汗出征。实际起着控制与联系各级那颜的作用。

设断事官

在民政方面,成吉思可汗设置了“最高断事官”,由失吉刊·忽秃忽担任。他的权力之大,比起金、宋的丞相来,的确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有权“惩治全国的盗贼,追查造谣惑众(的人),依理该杀的杀,该罚的罚。”成吉思汗设置了“札鲁忽赤”,意为断事官,掌管属民的分配和审断案件,成为蒙古汗国的最高行政官。千户制、怯薛制和断事官的设置是蒙古建国初期三项最重要的制度。

其他机构

次于最高断事官的,是四位“谏官”:豁儿赤·兀孙、忽难、阔可搠思、迭该。迭该兼作可汗的“牧羊官”。忽难兼作皇子术赤的辅佐。术赤的其他两位辅佐,是豁儿豁孙与蒙古兀儿。作为皇子察合台的辅佐的,是谏官阔可搠思与巴鲁剌思氏的合剌察儿。窝阔台与拖雷,均只有辅佐一人;窝阔台的辅佐,是苏尼特氏的亦鲁该。拖雷的辅佐,是札剌亦儿氏的巴剌·扯儿必。巴剌·扯儿必的哥哥,是阿儿撒·合撒儿。巴剌·扯儿必本人也是一位名将。

另一位扯儿必,朵歹·扯儿必,地位也很重要。他的本职是护卫之中的一个千夫长。护卫分为四班(四怯薛),班长由十个千夫长之中的四个人兼任。朵歹·扯儿必是这四个人之一。他又兼了“管理家内人口”的职务。成吉思可汗说:“在宫帐周围的全体宿卫们,散班们,宫帐内的家僮,放马的,放羊的,放骆驼的,放牛的,和宫帐自身,都常川由朵歹·扯儿必管理。”

地位可能次于朵歹·扯儿必,而重要不亚于他的,是可汗的厨师。相当于中原王朝的“掌膳”,“御厨房总管”,或“光禄寺正卿”。这厨师必须是可汗信得过的人。先后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的,是:四骏之一的孛罗忽勒,可汗的嫡堂兄弟翁古儿(蒙格秃·乞颜之子),谏官迭该的弟弟古出古儿,豁罗剌思氏的薛赤兀儿,塔儿忽惕氏的合答安·答勒都儿罕,晃豁壇氏的雪亦克秃·扯儿必。

厨子以次的官,可考的有车匠古出古儿与必阇赤之长失勒忽勒。车匠,实际上不是普通的匠人,而是总管车子的制造与修理的工程官。

必阇赤,与清朝的“笔帖式”是一个名词,意思是书记、秘书。引申起来,必阇赤便是管得了民事的文官了。

户籍

成吉思汗首先打破古老的血缘关系,摈弃传统的部落、氏族单位,对所有臣民进行户口登记,将其按照十户、百户、千户的结构纳入军政、军民合一的组织框架中。以往的部落贵族皆以百户长、千户长的身份充任国家官吏。成吉思汗把全国的土地和人户分封给诸子、诸弟等宗室成员。大汗权力高于一切,是整个蒙古统治阶级的最高代表;皇室宗亲构成的“黄金贵族”和各级那颜贵族组成封建统治阶级;而分属各级人户制度下的广大牧民,则固定在指定的区域之内。“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是所有成年男子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责。一旦有战事,便携带武器、马匹及粮秣,在各级长官率领下出征作战,据说其总数可达70万之众。在全民皆兵的基础上,成吉思汗还握有三支精锐之师——怯薛军。它是由万名壮勇的贵族子弟组成的近卫军,平素司拱卫大汗金帐之责,战时则担中军护驾之任,往往是成吉思汗在战争最关键时刻投入战场,以决定胜负的生力军。同时,这支精锐勇猛之师亦是大汗震慑地方割据势力的重要力量。怯薛卫士职守明确,制度严密,享有种种特权,绝对效忠大汗,成为蒙古军事封建专制统治的中坚。

司法

成吉思汗还强化国家司法机构,设置了断事官——达鲁花赤。初始,断事官只负责审理民事、刑事诉讼案件,后则发展为兼管人户、财赋的重官。成吉思汗还对传统的蒙古习惯法进行整理,数次召集大会,颁布“扎撒”(意为军令、法度),并将各类扎撒和大汗的“训言”用维吾尔文字记录下来,编成《扎撒大典》,形成1套成文法典。1204年,蒙古击败乃蛮部落时,俘获了掌印宫维吾尔人塔塔统阿,大汗令其以维吾尔字母拼写蒙语,创制出蒙古文字,又令蒙古诸王及贵族子弟皆学习之。蒙古文字的创立及运用,为高原诸部间的联合提供了文化上的凝聚力,统一的蒙古民族开始形成。

军事

军队建设

参见:蒙古铁骑

蒙古旧例,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子,在原则上都是本部落或氏族的战斗员,直接向部落长或氏族长效忠,间接替部落长或氏族长所拥护的人拼命。在成吉思可汗设立了九十五千户以后,每一个服兵役的蒙古人都在千户的指挥之下,直接对可汗效忠,替可汗拼命。服兵役的年龄,改在二十岁以上。

在成吉思可汗逝世时,全部蒙古军只有十二万九千蒙古人。这个数目,其后并未增加,直至忽必烈灭掉南宋之时,忽必烈所掌握的蒙古兵,只是这十三万左右的一大部分而已,有些早已分给了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合撒儿、帖木格等人,及其后裔。窝阔台、蒙哥与忽必烈伐金伐宋,所用的兵多数是汉人,不是蒙古人。窝阔台派拔都等人西征与蒙哥派旭烈兀南征,所用的兵多数是突厥种的人而不是蒙古人。窝阔台在即位的一年(1229年)便成立“汉军三万户”,以刘嶷(刘黑马)、札剌儿、史天泽三人充任。所谓万户,实际上是“万夫长”。这三人各有一万名兵士在麾下。刘嶷是刘伯林的儿子。刘伯林降蒙古最早。札剌儿是契丹人,原为金朝契丹乣军的指挥,在他麾下有契丹兵,也有汉兵。史天泽是史秉直的儿子,史天倪的弟弟。

五年以后,窝阔台灭了金,增设汉军五个万户,以张柔、邸顺、严实、张荣、郝和尚五个人充任。邸顺是保定府行唐县人,降了成吉思可汗以后,历任行唐令县、恒州安抚使、山前都元帅,被赐名为“察罕·纳合儿”(白狗)。张荣是济南府历城县人,本已结寨自保,而且掌握了章丘、济阳、淄州等地方,最后在东平易手之后,无可奈何而降蒙古,被成吉思可汗任为“金紫光禄大夫、山东行尚书省、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他在灭金的战役之中,连破归德、沛县、徐州。郝和尚是太原人,幼年被蒙古兵掳去,隶属于千户客台麾下,在戊子年(1228年)当到了丰州元帅,三年以后受封为“行军千户”。

随着八个汉军万户,先后受封为汉军千户的人,有几十名。事实上,窝阔台所有的汉军,超过八万人很远。

当年失吉刊·忽都忽到金朝中都接收户籍的时候,业已按照每二十壮丁佥军(征兵)一人的敕令,一共佥得了十万零五千四百七十一名,点名实到九万七千五百七十五人。史天泽、刘嶷、张柔、严实、张荣等人的兵,不在这些“佥军”以内。

对外战争

参见:蒙古西征

成吉思汗曾梦想“让青天之下皆成蒙古人之牧场”。无数古代文献都记载,在蒙古帝国的扩张过程中,无数的古代文明遭到彻底毁灭,无数个城池被夷为平地。DavidNicole在《The Mongol War lords》中说,“恐怖和大规模灭绝反对者是蒙古人屡试不爽的战术”。

1963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联合发表的“九评苏共”中第四评《新殖民主义的辩护士》中说:“成吉思汗是当时蒙古的汗,中国和俄国,都是遭受侵略的。”在这之前,鲁迅也持此看法。

1218年,成吉思汗遣勇将哲别率精骑2万,一举击破宿敌乃蛮部太阳汗之子屈出律所控制的西域契丹国家西辽,杀死屈出律。从此,蒙古国与中亚新兴大国花剌子模开始相峙。花剌子模原为塞尔柱突厥人的1个行省,后独立称国。13世纪初,据有北界阿姆河上游,南临波斯湾,东起印度河,西抵两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一时称盛。1219年。花剌子模讹答刺守将劫杀蒙古商队和使臣,致使两国关系骤然交恶,成吉思汗乘机起兵,兴师问罪。他亲率大军20万,分成4路,攻入花剌子模。花剌子模民风剽悍,又有雄兵40万,但在战略上犯了分兵驻地守城的错误,无法集中御敌,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先后失去讹答刺、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等重镇,蒙军赢得了战略优势。花剌子模国王穆罕默德全然失去昔日英勇,一味夺路西逃,死于里海一个小岛上。王子扎兰丁率众抵抗,虽有数次小胜,但终不敌蒙军,最后被迫单骑涉印度河,亡命天涯,不知所终。花剌子模王国灭亡。

蒙古铁骑乘胜进击,越高加索山进入顿河流域的草原地带。1223年5月,蒙军一部在卡尔卡河畔与波洛伏齐人和俄罗斯人的联军会战,大胜,而后蒙军长驱直入,攻掠俄罗斯各地,入克里米亚,溯伏尔加河而上,途中为保加尔人所败,年末,东归蒙古高原。

1235年,窝阔台汗决定派蒙古诸王的长子西征俄罗斯术赤长子拔都为帅,窝阔台长子贵由、拖雷长子蒙哥等王子从之。1236年,蒙军进入钦察草原,扫荡波洛伏齐人,继而冲入俄罗斯平原,连败俄罗斯诸王公,先后攻陷梁赞、莫斯科、弗拉基米尔、车尔尼戈夫等地。1240年,蒙军攻占古城基辅,蹂躏了俄罗斯大部分地区。1241年,拔都兵分两路,南北挥戈。南路主力由拔都统领越喀尔巴阡山,攻入匈牙利,击败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的抵抗,焚毁布达、佩斯等重镇,然后直逼奥地利国都维也纳城下。北路蒙军攻入波兰,先夺克拉科夫,再入西里西亚。4月,在里格尼茨之战中,痛歼西里西亚王公亨利组织的波兰、德国和条顿骑士团联军3万余人,击杀亨利。蒙古大军在东欧势如破竹般的攻势,使罗马教廷和西欧诸国陷入极大的恐慌之中。正当拔都将南北两路兵马合为一体,准备新的攻势时,窝阔台汗病故。拔都闻讯,依从惯例,停止军事行动,并率军经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回到南俄平原。1243年,拔都以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为中心,建立钦察汗国。

1241至1251年,蒙古扩张的态势基本处于间歇期。整个蒙古统治阶级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汗位的争夺上。窝阔台汗死后5年,才由其子贵由承继大汗之位。不料贵由短命早殇,仅居汗位两年。蒙古诸王又陷入新一轮争斗漩涡之中,术赤—拖雷系与窝阔台—察哈台系展开数年的激烈角逐。最后,拖雷的长子蒙哥在其兄弟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和术赤长子拔都的支持下,登上大汗之位。上台伊始,他便残酷镇压反对派王公,改革政权体制,巩固大汗的权威。

1253年,蒙古的扩张战火重新燃起。旭烈兀奉蒙哥大汗之命率大军踏上西征之路。1255年抵撒马尔罕,1256年渡阿姆河,平定伊斯兰教伊斯马恩派阿萨辛人的木刺夷国。1258年,旭烈兀涉底格里斯河,向衰弱不堪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国都巴格达发起进攻。末代哈里发穆斯台耳绥木出城投降,为蒙军纵马踏毙。历时500余年的阿拉伯帝国灭亡。历史名城巴格达惨遭洗劫,无数财富被掠,数十万平民死于蒙古武士的弯刀之下。1260年,蒙军又陷大马士革,直抵地中海东岸。正当旭烈兀准备进攻北非埃及之时,蒙哥大汗死讯传至军中,旭烈兀留下5000人马驻守叙利亚,自己率主力东归。不久,驻叙利亚蒙军为埃及马木留克王朝所歼。

经济

赋税

一般的蒙古人在成吉思可汗之时无需纳税,只须在作战以后把战利品交出属于可汗的一份。到了窝阔台可汗之时,一般的蒙古人便须纳税:每年缴马牛羊百分之一,并且要缴母的。有一百匹马的,每年缴一匹母马,以此类推。(此外,还要捐出百分之一的羊,赈济“本部”的穷人。)从此,每一个蒙古人对国家有了纳税的义务。

农业

兴修水利在蒙古族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拉施特《史集》载,成吉思汗的祖先海都汗将营地设在与蒙古斯坦交界处的巴儿忽真-脱窟木地方。他在那条河上建立了渡口,以便牲畜饮水与人们往来,这个渡口被他起名为扎罗鲁木。成吉思汗在位时,弘吉剌部人图忽察儿曾修筑过堤坝,被称为答兰-图儿合黑-图忽察儿。

手工业

蒙古人的编织和印染技术也有一定的水平。他们将树枝劈开编成箱子,用牛油或羊奶浸过,并以多种颜色图案的黑毛毡覆盖在箱子上面,以保持其坚固性和美观。这样的箱子可以用来放寝具和珍贵物品。已婚的妇女都有很漂亮的车辆。

蒙古的冶炼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公元前10世纪就已能熔铁出山。据史集记载,兀良合人善于铸铁;《新五代史》载,契丹之东北至篾劫子(蒙兀室韦之音转)其地多铜、铁、金、银,其人工巧,铜铁诸器皆精好,善织毛锦。蒙古族中广为流传的《四巧匠颂》中的四巧匠是蒙古族的希瑞巧匠、汉族的王巧匠、撒尔塔兀拉的根哥巧匠和唐兀惕的巴拉希巧匠。他们心灵手巧,精通百艺,对发展当时蒙古地区金属工艺起到了重要作用。装饰弓、矛、剑、盾、箭筒,尤其马鞍具,是蒙古族牧民的一贯爱好。大汗的坐椅是包金的,龙头虎状,鞍马带上亦以黄金盘龙为饰。鞍鞒喜欢配有各种装饰,有的绘制图案,有的用骨雕镶嵌,有的镶嵌金属工艺制品。蒙古民族更是一直喜欢银碗、金杯等生活用品。

这一时期,石雕、木雕、骨雕工艺有了很大发展。银盒的雕刻等实用美术,或细腻或豪放,有浮雕也有透雕。用羊角雕刻镶嵌的杯子,以及用桦树皮制作的各种器皿也多为流传。这些雕刻品不仅是实用品,也是艺术品,它体现了自然美、色泽美、材料美的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有草原雕刻艺术的传统方法,也有变化丰富的外来风格,生动、质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刺绣艺术表现在衣、食、住、行中。贵族上层人士的服饰华丽美观、珠翠金宝,衣冠腰带十分讲究,其刺绣花纹丰富,色彩鲜明。当时社会上还流行着一种姑姑冠帽,耸耸然富有风趣。

文化

文字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之时,就确定畏兀儿文为全国通用的文字,用其记录《大札撒》、必力克,书写公文、信件、碑文等。如1225年的《成吉思汗石文》、贵由汗的玺文及1250年的《蒙哥汗石文》,均用畏兀儿文镌刻。当时用这种文字书写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已经形成,而且这种书面语有别于民间口语。成吉思汗采用畏兀儿文字的同时,也采用了用这种文字书写的古代书面语。

随着蒙古统治者的对外扩张,蒙古语言和文字的使用范围日趋广泛,到13世纪时,蒙古语几乎成为世界语。

早在13世纪以前,蒙古诸部已经形成了规范化的口头文学语言,其特点是词句简练易懂,意义明确。内容包括故事、传说、诗歌、赞颂词、谚语、谜语等种类,其中以诗歌最为突出。蒙古人未使用文字以前,各部之间的信使来往都用押韵的隐喻诗歌传递。而这些诗歌极富想象力和比喻技巧。

文学

除民间口头文学之外,在民间还广泛地流传着诸多的英雄史诗。1240年成书的《蒙古秘史》是历史的珍贵杰作,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方面,都反映了当时蒙古书面文学发展的水平。该书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伟大业绩,歌颂了新兴的蒙古汗国,反映了13世纪蒙古社会的发展状况。在写作技巧上,搜集和吸收了民间口头文学的精华,把编年史体例与文学的形象描写结合在一起,系统地叙述了蒙古500年的历史。此外,反映这一时期的杰出文学作品还有《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等。

节日

每逢大节日,蒙古族人都举行盛大的宴会。正月初一,是蒙古人的春节。这一天,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都身着白色衣服,骑白马、饮白食(奶)。五月初九,是一年一度蒙古人第一次喝新酿制的忽迷思的日子,以表明新春已到。这一天,占卜者们把当地的所有白色母马集中到一起,以表示将其献给神灵,把新酿制的忽迷思洒在地上,然后举行盛大宴会。另外,当日蚀或月蚀现象消失时,则也举行盛大宴会。

教育

蒙古人拥有重视家庭祖训和学校教育的传统。每个家庭的父母都承担着对子女讲授其氏族部落历史的义务。因为蒙古人有保存祖先系谱的习俗,他们视系谱为财产,而且形成人们共同遵守的规矩,世代相传。同时,每个家庭还各自有祖先传下来的训教,用以教育后代。

学校教育始于13世纪初。据《元史·塔塔统阿传》记载,1204年成吉思汗俘获了太阳汗的掌玺官塔塔统阿(畏兀儿人)后,命其教授诸王子弟们学习畏兀儿文,使蒙古汗国有了第一代文人。畏兀儿文人阿怜帖木儿归附成吉思汗后,诸皇子曾受学于他。窝阔台汗时,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从西域派畏吾儿人阔儿吉思来蒙古教授蒙古儿童。

尊儒是窝阔台汗治理中原的重要措施之一。1236年,在燕京、平阳分别设立了编修所和经籍所,着力编纂经史。在汗庭内录用了一批儒士,命他们讲解《九经》等。

宗教

萨满教是蒙古草原的原始宗教。蒙古汗国建立后,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均传入汗国。蒙古人认为太阳、月亮、火、水、土、山川、河流等都有神灵。神灵的偶像称之为翁棍,用毡制成,予以供奉。偶像一般放在帐幕门口的两侧,在偶像的下面有用毛毡制作的牛、羊模型,人们视偶像为家畜的保护者,能够赐给他们乳酪和马。在毡帐内的中央位置也挂着一个偶像,它是保护神。蒙古人并且认为四方都有神灵,神无处不在。最高神灵称之为蒙哥腾格里长生天),它是一切可见和不可见事物的创造者,能够赐予人类真善美和假恶丑,蒙古人尊它为额赤格·腾格里(天父)。当时许多人认为雷霆就是天神的怒吼。

腾格里和人之间的通话者为巫师,男巫称孛,女巫称伊都干。巫师兼星占、占卜、医师于一身,在蒙古人中颇有威望。据《出使蒙古记》所载:正如蒙哥汗所承认的,他们的占卜者是他们的教士,占卜都命令做的任何事情,必须立即执行,毫不迟延。巫师能观察天象,预言日蚀和月蚀的时间,宣布吉凶日子。军队出征,没有他们的应允,决不能轻易出动;男孩子降生时,需请占卜者预言其命运;当有人患病时,亦需请巫师念咒语。在蒙古汗国,巫师已成为人数众多的特殊阶层,他们不仅活跃在民间,而且在汗庭中也集中了很多。占卜者们人数很多,并且总是有一个首领,像是一个主教。这个首领总是把他的帐幕安置在蒙哥汗的主要帐幕前面,相距约一掷石之远。送到宫廷去的一切物品,都须由巫师拿着在两堆火之间通过,目的是起净化作用,这是巫师的职责之一。

科技

天文

蒙古民族很早就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这首先源于他们长期的游牧生活实践。据《蒙古秘史》和《世界征服者史》记载,他们掌握天象变化规律并掌握着能够准确记录纪年、月、日、时刻的方式方法。他们当中还出现了星占家。星占家(占卜者)绘制了天宫图,以观察和预测天象变化。另据拉施特《史集》记载,蒙哥大汗登基的日期就是星占家们测定出来的。晴天,在那几天中,那里的天空一直被乌云遮盖着,不断下着雨,任何人见不到太阳。而恰好在星占家选作天象观察的那个时刻,照耀世界的太阳,从乌云里面露出来了,天空绽开了与太阳相等的一块地方,星占家们便容易地测定了(行星)在地平线上的高度。月亮被太阳照射才发光的道理,在当时已为蒙古人所知,他们说太阳是月亮的母亲,因为月亮是从太阳那里得到它的光辉。蒙哥汗在位时,法国使者卢布鲁克在蒙古汗国都城哈剌和林(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额尔德尼召北)亲眼见到过星占家,他们之中有些人熟悉天文学,特别是他们的首领,他们预言日蚀和月蚀的时间。1233年,窝阔台汗在燕京修制浑天仪;蒙哥汗也曾下令建造了一座天文台。

医学

蒙古族有比较丰富的医学知识,早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前,蒙古兀剌速惕、帖良古惕、客思迪迷等森林部落,就以熟悉蒙古药剂、用蒙古治病方法治愈患者而闻名于世。《蒙古秘史》也曾提到蒙古人用热敷的方法或用嘴吸取陈血的方法治疗伤口。蒙古军出征时,携带止血药,防止中矢流血身亡。如札剌台人(札剌亦儿部)朔鲁罕在野狐岭战斗中被流矢击中,成吉思汗即用哈迪儿(止血药)敷之。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已能按照机械原理制造火炮。

艺术

舞蹈

自古以来,蒙古人就善歌善舞,早在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在欢度喜庆日子时,便以集体跳舞的形式表示庆贺。据《蒙古秘史》记载,在乃蛮部的汗斡尔朵(行宫)内已经有了乐队。另据《史集》所载,每天晚上窝阔台汗都招请弓弩手和角斗士进行射箭和摔跤比赛。据《蒙鞑备录》记载,木华黎出征时,亦以女乐随行。多以十四人等弹《大官乐》曲,拍手为节,甚低,其舞甚异。

乐器

对于其他民族的乐器,诸汗亦给予重视,太祖初年,以河西高智耀言,征用西夏旧乐。从1240年开始,令制登歌乐。

社会

姓氏

参见:蒙古族姓氏

居住

蒙古人逐水草迁移,以毡帐为居室,所以蒙古人对制作毡帐有很高的技术。当地牧民的毡帐用白毛毡覆盖,毛毡上面涂以石灰或白粘土和骨粉,使之更为洁白,有时也把毛毡涂成黑色。覆盖在天窗周围的毛毡,饰以各种图案,门口悬挂着绣有各种颜色图案的毛毡。大汗及诸王的毡帐则涂上金色,举行宴会的毡帐可容纳2000人。

饮食

蒙古人用牛粪和马粪烧火来煮他们的食物,而且他们所有的人,皇帝也和贵族们以及其他的人一样,都以牛马粪烧火取暖。

他们的食物包含一切能吃的东西,因为他们吃狗、狼、狐狸和马,而且,当为需要所迫时,他们也吃人肉。例如,当他们攻打契丹人的一个城市(契丹皇帝就驻跸在这里)时,他们围城如此之久,以致他们自己的粮食完全吃光了,完全没有东西可吃,因此他们就在每十个人中抽出一个人来当食物吃。他们吃母马在生小马时排泄出来的污物。不但如此,他们吃虱子。他们会说:“它们吃我儿子的肉,喝他的血,为什么我不应 该吃它们呢?”甚至还吃小老鼠。

发式

蒙古人几乎没有任何人长胡子,虽然有些人在上唇和下巴有一些,而这些髭须他们不加修剪。在头顶上,他们像教士一样把头发剃光, 剃出一块光秃的圆顶,作为一条通常的规则,他们全都从一个耳朵到另一个耳朵把头发剃去三指宽,而这样剃去的地方就同上述光秃圆顶连结起来。在前额上面,他们也都同样地把头发剃去二指宽,但是,在这剃去二指宽的地方和光秃圆顶之间的头发,他们就允许它生长,直至长到他们的眉毛那里;由于他们从前额两边剪去的头发较多,而在前额中央剪去的头发较少,他们就使得中央的头发较长;其余的头发,他们允许它生长,象妇女那样;他们把它编成两条辫子,每个耳朵后面各一条。他们的脚是小的。

婚姻

每一个男人,能供养多少妻子,就可以娶多少妻子,一个人有一百个妻子,另有人有五十个,还有人有十个--一个人多些,另一个少些。按照他们的通常风俗,可以同任何亲戚结婚,但他们的母亲、女儿和同母姐妹除外。不过,他们可以和同父异母的姐妹结婚,甚至在他们的父亲去世以后,可以同父亲的妻子结婚;弟弟也可以在哥哥去世以后同他的妻子结婚,或者,另一个较年轻的亲戚也视为当然可以娶她。此外的一切其他妇女,他们都可以娶作妻子,没有任何区别,他们以很高的价钱,从她们的父母那里购买她们。在她们的丈夫去世以后,妇女们是不容易第二次结婚的,除非一个人愿意娶他的后母为妻。

服饰

男人和女人的衣服是以同样的式样制成的。他们不使用短斗篷、斗篷或帽兜,而穿用粗麻布、天鹅绒或织锦*制成的长袍,这种长袍是以下列式样制成:它们(二侧)从上端到底部是开口的,在胸部折叠起来;在左边扣一个扣子,在右边扣三个扣子,在左边开口直至腰部。各种毛皮的外衣样式都相同;不过,在外面的外衣以毛向外,并在背后开口;它在背后并有一个垂尾,下垂至膝部。

已经结婚的妇女穿一种非常宽松的长袍,在前面开口至底部。在她们的头上,有一个以树枝或树皮制成的圆的头饰。这种头饰有一厄尔高,其顶端呈正方形;从底部至顶端,其周围逐渐加粗,在其顶端,有一根用金、银、木条或甚至一根羽毛制成的长而细的棍棒,这种头饰缝在一顶帽子上,这顶帽子下垂至肩,这种帽子和头饰覆以粗麻布,天鹅绒或织锦5。不戴这种头饰时,她们从来不走到男人们面前去,因此,根据这种头饰就可以把她们同其他妇女区别开来。要把没有结过婚的妇女和年轻姑娘同男人区别开来是困难的,因为在每一方面,她们穿的衣服都是同男人一样的。他们戴的帽子同其他民族的帽子不同。

体育

摔跤、射箭、赛马是蒙古人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优秀的摔跤手被誉为孛阔(力士)。另外,打猎亦为人们所喜爱,它既是体育活动,又是军事训练,优秀射手被誉为篾儿干。

交通

大蒙古国在鼎盛时期统治从东亚到中亚、西亚、东欧。加速了东西方的文化、技术交流,促进了多民族的文化交流。整个丝绸之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只有一个国家控制,这使得东西方的商贸往来比其他分裂时期要容易得多。大蒙古国的驿站制度,形成了当今邮政的雏形。

影响

对中国历史

中国人口在蒙古入侵的七十年间因战争和包括因战争造成的各种原因锐减过半,在蒙古入侵以前,中国地区(包括金、南宋、西辽、西夏、大理等国)人口约有一亿四千多万,甚至更多,而到1279年(1279年完全占领)仅剩七千余万人。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侵略行动客观上为中国所谓的再次统一于一个政权之下奠定了基础,蒙古帝国分出来的元朝再次统一了中国。1211年,新疆各地归属蒙古帝国;1247年,吐蕃被蒙古招降,在元朝建立后首次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276年,结束了云南长期割据于中央政权的局面。从此分裂四百多年的中国也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七次统一,打破闭塞状态,真正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现位于今中国境内的南宋西辽西夏大理吐蕃诸部等,只是大蒙古国疆域的一部分,而后西辽被划入成吉思汗次子所建的察合台汗国

对世界各国

通常认为,1346年,在金帐汗国军队进攻黑海港口城市卡法(又译克法,现乌克兰城市费奥多西亚)时,用抛石机将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尸体抛进城内,这是西方社会有纪录以来第一次细菌战。鼠疫原产中亚,其携带者是土拨鼠。在大蒙古国之前鼠疫曾多次传入中国,所以虽然中国也曾发生过地区性鼠疫传染,但中国人也逐渐有了对鼠疫的免疫力,而欧洲人则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鼠疫。在卡法的一个热那亚商人将带病的跳蚤无意间带到意大利的热那亚共和国,于是鼠疫在欧洲广泛传播,最终在1348年—1349年造成2000万人死亡,成为令人闻之色变的“黑死病”,因为鼠疫患者皮下淤血、全身发黑而死。

1348年—1349年的黑死病使得当时欧洲丧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对人的关心的人文主义随之觉醒。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第一部代表作《十日谈》就是薄伽丘在黑死病泛滥最猖獗的时期写成的,描述1348年发生在意大利的可怕瘟疫。欧洲就此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曙光。

伊斯兰世界的东半部经历了恐怖的死亡与毁灭。从1219年到1260年,由于大屠杀和饥荒,波斯的总人口从1200万下降到110万。在中亚河中地区大呼罗珊,自希腊—巴克特利亚王国时期建立的水利灌溉系统被彻底毁灭,同时也伴随着无数良田成为荒芜和沙漠化;在西亚,自阿卡德帝国古巴比伦时期建立的水利灌溉系统被彻底毁坏,大量良田成为荒芜。在花剌子模沙朝的城市:讹答剌塔什干、塞格纳克、真德、别纳客忒、忽毡、不花剌城(今布哈拉)、撒马尔罕玉龙杰赤巴里黑(巴尔克赫)、尼沙普尔(内沙布尔)、可疾云(今伊朗德黑兰省加兹温)、图斯(今伊朗霍腊散省马什哈德北)、达蔑干(今伊朗马赞德兰省达姆甘)、西模娘(今伊朗德黑兰省塞姆南)、剌夷(今德黑兰之南)、哈马丹(今伊朗西部哈马丹)、赞詹、哈仑、莫夫(马里)、也里(赫拉特)、塔里寒城(今阿富汗木尔加布河上游以北)、范延(巴米安)、加兹尼城、八鲁湾(今阿富汗查里卡东北)、内萨(土库曼阿什哈巴德东)、库木、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蔑剌合(今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马腊格)、阿尔达比勒、沙马哈(今阿塞拜疆舍马合)城、克里米亚苏达克城(今乌克兰克里米亚苏达克)、奥可斯、木鹿苏萨、纳西切万、比特利斯、阿尔吉斯、蔑剌合、迪亚巴克尔、埃尔比勒地区、刚加、尼西比斯地区、阿尼、卡尔斯城、锡瓦斯、额尔哲鲁木城、埃尔津詹、托卡特、开塞利城、起剌特、阿米德、保加尔人的卡马突厥国、蔑怯思城、里亚赞、科罗姆纳、莫斯科、苏兹达尔、弗拉基米尔城、雅罗斯拉夫城、特维尔城、切尔尼戈夫、乞瓦(基辅)、加利奇国、赫梅尔尼克、桑多梅日城、克拉科夫城、摩拉维亚奥拉迪亚、琼纳德、佩斯城、斯普利特科托尔巴格达佩斯阿勒颇等七十多个城市,都被蒙古军大规模屠杀和摧毁村庄,故意大量杀死当地百姓,有的城市甚至被多次屠杀,给当地造成巨大灾难和痛苦记忆。

在欧洲,由于蒙古铁骑连下数十城,占领多个国家,欧洲君主十分恐慌。后来在19世纪有了“黄祸”一说,一些说法认为泛指所有东亚黄种人带来的威胁时,常回溯用于13—14世纪的大蒙古国时期。

历史学家估计匈牙利王国(1241年—1242年)当时200万人口中的一半在拔都进攻下都死于蒙古入侵。基辅罗斯几乎所有的城市均被摧毁,投降者作为奴隶,大部分因繁重的劳役很快死去,战俘则加入蒙古军队继续西征。大约一半的俄国人死于蒙古入侵。但是,ColinMcEvedy的《世界人口史地图集》(1978)估计俄国欧洲部分的人口从入侵前的750万下降到700万。

在大蒙古国衰败之后,前金帐汗国属国的莫斯科公国崛起并占领了从前术赤汗国中的相当一部分,成为后来著名的俄罗斯帝国。莫斯科公国统治者在术赤汗国时代曾长期把持了当时蒙古人遥控罗斯诸国的弗拉基米尔大公的位置,并代表蒙古进行收税,进而抬头,因为蒙古人很少视察他们占领的疆土。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形成有明显的当年的大蒙古国的因素。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学生认为俄罗斯的统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劳。另一位欧亚主义哲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在他的经典著作《论俄罗斯文化中的图兰成分》指出莫斯科要感谢蒙古统治,俄国在消灭喀山与阿斯特拉罕后才成为强国。莫斯科公国的贵族就有20%曾与蒙古人通婚,莫斯科公国政府的制度也是蒙古式的。从本质上说,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蒙古国家。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响,有大量蒙古语借字、邮政、税收、衣服也受蒙古影响,军制与法制是从蒙古学的。俄罗斯人也被图兰化。

在朝鲜半岛,高丽王朝在大蒙古国军队屡次大举征伐后,归顺于蒙古,成为附庸国之一。蒙古人的元朝被朱元璋驱逐出中国后,汉族人建立了新的王朝──明朝,忠于蒙古的高丽国王无法接受,遂派出将军李成桂征伐明帝国。但是亲近明帝国的李成桂从鸭绿江附近举师回朝,发动兵变推翻高丽国,建立朝鲜王朝

帝王世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